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484900000011

第11章 大寒纪——一身惨绿,四境深蓝,我行方踽,一片大寒。(1)

1954年我十九岁,以高中二年级肄业身份考大学,误入台大法律专修科,就是后来的法律系司法组。入学日期,是1954年9月14日。在课堂上,我极为顽皮,喜欢挑老师的错。当时“司法行政部部长”林彬老师教我“刑法总则”,有一天他讲到李大钊的死,讲错了,我立予纠正,他很有雅量更正。还有一位孙嘉时老师,做过建国中学校长,人很浑,又教的是“三民主义”,更是我纠正的对象,两人甚至在课堂上吵起来。教我英文(“英美法学名著选读”)的是曹文彦老师和桂裕老师。桂裕老师学问渊博,又高寿,四十年后我办《求是报》时,还有信给我。最有趣的,是他的英文满口上海腔,并且念出的重音多于应有的重音,把自由liberty念成“癞屄利台”,我听了大笑。教我“中国司法组织”的是徐世贤老师,他也高寿,他一辈子做的最大好事是配合他的老师林彬创办法律专修科,一辈子做的最大坏事是提拔了一个大酷吏大浑蛋——他的女婿李元簇是也。教我“国文”的是曲颖生(显功)老师,燕京大学出身,写过《韦庄年谱》,他谦虚有礼,对我的国文程度一再赞扬,日后还请我到他家吃过饭。教我“经济学”的是王作荣老师,那时他三十三岁,初来教书,还是生手,有一次画曲线图“巷”住了,竟画不出来了。他是很有才华,也很有启发力的。表情虽然严肃得像张扑克,但也会突然笑一下。我有次劈头大声将他一军:“三民主义到底有没有缺点啊?”他应声脱口而出:“当然有啊!”我追问:“缺点在哪里啊?”他厉声回答:“我不敢讲啊!”然后突然笑一下,全班为之哄堂。我离台大法学院后三十四年,几次看到他早起独自快步于大马路上,风雨无阻。有一天在敦化南路和平东路口两人对面碰到,我问他还记得他有个学生叫“李敖”吗?他说,人家说李敖是他学生,没想到今天有缘重逢。后来石齐平约我们见面,自此偶相过从、吃饭聊天,我义助章孝慈举办拍卖预展那天,他还亲临送花捧场。他跟高新武他们打笔仗的时候,我还参战卫护过他。1989年4月4日,他有信给我:

敖之兄:

近因散步路线缩短至居住附近地区,难有把晤机会,甚觉怅然,承赠大著及在《世界论坛报》所发表之专栏,雄风依旧,文采灿然,仍有大材小用之叹也。承支持,顺致谢意。荣实无意与人争一日之短长,陆啸钊兄请代致意。荣近出版财经文存一本,错字太多,现正在改正再版中,俟出书,当奉上二位各一本,以求惠正也,即颂

著祺

弟 王作荣 拜 七十八年4月4日

可以看出他在礼数上的周到。1993年11月19日,他还特别下帖子,在天厨餐厅请了一桌酒席,有石齐平、傅栋成等多人,延我坐上座,因为我是他最老资格的学生。归来我有日记如下:

王作荣请于天厨。

王作荣对我说:“当年以为人老了那样,我一定不那样。结果今天就是那样。”

我说王老师应为支持李登辉“赎罪”。大家大笑。

石齐平说李敖说坐牢的时间上帝不算。王说:“上帝不算?有这种好事我也去坐牢。”

很不幸的,后来为了他支持李登辉,写了许多马屁文章,犯了我怒也犯了众怒。最后一次,我们在湖北一家春吃饭,我当面指着他说:“老师啊,请你搞清楚,现在恨你的人比恨我的还多。”此后为了我公然陆续举证指责他不该支持李登辉,两人关系疏远了。不过在他胃癌开刀时,我还是到医院看他,留名片而去。他出院后,对我敬而远之,礼数也不见了、信也不写了、饭也不吃了。师生之谊,竟为一个杂碎李登辉而绝。王作荣老师当年介绍李登辉入国民党,他们关系甚深,他告诉我一个秘密:人家说李登辉曾以《出埃及记》中摩西自比,这不是真的,因为李登辉曾告诉他:摩西其实是蒋氏父子,他们“出中国记”,来到台湾。王作荣问你不是摩西你是什么?李登辉神秘一笑,答的竟是:“我是耶和华(上帝)!”1998年7月6日《商业周刊》有专文报道《李敖谈王作荣——王作荣晚节要保就得大义灭友》,其中有几段说:

四十年前,曾经是王作荣学生的李敖对他的老师做了一番深入的剖析,他强调:“王作荣应该为过去支持李登辉而赎罪,以自己下台逼李登辉下台!”……

虽然李登辉与王作荣渊源深厚,但是李敖却以王安石的诗勉励自己的老师:“公自平生怀直气,谁能晚节负初心。”政坛也曾流传一则笑话,保险公司对王作荣有三不保:“天灾不保、人祸不保、晚节不保。”

为了晚节,李敖说:“起来吧!王作荣,现在的你不是真正的王作荣,王作荣有王作荣的干法。”他以一个历史上的例子说,12世纪时有一位英国主教名叫贝凯特,他与国王年轻时是酒肉朋友,也曾当过储君的家庭老师,后来国王登基,将贝凯特纳为心腹,并封为坎特伯利大主教,等于是一言九鼎的宗教头子,但是为了维护主教的权力,竟与国王闹翻了,国王干脆派人杀了他,不料却引起公愤,最后只好罚杀贝凯特的武士在他的坟前看坟,以平息众怒。李敖认为,王作荣应该要有贝凯特的骨气,为了国家,请弹劾李登辉下台。……

李敖要求王作荣要“大义灭友”、“敢打老虎”,成为中华民国开国以来第一位弹劾总统的监察院长,以留名青史,效法凯撒被刺时,他最要好的朋友、刺下最后一剑的布鲁图斯所言:“不是我爱凯撒少,而是我爱罗马多。”

王作荣桃李满天下,可是他曾对家人说:“李敖是我眼中唯一的天才。”……

整体而言,李敖认为王作荣“炮轰”李登辉有四大原因,首先是王作荣自己老了,再加上身体不佳,想在最后留名青史;其次是知识分子的良知在发酵,使王作荣一直处于天人交战中,深恐一世英名毁于旦夕;再则是湖北人的风派性格发酵;最后则是外省人给他的莫大压力。……

“有知识分子的风骨,但也有湖北人滑头的性格”,这是李敖对王作荣性格的定论。在心态上,李敖以过去对老师的尊敬,仍不忘期盼王作荣:“要以高风亮节,给李登辉难看!”绝不可能“又要做好官,又要做好人!”

这是我对身为“监察院长”的王作荣老师的最后诤言。回想四十四年前的师生因缘,恍然如昨。被改写的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名言有道是:“吾爱柏拉图甚于余物,吾爱真理甚于吾师。”西哲风范与决绝,唯我有焉。

我在1955年6月27日自动办理退学,那时法律专修科已确定改制司法组,但我毅然决定离开了。后来谈到台大法律系司法组,发现我的辈分甚高。“名流”中,司法组1956年次有苏秋镇、纪镇南、胡述兆;1957年次有李敖、陆啸钊;1958年次有吕传胜、许家琛;1959年次有朱石炎、翁岳生;1960年次有张麟徵、张德铭;1961年次有施性忠、林奇福、古登美等。

