登陆注册
45465700000015

第15章 全球危机下的中国(1)

全球危机对中国既是危又是机

某一天金融海啸退去,人们会发现全球经济势力的分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多元的经济增长引擎向双极中心转移。那时候不再需要G7或G20,世界只需要G2—美国和中国。

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金融海啸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仍在恶化。金融与市场的灾难在向工业生产、全球贸易和就业市场蔓延,看来世界上没有一寸土地、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置身于事外,经济的最坏时间尚未到来。

不过笔者认为各国灾后的复原能力,可能大不相同。

同样跌一跤,中国是20岁的青年,拍拍屁股就可以爬起来;美国是40岁的中年,腰可能扭了一下;欧洲是60岁的老人,反应迟缓,腿骨也许摔断;至于日本则已届80岁,一个跟头盆骨随时可能出事。无论此次危机源自何地,一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同步调整,决定了没有国家可以幸免,它们复苏的速度和程度取决于自身的体质和造化。

全世界都在救经济,欧美各国将巨额公帑扔进银行这个黑洞,而中国却在产业振兴计划的名义下将资金投向产业。动用国家财力资助产业,在平时必然会遭到国际社会的批评,甚至招致贸易制裁,但是今天,全世界都为中国政府的财政扩张政策鼓掌。当这轮周期性危机过后,人们会突然发现中国的机械制造业、造船业、汽车业的竞争力又上了一层台阶。五年后,也许中国的汽车会在底特律街头行驶。

今后十年的趋势是,美国消费者减债、去杠杆化,中国的消费信贷大幅上升、增杠杆化。尽管在短期内由于就业问题,中国的消费会遭遇暂时的停顿,但是笔者对中国的长期收入增长、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信心,而这将带动内需在经济中的比重稳步上升。

金融海啸之下,欧美银行的经营模式已彻底破产,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非利息收入势必大降,今后的盈利要靠传统的借贷业务。投资银行的自营交易和衍生产品也被打上休止符。中国的金融业本来就没有出现产品上的“进化”,所以躲过了一劫,资本账面基本健康。欧美银行的败退,使中国的金融业和世界同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不过中国经济在今后几年仍然要面对痛苦的转型,美国消费模式的破产,意味着中国增长模式必须做出改变,出口拉动型经济必须要转型。

经济转型势必带来就业压力,势必在短期影响消费,中国的经济增长在今后几年因此会面临偏低的增长。出口制造业的行业整固,甚至可能拉低中国的趋势增长水平(potentialgrowth),但是内需的起步应该可以提高增长的效率。

从长远来看,中国应该是这轮全球经济洗牌中的赢家。

(本文作于2009年2月,原刊于中国台湾《今周刊》)

次贷危机与金融开放

在美国次贷危机中,资本管制这道防火墙又使中国躲过一劫。除个别银行拥有少量次贷资产或相关联的衍生产品外,整个中国经济基本上与美国次贷绝缘。如果美国消费不彻底陷入低迷,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极少数不受次贷危机冲击的国家之一。

看看汇丰银行的坏账,看看德国银行需要央行拯救,看看焦头烂额的海外基金,让人不禁惊出一身冷汗。如果没有严厉的资本管制,还不知会有多少中国的银行、保险公司、企业、基金手中握着一年前颇为热门的CDO。

十年前,资本管制已经使中国逃过一难。当年金融危机期间,国际金融大鳄通过汇率、利率、股指连环冲击亚洲金融体系,压垮了一批“小龙”、“小虎”。但当时中国金融市场和产品对外不开放,对冲基金无从下手。除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外,中国在金融风暴中几乎未受损伤。相反,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陷入困境,为中国的出口和FDI(外国直接投资)带来了机遇,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中国经济的崛起。

既然如此,中国应不应该金融开放?中国资金应不应该走向世界市场?笔者认为完全应该。其理由有三,具体如下。

?金融开放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结果。随着中国的崛起,国力大幅增强,财富大量积累,企业需要进行全球战略布局,目光必然移向世界各地的资源、技术、品牌和市场。海外投资决策越来越多,时效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大量的中国资金同时也需要寻求海外投资机会,争取更好的回报,分散投资风险。

?金融开放也是平衡国际收支的要求。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巨额贸易顺差在相当程度上是结构性的,资本项目又是“松入紧出”,国际收支双顺差越积越大,为人民币汇率带来沉重的升值压力。面对单方向的汇率升值预期,政府独力支撑着汇市,导致外汇储备暴涨,国内流动性过剩,而流动性过剩对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极其不利。从投资过热到信贷过热,从楼市过热到股市过热,都是流动性过剩惹的祸。随着通货膨胀升温,中国已进入负实际利率时代,银行储蓄加速出走,情况仍在恶化。

