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485100000007

第7章 积石山县:民族团结的大家庭(1)

积石山是以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为主体民族的自治县,同时还有汉族、回族、土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和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在积石山县这个民族团结大家庭里团结友爱,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迈向新的进程。

第一节积石山县的主体民族

一、保安族

中国有五十六个兄弟民族,像五十六朵鲜花,盛开在华夏大地上。日夜奔腾的黄河,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勇敢的黄河儿女,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华民族黄河古文化早期的发祥地和传播地之一。在滔滔黄河之滨、大禹导河之极地、女娲炼石补天的积石山下,生活着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保安族。

保安族是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的独有民族,是自治县的主体民族之一,也是甘肃省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自治县是全国唯一的保安族聚居地,也是保安族及其民族文化、历史的唯一博览地和研究基地。2005年12月底,积石山县有保安族家庭2860户,人口14304人,占全国保安族总人口的96%以上。

保安族全民族信仰伊斯兰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与回族相差无几,历史上曾被称为“保安回”或“保安人”。1952年5月25日,经过民族识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定名为保安族,规定保安族为一个独立的特有民族,从而使保安族长期受歧视的状况得到了彻底改变,民族的尊严由此得到尊重,民族的风俗得以保持,民族的优势得以发挥,民族的悠久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保安族作为五十六朵中华民族花朵中的一支,用自己的辛勤耕耘和智慧,谱写着自己的历史。

保安族名称中的“保安”二字,意为“保一方之平安”,源自保安城。保安族原居住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河畔的保安城、下庄、尕撒尔和尖尕一带,约在清咸丰四年至同治二年间,保安族人不堪忍受封建统治阶级种族歧视,民族压迫和蓄意制造的宗教矛盾,商议东迁。他们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许多人为之付出生命,在其他民族帮助下,最终来到黄河之滨的大墩、梅坡和甘河滩等地,形成积石山历史上的“保安三庄”。当时迁徙到积石山县“保安三庄”和其他村庄的定居人口大约有1500。2000人。这段悲壮的历史正如保安花儿唱道:

一绺儿山来两绺山

三绺儿山

保安人来到黄河的岸边……

天下的黄河往东淌

积石峡落下了一对的凤凰……

保安族的来源问题,是保安族历史文化研究首先遇到的重要问题。由于保安族有语言而无文字,可供参考的资料,特别是历史资料记载很少,该问题在学术界,主要有这样几种说法:

蒙古人为主说。这种观点认为,保安族的来源,可能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以蒙古民族为主,和一部分当时在保安地区活动的汉、土、回、藏等族人民长期交往,自然融合逐渐形成的一个民族;或者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一部分蒙古人和藏、汉、土、回等民族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民族。

回族为主说。保安族与回族同为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且在社会文化生活中均与伊斯兰教联系密切,历史上又有“保安回”的说法,民间也有同回族有关的追溯保安族族源的传说,所以有学者主张回族为主说。这种说法又分为以下几种意见:一是保安族是从四川保宁府(今阆中市)或南京等地迁来的回民,他们在青海同仁一带与其他民族结亲落户发展而成保安族。二是保安族原是从陕西、甘肃临夏等地派往保安地方屯垦守边的回、汉“营伍人”(即戍边部队),最后落户定居发展而形成今日之保安族。三是保安族原系临夏大河家地方的“回回”,因长期在同仁等地经商、落户便发展成为保安族。

色目人为主说。这种观点认为,保安族是以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为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回、藏、土等民族相互交融发展,逐渐融合形成的一个民族。

1985年,省、州、县领导同志和民族学学者、专家、教授审定《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概况》时,对其编写组“经过大量实地调查研究,广泛征求保安族群众意见,提出保安族族源是: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与蒙、藏、回、土民族长期交往,自然融合而成的,这个提法得到本民族群众的认可”的结论,一致表示赞同。从此,保安族族源和形成有了统一的定论。

保安族是一个勤劳智慧、团结和睦、不畏强暴、英勇善战的民族。据史载,公元219年至1225年,元太祖成吉思汗横跨欧亚大陆,西征波斯。随着西征的胜利,蒙古军俘虏了大批的兵士、工匠等随军听用。后来这些中亚色目人,随着蒙古人的军事行动,到达中国内地,转战各处。有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色目人士兵驻扎在同仁,他们“亦兵亦农”,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这些信仰伊斯兰教的兵士与土著民族联姻,便长期定居保安地方,历明、清两代逐渐繁衍成今日的保安族。

