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196900000016

第16章 不合逻辑(2)

上面例(1)中的“学校领导”包括了“校长”、“教务处主任”,是种属关系的概念。种属概念在外延上有包含的关系,适用范围有大小的不同,使用时不能并列在一起。这句话可改为:“出席大会的有学校领导,其中有校长、教务处主任,还有老师代表和学生代表”。例(2)中的“共青团员”和“男同学”这两个概念是交叉关系,共青团员中有男同学,男同学中有共青团员,所以,不能并列使用。应将“和男同学”删去。例(3)中的“及格”和“不及格”的这两个概念是矛盾关系。“一百分”属“及格的”范畴,不能在矛盾关系的两个概念之外,又有一个并列的概念,因此,应将“与众不同”改为“成绩最好”一类的话,句子的语意才清楚。例(4)中的“先进青年”与“落后分子”是反对关系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有中间成分存在,即:既不是“先进”的,也不是“落后”的,而是处于中间状态的。所以,应在“便是”的后边加上“甘居中游或”等字样。

六概念之间自相矛盾

用概念描述事物、表达思想的时候,要注意在同一句话里,概念之间不要自相矛盾,否则,就会产生前后矛盾的语病。例如:

(1)这次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徐行同学基本上把题都做对了。

(2)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3)从鲁迅写的反映农村的小说中,我们可以亲眼看到旧社会劳动人民所受的苦难。

(4)老师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增强了我克服困难的无比信心。

上面例(1)中的“基本上”和“都”矛盾。“基本上”是“大体上”的意思,“都”是“全部”的意思,表示总括。既然是“基本上”,就应该还有存余部分;如果是“都”,就应该是全部的而不是大体上。由于在一句话中两个概念自相矛盾,这就使语意不明确了。要么,删去“基本上”;要么,删去“都”。删去一个就不至于前后矛盾了。例(2)中的“五颜六色”是指各种各样的颜色,而“红旗”是红颜色的,因此,“五颜六色”和“红旗”前后矛盾。可修改“红旗”为“旗帜”。例(3)中的“亲眼看到”跟“旧社会”矛盾。既然是“旧社会会”所受的苦难,现在就无法“亲眼看到”,更何况小说中的人物?应将“亲眼看到”改为“体会到”。例(4)中的“增强”和“无比”是互相矛盾的。既然已经“无比”,为何还要“增强”?可将“无比”删去,句子就通了。

七对概念概括不妥或限制不当

对概念概括不妥,或是限制不当,就会产生适用范围过大或过小的语病。例如:

(1)我们坚决反对不必要的铺张浪费。

(2)减轻学生不合理的负担,是目前教育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3)马克思是全世界各民族的革命导师。

(4)把废物都积攒起来,可以增加财富,节约开支。

上面例(1)中在“铺张浪费”这一概念前边加上了“不必要的”限制语,这是错误的。凡是铺张浪费都是不应该的,应将“不必要的”删去,或改为“一切”。例(2)中既然说是“不合理的负担”,就应“减去”,而不是“减轻”,“减轻”的应当是“负担”,修改时可以将“不合理”这一限制词去掉。例(3)在“革命导师”这一概念的前边加上了“全世界各民族的”作修饰语,不妥当,也不准确,反映不了问题的实质。因为“各民族”中存在各种阶级,究竟是哪一个阶级的革命导师?这里未能揭示出来。因此,应将“各民族的”改为“无产阶级的”。例(4)中的“废物”这个概念,前边应该加限制语;没有加,这是说不通的。难道把所有的废物都积攒起来吗?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因此,应在“废物”的前边加上“可利用的”,缩小概念的外延,这样,意思就明确了。

八对概念分类的方法不对头

对概念的分类,必须坚持同一标准。倘若甲项用一个标准,乙项用另一标准,甲项和乙项并列在一起,就会造成混乱。例如:

