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8500000024

第24章 結 語(1)

我們在對宋代心性中和詩學作了一個簡單的描述之後(之所以稱爲描述,那是因爲對宋代心性中和觀念的繁富和深奧,我認爲我只是看到了冰山的一角),我們再回頭來看那些離我們已近千年的先賢們,覺得他們的身影仍然在我的眼前晃動,他們的聲音依然在我的耳眫回響。我盡力地想靠他們更近一點,想聆聽他的談話,想見識一下他們的“和氣盎於面背”的接人之風,想欣賞他們的“光風霽月”的灑落胸懷與“色和而語壯”的外柔而內剛的人格。

記得培根曾經說過,人類文明的進步體現在人格。那麽我們不得不說,宋代文化最大的貢獻即在於他們的人格:那“進亦憂,退亦憂”的忠義之心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坦蕩情懷;他們“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萬世開太平”的道德責任感。國家的安危、攻守大計,他們是如此的憂慮;他們對命運坎坷、窮通際遇的順化以及對道的固守,他們視富貴如浮雲的超脫,“沖澹以自守,遺佚而不怨”,他們是如此的放達。這一切都讓我的內心充滿了敬仰。

道是如此的沉重,只有真的勇士才敢於毅然地承擔起道的責任,宋人對道的承擔與家國天下聯繫在一起的,他們是義無反顧的。在寫作本文時,我始終懷著對宋代先賢們的深深的敬意,來理解他們的言論。愚意以爲“中和”可謂爲宋人精神中的精華之一,因爲其中實在蘊涵了中國士階層對於宇宙、對於社會、對於人生、對於內心最爲一般的態度。詩歌作爲天地之和的同構、社會之和的映射、人生之和的寫照、內心之和的流露。詩,本身也就成了中和原則的集中體現者。雖然中和原則在周漢已經確立,但真正將之放在詩人的內心來討論,放在人的“未發”之“性”的層面來討論,則只有宋人。可以借用禪宗一句話,只有宋人才是“直指本心”。因而也使得中和的貫徹較前代的止於宇宙、社會、人生層面,顯得更爲根本。

儒家的中和原則本來內在地包含著“義”,孟子在闡發“執中”時已經指出執中而知權的問題,用今天的話來說,也就是合理的問題。所以中和意爲以理爲標准的不偏不倚,並不意味著左右逢源的鄉願和固執不化的武斷。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公允的原則。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激烈反對中和的時期,那是一個激化矛盾,一切注重鬥爭的時代,那是一個“與天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時代,中和成爲庸俗的折衷主義與投機主義,受到人們的岐視。但這都是對中和的歪曲。

宋儒對“未發之中”的追尋,對“已發之和”的引導,曾經被封建制度與習俗發展到極致,導致了對天然真情的壓抑與扼殺,甚至到了“以理殺人”的地步。宋儒所主“性情”原本也不乏靈動,但由於時時需與“天”“理”相合,一旦落實到制度與習俗,則產生很強的規範作用。強調社會行為規範固然可以使社會傾向穩定,但也會禁錮了人們的創造力。這固然有統治者利用與扭曲的原因,但這畢竟也與宋儒自身理論的缺陷有關。

今天,中和又重新作爲中華民族的精神而受到提倡,{李瑞環在英中貿易協會歡迎午宴上的演講《和睦相處,和諧共進》(摘要)中說:“在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中,‘和’的思想佔有十分突出的位置。早在3000多年前,中國的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時期,周太史史伯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觀點。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更是經常運用“和”的概念來闡發他們的哲學思想和文化理念:管子提出‘畜以道,則民和’;老子提出‘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的《論語》提出‘禮之用,和為貴’;孟子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荀子提出‘萬物各得其和以生’;《中庸》提出‘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和’不是盲從附和,不是不分是非,不是無原則的苟同,而是“和而不同”。‘和’的思想,強調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在這個統一整體中,不同方面、不同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相異相合、相反相成。由於‘和’的思想反映了事物的普遍規律,因而它能夠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豐富其內容。” (見《人民日報》2002年5月30日第1、2版)。}這雖然談的是“和”,但“非中無以致和”, {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之四十七《資州中和宣布之樓記》。白居易在其《策林·十七興五福銷六極》中云:“和者生於中也,中者生於不偏也,不邪也,不過也,不及也。”另周敦頤《通書》有謂“由中以致和”,司馬光《中和論》亦謂“非中無以致和”,可見和必須以中爲條件。}實可與中和共言之。中和精神對於我們今天的社會建設與道德修養亦還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和精神在今日亦可大行之。但這種中和精神應該是包容而大度,靈動而活潑的,以便我們既能堅持社會整體的和諧,又能保持人性個體的自由與創造。

