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7100000116

第116章 泰山风光(1)

下午两点钟,我的老朋友来找我。在这个四四方方的寂寞古城中,这是我唯一的一位老朋友。我说:

“多天没见了啊,近来怎么样?”

“我告诉你,我沾了那几位教官先生的光,搬到泰山住下了。你到这里这些天,还不曾陪你好好逛过泰山,今天特意约你去玩玩。这几天山上真热闹。”

“是不是还是上次说的那个庙。你们叫勤务兵去和道士说,道士不是不大欢迎吗?”

“不欢迎自然要叫他欢迎!教官先生里面一位足智多谋的,想了个主意。第二天,我们亲自去找那道士,说:‘当家的,咱们营房里的屋子已经不够住了,打算开一连弟兄到你们庙里来。你的房子是空的,你不给住,难道叫我们去占人家民房吗?我们现在来看看,看的合了意就把咱们的屋子让他们,咱们搬到这里来。弄得咱们不高兴,咱们就不搬了,让他们搬吧,横竖一样的。’那道士还算是个知趣的人,给这么一说,立时竭诚欢迎起来,‘那,教官们愿意来住,俺们接都接不到。’……哈哈哈,欺善怕硬,就是这个世界么!’”

“那房子还好?”

“房子好,空气好,样样好。比起城里这些破笼子,简直是瑶台玉网了。你去看看就知道。”

多天没出门,一到街上,情景有点两样。窄狭的石板街路上来来往往挤满了一种乡下人。他们的样子打扮都大同小异:干枯的瘦黑的脸,敝旧的深色的棉衣。有仅仅只穿一件黑布棉袍的;有在棉袍上面再套一件庞大的黑布棉马褂的。有戴毡帽的,有戴瓜帽的。帽上,衣褶上,都堆着一层灰黄色的尘土。有些没戴帽,裸着一头搞色头发(间或还有拖着辫子的);有些老年的,焦黑的口唇盖着一丛蓬松黄胡子。胡子上,头发辫子上,要是仔细看,也是沾着一层灰土。有的拄着龙头木拐,手里拿着一些粗劣的玩具之类;有的肩上背一只小小的搭链,里面装着干粮,铜钞;有的拦腰系一根带子,背后歪插一根旱烟袋。他们的眼眶深陷,放着钝滞呆板的黯光。脸是板着的,严肃而又驯善。在街上挨挨挤挤的走着,每一个步子都跨得郑重而且认真,他们也不笑,也不说话,除非在货摊上买东西论价的时候。

这是一条城中唯一的大街。排着一些门面低矮狭浅的古老店铺。店铺大都是京广洋货铺,书籍纸张铺,图章铺,杂货铺。他们不大进这些铺子买东西,所注意的只是货摊子。这种货摊子都摆在店铺的门口。有的是店老板特意为他们设来应市的,有的是别的小本货贩摆设的。货摊种类不同,要都以小孩玩具为主。铜质的小锣小挡;洋铁的花瓶烛台;泥制的哈叭狗,不倒翁,屁股上能吹出声音来的小雀子;柳条编的元宝小篮;木头大刀,木头小鼓,木头拐杖,木头碗盏,一都用红绿颜料涂得很花哨。除了这一类丑陋粗劣的土货而外,那些京广洋货铺门前的摊子上却摆着另外一种玩具:小汽船,小飞机,皮球,洋娃娃,七星摇铃,翻杠子的小东洋佬……一些又精巧又古怪的橡皮或赛璐洛的玩意儿。对于这类东西,他们很少过问,顶多也不过站着看一回。这时候那贩子连忙把发条开足,那小小东洋佬就卖命地“格搭!格搭!”翻起杠子来。看的人松开板着丑脸,笑得那种傻样子。于是同伴里面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牵一牵衣裳角,走了过去。

这条古旧的大街,平常给我的印象就是个灰黑色。现在堆上这些灰黑色的人——灰黑色的皮肉,灰黑色的衣着,灰黑色的神情——使我忽然觉得连空气阳光都变成灰黑色的了。

转了几个拐,出了大街,来到岱庙跟前,岱庙是靠着城墙再套一道小城墙,所谓“大圈圈套一个小圈圈”,宛如北京的紫禁城。外墙上平列着三道大门,三道甫路直通到里面。大门口,雨道旁,满都是上面说过的那种货摊;货摊中间的窄路上满都挨挤着上面说过的那种灰黑的人。

