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75800000020

第20章 明代中央司法审判程序之一——直隶及各省案件复核程序(6)

《大明会典》曰:“凡在外,五年审录。”又曰:“洪武二十四年,差刑部官及监察御史,分行天下,清理刑狱。”洪武二十四年所差之审录官系刑部及都察院二法司之官1,正统六年(1441),大理寺官1亦奉旨赴直隶及各省审录罪囚。《大明会典》载:“正统六年,令监察御史及刑部、大理寺官,分往各处会同先差审囚官,详审疑狱。”所谓“先差审囚官”,是指巡按御史。正统十二年(1447),差官审录之制又变,皇帝不再差遣监察御史,而仅差遣刑部及大理寺二法司官1赴直隶及各省审录罪囚。

《大明会典》载:“(正统)十二年,差刑部、大理寺官往南北直隶及十三布政司,会同巡按御史、三司官审录。死罪可矜可疑,及事无证佐可结正者,具奏处置。徒流以下,减等发落。若御史别有公务,督同所在有司审录。原问官故入等罪,俱不追究。”皇帝之所以仅差遣刑部及大理寺二法司官1赴直隶及各省审录罪囚,系因皇帝原已差遣巡按监察御史赴直隶及各省,毋须重复差遣监察御史也。

成化七年(1471)以前,皇帝差官审录直隶及各省罪囚,无固定年分,并非定制。皇帝认为有需要时,即可降旨差官审录直隶及各省罪囚。成化八年(1472),差官审录始定为五年一次,成为定制。

兹选录洪武二十四年至成化七年差官审录之事例如下,以明成化以前差官审录之实际情形:

1洪武二十四年(1391),“差刑部官及监察御史,清审天下狱讼。”

2永乐九年(1411)夏四月癸巳,“刑部、都察院言:‘各布政司、按察司所鞫重囚,审复明白者,请遣官临决。’上曰:‘虽云审复明白,然能保其中悉无冤乎?……其再遣人审复来闻,而后遣官决之。’”此所谓“审复”即是审录复奏。

3宣德八年(1433)八月十八日,皇帝敕谕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今尔等处决天下重狱,夫犯者既皆在外,但凭所具之词,即行处决,其词宁无虚饰者乎?人命至重,死即不可复生。其遣的当官,分临各处,同三司、巡按监察御史及府州县,公同详细审实。若情犯深,果无冤枉,听从处决。如情有可矜、狱有可疑及审异不服者,仍监候具奏,与之辨理。”此所谓“遣官审录”

即遣官审录处决(审决),亦即差官审决。

4正统六年(1441)夏四月甲午,“敕监察御史等官详审天下疑狱。

……奏令分往各处,会同先遣审囚官及巡按御史、按察司官,于凡囚犯事可疑、情可矜者悉心审谳,务在平恕。”此次审录,三法司官1均奉旨赴各省审录。

5正统十二年(1447),“差刑部、大理寺官往南北直隶及十三布政司,会同巡按御史,三司官审录。”

6成化四年(1468)奏准:“差本寺寺正及刑部郎中等官,往南北直隶,会同巡按御史审录。”

7成化五年(1469)九月癸未,“刑部郎中陈俨审录南直隶狱囚,死罪之有冤者十人……俨皆为辩明,具狱上请,从之。”

二五年审录前述皇帝不定期差官审录直隶及各省各类人犯之作法,成化八年(1472)开始制度化。《大明会典》载:“成化八年奏准,今后五年一次,请敕差官往两直隶、各布政司录囚。”依据这项敕令,五年举行一次审录。但事实上,五年审录未必如期举行。正德元年(1506)夏四月癸丑,掌大理寺工部尚书杨守随奏:“五年一审录事例详于在京,而略于在外。”嘉靖十五年(1536)为办理直隶及各省审录事宜,朝廷并发给恤刑官审录关防。《大明会典》载:“(嘉靖)十五年,铸审录关防十五颗给恤刑官。”五年审录制度益形制度化。

