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6200000021

第21章 发展篇(14)

五个“努力提高”:中心要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努力提高师资队伍实力,努力提高学校公共服务平台的开放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二、构建多学科分析测试公共平台

“中心”以日元贷款项目和省部共建项目为契机,先后投入建设资金近3000万元,购置了近20余台套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及配套运行设施。目前,中心实验室总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2011年搬至新区综合实验大楼后建筑面积将达5000平方米,至2011年底实验设备总价值将达4700余万元。设置了化学分析室、晶体结构分析室、微区成分与微区结构分析室、色谱—质谱分析室、谱学性质分析室、物化性能分析室、颗粒特性实验室、生化分析室,能够从事物质的成分分析、结构分析、物相分析、性能分析等分析测试工作。

“中心”已完成了分析测试平台运行机制建设工作,完善了“大型仪器专管共用”的相关管理措施,实现了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建立了完善的协作共用及运行规章制度,采用可靠、先进、高效的网络管理技术,为各学院教学、实习和教师科研、本科生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等提供良好的分析测试技术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仪器使用与开发水平,提高利用率,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了全校教学科研、重点实验室和学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由于规划思路正确、实施到位,“中心”多学科分析测试公共平台建设发展态势良好,已具有一定特色,成为学校内涵建设的一大亮点,得到了科技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省市领导、教育部评估专家、兄弟院校同行的普遍赞誉。近年来,“中心”共接待各级来校考察访问的领导、专家50余批次,约300多人,为学校知名度、美誉度的提升作出了贡献。

三、加强高水平分析测试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中心”成立后,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组建了一支专业搭配、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近年来共引进博士6人,硕士5人,送培博士2人,目前“中心”共有教师及管理人员17人,其中教授/博导1人,副高5人,讲师7人,助教3人。学历结构为:博士(含在读)9人,硕士6人,学士1人。在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比例达到76%,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技术人员比例达到88%。同时在各分析测试室设专兼职学科带头人1—2人来指导“中心”的规划建设、分析测试学科建设及教学科研工作等。

师资队伍建立以后,积极对教职工进行学历培养和业务培训,通过短期进修、参加仪器公司组织的专项操作培训、去其他高校、研究单位参观学习与技术交流等方式,使所有教师和技术人员对相应的设备达到了在熟练操作的基础上能不断进行新项目的开发;为每台设备交叉配备了技术考核合格的专门从事仪器操作和维护的技术人员2名,同时负责该仪器相关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的教学工作、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和仪器的开发研究工作等;通过发挥教研室的作用,着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发挥实验室的作用,着力提高教师的实际动手与科研能力;通过发挥质量保障体系的作用,着力提升教师的分析测试能力。建立仪器开发与维护组,负责分析测试中心的维护与维修等工作,并与专业人员一起开发仪器的新功能,设计研制新型仪器使用软件与小型仪器等。通过加强高水平分析测试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确保了“中心”教学、科研和日常建设工作在良好状态下运行。

四、科研与学科建设成绩斐然

为提高“中心”教师整体的科研实力和服务科研的能力,积极引导、组织教师申报科研项目,鼓励教师着重申报分析测试类(仪器功能开发或方法开发)项目,通过科研项目带动中心的学科建设工作。注重分析测试技术研究,鼓励教师发表分析测试类科研论文,逐步凝练“中心”科研方向与特色;加强学术与技术交流,通过开展学术报告等形式增强“中心”的学术氛围,推动分析测试学科的发展;在学校的规划下与相关学院联合或通过自身的建设与提高,开展在分析测试理论与技术方面设立硕士点的建设。四年来,共获得各类教学科研项目立项20余项,总到校项目经费187万元。“中心”教师以第一作者或研究生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篇,三大检索收录13篇,超额完成了科研工作任务,名列全校平均水平前列。除此以外,“中心”教师参与的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同时,为加强分析测试仪器功能的开发和分析测试方法的探索,“中心”启动了“分析测试中心科研项目”,培育和凝练具有“中心”特色的科研项目。

“中心”积极参与学校的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重点实验室建设贡献力量。以分析测试平台为基础,与相关学院配合,加强综合性学科实验室的建设,对学校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积极参与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提高科研平台管理水平,为学校相关学科建设提供充分的支撑和保障;围绕环境与资源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等重点学科,积极建设具有突出分析测试特点的研究方向。如有毒有害及放射性分析测试技术研究、低维材料属性研究、高性能节能材料属性研究等,努力构建“科研项目有特色,科研成果水平高,科研团队能力强”的科学研究体系,有效提高“中心”的科学研究实力。

五、积极参与研究生、本科生实践教学

“中心”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大型仪器设备面向学生开放使用的机制,努力搭建教师—研究生—本科生一体共享的实践平台,使其成为全校多数理工科专业的重要实践教学基地。

“中心”承担研究生学位课程《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及各专业相关课程的实验支持,面向本科生开设了《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方法与实践》、《物质成分分析》、《物质结构分析》、《环境检测分析》、《X射线物相分析及应用》、《谱学分析及应用》及《纳米科技与纳米材料》等系列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培养的选修课,致力于提高毕业生的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

