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48600000009

第9章 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1)

第一节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在当今世界,创新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推动力,中国要建立创新型国家,迫切需要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人才培养质量重要衡量指标。从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出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进入相关行业、产业领域就业或创业做准备。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改革课程教学为重点,以搭建实践平台为核心,以建立服务保障体系为关键,深入开展适合高校特点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实现创新创业教育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的有机结合。

在中国构建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创业与创新存在互动关系,相辅相成。没有创新的创业不可能持续发展,没有创业精神也不可能有重大的创新。高等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应认真研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特点和规律,从而实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一、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概念

(一)创新能力

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创新”和“创新能力”做出界定。“创新”最早是一种经济学概念,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德提出。“创新”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未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不仅把新的创造、重新组合、再次发现作为创新,更强调引入经济系统过程才算完成创新,是创造性劳动的一种社会实现。后来,创新又被理解为人们在社会环境活动中,运用新的思想、方法取得新的事物的过程与结果。在现代经济社会,创新的概念和内涵得到大大扩展,有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韦氏词典》定义,“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均属于创新”。与“创新”相近的词语“创造”则通常是指为实现独创成果为目的,以高智慧劳动产生新的社会价值成果的活动,强调的是原创、首创的具体结果,具有独创性、新颖性。

现代人们认为,创新能力是指运用一切已知条件和信息,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符合社会意义的具有独创性或革新性的新设想、新方法(方案)、新产品的能力。创新能力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综合能力。有学者提出,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心理品质和能力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精神,即在创新活动中高度的劳动热情、自信心、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探索精神;二是创新思维,即在创新过程中的思维,它是创新活动的核心,是形成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关键;三是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温寒江,连瑞庆.发展形象思维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理论研究.教育研究,2001(8):45-49。]可见,创新能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党和政府已经明确地把自主创新提到了实现科学发展、推动民族振兴的战略地位,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实现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是关键。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

(二)创业能力

创业是指发现某种信息、资源、机会或掌握某种技术,利用或借用相应的平台或载体,以一定的方式转化或创造成更多的财富、价值,并实现某种追求或目标的过程。根据杰夫里·提蒙斯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和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创业实际上是一个跨越多个学科领域的复杂现象,不同学科都从其独特的研究视角进行观察和研究,这些学科包括工程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等。有学者综合前人的研究,认为“创业能力是指目标人口为了能从事承担风险的开拓性活动应具备的一系列心理特征”。这里讲的开拓性活动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有较大的风险性;二是有一定的创新性;三是有强烈的实践性。[肖红伟,晏红洁.对创业能力本质特征的再认识.企业经济,2008(7):22-23。]创业能力具体归纳为六个二级维度:机会识别能力、机会开发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战略能力、关系能力、承诺能力。[唐靖等.创业能力概念的理论构建及实证检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8):52-56。]

在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创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中的强劲推动力。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创业能力定义为未来世界的“第三本护照”,要求把创业能力教育护照提高到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护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第三本护照”用来证明一个人的事业心和开拓能力。

美国是世界上创业教育发起最早、程度最高、普及最广的国家。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乃至研究生,都普遍开设就业与创业教育课程。而且美国是世界上创业投资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成熟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资金充足,信息服务行业发达,各种咨询服务机构齐全,因而美国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具有可行性,市场前景好,容易获得风险投资。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当前我国高等院校总体上处于实施创业教育的起步阶段。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2010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展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国家把创业能力的培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在部分高校中陆续推行了创业教育,以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技能。

二、创新和创业之间的关系

(一)创新和创业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

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都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表现,两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两者的价值取向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格、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开发和提高,目的是使毕业生能够成功走向社会,培养其形成更强的独立生存与发展的本领以及更强的社会适应力。

(二)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创新能力综合了认知、人格及社会层面的心理素质,与人的生理、心理、思想、智力等诸多方面都息息相关,对巩固和发展人的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学有所得、学能所用、学能所创,使大学时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创造的过程。所以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创业基础和核心。创业的成败取决于创新的程度。大学生创业者不论是创建新企业,还是在原有企业中采用新战略、开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引进新技术,都是不同程度的创新活动,因而创业者首先是创新者,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创新为创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准备,没有创新,创业的链条就会断裂。创业者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实现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三)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讲,创新的价值就在于将潜在的知识、技术和市场机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社会财富增长,造福人类社会。而实现这种转化的根本途径就是创业。创业可以推动新发明、新产品或新服务的不断涌现,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和深化科技创新,因而提高了企业或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周艳春.关于创业与创新的关系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9(22):255-256。]创业推动并深化创新。在知识快速更新和人才竞争日益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通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指引,在社会职业中不断创造有利条件,增强自身竞争力,顺利实现创业,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