1981年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成立时,全县保安族有1376户,7560人,分别占全县总户数、总人口的4.52%和4.5%。至2005年底,发展为2860户,14304人,分别占全县总户数、总人口的6.24%和东乡族是积石山县的主体自治民族之一,积石山县有东乡族人口189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15%。东乡族主要聚居在东乡族自治县,同时也聚居在积石山县、广河县、康乐县、和政县、临夏县,一少部分散居在兰州市、定西市、宁夏、新疆等地。

积石山县的东乡族是历史上由东乡族自治县迁移而来的,主要聚居在胡林家、吹麻滩、居集、别藏、关家川、寨子沟、徐扈家、中咀岭、铺川、银川、小关等乡镇。

东乡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因其信仰、生活习俗与回族基本相似,历代统治阶级不把东乡族认为是一个独立的民族,而是以“东乡回回”称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因东乡族主要聚居在临夏回族自治州以东的地方,以其居住方位命名为东乡族。1950年9月25日,东乡族自治县成立,1980年6月14日,在又一个东乡族聚居地成立了以东乡族为主体民族之一的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东乡族干部逐渐在各级党政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行使自己的自治权力,与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团结一致,共谋发展进步,以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东乡族自称“撒尔塔”。据《蒙古秘史》和一些史书记载,“撒尔塔”的含义泛指中亚一带的穆斯林。根据东乡族自称及近些年学者的研究成果,有关东乡族族源问题有了大体一致的结论,即认为东乡族族源可追溯到13世纪20年代,当时成吉思汗征服中亚,战争使撒尔塔解体,大量的撒尔塔人被编入蒙古军或被“签发”东迁,来到东乡地区,融合了一部分蒙古族、汉族及藏族等,而逐渐形成今日之东乡族。

自元明以来,东乡地区作为河州的一部分,是色目人和蒙古人的主要屯田区之一。他们共同组成屯戍军,过着“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的生活,逐渐纳入当地社会生活的行程。其首领一般由蒙古人担任。蒙古人当时在政治、经济上都具有优越地位,享有免役、免赋等优厚待遇。这种特权地位,反映在语言方面,蒙古语就成为屯戍军中通用的语言。东乡族在形成过程中逐渐学会使用蒙古语,并接受一些蒙古的风俗习惯。

东乡族有自己的语言,2004年由临夏州委常委、宣传部长、东乡族学者陈元龙等挖掘整理,已经出版发行了东乡族语言双解词典,东乡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现在东乡族人民在本民族内部交往和交流时,普遍使用东乡语,而在与其他民族交往中通用汉语,逐渐形成了自觉学习汉语、使用汉字,很好地掌握着两种语言,与时代同进步共发展。

东乡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草食畜牧业养殖。以前只有供贫困农家充饥的土豆,现在凭借其优良的品质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已登大雅之堂,各种名目和花样的土豆制品出现在高档名贵的餐厅和商贸橱窗里,东乡洋芋名扬天下。羊肉在以前只是富贵人家餐桌上的高档食品,而现在的“东乡手抓”以其鲜嫩的肉质和美味吸引着人们,一改过去的封闭而变为一个驰名品牌,出现在各大城市的市面上和各个地方的大街小巷,东乡羊肉一跃成为中华名吃之一,被各族人民所接受。食用羊肉可使人们神清气爽,精神大振,精力充旺,面色红润,民间素有“女人的美容院,男人的加油站”之歇语。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和草食畜牧业在今天经过东乡族人民的勤劳和不懈努力,正在向市场化迈进,为他们带来了崇高的声誉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东乡族人民的生活逐步向更高的层次推进。

三、撇拉族

撒拉族也是积石山县的主体民族之一。撒拉族自称“撒拉尔”,史称“撒拉回”,元代迁入青海的撒马尔罕人与当地的回、蒙、汉、藏等民族相融过程中,发展形成了当今的撒拉族。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民族平等原则和本民族的意愿正式定为撒拉族。1954.年3月1日成立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山县的撒拉族是历史上由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迁入的,主要聚居在四堡子、大河家、石塬等乡镇,散居在刘集、柳沟、吹麻滩、别藏、小关、中咀岭等乡镇。

