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28200000028

第28章 编导手记(2)

以故事写人,以人观史,这是亚妮从一开始就确定的创作方式。“关于中国外交的纪录片,很久以前,中央台做过一部《共和国外交风云》,但那都是一些大事纪,近乎编年史,少有故事的细节。我想《中国大使》不能做成《亚妮专访》,也不能做成《共和国外交风云》,但是要有《亚妮专访》的可看性,又要有《共和国外交风云》的厚度和高屋建瓴的权威性,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大量的真实再现,和大量的有分量的人物口述,让‘史’的宏观和‘事’的细微在记录的呈现和集体口述中交辉。寻找史和人的契合点,将国际上的风云变幻和惊涛骇浪落实到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身上。我们在采访中尽量挖掘细节,努力用一种鲜活的、有血肉的、可以让你去亲近的东西来阐述中国的外交历史。”但这个创作设想最初并没有得到外交部的认同,“他们觉得无法想象,外交、历史,怎么可以讲故事呢?”最后亚妮提出,我们先试验,我们拍12集,这个12集成功,往下走,不成功,我不播出,算我们失败,我们白做,我们来个君子协定,所有的审批由你们外交部点头,审批以后我们播出。当外交部最后审完片后,连称没想到,“他们开始担心的是我们强调讲故事会演绎,会往传奇上靠,但是没想到我们拍得那么严谨,又不失可看性。”结果是,首播的新闻发布会以后,外交部和浙江广电集团的领导同时决定续拍第二部。

海外的惊魂与自豪

《中国大使》的海外拍摄,是俄、美、英、瑞、法五个摄制组同时出发,每个摄制组除了拍摄自己这一集的内容,还得帮其他组代拍。五个组都有交叉的拍摄,而每个组采访的人物说出来都会吓人一跳,所以摄制组每个人除了劳累还特别紧张。

崔予缨是《中国大使》的主编,留学英国的经历使他在境外拍摄时兼任记者和翻译,游刃有余。“在国外,我们的队伍很精干的,就是编导、摄像,加一个带队,每个人都要身兼几职,分工很明确,我们白天拍片子,晚上开会,准备好第二天的采访。比如说我们要采访一些国外的政要和经济界的人士,我要根据西方人的思维和语言习惯,把采访提问调整好,翻译成英文,事先交给对方,第二天的现场由我直接担任采访记者。有时为了节约经费,我还是司机。”

对基辛格博士的采访是《中国大使》总导演亚妮在项目成立前就一直希望拍摄的,拿她的话说,虽然1977年1月基辛格就离职卸任了,但是今天这位老人的话对这个世界依然重要,尤其他见证了中美建交的整个过程。

亨利·基辛格,1973年至1977年任美国国务卿,197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33年前,中美之间的一次秘密接触,启动了两个伟大国家改变世界的进程,基辛格博士由此获得了极高的名望。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基辛格这个名字几乎可以和中美友好、世界和平划符号。

在摄制组出发去美国前,亚妮就听说86岁高龄的基辛格博士已经有两年没有接受电视记者的专访了。美国的采访对象一一落实,唯独基辛格的约见是个悬念,一直到摄制组离开美国的前一天,才有了基辛格采访的着落。崔予缨说:“坦白讲,出发前,我对能不能采访到基辛格是没有信心的,因为他作为中国问题专家,现在是非常红的。事实上,我们刚到美国的时候,他正好在俄罗斯。当时大使馆的新闻处也没给我们一个非常明确的回答,到最后我们离开华盛顿的那一天,新闻处突然告诉我说,可以,基辛格回来了。中国驻美国总领馆的一个领事陪我们过去,在路上跟我们讲,你们这次机会很难得,想见他的人很多,他一般都不见,这次破天荒地给我们一个小时的时间,很不容易。纽约堵车很厉害,基辛格的办公室在中央花园的旁边,我们特打了一个小时的提前量,但后来看着出租车一动不动,我们索性下车扛着机器就跑。跑到他的办公室,离约定时间还差1分钟。美国人是很守时的,如果迟到,采访就没戏了,没法再约到他了。这位老外交家不仅讲述了鲜为人知的中美建交台前幕后的故事,还精辟分析了中美关系的曾经和现状,让我们领略了他老辣娴熟、无懈可击的外交艺术和智商。但基辛格毕竟老了,他的忙碌让他显得十分疲惫,采访时,眼皮子经常打颤,我都有点担心他,但是不管你问多长的问题,他都能一下子回答,很到位,言简意赅地都答在点子上。”