(四)创新创业共同的品质构成

通过对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理解和分析,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创业是有效地利用创新,而创新也是创业的基础。创新和创业具有以下品质:

(1)知识建构能力。知识建构能力是指大学生具有建构有机联系、结构合理的知识系统,并能及时提取相关知识信息材料,有效运用到创新实践中去的能力。大学生的知识构建是建立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的,对社会文化知识进行加工,将新旧知识与经验相互作用,对新知识赋予内涵,对旧知识进行改造。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力与他的知识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大学生知识建构能力是大学生从事创新的前提条件。

(2)问题发现能力。问题发现能力就是大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经验,通过独立思考,发现别人没有发现或自己过去没有发现的问题的能力。从广义上说,所有类型的创新、创造性活动都包含着问题发现的成分。正如陶行知所言:“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在人才培养中,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发现问题是创新的雏形。

(3)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利用逻辑推理、规则、规律进行思维活动的能力。逻辑思维作用于创新思维过程。工程创新与设计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要先打好工程设计的基础知识,构建工程的设计的辅助课程,系统进行工程实训,完成工程项目,才能培养好逻辑思维,继而形成创新创业能力系统性和严密性。

(4)实践执行能力。实践执行能力是指大学生在进行创新实践中将新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的能力。它是一种能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能力。实践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的唯一途径,是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的动力,是检验人的创新活动成果的唯一标准。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的实践执行能力,是创新创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要培养大学生实践执行能力,就要多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培养创新技能积累经验的实践平台。

三、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大学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各级政府采取各种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各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各项创新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思想观念和心理品质的教育。当前,由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还处在探索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观念的误区

人们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与功能还存在一些认识误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创办企业论”,即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或公司,大学的创业教育就是短期内快速培养企业家。这种思想显示创业教育过于功利。二是“就业培训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定位太肤浅。三是“第二课堂论”,认为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开展第二课堂的创业实践活动。

(二)创业教育发展不平衡

在2002年4月,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黑龙江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教育部试点高校,进行了创业教育的试点。这些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例如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中国高校第一个大学生创业大赛。至今形成了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3种创业教育模式。尽管领导层大力强调创新创业的理念,但实际上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力度不够。由于种种原因,许多高校依然对创新创业持观望、模糊的态度。国内很多高校至今未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各高校的发展水平不平衡。

(三)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仍在尝试和起步阶段,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善系统的教育体系。在高校日常教育中虽已出现了许多创业教育的内容,如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举办相关讲座和创业计划比赛等,但这些创业教育并未形成系统,无明确的教育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模式,呈现出零散特征。另外,创业活动仅针对个别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表现出极强的精英教育特征,不能覆盖所有大学生。高校对国家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宣传不够深入和广泛,在创业教育运行机制、管理体制等工作上还存在诸多不足。

(四)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目前尚无统一、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系列教材,一些学校已经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而已,无明确的教学目的和学科内容等,创业教育课程同现存课程之间、创业教育课程内部的逻辑性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

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创新创业主要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事情,跟自己无关。整体上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比较模糊,缺乏强烈的学习主动性与创业意识,没有认识到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对自身素质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学生掌握信息不够及时全面,在创业者与学校相关教师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得不到有效的指导与帮助。

(六)创新创业师资缺乏

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不但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拥有一定的创业经验,但兼备这两种素质的师资目前高校还十分缺乏,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此外,由于创业教育没有纳入日常教学计划当中,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大多是专业教师,他们同时还要教授其他课程,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创业教育中,创业教育难以持续开展,无法建立创业教育的长效发展机制。

从国内近几年的创新创业现状可以看出,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人才培养的一些具体环节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创业意识有待启发等。这些问题也是对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四、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定位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并不是让每个学生都去实现创业,而是通过逐步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最大限度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提供一种素质。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功能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这是一种反映时代精神,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丁立群等.创业教育的目标和功能.中国高等教育[J],2004(22):14-15。]

(一)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核心。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观念,不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且突出了教育创新和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实质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创新创业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

在当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新形势下,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主创业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服务社会的重要且有效途径之一。但创业的概念不仅仅局限在自主创业上,更应包涵创业精神、创新性和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培养创新性人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未来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具备独立发展与抗击风险的能力。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应从具体的操作技能为主要目标的狭义教育,向以人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广义教育过渡。

