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28400000010

第10章 淡定的宰相代言人 (1)

苏颋是当时李隆基手下的另一位宰相,苏颋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文章写得特别好。当时在朝廷之上以文字和文章著称的人是张说,而能与张说齐头并进的人就只有苏颋一个了。张说是燕国公,苏颋被封为许国公,当时人们就称这两个人为“燕许大手笔”。苏颋的文章到底好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景龙年间,苏颋负责起草一份诏书。写完这份诏书后,皇上看了觉得太好了,随即就命人将诏书从头到尾抄录一份放在宫中,留作日后观看。苏颋名声虽然很大,但是为人却非常随和。宋璟当了宰相之后,但凡遇到什么行政上的公务从来都不和苏颋商量。对于宋璟的独断独行,苏颋这边也不生气,更加不会因为同样身为宰相的自己受到无视,而由此嫉恨宋璟。苏颋之所以有这么好的脾气,其实是来自于他的家庭的。在苏颋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并不喜欢他,苏颋只能和马夫奴役们相处沟通。我们知道,社会下层的人与人之间,人情味才是最浓的。苏颋爱读书,可是奴仆们的房子里嘈杂,灯光弱,这些仆人们心疼他,劝他回书房读书,苏颋却说:“我在这里就像离开笼子的鸟一样自在,怎么能再回笼子里?环境不好,才能够磨炼人的意志。

”苏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天一天地成长起来的,这也造就了他随和、自律的个性。和宋璟同朝为相,他知道自己是陪衬的绿叶,宋璟才是那朵红花,就一心一意帮助宋璟。宋璟性子耿直,不会观察皇帝的脸色,想做什么就一定要做什么。李隆基被他戗了几次,也开始生气。宋璟递上的奏折,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就是不肯批准。宋璟不是姚崇,皇帝不批准,他只能自己憋气。这个时候,苏颋就会站出来,详细地说明宋璟的计划、实施计划后能得到的好处,把唐玄宗说得耳顺心顺,自然而然地采纳宋璟的建议。宋璟不由感叹,“苏颋真是个尽公不顾私的君子。”君子能够得到君子相助,自然会如虎添翼。在宋璟和苏颋当宰相的时候,还做了一件重要的事,就是修订法律。公元713年的时候,姚崇和卢怀慎曾经修订过关于行政方面的律法,这些律法称为《开元前令》。宋璟和苏颋继任后,再次修订了包括刑法在内的法律,这部分于公元719年完成,称为《开元后令》。精心修订的法律,能够保证帝国的有效运转,强化中央集权制度。有强大的法律作为后盾,发展才成为可能。法律保证了刚刚恢复的社会秩序,当然,修订法律只是宋璟工作的一个方面。

止战之殇我们在前面说过,开元年间唯一能和姚崇比肩的贤相就只有宋璟了。宋璟和姚崇性格虽然不同,但两个人目标却是相当一致,姚崇给李隆基的那十条建议也正是他们共同的施政纲领。宋璟在行政过程中,观点也和姚崇一样,他同样重视农业生产和民生问题,除此之外,他还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姚崇的“休战”思想。当时的唐朝虽然国内情况渐渐好转,但在边关仍然有强敌威胁,突厥、吐蕃这些国家都会时不时侵犯一下唐朝边境。不过宋璟很清楚一点,大唐现在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保存国本,以目前的国力来看,还不到耀武扬威的时候。这使得宋璟在对待边境问题上有且只有一个态度——防守。公元716年,在突厥境内发生了一件大事,突厥的首领默啜去世了。在上本书中,我们曾提到过这位默啜。公元698年,武则天派武延秀去突厥和亲,结果默啜却嘲笑了武延秀一番,说自己的女儿要嫁就只能嫁给李家子孙,怎么能嫁给你们武家人,这件事让武则天好生没面子。默啜的死因来自于突厥部落间战争,而每当一个强大的首领死亡后,这些部落都会有一次四分五裂。这个时候,也正是大唐渔翁得利的好机会。

