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575800000072

第72章 中国书籍在德国进入“后主宾国”时期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的时候,中国以主宾国的身份亮相2009年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把这一届“全球出版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数风流国家,还看中国。”正如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所说:“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这一届书展虽然结束了,但中国书籍的清香在德国却越来越浓郁。

中国书籍好卖

与DBH书店集团并驾齐驱的塔利亚书店集团,从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以后,进一步加大了销售与中国有关的德语书籍、德译本中国书籍以及原版中国书籍的力度。比如,读者走进塔利亚书店集团位于柏林的一家分店,马上便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中国气息。书店大堂设有一个中国书籍展台,除了图书以外,还摆放了中国结、中国剪纸等艺术品。读者在书店可以发现,在文化、经济、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等各类图书中,都可以找到与中国有关的书籍。

而最多的要数工具类书籍,如《中文说、听、写》、《中国导游》、《5000年历史》、《气功》等。德国首本《汉德歇后语词典》很受读者欢迎。这本书由德国汉学家罗艾可与她的老师顾彬共同编写,书中收录了大约1400个歇后语词条,涵盖中国文化与民俗的各个方面。

经济类书籍也是德国年轻人比较关注的。德国驻华记者弗兰克·泽林的《中国密码》、《与中国为邻》,曾登上德国的畅销书排行榜。这两本书连同《中国震惊》等一起被作为推荐书目。而在新书中,约翰·奈斯比特、多丽丝·奈斯比特夫妇的新著《中国大趋势》德译本引人注目。此外,欧洲外交关系协会执行主任马克·里欧纳德的《中国怎么想》则把焦点对准了中国智库。

给读者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文学书籍在德国书店的大量涌现。为了借助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推广中国文学作品,中国有关部门曾资助图书翻译,这届书展上汉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数量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书展,展出的中文作品的德译本达到160种。书展之后,德译本中国书籍遍布德国书店。比如在塔利亚书店,德译本中国本土文学作品就有不下40种,像余华的《兄弟》、莫言的《生死疲劳》、李洱的《花腔》等。

中国故事好看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建德曾说:“外国作家很少以中国为题材写作,即使写,也不是将中国人作为主角。”不过,这两年,借中国成为法兰克福书展主宾国的热潮,这样的作品在德国陆续出现了。

《中国皇帝》是一个典型的德式“中国故事”。作者是柏林的年轻作家蒂尔曼·拉姆施泰特。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展开叙述,讲述了“我”与祖父的关系及前往中国的故事。作为生日礼物,“我”原来要去中国,但这个计划没能实现。于是,“我”在信中向兄弟姐妹叙述了自己虚拟的中国。蒂尔曼·拉姆施泰特在谈到他写的虚拟情节时说:“这只是美好的故事,并非后现代的内容。”《中国皇帝》荣获奥地利文学大奖——第32届英格伯格·巴赫曼文学奖。评审委员会评价这本小说,认为其风趣,却又悲伤,非常精彩。同时,蒂尔曼·拉姆施泰特也赢得了德语文学界最有名的朗读大奖赛观众奖。

青少年小说《乘龙飞行》由小说家汉斯·彼得·霍夫曼撰写。这个情节紧张的故事仿佛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汉斯·彼得·霍夫曼把他的女主角安娅送上了跨越时空之旅。由于爸爸工作需要必须到中国去,安娅也不得不离开德国。在她乘坐一架小型私人飞机前往她爸爸所在地的途中,飞机出了事故。作者认为这样的探险还不够刺激,又让安娅通过一些神秘的偶然跌入了中国的战国时代。

也许中国故事的市场实在太大,德国还成立了一家专门出版中国故事的出版社——德国黄出版社。该出版社推荐的一名新作者欧普拉,就专门撰写中国故事。

欧普拉的第一部作品是《小月兔》。作者用清新的笔调向德国小读者讲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兔子“兔兔”的故事。故事以中国人过中秋节、祭祀月亮女神为背景,围绕兔兔被抓又被放的事件,描绘了兔兔与村庄李家两个孩子的友情,以及人们对天宫中小月兔的喜爱。

