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187000000004

第4章 一阴一阳之谓道(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尹官长,你既然问这 “有无 ”二义,老朽就接着往下说。)当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美,并去为美时,什么又是不美呢?天下人都知道什么是善,都去为善时,什么是不善呢?所以,善恶只是人赋予的相对概念。

看这天下,因为 “无”,对比之下而有了 “有”;因为有难事,对比之下就有了易事;因为物有其长,对比之下便有其短;因有了高,也就有了低;有了音的拙,也就有了声的巧;有了前,才于对比之下有了 “后”,这都是阴阳二象相得益彰而已。

所以,圣人不作认识上的分别,不落入后天人意概念的窠臼,只是清静自然地做事而不说废话;虽然得无穷造化,但不自为我主,有所成也不自以为是。正是如此清静,不受任何概念影响,而能孜孜以进,终成其功。

解曰:

通篇看去,老人家强调 “为而不争 ”,强调无知无欲以至于 “无为 ”,这是上德之用;无为,指无 “心”而为,不刻意而为。所以 “知美之为美 ”“知善之为善 ”两句,可以理解为:刻意为美,这样也就不美了;刻意为善,这样也就不善了。

“有无相生 ”等句,是阐述阴阳和谐共在的道理,也是如何对待念头有无的心法。

结合上下文看,本章是通过描述万事万物的相,揭示万相是基于 “我”的标准而形成,等同于佛家说的 “相由心生 ”,指出了修炼工程的障碍。不破此碍,难入无为之乡。

“功成 ”而 “弗居 ”,等同于佛家说的 “过去心不可得 ”,是放下后的心态。弗居而 “不去 ”,是放下之功。

无善亦无恶

老人家五十八章说 “人之迷其日固久”,众人之所以迷,是因为看不破各种名相,因而阐说实相的 “无”,还要从虚相的 “有”去入手。本章,老人家举例阐说大道法要,开口就讲善恶,其目的不在善恶。

张祖伯端作有《无罪福颂》,颇有深意,该偈说:“终日行,不曾行;终日坐,何曾坐?修善不成功德,作恶原无罪过。时人如果未明心,莫执此言乱作。死后须见阎王,难免镬汤碓磨。”

这个诗谒就是破善恶概念的。

善恶概念之相来自于分别心,是基于对事物认知的角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认知概念,是虚妄之相。

比如,一块砖头放平时,显示了此砖自身的高下,如果再放一块在上面,孰高孰下呢?再一直摞上去呢?再如一根棍子有A端B端,立A端于地,则B端为高;立B端于地,则A端为高;如果放平两端,又如何呢?可见,所谓高下,是 “高”以 “下”为基础,是一寸一寸的低下成就了高。同样,所谓的难易之分,是一件一件的小事累积,而成了难事大事,所以老人家六十三章说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而所谓的长短,也是这个道理,是一截一截的 “短”,积累成了 “长”。

何谓前后呢?比如任督二脉流行真气,是先通背后的督脉,才得前面的任脉通,二脉通而周流时,则无前后之别。

有了声部加上韵部,才有了音的存在。

由此可见,万事万物在阴阳相济的作用下,显示了不同的相,本是一体两面或是互为因果而成。

而心生分别,多是出于私意。譬如晚上看书,一定需要开灯,睡觉时一定要关上,嫌灯光刺眼———是谁烦了谁呢?再如吃花生或大米时,会把土粒捡掉,称之为垃圾;然而在种花栽草时,爱惜的是土,花盆里有花生或黄豆也会予以剔除,怕发芽抢了营养。到底谁是垃圾呢?人类对其他生物有益虫害虫之分,合乎人类利益的,是益虫,反之则害,这是站在自身立场上分的。如果站到万物的视角,人类才是真正的害虫,只着眼于人的私利,害得多少众生无家可归或是惶惶不可终日!

所以说,善与恶、美与丑、对与错等等,都是站在某一立场上的相对看法。比如赞扬释迦佛的,说老人为度众生,离家别子,是慈悲至善之行;反对意见还可以说老人家抛妻弃子,人都没做好,能成什么佛— ——看法的不同,结论必然不同,都是人念的反复无常所致,这是真正的 “不善 ”!