撒拉族同保安族一样,有自己的语言而没有文字。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与同一语族的乌孜别克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一样,都属于粘着语类型,语言内部较一致,无方言的差别。由于撒拉族长期和汉、回、藏等族人民杂居,所以不少撒拉族人兼通汉语或藏语,而且撒拉语中吸收了不少汉语借词。另外,在宗教和日常生活中,还保留了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汇。现在聚居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康吊村关门,四堡子乡陈家村和石塬乡沈家坪村的撒拉族在与本族人交往交流中,老年人能使用撒拉族语言,而在其他乡镇散居的撒拉族普遍使用汉语、汉字。

撒拉族的来源缺乏直接的文字记载材料,根据本民族的说法,他们的先民大约在元代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到现在循化地区,至今已有700年左右的历史。其传说的内容是:中亚撒马尔罕地方,有尕勒莽、阿合莽兄弟二人,在当地群众中威望很高,因此引起国王的嫉恨,便设法陷害他们。尕勒莽和阿合莽为躲避迫害,率领同部落的人,牵着骆驼离开故乡向东迁徙。在他们离开后,又有数十名同情者也随之跟来。但两拨人不是走的一条路:阿合莽兄弟是沿着天山北路进嘉峪关,经甘肃甘州、宁夏到了秦州(天水),然后又往西折回到了今甘肃夏河的甘家滩;另一拨人是经天山南路进入青海后,沿着青海湖东行,在甘家滩与尕勒莽等人相遇,又一起进入循化境内。

以上是有关撒拉族族源的历史传说。此外,《伊斯兰大百科全书》(英文版)卷四,综合中亚的历史资料及东方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指出,撒拉尔原名撒鲁尔,是古代西突厥乌古斯部落(突厥族)的一支,最早游牧在塞浑河、伊犁河流域一带,后来迁入中亚河中地区(今伊朗东北部和巴勒斯坦西部),10世纪与当地突厥人后裔塞尔柱人一起建立了塞尔柱帝国。由于受到塞尔柱人的排斥,在公元1370~1424年之间,一部分人经过撒马尔罕到了今青海循化,成为今天中国的撒拉族祖先。另外还有《多桑蒙古史》、《突厥语大辞典》、《突厥民族的来源及其移动》等著作,也都记述了乌古斯——撒鲁尔的历史迁徙。而《回族源流考》(土耳其文)一书也叙述撒拉族的先民原来居住在中亚撒拉克(今土库曼),后来尕勒莽和阿合莽兄弟二人,带领本氏族共170户离开此地迁到了今天的西宁附近定居下来。

以上情况,说明撒拉族先民是从中亚撒马尔罕一带迁来的说法,基本能肯定下来。撒拉族先民初来中国时,人数不多,且男多女少。他们在与周围藏、回、汉等民族长期的交往相处中,不断吸收了新的成分而繁衍壮大。特别是在撒拉族形成的过程中,由于其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与回族相同,相当一部分回族人融入了撒拉族中。如现在撒拉族中有韩、马、治、何、沈等五大姓,其中马、沈两姓,其祖先原来就是河州地区的回族。

撒拉族主要从事种植业、园艺业和草食畜牧业。通过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增加了撒拉族人民的经济收入,经过经营园艺业,撒拉族人民培育了名扬四海的四堡子蛋皮核桃;撒拉族发挥自身喂站羊、站牛的优良传统,在今天草食牛羊肉需求旺盛的市场前景下,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快捷的致富项目——畜牧养殖业。经过辛勤耕耘,撒拉族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撒拉族儿女正以崭新的精神风貌阔步前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

同类推荐
  • 趣味营销学

    趣味营销学

    本书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将营销知识和故事巧妙结合,将枯燥的营销学方法用讲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增加其趣味性、可读性和认知性。本书将重点放在营销4P上,就是要达到攻其核心、重点突破的效果。更为关键的是,本书将营销4P同被称为“竞争理论”的博弈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一些故事和典型案例进行阐述,从而让晦涩的经济理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以求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绝妙结合,更方便读者的实际操作。
  • 经理人的六项战略修炼
  • 安利给中国直销员的9个忠告