有一个叫郝灵荃的唐朝使者刚好在这时出使突厥,有个部落的首领看到了唐朝的使者,就立刻将默啜的首级献了出来,并且表示要投降唐朝。郝灵荃捧着默啜的首级,惊喜交加,他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气,才捡到了这块天上掉下来的全肉馅饼。他屁颠屁颠地跑回长安报告宋璟,按照唐朝以往的惯例,郝灵荃有信心凭借这颗死人头让自己连升三级。宋璟看了默啜的首级和郝灵荃得意的脸之后,却一言不发,继续做着自己手头的工作,很长时间以后才赏给郝灵荃一个四品官。郝灵荃觉得冤枉,有关突厥的事是大事,历来在突厥取得重大外交胜利的都有大奖赏,如武力胜利的人都当了将军,就算只是外交胜利——拿贞观时期的唐俭做例子——当年在突厥唐俭也没做什么,回到长安不还是封了户部尚书,唐太宗还把公主嫁给了唐俭的儿子!这人与人的运气怎么能差这么远!郝灵荃一肚子抱怨,但是在冷着一张脸的宋璟面前,他一句话也不敢说。宋璟很得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武将不比文官,想升官必须打胜仗,巴望着升官的人没仗也要找仗打。现在宋璟以实际行动告诫所有武将:打了胜仗也不给你升官,省省力气吧!有那个精力,去屯田,去练兵,不要惹是生非。

当年李治继位后,为了追随李世民的步伐,一直在打仗,还打了不少胜仗。李隆基有没有这个意思呢?有。夺取皇位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骊山阅兵,看到军容不整,还惩办了功臣郭元振。姚崇看到苗头不对,在建议中要求李隆基“十年内不幸边功”。他知道穷兵黩武的帝王没什么好下场,当个和平主义者才是李隆基现在应该做的。十年后,李隆基经验丰富了,个性成熟了,自然不会像年轻人一样炫耀武功。而且,十年的时间,能够保证大唐国力大幅度提高,届时外患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姚崇的想法,宋璟完全赞同。在宋璟执政期间,不遗余力地打击李隆基和其他武将想要建立边功的念头。这在客观上保存了帝国的实力。务本求实,在这一点上,宋璟与姚崇一脉相承。良宰的软肋人世间的任何事情都不会有一帆风顺的时候,宋璟的宰相工作也是一样。公元717年,宋璟和苏颋就同时在货币问题上栽了一个大跟头。我们说的这个货币问题,就是开元时期所谓的“恶钱”问题,这个“恶钱”问题其实在高宗时代就已经在社会上初现端倪了。在公元679年,官方削减了铸钱的数量,市场上可以流动的钱不够,这就使得地方上接连出现了庞大的铸钱组织。

当这些钱币在市场上流通后,政府一时间之间难以控制,最后,只好决定将那些私铸钱币的人处以死刑。但是,人虽然死了,货币问题仍然不能解决,市场上投放的官方铸钱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要,对此,政府最后也不得不向私钱妥协,这样一来,私钱也就再一次大行其道。宋璟出任宰相之后,在对待私钱的态度上,是极为严厉的。他规定:只有重量在二铢四分以上的官钱才可以作为市场上合法的流通货币。至于那些民间的私钱,全部没收用来铸造官钱。长安城里的百姓手头有不少私钱,私钱虽然重量不够,却一直当做官钱使用。现在宋璟一声令下,手中的私钱坐地贬值,等于让市民们破了一次财。一时间,各项交易都处于停滞状态。对于这种状况,宋璟和苏颋立刻采取了紧急应对措施,他们请太府拿出二万缗钱。缗就是绳子,一缗钱就是一串钱,有一千文铜钱。那么两万缗,就是两千万文铜钱。这些铜钱都是用来投入市场的,官府用这些钱购买百姓们的物品。宋璟和苏颋二人企图用这种方式来让官钱得以在民间市场迅速流通。但是,他们却没有考虑到市场有多么庞大,两千万文钱太少,打个水漂就没影了,这项措施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