岱庙里面一片锣声,鼓声,喧嚷声,灰土飞舞。

空场上东一堆西一堆,有耍把戏的,有卖西洋景的,有唱“托傀儡”的,有说书的,有摆弄刀枪卖跌打损伤狗皮膏药的……围成这些圈子的,也大般就是那些灰黑色的乡下人。

我和朋友随便挤进了一个人圈子。圈子中间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戴一副古式墨晶眼镜,握着一把黑油纸折扇,敲着手心,正在那里说得唾沫乱飞。这人身前没案桌,上面没布篷,不象说书的。围着的听众,都一个个挺着脖子,聚精会神。有的独自点着头,有的楞着两只钝滞的眼睛,无不深深受着感动,五体投地的悦服。我仔细倾听,那人一口济南腔,说得斯斯文文:

“……诸位伯叔兄弟,照小弟这话看来,可见天是没错的,神明是有眼的。所以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古今中外,贫富贵贱,都逃不出这个理数。可是世上人能把这道理记在心里的,却是很少。弄到现在,这里土匪,那里兵戈,哄吓诈骗,奸淫掳掠,卖朋友,欺官府,打娘骂老子……诸位伯叔兄弟,你做了这些恶孽,别人没法奈何你,你说天可管得了你?神明可放了你?要不然水旱兵劫,小灾大难,都是那里来的?所以有一分善行,有一分善报;有一寸善心,有一寸善果,就譬如今天,小弟代表敝社同人在这里和诸位宣说这番道理,这么大的太阳,这么大的尘土,俺说得唇焦口干,腰痛背胀,不想诸位一个大子。等一回,这地下的书还要奉送,不取分文。俺不是个疯子吗?俺不是个傻子吗?请诸位想想看……”

我挤进一步,踞起脚跟,顺着他手指的地方看去,这才看见那地上四个小石头平平正正压着一张长条白布,上写道:“山东济南崇善社宣讲团”。旁批黑字:一边是“大难将临”,一边是“善者得福”,字旁密密圈着红圈。脚下又有一块布巾,上面堆着两叠黄面线装小书。书名《万善同归》。

“这是怎么一个玩意儿?平常倒没见过似的,”挤了出来,我问我的朋友道。

“什么玩意儿?”朋友很熟悉地答道:“很简单的一个玩意儿,一些已经‘得了福’的富绅阔老,阔老的太太姨太太,诸如此类,看见世界不成个世界了,看见人们饥寒交迫,都要沦为土匪盗贼了,所以慈心大发,一片古道热肠的弄起这么个鸟社花钱雇了些人到处宣善,免得老百姓不安分,自造罪孽。现在这里是泰山娘娘的香火盛期,鲁西鲁东,甚至河北河南等外省各地农民都来朝山敬香,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可以放过?”

朋友说着话,把我带进一座芦席棚里,棚子的四壁,上上下下密密丛丛挂着大红大绿的画子。画子都是手绘的。麒麟送子,八仙,关二爷看《春秋》,富贵有余,招财进宝之类,另外还有歪脸歪嘴的胖娃娃,驼背扭腰的四季美人。那些人物无不奇形怪状,带着浓重的设色,给人一种浑身觉得痛楚的强烈激刺。

棚子里面川流不息走动着人,比那里的人还多。这时我们旁边一个衔着早烟袋的老头子同两个年青的黑汉子正在那里瞪着眼珠满壁鉴赏,神气又是严重又是慌乱。弄了半天,决不定那一张好。最后一个年青的牵一牵另一个青年的衣角,指了壁上四张美人画子叫他看。那美人手里都抱着或牵着一个小孩子,大红腮巴,大红眼皮,大红口唇,绿衣,红裙,裙下两只小得不象话的红绣鞋。看了一回,这个年青的在那个年青的耳根下嘟浓一下,那个年青的就去告诉那老头子,大约是说哥哥想买这四张画。老头子走过来仔细端详一回,摇着头,在四张里面指定了一张,问伙计什么价钱。

“要买就四张一起买。”

“只买这一张呢?”

