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521900000008

第8章 悄悄蛰伏的宁静杀手——小罗斯福失控的血压

1945年4月12日下午,小罗斯福总统(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 1882—1945)坐在房间里让一位画家替他画肖像,他提醒画家说:“我们只有15分钟时间。”也许还有其他的行程,所以才会如此匆促,不过谁也没想到,这15分钟竟然是罗斯福生命的最后15分钟。

下午1点15分左右,后枕部的剧烈疼痛让罗斯福抱住头,随后便失去意识。

罗斯福的倒下看似突然,不过在几个月之前便有人做了预言。

1945年2月,天寒地冻的雅尔塔聚集了世界上最有权势的三个人,丘吉尔、罗斯福与斯大林,分别是英国、美国、苏俄的领导人。为期8天的会议中,他们瓜分了这个世界,对日后国际局势造成极为重大的影响。在三大国领袖合影中,坐在中央的罗斯福似乎笑得很开朗,不过当时他其实非常虚弱,几乎可以用“行将就木”来形容。

开会中,罗斯福经常目光呆滞,注意力无法集中,且不时打瞌睡。他的心不在焉激怒了丘吉尔。据说丘吉尔曾经对属下说:“他已经没有体力掌控他的权力了。”

丘吉尔的私人医生莫朗在近距离观察中写下对于罗斯福的看法,他说:“罗斯福总统的眼睛直视前方,嘴巴开开的,看起来完全失神。从医生的角度看来,他是一个病人,病得很重,恐怕没几个月好活了。”

即使罗斯福的收缩压曾经高到300毫米汞柱,罗斯福的私人医师麦金太尔并不觉得总统的健康问题很严重。

死亡现场

莫朗医师果然没有看走眼,罗斯福回到美国后血压依然居高不下。1945年4月12日下午,罗斯福便猝然倒下。刚开始罗斯福的双眼瞳孔还正常,但在几分钟内,右眼的瞳孔就逐渐放大。

医师匆匆赶到现场,可是昏迷不醒、头冒冷汗的罗斯福对外界的刺激完全没有反应,且有明显的尿失禁。当时罗斯福的收缩压已经高到超出血压计可以测量的范围,也就是超过300毫米汞柱,舒张压亦高达190毫米汞柱。

医师判断罗斯福中风了,颅内应该有大量出血,左眼瞳孔亦渐渐开始放大。随后罗斯福的血压逐步下降,呼吸变慢,且愈来愈不规则,在昏迷两个多小时后医师宣布了死讯。

死亡解剖室

罗斯福在54岁竞选第二任总统时血压就偏高,曾经有162/98毫米汞柱的记录。担任第三任总统初期,小罗斯福曾经因为痔疮流血送医,那时的血压是188/105毫米汞柱,似乎有愈来愈高的趋势。

他的私人医师是位耳鼻喉科医师,对于逐渐爬高的血压并没有太在意,只建议罗斯福能多多按摩、舒缓身心。

到了1943年,刚满60岁的罗斯福健康状况迅速恶化,经常面露疲倦,偶尔还会喘不过气,睡到半夜得坐起身子大口吸气,甚至愈来愈难躺平。不过,私人医师认为罗斯福的问题是支气管炎。

第四度参选总统时,小罗斯福的血压已经冲破200毫米汞柱大关,大约都是维持在200—240毫米汞柱。后来还有260/150毫米汞柱的记录。

罗斯福的病史大概就是高血压患者的自然病史,长期失控的血压会导致器官衰竭,最后使病人死于相关并发症。

难道他非死不可?

你可能会感到好奇:“身为美国总统,应该会受到最好的医疗照顾,怎么会放任血压失控呢?”

