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39900000005

第5章 少年杀手的蜕变(1)

蜕变(八月三十一日)

不能思想,又不能猎杀的螳螂,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

早上没去看它,猜它已经死了。古人说“疾不问、死不吊”,大概也是同样的心理吧!既然知其必死,药石罔效,既然病者已形容枯槁,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风采,既然英雄已经拿不起武器,倒不如让他自己安安静静地去死,也给我留下“当年美好”的回忆。

想起张爱玲,从一九七二年开始隐居,又不断地搬家,不打电话,甚至很少写信、很少正眼看陌生人。伟大的作家居然不再有桌子,只用几个纸盒当书桌;也不再有书架,甚至连自己的作品都扔到一角。

当然也可以这样想,既然已经不是作家,又何必用书桌?既然作品已经完成,且不打算鉴往知来,又何必回头看?既然在人们心中早留下美好的才女印象,又何必用憔悴的容颜去破坏?

这螳螂虽然不太像螳螂,更称不上什么英雄,但螳螂毕竟是螳螂,那相貌自然雄武,令人起敬。如同《绿野仙踪》(TheWizardofOz)里的狮子,虽然无胆,毕竟是只狮子,是狮子就多少有些与生俱来的尊荣,应该以狮子的礼遇来对待,不可对之吐口水,应该用上等棺木。

嘿嘿!想起溥仪,末代皇帝,后来曾看管过花园,但不管怎么说,他还是溥仪,没被当作普通人,而有了特别的待遇。再看看,许多名人、伟人之后,管他上不上路,不也被认为该有些特别的气质,该享些特殊的礼遇吗?

一念及此,我想还是该去探视一下这没种的螳螂,为它办个小小的葬礼。我一边走向书房,一边想:其实很简单,像阿玛迪斯一样,把塑料盒子打开,往抓到它的那个树丛里一倒,就解决了,而且算是还葬故乡。至于那些还没死的虎头蜂、大蚂蚁和苍蝇,既然硬是走运,遇上个笨主子,没被咬下头来,而且日日待杀地拖到今天,还能留得一口气,就应该被释放。

所以,为主子办丧事的时候,也正是为犯人办喜事的时候。许多人不都这样吗?说话得罪了圣上,甚或只是为主子捶背时重了些,就被拖出去关了。这主子的死,不是天大的好事吗?

这下可以了解了,太子诞生可以大赦天下;新主子登基,也可以大赦天下。看来都是喜事,其实大有不同。何必说“新主子登基”?应该讲“旧主子下台”。旧主子既然下台了,许多功过都可以重新认定,许多忠奸也可以再来评估。何不表示宽厚,将旧主子关起来的人犯,一并赦了吧!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祖宗爷爷奶奶!我的主子死了。我有救了!”那虎头蜂和苍蝇、蚂蚁被释放的时候,不知会不会这么喊。

来到书架前,往塑料盒里看。吓一跳:天哪!怎么一只变两只了?只见两只螳螂紧紧抱在一起,贴着盒底睡着,一动也不动。难道是我那八十九岁的老母,又抓来一只螳螂,偷偷放了进去?我猜,家里就她这个老顽童,有可能。

小心翼翼地把塑料盒端到亮处,见到“一尸一鬼”。原来那两只螳螂,一只是死的“它”,一只是“它的鬼魂”。

可不是吗?那鬼魂是半透明的,一模一样地伸着脚、翘着屁股,只是头不太清楚,像脱下的面具,被卷在一起。再摇摇,它还动,没死!突然灵光一闪:“天哪!敢情它蜕皮了。”

跟着是悔恨:我怎么那样糊涂呢?它不吃不喝、不打不斗,原来是等着蜕皮。还有,它不断爬来爬去,又把头紧紧靠在盒底,原来是为寻找个蜕皮的好地方。书上不是写了吗?因为身体要长大,外面的皮却长不大,螳螂一生要蜕五次皮。每次都先不吃东西、懒洋洋好几天,再找根树枝,好好抓紧,头朝下地从“旧衣服”里钻出来。

提到“旧衣服”,使我想起“蝉衣”,也就是“蝉蜕”,那张牙舞爪挂在树上的空壳,明明主子早就不要它了,还紧抓着树皮不放。这“不放”是有道理的,只有“死壳”不放,才能让“新身”得以脱离,好整以暇地从“旧衣服”里慢慢钻出来,连每个脚趾都完好无缺地“蜕”出来。再站在旧壳上休息,把翅膀晾干。

现在麻烦了。我赶快把塑料盒子打开,将它拿出来,旧皮轻如无物地飘落,手上“四肢无力”的是新生的螳螂。我真想不通,在无物可抓的情况下,它是怎么蜕皮的?