修炼必须看明此理,然后能放下分别,不执一端,从而做到无知无欲,这即是心 “空”了,或叫 “无我 ”。不空必然是被自我建立的认知概念框住了,依佛家的术语,这就 “着相生心”或 “住相 ”了。譬如经商,能把眼界看到村外,则能把生意做到乡上;把眼界放到县里,才能把生意做到乡外;如此步步放开眼界,才能在天下经商。这个过程在修炼上叫 “开心 ”,即打开心门,把后天意识或认识层层破掉直至剥光,一颗心赤裸裸与太虚相见,如此方可入法。所以,修炼,不可以做 “宅男 ”或 “宅女 ”。

不破分别心,不离一切相,很难做到 “和光同尘 ”,甚至矛盾丛生,尚未有得,又多给自己积得一身业力,如何脱得了轮回呢?这个责任,佛家道家人需要出面承担。实事求是而言,人自出生以来,儒家、道家、佛家三棵大树的知识与概念,即育长在心,牢牢不破,影响了心地的空与无,因而修炼要把儒家释家道家的概念也放下,这才是彻底破掉文字相和意识相,否则依然是画地为牢或作茧自缚。曾有报道说(约是河北)某一老太太,一生不识字,也没听过任何佛与道的有关文字,居然自嘱丧期,火化还烧出一堆舍利子来。老人一生清清静静,只是心平气和地做人做事,因而不修而修合自然了。相比之下,如果习惯在概念上转圈,把镜子对着他人,照说某某犯戒了,某某不合佛理、道德,此之同时,自家那刻性命已然交付于无常管理了。禅家说 “眼前有景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这个景、境,都属于诸虚诸妄。儒家要求闭门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个慎独的功用,正是炼心破虚破妄之法。从这一点讲,也没理由说儒家不讲修炼。

前人说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天地之间,万类相互依存而存在,万事万物都在阴阳的作用下显相,是地势坤,彰显了天行健;是凡夫的碌碌无为,对比出了圣人的恬淡高贤;因有崎岖,而见平坦;因为向往天地的长久,而感叹人生的苦短;有刚强之易折,见柔弱之刚健……没有某某的 “恶”,如何衬托自己的 “善”呢?何况其 “恶”,还可以是自己可以择其不善而改的榜样。因而,为圣之道,是 “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我也能善之。

再则,轮回辗转无量劫以来,“我”本人,或恶或善或人或兽,什么事没做过?什么角色没扮演过呢?所以应当能放下心头的 “假我 ”,对被骂被恨表示理解,本是业力使然,就当是还债;而骂恨他人则是在骂己恨己,因为自己也曾如此。心能至此,能容万事万物,则合大道一个空性,这即是玄德。似各式太极拳法,都遵循宗岳拳论,都强调松静,都追求积柔成刚,都强调 “力始于足,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手指 ”,都讲究 “牵动四两拨千斤”,只是表现方式上有不同,孰优孰劣呢?祖先们说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有议长论短的工夫,好好用到拳上,也许自己的境界能很快不同。因而,离一切相,包括离 “我佛家 ”、离 “我道家”及一切戒律。道家讲无知无欲,炼虚还道,佛家强调离一切相,都是在要求 “无我 ”,这是做到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的前提。如果还有 “佛家 ”、 “道家 ”, “天主 ” “仙佛 ”及诸戒在,还是因为有 “我”在,不合太虚 “实相 ”。释老、李老两位老祖宗、教育家,慈悲后代众生,应时说法,不是为了自己收香火,而是希望后世子孙能有大成就,能破妄合真。哪位老人希望儿孙不成器?哪位老人不望儿孙超越自己呢?科学探讨是站到巨人肩上得以发展进步的,修炼也要站到祖师肩上才能得以超脱。站到肩上,也许不能超脱,但不敢站上去,将永远不得超脱,至少要有站的勇气。因而,作为儿孙,孝顺没错!但过分神化祖宗,抱死牌位不放,是在自我奴化。而执于教派,不但不能脱离生死,反而被诸教捆绑销售给无常了,此非二老所愿矣。

由此也可见,于修行,儒家最是不立相,只说知止能定,定而能静,静而能安,安而能虑,虑而能得。或说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懂得知止,则自心能定,不再意乱纷呈,这就是静心,然后能心平气和地用心参悟,悟透就是 “得”,只一个心诚则灵的过程。而佛家说不立文字,反而立的文相最多,以至于后人学佛,多学术语去了,掉进了文字识,所以说需要 “拔根 ”,这也是后文老人家强调 “绝圣弃智 ”的目的:放下种种概念,首先清静,然后 “为天下正 ”。