在法律专修科那年的4月25日,正好是我二十岁生日,生日后两天,爸爸死了。我因反对传统“把活人弄成死人,把死人弄成鬼”式的丧礼,力持丧礼改革。台中一中我敬重的国文老师鄢曾荫先生婉为劝我说:“李敖你读书明理,按古礼,不能这样干吧?”我说:“按古礼,按《易经》是‘丧期无数’;按《墨子》是我母亲要殉葬;按《礼记》是我父亲不能火葬……今天我要真行古礼,更不得了了。”他见我学识渊博,我的礼比他还古,为之语塞。爸爸死后,有一位老先生特别奔走,料理后事,他就是人称“沈二爷”的沈铭三先生。沈二爷因为辈分是外祖父级的,我们称他“二太老爷”。他是典型的中国正派仕绅,爱护朋友,对朋友的忠心可靠,给我极深刻的印象。他跟爸爸的交情极深,他生在1887年(民国前二十四年,我则是民国二十四年,正好前后各二十四年),比爸爸年纪大,他对国民党来之前的政治社会,有着微妙的眷恋。他不相信国民党,认为国民党自私、没原则、不可靠。当跟他同岁的国民党蒋介石弄出了签订《中苏友好条约》、让外蒙古独立的消息传来时候,他气愤地对爸爸说:“玑衡,你看,国民党在卖国!”后来局势逆转,国民党收缴全国黄金以发行金圆券时候,他基于对国民党的不相信,坚决不肯拿出黄金来兑换,他说他宁肯被查出来,黄金没收、人枪毙,他也不要给国民党来骗。沈二爷的不相信是正确的,金圆券很快就崩溃了,他保住了他的黄金,凭这些黄金,他有了逃难的本钱,最后逃到台湾来。爸爸死的时候,沈二爷在大热天里,四处奔走筹募“李鼎彝先生子女教育基金”,有恩于我,使我们能够完成学业。他因为是前安东省主席高惜冰的亲戚,得在彰化纱厂做个看门的小职员,八七水灾时尽忠职守,在水淹及桌的桌子上站了一天一夜。他得享大年,九十六岁才死。沈二爷没受过什么新式教育,爱看的只是一部书——明朝吕坤(新吾)的《呻吟语》。《呻吟语》是中国正人君子的教科书,在沈二爷身上,我看到了正人君子的一个典范。沈二爷使我对朋友之道,变得甚为古典,我变得喜欢交够朋友的朋友,这些朋友,都是旧式的。我对工业社会里的朋友之道一概不欣赏,我觉得那种友情现实、速成,而易消,因此我的朋友不多,我很挑剔。但成为我的朋友的,我就忠心耿耿,他们对我,也是一样。不过随着各人际遇不同,也有的老朋友过分偏离,当然也就渐行渐远了。因此我才有一句名言:“新朋友,不交;老朋友,遇缺不补。”我对老朋友的限制名额式的珍重,由此可见。

我是1955年二十岁进台大历史系一年级的。头一年误入法律专修科,原因是联考时总成绩被数学拉下来。所以这一年重考,必须加强数学分数。幸亏我台中一中的老同学胡家伦指导有方,他为我恶补一阵,结果数学考了(不如说背出了)五十九分,不但考上历史系,并且名列前茅。由于对中学教育和法律专修科的不满,考取历史系可谓一偿夙愿。进台大文学院的拱门,呼吸着远比中学自由的空气,我一度感到满足。可是,很快地,大学的生活使我深刻了解所谓高等教育的一面,它令人失望的程度比中等教育犹有过之,尤其是我身临其境的文法学院,其荒谬、迂腐已经到了不成样子的地步,六七个大学外文系的大一英文教师甚至搞不清文学家萨罗扬(William Saroyan)是谁;而法律系的一些师生,却连大法官布莱克(Hugo La Fayette Black)都不知道!我在学院里生活,可是却对学院的空气感到十分不满,大学教育带给人们的不该是读死书、死读书、甚至读书死,它应该真正培养出一些智慧的人才,培养出一些有骨头、有判断力、有广博知识,同时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但是,事实上,大学教育在这方面可说是失败的,大学生很少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特立独行。他们只会抄抄笔记,背背讲义,然后走进教堂或舞会,在教堂里,他们用膝盖;在舞会里,他们用脚跟,他们的神经系统已经下降,他们不会用脑筋!

