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评论部 李天伦
“5·12”地震对新闻工作者是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其中,既有业务水平的考验,也有包括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在内的综合素质的考验。作为一名评论员、编辑、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震灾,无论是评论写作,编辑专栏,还是赴灾区采访,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在后方有所作为,在一线有所担当。
在后方,我承担的工作主要是撰写评论和编辑“兰山论语”专栏。根据抗震救灾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特点,我撰写了《不畏艰险共御天灾》、《敬礼,人民子弟兵》、《擦干眼泪勇往直前》、《特殊党费同样情怀》、《夺取抗震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等8篇评论员文章。这些评论员文章,或刊发在抗震救灾的“黄金时间”,或刊发在举国悲痛的哀悼日,或刊发在抗震救灾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时刻,为抗震救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可以这么说,从来没有哪一次撰写评论员文章,让我如此把个人的感情倾入其中。但这次抗震救灾中,我确确实实做到了,真真切切做到了。特别是哀悼日的设立,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在下班回家的车上。我很激动,也无法不激动。多年来,作为一个评论作者,作为一个具有法律知识背景的评论作者,我热切期待国旗为平民而降,我深知哀悼日的意义,而且连日来抗震救灾的浓厚氛围,也让我深受感染。因此,拿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甚至担心处理不好个人内心情感,让评论员文章不像评论员文章。但很快,我就否定了我的这个担心。
是啊,担心什么呢?在国家哀悼日里,个人的情感和国家的情感是融为一体的。党报评论员文章应当真实地、毫无保留地表达出这种共同的情感。很自然地,我把这份丰富的感情带进了评论员文章的写作里,写出了《擦干眼泪勇往直前》一文。
编辑“兰山论语”专栏,同样是一次惊心动魄的体验。抗震救灾开始后,报社和评论部及时把“兰山论语”专栏的主要方向转向抗震救灾,由我负责。选题、约稿、改稿、写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期间,专栏共刊发评论23篇,几乎每天一篇,几乎论及了抗震救灾相关的所有领域。通过各个角度,鼓励灾区人民坚强起来,走出阴影,讴歌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赞美大灾中的人性大爱,号召人们用自己的双手重建美好家园。
让我内心触动很大的是,每一位应约撰稿的评论作者,对抗震救灾的每一个细节都给予了密切地关注,并努力把这些传递给读者。可以说,编辑“兰山论语”,对编辑本人来说,也是一次学习。
这期间,我有感而发,撰写了几篇“兰山论语”专栏评论。
地震灾难中,我惊叹于生命的坚强,感慨于大爱的无私,激励于团结的力量。为此,我撰写了《比石头坚硬比花儿温柔》一文,讴歌了地震中最闪亮的人性光辉,受到了省委宣传部和报社的好评。还有,当人们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时候,我及时撰写了评论《善款更需善用》。文中,我对善款的使用做了善意地提醒。文章刊发的当天,《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也刊发了相同选题的评论:《阳光赈灾,善款善用》。这都说明,“兰山论语”专栏的抗震救灾评论,不仅准确、及时,也展现了特有的冷静与清醒。通过这一段艰苦的工作,我也获得了一些有关党报评论有益的启示。其中,最主要的启示有二:
第一,党报评论要追求第一时间发言。越早发言,越主动。
在党报系统,一些新闻工作者认为,第一时间的新闻是大家共同追求的,而对于评论则很少有时效的要求。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和新闻一样,评论同样讲求时效,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是需要第一时间的评论。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更加主动。这一次,《甘肃日报》评论部用急稿的方式处理地震评论,追求第一时间发言,为引导抗震救灾赢得了舆论上的主动。
第二,党报评论也要讲感情。充满感情的党报评论,才具有亲和力,才有生命力。在一些读者看来,党报的评论多是官话、套话,语言不鲜活,文风不朴实,缺乏亲和力。更有人认为,党报评论不讲感情,很少有党报评论和读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和碰撞。但是,经过抗震救灾,我理解到,哪怕是社论,哪怕评论员文章,只要愿意,都可以做到和读者谈心,交流情感。
只要评论里装着“人”,充满情感,评论就具有了魂魄,就会和读者贴心。这样的评论,更能够起到鼓舞人心、振奋人心的作用。
我参与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的另一部分工作,是到抗震救灾一线采访。由于工作的原因,一直到7月初,我才有机会和报社周奉真副总编、总编室张国华主任一起赴陇南灾区一线采访。
赴灾区采访前,我们一起商量,要采写有关灾区全景式的报道。
特别是震后近两个月,经过了5月的巨大痛苦、6月的艰难抗争,灾区群众的生活怎么样?生产恢复的情况怎么样?灾后重建搞到哪一步了?这些问题人们都很关心,理所应当地成为我们新闻记者采访的重点。
采访的过程是艰辛的,毕竟刚刚经历了大灾,一切都在恢复中。但是,为了把一个全景式的陇南呈现给出来,我们的采访必须深入、深入、再深入,现场、现场、再现场,细节、细节、再细节。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们走遍了陇南、甘南所有重灾地区,我们和灾区群众生活在一起,共同体验、共同感受。
这其中,有灾区群众从早到晚的生活细节,有城市、农村、企业的生产目击,有灾后重建的点点滴滴。我们把这些写进了通讯《七月的陇南》、《沉舟侧畔千帆过——陇南甘南灾后重建探访》之中,在《甘肃日报》头版头条刊发。
对我来说,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
作为记者,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现场和细节的力量,也只有艰辛和深入才能获取这份力量。作为编辑,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后方同样是第一线,越是急难险重的任务,越是如此,必须绷紧弦,鼓足劲,毫不松懈。作为评论员,它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党报评论前进努力的方向。而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什么是责任意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一个新闻记者应有的素质。
这是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也是一份最可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