“一张不卖的。”

那老头子嘟浓起来,埋怨他的儿子:“一张不就够了?要四张做什么呢?这又不是吃的!”嘟浓着,就走过去指了他自己原先看好的一张。那是一张“富贵有余”:几个奇形怪状的胖孩子合拜了一条大鲤鱼。伙计取下这张来,索价一吊五(五十文为一吊)。老头子把舌头一伸,一面数着那上面胖孩子的数目,数了两次,一共五个半留着“一片瓦”的歪脑袋(身体四肢都画得乱七八糟,除了数脑袋,就没法点得出数目来的)。老头子说:

“大前年俺买了一张七个的,只有七个大子。红的比你这个还多些。”说着话就要走。

“老乡,”伙计说:“货色也有好丑,你只管脑袋数目就对了?回来,回来,你瞧着给,没有什么意思。”

“五个大子儿。行吗?”

“你再看看,你看我这上面的小孩子多——多——这鲤鱼!——咳,你瞧,——啊?”

罗嗅了半天,好不容易十个大子成就了这笔交易。

出岱庙,走进北门。原来北门内外一段街道就是这些香客们的大本营。那些低黯的卖香烟卖花生的小铺子,如今都打出黄纸黑字的招牌:“xx香客老店”。店门口,店堂里,进进出出,坐的站的全是这些黑衣黑肉的不大说话的乡下人。天主堂,圣公会,都趁机会在这一带大活动,雇了些人满街散发《马可全书》《天国福音》之类的书,也有坐在店堂里和香客们讲道的。

‘一时也无心细看,和朋友从岱宗坊走上盘道。早前听说,这条盘道上的人家都以在香期中乞钱为职业,自七八十岁的老婆婆以至三四岁的小孩都做这项营生。每人每期所做最好的可多至六七十元以至百余元。很多人家就以此起家,买地筑房,变做小康。男人则大半不做事,终天悠悠忽忽,过无优无虑的现成日子。据说这是乾隆爷封了的。现在我眼前的情形却大谬不然,我只看见很少的几个残废的乞丐——有瞎眼的,有没脚的,——坐在路旁,磕头叫嚷,为状甚苦。看看他们身前的乞盘里只有一些“煎饼”的碎片和“麻丝结”之类,虽也有铜钞铜钱,但如月夜的星斗,点得出的几颗,那些乞丐一边偷空拿“麻丝结”在膝上搓细索(为自己扎鞋底之用,或卖给人家),一边胡乱把“煎饼”抓了塞在嘴里,咀嚼着。每有人过,就磕头叫嚷起来。往往叫了半天,无人理会。有一种带有都走不稳,却因要追赶行人,不得不舍尽气力,倒倒歪歪地快跑,一面喘气跑着,一面“舍一个钱吧,舍一个钱吧!”地嘀哝着,一面还要作揖,打恭,到了相当的时候,又还要赶拦上去,跪下,磕一个响头。这种烦重工作的结果,十回有九回是苦窘着小脸空手而回,因为等他磕过头爬起来时,那行人已经早在远远的前头,再也追赶不上了。

这样的一种不景气的情形,说是能有那么多的收入,说是可以依此为业,变成小康人家,想起来未免离奇不经。我把这话问我的朋友,朋友道:

“那一点不假。这是真正的乞丐,那说的都是‘丐官’;我叫他们‘丐官’,等一回你就明白的。今天晚上你好歹别回去了,半夜咱们起来,看香客上山,那时候你会看见许多有趣的把戏。”

朋友这样说着,其时正有一个清秀的青年人在我们前面慢慢走着。朋友指着这人低声说:

“你看看这人象个干什么的?”

我一边注意这人,一边赶了几步,走到他前头。这人大约二十四五岁。西洋头,苍白清秀的脸,穿一件时髦的青灰色新棉袍,黑丝绒鞋子,一只又白又瘦的手上夹着一支香烟,口唇里悠闲地吹着哨子,看样子竟象本地一位少爷公子或小贩之类。

这时已经过了玉皇阁,盘道两旁开始有了人家。石头垒起的墙(本地建筑,多以石垒墙,俗谚:“泰安有三宝,石头垒墙墙不倒……”),茅草屋顶,——也有盖瓦自勺,——虽然朴素,但看去很是整齐。家家门框上都贴了新的春联,红红绿绿好热闹!那苍白清瘦的青年汉子就走到一个高门阶的门前,推开两扇新油漆的黑大门,走了进去。

朋友道:“这才是你刚才说的乾隆皇帝封了的丐家。你看看吧,象不象乞丐?不象吧?可是他们的祖宗以至他们自己,除了乞钱而外什么事也没干过;他们就一直安逸舒适地寄生在那些傻瓜的身上的。”