这就如同摘手套,你总得一手抓着另一只手的手套尖,才脱得下来。而今这螳螂的旧皮既然不能先站稳在树枝上,难道是用不断甩动的方式,把旧皮甩掉的吗?

我注意检查它的六只脚,除了前面两只大钳子,还有一小部分没脱干净,其余四只脚确实有三只半已经脱出来了。稍稍拉了拉那没脱干净的半只脚,一层薄皮便掉下来。只是它必定经过了一番挣扎,脚虽然全出来,后面两条腿,和中间的大腿,却都折伤了。

更麻烦的是翅膀,书上说螳螂在蜕皮之后,都会改为“头朝上,屁股朝下”的方式站着,使原先团在一起的翅膀能像花瓣一样舒展开,又说这是最神奇的一刻。可是现在它没能挂在枝梢,让体液流入翅膀,更没有足够的空间,让清风把那潮湿的翅膀吹干,而是委在地面,趴在盒子的一角。怪不得那翅膀看来像几片脏脏的抹布,揉成一团。

照心理学,童年经过的无助与恐惧,可以再用游戏的方式表演一遍,且在表演当中把原来无助的情势逆转,就能克服心底潜藏的恐惧。

我现在也要为它做这样的治疗。

首先是折断的三肢,得趁着外骨骼还没定型,先为它矫治。这小东西当然不能绑绷带、打石膏,我找来了胶条,把那折成九十度角的细腿拉直,并固定在胶条里。我常为不小心弄断的花做这种事,而今“园艺家”改行当“兽医”,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接着找来一根细线,把它由胸部绑起来,再挂到昙花树枝上。这样做也有道理,想想,它的六肢折伤了三肢,前面两只大钳子,又刚用小镊子一点一点地把旧壳剥下来,当然不可能站立,更甭提攀爬了。而它的翅膀若不挂起来“利用地心引力”,就无法伸展;刚矫正的腿若强迫站立,更不可能复健。

当然只好用挂的。

接着是使时光倒流,为了怕它着凉,我用毛笔蘸水,把那团翅膀弄湿,再抚平,希望像是回到刚褪出旧壳的时候,站在枝头伸展双翼。

哦!其实不能称为双翼,如同蜻蜓,它是四个翅膀的。两个绿褐色的在身体第二截的背上,另两个褐红色的在第三截,也就是所谓“腹”的背面。当它敛翅的时候,绿的应该盖在红的上面,所以整只螳螂就看起来是绿褐色的了。

我也作了退一步的打算,如果翅膀能展得开,固然好,如果还是没办法,与其让它拖着这么一大团,不如动手术切掉。螳螂本来就不需要飞,飞多半是为了逃跑,既然已经成为我的盒中物,未来半生自可以在盒子里称王,每天等着吃香的、喝辣的,又何需翅膀?

至于那些折伤的脚,如果胶条有效,大概不致残障。要是已经伤筋断骨,无法复健,恐怕我只好狠心地把它处死。

这也不是狠心,而是仁心。与其让它饿死,或放到外面,让它的仇家蚂蚁们咬死,不如来个痛快的。如同马,伤了脚,既然是匹马,却不能跑,不如射杀。请不要觉得我残酷。螳螂毕竟不是人,残障的人还能思考,哈佛的那位写《时间简史》,还休掉他老婆、另结新欢的斯蒂芬·霍金(StephenW.Hawking),不就是严重的残障吗?据说还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呢!

