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9621500000019

第19章 游伊塞克湖(4)

陈诚的这首诗,是汉族古诗中描写西域穆斯林生活最贴切、最生动和最早的一首诗。诗中“撒蓝”是穆斯林祝安词;“抓饭”是源于穆斯林的一种饮食,至今仍然流行于中亚和中国新疆地区。前两句“巍巍金壁瓮高台,窗户玲珑八面开”说的是“缠头回回”即乌兹别克人建筑艺术的精美,雕刻的门窗玲珑娴巧,后面两句“阵阵皇风吹萧幕,飘飘爽气自天来”描绘了西域的风景,后面四句“加跌坐地受朝参,贵贱相逢道撒蓝。不解低头施揖让,谁知屈膝拜三三”,这里具体描绘了穆斯林见面地位不分贵贱,都要道声色俩目,以及如何礼拜的动作。最后两句“饭炊云子邑相兼,不用匙翻手自拈”,则生动地刻画出西域穆斯林制作“抓饭”的过程,以及不用匙子而用手抓吃食物的风俗。

现在的托克马克有陕西籍东干人3000多人,城内有一所东干娃娃居多的学校。托克马克市北面就是秋河,而秋河过去就是新渠。住在托克马克和营盘的东干人全是陕西籍,他们把托克马克称做“巴札”(即市场的意思),可以说托克马克是四周农庄的主要贸易市场。在1991年前,这里同属苏联,没有边界。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参照北欧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从苏联分开,形成了独立的国家。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以秋河为界,连接哈萨克斯坦的新渠到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的秋河大桥,是由东干人富商尤路思诺夫修建的,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的关卡也设在桥的两端。

由于哈萨克斯坦比较富裕,而吉尔吉斯斯坦比较贫穷,托克马克出现了毗邻国家特有的各种现象。就像可以从马来西亚北部到泰国的合艾市,新加坡人到马来西亚新山市,文莱人到马来西亚美里市,中国香港人到深圳一样。马来西亚北部人喜欢到泰国南部的合艾市,一是那里物价低廉,二是有色情娱乐场所,因此,马来西亚北部边界每天都有大量游客进入,并设有旅游专线。泰国盛产大米,从北部走私大米进入马来西亚,一直是被政府控制的。而新加坡人进入马来西亚新山市,因为这里地大物博,物品便宜,汽油价格低,新山市的发展和新加坡人的大量投资分不开。而文莱人喜欢到马来西亚美里市,也是一样的情形。香港人到深圳,有投资,有购物。和这些情形一样,住在哈萨克斯坦的新渠、营盘的东干人每天来到托克马克,进行贸易交流,况且哈萨克斯坦人收入高,平均月收入每人80美金,而吉尔吉斯斯坦则为20美金(2001年统计)。所以,来吉尔吉斯斯坦这边购物便宜。另外,哈萨克斯坦是中亚地区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盛产石油、小麦,而吉尔吉斯斯坦不产石油,小麦也缺,汽油、面粉价格自然高些,这样导致了走私活动。此外,营盘和新渠都是东干人的聚居区,回民的教门好,庄风严格、淳朴。有些东干人娶二老婆,也选择在托克马克安第二个家。

现在的托克马克,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再返阿拉木图

继2000年的一趟阿拉木图之行后,2002年初春,我又从东干人的根据地——新渠出发,踏上了去阿拉木图的行程。从新渠到阿拉木图大约300公里,车子朝西北方向行去,穿过阿拉套山的峡谷,便到了阿拉套山外的丘陵平原上。这里地势平坦,车行了两个小时,很少见到人烟,空气格外清新。眺望远处,硕大的翠绿的草原上,长满了高高长长的野草,迎风摇曳。这种空寂的心情,一直萦绕在心萦,就像唐代岑参的边塞诗《碛中作》写的:

走马西来欲到天,

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

平沙暮里绝人烟。

在中途,载我的东干司机,专门找有小河的地方停车小息,我便在清澈的小河旁做小净和礼拜。之后,我坐在草丛中欣赏四周寂静的草原风情,东干朋友则忙着收拾小食品,漱洗水果。我向南边望去,雄伟的阿拉套山耸立在眼前,在山腰处,长着广阔稠密的松树,山脚下,有一片哈萨克人的牛羊圈房。草原周围盛开着各种各样鲜艳绚丽的花朵,阳光是灿烂的,天空清澈无云。我在悠闲中和东干朋友吃完了备好的野餐后,又上路了。

