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466600000004

第4章 为什么我也不是保守派(1)

引言

书名就作为本章的题目了,这个题目与哈耶克收录于1960年出版的专著《自由宪章》中广为人知的名篇《为什么我不是保守派》一文有关联。哈耶克觉得必须鲜明地表明古典自由主义立场,以防被曲解,避免与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所谓“自由”混为一谈。哈耶克穷其一生反对极权主义,尽管会因此在保守主义阵营大受欢迎,但他认为大可不必蜷伏在保守主义的外壳之下委曲求全。

取这样一个书名还另有隐情,蒂莫西?罗斯(Timothy Roth)的《平等、权利与自治》(Equality,Rights,and the Autonomous Self,2004)一书的副标题“走向保守经济学”(Toward a Conservative Economics)触动了我。因为从较宽泛的意义上来说,罗斯所持的观点,以及更早的哈耶克的看法,与我的立场并没有本质上的分歧。我觉得有责任捍卫古典自由主义,正如哈耶克在40多年前所做的。古典自由主义属于政治哲学范畴,而不是“保守主义”词条下的一条基本含义,涵盖了“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等内容。在指导开放市场公共政策的特定时间、特定场合中常常被错误地“大词小用”。

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是观察与思考整个人类相互关系,或者更根本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在本书的几个章节中清晰地展现了自由主义的图景,还原其经典含义,并认为西方国家制度秩序的形成与发展都发源于古典自由主义。

本章将浓墨重彩地讨论保守主义。在“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维持现状”中,我将讨论保守主义立场下的维持现状,包括在特定情形下让公民自由决策的可能性。在“人类物种”和“超越价值观”中,我将介绍这些要素在保守主义视角下,与在自由主义视角下有哪些显著的不同。“人类物种”特别考察了保守主义关于人类本质认知的前提假设,尤其是关于人类物种不同成员之间差异的认知,在此过程中,一个普遍的难点在于,在对前提假定进行分析时,无法区分是实证经验还是规范判断。在“超越价值观”中我将谈到,保守主义对人类的隐性分门别类,是依据其认识论前提推定得出的判断。

在我看来,与古典自由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相比,保护主义立场或观点与政府干预主义或家长制有更多的相似之处,这将在“家长制与个人责任”一节中展开讨论。干预主义继续盛行,社会主义者希冀通过干预化解自由化的压力,导致道德标准的模棱两可,关于这个问题将在第5章进行讨论。

当前颇为流行的“公共哲学”实际上会起误导的作用,迫切需要对古典自由主义作清晰的界定,这甚至比之前的后社会主义时期更为迫切。这本书就是为了回应那些对我误判的人,以及所有固守陈见的人而写的。本书将从多方面进行阐述,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并说明“为什么我也不是保守派”。

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维持现状

从词源上来看,“保守”一词是指“那些个”(that which is)的积极价值,“那些个”可以是实践活动、习俗、传统、道德标准、协调规则,或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包括宪法结构)。而且,“那些个”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比如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委托人和受托人。于是顺理成章地,举证责任落在那些倡导改变的人身上,因为改变意味着不确定性,或者用莎士比亚的措辞来说就是走向不可知(unknowledge)世界。保守主义者显然不赞成陷入哈姆雷特困境,与其接纳那些我们尚不了解的新变革,不如忍受现在的诟病。

于是,保守主义者选择维持现状。古典自由主义基于现实也会选择维持现状,但并没有什么积极价值存在。自由主义愿意在可行范围内寻求突破,保守主义则在“是什么”与“可能是什么”之间选择。不过当改变现状的决定一旦作出,古典自由主义也可能出现不同的情形。或许会对新制度达成共识,希望最大程度地实现古典自由主义理想:个人自由的最大化。然而,一种情形是,那些自称古典自由主义者的人,虽然认同古典自由主义理想制度秩序,但并不认同实现理想的改革举措。还有一种情形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中较为激进的一些人会倡导直接摧毁现有制度,为理想制度的实现扫清障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激进分子试图通过非自由手段实现自由理想。如果通过政府实施,则激进分子会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强加于或许有不同见解的其他人。反之,还有一些人自认为是古典自由主义者,试图通过改革现有制度弘扬自由主义理想,更为准确地说,应该给这些人贴上“契约”的标签。这个观点会在“超越价值观”一节中作进一步阐述,并纳入古典自由主义的基本范畴。