(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等教育是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内容。

在高等教育领域倡导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以一种新的教育代替另一种教育,也不是以创业教育取代专业教育,而是从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出发,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中创新精神、创业能力提高的专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等学校的专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因此,学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应始终坚持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当前,许多高校尚未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仅限于操作层面和技能层面。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专业教育而孤立进行,它应是一种多层次的教育形式。创新创业教育要以专业教育为载体,在专业教育和学科教学中渗透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设置课程内容,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未来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刘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思考[J].教育科学,2011(5)。]

第二节 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体系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结构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系统规划、全面实施与持续发展。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一个长效过程,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的过程,而应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为目标的,同时整合政府、企业和社会力量的综合的、系统的教育体系。从思维观念,到平台载体,再到技能手段都需要创新。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要讲究科学性。创新教育要善于结合学生教育规律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增强针对性、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教育内容、形式载体、体制机制上务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究、合理安排。

第二,创新能力培养工作要体现综合性。创新教育过程既要及时地用科学发展观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学生的头脑,还要做好学生心理教育等工作,把学生教育的基本理论转化为学生自觉分析问题的立场和方法,在主题活动中,注意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第三,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要增强实践性。国家明确要求,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体现实践特色,以增强实效,避免形式主义。创新教育同样要强调实践性,克服空洞说教的弊端。大学生的主要思想认识问题来源于实践,也需要通过实践加以解决,创新教育一定要通过具体生动的实践活动来进行。

通过整合学校、企业和社会的各种资源,建立和完善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体系。这个体系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分工合作。教务处负责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组织实施、创新教学平台的构建,学工处、团委负责创新创业活动的宣传发动以及创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各学院根据专业不同,设立创业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创新科技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教育由多个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分别组织实施,互相协调,分工协作形成合力,既管学生普及工作也管优秀学生的提高。

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高校根据各自的特点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作为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典范之一的上海交通大学至今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业教育模式。它将“创业英雄”的大课讲座、专题引领的小班辅导、注重团队合作的模拟操练以及创业比赛等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积极参与的各院系本科生营造了创业梦想的“入口”。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以教育引导人,以实践锻炼人,以环境熏陶人,以政策激励人”的育人机制,依照“创新之根在实践,创业之魂在创新”的规律,坚持“兴趣驱动、自主实验、项目孵化、重在过程”的原则,注重知行统一,因材施教,构建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校内和校外有机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体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创业能力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创新创业课程和各种创新实践活动等,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能力,完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了“三层次、四平台、五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该体系体现了“分层次教育+创业实践+规范服务”的创新创业教育思想,具体解释如下:

三层次是指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和成长规律,对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分为有机衔接的三个层次,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学校开设了三个层次的模块课程,体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因材施教,逐步实施,既普及又提高的思想。

四平台是指学校通过搭建四个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夯实创新创业基础。四个平台分别为:课内教学平台、课外科技平台、科技交流平台、创业孵化平台。

五保障是指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实施了五个主要方面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创新创业组织机构、兴趣学分制度、创新创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新创业一站式服务。

二、创新创业分层次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课程教学是最为基础的创新创业教育渠道。创新创业课程本质上是从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创新意识、创业知识结构、创业心理品质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大多停留在选修课和邀请企业家讲座层面,教育环节特别是必修课中较少融入创新创业课程。高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时,需要坚持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相融合,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创新精神、创业知识与创业素质培养。通过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覆盖整个学校开展的教育活动,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培养对象,因而必须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和要求,确立多重的教育目标,使个性多样、要求不一的学生能从中有不同收获,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普惠性,帮助学生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转型,培养学生做人、谋生、合作、处事的能力,提高学业能力。[周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规划.新远见,2011(12):55-62。]创新创业教育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分为三个阶梯目标。

①针对所有学生的教育:所有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普及教育,进行创新创业基本素质的培养。

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教育:通过与具体专业的结合,培养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管理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在企业中进行岗位创新创业。

③针对少数学生进行个别化教育:对部分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极强的创业意识、敢于创新和勇于承担风险的学生,通过精英式的教育,推动、扶持使其实现自主创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把第一课堂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主渠道,以课程设置为抓手,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形成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学生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其次,根据三个阶梯的目标设置三个层次的创新创业系列训练课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培养计划,设置了创新创业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创新创业专题培训课程三个不同层级的课程计划,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全覆盖和有自主创业意向的个体的全课程模块化选择。

