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056900000275

第275章 世说纷纭暮蔼蔼,高手如云齐并至(三)

段思君蹙眉不乐,惊问道:“孔儒生,你在絮絮叨叨说个什么?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你读书读傻了是不是?满嘴之乎者也,呜呼哀哉,要是将读书的劲头用在保卫君主之职上,恐怕你也是可堪大用的良才。”那书生正是大理段氏家丞,位居“耕樵渔读”之末,名唤孔儒生,江湖人称妙笔生花圣手书生便是此人。他俯首低声应道:“君臣之道,故在”“够了,我可不是来听你废话的,打住吧,想不到十多年不见,你们还是老样子。”孔儒生接过话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属下愚钝,读书甚少,还望郡主点拨一二。”身边的其他三人大觉难堪,面对这个口若悬河的四弟真是有苦难言,当着段思君的面又不便立即制止,生怕惹得郡主不高兴,大发雷霆,到时候四人同气相连,无一列外,一并受到大肆痛斥一番,心里定是不好受。沈凝笑得肚子都快破了,忍不住问道:“母亲,这个大叔倒有意思,跟我爹爹有过之而无不及,定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教书先生吧?”段思君忿恚不已,冷言讥笑道:“你爹爹可不及此人,这位孔叔叔坏就坏在学得太杂,无一精通。”孔儒生不怒反觉得受用,一脸欢愉地逢迎道:“郡主教训的是,业精于勤,荒于嬉,废于惰,属下才疏学浅,眼见短拙,却不知这位美若天仙的小姑娘如何称呼?”

沈凝又是呵呵一笑,望着段思君问道:“母亲,他们口口声声称你郡主,还夸赞凝儿美若天仙,很会说话啊。”段思君苦笑,心里高兴不已,嘴上却得理不饶人地道:“此人活脱就是一个书呆子,别理他,素无新意,久则乏味,跟他说话简直就是对牛弹琴,还是别自讨没趣。”孔儒生欠身哈腰地赞道:“原来小姑娘是郡主千金,自是小郡主,更是我等的小主人,失敬,失敬!”段思君奉劝道:“好了,主人便是主人,还有大小之分,是不是还有轻重之别,你们如是亲疏之见,嫡庶之别,还是早日回大理,我的事早在十六年前说得很清楚了,既还在耿耿于怀,还来找我作甚?”那个农夫大觉异常,抢先孔儒生回答道:“郡主误会,我等绝无此意”段思君道:“是啊,你们不过下人,怎能对眼下情势有任何改变?皇叔视我为段氏一族的耻辱,自然更不会接受我的家人了,你们还是回去吧。我的安危早已与大理恩断义绝了。”农夫如鲠在喉,也不知如何圆通此事,就连一直对答如流的孔儒生也是嘴笨舌拙起来,冷汗直涔,焦虑忧心。樵夫柴横山道:“郡主恕罪折过,小人们言不达意,出言无状冒犯郡主,还望你大人不记小人过才是,何况皇上十余年来,日思夜想,对郡主念念不忘,每逢佳节之时,倍感担忧记念,我等日夜侍奉左右,都能感同身受,这不是不远千里派我等前来中原,找寻郡主,望早日回到大理与皇上重逢。”

沈凝笑声立即凝重,没想到母亲这十余年来孤苦悲戚,过得甚是苦楚,有家不敢回,有亲人不得重逢,这是多么凄凉的景象,不由心酸悱恻,眼眶也是湿润。段思君气怒似乎好受许多,用强硬坚决也掩饰不住对家的思念,忍不住道:“还是柴二叔为人正直,处事公允,句句能说到我心坎上,既然皇叔对我不计前嫌,为何现在才派你等亲身侍卫前来?难道大理最近发生什么事了么?”段思君一问,四人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如何应答,脸上迟疑重重足显焦虑,定是有难言之隐,不便相告。

段思君何其心细,怎会察觉不到这四位的异常举动,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地将事情弄个明白,问道:“柴二叔有话请说,可别还当我是小孩子,何况我女儿都有我当年那般年纪,她都能看出你们定有事瞒着我,何况我会看不出,难不成真当我是外人了,想欺瞒不告么?”柴横山一脸惶急,满头大汗,装作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说道:“回禀郡主,其实也没什么事,皇上他不过来大宋而已。”“什么?皇叔来大宋?肯定不是来接我回大理的吧?何况大理与大宋之间虽和睦友邻相处,视为一家,但一国之君擅自离开大理来到中原,如没有大宋皇帝召见,难免会造成误会,我虽一介女流,不谙政务,却也明白。”段思君轻蔑地讥嘲,话中意味充满不怀好意的忌恨,隐有不快。沈凝在一旁不住地轻扯母亲衣角,示意她久别重逢,还是对长辈客气一些,免得令下人难堪。

