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67500000056

第56章 读书篇 虽九死而犹未悔:民国苦学(7)

当时,在美国哈佛任教的赵元任想回国就职,辞职时他推荐陈寅恪做自己的继任。其时,陈寅恪正处于饥寒交迫之中,倘若他愿意,即可去美国名校任教。但他自认水平不够,还需用心苦读几年,就给赵元任回信,谢绝了对方的好意,他在信里开玩笑地说:我对美国一无所恋,只想吃波士顿醉香楼的龙虾。

人们常用十年寒窗形容读书之苦,而陈寅恪在海外求学的时间竟达18年之久。

在柏林大学读书时,陈寅恪和毛子水成了朋友。一次,毛子水发现陈寅恪津津有味读一本非常古旧的英文文法书,就问,有那么多的英文文法书,你为什么读这么老的书,陈寅恪答:“正因为它老,我才读的。”

后来毛子水才慢慢理解了陈寅恪这句话。因为,无论哪种学问,都有几部好的老书,这些老书出自大家之手,即使年代久远,其中的说法和想法都有发人深思之处,另外,老书往往是这门学科的入门书,所以非常重要。陈寅恪读老书,其实就是读原典。

1912年,陈寅恪从瑞士回国,拜访了夏曾佑先生。夏先生对他说:“你从外国学了那么多知识回来,值得庆贺。我只能读中国书,外国书看不懂。不过,近来发现书读完了,没书可读。”

陈寅恪听了大为惊诧,想,中国书浩如烟海,怎么可能读完了。

几十年后,步入人生暮年的陈寅恪突然觉得他听懂了夏老先生的感慨,他对弟子们说:“中国真正的原典也不过一百多部,其实的书都是在这些书的基础上做进一步阐述而已,所以,中国的书确实是可以读完的。”

陈寅恪读书之认真,兰孟博曾有文介绍:

“在清华时,不论天气多冷多热,他常乘车到高店军机处看档案。清时机密都以满文书写,先生一本一本看,那是最原始史料,重要的随手翻译。暑假我要回家,他交给我一张单子,上头全是满文。他说:‘这些字,字典查不到,而且都是关键字,若不能译,译出来的也都无用了。你回吉林,遇到懂满文的满人,向他请教。’我回来时替他解答了八九十个字,他如获至宝,说帮助很大。他若不失明,大高店的满文全译出来,对清代史之研究,将有很大的贡献啊!失明后只能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点点东西,实在是先生学问中的九牛之一毫。”

陈寅恪读书往往随手批注。他的藏书,只要读过,均有密密麻麻的批语。所谓的批语也就是他读书的心得、体会、感想等。他的学生曾在文中介绍过他的这一习惯:

“批语俱写于原书上下空白处及行间,字极细密,且无标点。批语多时竟至原书几无空白之处,复又写于前后页。从字迹大小及墨色看,同一相关内容的批语,往往不是一时写成,前后时有补充或更正。设想先生当时读书,有所得时,即随手批写于书上,以为以后撰写论文时的材料,只是备自己参考,并没有直接发表的打算,因此书写颇不规整。……(王邦维文,刊《中国文化》1990春季号)

1945年,因积劳成疾,陈寅恪在右眼失明七年之后,左眼也丧失功能。正值五十六岁的盛年,却从此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突然到来的灾难使陈寅恪变得消沉绝望,但很快,在贤淑的夫人和众多的亲友劝慰鼓励下,陈寅恪很快就振作起来,他请人把苏东坡的两句话录下来挂在家中,时时激励自己:“闭目此生新活计,安心是药更无方”。

不久,陈寅恪就开始练习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他主要用以耳代目、以口代手的方式来授课与著述。双目失明没能击倒他,他依旧是第一流的教授,依旧能写出第一流的论著。一个双目失明的人,却能写出煌煌百万言的著作,在我们惊叹这一奇迹的同时,也不能不钦佩陈寅恪的坚强、不屈,勤奋、执着。

谢冰莹:为读书,下了自杀的决心

谢冰莹出生于书香门第,可惜是女孩子,母亲不赞成她读书。

幼年时,母亲希望小冰莹能学会绣花做针线活,可冰莹却对母亲说:“什么都不想学,只想读书。”母亲白了她一眼,道:“哼,女孩子也想读书吗?真是翻天覆地了!读书是你哥哥他们的事,你应该在闺房里学绣花。女孩子读书有什么用,现在又没有女状元。”

虽然母亲强烈反对,但由于是书香之家,父亲在闲暇时还是喜欢教她认字。所以从5岁起,谢冰莹就随父亲认字读诗了。谢冰莹的母亲也粗通文墨,她只允许女儿读《教女遗规》、《烈女传》、《女儿经》之类。冰莹不喜欢这些说教气息浓厚的书,要进私塾跟老师读书。母亲不同意,她告诉冰莹,女孩子是不能进学校的,只要能认几个字,知道一些烈女的故事,会记账就可以了。不过,经不住小冰莹的软磨硬泡,母亲还是将她送入一家私塾。