学校将创新实践课程与人文素质教育等内容整合,通过开设部分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提升个性品质的课程,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为主,这部分课程属于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例如开设《大学生心理与调适》、《创新思维训练与方法》等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实例示范,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业知识理论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奠定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较早开设了管理、财务、法律、税务等通识选修课,强化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创新创业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开课两年来,惠及学生20000多人。

创新创业专业课就是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的思想,列入创新创业有关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目标。例如开设各专业学科前沿课程,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启迪学生对科学技术进行深入探究。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管理类课程,使学生对高新技术企业、电子产品的各个市场环节等有全面的了解。教学模式多采取模拟环境和真实环境相结合的方式,教学方法多采取体验式、引导性、启发性方法,在教材建设上重视案例研究,形成立体化教材。

创新创业专题培训课程依托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以“选修课+专题讲座”的方式定期开设,面向创新意识强,有进一步创业想法的学生。专题课程由基地统一聘请教师或委托各个二级创新基地以讲座的形式开设,以比赛和项目入驻的形式对学习结果进行考核和激励。课程在帮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加强了各个二级创新基地的交流与互补,实现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落实创业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和工具,是创业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同时也是评价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指标,良好的创业课程设置对于增强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平台搭建

著名教育家杨叔子指出:创新源于实践,贯彻于实践,而终结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作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是创新创业的基础,在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至关重要,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主要依托相应的实践平台来实施。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整合课内、课外包括校内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各个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及桂林大学生创业园等现有特色平台的基础上,通过管理创新、功能整合,重新配置并拓展了各个实践基地的服务功能,拓展渠道,创建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园,统筹学校的创新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实践园下统筹学校四类实践平台,分工管理。大学生创业实践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效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场所,体现了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实践、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相互促进,“课内教学、课外实践”有机结合的思想。

(一)创新教学平台(这类教学平台由学校教务部门统筹和管理)

1.建立以提高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

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在各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中起着不着替代的作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为工科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为专业学习打好扎实基础,有效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主要对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进行普及性和基础性的培养,在这个平台上,通过对课堂的基本知识进行强化和延伸,由教师总体规划和设计,开设电子信息类学科基本实验,通过一定课时的强化和巩固,在考试时由学生设计完成课程选题,从而完成从课本到实践的转化,完成从学会操作仪器到运用仪器检测电路的转化,完成从课堂实验到项目设计的转化,最终实现全方位的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工程训练中心面向全校20多个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工程训练教育。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学科创新基地”

教育部前部长周济认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大学生学科创新基地是学校组织与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科学研究与设计创新的重要教学场所。大学生创新基地建设不仅仅是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条件的开发和改善,更主要的是要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转变,从而为创新教育的实施建立良好的教学平台。结合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大学生学科创新基地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为建设理念,突出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主体性,注重学生个性化培养。

学校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以“给导师、给项目、给学分、给场地、给经费”五“给力”政策为依托,建设了“机械创新基地”、“电子设计培训中心”、“嵌入式系统与智能车创新基地”等16个校级创新基地,并不断提升其独立性、自主性和规范性。在创新基地的组织机构、运行方式、制度管理、教学内容等方面,均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通过有效的组织和引导,使各项创新实践活动都尽可能由学生自主设计、自行组织来完成,从而实现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

创新基地的研究项目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个是用户的需求,即科研或企事业单位提出的研究项目:二是学校所承担的横向或纵向课题的某一部分;三是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校管理过程中的项目;四是学科基地自主开发的项目。

创新基地探索了“以竞赛为主线,以学科为依托,导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模式,在时间空间、实践内容、设备资源、实践指导等方面进行开放式管理,学生自主开发门禁系统和基地网站,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每学年有3000余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基地进行创新实践活动。

3.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载体开展创新性活动

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改革与质量工程的项目之一,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举措。高校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营造校园科技创新氛围,有利于学生尽早了解社会实际,锻炼实际才干,提高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倡导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注重研究过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科学研究的锻炼。项目以本科生个人或团队的形式展开,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及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启动了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2008年获批成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单位。学校制定了《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及《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实施方案》,实现组织机构、项目申报、实施管理及表彰奖励的制度化、规范化。对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按国家资助额度的1:2进行配套经费支持,保证项目组成员人均经费不低于1万元。学校将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纳入工作量考评体系,按科研项目方式进行管理。对参与项目的学生奖励创新学分,在奖学金评定和本校硕士研究生录取时给予政策倾斜。对指导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创业计划工作的教师每年给予一定的工作量,并作为定岗、晋级的重要依据,对成绩显著者,给予专项奖励。

