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564700000015

第15章 与陶肃琼、章洁思谈《收获》

《收获》创刊·靳以的好友

蔡:请谈谈靳以在《收获》时,编辑部有哪些人?

陶:那时候,彭新琪、姚奔都是他很得意的学生。他跟他们在一块儿工作。还加上那个寒星,还有樊康、彭敦熙。

章:在北京的有菡子,因为《收获》是中国作协直接下属的,不是上海作协的刊物。

蔡:章老师,《收获》创刊时,你还小。你对父亲靳以办《收获》有些什么印象?

章:巴金讲得很清楚,《收获》当时是中国作协的刊物,作协书记处委托靳以创办的,他(巴金)把这过程都讲出来。这些负责人过去都是靳以主编刊物的撰稿人。有一次大家在一起谈到靳以从前编辑的大型刊物,为了体现“双百”方针,有人建议他创办个纯创作的大型刊物。靳以也想试一试,连刊物的名字也想好了。巴金说:“我没有发表意见。”当时是委托我爸爸办的,因为爸爸跟巴金关系很好,一直很要好的朋友,在一起都是无话不谈的,几乎天天都要通电话,天天在一起,要讲话的,要互相聊的,所以他一定会跟他谈这个事情的。他当时只答应做个编委,连他一共十三个编委。直到要创刊前的三四个月,爸爸去找巴金说:“还是你跟我合编吧,像以前那样。”

蔡:巴金的这些话,我倒是都看过材料。《收获》这个杂志的创刊,靳以先生出力最多。我想了解的是,他在筹备刊物过程中主要都做了哪些工作。你们有什么印象?

章:我看到过周而复有一篇回忆文章说,他(靳以)从筹备之前就一直跑北京。因为当时筹备这么一个纯创作的刊物也不容易,当时政治气候什么的,跑来跑去的,蛮频繁的。当时我是小孩,我只好在旁边看着。我父亲过世的时候我只有十五岁。办刊物就是前几年的事情。我就知道他一直跑北京。冰心在一篇《悼靳以》的文章中写到,他说要办一个新文学刊物,就叫《收获》,你就写文章吧。他那时就到处开始组稿了。所以,刊物还没办,组稿先弄好了,这个他一直在跑。跑得大概差不多了,他就开始往编辑部调人。寒星在一篇文章中写到,编辑部人还没有来齐,但已经开始工作了。周而复文章讲到,好像行政上要先怎么样?

蔡:周而复的怀念文章,我也看过。在筹备与创刊当中,靳以来回奔波于北京、上海两地,当时跑的次数很多吧?请具体讲讲。

陶:很多。一个是跑来跑去,另外一个就是打电话。他一回来,马上电话就来了,这个事情我还记得。总归电话跟着他走的啦。另外,菡子联系在北京这个方面。他自己经常跑来跑去很频繁。

章:反正我觉得爸爸是蛮辛苦的。

蔡:我想问一下,靳以当时老跑北京,他都去找哪些人?

章:我知道陈荒煤肯定是一个。

陶:荒煤对他很好。

章:荒煤、冰心。

陶:还有刘白羽,万家宝(曹禺)。

章:严文井。

陶:卞之琳。

蔡:昨天我刚刚采访了刘白羽。

章:刘白羽对我爸爸感情很深。荒煤跟我爸爸也是很好的,他的第一篇文章,好像也是在我爸爸的刊物上发表的。他心脏病很严重的时候,还写了一篇纪念我爸爸的文章。那是一九九四年,我爸爸逝世三十五周年的时候,在北京开了个纪念会,到北京医院去见到的。他说,哎呀,我刚刚发病,不然我一定要参加,那么我不参加会议,就写几句话吧。护士还不让他写呢,写了之后他就交我妈妈,说代他发言。我妈妈就出来,刚刚回到住的地方,当时我们住在罗荪家里。他请人又送来一篇稿子,送到家里来,说刚刚那篇太匆促了,没有写好,重新再写,很端正的,又来了一篇,说照这篇念。还有邹荻帆。

蔡:他是靳以的学生。

章:他写了一首长诗,叫他爱人来朗诵。

陶:靳以的朋友是很多的。

蔡:他对人好,所以人家就一直怀念他、记住他。

章:牛汉也写了文章,我都没想到。

《来访者》·下放工厂

蔡:当时有一个作品叫《来访者》惹了麻烦,这方面,靳以怎么处理过去的?

章:当时爸爸的烟头堆得小山一般高,很紧张。我们也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乱来。

蔡:一定是当时压力很大。

章:压力非常大。

蔡:那这个压力主要从哪里来的?