谢冰莹进私塾在当时是破天荒的。一些家长居然也反对。一个妇人独生子在私塾读书,当她听说谢冰莹也要进私塾,就四处散布谣言,说女孩子和男孩子同学,男孩的聪明就会被女孩吸走,她还指责谢冰莹的母亲不懂规矩:“男女有别,哪能让男孩女孩子在一处上学。”

冰莹的母亲本来也不主张女儿读书,但这位妇人的指责反而促使她尽快把冰莹送进私塾。

在私塾的一年,谢冰莹读完了女子国文八本,四字女经一本,还偷偷读了半册《幼学》和《论语》,但没读懂,因为老师从不讲解。

那年冬天,远在长沙的哥哥给母亲写信,赞成妹妹读书:

“凤妹(谢冰莹的乳名)天资异人,深堪造就,明春可送其赴大同女校求学,以为将来考女子师范之准备。近年来,女禁开放,学校林立,吾家素以书香传世,谅慈母不以妹为女子而见拒也。”

接到哥哥的信,小冰莹如获至宝,就催促母亲:“大哥不是来信要你送我去大同女校吗?”母亲一口回绝:“他懂什么?女孩子是娘管的,你明年要开始绣花了,脚也没有裹小,将来嫁到婆家去,他们一定说做娘的没教训。”

小冰莹不懂为什么男孩可以读书女孩却不能,问母亲:“妈,我要读书,我不是一个和哥哥他们一样的人吗?”

母亲道:“笑话!一样的人!他们读了书可以做官赚钱,你是女孩子,只能做个贤妻良母,侍奉翁姑,管理家产。你想想,你读了书有什么用?”

小冰莹回答不了母亲的问题,但读书的念头却像火苗一样灼烤着她。

春天到了,往年这是小冰莹最快乐的时候,可读书的指望落空了,小冰莹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耷拉在墙角。

祖母、父亲、嫂嫂、姐姐都来劝母亲让小冰莹去读书,母亲就是不答应。当小冰莹知道再没希望的时候,暗暗下了自杀的决心。

虽然年龄小,但谢冰莹耳闻目睹也知道几种自杀的方法:1,上吊;2,投河;3,吃火柴头;4,吃鸦片;5,吞戒指;6,用刺刀刺破喉咙。

思来想去,这几种自杀方式被小冰莹一一否决了。

她不敢上吊,因为吊死后舌头吐得老长,太惨了;投河,肚子要涨得很大,而且衣服会被脱掉,要男子把体内的水抽出来,她不想这样;火柴气味难闻,想吞也吞不下;鸦片烟根本找不到;吞戒指也不敢,怕卡在喉咙里,活不成死不了;最后一招她更不敢用,怕疼。

没有办法,小冰莹就躺在床上不吃不喝,打算饿死。

家人以为她病了,请来医生。医生的诊断是:没病。

整整一天不吃不喝,疼爱她的姐姐流着泪问她:“好妹妹,你告诉我吧,你想要什么,我都能给你找来。”小冰莹说:“什么也不想要,只想读书。”这个要求姐姐满足不了,只能陪着妹妹哭。

母亲是爱子女的,到了这个地步,终于松口同意她上学。不过母亲也向小冰莹提出条件,上学后要裹脚。

进入大同女校那年,谢冰莹满12岁了,一开始她答应母亲裹脚,但入学不久,受同学影响她又放了脚。一年后,回到家中,母亲见她未遵命裹脚,大怒,再次阻挠她读书。但父亲获悉小冰莹在学校成绩突出,坚持让女儿上学。

新学期,谢冰莹改入县立高等女子学校。

远在山西的二哥对谢冰莹的学习也很关心,一次,他给小冰莹寄来两本书,一本演讲集,一本由胡适翻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选。谢冰莹喜出望外,迫不及待读完短篇小说选,最打动她的是都德的《最后一课》,这本书让谢冰莹慢慢喜欢上文学,并最终走上创作之路。

不久,因为大哥在益阳中学当校长,母亲破例同意小冰莹去益阳读书。谢冰莹进的是益阳信义学校。这是所教会学校,不受学费,但要求学生信教。谢冰莹思想进步,不喜欢祷告,也不相信有上帝,因此与学校的种种规矩格格不入。最终只能退学。后在二哥三哥的支持下,谢冰莹投考长沙省立第一女师,有幸被录取。