在国外的拍摄,也充满着惊险。,“我们去瑞士拍沙祖康大使,上海飞伦敦,然后转去日内瓦,结果到了日内瓦,发现我们的行李在伦敦没过来。我们身上当时只有一个摄像机,所有案头的东西都没有,等到最后,还是有一件行李没到,里面有三脚架和一些辅助设备,然而采访约定和拍摄日程是不能更改的。第二天去大使馆,我们觉得没有三脚架很不礼貌,好在沙大使是一个非常平和的人,他说没关系,今天这一天我就交给你们了,你们拿桌子垫垫就行了,不用三脚架的。他还说这个丢行李在英国是经常发生的。有了这次教训,后来我们去哪儿都是把三天工作要用的设备都扛在身上。”

拍摄《中国大使》,创作人员们最大的感受是民族自豪感。

“我们采访英国副首相,到了首相府一进去,副首相就在那儿迎接我们,后面站了十几个人。副首相就介绍,这是我的经济顾问、外交顾问、双边顾问、贸易顾问、文化顾问……就像进入一个多边会谈,可见他对我们这个摄制组的重视。这个让我们很感慨,这完全缘于国家的强盛、中国外交的地位。”亚妮说,《中国大使》最后能采访到基辛格等一大批政府首脑、国际名流,靠的是我们驻外使领馆的面子,靠的是中国的面子。

遗憾,听着对《中国大使》的一片赞扬声,亚妮毫不掩饰她深深的遗憾。

“最遗憾的是,我没有拍成战争大使,没有拍成女大使。在我原来的首批拍摄计划里,伊拉克大使、黎巴嫩大使,都必须要做的。缺了这两个,第一系列的《中国大使》就不完整了,而且我说其他国家我可以不去,黎巴嫩一定我自己去,因为这是一个战事国家,有风险,我必须自己带队,但跟外交部做了很长时间的工作,最终还是因为安全问题没同意,所以就没有拍成。为什么外交部最后审完片子,会突然提出来说我们非常满意,能不能再拍女大使,可能他们觉得欠了我什么,因为关于女大使的拍摄,我跟他们交涉了很长时间啊!我想拍女大使,驻黎巴嫩大使刘向华,8年的地下大使啊。她儿子暑假时去看他妈妈,结果战争爆发,就回不来了,她就带着儿子在地下室办公,儿子经常被枪炮声惊醒,精神变得很紧张。刘向华又被称为‘吉普车大使’,因为她经常开着吉普车在炮火中穿行,这是个传奇式的大使。去年她离任,所以我很想把她最后的离任过程全部记录下来,这会是非常感人的时刻。可现在成了永久的遗憾了。”

“接下来,我们要做‘女大使’、‘夫妻大使’,还有像符浩大使那样原来因为不信任而没同意我们做的大使。平心而论,这个节目由于时间问题,由于涉及外交原则的问题,由于党史、文献办一时无法论证的问题,也由于篇幅问题,很多精彩的东西都没法放进去。包括王稼祥8年中联部长时期的党际外交经历,朱仲丽讲到的和王稼祥的爱情故事,与毛泽东之间的故事;包括沙祖康大使一些非常有个性的东西;包括李道豫大使两伊战争中的幕后故事;包括中美撞机事件的细节,等等,我们最后都是删掉的。我们做的并不够精致,但还是有那么多人觉得精彩,这是因为我们现在的电视处在文化饥渴期。我们的创作团队,从最初的怀疑、没信心到后来的投入,最后拍完了,每个人都依依不舍。有人说,这才是拍作品。其实,他们是在创作中被文化感召。”最后,亚妮神色凝重地说。

孙庆是我多年的朋友,当时我准备去黎巴嫩拍刘向华时,她就说:“我陪你一起去,单位不同意,我就自费去。”我跟她开玩笑,被绑架了怎么办?被流弹打中了怎么办?她大笑,那我就出名了。26集的《中国大使》之所以能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用很少的经费创作完成,就是因为有像孙庆那样用心关注、用情帮衬的朋友,更在于钟情于文化又奉献敬业的专业创作团队。