左边连着一排屋子都是店铺的派头,敞着三间门面,里边满墙满壁都挂着些大大小小的元宝纸锭,不用说,也是备办了卖给那些敬香的傻瓜的。其中一家店堂里坐着两个妇人,一个年老的,团面白肉,满身福相;一个年轻的,抱着一个小孩,穿着都很不错。门口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不但白皮细肉,体面干净,而且旗袍皮底鞋,简直是本地十分摩登的了。这姑娘站在那里,和一个男子说笑。男子三十多岁。躺在一把番布椅上,两腿高高地架着大腿,手里拿着一本“一折书”本的《施公案》在看。朋友告诉我,刚才那个苍白清瘦的青年就是这人家的。这是店铺,那是住宅。“说了你不相信!”朋友说,这人家有一顷多地,简直是家富户,说是小康之家,还小看了他们!

这一路之上,都有男女香客下来,女的都穿着大袖大摆的衣裳,红绿棉纱带扎着裤筒,头上挺着一撅“平三髻”,下面一双零仃的小脚,用后跟点着地,一步一个踉跄。看样子已经疲乏得不能支持。男的就是在城里看见的那种灰黑的人,一手拿着龙头木拐,一手挽着衣裳,也已经走得倒倒歪歪,看去两腿似乎有千钧的分量了。

除了男女香客而外,还有三三两两倦游归去的游客。游客和香客是迥乎不同的。这从外表上第一眼就可以分辨得出来。香客都黑皮粗衣,神情严肃得带有苦痛成分,无论从那一点看显然都是乡下农人;游客则不然,洋鬼子,穿西服的摩登男女,穿绸着缎的白胖绅士,都坐着山轿,气派自然不同;就是那种步行的,也都是小市民或学生之流,一路上谈笑风生,纵然疲倦,但神情是愉快的。这分别,那些乞丐就十分清楚,他们犹如辨认两种不同类的动物一般。对于那种黑衣黑肉的乡下人,他们喊道:

“朝山进香的老爷太太呀,给我一个钱吧。各人修好各人的呀。……”

对于那些华洋绅商学各界的,则喊道:

“游山逛景的老爷太太呀,给我一个钱吧,可怜可怜我吧!……

这个认识给我极大的兴趣。我心里想:原来上泰山的人有两种:一种目的是朝山进香,一种是游山逛景。朝山进香的都是农民,游山逛景的则属华洋绅商学各界。我把这话告诉我的朋友,问他这是不是一个定则?

“原则上确是如此。但得有个注解:比如前数天xxx和他二夫人来逛山,就在我住的庙里拜了菩萨,进了香。巨绅富商也间有来烧香的,但不只烧香,也带有逛山的目的。他们烧香,无非是‘以资表率’的意思。象xxx,我知道得最清楚,从前是个思想很新的人物,菩萨不但不信,而且曾经打毁过的。——目的纯粹,专为朝山进香而来的确乎只有农民。”

这样的随口乱谈着,不一会就到了朋友住的庙里。

这庙在盘道之侧,规模很大,是顺着盘道上山的第一处大庙。正殿之前有大厅,大厅之前有戏台。左右两边则有敞大雅洁的院落和屋子。朋友住的是右边高阶台上去的院子。这院子高爽整洁,的确不坏,阶台之下一株天矫婆娑的大古柏,据说是真正汉柏。院中有石桌,四边围以石凳,高大的柏树两株,梧桐,黄杨各一,正房四间,侧屋三间。朋友和他的几位教官朋友就分住了这个院子。房中窗明几净。家具应有尽有,都是借的庙里的。

那几位教官先生都是见过面的,彼此都如多年老朋友一般,一点不拘束。勤务兵泡了新鲜“大方”,拿了白金龙出来,大家就围着石桌坐下,喝茶抽烟,乱七八糟地谈起来。

教官之中一位胖子,绰号哈代,一位瘦子,绰号劳瑞。瘦劳瑞语重心长的说道:

“他们这些庄稼汉呀,太可怜。饭吃不饱,不要紧,衣裳穿不暖,不要紧,菩萨是一定要信的。可了不得!瞧他们这些疯狂劲儿!唉,我见了,我心里就难过!这都是国家的主人呵,国家主人胡涂昏联得这样子!开通民智,开通民智,一句话,还是要开通民智!”