在这里,谢冰莹遇见了一个爱护学生如同外孙的“外婆”校长。

这位徐姓校长,特别爱护学生,虽是男性,也被学生亲切称为“外婆”。这位“外婆”校长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他对学生的关怀无微不至。每天晚上,校长都一个寝室一个寝室去查,不许学生熬夜,劝学生爱惜身体。一次,谢冰莹半夜出来上厕所,发现校长还未睡,就问:“外婆,凌晨三点了,怎么还不睡?”校长答:“不等你们一个个睡熟了,我是睡不着的。”

有一阵子,学生们喜欢吃蚕豆,结果校园里到处都蚕豆壳。校长并不责怪学生,他跟在学生后面,你前面吐,他后面捡,等学生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外婆才赶上来,和颜悦色地说:“少吐点壳吧,我这老腰实在弯不下了。”学生这才知道,校长一直跟在后面捡蚕豆壳,愧疚得抬不起头,从此再也不乱吐蚕豆壳了。

一次,两位女生夜不归宿,校长彻夜未眠,等她俩回校。清晨,两名女生终于回来了。由于担心被处罚,两名女生吞吞吐吐不敢说出实情。校长就宽慰她们,说:“我已去过你们家,你们并未回家;我也知道你们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别担心,把真实原因告诉我,你们为何到旅馆去?有什么困难说出来,我不会难为你们的。”

两位女生这才老实承认因家庭穷困,才走上这条歧路的。校长立即说:“我每月给你们二十元津贴,既往不咎,从现在开始认真读书,再不许乱来了。”

有学生不用功,校长不责骂不批评,而是用自己的故事教育学生:

“我四十七岁才去法国留学,一个法文字母都没学过,我居然一个人大胆地跑去了。我和六七岁的孩子同班,从字母学起,孩子们都叫我‘老公公’;有些坐到我膝头上玩,摸我的胡子,我一点也不觉得羞耻。只要我肯用功,哪怕记忆力坏到点,每天读一个字,一天也能读365个字。不要愁年纪大,只怕自己不长进,不用功。”

校长知道,好学校有必得有一个好图书馆,他把自己所有积蓄都拿出来,买设备,添书本。在全省,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图书馆了。他常说:“宁可一天不吃饭,不可一天不读书;因为饭是天天有的吃,而好书却难得一见。”

校长的高洁人格和特有的教育方法,让谢冰莹一生受用不尽。

1926年暑假,谢冰莹陪二哥在岳麓山的道乡祠养病。那一阶段,谢冰莹精神颓废,整天无所事事,只偶尔翻阅《西厢记》《牡丹亭》解闷。二哥对她的不思上进很恼火,批评道:“时代的钟声响了,你还在梦里打鼾。这些才子佳人的风流故事,你早该抛弃了,你是有觉悟的女性,又喜欢新文学,为什么不读进步文学呢?”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谢冰莹开始大量阅读新文艺,并开始习作。不久,谢冰莹萌生了报考军校的想法,三哥和二哥,一个反对,一个支持。

三哥说:“我反对。军队生活是枯燥、机械的,军人只知绝对服从,她将来的脑筋会变得简单,迟钝。当兵,对一个有文艺天赋的人是不适宜的。何况她身体也不一定吃得消。”

二哥则支持谢冰莹的决定,不同意弟弟的看法:“你的见解完全是错误的,她如果想要写出有血有力的作品,非经过一番不平凡的生活不可。当兵,正是锻炼她的体格,培养她的思想,积累写作素材的好机会,这对于她,绝对有益无害。”

在二哥的支持下,经过一番波折,谢冰莹在北伐战争爆发后,如愿考取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成为革命军中的女兵。

军旅生涯,锻炼了她的身体,开阔了她的心胸,也磨练了她手中的笔,不久,她写出大量的战地随笔、散文,发表后轰动文坛,并被翻译成英、法等多种文字。1928年,她的文章结集为《从军日记》出版,风行一时。

同类推荐
  • 谈虎集

    谈虎集

    《谈虎集》收录了周作人大量的散文作品,是他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作品内容丰富,立场鲜明,言语激烈,充分展现了一位社会批评家的面貌。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
  •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

    煮海为盐、披沙拣金,本书遴选的20世纪近百位顶尖作家的100篇散文精品,每一篇都堪称令人神醉的美文。那“析义理于精微之蕴,炼字句于毫发之间”的佳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中华散文创作的实绩,代表一个时代的水平。为了编选出真正传代的美文,为了使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名实相副,我们坚持自己的操守和良知。不选违心之作,趋炎附势、诘屈聱牙、故弄玄虚、孤芳自赏、无病呻吟的作品,在这本书中绝见不到踪影。增删五次,反复推敲之后,读者见到的是一个“唯美、唯趣、唯真”的中华百年散文选本。
  • 十六夜膳房