柴横山苦楚的神情真不知当讲还是不当讲,大有忌讳,左右为难,渔夫姜贤愚与农夫褚作天性情憨直也不敢令性情乖张的段思君嗔怒不愠,哑口无言地低首认错。倒是一脸和睦慈笑的孔儒生却是解颐道:“郡主多虑了,皇上乃是来受大宋册封,并无什么大事,郡主担忧国事,真乃巾帼不让须眉,实乃女中豪杰。”段思君冷哼道:“好了,少在我面前装腔作势了,近来武林之中并不太平,何况人声鼎沸,人尽皆知,我又岂能不知,大宋今非昔比,已是强弩之末,一遇疑难大事必是找友邻邦交求救,妄称什么泱泱大国。”

孔儒生一改脸上的嬉笑戏谑,变得一本正经,就连沈凝都能清晰感觉到事态的严重,实难想象,只听他道:“郡主天资聪颖,耳目甚广,看来是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了,正如郡主所担忧那样,大宋有难,而我大理岂能坐视不理?”孔儒生将最近各国运势大致向段思君讲述大概,去繁就简,扼中要害,说得是言辞清晰,文理通俗,倒不像寻常那样引经据典,毫无正经,沈凝洗耳旁听,也深感佩服,看来这“耕樵渔读”并非看上去那么普通,能在皇上身边充当家丞侍卫,绝非等闲之辈。

段思君与沈凝母女二人冷静地听完孔儒生的话,其余三人分站其他三个不同的方位将母女二人围在中间,形成四象之位,起到应变一切变故的作用,以他们多年的默契来看,真令人好生羡慕,有这样的忠心能人保护安危,谁都会相适而安。可讲到金、宋两国缔结“海上盟约”,女真族人开始企图吞并契丹辽国,然后向南扩张他们的雄图大略时,段思君脸上显露出一丝忌讳与隐忧,开始打断孔儒生的话,说道:“金人不过于宋、辽、西夏、吐蕃、大理这五国而言乃是微弱小国,想不到不到十年之内,竟然壮志雄心到无人可企及的地步,我听闻女真族一直地处冰天雪地的东北边陲么?还是契丹人的附属臣国,怎会强盛嚣张到如此地步?”

孔儒生一时性起,似乎谈到世运气数便又侃侃而谈,心花怒放地道:“大理与金人原本相隔万里,一个在极北,而我大理在宋之西南,又素未瓜葛,就算女真人企图占据大宋江山与我大理毫无半丝干系,但大理乃是天朝大宋边临臣国,数百年里亲如一家,视为兄弟,起着唇齿相依的作用,如果大宋有难,尽遭女真胡虏的侵占,以他们不可一世,横扫天下的野心定是将我大理也不放在眼里,到时候大宋一亡,失去依仗的大理,真正到了唇亡齿寒之境了,可不能不重视其中的利害关系啊。”沈凝也觉得这个落魄书生并不是表面上那么迂腐,如此呈述宋与大理的关系,利害立见,通俗易懂,心里对他们起着一种刮目相看的敬畏。

段思君点头应道:“孔书生此话倒是说得合乎情理,一点不差,既然宋辽关系破灭,而女真人与契丹人之间又是世仇,势不两立,夹在中间的大宋无论也难逃两方的追究与报复,情势不得不令人担忧啊?我大理凭借与宋人修好,以此成为矗立数百年之久的友邻邦交,为的便是少起战祸,为大理境内百姓永世安宁,如是女真或者契丹人胜过,大宋一亡,下一步就该轮到我大理段氏了。看样子女真人必是酝酿已久,于天下大势了如指掌,才会有恃无恐了。”