身在21世纪的我们大概都晓得高血压会造成许多危害,所以平时应该要控制血压在140/190毫米汞柱的标准内。但在20世纪40年代,大家的观念可是截然不同。

翻开当时的教科书,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高血压带来的危害在于‘发现高血压’,因为有些傻子会想尽办法来降低自己的血压。”[13]有人认为,“高血压是体内重要的回馈机制,即使有方法也不该降低自己的血压”。

提出类似主张的都是当时颇有分量的心脏科专家,他们相信高血压是“自然的回馈机制”,身体老化后血压就“必须”变得这么高。

那时候医师看待血压的标准相当宽松,有人认为“年龄加上100”就是一个人该有的收缩压数值,亦即50岁的人收缩压标准为150毫米汞柱,70岁的人收缩压标准为170毫米汞柱。也有人说,只要血压小于200/100毫米汞柱就行了,完全不需要控制血压,医师顶多请病人减轻体重,或者服用一点镇静剂。

欧洲医学界从20世纪20年代起提倡低盐饮食,认为此举有助于降低血压,可是美国医学界没有采纳这样的观点。而且,当时的人们亦不晓得烟草可能危害心血管系统,无论男人、女人都习惯吞云吐雾。

20世纪40年代有不少患者在40出头时,收缩压便已经高达200毫米汞柱,这些人平日可能没有什么症状,可是渐渐就会因为心绞痛、心脏衰竭、中风及肾脏衰竭住进医院。

现代医学行不行?

那个年代尚未发展出真正有效降低血压的药物,即使医师认为病人血压过高,还是只能请病人多多休息纾解压力。

由于缺乏药物,当时若想控制血压有时会找外科医师帮忙。要如何用手术刀降低血压?因为交感神经兴奋时会让血压上升,所以外科医师便动手切掉部分交感神经和肾上腺。这种手术,能够成功地解决高血压、降低死亡率,不过患者得在医院里住上3—6个星期,而且副作用很多,可能出现姿态性低血压、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如今,大多数医师会建议50岁中年人血压超过140/90毫米汞柱时,要调整生活方式。维持适当体重、减少盐分和脂肪的摄取、戒烟、多运动、适量饮酒都是改善血压的好方法。

假使血压没有改善,就会建议搭配药物治疗。现代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很多,让医师可以依照患者的状况选择最适当的药物。

高血压究竟会对人体造成什么问题呢?我们体内每个器官都需要血流才能运转,然而就像过高的电压会破坏电器一般,过高的血压也会破坏器官。

为了维持较高的血压,心脏得卖力收缩,终于渐渐演变成心肌肥大、心脏衰竭,或出现胸痛及喘不过气等症状。失控的血压与硬化的血管是相当可怕的组合,每一次心跳都可能引爆,将患者推向死亡。当主动脉破裂,患者会死于大出血,当脑血管破裂,即为出血性中风,患者会昏迷、死亡。

许多人都以为血压高的时候应该会出现头痛、头晕、肩颈酸痛等症状,不过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通常没什么感觉,高血压就像悄悄蛰伏的“宁静杀手”,一旦出事,病人往往非死即残。

刚开始会发明降血压药其实也是误打误撞,由于某些药物的“副作用”是让患者血压降低,所以研究人员便拿来做实验,治疗那些不想接受交感神经切除手术的患者。结果发现,患者在血压降下来之后,血尿、头痛等症状也跟着改善,大家才渐渐明白血压对于心脏、肝脏、肾脏、内分泌及神经系统的影响。不过,早期的降血压药物得从静脉施打,患者必须住院,相当不方便,病情获得控制的人数并不多,直到口服降血压药物出现后,才让更多人的血压问题得到控制。

多年的临床试验逐步证实,只要能控制血压,就可以减少因为血管疾病死亡或伤残的机会。到了20世纪50年代大家对致病机转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保险公司便开始拒绝高血压患者的投保。