?金融不开放会引发巨大的泡沫经济风险。在今天的中国,企业往往认为资本运作赚钱快过实业,公司间彼此持股,股市、楼市齐升,资金流向虚拟经济—日本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症状已陆续出现。即使没有类似《广场协议》后日元急升的汇率变化,中国也完全可能栽在绊倒日本的同一块石头上。流动性过剩导致经济泡沫化,这便是金融不开放可能带来的结局。

不可否认,金融开放充满着风险。资本市场的锁国政策下,擅长国际投资的人才奇缺,遑论风险控制机制。在本国资本市场游泳池里扑腾惯了的中国资金,突然跳入国际市场这个大海,危险可想而知,而且泡沫经济的狂热也往往使人们忽略潜在的风险。以国内企业的豪气,洛克菲勒大厦完全可能再卖给中国人一次。

但是这些不是资金不“出海”的理由,而是“出海”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困难。对此既要积极向前,又要小心谨慎。政府先后推出QDII和资金自由行,拿香港“试水”很合适。香港是资本市场的“深水区”,但至少有“救生员”。

而且,市场上多是中国资金所熟悉的国内企业,同时兼具一流的监管和透明度。

孩子长大了,早晚要离开家。做父母的应面对这一现实,尽量帮助、尽量准备,临出门前再说一声“小心,走好!”

(本文作于2007年8月,原刊于《财经》)

中国不要重蹈格林斯潘的覆辙

在2009年前9个月,中国的银行总共贷出8.7万亿人民币的新增贷款。如果将这些贷款换成面值1元的纸币首尾相连地铺路,这笔钱足够从地球到太阳绕八个来回。如此规模的信贷扩张,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在有数据记载以来的世界经济史上亦无出其右。

中国目前在做格林斯潘21世纪初所做过的事。在IT泡沫破灭之后,为了制止美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和衰退,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将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大举扩张信贷,用过度的资金流动性催生出房地产泡沫。房价的飙升“制造”了财富,“制造”了信心,消费于是大升,经济空前繁荣,格林斯潘繁荣的奇迹就此诞生。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格林斯潘以一个更大的泡沫来舒缓前一个泡沫的破灭,结果酿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峻的经济危机,历史上规模空前的金融海啸。耐人寻味的是,当年全世界都指望着美国将全球经济拉出泥潭,于是格林斯潘的货币政策获得了人们一致的掌声。

这场金融危机来势凶猛,曾经将全球金融体系推向了悬崖边缘,资金市场一度断流,银行资本遭到重创,经济信心逼近崩溃。非常时期采用非常措施,当然无可厚非。为了对抗危机,多国政府和央行采取了果断措施,向市场注入了天文数字的流动性,并大幅增加财政开支,及时拯救了金融体系和公众信心。笔者认为,各国政府积极的救市措施,使世界避免了重蹈1929年大萧条的覆辙。

在2008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全球危机的严重冲击,出口骤降,民间投资停顿,GDP增长出现了近17年来罕见的滑坡。为此,中国政府推出了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将经济重新推回上升轨道,防范了金融风险,有利于社会稳定。笔者认为,中国政府的救市方案是必要的、及时的,其效果可能也是全世界最好的。

如今中国经济的内需部分多有恢复,资产价格部分甚至已经显现出泡沫的迹象。的确,经济复苏的根基不稳,但这主要是指出口部门以及出口产业就业的困难。对于来自欧美的出口订单,中国自身的政策其实是鞭长莫及。从厂商的反馈和广交会的签约情况来看,即使是出口订单最近也有明显的复苏迹象。

尽管中国经济受到金融海啸的波及,其所受的深层次打击却小得多。中国的银行没有大规模涉足美国的有毒证券,因此在中国没有银行危机,中国人的财富也未遭到毁灭性的摧毁,同时消费者的负债比率也不高。在某种程度上,金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是信心受到震撼加上出口大幅度下滑,不过中国经济的元气并未大伤。

在经济形势上,中国与美欧并不相同。然而,不一样的病却用同样的药、同样的剂量、同样的疗程。

此次危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危机以金融为主线,以金融市场恐慌为催化剂,将多年积累下来的经济不平衡一次过地翻出来,导致实体经济强烈震荡。在美英等国,危机重创了银行的资本金,令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坏死,央行迫不得已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以天量的流动性浮起经济。

在中国,并没有发生银行危机,中国的银行也不像它们的西方同行们那样惜贷。可是中国的央行也用天量的流动性去浮起经济,于是中国出现了远较欧美更严重的流动性泛滥和资产价格暴涨。

广义货币供应量(M2)等于基础货币发行量乘以货币周转速度。在欧美各国,央行大幅增加了基础货币发行量,但由于银行惜贷,货币周转速度下降,两者相抵消使得M2保持稳定。然而在中国,基础货币发行量大增之余,银行也在拼命贷款,货币周转速度也是上升的。中国2009年前六个月发出的新贷款数量,相当于印度整个国家的资金流动性!