孔儒生称道:“郡主殿下真是一点即通,不愧为当世之中少有的聪慧之人,只怕什么武则天在世也不及你的深谋远虑吧。大理”段思君不以为然,反以为是地训斥道:“少在我面前溜须拍马,还是言归正传,你几时也学得这般不济了?”孔儒生顿时瞠目咋舌,不敢再口出不逊,一本正色地续道:“是,小人立即改。郡主所虑一点不差,要是大宋皇帝能有我们郡主如此开明,恐怕也不会令外族有丝毫间隙可乘。”“少废话了,我最忌恨别人便是拐弯抹角,乱嚼舌根,我不过一介女流,本不该言谈政务国事,已经视为大逆不道了,难不成还要你来奉承安慰我?说重点,皇叔即来中原,到底有什么要事与大宋相商?”段思君还是一副刚正不阿的威严,沈凝在旁几次都忍不住好笑,但看母亲段思君脸上一点也不像跟孔儒生开玩笑,察言观色之下只好忍住,又以狐疑的目光看着二人,静静地听着,不敢惊扰。

“郡主教训极是,属下谨遵教诲,改过自新,好好辅助皇上才是份内之职。女真人其实早有预谋,听说在建国初成,便年年谴派得力强将渗入到宋人国境之内,建立他们的稳定牢靠的信息,为日后运筹帷幄待时而动。女真人之中,数次潜入大宋境内刺探情报,亲身感受如今汉人的衰颓,最有名的便是二皇子完颜宗翰与四皇子完颜宗_;这两人,几乎踏遍了汉人的大江南北,深入各地的风土人情,其实早在郡主年轻之时便见识过了。”

沈凝疑惑不解地看着母亲,倒不知孔儒生为何要突然转口,提及旧事,其中涵义定是让母亲段思君触景伤情吧。段思君脸上先是一阵酡红,甚为害羞,要不是以面纱遮住恐怕羞愧得难以示人了,随即转为怒色,竟被下人当面触及伤心往事岂是能容忍的,骂道:“好大的胆子,你这个书呆子,胆敢将我与这等豺狼虎豹的畜生混为一谈,真是休矣为人。”孔儒生立即告罪,面露歉色,吓得立即跪倒在地,口中告饶道:“郡主息怒,小人真是糊涂透顶,罪该万死,郡主贵为万金之躯,何其冰清玉洁,女真族的蛮夷低贱怎能与其高贵典雅相提并论,孔儒生饱读诗书,竟然一时口误,望郡主折罪。”

段思君扬起右手,准备发作,眼角瞥余,沈凝那副顿然委屈惊惧的模样就像受惊的小兔,一时下不去狠心,就此忍住,何况女儿的面怎能还如当初一样任性胡闹,就此作罢,脑海中想起十六年的往事,恍如惊道:“你定是说的当年皇叔为了我的婚事,向各国均发了拜帖,其中便是有一位女真人吧?我记得当时女真人只不过是契丹大辽的一个酋长部落而已,这十多年来物是人非,天地变色,哎!也不怪你,起身吧,你也并非有心刻意为之,何况事已至此,非今日能扭转。”

沈凝消释心安。孔儒生如遇大赦,起身称谢,然后小心翼翼地道:“小人一时口无遮拦,提到郡主伤心往事,都是小人所虑不周,不过心直口快,岂能不吐不快”“好了,我岂是那种心胸狭隘之人,未免令人小看了。你还是说说女真人如何能避过大宋周密的防备,能如此轻易地得到各地城防部署,定是里应外合,在大宋朝廷权贵之中安插了眼线,要不然便是一些心术不正,利欲熏心之人意志不坚经不起酒色财气的诱惑,被女真胡虏趁虚得手吧?”

褚作天、柴横山、姜贤愚三人一听段思君言出惊人的话,都不由耸然动容,神情之中透出一种难以置信的惊骇,更掩不住对她的敬佩,均想以郡主的聪慧才智实不亚于多少英雄豪杰,又有几分惋惜,只恨这位胸怀天下,鸿志大愿的段氏后人竟是女儿身。孔儒生面露欣喜之后,惊叹地道:“郡主真会对天下局势把握得如此精准,难道你看来我大理何必向人俯首称臣,此番卧薪尝胆之日也将就此改变了。”段思君冷哼一声,丝毫不予得意地道:“我无心关怀什么天下大事,更何况一心只想找个清静的地方好好休养生息罢了,其他的一概不管,你怎么这么多废话。你妄加置论,这里可是大宋境内,并非大理,难道想置我不仁不义之境,引起纷争,对大理不利不成?”

