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18800000054

第54章 在忧虑中辞世

同治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1871年1月2日),经过了5年的时间,由李鸿章、马新贻规划重建的两江总督衙门终于落成了。督衙在原洪秀全的天王府的基础上修建,其规模无法与先前的天王府相比,但比起原来的两江总督衙门要阔绰、豪华多了。总督搬进新署(原于盐道衙门办公)应该是一件大的喜庆之事,庆祝、摆宴自不能少,但曾国藩却一点也提不起精神。贺宴上他只是反复说:“太奢了!天道忌奢!天道忌奢!”他再三嘱咐总管要在署东开出菜地来,种上蔬菜。他要亲自劳作,以抵几分奢靡。

江南的冬天虽然不像北方这么寒冷,但坐在新建的署衙里,曾国藩总觉内心无比空旷、凄寒,随之也觉病情加重。肝区阵阵疼痛,头晕目眩,两脚麻木,失眠、噩梦不断。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人世了,想着要交代点后事,于是赶紧写信给李鸿章。想到李鸿章,心里宽慰多了:庆幸自己有这么个可接班的学生。

他这半生开创的事业终于有了接班人:湘军裁撤了,腐败了,李鸿章的淮军成了支持清朝的顶梁柱;自己打不过捻子,由李鸿章战胜了;天津教案自己弄得议论纷纷,而李鸿章却将此案完满了结;洋务事业自己仅仅开了个头,而李鸿章正在大举进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生胜于老师,这正体现老师识才育才的本事,若是学生总是不如老师,一代不如一代,事业还怎么前进呢?当跟前出现对李鸿章的非议时,曾国藩总用这句话制止。他这不是借此自慰,心里也真是这么想的。他也佩服李鸿章,他虽对李鸿章的过分热衷功名利禄有些看法,但也总是宽容的。

李鸿章接到对他恩重如山的老师的信,尤其读到“此次晤面后或将永诀,当以大事相托”时,深恐老师或有不测,不能见上最后一面,将成终身憾事,便不顾年关已近,百事丛杂,冒着严寒,长途跋涉,由保定赶来江宁。

那时,送第一批留学生出国的事还没有最后敲定。师生见面第一件事是进一步会商幼童出洋之事,认真推敲细节,再度联衔上奏,强调这是“徐图自强”的根本大计,中华创始之举,务必让朝廷重视,以达预期效果。李鸿章根据老师的指点,未经文案,执笔立就。曾国藩看了这两千余字的奏稿,条理缜密,文笔洗练,心里很是高兴,仅改数语便让李鸿章亲自带去呈递。

写好了奏折,曾国藩看到自己的事业后继有人,有些兴奋地向这个得意门生讲起往事,归纳自己的人生教训,最终向李鸿章交代了两点,让他切记。

一是他非常后悔当年迫于朝廷的压力主动要求裁撤湘军。他自认自己顾虑太多,湘军攻战十余年之久,金陵克捷后,慑于各种压力,竟至于解散了亲手建立的军队,自坏长城,寒了将帅的心,等于实际上的自杀。湘军众将飘如秋叶,而自己也成了剪翼之鸟,以致“剿捻”无功,备受挫辱。幸赖李鸿章所建淮军,攻灭了捻军,成就了大事。他让李鸿章切记自己的教训,当今八旗、绿营再不可恃,保太后、皇上之安,卫神州华夏之固,全仗淮军。今后,淮军有被议论的那一天,千万不要像老师那样,畏首畏尾,只可加强,不可削弱。乱世之中,手里的军队切不可放松,于家于国都是如此。

第二点,也正是他安身立命的前提,就是以身作则,身正心正。他让李鸿章切记,即数十年办事之难,难在人心不正,世风不淳,而要正人心,淳世风,实赖一二人默运于渊深微莫之中,使其后来者为之应和。

他说自己与李鸿章的关系正是这样,自己先正己身,同时培养后人,把这些人作为“种子”,期待这些后人开花结果,应现承先启后,天下应和之目的。所以,他希望李鸿章要早些下手,以一身为天下表率,多多培养“种子”,种子绵延不断,天下应和,世风自然改变。