很有必要指出,基于契约的古典自由主义的变革方法与真正的保守主义在某个方面是一样的,即都反对一部分人将建设性变革强加于其他人,即便这些变革是趋近于真正的自由主义理想也不行。这种古典自由主义对拥护者与反对者一视同仁,由于要求任何变革必须取得一致同意,落实的难度很大,因而看起来似乎偏向于维持现状,因为在他们看来,没有一致同意的变革是不正当的。

这一难度因为种种经不起推敲的、未经深思熟虑的、相互矛盾的无理要求而加剧了。该根据什么标准判定这些诉求该不该优先考虑呢?这些利益都是已经存在的并继续存在着,既得利益者只要通过直接抑或间接的有效手段否决变革就能保护自己的利益。更进一步来说,就是什么情形下必须对变革中受损的人或群体进行补偿呢?

基于契约的古典自由主义无法解答这个问题,尤其当这些要求与最终目标背道而驰时更难处置。一部分要求可通过观察和评估公众的态度与意见来解决。一般而言,如果公众更倾向于维持现状的话,那么这样的要求就是合理的。接受现实而不是纠缠于争议性赔付,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那就是,如果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喜欢听从他人摆布(甘居从属地位)呢?如果就是有那么一些人并不看重或一点都不在乎个人自由,而个人自由却是古典自由主义的核心价值呢?在这种情形下,实现自由主义理想的改革若要获得一致同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基于契约的古典自由主义如果无法让每一个国民真正意识到事情应该发展的方向,就会反复受挫,那么古典自由主义要么将自由主义理想强加于他人,要么认同保守主义的阶层分类立场(在下节中讨论)。

所以,基于契约的古典自由主义会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维持现状意味着无法满足实现自由主义理想的必备条件。人们不得不承认,任何变革不可能获得百分之百的支持。有鉴于此,古典自由主义必须要跳出旧有的规范信念,越挫越勇,即便现实一再地展现残酷的一面,务必坚信自由理想一定能够实现。古典自由主义也应该面对现实,是略带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者。

人类物种:生而平等和等级制度

在对生物类别之一的人类物种的看法与认知上,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存在着根本差异。人与人是各不相同的,但与此同时,所有人又都具备若干共同特征。当然这是由于维度不同产生的差异,即从不同的维度来看,人与人之间存在若干差异。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是,人类这个物种是否能根据一定标准划分出“较好”或“较高级”类别呢?人类是否天然分为各种等级呢?抑或根本没有什么特殊维度,人与人之间是“生而平等”的呢?

对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别的不说,就拿柏拉图和亚当?斯密来说吧,就会发现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各执一词。柏拉图毫不怀疑人类有优劣之别,可分为各种等级。在他看来,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另一些人则天生就是统治者。亚当?斯密则认为人人生而平等,他所举的一个人们所熟知的例子就是,从根本上看,哲学家与街头搬运工人没有什么差别。

问题其实并不在于人与人是否有差别,而在于人们参与国家事务的潜在能力是否有所不同。如果假定人与人有差别,那么衡量一些人优于另一些人的基准是什么?以什么样的准则建立等级制度呢?什么样的超越价值观预示着这样的标准呢?还有,更重要的是,是谁建立了这样的等级秩序呢?

自由主义者就不会遭遇这类问题,因为他不自觉或多或少地认同斯密“生而平等”的假设。保守主义者承认这些问题有待商榷,我觉得默认人类等级的存在是保守主义的显著特征。保守主义者几乎肯定地推断,高级别的人在处理管理事务时应该享有更大的权威。贵族统治是自然合理的。

如果不是因为内部矛盾,将人类划分为不同等级的保守主义者不可能成为一个小“d”民主党(a small‘d’democrat),认为在政治秩序构建与运行中人人享有平等权利。保守主义者会口头承诺平等,比如在赋予人们平等的选举权时,但私底下,真实的想法是“有些人应该比别人更平等”。

自由主义者,无论是古典自由主义者,还是美国现代自由主义者,则显然不同于保守主义,自由主义者实质上必然是小“d”民主党。自由主义一贯反对任何形式的人类等级划分的制度,反对政治与组织结构中隐形的等级划分。

同类推荐
  • 媒介形象

    媒介形象

    事物的形象往往比事物本身还要重要。媒介形象就是一种延续历史、承载当下,更指向未来的力量。全书首次提出了媒介形象系统的设想,分析了媒介形象的内涵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媒介形象的结构和功能,打通了“媒介的形象”和“在媒介上再现的形象”。给读者提供了媒介形象领域研究的最新成果,也可以帮助一些读者深刻理解媒介及媒介再现问题。
  •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写作主体论