这场危机的另一个特点是,央行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使CPI明显上涨(至少目前还没有),却已带动金融资产价格的急速上扬。仔细想来这并不奇怪,由于银行的金融中介功能仍未恢复,央行在经济下行周期中通常使用的传统经济政策工具在欧美各国失效。既然央行的降息政策无法通过银行的贷款扩张使实体经济受惠,于是就业复苏、消费复苏远落后于资产价格复苏。央行不得不将流动性通过金融市场曲线转向实体经济,其后果是金融资产价格的狂涨。

经济已经进入到21世纪,但是经济学家依然停留在20世纪。人们可以通过CPI来衡量消费物价的上涨趋势,通过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来估量生产成本的变化,经济学家却没有创造出金融价格指数(FPI)来衡量金融资产的过热程度。衡量指标上的缺陷,制造出判断上的盲点,就像靠体温计无法判断有没有患胃溃疡。今天经济所面临的,恰恰是金融资产价格失控。由于银行信贷没有流入实体经济,民间投资复苏缓慢,失业问题严重,产能过剩严重。如此情况下,消费物价难有大涨,可是金融资产价格却在流动性驱动下飙升。金融资产价格超前上升,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而在银行愿意借钱的中国则表现得尤其突出。不过央行的注意力全部放在消费物价上,对于金融资产价格的警惕便显得不够。

经济学中只有CPI没有FPI,为政治家提供了便利。在政治家的眼中,民意和社会稳定才是最终决策的归依,只要消费价格相对稳定,便可以将政策的全部精力放在拯救经济、稳定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家的手很自然指向了颇低的CPI,而有意无意地贬低了金融资产通货膨胀的重要性。

但在笔者看来,金融资产价格的通货膨胀与消费物价的通货膨胀一样会使得经济发展变得不可持续。资产泡沫化除了会造成金融风险和租金成本等显而易见的问题外,还会导致产生产业空洞化。企业一年辛苦所赚的利润,还不如在股市、房市炒一把的所得。长此以往,实业资金自然流入金融虚拟经济。在金融资产通货膨胀预期高涨的时候,政府有通过“有保有压”将资金送到实业企业手中的想法,笔者认为这是缘木求鱼。既然炒作投资赚钱远快过实业投资,那么银行贷款送到企业不过是多经一道手又回到股市、房市。

中国的银行,不借钱给中小企业、出口企业,巨额资金全部砸向基建(后面再谈)和国企。在政治任务的层压下,银行恨不得用枪逼迫大企业借钱。企业手头满是现金,却又找不到适当的出路。工业需求改善缓慢,产能过剩严重,所以民间企业投资意欲不高。银行定期存款利率颇低,所以储蓄也不是办法。向前看,通货膨胀的阴影越来越大,持有现金可能随时蚀本。于是现金投向了土地和房地产。这是一个相对容易做出的决策,既可以抗通货膨胀保本,又无须因万一决策失误而负上政治责任。

在2009年第三季度,各地总共有92块土地以天价竞投成交,其中70%的“地王”被央企投得。某家巨型央企,在9月一口气买下上万套住宅,准备出租牟利。央企蜂拥进入房地产,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是超低利率和异常贷款行为的直接产物,是流动性泛滥的折射,更是经济出现产业空洞化的先兆。

同类推荐
  •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

    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

    陈国胜所著的《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增收对策研究——以温州市文成县为例》综合运用农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以大量实地调查为基础,以温州市文成县为例,对该县的农民收入变化特征与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其增收途径与对策进行研究、设计。本研究成果可供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对温州市乃至浙江省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沿海其他经济类型及区域的相关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 餐馆赢在决策:定位决定成败

    餐馆赢在决策:定位决定成败

    本书分为理念篇、实务篇、误区篇。采用了先讲案例,再做画龙点睛似的精辟短评,然后配以漫画加深读者印象的表达形式,力求生动形象地、深入浅出地把决定成败的道理娓娓道来。
  • 每天学点金融学

    每天学点金融学

    金融学本来就是一门来自生活的科学。从银行存款到银行借款,从物价上涨到利率调整,从基金股票到外汇期货,到处闪现着金融学原理的影子。本书通过许多浅显易懂的故事,贴近生活的内容,以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把金融学的知识向读者一一讲述。使读者既不感到枯燥乏味,又能在轻松阅读中学习金融学知识。
  •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郎咸平说:萧条下的希望