宋璟和苏颋没有放弃努力,他们决定标本兼治,恢复私铸钱死刑,并派御史萧隐之前往淮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收缴当地的非法货币。根据唐史记载,萧隐之是个严于执法的人,所到之处忠诚执行宋璟的命令。但欲速则不达,百姓怨声载道,导致失败。不过,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换一位温和派的大臣顶替萧隐之的位置,结局还是会失败。因为这项政策既损害了恶钱持有者的利益,又得罪了那些私铸钱币的富豪富商。这些富商有钱,自然就有势,在朝廷上不乏人手。萧隐之所到之处怨声载道,有多少“怨声”是通过这些富商和他们的同党传递到李隆基耳边?萧隐之把事情办砸了,李隆基得到不少状告信,自然不会放过他。不但萧隐之被贬职,连宋璟和苏颋也被牵连,不断有人上书反对这两个人的政策。最后,制止恶钱的计划不了了之,私钱仍在市场上流通。这次计划的失败,显露了宋璟的弱点:做事太急,缺乏长远的计划性。在这一点上,宋璟不如姚崇,所以宋璟执行姚崇的计划,往往能够收到奇效,但执行自己的计划,却欠缺了纵观全局的眼光和把握全局的能力。这次失败严重影响了宋璟的形象,导致他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一路下跌。

随之而来的事件,更让李隆基下了罢免宋璟的决心。有人的地方必须讲人情这件事情可以概括为“申冤事件”,它与宋璟的性格密切相关。宋璟为人正直,平日疾恶如仇,最看不惯的就是罪犯。如果犯了罪的人不能诚心悔改,整天想要上诉试图减刑,宋璟看这个人便会加倍不顺眼。宋璟一不顺眼,便以偏概全,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凡是上书申冤的犯人,一律成了宋璟心目中的不安分分子。他规定,只有坦白认罪的人才能减刑,那些喊冤的人,全部加以重罚。前面说过,宋璟为人有些独断,他要执行的事,没有人拦得住。“不能申冤”这项命令发布下去,坐牢的人傻眼了。有些人明明背着冤假错案,正在写申诉想要重见天日,突然来了这么一条霸道的规定,有冤不能诉,这不是逼人等死吗?犯人在牢房里团团转,犯人的亲人们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反对宋璟的法令,事情越闹越大,最后闹到李隆基那儿。李隆基知道司法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所以,他下了大力气,修了《开元前令》和《开元后令》,就是为了保证社会稳定和法制公正。现在身为宰相的宋璟竟然带头破坏司法精神,让人有冤无处申,只有昏君当朝才会发生这么离谱的事。

同类推荐
  • 百花秦河

    百花秦河

    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看一个小乞丐,如何获得绝世武功!如何笑傲江湖!如何抗击外敌!如何征战天下!一统山河!
  • 明朝二当家

    明朝二当家

    正德小儿荒唐治天下,八虎恃宠惑上乱京都。内有诸王心思叵测,外有鞑靼虎视眈眈。兵王李立穿越到这样一个混账的时代,还是个一穷二白的山贼。搬弄风云,扶摇直上,山贼也可以成为整个大明朝的二当家!
  • 乱世第一城

    乱世第一城

    “公子,太子南狩,咱们去追随吗?” “不去,太子刻薄寡恩,不值得!” “公子,那我们干什么去?” “当军阀!” ~ 做军阀,重整天下。造一座巍峨巨城,开万世强盛!
  • 盛世功名

    盛世功名

    仁宗朝,有宋一代最安定繁华,富庶昌盛的时代。当是时,英杰辈出,名臣遍布。才子佳人,浅吟低唱。重生在这样一个太平盛世里,要的是,一种幸福的生活,一个闪耀当代,傲视千古的功名。
  • 绝秘核计划