但这螳螂能思想吗?不能思想,又不能猎杀的螳螂,它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突然想起项羽,很能杀,却不能思想。其实他也非不能思想,而是思想时多了几分仁慈。猎杀的人有了仁慈,是多么危险的事。

我告诉自己,既然养它,是为了看它杀、欣赏它杀,让它用杀来娱乐我,它不能杀,我就该杀它。

如同许多历史上的“明主”,我不能有仁慈。

复健(九月一日)

神话破灭了,幻想破灭了,失望的群众就要拿这些当年帮助妖言惑众的人开刀,原先辅佐的名将全成了帮凶。

一起床,就冲去看它,原以为应该已经自己爬上树干、恢复神威的杀手,居然还一动不动地吊在空中。倒是昨天蜷曲成一团的翅膀,已经变得又平又直,挂在身体后面,好像披了一件绿斗篷。

是不是死了?我吹了它一下,它的四肢立刻摆动起来。只是动归动,就是没办法抓住身边的树枝。逆光看去,被绳子挂着挣扎的一个躯体,好像西部电影里看到的吊刑,也想到墨索里尼和他情妇被倒吊起来,任群众吐口水的画面。

英雄最伟大的结局是死在战场上,其次是寿终正寝在任上,再其次是退休之后好好地死去,最糟糕的莫过于死在敌人的刑场上。

英雄理当死得像英雄,就算进了竞技场,能肝脑涂地、肚破肠流地被杀死,也是好的。如果被绑着、乖乖上了绞刑台,就有失广大群众的殷望与拥戴了。

对的!广大群众。英雄本来就是为广大群众景仰而产生的。你做英雄时有多被拥护,你做狗熊时就有多被唾弃。如同一位武术宗师,自己创造一套武学、编织许多神话,再在一群弟子的吹捧之下,拥有无数景仰的群众;大家天没亮,就集合,一起聆听教诲,如醍醐灌顶般,被灌输、被充满。然后一起练那金刚不坏之功。

当有一天,这宗师,这应该不可能死的“神人”居然得了病,且病得无法再“临朝”,消息传来,会是怎样的场面?这点小病,神人就倒下了,我们这些凡人跟着他,还有什么前途和保障?于是,神人还没死,神话已经破灭,徒众已经四散。

你说,这“神人”能倒下吗?就像楚汉相争时,汉王明明中了箭,受了重伤,躺在床上,还要被张良勉强拖起来,出去劳军,以安士卒。

神人死了,最惨的是下面的大弟子,神人的神话一半是他们编的。神话破灭了,幻想破灭了,失望的群众就要拿这些当年帮助妖言惑众的人开刀,原先辅佐的名将全成了帮凶。

所以神人甚至没有死的权利。死了,消息也可能被压着,不敢发丧。

可不是吗?现在我也遭遇了问题,谁让我对女儿说了那么多螳螂有多厉害的神话。小丫头正站在我背后,我该怎么说?

“看!真不错!爸爸棒吧?昨天一团糟的翅膀变得多漂亮?”

“可是它为什么还吊着?”

“它在做复健。等我把它腿上的胶条拿掉,它就会变得神气了。”我十分心虚地说。讲实在话,对这复健的结果,我也是好奇的。

拿来镊子和剪刀,又把挂着它的细线解开来,将它吊着拿,像伞兵一样,慢慢垂到地上。它居然还张开翅膀,以为是空中的漂泊者了。

同类推荐
  •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聊斋的狐鬼世界(大家小札系列)

    《聊斋志异》是一部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以他超凡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构筑起一个亦真亦幻、亦人亦鬼的幽冥世界。本书收录了著名古典文学学者张国风教授的四十多篇关于《聊斋》的精彩评说,通过品味聊斋人物和故事,揭秘文本掩藏下的真实世界,体会蒲松龄的天才构思。全书结构简单明了,文字深入浅出,妙论纷纭,思想内容既不深奥,亦不复杂;在语言上也是力求通俗易懂。是极为少见的、外行人也能轻松读懂的品鉴《聊斋》的佳作。
  • 大唐文青

    大唐文青

    本书用诙谐的文笔,以诗人们的作品为切入点,叙述了初唐、盛唐时期一些诗人的风骨与事迹。每一首诗歌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段人生,首次将这些一千多年前的“文青们”有血有肉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诗人们有的狂妄,比如说陈子昂;有的是杀人犯,比如说王勃;有的情感关系复杂复杂,比如王维;有的命途多舛,比如杜甫;有的是假土豪,比如李白……他们形形色色的人生,构成了中国文艺史上的一段又一段的绚丽,为我们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
  • 我给总统当御医