(1)马俊男同学的兴趣很广泛,不仅喜欢打乒乓球、下棋、弹吉他,而且喜爱文体活动。

(2)薪华书店最近在我校展销新书,有小说、诗歌、外国文学作品,还有古典文学作品。

(3)我跟随随爸爸去过南京、云南和大西北,增长了不少见识。

(4)他家的楼顶上种了许多蔬菜,如茄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玫瑰等。

上面例(1)分类不恰当。“文体活动”包括打乒乓球、下棋、弹吉他和唱歌、跳舞以及其它体育活动。把“打乒乓球”、“下棋”、“弹吉他”跟“文体活动”并列在一起,犯了越级分类的错误,可把“不仅……而且……”句改为:“喜欢打乒乓球、下棋、弹吉他等文体活动。”例(2)按不同标准的几次划分并列在一起,显得很混乱。“小说、诗歌”是按文学作品分类的,属社会科学;“外国文学作品”是按作家的国籍不同来划分的;“古典文学作品”是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来划分的。因此,全句可改为:“新华书店最近在我校展销新书,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例(3)分类的标准不一,“大西北”属大行政区,“云南”是个省,“南京”是个市,三者并非同一级别、同一标准。应具体写出云南省的某市和大西北某省区的某市,或将“云南”改为“西南”,“南京”改为“华东”,删去“大西北”的“大”字。例(4)分类不相称。“葡萄”是水果,“玫瑰”是花卉,两者都不属于“蔬菜”范畴,应删去。

九给概念下的定义不准确

在概念的运用中,有时要对概念的含义进行诠释或下定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真正了解并且掌握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如果给概念下的定义不准确、不严密,或是不能清楚地周密地说明概念所包含的内容,就会使人误解。例如:

(1)对比不是对偶,是一种运用对比手法的修辞方式。

(2)教师是辛勤的园丁,用自己的汗水培育着祖国的后代。

(3)烹调就是将切配好的净料,通过加热和调味,制成一个成熟的完整的菜肴。

(4)语法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我们说话、写文章,都离不开它,所以,必须重视它,学好它。

上面例(1)在对“对比”这一概念进行阐释下定义时,错误地用了否定的形式和同语反复的形式,因而不能做出清楚确切的说明。应将原句改为:“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出来,相对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例(2)中的“教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是对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不能以此对“教师”这一概念下定义。唐朝韩愈在《师说》中对“教师”这一概念下的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按今天的观点来说,“教师”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传授知识、解释疑惑的人。例(3)对“烹调”这个概念没有说清楚它的真正含义,因为这里说的是如何将净料制成菜肴的方法和过程,而不是“烹调”本身的含义。应当改为“烹调是制作菜肴所使用的加热和调味方法的总称。”例(4)中的“语法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这个定义是错误的,因为定义概念的外延过宽了。研究语言的科学除语法外,还有语汇学、声韵学、修辞学,等等,应将“语法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改为“语法是研究组词造句的规律的科学”。

十概念含混,有歧义

在概念的运用中,应该让读者明确地了解概念的含义。如果概念含混,模棱两可,就会令人费解,甚至产生误解。例如:

(1)我的家在村子的南面,面对着一条小河。

(2)我们要加强基础课的学习,否则,你们的选修课也学不好。

(3)哥哥让我再仔细地看一遍自己写的作文。

(4)他在报刊上发表的那篇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文章,批评的人很多。

上面例(1)中的“面对着一条小河”,是指“我的家”还是指“村子的南面”?模棱两可,似乎两种理解都可以。根据句意,应该是指“我的家”来说的。因此,应在“面对着”的前边加上“家门”两个字,这样,就把“我的家”的地理位置和座向交代清楚了。例(2)中的“我们”和“你们”这两个概念纠缠不清。前一句用“我们”,把作者也包括在内,好像作者在跟同学说话;后一句又突然改用“你们”,把作者剥离出来,好像作者是老师,以老师的身份跟同学们说话,令人费解。这一句应根据实际情况,把“我们”改为“你们”;或者把“你们”改为“我们”,使前后人称一致起来。例(3)中的“自己”这个概念很含混,究竟指谁?不明确。既可以理解为“哥哥”,也可以理解为“我”。可根据实际情况,在“自己”的前边加上“哥哥”或“我”,构成同位结构,这样,意思就明白了。例(4)中的“批评”是别人“批评”他发表的文章,还是他的文章“批评”别人?似乎两种理解都可以。概念的含义不明确。可以将“批评的人很多”改为“批评了很多人”。

思考与练习(十)

一、语言和思维有什么关系?语言运用中常犯哪些逻辑错误?