截至2011年10月,累计立项国家级项目90项,校级项目110项,拨付资助经费共计325万元,500余名学生进入项目组进行研究。参与项目的学生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76篇。5项国家级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入选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亚热带石灰岩区少数民族生态保护习惯法研究》接受创新论坛专访,《交互式三维脸部表情及中文口型动画研究》被评为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我最喜爱的10件作品”之一。

(二)课外科技平台

1.大学生科技协会抓普及

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以看出,兴趣不但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创新的原动力。高校大学生科技协会是以兴趣为牵引的,大学生自发性的群众性科学技术团体。它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在校团委的指导下,以“营造科技氛围,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意识,造就科技人才”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习为中心,以提高大学生素质为目的,结合高校办学特点,广泛深入地开展具有学术性、知识性、社会性、实践性的课外科技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校二级单位提供硬件环境,并配备指导教师,设计培训课程,对学生的科技制作的总体方向负责把握,对关键技术提供指导。大学生科技协会由学生主导,由学生团队负责协会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进入各学院科技协会,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实践,在短时间内自我提升技术,进行周期性较短的项目设计、课程设计。学生科技协会强调的是由高年级学生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去辐射低年级学生,这个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创新意识的启蒙和基本技术的普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目前拥有各类科技类社团30多个,主要职能是普及科普知识,开展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活动,营造创造科技文化和电子制作的学习氛围,为各项科技竞赛培养人才,并组织参加各项科技竞赛。

2.大学生竞赛训练基地铺台阶

无论是全国性的单一学科竞赛还是综合学科竞赛,都是大学生在同一标准下综合素质的体现,特别是创新创业素质的体现。通过竞赛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学校由不同的学科所在的学院主导,构建了“竞赛训练基地”,通过提供学科交融、团队协作、思想碰撞、实践提高、项目研制的环境,吸引全校学生参与。大学生竞赛训练基地为学生提供校级—省级—国家级层次递进的竞赛机会。对于各级竞赛,学校提供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考核办法,包括组织制度、指导教师培养制度、大赛考核制度和服务机制,建立了赛前有组织、赛中有跟踪、赛后有总结和考核、下一周期有反馈的长效机制。

各院系根据自身特色,开展品牌科技文化活动,推出一系一品工程。例如,机电工程学院根据自身机械自动化特色,建立了“机器人基地”,并举办每年一度的机器人舞蹈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CCTV机器人大赛;计算机学院根据学科软硬结合的特点,每年举办“科技文化月”,这是为期一个月的集学生科技比赛、科技展览、科技讲座等于一体的科技文化活动;商学院以其工商特色,举办了创业计划大赛,吸引工科学生一并参与,如ERP沙盘挑战赛等;电子工程学院结合电子制作的优势,每年举办“科蓝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

电子信息类学生参与的比较重要的省级层面重大赛事有: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广西高校计算机应用大赛等。国家级重大赛事有:“NEC电子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大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

同时,学校承办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赛事,组织协调开展各个行业赛事和学校的各项科技活动。以兴趣小组的模式推动赛后“开源聚合”式的学习交流,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创新思想因交流而迸发”的教育理念,让更多大学生去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创新文化熏陶中,各学院营造了“争、赶、超”的科技氛围,同时也开始收获“创新的果实”,各项科技赛事开始开花结果。近三年来,学校组织开展了各类科研训练、科技竞赛和技术培训活动共计5000余次,电子设计竞赛、“创新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科技活动月等已成为学校科技活动的品牌。

3.大学生创新基地育英才

优秀的科技人才需要精英式的培养,于是大学生创新基地应运而生。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是竞赛训练基地的延伸和拓展,拥有健全的信息网络工作环境和相对齐全的硬件资源。在学校层面,以学生团队带项目的方式入驻,开展完整周期的学生项目研发。一般项目周期为三个月到半年,实行流动式管理。学校提供必要的师资指导、适当资金扶持,项目以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为主,鼓励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研发全过程,指导教师主要对项目技术和方案评估给予指导。

学生的兴趣和自我发展需要,是其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创新实践的主要源泉和动力。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是大学生创新基地运行的核心主题。基地采用流动性、竞争型的项目团队管理和运行模式,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搭建了优质平台。在创新基地中,各项活动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力求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教学空间,激发和释放学生的创新热情。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带着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是基地创新教育活动的重要思路。学生在参与项目研究的过程中,对课堂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从而加深了认识和理解,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升华,使课外科技学术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形成了创新教育的完整体系。