孔儒生这个人误就误在废话多,看来先贤警言一点不错,言多必失,言多必过,往往有的人就是死在口出狂言之上,也有许多人败在这三寸不烂之舌所招来麻烦造成的反噬。他续道:“属下妄加推测,当真该割舌挖目,身遭凌迟也难恕其罪,女真人的确为了一统天下的霸业,不惜笼络大宋庙堂之上一些奸佞谗臣,甚至不惜苦心培养心腹,为之大用,至于朝廷之内的腐败,我等外人自然无从得知,倒是近来闹得天下动荡,满城风雨的少林叛徒一事倒是略有耳闻。”

段思君诧异地道:“哦?想不到女真人为了达至目的,不惜将罪恶之手伸向武林,看来真是用心良苦,深谋远虑啊,而少林寺乃是武林的泰山北斗,即使不能令这群迂腐不堪的和尚为其所用,亦可动摇根基,令武林也为之震惊,何况少林武学更是天下各国为之青睐重视的一笔宝藏,大宋赵佶在位竟然轻佛信道,以致于少林寺声誉式微,如果他国晓以大义,令少林寺武学尽数成为前线沙场每位将士必修习练的本领,自然犹如踏入无人之境,这计策真是既精妙又狠毒。”

孔儒生道:“郡主所虑与皇上担忧不谋而合,难道当日听到皇上向我等讲明其中的利害关系不成,一言不差,幸在少林寺并未因朝廷的弃用而自甘堕落,反倒是一心为国,心系天下苍生,视武林道义于大任,不愧是修心悟道之人,少林寺发现及时,补漏戒备,令别有用心、图谋不轨之宵小无从得手,只可惜那人过于狡猾奸诈,一而再,再而三地逃出少林寺,以及整个武林的追缉,至今逍遥天外,无人能制服。”

段思君也是大为惊诧,有些不敢相信地问道:“什么?既然能从天下第一大派少林寺高僧手里死里逃生,这人必然是身负绝顶的头脑与本事?试问少林寺屹立中原近几百年之中,无人敢撼动,甚至从无邪恶之徒能幸免,即便不死也是重伤不治吧?”孔儒生道:“我等四人随皇上觐见了大宋皇帝的册封之后,便乔装潜入江湖之中,一探究竟,并从许多江湖名人口中得知那人似乎未能完成使命,也未对少林寺造成多大的损害,不过他逃出少林之时,身上携带有武学至尊的一部奇学逃下少室山,而且已经习会,前往除去的江湖人士不少均是败折回来。”

段思君点头道:“我最近也是对武林人士口中传闻沸沸扬扬之事耳濡目染,倒是无缘能亲临见识一面,倒要看看这个能在江湖之中造成如此之巨影响之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年方几何?是否真有三头六臂?”孔儒生如是道:“随皇上一路掩饰身份,收集情报得知,此人并非‘四圣’,相反也不是什么臭名昭著的邪道人士,但他做的事却是罪恶滔天,天地不容,好像还是一个年不满二十岁的少年,自称什么‘诛心灭天’,我等也未曾谋面,也不是很清楚。”段思君蹙眉,眼神之中倒有几分说不出的好奇,更有几分殷切的期待,问道:“‘诛心灭天’这名号真是怪异,未免过于狂傲了些,看来江湖代有人才辈出啊,后生可畏之至。到底是何模样?我段思君恨不得面见此人庐山真面目,不过他能藉此小视天下,诛谁的心?又凭什么本事灭天?对了,你们可打听到此人姓甚名谁了吗?”

同类推荐
  • 穿越易经

    穿越易经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一条永不枯竭的智慧河。但几千年来易经之所以变成谁也看不懂的“天书”,山人尝试使它回归常识,由浅入深,人人都能看懂。历史文化是经过政治裁剪选择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历史文化不可复制,但可以品读。山人尽平生之学,穿越时空隧道,复活诸子百家,古今圣贤,激活易经产生的生活原生态过程,使得读者诸君,可以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和经验,去品读感悟易经,汲取智慧灵感。本书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画卷,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各路圣贤,伏羲、神农、周文王、老子、鬼谷子、孙子、诸葛亮、……都将在书中复活,用他们的深奥思想文韬武略演绎诠释着易经的真谛……
  •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记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记