假使罗斯福活在21世纪,医师应该会想办法处理他失控的血压,只要好好维持便能大幅降低各种并发症的机会。不过医师的建议是一回事,患者愿不愿意配合又是另一回事。直到现在,许多患者仍然无法体会高血压的危害,而把医嘱当成耳边风,吃药看心情,抽烟喝酒一如往常。希望罗斯福这个老烟枪戒烟,恐怕是不可能的任务。

对于出血性中风,现代医学的处理和当年大不相同。罗斯福中风的时候,医师仅在住所替他注射了一些罂粟碱,并给予一些亚硝酸戊酯[14],连送医院都没有。如今,患者被送到急诊室后,医师会立刻置入气管内管并用呼吸器维持呼吸,因为血块压迫脑部会让呼吸变得不规则甚至停止。脑部电脑断层检查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透视头颅,清楚显现出血块的位置与大小。若患者的状况许可,神经外科医师会考虑紧急手术。手术可以移除血块、降低颅内压力,增加患者存活的机会,不过在出血时受损的脑组织大概无法复原,将会留下许多神经学后遗症,语言、认知功能、肢体动作等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另有隐情?

由于罗斯福去世后没有进行解剖,严格来讲大家还真的不晓得他真确的死因,自然会出现不同的臆测。

比对罗斯福过去几年的相片可以发现,他的左侧眉毛有个逐渐变大的斑点[15]。这个突起的斑点外形不对称,边缘不规则,直径超过6毫米,而且颜色亦有变化。上述几项皆是重要警讯,当身上的痔或斑点出现这些变化时便要非常提高警觉,因为这可能不是普通的痣,而是皮肤癌。

虽然没有相关手术记录,但是罗斯福脸上这个显眼的病灶在20世纪40年代却消失不见。一个生长多年的病灶应该不会自动消失,这样的变化自然启人疑窦。

研究人员观察罗斯福晚年的录影,推论他有左侧偏盲的问题,左侧视野缺损可能是中风的后遗症,也可能是脑部肿瘤所引起。另外,罗斯福曾经发作过几次肚子痛,而且他的体重在去世前的几个月内减轻了18公斤。这几个状况究竟有没有关联呢?有人提出了一个说法,认为罗斯福脸上的病灶是黑色素瘤,虽然接受手术切除,却已转移到肠道及脑部,肠道肿瘤会造成肠套叠引起疼痛,而脑部肿瘤则导致左侧偏盲以及后续致命的出血[16]。

机密病历不翼而飞

后人会认真地探究罗斯福的死因,实在无可厚非,毕竟政治人物经常刻意隐瞒健康问题。罗斯福绝对算得上是瞒天过海的高手,他在39岁时生了一场大病,腰部以下完全瘫痪。十多年后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不过许多人根本并不晓得他无法行走。罗斯福的西装下总穿着3公斤重的特制钢圈支架,以躯干的转动带动双脚些微移动,随从会亦步亦趋地在一旁搀扶,让罗斯福能够挺直腰杆站着对群众说话。竞选期间罗斯福走过41个州,旅行37000公里的路程,发表过无数次演讲,都顺利瞒过了观众的眼睛。罗斯福晚年的健康状况非常差,然而人们显然不甚清楚,否则恐怕无法顺利连任。

罗斯福去世48小时后,存放于贝塞斯达海军医院的病历也跟着不翼而飞。究竟是谁取走了病历?想隐瞒些什么呢?

因为那时候仅有三个人有办法接触那个保险箱,而其中一位正是罗斯福的私人医师麦金太尔,让整个事件又增添了许多想象空间。

同类推荐
  • 寻访“画儿韩”

    寻访“画儿韩”

    画儿韩和甘子千曾是一对擅鉴古玩字画的好友。解放前,混迹于市井的小报记者那五安排了一场恶作剧,使他们之间产生了隔阂;画儿韩被迫离开文物界。@解放初期,政府有关部门打算录用画儿韩,却因甘子千个人得失作祟,没能成功。十年浩劫后,文物界人才荒芜,青黄不接,甘子千怀着内疚和忏悔,想到了画儿韩。于是他不顾重病在身,四处寻访,终于如愿以偿。
  • 平安夜