面向全校接受环境类、材料类、化学类、地矿类、生科类综合性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及课程实践教学工作。为提高毕业生的论文水平,在学生毕业论文实践中,“中心”根据仪器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培训模块,供学生选择。结合学校相关专业和学科特点及其学生的实际需求,中心提供了如:样品的成分分析、微区结构分析、色谱质谱分析、波谱分析、样品的性质分析、生化分析等为模块的“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践强化班”,有针对性地开展分析方法和数据解析培训,丰富了学生毕业论文的实验数据,提高了毕业论文的质量,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好评。

为了满足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中心还面向研究生、本科生开设自由选题实践训练和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供学生选择,由校内各专业研究生或本科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科研型实验、学生科技活动型开放实验,“中心”教师结合学生的选题及实验方案给予指导和帮助。

“中心”以多学科公共分析测试平台为依托,以学生发表高质量的科技论文为标志性成果,创新完善优秀大学生教育培养运行机制,大力推进本科生科研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组织实施了两届“大学生科研训练班”。

六、服务能力日益增强,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中心”的分析测试一直坚持“科学严谨,准确公正”的工作态度,加强宣传教育,规范业务活动,实行质量管理。贯彻落实国家“以质量为中心,标准化计量为基础”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质量认证的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体系,规范了样品测试的程序,保证了服务的质量。

在做好接受全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服务的同时,努力提高分析测试的能力,为师生科研提供准确及时和高质量的测试结果;围绕绵阳科技城建设,积极主动为企业及董事单位提供分析测试技术咨询、人员培训、样品测试等;加强与企业的联系,积极构建合作研究平台,努力提高“中心”的社会服务能力;积极参与硕士点、博士点建设,为硕博士点建设提供支撑服务;同时举办了面向全校教师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操作培训”,来自全校的60多名教师报名参加了培训。

2007年以来,“中心”秉承“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的质量方针,持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密切关注本行业检测技术发展动态,以保证“中心”具有更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使错漏检率小于1%,重大分析质量事故为零,重大投诉事件为零;强化质量管理,维护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确保量值的统一和数据准确可靠,分析测试内、外检合格率大于95%。通过努力,2008年9月“中心”配合学校通过了军工系统管理体系质量认证;2009年5月配合学校通过了军工产品生产许可证评审;2010年7月“中心”首次通过了资质认定现场审核;2010年8月获得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已具备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基本条件和能力,可以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

“中心”将继续以整合为主线,共享为核心,贯彻“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平台建设方针,更加坚定地走内涵发展的道路,通过大型分析测试仪器专管共用,提高管理水平和仪器使用与开发水平,提高利用率,真正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全校教学科研的快速发展。努力将“中心”建设成为先进的、配套较完善的与学校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多学科公共性综合性分析测试平台,为把我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贡献更大的力量。

(执笔人:彭同江,郑,奎)

校园信息化建设十年回顾

网络信息中心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网建设起步于1996年,依托中加远程教育国际合作项目——“中国西部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 for Western China,缩写为DEWC)投入165万元建成了校园网并接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2000年教育部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建设工程投入700万元,对核心交换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2002年引入合作商(绵阳电信和绵阳铁通)投入4000余万元建设了校区光缆和楼宇综合布线系统;从2005年开始学校投资600余万元启动数字化校园建设。目前,学校校园网络已基本建设成为覆盖全校楼宇、千兆光缆到楼、百兆到桌面的高速稳定的网络;数字化校园一期建设工程已完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过去的十年,是学校网络及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的十年。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科学规划,精心组织,通过网络信息中心及其他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一、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作为西部高校,学校充分利用好每一次国家及各级政府提供的项目和政策支持,结合学校自身的建设规划和建设目标,开展校园网络基础建设和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十五”期间,通过西部大学校园网络建设项目,以及与运营商的合作,完成了校园网的基础设施建设。

图1,校园网拓扑结构

到2009年底,学校校园网信息点总数达21000余个,入网计算机近万台,注册用户近10000人,覆盖了全部的办公、教学、科研区域以及学生公寓和家属区,实现了“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部分教学楼实现了无线接入。校园网光缆联通了校园内全部永久性建筑,累计敷设光缆达66.3公里。校园网出口在建设初期为1116M,进入“十一五”后迅速扩充到教育网出口1G、电信出口1G,另有广电网备份出口100M。校园网基础建设达到全国高校先进水平。

2008年“5·12”大地震对校园网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学校正利用国家下拨的灾后重建资金对校园网进行高标准的恢复和建设。到2010年底,一个“双核心、万兆主干、支持IPv4/v6双栈,高速、稳定、安全”的校园网将为师生员工提供更为稳定可靠的网络服务。

二、校园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一五”期间,学校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划拨专项经费600万元,实施了“数字化校园建设”一期工程,通过整合数据、建设统一门户系统,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学校成立了由校领导任组长的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编制了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并纳入学校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制定了相关规定,落实了配套经费,大力推动信息化建设。其主要做法是:

(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根据《西南科技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要求,通过总体规划、分步实施,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性开发和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确保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二)应用为先,服务为本

以解决学校最迫切的问题和广大师生受益最大的需求为突破口,实现了信息化条件下学校教育教学应用的新突破,支撑教学、科研与管理,为人才培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服务。

(三)标准先行,规范有序

充分利用国家和教育部已有信息化标准,建立了学校信息化标准体系并推动实施,规范了学校数字校园建设与运行,确保校园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发展。

(四)资源共享,突出特色

充分发挥学科专业资源优势,把握重点,建设特色教育资源库并实现充分共享,通过建立资源共享平台,提高了为在校师生与社会服务的水平。

(五)科学管理,安全稳定

不断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体制及运行服务机制,为实现校园信息化科学管理打好基础;运用先进技术加强管理,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为构建和谐校园提供保障。

经过五年的发展,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高。尤其在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对作为学校工作亮点之一的网络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三、信息应用系统快速发展,在教学、科研、管理及学生服务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同类推荐
  • 中国当代文学史

    中国当代文学史

    文学乃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以感情来打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文学作品之所以能用感情来打动人,一方面是由于作家本人受到强烈的感动并有较高的表现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一般情况下作家的感情乃是基于人性的,所以能与读者相通。
  • 决胜斯大林格勒

    决胜斯大林格勒

    斯大林格勒战役堪称人类战争史上最为惨烈的战役,整个战役在199天里,以德国为首的轴心国军队伤亡共60万人。
  • 遇见最美的唐诗

    遇见最美的唐诗

    《遇见最美的唐诗》作者因着对古诗词的无限热爱,对古人的无限敬佩之情,将诗人写诗时的处境及心路历程一一道来,让每首诗都呈现出生命的活力,让每一个读者都能身临其境地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得到美的体验。
  • 第七个是灵魂

    第七个是灵魂

    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南阳作家群新作丛书》包括《非斯》《白鱼儿》《第七个是灵魂》《蓝色寓言》等五个长篇小说,及《村子》《云上的日子》等十部散文。文坛老将行者的《非斯》再攀艺术高峰,带领读者在创世神话的奇境中,对宇宙和世界的存在作最根本的思考,试图在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建立桥梁。文坛常青树廖华歌的《村子》用爱去感知疼痛,解读村子永恒的语言。还有王俊义的《第七个是灵魂》、陈明远的《云上的日子》、池长生的《桐柏山寨》等大批佳作,也都受到读者的热烈好评。
  •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虽非鸿篇巨制,但在红学研究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是旧红学中的主要流派索隐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论著。虽然索隐派随着新红学的兴起而日渐式微,但正是此文引发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文的诞生。作者在书中逐条分析了《石头记》中人事物等的影射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那日初七

    那日初七

    也许安若七从未想到她能得到她未曾想过的一切但,她好像失去了原有的、最珍贵的他
  • 想入非非的猪

    想入非非的猪

    因一次意外穿梭到就方块世界从此开始就神秘之旅
  • 青春无敌谁最狂

    青春无敌谁最狂

    这是一本青春校园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的上学经历,主人公为水淼儿。
  • 水咒

    水咒

    父亲突然离世,使我再次回到老家,接连出现和发生的怪异的人和事,使我一步步陷入堕落。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最终都离开了我,而当那个流传许久的咒念传入我的耳中时,我已经快要魂飞魄散。现实中的我们,其实就像一群无头牧羊,无形中被赶来赶去,没有察觉反而乐在其中。
  • 大蒸之世

    大蒸之世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为终结这大争之世;我来,只不过是让战国改变画风。
  • 王者笑江湖

    王者笑江湖

    这世间的恩怨情仇,我更喜欢把他叫做江湖!
  • TF之爱情

    TF之爱情

    不知不觉她喜欢上了那个她觉得永远都不会喜欢的那个他
  • 谁给我起了个烈焰屠夫的外号

    谁给我起了个烈焰屠夫的外号

    不知道是哪个被我追着砍的货色给我起了这么个外号,人家还是青春少年呢,好苦恼~
  • 死亡噩梦

    死亡噩梦

    凡是看过《死亡噩梦》这本书的人都在梦中进入了那本书所描述的恐怖故事中,并且成为了故事中的一个被变态或者鬼魂杀死的角色。他们能否打破那些角色必死的局面,成功的活下来,又或者在现实和梦境中同时都被杀死?一切的一切尽在死亡噩梦。
  • 嚣张王妃超迷人

    嚣张王妃超迷人

    一朝穿越,她阴差阳错地遇到了高冷腹黑的三王爷,本以为这个男人会如刚开始那般“凶神恶煞”,可当她接触久了才发现——冷面煞神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于是她开始作威作福,在某个男人面前嚣张得不亦乐乎!“王爷,给我捶腿!”一条长腿突然横在男人眼前,他满脸黑线,不情愿地把手放到她的腿上——舒服了吗……?(宠文,男女双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