为适应同层次和个性化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大学生创新基地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为抓手,以大学生自主创新实践文化的营造为方向,设置“基于自主选择的课程体系→基于团队的课题实训→基于思维模式的创新产品的开发”三个层次的成长,学校给予学分认定,为有热情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子提供“创新的阶梯”。

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最大的特色在于实施多学科融合性学生创新团队。所有的同学以课题组方式进驻基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研究工作。如果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项目,则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时间或离开基地。能进入综合性示范基地,对学生来说,是机会,更是一种荣誉。基地各类工作由来自各专业学生团队完成,管理类专业学生从事管理工作,技术类学生从事技术工作,设计类学生从事宣传策划工作,法律类学生研究法律问题。从项目组织上,引导多学科融合团队型项目,如机器人的制作,调动了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技术和艺术设计等专业学生参与。学生在相互学习过程中,既强化和加深了自己的专业理解认识,又认识到其他专业的作用,还学会团结、协作,不同项目学生间互相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学术沙龙不仅促进学生间合作,也将创新实践提升到新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了学生创新科研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团队精神。不少在基地锻炼过的学生可以直接参与企事业的研发项目或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基地于2000年投入建设,至今已经有近2000名学生先后在基地进行项目研发活动。基地先后完成了各类研究项目808项,其中参与完成社会需求项目45项。大学生创新基地通过创造性地发展工科院校创新教育基本理念,推广研究性实践型学习方式,全面贯彻“创新之根在实践”的教育规律,形成了一套适合大学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活动的有效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借鉴。2003年被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授予“全国青年科技创新教育示范基地”荣誉称号。《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科技交流平台

高校要切实树立起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将创新创业教育的思想贯彻到各学科、各种育人活动中去。创新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动员全校教工、贯穿育人全过程,在软环境上需要营造尊重创新、鼓励创业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使创新、创业的理念深入每个学生心中。为使更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与创业实践,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体验,加强学生创业社团建设,组织模拟创业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学术、创新创业的校园氛围。为项目学生及指导教师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科技交流平台为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通畅的沟通渠道。

在校园文化环境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有悠久的创新实践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校的师生们就投入了实践创新之路。1985年,学校的第一届学生科技协会成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都能够成为“科学技术”武装社会的建设者。学校教务部门也秉承这一理念,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课尤为重视。在实验器材较缺少的20世纪80年代,学校教务部门要求学生的专业课要有实验课的支撑,同时实验课缺课一次将视为不及格,这一“苛刻”的课程考核标准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在新时期,“创新之根在实践,创业之魂在创新”,这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培养过程中理论的提炼,也是学校在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的“文化基因”。目前这个文化基因在二级创新基地被广泛传播并不断发展,从教师到学生,从学校到学院,都浸染在深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中。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信息化资讯服务。学校建立了创新在线、大学生求索网等校园科技网站,为爱好科技活动的大学生学习交流提供一个便利的网络平台。成立了微风映像视觉传媒,遵循“随风入校,润育无声”的理念,创造性地将现代传媒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充分依托学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学科优势,建立了覆盖全员的信息传播通道,提升校园文化育人的效果。

在总结以往校园文化讲座的基础上启动了“花江论坛”。“花江论坛”是校团委、学生工作处联合举办校园文化精品主题活动,它以“魅力校园,璀璨文化”为主题,内容包括“校长讲坛”、“名家论坛”、“校友之路”、“学友论谈”。通过讲座的形式,积极邀请校内外、国内外、社会各界知名学者和成功人士来校,与广大在校师生“面对面”交流,使文化教育的思想内涵全方位融入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效达到文化育人的功能。“花江论坛”的开设,是高校提升校园文化品味在体制上的探索和尝试,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几年举办了大量精品讲座,如邀请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计算机领域最高奖“图灵奖”唯一华裔得主、清华大学教授姚期智先生做了一场“CCF走进高校:中国图灵之梦——对话大师”的精彩讲座;邀请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计算机可视化研究主管、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及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美国Vital and Science.inc公司创始人、英国科学与工程委员会博士后张康先生做“我所经历的中西方教育和文化”讲座等。

(四)创业孵化平台

创业孵化平台是以扶持大学生创业为核心目标,以公益性、示范性、专业性为主要特征,以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产业主体,集政策理论研究、创业指导培训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创业服务平台。