德籍华人作家受欢迎

对中国的关注,也带动了德国华人的创作热潮。旅德华裔作家关愚谦与夫人、德国汉学家蓓塔·哈瑞最近推出了新书《大鼻子——中国人怎样看我们德国人》。关愚谦夫妇总结近年来在德中两国的生活经历,通过对近120位德中各界人士的采访,用生动有趣的实例解析了中德两国在文化上的差异。通过采访,他们归纳出中德文化上的一些差异,比如德国人做事慢,中国人做事快;德国人喜欢喝,中国人却喜欢吃;德国人崇尚力量强大,中国人追求家庭幸福;德国人喜欢太阳,中国人更爱月亮等。

另一位用德语写作的华人女作家——罗令源也一直备受德国媒体关注。她的长篇新作《留洋肚子静悄悄》也把眼光转向了中德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小说借助一对中德恋人在中国的短暂经历,揭示了西方个人主义与中国儒家伦理间的冲突和互融,展示了一个介绍中国、探析中德恋情的新视角。此前,她用德文写作的短篇小说集《你给我从五楼上滚下去》,获得了阿德尔伯特·冯·察米索文学促进奖。

此后她还出版了用德文写作的首部小说《中国代表团》。她的短篇小说集《夜游莱茵河》也聚焦中西文化的异同。书里共收集了5个短篇故事,介绍了5位年轻的中国女性在德国的爱情经历,让人从中能深切体会到中国人和德国人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文化素质和心理感受上的巨大差异。

对于中国故事受到德国读者的关注,德国汉学家们认为,这与当下国际上“中国概念”越来越流行有关。

德国人欲《乘龙飞行》

德国小说家汉斯·彼得·霍夫曼的首部青少年小说《乘龙飞行》,将读者带往古老的东方中国。故事情节紧张有趣,仿佛一堂生动的历史课。

霍夫曼说:“这是一部探险小说,是一次跨越时空之旅,也可以称之为骑着龙飞行。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这样做的。一开始就是这个构思,做这样一次时空跨越、一次精神之旅,这是受到道教的精神之旅的启发。这是一张白纸,但是却像一片迷雾,而我必须摸索着前进。这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探险。”

霍夫曼把他的女主角安娅送上了这次跨越时空之旅。由于工作需要,安娅的爸爸必须经常到中国出差,她也不得不跟着爸爸去中国。一开始,安娅一点儿都不喜欢这样的迁徙。在她乘坐一架小型私人飞机被送到爸爸那里的途中,飞机出了事故。仿佛这样的探险还不够刺激,作者还让安娅通过一些神秘的偶然跌入了古代中国,即中国的战国时代。霍夫曼解释他为什么选择了这一历史阶段,“就是想选一个有意思的、充满野性的时代,一个转折与变化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中国方方面面正在成型的典型时代。各种思想和世界观尚未确立,一切都还在酝酿中。进入这样一个时代当然是非常有意思的,因为那里还有许多事情发生,还有许多事情是可能的。”

对霍夫曼来说,更重要的是,他要非常准确地描述历史,因为他对中国历史特别熟悉。除了写书和翻译之外,他还在蒂宾根大学教授汉学。

霍夫曼对细节的描写也极为详细,比如他设置了安娅遇到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个皇帝的秦始皇的情节。在故事里,有一名会讲德语的中国人陪着安娅,他叫鲁岛。霍夫曼通过他,不仅向安娅,而且向读者介绍了中国的历史。

这个故事涉及哲学、思维方式以及历史人物性格。但是霍夫曼的愿望不仅是通过他的故事传播知识,而且还希望让读者能够得到消遣:“故事要有意思,情节要紧张。如果通过这段或者那段故事引起了读者的兴趣,让他们以后进一步去阅读其他的书籍,去了解老子,去了解这个皇帝到底做了什么,或者其他历史人物,那当然就更好了。”

霍夫曼将他在创作这部长篇小说时所感受的乐趣通过故事传递给他的读者。

他自称写这部长篇小说是一次探险,是他自己乘着龙飞行。不仅他的读者们可以通过阅读这部小说学到知识,他认为,自己也在写作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许多有关中国的历史和哲学书籍中讲的很复杂的内容,他都用简单的语言传达给年轻的读者。

霍夫曼目前正在中国台北,并将在那里待上一段时间。但是《乘龙飞行》恐怕不会是他唯一的青少年小说,他觉得自己完全可能会写一部续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多兴趣,我不想把话说在前面,真的不能。不过我还是非常想念小说中的一些人物,想念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现在这本书完成了,他们要先休息一段时间。一两个月以后,这些形象又会在脑子里跑来跑去,要求我把他们的故事讲下去。先看看再说吧。”

(雪莲编译)