大体说来,台大文学院四年,虽然不无阅历、不无师承、不无交游,但基本上、内心里,我是孤寂的、自负的。一方面我深感没有可被我取法的“大宗师”,一方面我又深感没有可与我并驾的“振奇人”,所以基本上,在心境上,我是一个独行者。虽然如此,我也抱着“暂与俗人偕”的态度,与人和光同尘,偶有鸿爪可记,也颇发噱:

一、我重考改入台大文学院后,因抽签住校未中,又没钱在外租房,只好在温州街73号台大第一宿舍与陆啸钊同挤一张床,虽然有时斗嘴气得不讲话,但在不讲话中,陆啸钊还是送水果给老朋友吃。陆啸钊与我交情长达四十四年,深知我为人。1991年10月2日他对陈良榘说:“李敖为人,绝不先向你开枪。但你先向他开枪,他就用机关枪打死你。打死以后,还要补上一阵枪。”真知我之言也。

二、后来我分到第七宿舍,与张京育同房。张京育人还可以,但其貌不扬,像个拉三轮车的,并且愈老愈像。四十年后,他和他太太俞雨娣请我和汪荣祖、陆善仪、刘显叔、陈烈在台大校友会馆吃了一顿饭,饭难吃无比,陈烈吃的牛排且未化冰,我们都不能吃完,但他却津津有味,全部吃光,原来他的好胃口也是三轮车夫式的!

三、台大校本部送报生,原由台静农的儿子担任,后来转给庄因,庄因转给我,我转给陈彦增、孙英善,陈彦增、孙英善转给张丕隆他们。有一天我看到报贩子在送报,乃问张丕隆怎么回事。张丕隆说:“你们真笨,一个个大清早起自己送报!我们却把权利转包给报贩子了,每月抽头,鬼才自己送报呢!我们不做劳工,做资本家啦!”

四、机械系高才生卢保,为人温和、用功而节俭。开学时从南部北上,他母亲给他十个咸蛋,他慢慢吃,吃了一学期,放假回家,还带回去半个。

五、在台大,住第一宿舍第四室最久。同房间先后有翁松然、陈彦增、庄因、王建人、陈良榘、孙英善、陈鼓应、陈又亮、李耀祖等人。陈又亮年纪最小,慧黠可爱。有一次我跟李耀祖冲突,扭成一团,陈又亮冲过来劝架不成,突然大叫:“你们踢到我睾丸了!我疝气病给踢出来了!”说着就握着小鸡鬼哭狼嚎起来,大家一时惊愕,武斗自停。这时陈又亮破涕为笑,原来是假借卵子来退敌的。

同类推荐
  •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在台湾国学大师的1949

    国学大师胡适曾说自己为半个台湾人,而与他有类似经历的远不止他一人。本书选取了胡适、傅斯年、方东美、南怀瑾等一批国学大师,主要讲述他们1949年离开大陆去往台湾之后的人生经历。有家不能回,有亲不相见,他们只能在故纸堆了寻求慰藉,读者在了解他们在学术上的巨大成就之时,也可深深感受到他们对人生的无奈。
  •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凯达之魂:记一个民营企业家的人生和事业

    本书记述了张文远从一个只有中学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从一个生产队的记工员开始,成长为民营企业家的历程。
  • 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李鸿章坎坷创业路上的管理智慧

    李鸿章与多灾多难的清末同在。他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而崛起,致力洋务运动而知名,签订屈辱条约而为千夫所指,主持甲午战争而一败涂地。功焉?过焉?全有待后人评说!从经管的角度观察李鸿章波澜壮阔又坎坷曲折的一生,研究他不平凡的创业历程,剖析他高智慧的管理艺术,给读者以镜鉴,换读者以喟叹!
  • 萧劲光回忆录

    萧劲光回忆录

    本书是萧劲光生前的回忆录,内容涵盖萧劲光八十多年的人生经历。作者在回忆自己人生经历中,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有不少翔实记述,许多史料是过去党史军史上少见的,是研究党史军史的重要参考文献。
  • 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农民企业家成功之路

    成功的企业家很多,但他们中许多人的成功经历可望而不可即。本书所介绍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农民企业家,大多从平凡处做起,他们奋斗中的每一个足迹都是那么真实可信。尽管不是每个人,特别是农民都能成为企业家,尤其想成为杰出企业家更难。但通过了解他们的创业史,或多或少会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一些信心。创业成功的道路往往是不可复制的,但看别人走过的路,再选择自己能走的路,本书将在此方面给读者,特别是给有志创业的农民朋友以积极的启迪。
热门推荐
  • 悄悄悸动