    我给总统当御医

    李计留先生——一位中非友谊使者,获得总统嘉奖颁发“骑士勋章”的中国援非医疗队员——声名远播的非洲总统“御医”,在当代中国援非医疗史上颇具传奇和冒险色彩:他以精湛绝妙的中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先后“迷倒了”三任总统,对他赞不绝口;他和总统的关系极其微妙,有时亲密无间,有时伴君如伴虎,曾跟随总统到处出访,一享尊贵,有幸列席联合国大会,亦亲眼目睹了总统的婚姻和爱情复杂关系的内幕……
  • 让春天听见我的心跳

    让春天听见我的心跳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Ⅱ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Ⅱ

    他们是公认的时代精英,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以及波澜壮阔的命运起伏。这,无一不与他们的书生意气乃至人格紧密相连。他们也是常人,有着常人的情感情绪,常人的心理心态,以及常人的行为行动,只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寻常,才被历史记录在案。探寻他们的心迹,会重新审视到——如何娴熟于厚黑?如何混迹在官场?如何拥有睿智才情?如何筑造人格魅力?还是……
热门推荐
  • 吾道修真

    吾道修真

    修真,并不是修炼流之中的修真修仙。而是修炼出修真值,使用修真值知道万事万物的真谛,真假!武技功法修炼难?本宗花费修真值就可以直接领悟武技功法真谛!功法残卷,难知始末?本宗花费修真值就可以直接获得这本功法秘籍的真正内容!对了,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世界有个叫王柱间的,他小名叫影。有个叫做宇智波的,小名叫做斑。而他们,在本宗穿越的时候,居然强逼本宗结拜!
  • 荼蘼之诱

    荼蘼之诱

    傲娇清冷的大明星洛子千,偶遇少女荼蘼,惊鸿一瞥,一眼万年。机缘之下,荼蘼与洛子千展开“同居”生活。荼蘼的守护天使是个俊和尚,还有与富少互怼的日常。既甜且虐。
  • 阎罗玉玺

    阎罗玉玺

    阎玺,为什么这一世我们到死都不能相守?巫婆玉,因为,这一世,你是我的妹妹,我们之间,是血亲。那我们下一世,一定要在一起好吗?好,下一世,生生世世,我们都要在一起。那你拿什么保证?拿千万年前的我保证。好,我信你,。异世少女来到新世纪,与狼人共话花前月下,可老天似乎看不得人好,偏偏和他们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你是雄鹰,注定在高空自由翱翔,而我是游鱼,注定只能在水中仰望。
  • 无限滑头

    无限滑头

    队友的热血冲击着无限规则,死亡也在弥漫着,是改写还是死亡,一切一起都在无限滑头作品属于无限流,大一刚开始写求支持,写的不好请指点。
  • 狐妖之一越千年

    狐妖之一越千年

    来自异世的温烛(瘟猪),御妖国中与石宽共同成长,苦情树下与雅雅初识,在西西域见证土狗的爱情,圈外世界,龙湾,傲来国都会有瘟猪的足迹……
  • 诸天万界之源道纵横

    诸天万界之源道纵横

    诸天万界,无数位面,数之不尽的洪荒宇宙尽在鸿蒙起源中。
  • 圆形战记

    圆形战记

    在接近姚控的道路上,似乎还有很多阻碍。趁火打劫的敌人,以及目的不明的敌人。在孤岛上演的连续杀人事件,少年们会如何抽丝剥茧,揪出凶手?SLD首次公开,这是一款卡牌游戏,也是能夺人性命的危险玩物…少年们到底是要摧毁SLD,还是要…?
  • 猎人,狼人

    猎人,狼人

    那是一个夜晚,空气中弥漫着血腥味,狼人带走了少女,给了她无尽的温柔和爱。后来,少女结识猎人,猎人勇敢善良,少女爱上了猎人......
  • 魔鬼在末日

    魔鬼在末日

    当整个世界迎来进化之日,人类陷入了恐惧。默示录纪元人命变得廉价,食物变得宝贵。可是对于墨菲斯来说,人类的灵魂要比那所谓的食物更加宝贵。于是......
  •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北京渔人(张洋小说散文集)

    张洋兄的这些小说,主要都是写他记忆中的人和事。他不赶时髦,不追潮流。他总是按照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不慌不忙、我行我素地慢慢写着。他对小说除了爱好别无所求,没有功利目的。应该说他是属于玩儿文学的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