    来自旧世界的一群普通人,在两位神秘人士的帮助下,做了一番充分的准备后,集体穿越到明末清初,在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这群人筚路蓝缕,开启了一片新天地。作者在此建议,请你不要把这个故事当成虚构的小说,其实,这是真实的历史,与我们的世界息息相关。作者向你保证,如果你能耐心地看下去,真的很精彩。。。。。。
  • 三国风雷传

    三国风雷传

    主人公王锡,由于高考落榜,悔恨不及,夜间做了一梦,回到了三国时候,到了那里,他结识了鲁锋、赵强,周桐等一批三国时代的好汉,王锡励精图治,几经挫折,最后,在鲁锋、赵强等人的帮助之下,终于战胜困难,赢得胜利,成就一代霸业。
  • 曹魏臣子

    曹魏臣子

    苟全三国乱世,抱曹阿瞒大腿,但求大树底下好乘凉。然而群英璀璨的曹魏阵营,俸禄有那么好混吗?且看离乱之人如何谋身(活着)、谋权(滋润的活着)、谋国(牛逼的活着)。本文无外挂,无系统,无科技。新书《三国之西凉鄙夫》已经发布.
  • 民国1924

    民国1924

    一个好色不法之徒的民国冒险之旅!奥运、柔道、围棋、功夫、电影、江山美人、军阀列强、特工谍战一样不少!对了,还有妞,大把的妞!相信故事很精彩!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是本书永远不倒的两面大旗!左手搂着大把的妞,右手抓着印把子,这是主角不懈的追求!(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热门推荐
  • 美女总裁小跟班

    美女总裁小跟班

    接受神秘任务,路遇各种人生。不是人人都会善良,而是人心隔着肚皮,再美的东西,总会让你晃眼的时候;路遇美女,有点意外;深入豪门却是一种消遣,尽管有各种诱惑,还是一步步小心为好,面对歹徒,一个大脚,喊爷爷都不行……
  • 霸道总裁迷糊妻

    霸道总裁迷糊妻

    柯亦雪是一个很普通的女孩,除了有点过分地爱睡觉。她有一个平凡的家庭,有一张平凡的脸,还有一颗平凡的心,反正浑身上下就是一个词——平凡。也许是上天的一时兴起,让这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孩遇见了他们,从此,她的生活不再平静,人生也不再平凡。霸道总裁:“雪,你只能嫁给我!”邻家哥哥:“亦雪,我不想只做你的哥哥!”傲娇少爷:“可以学,这辈子肯定没人要你!”冷酷杀手:“你不跟我走,我就……杀了你!”霸道总裁、邻家哥哥、傲娇少爷还是冷酷杀手?到底谁才是她的真爱?她又该如何抉择?
  • 一个普通职工的日记

    一个普通职工的日记

    这是一本日记,来自我公司一位普通的职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惟愿你无忧

    惟愿你无忧

    不是所有的缘分,都注定有好的结果。血海深仇与苟且于世之间,宁珏自私地选择了活着,尽管愧疚将伴随她的一生。可为了守护最后的亲人,她不得不做出选择。可是,意外的事发生了,他们!?相爱了!!仇人之子与她拼尽全力守护的妹妹在一起了!为什么??!!老天啊!为什么?!!宁珏该如何选择,祝福还是利用?!这纠缠的因缘线,她又能否找到一个依靠。#女扮男装##理智女主为妹妹幸福纠结#
  • 娇妻别跑,腹黑老公的小娇妻

    娇妻别跑,腹黑老公的小娇妻

    她,被男友背叛,被继母赶出家门,被妹妹致死;重生后;她红唇一勾,你们曾经给我的痛苦,我会加倍还给你们!复仇萝莉遇见腹黑美男,谁会拐跑谁呢?
  • 贤者夏络事件簿

    贤者夏络事件簿

    在这个世界,每个人一出生便会拥有一本记录着自己人生经历的生命之书。而穿越到这个神秘与科技并存的世界的夏络却并没有感到开心。明明来到这样一个令人向往的世界是非常快乐的事,但身为贤者(自称)的自己每天却要为指引人类前行而烦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校花老婆帅老公

    校花老婆帅老公

    东海高中第一校花,意外成为李飞的老婆……从此,冰山警花,火辣总裁,艳人校花……一一投入他的怀抱!可惜,修真界大乱,他不得不带着师傅的使命,踏上了,争霸的道路……在他的名录中,有这样一句‘与我对立的人,只能是死,或者,生不如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