章:就是上面。自从《收获》变成“同人刊物” 以后,这个压力很大咧。解放以后都讲政治,政治第一。那么纯文学、纯创作的刊物,你想想看。人家批判它就讲是“同人刊物”,意思是大作家在一起搞的刊物。《来访者》不是以英雄人物为主人公的,是有点中间人物的。这个不得了了,马上要挨批了。这个风不是自己感觉到的,这个风是已经刮到我爸爸头上来了。我爸爸虽然那时还不是党员,但已经有些会要他开了,一定要他表态的。《收获》就没法再办下去了。所以只好赶快想办法,不然不会那么紧张的。有几次吧。

蔡:那期还发了一篇《打狗》,好像也出了问题?

章:这个我倒不清楚。我就知道一个《来访者》。因为我那时问过我爸爸:“这是谁呀?”他就跟我说:“门关一点,不要响。这是方纪,从天津来的。”他就把门关起来,关在书房里面谈,肯定在谈怎么办。可是从来没有要把事情都推到方纪头上去,一切都是我爸爸顶下来。我爸爸是这样的人,你看看寒星的文章就知道了。寒星已经变成犯了错误要被发配到下面去了,我爸爸对他还是很好,给他饯行,自己出钱给他饯行。他一直很爱护年轻人的,不大会把事情推到人家头上去。这一点他是比较分明的。那时还有一个作家,傅艾以,他那时也是个小青年,要被打成右派什么的。爸爸那时候是分管具体工作的副主席。后来老傅告诉我,爸爸说年纪轻轻的,把人家扣个右派帽子,这算什么。意思是他年纪这么轻,有什么右派言论。他马上不谈,就走了,让党内的人去谈。后来老傅一直跟我谈这个事情,在当时的气候下,他能说出这样的话来,而且就不谈了,可见我爸爸这人非常爱憎分明。所以,《来访者》这件事情,我爸爸想办法顶下来,一个是要保护自己的作者,一个是要保护刊物。对刊物,他看得非常重。

蔡:当时还有一件事情,靳以要被下放到底下去劳动,他是怎么对待的?

章:当时大家都要下放,那么他这个刊物怎么办呢?他马上就想到,这个刊物刚刚办起来,他怎么能离开刊物呢。他就只好选了(上海)一个国棉一厂,为了不离开刊物,把这个刊物能够办下去。只好半天在编辑部,半天到厂里去劳动。很累的。晚上再写文章。

蔡:而且他还要管作协的那摊子,实在够他受的。

陶:还有一点就是,他心脏病很厉害的。但是他回家也从来不讲。

章:一九五七年底的时候,大家都要表态,因为反右斗争以后都得表态,要和劳动人民同甘苦。爸爸只好表态,表态以后就是要上山下乡,一定要应答了。所以只好联系好了去。

陶:按照他的病情,实际上他不该到那个地方去,到纺织厂去,全身都是棉花。

蔡:我最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收获》今天发展到这么大,和靳以有很大关系。

三座门大街十四号·在医院里办公·爱护学生

蔡:他是开创人,奠定了很好、很厚实的基础。

章:主要是,我发现我爸爸有点痴情。他对编刊物,他实在太想编刊物了。他不知道累的。他编起刊物来不知道累的。最早的时候,刚刚大学毕业,就二十多岁,一九三二年就跑到北京三座门大街十四号,自己去租了个房子,然后就变成编辑部。办的第一份文学刊物,就是《文学季刊》,很大的。应该提到郑振铎,他当时已经是很有名了,而我爸爸还是个青年。爸爸和曹禺,还有一个陆申,去找郑振铎。他们两个在外面等,因为郑振铎当时已经是个大人物,而且又不太熟,就没有进去。爸爸和他一谈,郑振铎一口就答应下来,愿意也承当主编,具体事情由我爸爸来干,给我爸爸很大鼓励。爸爸在里面越谈越起劲,出来晚了,曹禺就说:“把我冻死了,你们在里面怎么谈了这么长时间。”应该说郑振铎对文学青年的爱护和支持也是很全心全意的,这么大型的刊物,他马上就应承下来,让我爸爸来办。三座门这个地方就成了一个点。

陶:知道要搞《收获》这么个大型杂志,他真是高兴极了,像个傻孩子似的。

章:开心得不得了。一阵风似的“唰”进来,一阵风似的“哗”出去,我爸爸就是这样的人。我爸爸在家里的时候,那时候他还没有过世,家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他一回来,就充满了热闹。要么就是朋友带进来,都是谈刊物啊,谈文章啊。而且一定要留下一起吃饭啊。嘻嘻哈哈,一天到晚就是这样子。非常热闹,非常热情。

陶:家里非常安静。如果她爸爸在就不同了。

章:再给你说件事。我爸爸十一月七号死的,姚奔也是十一月七号死的。《晚报》上发了一篇文章,说姚奔去看他的老师去了,去陪他的老师去了。

蔡:这倒真神。

章:所以,我每年十一月七号给爸爸买花,我也给他买把花。我说去陪我爸爸蛮好。

蔡:有得意门生在跟前,这下子靳以先生不孤单了。

章:回过头再来说,三座门大街十四号是我爸爸最早办杂志起步的地方,第一本杂志出来了。然后,第二本杂志《水星》也出来了。卞之琳还写过怀念文章《星水微茫忆〈水星〉》。

蔡:巴金有文章提到过,他和靳以在北京处过一段时间,是不是就在这里?