同类推荐
  • 树人文库-警示一生的成语故事

    树人文库-警示一生的成语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是一部探究媒介、传播与国家命运关系的学术专著。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传播战略。在复杂系统理论的逻辑框架下,采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典型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背后的诸多传播问题,清晰呈现媒介传播在历史兴衰中的动力机制,丰富发展了媒介理论,展示了传播思想的学术魅力。引证材料翔实,理论思考严密,宏大叙述鞭辟入里,精微分析智趣横生。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智慧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智慧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鄂温克人与电视

    鄂温克人与电视

    本书以态度与行为的微观视角为切入点,重点研究电视对鄂温克人认知、情绪情感、行为意向以及行为变化的影响,并且就电视影响鄂温克人态度与行为改变的因素作了详尽的阐述与分析。适读对象:新闻传播、心理、教育等专业的师生、研究者及爱好者。
热门推荐
  • 首席的天价宝贝

    首席的天价宝贝

    那年她七岁,而他二十岁,他是南宫家族首席总裁,她是他收养的妹妹,可她却一直叫他爹地。她十五岁那年,腹黑男站在她面前阴沉着一张俊脸质问她为何早恋!他恨不得立刻找到那个该死的家伙将他碎尸万段。她坐在餐桌前扒拉着饭菜食欲旺盛:“爹地啊,我的男友很多你是要问哪个?”
  • 我在迈阿密

    我在迈阿密

    《我在迈阿密》讲述的是一位在读博士生的情感生活。这个无论个人还是家庭都相当优越的“我”,却无所事事没有进取动力。他目光所及或兴致盎然的事物还是男女之事。比如一个名曰孙不言的人搬到宿舍后,讲述他与女朋友的故事是:我们每天做三次爱,早中晚各一次,有时候还不止。孙不言说他老婆相当敏感,碰一碰身体就软。他这样说的时候,一般都是我们已经上床了,有人会突然骂上一句:操!
  • 宠妻至上,亿万老公求扑倒

    宠妻至上,亿万老公求扑倒

    她,童潇潇,结婚前夕未婚夫出轨,与自己表姐啪啪啪,还不要脸的发了几张他们床上照片,靠,兔子急了还咬人呢,她在民政局门口随便拉了个美男结婚,谁知竟惹上高干总裁,夜夜求扑倒到,萌妹只喊受不了,不过,这个冒出来的前未婚妻是怎么回事,看她如何斗渣美,斗贱男,开创宠妻的无限道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满腔南山南

    满腔南山南

    德云社同人文,是跟生活节奏的同步。慢热文,不是团宠,有分歧和不相信,也有分道扬镳的地方,但是结果是好的,大家都是好的。
  • 锦鲤食神超甜哒

    锦鲤食神超甜哒

    【前方高甜预警,非战斗人员请迅速撤离!】作为一枚大吃货的沐可可,不仅长得可爱,才艺多多,最最重要的是能吃,在追寻美食路上被锦鲤附身,幸运指数噌噌噌!作为一位一不小心就会耳根红脸红的男主时常会认为,自己是她在追寻美食路上顺便把自己给捡回来的!因为在好吃的面前,他就好似浮云~后来有一天,沐可可突然被咱家男主给表白的一愣一愣的。他把她壁咚在墙角,对她说:以后我给你买好吃的,好吃的归你,你归我!听说跟欧皇本皇待久了,自己也会有欧气耶,化身锦鲤~然后,男主欧皇指数噌噌噌,女主锦鲤指数噌噌噌+10086……【吃货少女!萌萌哒,轻松搞笑,甜宠1V1】
  • 亿万富翁宠上瘾

    亿万富翁宠上瘾

    婚礼前夕,她发现未婚夫跟她闺蜜在新房里滚床单。父亲入狱,母亲因受不了打击心脏病突发死亡。短短一天的时间,什么都没有了...插播一条:白黎轩:上哪去啊?伊沁雪:我...我就出去转转...白黎轩:去哪?我陪着你~伊沁雪:不用不用,我突然想起来我还有事不去了,不去了...白黎轩:嗯,再跑你试试!
  • 没有南瓜的日子

    没有南瓜的日子

    南瓜是我曾经养的一只猫,开始她应该不见三年多了,所以现在的生活没有南瓜,这里的所有故事灵感都来自日常生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曰

    修仙曰

    身为魔物,却心怀苍生。仙魔到底,谁是谁非?修仙之路,修的是何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