    平安夜

    平谷因为杀人出走他乡,然而当他在一切慢慢平息后回到家乡时,却在回家的当天再次杀人。人物在一个圈子中不停徘徊、重复,却始终跳不出也避不开,这些被命运抛在路上的生命似乎只能陷于无望的游走与无尽的挣扎中。
  • 重现杀机(007谍海系列2)

    重现杀机(007谍海系列2)

    自从他的妻子死后,詹姆斯·邦德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变得异常颓废,虽然身为特工人员,却没有个特工的样子。他自己和同事正处于危险的境地。M不愿失去这么好的朋友,因此最后决定送他去日本,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当他到达日本之后,却被带到了一个神秘的住处,那里被称作死亡城堡。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年迈的敌人。所有的征兆都预示着邦德这次在劫难逃……
  • 人事

    人事

    本书通过一位大学生对人事档案的剖析,侧面透出人们的名利和权势之争。
  • 喜马拉雅守护者

    喜马拉雅守护者

    他们,是一群喜马拉雅山脉的孩子;他们,从偏僻的山村走进现代登山运动,也走进了每一位登山者崎岖的命运之旅;他们,将自己的青葱岁月种植在茫茫雪山之巅,并以质朴无邪的信念凝结成这部生死之书。
热门推荐
  • 倒水河

    倒水河

    从前因爱而生,因爱而聚,却因恨而终。为何?
  • 超神大帝

    超神大帝

    来到了超神学院?不不不,不止如此,我还要经历更多的地方,受到更多的磨砺锻炼,要变得更强大!
  • 妃常不愿,暴君请放手

    妃常不愿,暴君请放手

    有人说,六合之大,如无缘,擦肩也不会相识,天地又小,在我们抬头的瞬间,便是缘分的安排!相见是一场盛大的告别,凤煌之于舞阳,便是如此,从此,你便是你,我便是我了……今夕明夕,君已陌路,不必留念,更不必怀念……“舞阳,真的没有机会了吗?”“凤煌,你期望我的爱情,但你并不爱我!我的生命纠缠着你,像一根长长的铁链,哐啷哐啷的响声越来越刺耳,勾环愈来愈粗糙,伤了我,也让你越想逃离!你打碎了我的自由,用我自由的破铜烂瓦建造了自己的牢房……所以,放手吧!”爱追求的,不是痛苦也不是快乐,而仅仅是爱。当自由的爱受缚,被分离损坏,破镜重圆,是要为爱做的一件事,爱被爱点燃,如同火点燃火,然而,姬弃,第一把火是来自你吗?“我不知何为爱,我只知,当我双眼毫无睡意的眺望,想到你时,眺望的甜蜜的;在雨中舞剑等候你的回盼,尽管爱被夺走,但满怀希望是甜蜜的。人们各走各路,你也把我撇在身后,尽管独自一人,但聆听你的足音是甜蜜的;红霞万丈,笑醒我心中的期盼,即便期盼落空,感受期盼的痛苦仍是甜蜜的……这样,算是爱吗?”岁月成空,往事回眸,蓬壶一梦,泣血英雄,半世匆匆,从此,只愿同你笑傲风云,一生心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众生图书馆

    众生图书馆

    一座拥有众生百味,依赖众生而存在的图书馆……。
  • 诸天最强剧透群

    诸天最强剧透群

    本书又叫《剧透就变强》,灵气复苏,获得诸天聊天系统,一直剧透一直强。非喜勿入!
  • 重生枭雄系统

    重生枭雄系统

    林易对于自己重生这件事是很不满的,不过既然还赠送了系统,那就勉为其难的接受一下现实。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昏黎夜语

    昏黎夜语

    小心、!百鬼即将夜行!、嘘——、他们的故事、?来喝壶茶、我道给你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