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3960500000171

第171章 你孤独吗?

你孤独吗?

2018年,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发起了一场“你感到孤独吗?”的灵魂拷问。

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26岁的年轻女性是日本最孤独的人。

单身的,面对周围人接连脱单,感到被孤立;

已婚的,要经历“丧偶式育儿”;

职场中,资历不深不浅,丧失存在感;

热议话题,一无所知,在集体中感到孤独。

其实,我想说,这哪里只是日本女性的孤独,这显然是全世界女性都面临的孤独。

连网友评论,也齐刷刷地站到了一条线:

“这不就是我们很多人的现状吗?”

“中国恐怕不比这个好。”

“年收入四万,接近26,生活在外,心在家,相距几百公里,没有存款,没有男盆友,同学发小相继结婚生子,工作不如意,没车没房,还要拼命努力。”

······

谁不想做个精致女孩,把生活过成诗,可现实把人打压得不得不学会苟且。

婚姻、孩子、事业,就单项来说,它们是女性的骄傲,也成就了女性。

但当它们搅和在一起,就又成了女性的牵扯和软肋。

三字头的年纪,周围经常充斥着质疑和不理解,也经常被寄予着厚望。

从女孩到女人,从稚嫩到成熟,从柔弱到坚强,女性无不是通过抽丝剥茧换来的。

这也意味着,可能同样的资历下,女性要想获得成功,付出的努力要远超过男性。

生活的确残酷,上坡路也真的很难走。

可在丧过、崩溃过之后,仍要直面生活中的冷风冷雨。

因为这就是生存之道。

我身边不乏这样的女性朋友,她们无奈,又陷入自我怀疑,却也隐忍,又拼命坚持,盼着能早日“突围”。

A同学:32岁未婚实习律师。

A同学可能是父母口中那种“最不让人省心”的孩子,但她绝对是我们同龄人中最勇敢的那个。

七年前,大学毕业后,她从石家庄一路辗转来到北京。

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留学机构做网站运营,负责每天找相关资料上传网站,月薪4000,当时算是不低的工资了。

在为第一家公司工作的第3个年头。

她猛然意识到,自己不过充当的是免费劳动力,公司承诺的涨工资,也不过象征性地涨了一百。

可北京的房价、物价,早已翻了好几番。

于是,她辞去了第一份工作。

接着又是第二份、第三份······她最后一份工作的月薪将近一万。

然而现实是,她仍旧租不起更好一点的房子,只能在一个20平左右的单间蜗居。

就这样兜兜转转几年下来,她发现自己除了年纪和脸上的皱纹外,其他的一无所获,没有存款,没有资历,没有身边人。

这些年干了些啥,她也说不清。

家人不忍她在外独自打拼,而且她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于是,他们总在电话里催她回家相亲。

每到节假日,她就像赶场似的,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

可是,不是她看不上人家,就是人家看不上她,总之没一个对眼的。

时间一长,她觉得找对象和找工作一样。

找对象的时候,人家会先问你有对象没,家里有啥人,弟弟做啥工作,结婚后在哪生活。

找工作也如此,人家会从你的前世聊到今生,适不适合这份工作,人家需要全方位了解。

看透了这一点,她就把婚姻和事业当成了选择题。

毫无疑问地,她选择了事业,因为它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于是,30岁,她开始重新规划人生。

她决定参加司法考试(素有“天下第一考”之称,难度可想而知)。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兴起,她的专业就是法学,只是学校并非名牌,找工作屡屡碰壁后,就懵懵懂懂地入了另一行。

第一年备考时,她还在工作,只能利用晚上和假期的时间看书。

结果没有悬念地考砸了。

第二年,她干脆辞了工作,专心备考。

没有经济来源,她只得在远离市区的地方重新租了一间更加便宜的单间。

10平米左右的屋子,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张桌子。

厕所位于狭窄逼仄的楼道尽头。

唯一欣慰的是,月租只有600块。

那段时间,她几乎不用手机,不聚会。

在消失了大半年后,我们终于收到了她的好消息。

如今,32岁的她在一家小律所实习。

实习期一年,实习工资每月4000。

这意味着,至少今后一年,她还要在那个10平米的小屋里,慢慢消化着家人的不解和外人的质疑。

当被问到,她如何定义那7年时,她认真地说道:

“这就像是生活利用7年的时间给了我一记闷拳,让我在第7年突然就开窍了。

7年,就是我为成长付出的代价。

利用7年时间看清一些事,摸清自己的内心,相比一辈子浑浑噩噩,应该是赚到了吧!”