成化八年以后的五年审录制度,《大明会典》定曰:“国朝慎恤刑狱……其在外,则遣部寺官,分投审录。北直隶一1,南直隶江南北各一1。浙江、江西、湖广、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各一1,云南、贵州共一1。各奉敕会同巡按御史行事。”定制后的五年审录工作,《大明会典》定曰:“(成化)八年奏定,每五年一次,法司请敕差官,往两直隶、各布政司审录见监一应罪囚。真犯死罪,情真无词者,仍令原问衙门监候呈详,待报取决。果有冤枉,即与辩理。情可矜疑者,陆续奏请定夺。杂犯死罪以下,审无冤枉,即便发落。”

明代的五年审录制度有其制度上的缺失。关于其缺失,嘉靖二十年(1541)三月丙午,刑科给事中庞遂以五年差官审录上言:狱者,民命所关,事至重也。顷司刑之官,苛刻者锻炼深入,苟简者因袭抄誊。上司不察而误信,冤民哀挖而无从。积滞之冤,上干天和,所望以察诬枉、宣德泽者,惟此五年审录之举耳。今差去诸臣复拘泥成案苟且竣事,外有审录之名,内无矜详之实,欲断狱得情难矣。又查差官审事例,原勘原问官出入等罪悉免究问。明例所在,实有深意,若乃明知其枉而顾忌原问,私避嫌谤,故不与辩,或诬入重情,必致之死,此其残忍欺罔之罪,将推诿哉?乞敕所司移文所遣官各会同巡按御史、三司等官,凡一应重囚,务虚心研审,必得情实,有可辩理释放,发遣豁者,皆速与施行。若果有冤枉而初为审辨官所辨出者,原勘原问官仍置不论;如审辨官明知冤抑不与辨,或忌原问而诬入,后为他官所辨出,原问经审官皆宜追论;若本无冤枉而徇私曲纵者,亦宜谴。如此,庶朝廷钦恤之典为虚,而天下可无冤民矣。

嘉靖二十二年(1543)四月壬午,刑部主事江满亦上言五年审录之缺失:

臣等分方谳狱,期广圣恩,但臣所驳问者,所司类不速报,其矜疑大辟奉旨遣发者,复辄易立。……请申禁各省司府,如有仍前怠缓偏执,及已奉钦依擅自更易者,听本部参究诏罪。(报可)

刑部主事江满所说的审录官审录结果“已奉钦依擅自更易”的缺失,嘉靖二十六年(1547)曾敕令地方官改正。《大明会典》载:“(嘉靖)二十六年令,凡经审录官奏审过重囚,奉有钦依饶死者,抚按官即遵照发遣,不许仍执决单,故行奏扰。二司官如有故违钦恤,敢为番异,竟致人于死者,巡按御史指实具劾,本部察访参奏。”

直隶及各省五年审录完结后,审录官应奏闻皇帝裁决。前已言之,各地提刑按察司及巡按御史本即有审录罪囚之责,皇帝差官赴直隶及各省审录各类人犯,审录人犯一事即有重复之嫌,按察司及巡按御史与审录官(即恤刑官)于审录权责上难免扞格。万历十五年(1587)初,山东巡按御史即曾就审录官与巡按御史之权责建言:“审有矜疑,行有司问明通详,巡按衙门参酌停妥,然后奏请。”同年三月庚戌,刑部认为:

夫矜疑必请详于御史报可,始许具题,是恤刑官为御史一理刑官也,何谓专敕?审过矜疑若干,令法司复行,恤刑官照数具题。是恤刑官尽受成于御史也,何谓钦差?且宪臣主于执法,部臣主于宽恩,各有所重,原不相制。若一一尽专于御史,惟一御史足矣!又何须五年特遣部臣恤刑为?

上述万历十五年有关五年审录权责之争执,奉旨:“巡按御史及恤刑官审录,各照旧行事,不必纷更。今合候命下,使事权各有所属,职司两不相妨。”至于万历年间直隶及各省五年审录的程序,大致如下:

1(审录官)据原招以别矜疑,允驳听之部议。

2法司之奉旨议复也,据原奏以定允驳,可否请自上裁。

五年审录之业务由刑部主办,但皇帝差官审录直隶及各省各类人犯时,直隶及各省地方官因系原勘原问官,责任攸关,故常有掣肘情形。万历十九年(1591)四月辛丑,针对五年审录恤刑制度,刑部题恤刑四款:

一、恩恤宜广。奉差官须虚心详审,惟求至当,不拘人数。本部题复,亦惟详其恤之当否,不得以数多参驳。

二、鞫审宜慎。狱情变伪无穷,须不厌烦劳,吊取始末卷案,前后招对细简严查,临审时详问证佐,务得真情以洗沈冤。

三、平反宜公。恤臣主于原情,按臣主于执法,各不相戾,苟为摘一二按臣所经参驳之狱以为矜恤,安用恤录为哉!宜去雷同尚平允,按臣亦宜和衷,共沛德意。

四、事权宜重。每恤臣所历地方,专责理刑一1听其委分驳勘。

府、州、县正官俱不得相抗玩怠。违者揭呈,重则参奏。恤录官事竣,亦听该科分别考核。

直隶及各省案件本应由地方官1自行依限审结,巡按御史又系中央派往地方审录人犯之官1,无论是不定期或五年一次由皇帝差官审录直隶及各省各类人犯,均系叠床架屋,亦容易引起审录官与原问官之矛盾或冲突,并非妥适作法。不定期审录或五年审录制度,清代废弃不用。

(第四节)直隶及各省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慎刑程序——差官审决

一差官审决的沿革

明代的死刑制度,洪武初就已分成真犯死罪和杂犯死罪两种。真犯死罪是指极重大的死罪案件,杂犯死罪是指其他非重大的死罪案件。真犯死罪人犯应决不待时,杂犯死罪人犯则多免死戌边。依《大明会典》记载,洪武初定,真犯死罪六十五项,杂犯死罪十三项。洪武三十年定,决不待时七项,秋后处决五十一项,工役终身四十二项。永乐元年定,迁发种田八十八项。洪武初定的真犯死罪,洪武三十年(1397)改为决不待时。洪武初定的杂犯死罪,洪武三十年改为秋后处决。

明代的死刑制度在弘治十年(1497)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大修正。弘治十年那一年把死刑分为三种:

(一)真犯死罪,决不待时:此即立决,又分为:1凌迟处死:共十二项。

2斩罪:共三十五项。3绞罪:共十三项。

(二)真犯死罪,秋后处决:此即监候,又分为:1斩罪:共九十三项。

2绞罪:共七十五项。

(三)杂犯死罪:又分为:1斩罪:共四项。2绞罪:共七项。

嘉靖二十九年(1550)及三十一年(1552)增定,真犯死罪中,增斩罪十八项,绞罪十一项。万历十三年(1585)增定,真犯死罪中,增斩罪八项,绞罪四项。

洪武三十年(1397)所定“决不待时”即系“立决”,而所定“秋后处决”即系“监候”(监禁候决之意)。“立决”与“监候”之别应即起于洪武三十年。

《大明律》上并无“决不待时”与“秋后处决”的区分,此种区分来自明太祖的敕令。“秋后处决”(简称秋决)的传统历史悠久,西汉时代已有此种作法。

明初,各省及直隶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定案后,执行前,皇帝常“差官审决”。洪武二十三年(1390)秋七月辛亥,即有事例。洪武二十五年(1392),“令刑部详审在外呈详狱囚,务得真情,然后差官审决。惟云南路6,令本处会官详审处决。”这是明代差官审决(审理处决)敕令的最早记载。洪武三十年(1397),《大明律》颁行天下。《大明律》第435条(有司决囚等第)规定:

“至死罪者……直隶去处,从刑部委官,与监察御史;在外去处,从布政司委官,与按察司官,公同审决。”明律第四三五条的规定与洪武二十五年的敕令大体相同。

关于差官审决一事,《大明会典》载:“永乐元年令,各布政司死罪重囚,至百人以上者,差御史审决。”此项敕令已与《大明律》第435条(有司决囚等第)之规定不同。《大明会典》又载:“宣德八年谕法司:‘天下重囚,遣的当官,分临各处,公同巡按御史,详审处决。’”此项谕旨亦与《大明律》第435条(有司决囚等第)之规定不同。

直隶及各省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差官审决制度,正统四年(1439)又变,《大明会典》载:

凡各都司、布政司所属并直隶府、州、县军民诸衙门,应有罪囚,追问完备,杖罪以下,依律决断;徒流死罪议拟,备申上司详审。直隶听刑部、巡按监察御史,在外听按察司并分司,审录无异。徒流罪名,就便断遣,至死罪者,议拟奏闻。事内干连人数,先行摘断不须对问者,发落宁家。必合存留待对者,知在听候。直隶去处从刑部委官与巡按监察御史,在外从都司、布政司、按察司及巡按监察御史,公同审录处决。如番异原招、事有冤抑者,即与从公办理。若果冤抑,并将原问(原)审官吏按问。其应请旨者,奏闻区处。若审录无异,故延不决,及明称冤枉,不与伸理者,并依律罪之。

很明显的,正统四年的敕令也与《大明律》第435条(有司决囚等第)不同。明代差官审决直隶及各省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乙事定制于弘治二年(1489)。弘治二年(1489),“令法司每年立秋时,将在外监候一应死罪囚犯,通行具奏。转行各该巡按御史,会同都布按三司,并分巡分守。南北直隶行移差去审刑主事,会同巡按御史,督同都司府卫从公研审,除情真罪当者,照例处决。果有冤抑者,即与辩理。情可矜疑者,径自具奏定夺。其未转详者,责令转详。未问结者,督同问结。俱要遍历衙门,逐一研审。”

从上述弘治二年的敕令,可以看出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差官审决之变革:

(1)各省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之审决,由巡按御史、都布按三司及分巡分守道公同为之。

(2)南北直隶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之审决,由刑部主事、巡按御史及都司府卫公同为之。(南北直隶无布、按二司。)

依弘治二年敕令,各省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之审决,已不再另差官1审决,而由巡按御史为之。仅南北直隶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之审决,仍然另差官1审决。弘治二年后,各省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之审决,系由各省巡按御史主审。此项“审决”制度兼含“审理”与“处决”两部分,且系于立秋以后为之,实质上系各省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之“秋审”与“秋决”,惟当时无“秋审”

之名而已。

二差官审决的程序自弘治二年始,差官审决制度成为定制。惟南北直隶与十三省之差官审决颇有差异,南北直隶之差官审决以刑部主事及巡按御史为主,十三省之差官审决以巡按御史为主。弘治十三年(1500)定:“每岁,奏差审决重囚官,北直隶一1,南直隶,江南、江北各一1。”又嘉靖三十八年(1559)题准:

“大同系重镇,应决重囚合改行宣府地方,比照南直隶,江南、江北事例。北直隶添差关内一1,关外一1。以后每年立秋后,刑部照例选差前去,务要霜降后俱到地方,会同巡按御史审决重囚。”由上述史料可知,每年差官审决,弘治十三年起,刑部原差北直隶一1,南直隶二1。嘉靖三十八年起,刑部改差北直隶二1,南直隶则仍为二1。

直隶及各省每年以决单将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奏闻皇帝,皇帝差官审决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情真者,自应处决。矜疑者,则应缓决。番异称冤者,亦应缓决。每年差官审决,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情真者、矜疑者及番异称冤者,俱应奏闻皇帝裁决。以嘉靖四十一年(1562)差官审决为例,矜疑死囚不在少数。《明世宗实录》载:

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戊寅,法司类奏天下矜疑重囚之数:刑部十五人,南京刑部二人,北直隶九十八人,南直隶七十七人,浙江二十二人,江西四十六人,福建十八人,湖广五十二人,河南七十二人,广东二十七人,陕西五十人,山东十九人,四川一百人,山西九十六人,广西十六人,云南十七人。

关于每年差官审决时,应秋后处决死罪人犯何者应处决,何者应缓决,洪武末年即有定例,惟未形成制度。依前述正统四年(1429)敕令,似仅有情真与番异两种情形。成化二十三年(1487)七月戊午,刑部奏请差官审决时,皇帝曾谕令:“其情真罪当者,依律处决;番异称冤及可矜疑者,具实奏闻,毋致诬枉。”又依前述弘治二年(1489)敕令,已有情真、冤抑及矜疑三种情形。

对于差官审决,“审决”一词的含意及应有作法,万历十一年(1583)十月戊午,刑部复礼科给事中李以谦题:

每岁录囚不曰处决,而曰审决。恐临决之有冤抑而再加详审也。

近年各省直逼审决之期,但择情重者决之,是处决而非审决也。宜行巡按御史虚心详谳,有情与律背,事与招违者,即为办理。事虽不冤,执词不服者,亦缓决,以待下年再审,不得一概行刑。至于元恶大憨,有会审批允十数年不到部院者,应将稽迟官吏坐赃重究,庶狡恶者不得幸免。

(上是之)

南北直隶差官审决时,刑部官1应先赴内府领精微批文。《明世宗实录》嘉靖二十二年(1543)八月戊戌载:

南北直隶决囚,原系刑部编定外号为一籍,用印给各府分贮。每遇秋后,则刑部先期奏请,遣官赴内府领精微批文,以批号比内号,底簿号同,赍诣各地方,会同巡按御史审决。

同类推荐
  • 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

    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

    一个好的商业物业管理企业已经成为带领商业圈成熟发展的导航标,但在面对种类各异的商户、缤纷繁多的客户群、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与政府调控下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商业物业管理法律风险防范与纠纷解决》一书对商业物业管理概述、商业物业管理内部法律风险防范、商业物业管理外部法律风险防范、商业物业纠纷案件、宝龙集团商业物业管理主要法律风险及防范等问题做了翔实的介绍,这为商业物业管理企业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水平和纠纷解决能力,在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游刃有余,并立于不败之地提供了有益的参考路径。
  •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案例精讲

    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律案例精讲

    本书从7个方面介绍了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的26个案例。农民离开本土外出务工,有的走出了家乡,更多的是就近务工。所以,本书既包括农民在城里务工的案例,也包括农民就近务工的案例。农民工遇到的法律问题很多是确认劳动关系的问题,了解这些案例有利于吸取教训,少走弯路。农民工被解除劳动关系后,容易失去应有的保障条件,针对这一情况,本书还收集了一批在被解除劳动关系时如何保护合法权益的案例。在重点介绍农民工工伤与一般伤残的案例同时,也注意收集短暂受雇务工保护合法权益的案例。农民在转包工程劳务活动中务工,往往要面对多个老板和包工头,因此,其中也介绍了在转包工程劳务务工中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案例。
  • 公务员读法

    公务员读法

    公务员作为国家公职人员,是国家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有的还是立法者、执法者和司法者,既担负着执行法律的重任,同时也负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公司卷一(下册)(第二版)

    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公司卷一(下册)(第二版)

    本书所选案例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主,同时,精选了部分最高人民法院直接裁判的具有指导性的案例。通过对案件争议焦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后形成的并为裁判结论所确立的规则,是案例的核心内容、灵魂所在,对法官在同类案件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具有启发、引导、规范和参考作用。作为本书核心内容,突出对所提炼裁判规则解读的指导意义,以超越个案审判的视野,研究案例所体现的法律规则、法律原理、法律精神以及裁判方法、裁判理念等核心价值,达到将裁判规则适用于类案的效果。对与裁判规则相关联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较为全面地阐释裁判规则的精髓,推动对法律的理解、阐释与适用,从而拓宽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
  • 天才远离法学

    天才远离法学

    本书乃随笔集,共分三辑。第一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外法律文化有关。第二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内法律文化有关。第三辑十多篇文章基本属于文学小品文。本书的某些观点、思想倾向,如法学对数学的借鉴,当代中国法学对古今中外法学资源的汲取,等等,对于中国法学的发展而言,不无激励促进的意义。
热门推荐
  • 女院长的贴身神医

    女院长的贴身神医

    苏冰冰,仁爱医院院长,女强人。在苏冰冰的身后,牵扯着一桩天大的阴谋。李牧,受师父之命接近苏冰冰,成为了苏冰冰的助理,兼职保镖。这是一个傲娇女院长和吊儿郎当的男助理之间的故事。
  • 重生之煞妃来袭

    重生之煞妃来袭

    苦心孤诣她一步一步的辅佐他上位,却惨遭他们合谋虐杀。重生再来,她手指苍天,怨念生誓,红罗帐冷,寸寸屈辱,七年囚禁,含恨而终,不报血仇,生生世世永不轮回。前世害她家毁人亡,名节尽失的恶人,哪怕死后下入阿鼻地狱,她也要害她,伤她之人受尽恶果。庶姐恶毒,便撕开你毒如蛇蝎的美人皮;渣夫无义,让你也尝尝家破人亡,痛不欲生的滋味!重生而还,她手执利刃直指仇人,从此拉开一个煞神的传说!
  • 血猎纵横