主要參攷書目{以首字音序先後排序}

一、古代著述

《春秋三傳》 北京古籍出版社四書五經本 1994

《古今圖書集成》 中華書局 巴蜀書社 1985

《國語》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老子》 上海書店諸子集成本 1986

《禮記要義》 四部叢刊本

《列子》 上海書店諸子集成本 1986

《毛詩》 四部叢刊本

《十三經注疏》 中華書局影印本 1980

《莊子》 上海書店諸子集成本 1986

白居易 《白氏長慶集》 四部叢刊本

班固 《漢書》 中華書局 1962

包恢 《敝帚藁略》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蔡居厚 《蔡寬夫詩話》 《宋詩話輯佚》本

蔡夢弼 《杜工部草堂詩話》 歷代詩話續編本

蔡沈 《書經集傳》 北京古籍出版社四書五經本 1994

蔡縧 《西清詩話》 《宋詩話全編》錄臺灣廣文書局影印《古今詩話續編》本

曹彥約 《昌穀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曹植 《曹子建集》 四部叢刊本

柴望 《秋堂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晁補之 《雞肋集》 四部叢刊初編本

晁說之 《嵩山文集》 四部叢刊續編本

陳淳 《北溪大全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次升 《讜論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傅良 《止齋文集》 四部丛刊初编本

陳澔 《禮記集說》 北京古籍出版社四書五經本 1994

陳亮 《龍川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普 《石堂遺集》 《宋詩話全編》錄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仁子 《牧萊脞語二稿》 《宋詩話全編》錄清初影元抄本

陳善 《捫虱新話》 儒學警悟本

陳師道 《後山居士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宋蜀刻本

陳師道 《後山詩話》 歷代詩話本

陳文蔚 《克齋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襄 《古靈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巖肖 《庚溪詩話》 歷代詩話續編本

陳與義 《簡齋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淵 《默堂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元晉 《漁墅類稿》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藻 《樂軒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造 《江湖長翁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陳知柔 《休齋詩話》 《宋詩話輯佚》本

陳埴 《木鍾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陳子昂 《陳伯玉文集》 四部叢刊本

程珌 《洛水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程顥 《二程集》 中華書局排印本 1981

程俱 《北山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程洵 《尊德性齋集》 《宋詩話全編》錄知不足齋叢書本

崔致遠 《桂苑茟耕集》 四部叢刊本

戴復古 《石屏詩集》 四部叢刊續編本

戴溪 《續呂氏家塾讀詩記》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道璨 《柳塘外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董浩 《全唐文》 中華書局 1983

杜範 《清献集》 四库全书影印文渊阁本

杜牧 《樊川文集》 四部叢刊本

段昌武 《毛詩集解》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范浚 《香溪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范溫 《潛溪詩眼》 《宋詩話輯佚》本

范仲淹 《范文正公集》 四部叢刊初編本

方逢辰 《蛟峰文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方夔 《富山遺稿》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方岳 《秋崖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方岳 《深雪偶談》 叢書集成初編本

費袞 《梁溪漫志》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馮山 《馮安嶽集》 《宋詩話全編》錄宜秋館據知不足齋藏鈔校刊本

輔廣 《詩童子問》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高斯得 《恥堂存稿》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葛洪 《抱樸子》 上海書店諸子集成本 1986

葛立方 《韻語陽秋》 歷代詩話本

韓淲 《澗泉日記》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韓維 《南陽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韓愈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四部叢刊本

韓元吉 《南澗甲乙稿》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何夢桂 《潛齋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何晏 《論語集解》 四部叢刊本

洪邁 《容齋隨筆》 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1978

侯克中 《艮齋詩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胡仲弓 《葦航漫遊稿》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2

黃保華 《黃庭堅評傳》 南京大學出版社 1998

黃裳 《演山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黃庭堅 《山谷別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黃庭堅 《山谷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黃庭堅 《山谷外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黃庭堅 《豫章黃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本

黃文雷 《看雲小集》 南宋群賢小集本

黃震 《黃氏日鈔》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黃仲元 《四如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案》 中華書局 1986

惠洪 《冷齋夜話》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惠洪 《石門文字禪》 四部叢刊本

嵇康 《嵇中散集》 四部叢刊本

家鉉翁 《則堂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姜夔 《白石道人詩說》 四部叢刊初編本

居簡 《北磵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孔穎達 《春秋正義》 四部叢刊本

李翺 《李文公集》 四部叢刊本

李復 《潏水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李綱 《梁溪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李衡 《樂菴語錄》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李呂 《澹軒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李昴英 《文溪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李如篪 《東園叢說》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李石 《方舟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李濤 《蒙泉詩稿》 南宋群賢小集本

李塗 《文章精義》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0

林景熙 《霽山文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林希逸 《竹溪鬳齋十一稿續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林之奇 《拙齋文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令孤德棻 《周書》 中華書局