有善亦有恶

放下种种概念,是为了清静而放,而非放任后天的习气习性。如果真的没有对错,则可以用鼻子吃饭或者用眼睛小便了。史上曾有位老和尚见同修们终日战战兢兢地拜佛,挂碍甚重,于是把佛衣做成裤子穿,以破众修心相。他安然无事。有个小和尚也如法仿效,结果他的裤子安然,裤子里面 “不安然 ”了。可见,看破需要眼力,但绝非单纯眼力之能事。正如电工带电操作,虽言说无事,是因为有着严密的规程和防护措施,肯定安全;听他的话试试 ———电老虎还是吃人的!一如陈鑫说 “打拳之道不外一圈 ”,是过来人在指点未过来人,没到鑫公所说的境界,尚须谦虚谨慎,否则会误人误己。

伯端师说:“终日行,不曾行;终日坐,何曾坐?修善不成功德,作恶原无罪过。”实际是看破了有无诸相,相当于 “见山不是山 ”,已是不行而行,不 “坐”而 “坐”,后天思行不再影响清修了,并非否定世间善恶的存在,所以在下半偈又强调:“时人如果未明心,莫执此言乱作;死后须见阎王,难免镬汤碓磨。”小和尚就是尚未明心而执言乱作,以致烂了裤裆。释迦老人出于破相之意,告须菩提说,所谓的善法,即非善法,所以是善法,让须老放下概念,以做到浑然。最后还是强调,修一切善法,则得无上正等正觉。李老后文也说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儒家则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太上说:“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对于众生而言,万般皆不去,唯有业随身,说明因果不虚!基于此,佛门道家立下种种戒,教诸众修士恪守,这相当于儒家的 “慎独 ”要求。道家历代祖师更是择人而授,以免泄露天机罪如山,伯端师便因 “三传非人 ”受了天谴,所以规矩还是有的。修炼要 “放下 ”,但放下不全是放弃或者放任,更是有一个坦然心态,在明白善恶美丑诸概念的真相后,去泰然入世为人,按张静峰道长所说,只是一个好好做人。比如练太极拳,落实下去,只是一个好好练拳悟拳,这个 “好好 ”,就是按规矩。

于法而言,诸法有诸法的要求,不必以己门看彼门;于拳而言,诸拳有诸拳的规矩,需要放下自己的概念,按拳的要求去做。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众妙门之一,可以成就人的道,更能成就人的拳。

太极拳,在修炼上有怎样的要求呢,或如何合于传统意义的修炼呢?

太极拳与修炼

放下的是心态,拿起的是规矩,太极拳的规矩有内有外:外是太极的性相,内是太极的功行。依此守之行之,至随心所欲不逾矩,即是做到了脱规矩而合规矩,合规矩而无规矩,无规矩而时时在规矩。

由此可见,规矩本是拿为我用,而非拿来束缚自己的,这是对规矩的 “见山非山、见水非水 ”,正是放下之一斑,是诸戒的本意。体现在治世上,是要求人尽其才;体现在修行上,是物尽其用,为道所用,天下万事万物包括因果规矩都能为我所用。比如命里财运差,多供养多奉献,自可因为多出而能多收,从而改变命格,因而后文老人家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修炼正是如此,因为向道心诚,所以愿意放下;因为能放下,所以能合道得道。于太极拳,正一太极养生拳有十二大规矩,分别是:用意不用力,呼吸自然,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活胯,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螺旋往复。

这十二大规就是十二条大戒,与修炼多有不谋而合之处,行功中,所有要领互为保证,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如:

“用意不用力 ”与 “动中求静 ”,是练气的前提条件。

“虚领顶劲 ”与 “气沉丹田 ”,形成了气和势两个方面的 “高下相倾 ”。“虚实分明 ”,是对左右 “相倾 ”的要求,也是劲力和气机的阴阳相济。

“含胸拔背 ”、“松腰活胯 ”与 “松肩沉肘 ”,是气与势 “高下相倾 ”的前提。

“上下相随 ”、“内外相合 ”、 “相连不断 ”,三要领体现了 “前后相随 ”,是实现时时劲整的前提。

“螺旋往复 ”,是一气贯穿、一气流行的表现。

“呼吸自然 ”,是所有功夫的基础条件。

整个练拳过程,体现了 “难易相成 ”。

这几条怎样具体操作呢?