章:是这里。我爸爸就给他(巴金)介绍很多人认识。天天带他出去,在一块看稿。因为他们要好,互相不分你我。他们一块编稿,在他们的出版社。坐镇在出版社的人是我爸爸,要处理具体事情,跟赵家璧在一个房间里办公。

蔡:靳以办刊物,还有哪些事情,给你们印象最深?他下班回来,在家里看稿子吗?

陶:八点钟以后,他叫我们睡觉。他自己到书房看稿子去了。那时候比较安静,他就看稿子、写文章。

章:爸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才看稿子。他很辛苦。他是第三次进医院,没挺过去。他住院的时候,好像把编辑部都搬到医院去了。床上是稿子,椅子上面是稿子,桌上也是,整个就像是在医院里办公。他住院的时候是彭新琪给他送稿子。他开始生病时,萧岱跟彭新琪说,靳以病得很厉害,你千万不要去医院打搅他。她一直不敢去看他。一看他,他就说你怎么不来呀。急得不得了,后来稿子又过去了。

蔡:有的回忆文章谈到他是累死的,太累了。看来确实是这样。我还想知道靳以入党的情况。我看他对党的感情是非常深,而且非常真诚。他争取入党就争取了十年,好不容易入上了。他的干劲就更大了。为什么会这么困难?

陶:靳以对动员复旦大学校长章益不去台湾起过一些作用。靳以代表学生跟校方谈判过,和章益认识。章益是CC分子,那是陈立夫还是陈果夫办的?这方面可能影响了他入党。我比他早入党,也不像他那么积极。我先入可能也给他压力。你不知道,解放以前全部所有的运动他都冲在前面的。

章:他的思想跟和学生在一起有点关系。爸爸是北方人,很正直,他看到班上的特务学生不好好学习,又要得好分数,他就很恨,就很不喜欢。那些人探来探去,很不正派,从本能上他就不喜欢这种学生。还有另外那些年轻学生,很上进,很要求进步,年晚意、谭家崑、陈绪宗,他这些学生也给他很大的影响。他本能就倾向这些学生。后来他怎么被解聘?因为作为一个导师,带动了一些学生,他的学生有的就成了党员,这是他的罪名之一。还有像复旦学生被罚跪,他跑到操场一把把那学生拉起来。他不怕的。他天不怕地不怕的。

蔡:对。这个我知道。

章:他身上有钱,就全力帮助学生。他都不认识那些学生。一九九四年在北京开纪念会的时候,绿原也想来参加,开始我们还有点犹豫,这么大的胡风分子,当时还不太放心。没想到他做了一个很好的发言,第一句话就是:“我到复旦就是去投奔靳以先生的,没想到靳以先生已经被解聘,到福建教书去了,就这样我才投奔到胡风门下。”他还说,爸爸当时主编《文群》,曾经给他回过一封信,他还能把信背出来。他的文章,后来在香港发表。凡是冀汸、邹荻帆的回忆文章,都会提到爸爸,你可以注意一下。现在的绿原发文章当然没什么,当时国内还不大敢发。

蔡:靳以因办刊团结了不少人,加上他待人热情、无私,对人真诚,所以,虽然他过早地离开人世,但他仍然活在怀念他、崇拜他的一代又一代人心中。

同类推荐
  • 北京时间的背针

    北京时间的背针

    对于当下有些年轻诗人来说,写作好像变成了对经验的复制和对技艺的迷恋,而不是对才华的激活,才情的释放往往被认为是青春期写作的佐证,一旦越过了这一阶段,某种更为稳固的风格,也许会被诗人们自己认领。安然诗歌的谱系,似乎并不属于这样一种写作的传统,她力图在多元的美学接受和自我训练中不断地靠近心目中的诗歌殿堂。她看似依靠才华和天赋在写作,可实际上,她仍然潜移默化地受着地域文化的影响;她迷恋词语的奇幻组合,但总有一种深情暗藏其中,似有却无,若隐若现。她是一个很难被捕捉的诗人,我们也无法在既有的范畴内给其定位,这种漂移感源于抒情者的唯美气质。
  •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明清小说补论(增订本)

    作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方面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并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本书收集了作者近年来有关方面研究成果的文章,并对先前的研究观点进行了修订和补充说明,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