1.大学生创业园

创业园是创业孵化平台的主要形式之一。创业园是指为大学生提供的自主创业的专门活动场所,又称“孵化器”。国内有很多地方政府、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的大学生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支持与服务,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创业园具有现代性、高新技术性和创新性等特征,通过提供基本的商务服务、中介增值服务和资本运作服务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高校中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师生来开拓创业。斯坦福大学所在的“硅谷”就是典型的创业园,硅谷中60%~70%的企业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创办的。比尔·盖茨、迈克尔·戴尔等科技巨头都曾得益于学生时代的创业实践。

桂林大学生创业园是由桂林国家高新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莞百分百公司联合创建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作为广西首家专门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服务的机构,桂林大学生创业园的创建旨在通过桂林高新区信息产业园完善的创业孵化和培育体系,对学生的优秀成果、优秀产品进行转化,并为高校科技成果提供产业化服务,实现对大学生的创业辅导和帮助。创业园首期孵化面积1000m2,园区内会议室、洽谈室、多功能厅、通信网络、餐厅、商务中心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可为入园企业提供创业资金、创业辅导、人才推荐、技术咨询、财税咨询、法律咨询、市场开发、生产办公场地等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每家企业进园后,通过评估可获得5000元至10万元不等的扶持资金,并在房屋租赁、工商登记、税收等方面享受一系列的优惠和指导。

2.大学生创业服务基地

大学生创业服务基地是为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科技园的孵化功能而设立的初级孵化器。其主要目的是帮助更多创业团队把握创业商机、转化科技成果,为弥补大学生在创业事务办理和管理技能缺乏的不足而提供的专业服务支持体系。大学生创业服务基地主要开展小额贷款帮扶,创业会计事务代理、创业法律援助、创业企业注册咨询等创业事务代理服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建设了大学生创业服务基地,建成了“大学生创业服务基地”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小创业项目交易平台”两个网站。创业服务基地与“中国移动”、“中国银行”、“桂林市啄木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等全国36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创业联盟,中国移动、国海证券等企业资助设立创业扶持基金。坚持每年开展暑期兼职招聘会,累计为大学生提供了超过6000个暑期兼职见习机会。

创业服务基地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命名为“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大学生创业协会同时获准命名为“大学生KAB俱乐部”,基地现拥有KAB创业讲师8名。基地以大学生KAB创业俱乐部为龙头,建设了一批学生社团创业项目。“微风映像视觉传媒”、“天涯社区人才培训基地”、“雀瑞通信——中国移动创业示范点”、“新浪微博协会手机应用开发者俱乐部”等一批学生社团创业项目,依靠社团在媒体、网络、软件、通信等方面的技术特长,成功实现了产品生产和盈利,探索了以学生社团为单位,模拟创业实践的新模式。在学校创业基地的平台下,依托校内技能型社团及各学科学生的专业特色,创新性设计出了学生社团创业孵化器运行模式。多学科融合的大环境,保证了技术产品的整体质量,利用电子信息类学科的教学优势,发挥技术基础的良好优势,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在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完善的管理机制下,各项目得到畅通的运行管理。学校充分发挥创业孵化平台的育人功能,把教育教学、创新实践训练、创业实践和社会反馈等有机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素质。

同类推荐
  • 模拟导游

    模拟导游

    在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中,旅游业以其综合性、关联性和较高的乘数效应,展现了极强的产业优势并积极发挥先导作用。两年来,四川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已恢复到震前水平,成为海内外游客心中美丽而优质的旅游目的地。作为“民间大使”,四川导游肩负着传播四川特色文化、展示四川旅游形象的重任,为此,培养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导游人才已成为川内旅游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编写本教材的初衷。
  • 步入高职

    步入高职

    根据高职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方面的特点,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学科理论,对学生在理想信念、道德法纪、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心理健康、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论述,以期指导高职学生正确克服和处理在自我成长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勤俭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勤俭故事

    《勤俭故事》每个典故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炼,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快速成功金钥匙

    成功班主任案头必备-班主任快速成功金钥匙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新时期的班集体以育人为目标,着眼于班级所有学生健康地学习和生活,使其个体获得和谐的发展。而作为班主任,无疑也必须求发展,尤其是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来促进班集体的建设工作,力求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也是现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北京市民的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线,向读者展示了底层贫苦市民努力改变命运却四处碰壁的图景,深刻揭露了那个时代对贫民大众生存的挤压。
热门推荐
  • 篮球场上的观望