李鸿章心领神会,为了让老师对身后事放心,忙问他:“今日之天下,哪些人可作为以后培植的‘种子’?”曾国藩似乎不想交代,思考良久,认为再不说怕以后永无机会,于是才说,海内第一号人物当数左宗棠。他雄才大略,待人耿直,廉洁自守。李鸿章听了感到不解:因为曾、左七八年不通闻问,外人都说他们有矛盾,为何老师竟说他是第一号人物?曾国藩说,左宗棠与他争的是国家大事,不是私情,左“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正是他的长处。李鸿章听了,连连点头。曾国藩认为左宗棠之后当数彭玉麟,他光明磊落,疾恶如仇,淡泊名利,重视情义,是天下的奇男子。其次是郭嵩焘,其人之才,天下难有其匹者,而且非书生之才,将来会有发展。再往下数如刘长佑心地端正,沈葆桢很有能量,但心地狭窄。而后,他们又议论了办洋务之事。曾国藩强调洋务怎么办都好,但一定要抓住一点不放,就是冯桂芬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师生之间非常融洽地相处了几天后,由于春节将近,年关临近,李鸿章不得不辞别曾国藩赶回直隶。同李鸿章长谈之后,也许是兴奋过度,他的旧病复发了:头昏眼花,耳鸣不止,一连几天不能开口说话。

大年三十这天,江宁(南京)城的衙门、商号和有钱人家的大门口张灯结彩、楹柱上旧桃换新符,秦淮河更是热闹,红男绿女,画舫丝竹。或许是节日气氛的冲动,曾国藩才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大年初一早上,他接受了江宁文武的祝贺。第二天他又到退居江宁的老友吴廷栋家拜年,同吴廷栋兴致勃勃地谈经论道。

一轮访亲探友过后,转眼就是元宵节了。曾国藩没有忘记,正月十四是道光皇帝宾天的日子,他永记道光帝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每年这一天都要为他烧香行礼。这天,他勉强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觉得十分疲倦,刚一坐下,眼前便浮现23年前那一天的情景来:那年自己是39岁,礼部右侍郎,二品大员。也是正月十四日,突然传来皇上要立太子的消息。曾国藩听了大吃一惊,他知道皇帝立太子是什么意思——大清朝秘密立储,立太子即是太子登基,也就是皇帝龙驭上宾了。曾国藩还想最后同道光见上一面,赶紧备马前行,然而马车刚到圆明园,便听到一片哀哭之声,他知道再也见不到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皇帝了。道光驾崩,咸丰继位,接着是罢黜穆彰阿,清查穆党,他虽是穆的得意门生,但因穆在得意之时,门生很多,并未一一清算,所以没有牵连到他。然而,道光死后,穆彰阿被罢,咸丰不信任他,也无人替他说话,使他以后办事处处碰壁。每至事机不顺,尤其咸丰、慈禧不时对他进行冷遇、打击之时,他更加思念道光帝和穆彰阿。

在往事的回忆中,曾国藩平静度日。1872年3月5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告老回老家广东,路过金陵,派人传过音讯,想拜见一下曾国藩。对于这位素来敢于直谏的同年进士,曾国藩一直颇为敬重。此番见苏廷魁告老还乡,曾国藩破例亲自出城迎接。寒气袭人的天气里,两个同病相怜的垂暮老友,回忆起数十年来经历的种种,不免欷歔。曾国藩告诉苏廷魁,来两江的这些日子,虽然身体不是太好,但心情畅达多了,他准备再次向朝廷告老还乡,在家看书作文。为了证明自己一直没有耽误学问,曾国藩从座位上站起来,为苏廷魁背诵四书以助兴。只是刚背了几句,曾国藩突然手脚痉挛,口吐白沫,倒在地上。随从们慌忙将他送回府中。这一次中风比上次严重得多,曾国藩从此卧床不起。这次曾国藩意识到,自己虽一生叱咤风云,却将离开这个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世界了。通过眼前影影绰绰的一切,曾国藩似乎看到自己的末日,末日像一个巨大的黑洞,等待他自投罗网。

他自认为自己的一生,没有遗憾:该做的,都全力去完成了,今后的事情,将来会怎样发生呢?国家,让他忧心。对于死亡,曾国藩并不觉得可怕,一个人,从哪里来,终究还得回到哪里去。至于那个神秘的出处或者归宿,靠人的智力,是无法揣测的。对于死,曾国藩一直不愿意多想,也懒得去想。曾国藩的生死观跟孔子是一样的,孔子在《论语》中所说“不知生,焉知死”、“敬鬼神而远之”,曾国藩一直也持这样的态度。行动不便的日子里,曾国藩一直坚持写日记,有时候实在写不动了,就停下来,翻阅以前的笔墨,回忆当时的情景与心绪。时间,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它无法捕捉,稍纵即逝,至多,只能让它变成纸上的几行文字,雪泥鸿爪,无从谈起;甚至,连回忆起来,也显得那样吃力。曾国藩无法想象,自己消失后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会跟自己一同消失吗?