同类推荐
  • “小鬼儿”谈天

    “小鬼儿”谈天

    本书从少年那些事儿说起,共分九个部分,包括引子、结尾各一部分,正文七部分,全文近20万字。全书以中国中部农村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记述农村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片段,摹写了20世纪中后期向21世纪变迁的农村景象。作品用写实的语言把人生的价值取向融入逸闻趣事,用畅想的笔法把未来的美好希冀诉诸于字里行间,其中不乏灵魂的漫步、理想的萌芽、批判的责任以及矛盾的冲突和心灵的自白。作者以一个反躬自问的思考者形象出现,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还将向哪里去”等力求做出注脚,也显示了自己写作的初衷,探究了生活的真谛。整个作品不仅展示了中国农村的生活画卷,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 不变的印记

    不变的印记

    如今,有人把描写民工题材的文学与诗歌,统称为打工文学或日诗歌一一他们以在外地打工的写作者为界定。这种称谓是否科学,至少是值得商榷的。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诗就是诗,它可以是打工者写的或反映打工者的生活的,却非要加上什么“打工诗”的符号,难免别扭和有些牵强附会。而且,对于创作打工题材的诗作者而言,似乎他们的创作成就之被关注,仅仅是因为打工者的身份,这对于相当数量的写作者而言,似乎有人格不平等之嫌。这个话题似乎远了些,笔者也将会另外撰文探讨,在此,暂且按下不表。
  • 大师讲堂:鲁迅讲中国小说史

    大师讲堂:鲁迅讲中国小说史

    民国时期风云变幻,学人辈出,学术名作纷纷涌现,此次结集百册经典出版,欲为复兴中华文化,助力全民阅读贡献力量。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故事新编——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热门推荐
  • 降妖伏魔记

    降妖伏魔记

    封神大战过后,天上三百六十五路诸神神位已定,二郎神,哪吒等人率领众神降妖除魔,捍卫正道
  • 我不是穴居人

    我不是穴居人

    什么,居然成为了穴居人?江申,一个看似普通的程序员,不料却有离奇的命运在等待着他。
  • 重生之都市女仙医

    重生之都市女仙医

    她一手出神入化的针灸可治任何疾病,她一手超凡入圣的符箓可治各种鬼魂,人称女仙医的她,在面对这位俊美如天神、温雅又霸道的男人时候,她只能闻声而逃。难道这个人就是她的克星?“这个混蛋,追了几千年也不嫌累。”“你逃不掉的,乖乖跟我回去成亲。”(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爱情之初

    微微一笑很倾城之爱情之初

    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全新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美丽大学生遇到一个一表人才的大帅哥,而开展的爱情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政治正义论——论政治公正性及其对现代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治正义论——论政治公正性及其对现代道德观和价值观的影响(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文作者威廉·戈德温是英国记者、小说家,同时也是社会思想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政治正义论》是其开山之作。他被认为是功利主义解释者之一和无政府主义的提出者之一。在本书中,作者戈德温认为政府是使社会腐朽的力量。本书对人性作了剔骨见髓的剖析,集中反映了戈德温的政治哲学观点,并奠定了其哲学无政府主义创始人的地位。
  • 戏精女皇的自我修养

    戏精女皇的自我修养

    一个集花痴,戏精,母胎solo的戏精沙雕猪精女孩穿越回了大唐贞观还穿越了成了一代女皇的14岁怎么办!?能怎么办,上啊!难道凭借着21世纪丰富的嬛学知识不够!?难道看过了这么多套路还用不来?女皇?妥妥的!但是,当一切的套路真真切切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初恋的猜疑、挚友的牺牲、女儿的夭折,丈夫的出轨和野心沙雕女孩还能保持21世纪少女的本心吗?且看一个沙雕女孩如何在大唐涅槃成一代女皇!
  • 仙帝殇

    仙帝殇

    生与死,轮回不止,爱与恨,因果循环。成仙路上多寂寞,昔日红颜皆为尘。遥看万古长河中,多少天才终成殇。
  • 门阀

    门阀

    一个纯粹的(商)人一个自以为高尚的人一个(不屑也不能)脱离低级趣味的人这个人试图将随波逐流左右逢源投机取巧。。。。进行到底!!!
  • 媚影仙踪

    媚影仙踪

    大学毕业生外加北漂小白领宁潇雅童鞋穿越到犀利仁师中,变身刘瑶瑶,从此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宫斗,美男,犀利仁师……,蓬莱、昆仑、修仙,虾米?她是蓬莱仙岛第一修仙世家血脉传承者?空间;上古至宝;血脉传承?呃,这个世界,凌乱了......在这场奇幻的旅程中,所有美好的执着,只为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