一、用意不用力与动中求静

太极拳以练意为主,讲究 “用意不用力 ”,深层次即是练心练气,所以有 “气以直养 ”的说法,与静炼气没有实质上的区别。金丹大道静极而动后,更加强调清静功夫,要求做到 “如如不动 ”。“如如 ”是先天一气来归,活泼自如,体现的是天行健的相;“不动 ”,是后天人心无有妄念,表现的是地势坤的相,拳论强调 “身虽动,心贵静 ”正是基于此。

练拳的 “用意 ”,简而言之是为了内气的贯注;“不用力 ”是要放松,是为内气流转而计。

这两条,体现的是练功时,对万事万念的 “放下 ”。

能于行拳时放松身心而用意,内气自然得以流畅运行,比如水透过泥土容易,但很难浸透砖石。因此,“不用力 ”,是对 “用意 ”的补充。

十三势行功歌说 “势势存心揆用意”,即是强调和阐述练拳过程的用意,如意守丹田、意存丹田,要求做到若即若离,若存若亡,既不能不守,也不能死守。如同晒粮看粮,不是死盯着不放,也不能目光完全转向他处,不理不睬;即便目光偶离,心意依然要关注着粮食,如此即是正确的存心用意,可以叫 “观”,属于 “求静 ”的功夫。

如此一心一志,做到物我两忘,即进入动中求静的功态,久久操存涵养则能渐渐进入太极圣境,因而拳谚说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陈鑫称之为 “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能静而且能于静中见动,太极内功就算上路。

修炼打坐,看守自家心地正是如此,如果用意太重,就是无明 “武火 ”起了,一旦烧得人心烦躁,必然失其清静。因而,修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轻松就好,不能像赶末班车似的,急急地赶———这是太极拳的 “不言之教 ”。

单纯就 “用意 ”来讲,并非为太极拳所独有,不管何门何派武术功法,都讲究 “用意 ”,只是程度有不同、方法有不同。 “用意 ”,还体现了一个认真的态度,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这样一个态度,即使是装糊涂,

也要认真装才像,这个 “认真 ”,就是 “用意 ”的表现之一。所以,“势势存心揆用意 ”,是所有武术门派的心法,也是所有社会实践活动的心法,没有天天逃学还能得满分的。

用意体现了一个静字。

从养生角度而言,静是休养生息的最佳状态。

《刻意》云:“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 而无为,动而天行,此养神之道也。”这是说,做到心地单纯精粹毫不混杂,虚静宁寂持守不变,清虚恬淡不欲所为,顺应自然规律而运行,就合于养神之道了,十三势歌 “详推用意终何在,延年益寿不老春 ”即是这个意思的延伸。入静后精神通达四方,无不可及,因而要 “惟神是守 ”,不守则神驰,太极拳强调神不外驰就是基于把握松静程度的要求。如果心生分别,如何能静得下呢?

静极而动,以太极拳的肢体语言由无极而演太极两仪,从此生四象、演八卦,拳势自然生生不息,渐入佳境而恣意汪洋。这个 “动”依然是 “静”的表现,拳论 “静中触动动犹静 ”正是遵此而提的要求。

同类推荐
  • 工会趣味文体娱乐活动小百科

    工会趣味文体娱乐活动小百科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术语常识

    农村体育健身常识——体育术语常识

    体育健身,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关注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和体能发展,关注通过对健身项目和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学生体育健身的爱好和运动特长,获得科学健身的方法,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备在不同环境中坚持体育健身的适应能力。
  • 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休闲运动卷-钓鱼

    大众体育运动与健身:休闲运动卷-钓鱼

    本书共分六章,内容包括:钓鱼基础知识概述、钓具装备知识入门、饵料、钓鱼的技巧与方法、大众钓鱼比赛的组织和开展等。
  •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运动与强身健体

    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体育运动与强身健体

    秉承从小树立“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主要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吸引广大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体育健身意识,培养体育锻炼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进而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是一种新兴的体育活动形式。
  • 董家太极

    董家太极

    本书展示了董家太极的功技理法,以及董家太极核心人物研习、发展太极拳的心路历程,将董家太极的精华和太极大家的习拳秘要公之于众。
热门推荐
  • 抑郁的同时也被温暖