    血猎纵横

    神秘的赏金猎人会是帅哥吗?没人了解真实的红狼,即使联邦调动全网扫描也无法找寻关于他的任何消息……这个断罪使者。这个绝对的信条。这个最为神秘的赏金猎人。这个大家都称呼他为红狼的男人。这个靠击杀怪物凶徒恶棍而获得金币的勇士。这个常常游走于黑暗中并散发点点微光的狙击手。这个驾驶着血色战车纵横亚特兰大陆的无敌赏金杀手。这个男人永远不变的偶像!女人的幻想情人!通缉犯的最终噩梦。在这个乱世之中: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血色孤狼却会为你倾力而战!血色机甲,战场纵横!永远的神话,永恒的无敌,不变的热血。
  • 雨夜为王杀手变萌狐

    雨夜为王杀手变萌狐

    她是现代世界的杀手。月黑风高,黑影闪过,双刃闪着寒光。“抱歉,你死了。”听完这句话的人微微一愣,便失去了意识……
  • 神明私有化

    神明私有化

    在后现代主义的神历99年,距离神迹开化已经九十九年过去,这个时代的人们,部分被神明选中之人,在出生后一年,便会出现神迹,那是神明馈赠的力量,是神明在现世的化身,会拥有神迹躯带来的无限潜能。故事,是从一位刚入职元莱大学的老师—津,与被通缉、身背五条人命的魔元在面馆的偶然“邂逅”开始。大学里,会发生怎样的奇闻异事?魔元背后,又有怎样的真相?我们的主角终将走向怎样的逆天之路?神历时代,不论善恶,只论因果,一切都是天机!
  • 河之殇

    河之殇

    两千年后,改革浪潮下,逐渐打破包分配体制,大锅饭,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工下海的新篇章,带富了中国一批人,提前走向了小康之路,中国在这几十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诞生了一大批农村走向城市,却又不甘心回农村的灵魂。
  • 止少不能想

    止少不能想

    【本文女扮男装+双男主】谢下有人,止步不前,前后互换,句中有名......“他”是雄雌难辨归来的止氏继承人止谢,邪魅,爱笑,一张天使的面孔,却有着恶魔的手段。他,是M国宫家的王,掌握着大片权势的宫虞殷,亲手把刚出生不久的止谢当童养媳养大,更是把自己当做止谢手中的一把仞剑。他,传闻不近女色,冷血偏执,却权势遮天,更是赫赫有名的史上最年轻的军长,步靳衍。不曾想,对止谢一见钟情,更是让她离开自己后变得一匹凶狠嗜血的狼。再见时,把止谢当成了自己的小舅子,面对着和自己爱到骨子里女人一样的脸,步靳衍不自觉的拐她,撩她,宠她,还给她套上属于他步靳衍的标识……
  • 宠婚:青梅快到我碗里来

    宠婚:青梅快到我碗里来

    “老公,我怕痛不想生了,可以把它憋回去过几天我不怕了再生吗”某个捂着肚子的产妇道,“乖”带着诱哄得声音蛊惑了某女,便进了产房,生出来发现不是自己想要的男孩,便是很嫌弃的把出生没几个月的女儿扔给了自己闺蜜的儿子,周游世界去了,于是某男慢慢走向了当奶爸的不归之路,“阿黎哥哥,我看上那个男孩了!”某妞一脸天真的看着眼前的人,“嗯好。”某男嘴角一咧阴恻恻的扯出一道诡异的笑容,转眼间就扑上了眼前的小家伙,吻上了她喋喋不休的嘴儿。
  • 都市最强弃少

    都市最强弃少

    渡劫期高手青枫重生弃少秦峰,却是受尽众人鄙夷。秦峰力排众议,霸气回归,为弃少正名!从此掀起一段都市的争霸传奇!!!
  • 香山缘

    香山缘

    一个是香河玫瑰,一个是珙山少年。若说人有心,奈何万花争春艳。若说天有意,如何倩女为情殇?一个出生贫寒啊,一个世家真传。一个天鹅玄妙,一个元始神通。问世间多少情仇与恩爱,惊天动地终无缘,且看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