    《人间天真》是作者对故乡生活和童年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海滨渔村瑰奇的人和事。本书整体上像是一部奇丽的小说,阅读时给人以极大的享受和美感。作者笔下的世界天真未凿的同时也引人深思,是思想和文笔俱佳的散文集。书内选取了他的一些短小精致的散文作品,以故乡为线索串联起复杂的人生况味,在他的故乡,他的幼时,时光渐行渐远,那时的万物愈灵愈美。
  • 许地山经典必读:春桃

    许地山经典必读:春桃

    本书是“中国现代文学馆馆藏初版本经典”系列之一,选编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和学术研究中的精品,从中可以领略文学大师笔下的迷人风采。
  • 贤行润身

    贤行润身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人生走到这个地步,也并不容易。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实甜。东方人似乎更[全面]地思考问题,更关注背景和关系,更多借助经验,而不是抽象的逻辑,更能容忍反驳意见。西方人更具[分析性],倾向于使事物本身脱离背景,避开矛盾,更多地依赖逻辑。两种思想习惯各有利弊。我只是想,一个人只能有一次生命,我从来不相信轮回转生。
热门推荐
  • 新民说·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增订版)

    新民说·法律是什么:20世纪英美法理学批判阅读(增订版)

    法律到底是什么?本书在介绍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各种理论的同时,带领读者进行批判阅读,从理由层面上对各理论进行追寻与辩驳,进行深层次地“交往与对话”,让不同的学理根据呈现、交流,让读者的批判阅读在这一层面上展开、深入。本书走入英美法理学的语境,引用大量法理学理论及案例,分别探讨了实际存在的法律命令、行动中的法律、解释性质的法律、意识形态中的法律等主题,令读者真正明白“法律是什么”。
  • 我能强化万物

    我能强化万物

    灵气复苏,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是觉醒者!你看到了日渐消瘦身乏体虚的同桌,拿出一瓶地黄丸,成功强化出【超级蓝色地黄丸】(效果+999)!你扫了眼自己面前的一本【基础拳法】,成功强化出了高阶的【破天拳法】!你发现自己还缺少把武器,拿出家里的水果刀,成功强化出【+10】的【屠龙刀】!……有一天,你面对漫天巨兽,拿出了一块强化【+99】的【板砖】。“无敌,真是寂寞啊。”
  • 明暗之际

    明暗之际

    生活里光亮与黑影的碎片,一块一块拼凑成伤感与快乐交织的梦境。诗歌,小说,散文,我们一起来创造。
  • 升仙传

    升仙传

    何谓仙,长生不死即为仙!一个凡人蝼蚁的成仙之路。
  • 遗留的房间

    遗留的房间

    梦谁都有,我的梦却有些不同苏悦是一名高中生,从小嗜睡,时常做梦,但是只有几个梦随机循环,看似号无关连的梦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直到一天一个梦在现实生活中重现。。。。。。
  • 我的贴身美女

    我的贴身美女

    作为一个初入行的古董商,乡下小子李文轩商场受挫,情场失意,几近崩溃……直到一张藏宝图从天而降。从此,一切都发生了改变。纯洁的乡下小子被明星玉女逆袭?懵懂的萝莉乞求他粗暴的推倒?李文轩将如何取舍?面对无尽的宝藏,他又如何决断?……敬请赏阅本书。不一样的暧昧人生。群号(245745371)
  • 史上最牛帝皇

    史上最牛帝皇

    酷爱三国历史的刘辩,带着金手指,神魔升级召唤升级,穿越成为大汉王朝皇帝。
  • 郁生有乔

    郁生有乔

    她从没想过遇见,但她遇见了她从没想过相知,但他相知了她从没想过相恋,但她相恋了————————————————某一天,小霸王郁暧把那只花心大萝卜乔旎堵在了教室角落,"喂,今天就99天了,这信是给你的,收好"说完便走,却没看见乔旎眼里的嫌恶郁暧:"诶,马上5.20了,出来啊"乔旎:"不了,我还有事"郁暧:"不来吗?这是第一次约会诶"郁暧:"他有喜欢的人了,他讨厌我,真的"说罢便忍不住当众嚎啕大哭"他讨厌从别人的口中听到我的名字,我做错了什么"————————————————郁暧的青春在不停的追随着乔旎中度过了
  • 地球卫士

    地球卫士

    应天承运而生,寒门里面长成无声逼近的危机,来历不明的黑猫是危险,还是机遇,还是责任李浩然不得不踏上的不归路
  • 乱世烽火

    乱世烽火

    生逢乱世,兵荒马乱,百姓为求生路四处逃难颠肺流离。燕青虽是穿越到此初来乍到,却深深体会百姓疾苦,为兄弟两肋插刀,为天下血战沙场,多次绝境逢生殊死百战,然功高震主,狡兔死走狗烹!心凉之余燕青将会怎么选择……《请不要与真实的历史太过较真,本书纯属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