    悄悄悸动

    刚上初中的小知欢面对无耻的大型犬类动物刘宇完全没有招架之力,一股脑的陷了进去。什么?小知欢发现这个犬是个中央空调,对每个母犬都发情?好吧!她只好做一次小白莲了!呆萌小白莲与万年中央空调的碰撞摩擦……咳咳……
  • 双林有信

    双林有信

    谁把七年时光定格成一辈子的永恒,叫人难忘。是谁把执念变成她的执念,生了根发了芽叫她六根不净,欲念滋长。拔了钉子的木箱是千疮百孔不是完整的木箱。有谁来教我坚强叫我不哭。阿公阿公,故乡的家没了,我不要想你。我爱这样的少年人,他们阳光爱笑抚慰心尖的伤口。龌龊的心,忍受千倍百倍的痛才好叫恶念不在生长。你是这样的少年啊,叫我哀愁叫我甜。你是这样的姑娘啊,叫我欢喜叫我心安。千回百转的心思谁来读懂,我的愿望很小很小,遇一人相知,渡这前半生的劫;得一人相爱,圆了余生的好姻缘。
  • 始道

    始道

    图乃呈现于人眼中实在的物象,图中由笔衍化万物,腾乃腾飞、高达之意。图腾乃是远古种族以自身之形象或以自身实力赋予永恒而存在的烙印。先祖本乃凡人,却通过天地万灵修炼之法,自行创立符合人类的修炼之法,亦有超越天地种族的能力。自创图腾路,与修真路齐出!
  • 绿茵上的传奇

    绿茵上的传奇

    这是一个讲述中国传奇球星赵紫龙故事的书“我希望能够带领国家队冲进世界杯,这是我这辈子的追求!”
  • 校草太难缠

    校草太难缠

    拜托!她只是个蝼蚁等级的普通女生耶!这根桀骜的大校草到底是看上她的哪一点啊?!跟踪、偷拍、ps照片就算了,竟敢坏她名声到处散布18禁的不实流言!给冷眼他装看不见,大声训斥他也无所谓,拿着各种无厘头招数逼她就范,只为……救命啊——谁谁谁快把这妖孽收走吧!她是负了他前世的情,还是欠了他今生的债?比帅哥再帅了那么一点点就想扮演旷世痴情男?!你又不是大热天猛飞霜的男版冤窦娥!别动不动就用“你要对我粉负责”的眼神控诉她,神经很脆弱有木有!虾米?!搞了半天原来她只是个替代品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锦绣凰途之一品财女

    锦绣凰途之一品财女

    顾清,二十一世纪名牌财经大学高材生,精通算术,拥有超强记忆,素有“活计算机”之称。一朝穿越,再次睁眼,不是深宫后院,不是香闺绣楼,却是尸骨遍地阴森的乱葬岗,被人收养的农家女!养母暴毙,十岁女童秒变扫把星!顾清仰天长啸,“呜呼,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从此没有扫把星,只有“女财神”!为温饱奔小康,顾清使尽浑身力,算遍天下账,囊尽金银入满堂!十岁孩童,为了温饱奔小康,拨着算盘过活。毕竟年幼,竟然将算盘打到了状元府。表面温婉如玉,满腹经纶,实则腹黑如墨的丞相大人怎舍得这么个招财猫?纳入账房,看着金银滚滚来,丞相大人眯着他的凤眼,怎么也得给点奖励,小猫,你就从了本相吧……
  • 穿成崩坏小说里面的女主

    穿成崩坏小说里面的女主

    叶森森曾经是个花季少女,但由于她吐槽了一句小说里的男主太眼瞎,连绿茶婊都分不清,结果让女主被送进了监狱,甚至被男主搞得家破人亡,最后惨遭遇害,叶森森吐槽了一句,这男主是脑残吗?叶森森看着眼前这个眉眼清秀的少女,决定为了自身的安全,必定要远离男主。最后叶森森是无语的,一个霸道总裁的小说,为什么会有穿越的人,还有古代人,未来人,星际人,甚至连吸血鬼和妖兽人都出来了叶森森指着老天说:老天爷,你玩我呢?
  • 一纸情长难诉说

    一纸情长难诉说

    青春是一把双刃剑,有开心,也有疼痛,但往往两者是并存的,只要我们能够洒脱地拥抱青春,才能更好的拥有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