二、概念不明确,就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下面的句子中有什么错误?请修改并说出理由。

1.每年一月是最冷的时候,而七月是酷热的岁月。

2.他努力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

3.“我爱我的母亲,更爱我的祖国——母亲。我决心离开那远离祖国的地方,回到母亲的怀抱。”这是一位老归侨发自肺腑的声音。

4.“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八月十五日月儿圆了的时候,人们在院中赏月,情不自禁地想起远方的亲人。

5.我们要大胆地抵制“拜金主义”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6.大家要爱护公物,也要爱护教室里的课桌课凳。

7.这件衣服,我基本上把它洗干净了。

8.现代汉语的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副词、感叹词、结构助词。

9.我市中小学生的身心都是健康的。

10.包袱越背越沉重,你应该赶紧放下包袱,才能轻装前讲。

判断不恰当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表示否定的思维形式。例如,“他是三好学生”,这是个肯定判断;“撒谎不是好孩子”,这是个否定判断。

判断,一般用句子来表达。它是由主词、宾词和系词构成的。表示判断对象的概念,叫主词;说明判断对象是什么或怎么样,也就是表示判断对象的属性的概念,叫宾词;联系主词和宾词,表示肯定或否定意思的词,叫系词。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有真有假。凡是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情况的判断,就是真判断;否则,就是假判断。判断除了有真有假之分外,还有个恰当与不恰当的问题。恰如其分的判断,是恰当的;否则,便是不恰当的。

作出判断,必须遵守逻辑规则,要避免判断不恰当、不合理的各种逻辑错误。

反映在说话或写文章中,同学们不自觉地会作出种种不恰当的判断,这样,便会出现病句。

一缺少主词或宾词

判断一般是由主词、宾词和系词构成的。如果判断结构不完整,缺少主词和宾词,就会无法构成判断。例如:

(1)我生日那天,爸爸送给我一支钢笔,又送给了弟弟。

(2)当临近考试时,总是失眠。

(3)校庆那天,几位头发斑白、满脸笑容到会议室跟校长谈了好久。

(4)这次一“市三好学生”评选活动采取的是群众评议和领导批准相结合。

(5)我们是参加区足球赛。

上面例(1)判断含混。是谁把钢笔“又送给了弟弟”?是“爸爸”还是“我”?说不清。根据句意,应取第二种含义,因为爸爸不可能把一支钢笔送给我又送给弟弟,所以,在“又”的前边应补上主词“我”。例(2)缺少主词,判断结构不完整。是谁“临近考试时”?是谁“总是失眠”?这些问题都没有作出回答,应在“当”的后边加上“××同学”,在“几次”的前边加上“他”或“她”。例(3)缺少主词。“几位头发斑白、满脸笑容”的是什么人?不明确什么人就无法构成是谁跟校长谈话的判断,应在“满脸笑容”的后边加上“的领导”或“的老师”。例(4)判断结构残缺,没有宾词。这次“市三好学生”评选活动采取的是什么方式?这个问题没有作出回答,应在“结合”的后边加上“的方式”。例(5)“我们”是“足球赛”,“人”怎么成了“球赛”呢?主词和宾词不一致。原因就是缺少了宾词,应在“足球赛”的后边加上“的球员”或“的代表队”。

二主词与宾词不相一致

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前后的话题本应保持一致。如果无缘无故地将前边已经提出的话题,在没有说明的情况下,弃置一房,去提出另一个话题,而这两者之间又没有必然的联系,这就会造成主词与宾词不相一致的语病。例如:

(1)这座塔的建造年代原来是明朝一个官员辞官还乡后修建的。

(2)同学们尝到了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甜头,进一步调动了学习文化课的积极性。

(3)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取决于全面准确解读新的课程标准。

(4)最近,尚丹的写作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扩大。

(5)是否努力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是衡量一个青年学生愿意为祖国贡献力量的问题。

同类推荐
  • 天一阁丛谈

    天一阁丛谈

    本书共分12章,记述了日史话、日史事琐考、日藏书管理、日藏书目录、日刻书考、日藏书传抄遗闻、日乾隆颁赏书画记、日散书访归记、日家谱概述等内容。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教育科研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实施教育科研

    科学研究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探索自然界客观规律的一种特殊认识与实践活动。它通过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系统收集丰富的事实材料加以分析,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
  • 支农心曲