我们在下午到达阿拉木图。这是我第二次来这里,我有了详细观察阿拉木图市景的时间。在东干人居住的“佐俩—瓦斯道科”(意即东方曙光)城镇抬头仰望,便发现这里有高耸矗立的雪山,白皑皑的雪带熠熠发光,与我在营盘看到的天山不同,这里的雪山耸立在城市附近,给阿拉木图市增添了优美的景象。

阿拉木图以前称做维尔内,是沙皇俄国时代七河(即伊犁河、长拉塔尔河、毕因河、阿克苏河、纳戎河、萨尔坎特河和秋河)省的首都。后来,阿拉木图又是哈萨克斯坦的首都,该国首都迁往北部靠近俄国的阿斯坦拉新城是最近几年的事。

阿拉木图的东干人主要来自伊犁。1881年至1884年,俄国根据《伊犁条约》,归还伊犁给清朝政府,伊犁的回民便选择迁居俄国,他们过来时没有受多大苦,是和平时期迁移过来的。目前,阿拉木图有两座清真寺,一座叫伊犁清真寺,是属于新疆回民的。另一座叫托克马克清真寺,是早年从营盘迁移到这里的陕西籍回民修建的。

在阿拉木图东北面东干人聚居的地方,有一条街道被命名为“白彦虎路”,也有一所大的中学,学生和教师多数是东干人,学校里也教东干话。

阿拉木图的市中心,有一条以东干人的领袖马三成命名的街道“马三成路”。马三成是继白彦虎后出现的东干人第二代英雄人物,他生在营盘,1918年俄国革命时,他在中亚组织了东干骑兵团,为苏维埃政权在中亚的建立立下了大功,曾受到列宁的召见。和他一起战斗的有俄罗斯人伏龙芝。此后,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曾改名为伏龙芝,一直到苏联解体后,又恢复为旧名比什凯克。

很巧的是,伏龙芝的父亲老伏龙芝和白彦虎的后辈人有密切的关系。1930年,担任哈萨克联盟领导人之一的马三成,在阿拉木图成立了“白彦虎中等师范学校”,培养了许多东干人才。不幸的是,1937年,在斯大林“肃反”恐怖时期,马三成遇害。我的老朋友、吉尔吉斯斯坦《回族》杂志主编尤素波夫曾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马三成在1937年‘肃反’时,被军政人员叫去,第二天就遇害了。1991年苏联解体后,我们东干人专门查询了克格勃的档案,看到讯问记录上签名的是一位年轻军官,而信纸上有一大滩墨水印子。可以推知,审讯军官讯问时,马三成像我们东干人一样,性子强,肯定是当场不服讯问,质问审讯官‘我打江山时,你还在做啥着哩。现在能换到你们有资格来讯问我们?’那墨水印子可能是生气时,拍翻桌子墨水溅落留下的。第二天他就被拉出去,遇难了。”

1960年,马三成被苏联政府平反了,他的故乡营盘也被命名为“马三成乡”。

在阿拉木图,接待我的是位叫然木札·马的东干人,他是20世纪60年代因“塔城事件”跑出来的。他讲的东干话一听就不同。他在新疆上过中学,并会拉一手很好的小提琴。晚上,他还高兴地给我们拉了几首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曲子,可惜我却不熟悉。他的夫人是乌兹别克人,东干话听不了多少,但东干饭食做得好。闲扯中,我便这样问然木札·马:“为什么不娶东干女子?”他说:“我刚从新疆过来时,一无所有,很穷,而住在城里的东干人都比较富有,他们看不起我们这些刚从中国过来的穷人,哪个肯把姑娘嫁给我呢?”他呷了口茶,慢慢又接着说:“后来没有办法,碰到我现在的热娜(老婆),就结了婚,老婆的娘家也不愿意,几位兄弟也嫌我这个穷中国人。结婚两年后,我才让老婆回娘家探亲。过了几年,我的情况好了,那‘缠头’家里一看我对老婆这样好,他们才对我客气。可我是怪脾气,从来没有上过他们家。人家不好时,你看不起,人家光阴好了,你却来客气?”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事,心想原来嫌穷爱富不分种族,各处都有啊!旁边一直侍陪着丈夫的然木札·马太太,可能听惯了丈夫的话,虽然不懂东干话,但能够猜出来吧,她悄然地收拾桌子上的东西。然木札·马与他的夫人感情很好,他们的一位女儿叫素福叶,是东干人年轻女子中职务最高的,博士出身的她曾是阿拉木图国立大学学生会主席兼法律系主任,后又调往塔那斯州立大学任高职。然木札·马是阿拉木图东干人中很成功的商人。