劉安 《淮南子》 上海書店諸子集成本 1986

劉安節 《劉左史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劉攽 《中山詩話》 歴代詩話本

劉長卿 《劉隨州詩集》 四部叢刊本

劉辰翁 《劉辰翁集》 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7

劉辰翁 《劉須溪評孟浩然集》 《宋詩話全編》錄明淩蒙初刻朱墨套印本

劉辰翁 《須溪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劉辰翁 《須溪批點選注杜工部詩》 《宋詩話全編》錄明正德四年雲根書屋刻本

劉黻 《蒙川遺稿》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劉克莊 《後村先生大全集》 四部叢刊初編本

劉摰 《忠肅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劉邵 《人物志》 四部叢刊本

劉勰 《文心雕龍》 人民文學出版社

劉翼 《心遊摘稿》 南宋群賢小集本

劉宰 《漫塘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柳開 《河東先生集》 四部叢刊本 1989

柳宗元 《增廣注釋音辯柳先生集》四部叢刊本

樓鑰 《攻媿集》 四部叢刊本

陸賈 《新語》 上海書店諸子集成本 1986

陸遊 《陸放翁全集》 中國書店據世界書局1936年版影印本 1986

陸遊 《渭南文集》 四部叢刊初編本

呂本中 《童蒙詩訓》 《宋詩話輯佚》本

呂陶 《淨德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呂祖謙 《東萊先生左氏博議》 金華叢書本

呂祖謙 《麗澤論說集錄》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呂祖謙 《呂氏家塾讀詩記》 四部叢刊續編本

羅大經 《鶴林玉露》 中華書局唐宋史料筆記本 1983

駱賓王 《駱賔王文集》 四部叢刊本

梅堯臣 《碧雲騢錄》 《說郛》(宛委)本

牟巘 《陵陽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慕容彥逢 《摛堂文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歐陽守道 《巽齋文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歐陽修 《六一詩話》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62

歐陽修 《歐陽文忠公集》 四部叢刊本

歐陽修 《詩本義》 四部叢刊本

彭定求 《全唐詩》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強至 《祠部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秦觀 《淮海集》 四部叢刊本

權德輿 《權載之文集》 四部叢刊本

闕名 《漫叟詩話》 《宋詩話輯佚》本

阮閱 《詩話總龜》 四部叢刊本

邵雍 《伊川擊壤集》 四部叢刊本

沈括 《長興集》 四部叢刊三編本

沈遼 《雲巢編》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沈約 《宋書》 中華書局 1974

沈作喆 《寓簡》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石介 《徂徠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史堯弼 《蓮峰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釋永頤 《雲泉詩集》 汲古閣景鈔南宋六十家小集本

舒岳祥 《閬風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司馬光 《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 四部叢刊本

司馬遷 《史記》 中華書局 1959

宋祁 《宋景文公集》 湖北先正遺書本

蘇軾 《蘇軾詩集》 中華書局本

蘇軾 《蘇軾文集》 中華書局本

蘇轍 《欒城集》 四部叢刊本

蘇籀 《雙溪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孫光憲 《北夢瑣言》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譚宇權 《中庸哲學研究》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5

唐仲友 《詩解鈔》 《宋詩話全編》錄續金華叢書本

唐仲友 《悅齋文鈔》 《宋詩話全編》錄續金華叢書本

脫脫 《宋史》 中華書局標點本

汪炎昶 《古逸民先生集》 《宋詩話全編》錄宛委別藏本

汪應辰 《文定集》 四庫全書影印文淵閣本

王安石 《王文公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同类推荐
  • 时间升起

    时间升起

    《时间升起》汇集了李钢的93篇散文作品,其中不乏发表后被反复转载传诵一时的名篇佳构。这些作品集中体现李钢作为国内一流散文大家的创作成就,代表了李钢大气潇洒、举重若轻、幽默智慧的语言风格,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有游历山川的感悟,有对童年、青年时光的追忆,有对亲情、友情的颂扬,作者都从小处运笔,以记叙身边所发生的小事和小细节,表达对脚下土地的热爱和对火热生活的赞美。这是一部充满正能量和艺术魅力的散文集。
  • 致理想读者

    致理想读者

    这是著名批评家李敬泽近两年来的批评文章合集,其中既有诸如对《红楼梦》和新时期文学的论述,也有对大量新锐作家和新的文学现象的评述,几乎囊括了新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论题,可谓是一部对当下文学世界的精彩注释。李敬泽的批评有很强的现场感,是对文学和文化生态第一手的观察和评说,向以立论独到、艺术感觉敏锐、文字活泼生动著称,在读者中有广泛的影响。
  • 周作人经典散文集(套装共7册)