    支农心曲

    这是一部反映农村金融业的颇具理论性的心得体会与调查报告文学集。
  • 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问世不过只有数十时间。一方面,文化生态学本身学科体系还不健全,更不成熟;一方面,它的传播范围也极为有限,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人们它尚觉陌生。因此,本书所作的努力仍属于开拓性、尝试性的,且,只能以珠江三角洲的现代化为背景,在研究珠江三角洲文化态的个案基础上,建构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取其名为“文化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
  •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新概念作文名牌大学自主招生录取者范本B卷

    十五年来,新概念作文大赛大浪淘沙,留下来的都是精华,尤其其中的一些作者,凭借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优秀表现,被国内的知名大学录取。大赛也因此成为高考选拔人才有益的补充形式,为那些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子开辟了新的通往名校的渠道。本书收录的就是这些凭借一篇作文上名校的作者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或文笔犀利,或情感细腻,或空灵隽秀,或质朴绵长,表现出作者们卓尔不群的思维方式、丰富细腻的情感和超强的文字驾驭能力。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宝典。
热门推荐
  • 仙人传承

    仙人传承

    普通人凌寒,被雷电劈中,意外穿越到灵罗大陆,得仙之传承,从此,天上地下,九天十地,唯我独尊。郁闷真不会写介绍,凑和看呗。
  • 女尊世界的绝世美男

    女尊世界的绝世美男

    苏轩穿越了女尊世界,而且还是花魁……这个世界,男人相妻教子,女人赚钱养家!女子若想成婚,需八台大轿,三拜九叩,送上聘礼,方可迎娶男子。
  • 吴趼人全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全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本书是晚清文学家吴趼人创作的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要线索,从他为父亲奔丧开始,到经商失败结束,通过“九死一生”二十年间的遭遇和见闻,描述了日益殖民地化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状况、道德面貌、社会风尚以及世态人情,揭露了晚清社会和封建制度行将灭亡、无可挽救的历史命运。全书采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叙述故事,开了中国小说史上的先河,结构上运用了倒叙、插叙等方法,为中国小说的创造提供了楷模。
  • 家庭养花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家庭养花实用大全(新世纪新生活百科全书)

    “花”与“卉”两个字自古以来各有其含义,花通常是指植物所开的花,在植物学上指被子植物所特有的生殖器官,在园艺学上指供人观赏的植物。卉是草的总称。
  • 你是一念情深

    你是一念情深

    大家都说,暮凉骨是暮家最大的耻辱,是渣女中的败类,提之嫌弃。却无人知晓,这个女人背地里,全网通缉,吊打佣兵,万人尊敬。可惜……人有失足。一时见色起意鬼迷心窍地嫁给了司宿。从此,生活变成了家庭,学校,老公,三点一线。痞子少女vs毒舌伪禁欲男,宠文,双c
  • TFBOYS之TF闺蜜秀恩爱

    TFBOYS之TF闺蜜秀恩爱

    呆萌与耍帅随时切换到王源,为什么会在一个女生面前变成一个大男人,责任感十足?霸气的凯爷居然在一个活泼可爱的女生的面前变成萌萌哒的小凯,为她卖萌耍帅,她是谁?还有那个高冷的千总,为什么会娶了活泼可爱的她?想看三小只如何与女生斗智斗勇,来这里。
  • 被阳光融化的日子

    被阳光融化的日子

    亦言和梁招怀相恋六年,他们就像世界上最相合的齿轮,成为彼此最熟悉的人。一次意外,让亦言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道,唐俊传的出现带给了亦言一个全新的世界。人的一生是不断成长的进阶之旅,一边是痴痴等待自己回头看看的男人,一边是和自己同等人生高度的男人,亦言该如何抉择?要怎样选择才会真正幸福呢?
  • 半龙芳华

    半龙芳华

    凡人之躯,真龙血脉,身为半龙孤女的芳华,从小就孤苦无依,生活艰苦。幸得十三岁的时候,被恩师云梦仙子出手相救脱离了苦海。重获自由新生的芳华,从此以后便义无反顾踏上了修仙路,她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空袖离

    空袖离

    我要一生平凡,不与百花争是非,平生勃勃亦微微。窗台一角山颜色,便许陶然赏落辉。但我不甘平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载物载物,何以载得万古?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无欲无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我懂了,空,生了万古,载万古的,便也是空。该离去了,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 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

    什么都不是什么也都是

    你要问我爱情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你要问我生活是什么样的?我还是不知道。我只想在这个世界允许的情况下,为自己随心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