他从青年时代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这天,他在日记中写道:“余病患不能用心。昔道光二十六七年间,每思作文,则身上癣疾大作,彻底不能成寐。近年或欲作诗文,亦觉心中恍惚不能自主,故眩晕、目疾、肝风等症,皆心肝血虚之所致,不能溘先朝露,速归于尽,又不能振作精神,稍治应尽之职责,苟活人间,惭悚何极!二更五点睡。”

3月8日,曾国藩在日记中继续写道:“余精神散漫已久,凡遇应了结之件久不能完,应收拾之件久不能检,如败叶满山,全无归宿。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所就,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赦!”

即使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他也依然忧国忧民。这一段日记是曾国藩心理真正的反映。的确,由于身体不佳,心绪不好,曾国藩对于生活,着实有点厌倦了。实际上也不是现在,对于曾国藩来说,从悟彻生命的那一天起,对于人生,就有着复杂无比的感受了。其中,当然夹杂着厌倦和疲惫。人生,只不过是一个过程,白驹过隙,匆匆忙忙。生命的偶然在巨大的未知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和虚弱。很多时候,曾国藩只不过是以极度的恭敬心在对待这个巨大的未知。孔子所说的“不成功,便成仁”,也是一种感悟吧?在曾国藩看来,所谓“仁”,就是核心,就是果核。人的“仁”,也即人最根本的东西,是与天地的核心相同的。这种本质的东西,就是人的真正由来和归宿。人生一世,真正地找到自己的“仁”,才是最重要的。只有找到自己,才能算是“求仁”。联想到自己,曾国藩感慨万千:不管怎么样,自己这一辈子,鞠躬尽瘁,克己复礼,这一切,可以算是“求仁”了吧?在《论语》中,弟子问孔子,伯夷、叔齐死前有没有悔意,孔子说:“求仁得仁又何怨!”这是说“二圣”的,更是说自己的——现在,在曾国藩看来,这句话同样也可以用在自己身上,是对自己一生的最妥帖的总结。

有资本来总结的一生,也算不枉来人世了。这时候,曾国藩的身体状况已变得相当糟糕了,人的元气,都是先从脚底下溜走的,这一回,曾国藩真的有切身感受了——他感到自己的脚已不听使唤了,仿佛从小腿肚以下,已不属于自己了;此外,就是舌头变得僵硬,口腔里像有一块坚硬的石头一样,将自己塞得严严实实,都快让人喘不过气来了。好在曾国藩的神志一直都很清醒,他的内心也很平静,所以没有什么失态之举。只是恍惚之间,那些鸟鸣狗吠,听起来已恍如隔世了。自己的身体已成为一间空空无人的老屋,那个一直在里面住的东西已经离开。曾国藩不由为自己的极度敏感而感叹,也许,一个人在最虚弱的时候,自然会生发出数百倍的感受。

3月10日,强烈的责任心使曾国藩寝食难安,想起今后国家的发展方向,他陷入深深的忧虑中。他挣扎着起来,披衣来到了书桌前坐下,拿起笔,很想写点东西,不料手颤抖得非常厉害,毛笔在纸上洇了很大一块;曾国藩想说话,但嘴唇嗫嚅着,已发不出声音。家人把他扶上了床,喝了几口水后,曾国藩稍稍缓过神来了,他不住地向身边的曾纪泽叮嘱:我死之后,丧事遵照古礼,不要请僧人、道士。

3月11日一早,行将就木的曾国藩还想着学习的事,知识对于他来说就是生命。他仍强行起身,然后,披衣端坐在案前,阅读《理学宗传》中的《张子》一卷。这本书,曾国藩已读过很多遍了,但每次读,曾国藩都有一些新感受。宋儒当中,曾国藩最喜欢的,就是张载了。张载学富五车,涣然自信,“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情怀,对曾国藩影响很大。更可贵的是,张载的学说摒弃了很多条条框框,以儒为宗,同时又吸取了佛、道的很多成分,不拘泥某种门派,有着广阔的游弋空间。一个人,有如此博大精深的思想,才算得上以天地为师,是一个真正的“通人”。曾国藩看了一会《张子》,又感到手摇心颤。家人忙扶他在榻上躺了一会。当天晚上,金陵的街道上,有很多行人看见一颗大星从上空弧线滑落,不由大惊失色,一时议论纷纷。

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即1872年3月12日这天,天空云层密布,一大早,就飘着绵密的小雨,淅淅沥沥的,仿佛一心想让人断肠似的。曾国藩早早地起床了,他清晰地记得,这一天是他祖父曾玉屏的祭日。上午,曾国藩在家人的搀扶下,躬身拜过设在家中的祖父牌位。