    十六夜膳房

    本书巧妙借用民间耳熟能详的孟婆、忘川等元素,以生死之命题搭建美食于情感之间的桥梁,将现代都市人的诸般情感体悟作为丰富食材,烹制出各类让人或感动、或失落、或悲戚、或愉悦的人间料理。你我的失措、爱恨、遗憾、生死,都蕴于每一道食物之中,杂陈人生百味。它在试图还原一个热气腾腾的真相:只要心怀温柔,每个人都会活过很好的一生。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豪放词·婉约词

    豪放词·婉约词

    诗词曲文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咀嚼传统,领略诗词中的意境。
热门推荐
  • 快穿我家宿主想上天

    快穿我家宿主想上天

    【1v1】极易吃醋校霸x外冷内热快递员学霸“咳咳,校霸在不在,开门送温暖。”“温暖?你就是我的温暖。”霸道醋坛总裁x待酒小生“你只能给我倒酒,你眼里只能有我一个人!”“那啥,咱们不熟吧?”电竞首席x萌新主播“过来。”“?”“拿怪。”“……”慕泽表示无奈,男主好好的不去找女主,找TA干什么啊啊啊啊![第一次写文,轻点喷哈。]
  • 夜风2019

    夜风2019

    陆青玮是一名有着数次创业失败经历的70后,在错过了所有时代机遇之后,穷困潦倒盲目进入宁城证券行业谋生,妻子刘佳茜贤惠内敛毫无怨言地在盐城老家抚育幼儿,因分居两地和感情冲突,陆青玮出轨客户董慧,后刘佳茜带着儿子随陆青玮在宁城租房一起生活。在历经感情危机,买房困境和事业挫折后,一家人还将面临什么样的生活考验?最终将走向何处?细品生活百味,感悟生命真谛,人性的光辉总在最阴暗的角落里闪现,在苦难中挣扎求存,生命的蓬勃和坚强能否逆袭人生?
  • 我不会成为黑暗亡灵神的

    我不会成为黑暗亡灵神的

    这是一个少年不想成为黑暗亡灵神的故事(如有相同,纯属巧合)
  •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审美与创作艺术研究

    不论生产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所有的劳动者和工作者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生产。当然,我们的文章家、文学家,以及一切爱好写作的同志们和青年朋友们也不例外。不管你意识到还是没意识到,不管你有意还是无意,也都是按照美的尺度来进行写作的。
  • 药香田园:丑女神医倾世妃

    药香田园:丑女神医倾世妃

    从二十一世纪的中医国手,变成古代被退婚的小可怜,柳茉表示这种渣男不要也罢!这里山清水秀,不如攒攒钱,买点田,顺便斗斗极品亲戚。谁知斗着斗着,多了一个优质夫君,那人竟然还是名满天下的战神王爷!柳茉表示,嫁鸡随鸡,自己只能跟着去做王妃了……
  • 情牵帝王心

    情牵帝王心

    一觉醒来,灵魂穿越到丞相府三小姐身上……她本想与世无争,平平淡淡度过一生,却奈何天不由人,被选入后宫,成了后宫三千佳丽中的一人。身为一个现代人,看惯了电视上后宫女人争宠互相毒害的戏码,没想到有一天竟然发生在了自己身上,却还天真的以为自己不受宠,就可以躲过后宫女人的毒害。
  • 复仇公主之蓝紫粉

    复仇公主之蓝紫粉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有一群人无情的夺走了三个女孩父母的生命。那年,三个女孩十岁,为了给父母报仇,她们去到了令人闻风丧胆、稍有不慎就会命丧黄泉的秦灭岛,不畏艰险,走上了杀手之路,只为为父母报仇。八年后,她们成功归来,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帮派、企业。却没想到在复仇之路上遇到了各自的爱情。当复仇公主遇到了她们的爱情,看她们如何……
  • 兴宋

    兴宋

    少年宋进穿越到大宋元符三年。此时北宋末代皇帝赵佶刚刚登基,距离靖康之耻还有二十多年。救国救民还来得及,吃喝玩乐也不能少。赵佶琴棋书画,诸事皆能,无一不精,缺对他甘拜下风。蔡京蔡太师纵横宦海,政坛不老松的神话在他手中终结。李清照一曲如梦令,惊艳东京,却对他崇拜有加。完颜阿骨打,只听其名,便禁不住浑身僵硬,打马而逃。宋进忍不住一声长叹,我真的只是想当个小官,读读闲书,混混日子,怎么就到了这一步呢?
  • 浅尝青春的味道:浮光掠颖

    浅尝青春的味道:浮光掠颖

    大学毕业,上班第一天,遇到旧情人,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上司是前男友,对于平常人来说是一种幸福感,因为可以以后就无忧无虑,但从前的事她真的不想再去理会,大学那年,他亲口跟她说“我不爱你了”,她懵了,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他是真的不爱自己了,我是否要离开这里,离开这个冷血说不要三年感情就不要的男人
  • 补天物语

    补天物语

    身怀魔心,是被魔化,还是褪去魔性,是阴谋还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