    篮球场上的观望

    一个浪漫天真无邪纯逗比的少女在不知不觉中恋爱了,转学到四年级第一天遇见一个叫李杨的逗比暖男,李杨是他的同桌,上课时纸条是他们对谈的必需品,她的爱情故事就慢慢发展了······直到六年级传给李阳一张纸条:我喜欢你。就一直没有来往,只有在篮球场上才能仰望李杨的潇洒气魄。到了初二她张映雪还是一丝不苟的喜欢着李杨,她华映雪喜欢李杨四年了,这是全校都知道的事情。每次李杨面对华映雪总是违背了内心,可华映雪一直没发现。直到有一天,因为一次车祸,所有的记忆都散失了。他忘记了一切,忘记了她。她心如刀割,他迷茫如羔羊。直到考上了不同的学校,回到母校看到篮球场上熟悉的背影。
  • 纳米危机

    纳米危机

    身份丢了,自己被克隆人替换掉了,怎么办?从今天起,我将成为征服世界的男人,不过算算手上的东西,一个发疯的ai然后·········没有然后了没钱,没基地,没装备,要啥没啥目前进度0.0000000·······0%看样子长路漫漫啊
  • 九千大界

    九千大界

    别和我bb赖赖就看我弄不弄你就完了一出生就是嘴强王者的张盗灵装b大路上越走越远
  • 倾世妖娆:紫极天下

    倾世妖娆:紫极天下

    简介:十八岁的劫,血色染红了天空,人间生灵涂炭。青染望着浴血的双亲,浴血长啸:“我要修仙,亦正亦邪,只为守护,哪怕逆了这天!”在便宜师傅指引下,青染踏上了修仙之路。飞仙台上,她与银发“乞丐”邂逅,一枚古玉使他们牵扯彼此,殊不知一面之缘竟牵扯一世缠绵。他,一夜被屠灭满门,从此冷血孤生,却在最孤单的时候遇到了她,从此他便又有了生命。仙界暴动,诸神天域暴君上位,肆意屠杀神明,且看青染如何在这乱世中翻雨覆雨,逆天成神!!!
  • 道德经(白话全译)

    道德经(白话全译)

    史文哲翻译的《道德经白话全译》借鉴了诸多名家的研究心得,其中既有高人隐士河上公、青年才俊王弼、经世之材朱元璋,又有国学大师冯友兰、知名学者傅佩荣、大作家王蒙等。《道德经白话全译》体例,先列原典,后附译文、注释,并精选古人所做注解,随后再通篇加以详细解析。最后,再从原文中提炼出老子思想的精髓,经过深入浅出的推敲演绎,把它们一拳一脚、一招一式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希望借此引领您走进《道德经》这一块古老文化的宝地。
  • 是谁导演这场花开

    是谁导演这场花开

    本故事讲述了,一名世家男子,为了追寻父仇,却不料调入被人设计的圈套,反而成为被人的杀父仇人,于是所有的故事接踵而来,就在自己父亲被杀之后,自己恋人也相继不见,一场场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袭来。
  • 斗罗大陆之邪神斗罗

    斗罗大陆之邪神斗罗

    别人穿越,都是带有金手指的,不是废材逆袭就是天才崛起,再不济也能凭借一技之长闯荡异世,成就万世流传的神话,怎么到他就是穿成了个只能靠吃百家饭生存的孤儿???好在附带了个系统,只是,这系统确定是认真的?让他男扮女装才能激活系统???坑爹啊啊啊啊啊啊!!!
  • 证道之寻神问仙

    证道之寻神问仙

    作为农人,人生是否就已注定困守与土地,作为女子要,是否就一定要安与室。自己是不是可以有另外的选择。一切都似乎是未知。
  • 薄荷的奇幻旅程

    薄荷的奇幻旅程

    一个高中毕业生的末世求生奇幻之旅,故事从撞大运开始
  • 从西游登录遮天

    从西游登录遮天

    登录遮天虚拟网游时穿越西游世界,带着游戏肉身成为一衰败道观的最后一名弟子。然而不出三日佛门子弟就要登门将道观化为佛庙,山下又有妖族盘旋在侧,觊觎道观传承功法。叶晨面对危机四伏的局势,转身登录遮天。《羽化经》、《西皇经》、《道经》、《虚空经》、《涅槃经》打怪升级、奖励灌输,轮海异象显化世间,全新大道令众仙佛追捧。什么妖魔鬼怪,什么佛宗圣地,都抵不过新的大道对世界的影响。“我要将羽化圣地,化为世间圣地,我要让遮天法,成为世间第三大道统,我要让羽化圣地,成为人族圣地,登顶四大部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