午后,连日颓靡的曾国藩似乎觉得精神好些了,示意要出去走走。儿子曾纪泽搀扶着曾国藩来到总督府西花园,在长廊里散着步。西花园又叫煦园,面积很大,尤其是水景,堪称一绝。水域四周,有东榭西楼隔岸相望,有南舫北阁遥相呼应,花间隐榭,水际安亭,堪称园林中的经典之作。园内还有石舫、鸳鸯亭、夕佳楼、东水榭、桐音馆、印心石屋、诗碑等十余处胜迹。曾国藩在园中蹒跚着,一边走一边颤颤巍巍地对曾纪泽说:“我这一辈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情,造孽,我曾家后世再也不要出带兵打仗的人了。”父子俩说着话,这时候雨已经停了,两人来到了廊外,不知不觉走进一片竹林。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曾国藩连呼“脚麻”,便歪倒在儿子身上。曾纪泽和随从慌乱地把曾国藩扶到书房的椅子上。曾国藩端正了衣服、帽子,然后静静地坐在那儿,一点声音也没有。三刻钟后,曾国藩气绝身亡。

曾国藩走得安然,走得静谧。他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朝野震惊。清廷追赠曾国藩为“太傅”,恩赐谥号“文正”,照大学士赐恤,同时赏银三千两治丧;入祀昭忠、闲良二祠,并于湖南湘江、江宁金陵建立专祠;生平政绩事实,宣付国史馆;一等侯爵即着子曾纪泽承袭。

曾国藩的师友们闻此噩耗,都纷纷表示哀悼,一时间,挽联、祭文堆积如山。由于人数众多,祭奠活动足足持续了百日才告结束!与很多大人物的情况相似,那些挽联、祭文大都不着边际、夸大其词,有的纯粹是敷衍了事的客气话。倒是左宗棠、李鸿章和郭嵩焘各自根据自己与曾国藩之间交往的经历所题写的挽联颇为深情:

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

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

师事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震九万里,安内攘外,旷代难逢天下才。

——李鸿章

论交谊在师友之间,兼亲与长;论事功在宋唐之上,兼德与言,朝野同悲唯我最;

考初出以夺情为疑,实赞其行;考战绩以水师为最,实主其议,艰难未预负公多。

——郭嵩焘

从某种程度上说,曾国藩的死是一个标志,那个颇有尊严、文雅、自闭、自给、自享、道德至上、鄙视物质、洁身自好的时代,在曾国藩逝去之后,已瞑然消逝。世界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那是一个光明的时代,也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是最美好的季节,也是最糟糕的季节;是信仰的时代,也是怀疑的时代;是富足的时代,也是贫乏的时代……在此之后中国很长时间风雨飘摇的历史,都适合这样的表达。只是那个湖湘大儒看不到这一切了,他的灵魂正缥缈地飞翔在空中,那股巨大的悲怆之气慢慢地烟消云散。一个人解脱之后,当然不愿意再回首。这个世界,已不属于他了,只是一个叫做曾国藩的人的所作所为,至今还让人难以忘怀。

同类推荐
  • 蒋介石全传

    蒋介石全传

    本书以民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以及他们的奇闻轶事贯穿始终,从一个崭新的历史角度勾勒出了民国时期各种人物的众生百态。既而,使读者们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发觉那个动荡的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也能从微观角度去分析风云变幻的社会本质。本书分别详细的介绍了袁世凯、阎锡山、张作霖、毛人凤、黄金荣、孙中山、蒋介石等等一系列民国历史人物,再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变局,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混乱中闪亮登场。无论在历史角度或者人物刻画方面,本书都做到了言辞鲜明,语意深远,从而引导人们去了解和认识一个逝去不久的风云年代。
  •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名人传奇故事丛书(12本)-蒙哥马利

    伯纳德·劳·蒙哥马利伯纳德·劳·蒙哥马利(BernardLawMontgomery,1887年11月17日-1976年3月25日),英国陆军元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杰出的指挥官之一,1943年,参加攻占西西里和登陆意大利,1944年统率盟军进入法国,6月6日指挥盟军进攻诺曼底,取得了诺曼底登陆作战的胜利。后晋升陆军元帅,受封子爵,1946-1948年任帝国总参谋长。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4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改变你一生的20位西方哲人

    这确实是一本好书,当你在不经意间翻开他的扉页时,它就会将你的手牢牢地抓住,致使你一直往下翻。作者以深厚的写作功底为读者提供最愉悦的阅读乐趣,一同与笔者在书中畅游吧,看看能从书中收获什么吧!
  • 邓肯自传