B同学:远嫁的全职妈妈。

如果你问B同学远嫁意味着什么。

她大概会说,远嫁让她和父母之间骨肉相连的纽带变得日间微弱。

2014年,她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执意要跟外地的男友在一起。

家人拗不过她,只得同意她嫁到500公里外的异地,不过嫁妆比我们当地嫁女儿陪送的要少一半。

一年后,她生下一个小男孩。

公婆做着小买卖,天天出去卖菜,没空帮她带孩子。

老公在北京工作,半个月回家一次。

她成了全职妈妈。

孩子饿了,她喂奶;

孩子拉了,她换纸尿裤;

孩子摔倒了,她哄;

孩子衣服脏了,她洗。

没人是她的帮手。

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即使再心疼女儿,也没法过来帮衬。

有时,她会暗自庆幸,亏得生了个儿子。

在生完孩子的第二年,她老公在市里买了套房,月供6000多。

她想着,等孩子上了幼儿园,就出来工作,和老公一起打拼。

她也这么准备着。

会计专业的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

只要一得空,马上去学习。

终于,她拿到了初级会计证,而孩子也到了入学年龄。

在她欢欢喜喜送完孩子上学,准备在职场大干一番的时候,现实让她吃了一顿闭门羹。

即使她有一证在手,但几年不在职场,是否还有在职场拼杀的勇气和魄力,孩子是否会成为工作的负累,用人单位表示怀疑。

在遭受无数次拒绝后,她终于找到了一家肯用她的公司。

部门算上她,共3个人。

为了尽快融入集体,她经常带些小零食到办公室分享,大家逐渐熟络起来,说说笑笑。

她以为岁月静好,却没有换来人心。

她亲耳听见,另外两个人如何高高在上地背地里谈论她的穿着和谈吐。

而这时,孩子因为在幼儿园一直不适应,经常生病,她无心工作,只好辞职回家,先陪孩子度过这一阶段。

至于今后的打算,她表示仍会找合适的机会出去工作,尽量跟上老公的步伐。

听着她已经改变的口音,我知道,她一直在努力融入这座陌生的城市和这里的人。

C同学:二胎职场妈妈。

在众多同学中,C同学不是最聪明的,可绝对是最拼的。

5年前她来到北京,在一家幼儿英语辅导机构当老师。

辅导机构平日里上午休息,下午上班,周六日全天,周一休息。

她就利用休息时间,去图书馆借回大堆教育相关的书籍。

自然,她的教学水平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了。

在辅导机构两年时间,她名利双收。

正当她觉得有资本跳槽到另一家辅导机构时,她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不得不打消了跳槽的想法。

休完产假,婆婆来北京,帮着她带孩子。

因为她租的住处只有一个卧室,如果婆婆一起住,只能其中一人打地铺。

于是,她和老公就在离住处几百米的地方,重新租了一间卧室。

白天,婆婆带着小孙女在同学这边,晚上再回到另一边睡觉。

而同学除了忙工作,照顾孩子外,书单上又多了一项育儿书籍。

生活总是不经意间给人一些意外,毕竟波澜才是前进的助推器。

在大女儿8个月的时候,同学发现她又怀孕了。

要,还是不要。

她纠结不定。

最后,心一横,要。

可是,年轻夫妻要养两个孩子,压力也不小呢。

怎么办?那就考个TKT吧。

TKT是专门为母语为非英语国家的中小学或成人英语教师研发的英语教学能力证书,具有国际水准。

同学考TKT,就是想通过证书镀金,以后求职时工资会高些。

随着孩子的降生,她学习的时间也从相对固定变成了争分夺秒。

有时甚至是半夜喂完奶,突然想起今天还没看书,就立马借着手机的光亮,背几个单词,做几道题。

在学了一年后,今年6月5号,她终于上了考场。

虽然成绩还没出来,但我相信,肯定差不了。

二宝的到来,对她的另一个改变是,不得不将工作从北京转移到老家。

两个年级相差不大的孩子,正是难缠的时候。

婆婆一人无法来北京照看两个孩子。同学父母也腾不出空。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权衡再三,她决定回老家。

老家对从大城市回来工作的人很友好。

很快,她就找到了工作,还是当英语老师,月薪5000。

虽然比不上北京的条件和待遇,但想到既能一边工作,又能陪孩子长大,再多不甘心,也变成了知足。

她说,以后要争取在老家办一所属于自己的辅导机构,让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这里萌生,更让孩子们看到妈妈的努力,以妈妈为傲。

我相信,她会这么做。

最后,她又感叹了一句,“其实还挺怀念在大城市‘厮杀’的日子”。

女性,从来不是软弱的代名词。

对待生活,她们有自己的态度,一切标准尽在心中。

无论是耗费7年重新开始,还是为了孩子放弃职场,抑或是为了家庭退居二线。

她们做出了牺牲,但又不足以谈牺牲。

因为最终她们获取来的,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情感和经历,这和“牺牲”完全不在一个频次。

这也是我在和她们交谈中,获得的最大感触。

她们无奈,又心甘情愿,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决定保持通透。

尽管迷茫、无助经常侵蚀她们的内心。

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修复后,她们总是会做出时下最合适的选择,而不是最正确的选择,因为正确不一定合适。

或许很多人会用“励志”来形容她们,但这个词总给人一种“先立flag,再去实现”的意味。

其实,这是她们在被生活推着往前走的过程中,不得不顺势做出的改变。

如果人生早已被安排得妥妥帖帖,不会横生枝节,可以遵从自己内心,舒舒服服过一辈子,谁想去尝人间苦累?