    安利给中国直销员的9个忠告

    在无数成功的直销个案中,直销员自己如何训练自己的能力并且高效地运作方案?这是摆在第一位的问题。作为影响全球、被誉为最具“直销智慧”的安利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有着卓越的见识,他认为:“任何一名直销员都必须不能以漫不经心的态度去应付自己的工作环节,而是要以简捷、高效的方式去面对直销目标、面对直销过程和面对直销的客户。”
  • 会管人更要会带人

    会管人更要会带人

    管理者的主要任务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并依靠他们去完成任务。如果管理者只是单纯地管人,就算你费尽心思、绞尽脑汁,也不可能把人管好,只有懂得从管人上升到带人,才能把团队管好。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手把手教你如何打造精英团队。
  •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被管理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是当今世界引领时代的卓越思考者。本书收集德鲁克著作中的精华思想,并对其所言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世界及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论证德鲁克思想在中国企业界的应用,帮助读者学有所用,也实现德鲁克思想的本土化。
热门推荐
  • 一生之恶意满盈

    一生之恶意满盈

    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一生连载,三天一更,时间不定==
  • 和亲宅妃:冷王别逗我

    和亲宅妃:冷王别逗我

    穿成被冷落公主,要远嫁和亲?果断拒绝!对象讨厌女人?欣喜同意!出嫁后她想安分做个“宅妃”,可一切都超出了轨迹,生活麻烦不断就算了,奈何王爷也要死皮赖脸的参合进来。“主子,南定国太子白展腾去找王妃了。”叶修急匆匆进门,也顾不得礼数。看书的龙天昭扬手一挥,丝毫没放在心上,“无妨,他们只是朋友。”片刻后,叶修面带焦急,冲进书房再报,“主子,王妃在收拾衣裳,准备……”话还没有讲完,龙天昭的人如一阵风从叶修身边掠过,“白展腾,你拐我王妃,我灭你南定。”叶修横臂擦额,心中狂汗,主子,把属下的话听完成吗?
  • 绝色灵女:妖孽夫君爱吃醋

    绝色灵女:妖孽夫君爱吃醋

    万年前,她是女娲后人,他是神界之主,一场由她而起的神魔大战,他们双双陨落。万年后,她是21世纪的王牌杀手,她是西焰国的废物小姐,当她成为她,再遇上腹黑妖孽的他,又会发生什么。
  • 弦歌盈耳

    弦歌盈耳

    福建师范大学是全国为数不多的百年老校,又是学科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木铎百年,金声玉振,近40万校友遍及海内外,现注册就读的各类学生达10万之众。薪火相传,自强不息,上百个学科荣获博士授予权,新百年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温故知新,鉴往知来,为此而征集出版的这套纪念文集《弦歌盈耳》,留存着广大校友的珍贵记忆,
  • 斗罗之大靠山

    斗罗之大靠山

    我在一个大粗腿当挂件,自己的腿也跟着粗了,唐三小舞快来抱大腿腿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当自强

    武当自强

    这是一个人魔两立的世界,这是一个人当自强的世界。为了活着,为了不被欺压,为了不在遭受毒害,人当自强,武当自强。
  • 不朽星帝

    不朽星帝

    浩瀚宇宙,璀璨星河,那片广袤无垠的星辰大海,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权势,金钱,美女……那里都有。那里,有弃头颅洒热血的疯狂。那里,有俯瞰宇宙星河的野望。一秒桑田成沧海,万念情仇俱成空。唯有,热血不灭!
  • 极冻深寒

    极冻深寒

    寒风呼啸而来,万物都陷入了沉寂。暴风雪之中,依稀可以看到一头通体冰蓝的巨龙在飞舞。“凛冬已至!”
  • 新苗

    新苗

    家长里短,温馨种田,有极品,但也不算太极品,有包子,但包子也会奋起其实就是想写一个太平盛世下,由阿苗一家体现出来的人间百态。第一次写文,如有意见,欢迎之至……三观正常,如果实在不合您胃口,请轻拍,实在忍不了,请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