    中国当下经济到底怎么了,大家众说纷纭,官员、企业家和老百姓大多一片迷茫。郎咸平教授在本书中明确告诉各位读者:中国经济萧条已经到来,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惨状。萧条也意味着希望,如果没有“次货危机”,美国经济就不会像今天这样健康。郎咸平教授经过认真研究和分析认为:政府推动的所谓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其实都是伪命题。政府需要做的是管好自己那只好动的“手”,营造好的营商环境,才该是应该做的。今天的萧条,就是政府造成的。要走出萧条,政府也必须束缚自己那只好动的“手”。郎咸平教授在本书总结道:只有砸碎束缚中国经济发展的十大枷锁,中国改革的的新红利才能实现,中国经济才有走出萧条的希望。
  • 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城与乡:宁夏二元结构变迁研究

    本书以作者提出的三大分配形式理论和七种社会主义模式为基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及其城乡关系演变进行了述评。以宁夏为例,重点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关系和二元结构变迁、农村分配制度、城市发展规划及其区域发展战略进行了系列性研究。本书几乎涉及了宁夏近年来的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跨越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和中阿经贸合作、沿黄经济区、宁南山区区域中心城市与大县城建设、文化旅游产业、生态移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包容性增长等所有战略问题,是对宁夏发展问题研究最全面和最深刻的一部专著,对研究中国城乡关系和深化宁夏区情认识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风羽传奇

    风羽传奇

    风羽,一个在凡人界修炼了修真顶级功法的年轻人,机遇的到了异世,在异世的奇遇铸就一个具有双重神格的神奇的神!在自己的修炼道路上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会创造了怎样的传奇?
  • 终极斗罗之史莱克风云

    终极斗罗之史莱克风云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隐世天才。当龙王时代结束,联邦进入星际开发阶段后,他们异常活跃。几位年轻人将在此时相遇,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而他们与天选之子蓝轩宇间又会发生什么?三万年的武魂传承,一万年的牺牲与付出,二十年内的机遇和努力,造就一只传说般的战队
  • 女帝凶猛:傲娇男神快趴下

    女帝凶猛:傲娇男神快趴下

    “妲己女皇要翻牌了!”“这位兄弟,小神我好紧张,我什么都不懂啊。”“你第一次?”“是啊,第一次,准备把我的处男神之身贡献给陛下。”“会暖床吗?”“可以学,小神很勤奋的,万一被翻到牌,怎么做?”“沐浴更衣,洗白白,陛下喜欢素颜,吃点药更好,有助于保持体力。”“然后呢?”“上楼趴下躺好。”【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虾米书友群:522458645】
  • 修仙之百步成仙

    修仙之百步成仙

    她一代医学鬼才,却因一张彩票穿越。穿就穿吧,只要好好活着就行。可那被封印的朱雀什么时候成了老娘的敌人。萧宝宝心里苦
  • 网王之梦里花落知多少

    网王之梦里花落知多少

    落花,一位诗人一生的伤痛。落花,那高过相思的弧度,无法托起。落花,宿命中无奈的搁浅,美丽的放弃。落花,像生命一样旋转而无形人生路上何人不曾有梦?梦里又不曾落花呢?梦啊,明知只是水中月,也要伸手一拭,捞起的只是满手空落,还搅乱了一池春水。
  • 盛纪主宰

    盛纪主宰

    宇宙盛世时代,百家争鸣。而彼岸界却被封印界壁,灵气也日渐消弱。圣宇昂如何一涌直上?主宰宇宙!
  • 九印封魔

    九印封魔

    两千年前,人间九州处于一片混沌之中,那时大地上正是群魔乱舞之时,一股黑暗力量趁机席卷人间,魔族挑起事端,魔族在魔王至暗夺魄的带领下大肆入侵,屠戮人族,在人类世界即将陷入无尽黑暗之际,天君帝泽带领族人,联合人间修灵人士共同抵御魔族,付出巨大牺牲之后,终于战胜魔族,为彻底消除魔族之患,天人两族九名勇士用毕生灵力将至暗夺魄的魔魂封印在魔窟当中.....至此,这场可歌可泣的御魔斗争以天人联合军的胜利落下帷幕,魔族被击退,人间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人类得以在这片大地上继续繁衍生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历史被尘封在岁月之中,渐渐被人们遗忘,那些英雄的故事,也成了人们口中的古老传说,这样的安定持续了两千年。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两千年后的人间大地,一代代人们依旧过着平静而祥和的生活,殊不知在魔界之中早已暗流涌动,一场巨大的危机正在酝酿之中,人类世界的前景被蒙上了一层晦暗的阴影,故事就是从这时开始的...
  • 病娇竹马轻轻抱

    病娇竹马轻轻抱

    捡回来的小矮子怎么突然变成了长大了?唐汐之抬头看着眼前比他高出了一个头沐澈心中暗道。“你会永远陪着我的对不对”“你会永远爱我的对不对”“你的眼睛里只能有我”“汐之,你逃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