    周作人经典散文集(套装共7册)

    本套书包括《谈龙集》、《谈虎集》、《瓜豆集》、《苦竹杂记》、《永日集》、《泽泻集》和《药味集》共七册。周作人先生大量的散文作品,“是关于一切人事的评论”。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其中文章立场鲜明,言语激烈,充分展现了一位社会批评家的面貌。
  •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本书是悬疑故事集。本书精选《故事大刊》的故事。这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侦探工作的原貌。书中讲述的关于指纹、警局档案和特工队等的诸多故事使人身临其境般地面对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险境,能唤起人的阅读欲望。
  • 聆听史诗丛书-江格尔传奇

    聆听史诗丛书-江格尔传奇

    《江格尔传奇》塑造了英雄江格尔,以及他的亲密战友洪古尔等,是人们理想中的英雄形象,他们所捍卫的家乡宝木巴,是人们渴望的人间乐土,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王国。《江格尔传奇》为中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史诗,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之瑰宝。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不灭心炎

    不灭心炎

    时间之轮转动,命运之门开启,走到最后的,是被选中的天之骄子?还是不抛弃自己的“蠢货”?
  • 天良

    天良

    本文以对大青山的一个山村的全面描绘,为我们展现了既有独特的自然条件,深厚的历史传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典型环境。作品通过深层的描写,表现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在自然的、历史的和人世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思想意识、感情。
  • 拾起夏日的微光

    拾起夏日的微光

    “林诗雅!!!!”杨绎那性感又略带沙哑的声音响起,只可惜现在不是欣赏的时候,林诗雅拔腿就跑,“让我追到你就死定了!”奈何林诗雅虽高,也跑不过一米八二的杨绎。才跑出去没一段就被逮着了,林诗雅只能乖乖服从,然后,找准机会赶紧溜!“你说我要怎么惩罚你才好呢?”杨绎的声音富有磁性,让人听着不禁沦陷,“要不就……”
  • 甜妻上线:霸道老公宠上瘾

    甜妻上线:霸道老公宠上瘾

    前有父亲公司面临破产,后有二叔一家虎视眈眈,林乔表示,老虎不发威,你们当我HelloKitty?她预谋算计,从众多征婚者当中脱颖而出,成功嫁给黎城赫赫有名的顾二少,从此走上人生巅峰……只是后来某一夜,她被顾二少抵在墙角:“安静乖巧?单纯天真?顾太太,这几个词,哪个与你有关?”“顾先生,这婚也结了,怎么?想退货?”“抱歉,不支持退换!”
  • 被掉包的豪门千金复仇记

    被掉包的豪门千金复仇记

    今天,林思佳18岁的生日,她却并不开心,她还在为了自己和妈妈妹妹的生计而忧愁,因为明天正是自己的妹妹满7岁的生日,今年她必须让妹妹去上小学,看着兜里仅存的一些钱她哭了,妈妈以为是幸福的泪水,她知道妈妈无法理解自己,因为自己的妈妈精神状况有问题,她该怎么凑够妹妹上学的钱?然而今天因为一个女人她发现了自己的身世之谜,她的人生将发生怎样的转变?这背后隐藏的是什么呢?豪门恩怨即将揭开,她该怎么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让那些小人为自己这些年的苦痛付出代价呢?在身世之谜揭开的漫长路上,她遇到了钟爱一生的男人,这个男人到底是谁?面对重重困难和家族小人的不断暗害她该怎么变成与之前完全不一样的自己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个魔君有点仙

    这个魔君有点仙

    作恶多端的魔君爱找茬,嚣张地上九重天耍朋友呢,嚣张地被仙君扒拉的修为都没了。相传无人出其右的魔君一下子手无缚鸡之力,可不得报仇啊。于是乎,魔君:走,跟我回窝儿里抱去……
  • 花非花雾非雾之花雾绽放

    花非花雾非雾之花雾绽放

    本文主要围绕着男主齐飞和女主叶凡的故事来写的。
  • 头号粉丝是老公

    头号粉丝是老公

    这是一个婚后斗智斗勇的故事。婚后,龙延为了防止老婆出轨,制定家规,三不许,六不可。不止爱吃醋,还是典型的口是心非,嘴上说着不爱,不在意,无所谓,背地里各种吃醋,各种担心。梓涵想要火,想要红,他各种阻止,各种干涉,不让她火。直到有一天,她遇到了一个国际巨星,带着她飞,带着她游走娱乐圈。某男人着急了,“不许跟他见面,想要拍什么戏,我给你安排。”某女人嘚瑟了,“我要拍口勿戏。”“不行!”“那我去找他。”“也不是不行,除非我当男主角。”“……”史上最霸道最无赖的老公,却也是最宠妻,最专情的老公,宠妻无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