女导演王伟平接到《中国大使》任务时,对外交题材十分陌生,她承担的王稼祥一集,是整个系列片的开场,在中国外交史上也是最重的一笔。在那两年时间,她不仅研读了中国外交史,而且翻阅了所有与王稼祥有关的文史。我曾开她玩笑,你可以去大学上外交史兼党史课。

2007年5月4日至14日,《中国大使》出发的第一个摄制组就是由王伟平带队的赴俄罗斯的《王稼祥》摄制组。因为没有经验,我们在办手续时只办了俄罗斯新闻署的拍摄许可,殊不知,俄罗斯的重要新闻通行是要通过克格勃的。摄制组在俄罗斯境内被克格勃盯上了,差点回不来……

“哈哈,我见到了赤都,你看是多么快乐!”,1925年,19岁的王稼祥满怀着激情来到“赤都”莫斯科探索革命真理,这是他初到莫斯科时给他的堂弟王柳华写的一封信的开头语。

初到莫斯科,82年过去,当年的苏联早已解体,社会主义的“老大哥”现如今已走在市场经济的大道上。这82年,中苏、中俄关系也经历了蜜月期、冷冻期、重修于好到睦邻友好的各个历史阶段。中俄两国间的关系交织着爱恨,相伴着喜忧,起起落落,扑朔迷离。

上海飞往莫斯科的班机,一早起飞,抵达当年的“赤都”莫斯科已是当天的傍晚。机场迎候我们的老朱一眼就看到了摄像员史鲁杭肩上的摄像机,老远就冲我们挥手。老朱是半年前从山东省外办调到驻俄使馆任一秘的,一米八的个子,穿一套灰色西装,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里面全是我们出关用的各种证明。

出关很麻烦,俄罗斯海关过来三个不同身份的领导,分别问了很多问题,接着填各种各样的单子,一个半小时后,我们终于出关了。我不禁对这个“警察国家”严格的审查制度肃然起敬,全然没有了王稼祥当年到达“赤都”时的那份激动,只有敬畏。

“至高无上”的克格勃,第二天,我们还没来得及倒时差,便开始了紧张的工作。我们拍摄的第一个外景地是位于莫斯科郊外的斯大林别墅,是当年毛泽东首次访问苏联时的居住地。二战前,那里曾是斯大林的临时住所,德国纳粹百万大军兵临莫斯科城下的危急关头,斯大林在那里指挥过莫斯科保卫战。

1949年12月6日,毛泽东离开刚刚成立两个月的共和国,开始了他一生中第一次历时最久、最重要的外交旅程。毛泽东到达莫斯科的当晚就与斯大林举行了第一次会面。双方在签订新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问题上产生了很大的分歧。毛泽东认为,苏联既然已经承认了新中国,那么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署的外交条约就应当废除。中方认为这个旧条约涉及了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在雅尔塔制定的一个秘密协定内容:苏联在对德战争结束以后,要向日本出兵。而为了出兵,苏联要拿到很多好处,除了从日本拿到南千岛群岛以外,还要恢复原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的一些权益。这是苏、美、英三大国背着中国做出的损害中国主权的秘密协定,是一个不平等条约。而斯大林则认为:苏中之间的这个条约,是根据《雅尔塔协议》缔结的,是经过美国和英国同意的,因此,对这个条约暂不做任何修改。毛泽东则坚持:我们在讨论签订中苏友好条约时,不应考虑美国和英国在《雅尔塔协定》上的立场,怎样有利于我们共同事业,我们就应当怎样做。谈判出现了僵局,斯大林把毛泽东冷落在他的别墅里。

当时,西方的报纸报道,毛泽东被斯大林软禁了。为了打破僵局,时任驻苏大使王稼祥出了个主意,请毛泽东主席以答塔斯社记者问的形式,说明访苏的目的。这一招果然奏了效,紧张的气氛很快缓和下来。

斯大林别墅是中苏外交史上重大事件的发生地,也是我们主外景之一。汽车驶出使馆拐了几个弯,穿过一片白桦林,前方一座灰白色的三层楼房荫翳在一片绿色中。别墅的外面,有一个木制的小房子,约1平方米大小,里面坐着一位穿制服的警卫战士,表情十分严肃。