那么,只能走出舒适区,埋头向前。

退缩,并不能让人远离苦难,谁不是在生活的泥沼里打着滚,一边咒骂,一边拥抱。

生活很苦,但不会一直艰涩。

当你纵使已被生活折磨得千疮百孔,仍坚定决心要掌控自己的人生,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时,你已然成了升级版的自己。

同类推荐
  • 纤草有梦

    纤草有梦

    医院里的人匆匆而来,匆匆而去,哪怕“哇哇哇”婴儿的哭声已经从响亮到渐渐微弱,也无一人关心,一人在意,这种由于年轻人的一时冲动而莫名来到这个世界的存在,既然他们的生身父母都不在乎,又何必强求他人怜悯。
  • 时光深处不见你

    时光深处不见你

    路笙抓起碗片就开始自残,医生说她的精神有问题,她被关在席家不见天日。那个姓席的男人,并不爱她却也不放过她。这是路笙的第六次自杀。“要送我进去?”路笙嘴角的嘲讽更甚。最终那个男人亲手将她送进了昏暗无日的地方。“你出来了之后我会来接你。”“那你也别忘了,我不喜欢那个女人,你可要保护好了,不然我可能还要再进去一次。”
  • 风萝花园

    风萝花园

    本作品为文章集,有对事物的批判厌恶的表达,还有温馨的故事,和对情感的赞颂
  • 绵绵的雨

    绵绵的雨

    身边的故事,平凡的人物,不一样的视觉,带给你不一样的社会体验。
  • 王者之偶遇大佬

    王者之偶遇大佬

    游戏小白的雪儿直播间遇到的游戏大神蓝雨,有一天蓝雨直呼“姐,我错了,我给你打辅助”就这样两个人的故事开始了…(来源真实故事)
热门推荐
  • 魔冰传

    魔冰传

    本是可以安稳一生的幸福家庭,与世无争,所住山脉隐藏着前慌时代魔神的一座墓穴,被一神秘门派屠村,主角从此踏上一条复仇血路。
  • 恶魔王爷水王妃

    恶魔王爷水王妃

    一道赐婚圣旨,她成了他的王妃。那道圣旨,成就的不是一桩姻缘,而是无数算计的开始,她和他,还有他心中那个她,都是布局之人,然而,也正是在太多的连环计谋,迷蒙了双眼,让人看不清楚到底谁才是那一汪流水,而流水又可愿随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华国学百部——白话聊斋

    中华国学百部——白话聊斋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中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 男人35岁前必读

    男人35岁前必读

    本书以“使你的婚姻更美好”作为出发点,通过感性的文字、新异的视角、生动的事例和贴心的提示,帮助你成为一个好丈夫。书中不仅有周到、详尽的计划,还有很多细致、具体的方法,以帮助丈夫们将自己的婚姻推向更美好的境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芭蕉夜雨悲凉秋

    芭蕉夜雨悲凉秋

    身为女子,她有太多的生不由己,两情相悦奈何家世相隔。婚嫁从来都由不得自己,一顶小轿抬入王家,她便成了江宁府人人可知的王润澜的三姨太,女人相争从不见血却招招要人命,她不争不抢亦不能全身而退,阴差阳错她入了他眼、亦入了他的心,本以为这一世即便不是一世一双人,却也可清欢半世,谁知世事无常,一场变故才知所有一切乃有人故意而为之。秋意浓凉,情断天涯、转身亦有一个半世相伴给她清欢的良人归。
  • 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哈佛大学第一堂心理课

    本书献给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朋友。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包括什么内容,自己以往对心理学的理解是否是正确的,都能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分为16章,从浅入深,由个人到社会,大略介绍了心理学最受关注领域的基础知识,并结合了一些案例,可以让读者朋友们拥有更快速的阅读体验。本书还结合生活,提出了一些立足于实际的建议,希望能为您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 亲亲竹马不要跑

    亲亲竹马不要跑

    新人一枚,是学生,开学以后不能经常更新,一般在星期六,或星期天更新,放长假时会每天更新。文笔不好,请大家多多包含。他们是青梅竹马,不过是重生了的青梅竹马。他们上辈子是仇人,这辈子是青梅竹马。林音内心是崩溃的。
  • 柔与忍的做人策略

    柔与忍的做人策略

    《柔与忍的做人策略》内容简介:善用柔与忍做人策略的人,必定是善于灵活变通的人。如果无法改变环境,那就改变自己。有许多人抱怨这个社会的种种弊端,但是抱怨不能改变现实,何不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社会?既然不能超脱世俗,那就痛痛快快的接受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