后来,我跟同行的老朋友侯赛因·安讲了,我说,然木札·马的女儿很漂亮,有高才,但在东干女子中年龄大些,还没有对象,肯定他父亲是个唠叨人(厉害人),当初,他穷,富有的东干人不给他女子,而现在他好了,他也不会把女儿嫁给穷的东干人,他还笑话其他人,实际他们的器量是一样的。侯赛因·安听了,没有讲话,只是哈哈大笑。

在阿拉木图东边250多公里处,有一个叫江尔肯特的东干人中心。江尔肯特现已改名为潘菲洛夫,这里的东干人,大多数是1881~1884年《伊犁条约》后过来的。在潘菲洛夫有一间清真寺,和在吉尔吉斯斯坦科拉考尔的回族清真寺一模一样,原来设计建造的是同一个人——张师傅。听说这些清真寺和乌鲁木齐的陕西大寺有些像。目前,在潘菲洛夫的中国式清真寺已被列为哈萨克斯坦的文物遗址了。

在潘菲洛夫县,除了有4000多东干人外,还有相当数量的维吾尔族人,他们的前辈是和东干人一起跑出来的。他们都聚居在一起,相互间通婚多,也在清真寺一起礼拜。好多当地东干人会讲维吾尔话,而该处的维吾尔族人也会讲一些东干话,这是在中亚其他东干人地区少见的。

潘菲洛夫的东干人的前辈是在1882年开始从伊犁向俄国迁居的。而在此前的1881年底,就有一部分富有的伊犁回民,用大卡车载着财物迁移到了偏远但又肥沃的亚历山大洛夫卡——骚葫芦(距中国边界1000多公里)及阿拉木图。1882年1月10日,沙俄政府向伊犁居民发出警告,要求迁往俄国境内居住的中国人不能向俄国政府要求物质援助,以及迁移后要履行服军役的义务。但在1882年,还是有大量的回民和维吾尔族人——多数是穷人,步行或骑马向俄境迁移,到了距中国伊犁80公里的乌塞克河左岸,被俄国政府安置下来,便形成了江尔肯特县城(潘菲洛夫)。这批东干人都是“东干人中最穷的一部分”,他们也乐意就近居留,当然,步行实在太难了,况且穷人到哪里去都还是一样要受苦。但据史料记载,这些东干人并不要求任何物质援助,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土地。这就很奇怪,土地是东干人过来后最关心的,即便1882年后选住在维尔内(阿拉木图)城内的东干人,他们虽然从事多种职业,如烧砖、运输、卖菜或做小生意,但多数人还是要求划给他们一块土地。具有悠久农业传统的东干人,即使在城市中,也仍然希望成为传统的有土地的东干人。许多租种哈萨克人土地的东干人,在1919年“十月革命”后,当时的苏维埃政府实行“谁耕种土地就属于谁”,结果,一夜之间,许多东干人有了大片土地。在维尔内(阿拉木图)郊区形成的佐俩—瓦斯道科,这里的东干乡庄就是那时期获得土地的东干农民建立起来的。

我因此联想到,多数东干人的质朴和勤俭,可能和他们的农业传统分不开。记得两千年前的《吕氏春秋》有一段话,在这方面写得很准确:

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农,农民,非徒为利也,贵其志也。农民则朴,朴则易用……民舍本而事未则好智,好智则将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对于土地的珍贵,明朝沈实国的《咏田诗》描绘得更有神:

昔日田为“富”字足,今日田为“累”字头。

拖下脚来为“甲”首,伸出头来不自“由”。

田在心上“思”常苦,田在心中“虑”不休。

当时只望天为“福”,谁望田多“垒垒”愁。

诗中,富、累、甲、由、思、福和虑、垒的繁体字,都有“田”。

当年,多数东干人到了俄境,一无所有,都是靠所拥有的土地一点一点发达起来的。目前,大多数东干人只靠土地谋生致富。对土地的珍重,与其他民族一样。目前,在阿拉木图和潘菲洛夫这些曾经是属于古代匈奴统治的地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大约是在中国汉初时期,匈奴的东方有强大的东胡国,匈奴经常受东胡的欺侮,被迫送人质,献财物。公元前209年,昌顿当了匈奴单于,东胡王向他要千里马,大臣们说:“这是我们匈奴的宝马,不能给。”昌顿说:“怎能为一匹马,与邻国搞坏关系呢?”遂把千里马送给了东胡王。后来,东胡王又要昌顿的妻子,大臣们说:“东胡王太过分了,应当给点厉害看看。”昌顿说:“不能为一个女人而蛮干。”于是,又把妻子送给了东胡王。东胡王更骄傲自大了,不久,又索要匈奴东部无人居住的土地,这回大臣们才说:“那些地方比较荒凉,送给东胡算了。”昌顿说:“土地是国家的根本,岂能送人?”于是,他亲自带领精兵,奇袭东胡国,将它灭亡了,并征服了天山南北三十六国。

同类推荐
  • 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只为与你心心相印

    本书作者将禅宗思想引入历代富于禅意的诗文书画,从艺术文化视角来解说禅宗,通过对具体文艺作品的分析,总结归纳禅宗的艺术境界和理论,是一本禅宗艺术论。
  •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影响中国人的十大汉字:让

    读过本书的这些故事以后,大家应该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学习了。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当今,礼让都是人重要的品德。只有礼让了,世界才会和平,社会才会和谐,人与人之间才会有爱。
  •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政体

    中国历史文化百科——政体

    此系列书籍介绍了中国历史文化百科的知识,内容包括字谜,中医学,武术,政体,哲学,战争,天文学,诗歌,服饰等。
  • 人类一半是地球人一半是外星人

    人类一半是地球人一半是外星人

    为什么星相学中的28星宿,无时不刻影响着我们的命运?为什么当我们静静地仰望星空的时候,可以感到灵魂安静下来?为什么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没有任何动物,会仰望一无所有的星空?其实,仰望星空的,并不是我们人类自己,而是我们身体里的外星人,它们在仰望自己宇宙深处遥远的故乡。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凌云主宰

    凌云主宰

    一念斩至尊,一手破苍穹!就算没有至尊的潜力,也要有至尊的霸气,谁能说废材没有未来!谁说我不能争霸洪荒,神挡杀神,魔挡诛魔,天阻逆天......
  • 灵神录

    灵神录

    一个无依无靠的小乞丐,一个以灵力为尊的时代,一个群雄并起,可以役使妖兽、鬼灵的大千世界……………………
  • 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注

    华严经题法界观门颂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许世扶桑随笔集

    许世扶桑随笔集

    慢.笔慢.性慢.心愿你我走遍天涯,四海八荒归来之日仍是少年
  • 暗杀似的绕到背后拥抱你

    暗杀似的绕到背后拥抱你

    这是一个杀手重生后,开始看书、晒太阳、跑毒圈、暗杀似的暗恋一个人的故事。暗恋与暗杀,对于杀手来说没有差别。
  • 平凡的老二

    平凡的老二

    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仅描述我那平凡又无趣的人生前二十年
  • 斩邪圣君

    斩邪圣君

    江湖无情路,男儿当杀人,溅血三千里,杀人无形中!武道仙颠,那不是强势横夺,那是冷寂孤独,斩邪灭万法,夺道通天立仙,破除原始迷瘴,消除罪恶枭灵再造一片新翻天地和谐千万载……
  • 登上高处仰望你

    登上高处仰望你

    爱情,似乎总是要经历怦然心动、沐浴爱河、刻骨铭心,最后相濡以沫或者相忘于江湖。然后,在新的恋情到来时,又如同看着别人的故事一般,嘲笑自己曾经的痴傻与错付,如此反复,乐此不疲。这世上,有没有一种人,不知是因为专情还是懒惰,只历经一人,便痴守一生。六天的短暂邂逅,因一场意外而错失彼此。六年中,他为她一步一步登上孤寒之处,她为他日日夜夜静默黑暗之中。再次见她,方知坚持原来是如此美好,而她,不仅是对他执念的救赎,更是让他仰望的所在!
  • 世界著名宫殿(下)

    世界著名宫殿(下)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织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