史鲁杭刚刚扛起摄像机,不知从哪里出来几个人,拦住了我们。老朱很快向警卫说明来意,并递上我们的采访证。来人瞄了一眼:“不行!”语气很坚定。

老朱又拿出俄罗斯总统新闻局局长同意签发的文件,那警卫面无表情地说:“得经过克格勃总部同意才行。”

我们的拍摄申请早在半年前就由驻俄使馆向俄罗斯官方申请,它的程序非常繁复。这次行程只有10天,重新申请根本不可能。摄制组就愣在那里,老朱也措手不及。随行的俄罗斯司机伊戈尔把我拉到一边,说在俄罗斯,克格勃是至高无上的,他说不行就是不行,千万别自找麻烦了。伊戈尔的神态竟有几分惶恐。

我们暂时放弃了对斯大林别墅的拍摄,但走到哪里总感到有车跟着我们。

同类推荐
  • 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

    三人行:鲁迅与许广平、朱安

    这部传记首次聚焦一代文学大师鲁迅的感情史。基于史料,动情揣摩,挖掘了人物内心的深刻情感。鲁迅作为一个“叛逆的猛士”,与他所要背叛的传统之间,“剪不断,理还乱”,时代并没有因为他是先驱者赋予他超越历史泥淖的神力。与许广平、朱安的感情纠葛,是大时代下人挣扎突围的悲怆剪影,全书因此在平实的叙述中浸染着孤寂的氛围。
  • 迷人之谜:丁玲

    迷人之谜:丁玲

    丁玲与比她小13岁的陈明相濡以沫地走完了人生最后的旅程,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赞丁玲“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可20世纪50年代,她又被打为“丁陈反党集团”的头目,“文革”中身陷囹圄……其书如谜,“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成吉思汗传

    成吉思汗传

    或许在我们眼中,成吉思汗只是众多成功帝王中的一个,但谁又能想到在外国,他却是众所周知的“一把手”皇帝。本书作者殚精竭虑,用细腻的笔触深刻地表达了成吉思汗从崛起到成功的每一个过程,行文幽默,风趣自然。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上)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热门推荐
  • 听说姐姐命里缺我

    听说姐姐命里缺我

    24岁的夏汐本命年严重犯水逆,被大学相恋两年的男友劈腿同窗四年的室友!!!时隔两年依旧不相信爱情的她,遇到比自己小三岁的穆亦澄,当爱情星星开始闪耀,将怎样上演一场办公室里的姐弟恋情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嫡女荣华之王爷别闹

    嫡女荣华之王爷别闹

    她是侯门嫡女,倾世之才,绝色之容,善良温婉,更有一位好夫婿,最后却惨死于庶妹和夫君之手。涅槃重生,这一世,她浴血归来,斗继母,整庶妹,治人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一个人走夜路

    一个人走夜路

    这是一条看不到头的路,黑暗之中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有的只是宁峰一人。无论他人如何鄙夷,无论世界如何唾弃,他会一直走下去,因为这不只是他一个人的路。即是自己没有希望,也要为了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创造传奇。哪怕,只有自己理解。PS:新人新书,没有名气,如果有幸遇到了你。请你收藏一下,投出推荐票。离梦和夜路在此谢过。(感觉这么说比之前的好多了。)
  • 中华仙神传

    中华仙神传

    冥王自然识的那大日如来咒的厉害,只是他也不是省油的灯,黑袍挥舞间,脚下的大地突然翻滚起来,形成一道巨大的土刃,由下往上朝大日如来击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家里来了个外星萌王子

    家里来了个外星萌王子

    伊特斯星是有名的战神星,伊特斯的王子也是帅气逼人。卡纪星身为王子,轻轻一笑就能迷倒地球花痴一大片,可就是迷不住江姚离。“姚离,我帅不帅?”“你最帅行了吧。”“既然这样,你是不是喜欢我呀?”“我可没说喜欢你。”“好吧,反正你早晚都会喜欢我的。”这两个活宝在一起也是够了。
  • 太古神功

    太古神功

    少年踏破九霄,持异界神技,修太古神功,成就武极之巅!
  • 几回梦里浮沉

    几回梦里浮沉

    商贾豪门之女孟婉莹,一生经历坎坷,从战乱到和平,从拥有到失去,从离别到相聚,三代女性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造就不同的人生,从黑暗的旧中国到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代代中国新女性,终将走出家庭,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