    绝秘核计划

    本书介绍了二战时欧洲战场、大西洋战场、亚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等。内容包括东南欧沦陷、列宁格勒战役、保卫莫斯科等。
热门推荐
  • 自强

    自强

    这是个神奇的大陆,它宽广无边更是位于宇宙的中心。这里的生灵通过修炼便可搬山分海,飞天遁地;更进一步则更是可以羽化飞仙,长生不老。许安因两位强者的战斗而来到这个世界。在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世界里,许安发现自己并不是那种逆天的资质,就算是修炼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搬山分海,飞天遁地;更不要说羽化飞仙,长生不老了。在这危险的世界中,许安发现他只能靠自己与手中的长枪。且看许安如何用手中长枪刺出一曲《男儿当自强》!!!
  • 清雅的明星之路

    清雅的明星之路

    出生于农村的清雅从小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女明星!但是这条明星之路充满坎坷,也充满无奈。所幸,在这条路上有一个像天使一样的男孩追随她,她离梦想的距离也越来越近……但是现实最后却给了她另一种感触,让她的心灵越来越接近一些特别的东西……
  • 魔动苍穹

    魔动苍穹

    沈健的灵魂转生到了一个修真世界,在一个十六岁少年身上重生,并与一颗神秘的天魔舍利融合。在这颗天魔舍利中,有眼花缭乱的符箓,有各式各样的丹方,还有用途不一的法器炼制方法,更有无数前人的心血结晶,可以让人在修练过程中事半功倍的修练法门与修道经验。修真一道,天资高的人往往被称为天才,比天才更出色的被戏称为妖孽,拥有天魔舍利的沈健,更凌驾于那些妖孽之上!别人修练按年数计算,沈健修练按天数计算。而且随着自身修为的提高,沈健发现天魔舍利中所蕴含的宝藏,还远不止这些。神秘舍利,无尽法宝,看重生的沈健,如何成为万魔之主,震动苍穹九天!
  • 将军为后

    将军为后

    大楚王朝唯一的女将军柳雁飞被赐婚给了本朝的皇太孙,下一任的皇帝,江桥。江桥,字宇楼,出了名的克妻之人,迄今已克死四位未婚妻。女将军的爷爷鲁国公接过圣旨,手都抖了。满朝文武一片哗然。两位当事人:“……”
  • 魔武凌霄

    魔武凌霄

    天地不仁,万物为刍狗。修真一途本逆天而行,奈何道修一途人心险,唯修魔道方正途.....
  • 曾老师系统

    曾老师系统

    因涉足盗墓玄幻的力量,曾老师一步登天,成为天庭唯一一名贱神。可天庭没有自由,没有party,没有wifi,最重要的是,还没有胡一菲。于是贱神曾老师发明了一款系统,用它培养一名贱神接班人来顶替他,而他则可以下凡,找胡一菲谈一场不分手恋爱。石维,很不幸被曾老师的系统选中了,他注定要成为那个贱遍诸天万界,荣登贱神神位的接班人........
  • 发个红包去古代

    发个红包去古代

    历史系大三学生王磊,在夜里给昵称叫“古代”的微信好友发了个一分钱的红包,等到这个微信红包被拆开后,他立马就两眼一闭晕厥了过去。等到他再一次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竟穿越到了一个不知今夕是何年的古代,开启了他成为一个古代人妙趣横生的穿越之旅!
  • 北冥有鱼:养条鱼来修个仙

    北冥有鱼:养条鱼来修个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诶,你就是转世的鲲吧”某仙曰。某鱼懵逼。“既然君上把你交给了我,那就要好好照顾呀”某仙曰。某鱼依旧懵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情败

    情败

    你说过你会陪我长大的。是的,我说过,但你的前途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