    邓肯自传

    本书是现代舞创始人,美国舞蹈家邓肯自传,在自传中阐述了她对生活的态度.
热门推荐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禁止踏入之秘境仙湖

    禁止踏入之秘境仙湖

    一个由梦境牵扯出的惊天大阴谋,到底有何联系?诡异的西域古国-什国遗迹里他们会遇见什么?神秘的什国人到底预言了什么?大雪山脉深处的类似三星堆文明究竟是何人所造,那隐藏在黑暗中的第四股势力,到底会带来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当所有线索几乎指向了罗布泊地下城时,究竟又会发生什么,而双鱼玉佩究竟是什么?罗布泊的秘密会真相大白嘛?最后的宿命究竟...会如何...
  • 小小的十四

    小小的十四

    朴实无华,简简单单,真真实实的一段初中记忆
  • 外星姐姐冥想日记

    外星姐姐冥想日记

    作者在冥想中见到自己来自外星,并见到了各种宇宙美妙景象。在与高灵接触的过程中,她知道这个时期的地球,70%的灵魂都来自外星。这些外星人普遍在20-100的层级,是来帮助地球提升的,提升之后的地球,将不再作为一个被处理的星球对待,享有与其他星球的平等地位。高灵在书中展示了一个美好的世界,并章章推进,解决读者疑惑以及人类的心理问题。日记体的形式,真实的表达了作者所见所闻,这在冥想到底是什么,冥想境界里见到了什么都不能说的世界,在人们不懂什么叫境界,并陷入小境界的世界,这还是第一次。众多的高灵来讲述事实,这在其他书里几乎见不到。高灵也是非常快乐的灵魂,这也是普通人不知道的,他们绝
  • BUG弓箭手

    BUG弓箭手

    楚男同学!一觉醒来成了一名新珐玛大陆里的弓箭手!他疯了,但是珐玛大陆之上的玩家,他们也疯了。读者群249871195
  • 诡秘小说

    诡秘小说

    继《恐怖通缉令》《极具恐怖》《恶灵国度》《最强恐怖系统》《恐慌世界》后,一笑的第六本小说《诡秘小说》精彩来袭。当你翻开它的那刻,这场充斥着奇异与精彩的诡秘之旅便开始了,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有创作它的权利。这是一本由读者参与创作的小说。友情提示:这不是第一人称小说
  • 律令至上

    律令至上

    看不见的光,就是黑看不见的黑,就是光他终于明白了哪有什么对错可言。律令之外,皆是不公。
  • 七零有点甜:小哥,快到碗里来

    七零有点甜:小哥,快到碗里来

    遇到他,秦洛烟才知道重生一世的意义。“小哥哥,我看上你了,我们交个朋友吧。”“对不起,我志不在黎山沟。”第一次被拒绝,秦洛烟不急不躁,考上了他的那所高中。“小哥哥,能向你问个路吗?”“去哪里?”“你的心里。”“没有路。”第二次被拒,秦洛烟再接再厉,考上了同一所大学。“小哥哥,最近有谣言说我喜欢你。我要澄清一下。那不是谣言。”“哦。谣言止于智者,我是智者。”第三次被拒,秦洛烟觉得没希望了,大学毕业后打算离开这个城市。“秦洛烟,我这里有个机会你要不要?”“什么机会?”“做我女朋友的机会。”
  • 我在后院种科技树

    我在后院种科技树

    年轻领主在后院种下了一棵科技树。叮。畜牧科技树成熟,恭喜获得畜牧知识大全。叮。成功建设马场,恭喜解锁马术训练纲要科技树种。叮。成功建造马镫,恭喜解锁重骑兵训练与培养知识科技树种。叮。成功制造火药,恭喜解锁火枪铸造知识科技树。年轻领主:“神TM科技树,这里是现实又不是在玩游戏。”本书又名《忙碌的我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平叛的路上》《我只想安静的发展工业》《总有弱鸡想要侵略我》
  • 贤士抱恙

    贤士抱恙

    谨以此书,献给那个时代独一无二的姜九生,致敬那片黑色天空下的溢城和“真香定律”围绕的溢城人,体谅那些被舆论传言蒙蔽眼睛的愚人所误伤的人,也许他们真的并非善人,可这世界本就善恶难分。一.姜九生不是好人,所以他即使吃的很饱,溢城的人也说他“饿”。从没有人对姜九生说过一句“长命百岁”,只有一个朋友每年生辰时会默默许下一个叫做“九生一死”的愿。二.本书不有趣,很淡的凉白开。本书偏他传,重点仅姜九生。本书不轻松,余生日常琐碎。本书无cp,可以偏向纯爱。本书重写人,内容比较分散。本书有暗讽,绝非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