    应用文是文化的集大成者,承载着人类的文明,见证着人类的进步,反映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应用文的长河中,我们可以寻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脉络,解读到政治组织的运营、经济活动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变化等,感受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对社会的巨大影响,无论截取哪段历史,都可以从应用文中看到各种“影像”。应用文是一种语言工具,具有准确而丰富的表现力,是人们处理公私事务时不可缺少的一种文字表达形式。它使用频率高,使用范围广以及与人们关系的直接性和密切性,是任何文体无法相比的。
  • 农村新课程

    农村新课程

    本书为针对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用书,全书共分七章,它从新课程及其在农村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及其农村学校教师、校长、学生、新课程资源、氛围等方面,对新一轮农村教改做了全面的阐述。
  •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

    《胡适治学讲演集·提高》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治学方面的讲演,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 垃圾有救了

    垃圾有救了

    面对垃圾难以处理、气候变暖、热带雨林飞速消失等种种环保问题,也许,焦虑的我们有了新的指望——高科技。
热门推荐
  • 冉冉岁将宴

    冉冉岁将宴

    来自俗世的少年得到了前往昆仑求学的机会,从此与好友开始了一段美好又苦涩的奇异旅程。
  • 做不浮躁的员工

    做不浮躁的员工

    本书是一本针对时下普遍存在于公司职员中,尤其是初入职场的菜鸟、或正处瓶颈期的员工的一些焦躁、烦躁、抱怨等不良情绪,进行分析,并尝试进行心理疏导的职场必读书,是一本具有端正员工工作态度的功能之书。
  • 相见无期

    相见无期

    青晨:“你是我人生第一个男朋友。”此刻正背着她慢悠悠爬山的钟蓝闻此脸沉了,不悦道:“你一生还想有几个?”青晨不知悔改,依然不怕死的重复,你本来就是我人生第一个。钟蓝闻言叹气,顿了顿说:“你应该说唯一。”
  • 风婆婆雨婆婆的怪脾气

    风婆婆雨婆婆的怪脾气

    本丛书共8个分册,分别涉及考古学、海洋学、地震学、气象学、地质学、细菌学、地理学、军事学等学科,知识丰富,涉猎广泛。是一套具有活力、具有创新力的儿童科普读物。夏天的夜晚,一道亮光划破长空,接着是一阵隆隆轰鸣。对此,你大概已经习以为常了。然而,你可曾听过会拍照的闪电吗?你听说过会做饭的闪电吗?大自然就像一个迷宫,它每天都在产生新的谜。每个谜的谜底都等待人们去揭露。该书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天气阴晴,风霜雨雪,可以说是正常的,用不着大惊小怪。不过,偶尔出现的特别怪异的天气,就会让人不可思议了。
  • 穿越日常

    穿越日常

    宅男黄金,在上网的时候被东西击中腹部,死翘翘了。身体灰飞烟灭,后来就有个成为神的家伙说,可以补偿。他只要复活就好,看有没有可能在挽救下,可惜没可能!一个灵魂绑定的无限储物大空间。生生世世的记忆,过目不忘的资质。一本强身健体的无名功法,给父母赔偿金,给弟弟安排一个学习成才的机会。就开始了自己的异世之旅........生活,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 一封关于青春的长信

    一封关于青春的长信

    你写了一封信,想寄给曾经的他。他却在曾经写了一封信,想寄给现在的你。如果你们同时看到这封关于青春的长信呢?青春伊始,年华已逝,我们是否还能在曾经那个飘满梦想的世界里徜徉与快乐。
  • 龙族之漆黑之日

    龙族之漆黑之日

    云帆本以为自己是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可是突然有一天,一封来自卡塞尔学院的信改变了他的人生。
  • 病毒(蔡骏作品)

    病毒(蔡骏作品)

    冬至前夕,好友林树发来一封奇怪的邮件,“我”连夜赶往他家,在他家楼下目睹他坠楼身亡。平安夜,同事陆白公开即将结婚的消息,随后却跳江而死。元旦,地铁站台,一人似乎看到了什么无形的恐怖东西,向飞奔而来的列车纵身跳下……如有某种病毒肆虐,自杀事件频频发生。经过查证,发现所有死者均有一个共同点:经常登录一家叫“古墓幽魂”的个人网站。
  • 梦苕盦诗话

    梦苕盦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人之下的异数

    一人之下的异数

    一个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存在,一个天地的变数。……一个多出来的陆瑾孙子,龙虎山二弟子。(星期六星期天不更新,一个月20张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