    抑郁的同时也被温暖

    这个作品我一共会分为两个部分,温暖;抑郁,想要让各位不再忽略身边的轻度抑郁症患者。也有点私心,因为我也是一位半抑郁症患者,想遍过许多故事温暖那些抑郁症患者。
  • 学霸到夫人的奋斗史

    学霸到夫人的奋斗史

    孤家寡人欧阳伊人除了穷以外,是一个集美貌于智慧于一体的女孩儿。在她十四岁以前,一些倒霉催的事儿经常会发生在她的身上,不过在一次飞机意外事故后,她不仅获得了两份记忆传承,还因此邂逅了一位狂拽酷炫霸的男主。从此她以后的人生不再是衰神附体,而变得坦荡耀眼。
  • 青铜世界

    青铜世界

    人世浮沉群号478755981狭路相逢莫论归程扶摇翼随我身阴谋诡计里耍一阵刀斩风斩雨斩鲲鹏看海阔云高波澜生来三钱热酒买我的心魂教山川颠倒教地裂天崩这天地我来撑,快平生。长生之密,不死天经,种魔大道,万千神通,诸天百族,天地为局,谁执棋唱--河图
  • 未满18不恋爱

    未满18不恋爱

    如今的学生初中就恋爱,小兔的妈妈未满18岁就生下,从小就跟着爱看诗书的爷爷长大,受其影响,认为人生短暂一定不要做令自己后悔的事情,要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她用她的坚强感动她的父母,她用聪明让自己脱离危险,当她的想法被嘲笑,当她的思想被否定,当她自己快被自己讨厌的生活淹没时,她想到生活是自己定义的,是自己选择的,没有人是必须要听某个人的,只有自己属于自己,她用事实证明一切,让父母让朋友让学生慢慢知道自己人生的真实意义,她希望有那么一天所有人都保持未满18不恋爱,也许如今很难,但她坚信,一定有那么一天,学习国内国外的先进科技,同时保持中国的优良传统,所有人都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
  • 迷离之水

    迷离之水

    在灵岩山里,有一个梦幻般的灵潭水库。据说水库所在的位置原本是一个繁华的小镇,据说天气好的时候,绚丽的阳光透过清澈的水面,在水库的底部,原先小镇上的街道和房屋竟历历在目,仿佛一座水下之城。然而很少有人能潜到如此深的水底,亲眼目睹水下奇景。而在这大湖中,同时也滋生着许多令人不寒而栗的恐怖故事,“水鬼”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
  • 时光之后

    时光之后

    流年碎梦,散落成满天星光,时光刻下一轮又一轮的烙印,再如何掩饰,如何埋藏,也无可改变。回忆不会变,曾经不会变,但从没想过,岁月消逝后,还会不会,如那时一般,守着青葱岁月。时光之后,会怎样?既然上天注定了命运,那就改变它好了!不曾被束缚,不曾被书写,也不曾预言,我就是我,不曾改变……这只是他们的懵懂青春,也是,他们的年少轻狂。《时光之后》是轻松的校园笔记,可以当它是下午茶时间的一餐甜点,不存在如何精美的外观,不存在如何浓重的色彩,也不存在如何复杂的工艺,请品尝。——以上
  • 北斗七星君

    北斗七星君

    三亿年前,神王陨落,惟七子存活,为活命,重入轮回。三亿年后,北斗出世五行之剑,天枢;死亡之剑,文曲天雷之剑,天璇;白虎之剑,贪狼玄武之剑,开阳;青龙之剑,禄存朱雀之剑,破军江湖传闻,北斗亦正亦邪,全凭喜好做事,又有多少人知,这喜好,是责任,还是任性?本文事业线为主,感情线为辅.
  • An Open-Eyed Conspiracy

    An Open-Eyed Conspirac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召唤兽是世界

    我的召唤兽是世界

    一本山海经,一世界召唤兽,一个来自异界的灵魂,当这三样东西组合在一起时。会给这以召唤为尊的世界带来什么样的风暴,尘世巨蟒,环绕天国,巴蛇,吞天食地,两种巨蟒相遇时谁能笑到最后。迦楼罗以龙为食的巨禽遇到真正连绵不只几千里的四爪青龙时真的可以以它为食吗?
  • 渚宫旧事

    渚宫旧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