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08000000004

第4章 不堪忍受折与辱,宫女密谋杀皇帝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秋。这天夜里的京城和往常并没什么不同,乾清宫西暖阁中有一群战战兢兢、脸色煞白的女子正屏住呼吸,幽灵般地向龙床靠近……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因而豪华气派属内廷之首。此处既有雕刻着活灵活现的金龙的双檐,又有宽阔深远的汉白玉石走廊。而殿内则由金砖铺就,华贵无比。暖阁位于乾清宫东西两头,分别叫东暖阁和西暖阁,东西暖阁各设两层九间十二张床,好似迷宫。设计成迷宫,是为了防止皇帝遭遇不测。不过,再严密的设防,也有漏洞。

“不要怕!”走在最前面的青衣女子轻声说。

寂静无声的暗夜,她的声音很轻,丝丝缕缕地飘进同伴的耳朵。从长相上看,青衣女子也是这一行女子中年龄较长的一位。

四周太安静了,青衣女子扭头瞟了一眼身后的同伴,见她们个个都屏住了呼吸,脸都憋得变了形。

终于,她们看到了龙床上酣睡的男人。这个让她们既恨又怕的男人此刻紧闭双目,微启双唇,发出轻微的呼噜声,完全没有她们平时看到的威仪。

然而,即便如此,她们还是有些害怕,毕竟这是当今天子!

几个胆小的已经有些后悔了,想转身逃跑,但她们的双腿不听使唤。她们只能站在那里,任身体像筛糠般抖个不停。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只能听天由命了!

“下手吧!”青衣女子发出了指令。

在这一行女子中,青衣女子最镇定。虽然她脸色煞白,嘴唇微颤,但却控制住了身体的抖动,她用手指指了指龙床上的皇上。指令已发却没人动,同伴们全都僵硬地站在那里。青衣女子急了,稍稍偏了偏头,看了一眼靠她最近,在服饰和打扮上与她们有所不同的粉衣女子,嘴唇嚅动。粉衣女子知道,青衣女子是说,与其被他折磨死,不如先让他死。

粉衣女子一激灵,扭头看了看其他人。受她的感染,其他人也有了反应,她们全都咬紧嘴唇,点了点头。

这些人是谁?怎能如此大胆,私闯皇上寝宫?

一行女子中,除了粉衣女子外,其他的都是宫女。为首的青衣女子叫杨金英,而粉衣女子则是嘉靖帝的宁嫔王氏。

他们私闯皇上寝宫,只为杀死皇上和他身边的妃子。

以杨金英为首的宫女,目标只是皇上,而宁嫔的目标则是皇上身边的端妃曹氏。

宁嫔从看到龙床的那刻,眼神就没有离开端妃,她的眼神里闪现着嫉恨的火苗。

宁嫔在心里怒骂道:“这是他最后一次宠幸你了!妖妇!你们就相伴着下地狱吧!”

仇恨让宁嫔忘记了害怕,她扯了一下身边的宫女——她的贴身侍女杨玉香的衣袖。杨玉香惊慌地点了点头,将手里的绳子(由从仪仗上抽下来的丝花做成)交给了旁边一个叫苏川药的宫女。最后,她战战兢兢地随着宁嫔慢慢移到了床的另一边,以方便捂死端妃。

行动之前,她们已经彩排过无数遍了,此时虽然精神仍然恍惚,但她们的动作却没有受到影响。接着,宫女苏川药把杨玉香递给她的打好绳套的绳子,递给了杨金英。

这次行动的主谋是杨金英,执行者也是她。

接过结好绳套的绳子,杨金英深深吸了口气,瞟了一眼哆哆嗦嗦却已掏出怀里黄绫布的邢翠莲。邢翠莲忙不迭地将手里的黄绫布往发怔的姚淑皋手上塞。邢翠莲的动作太快了,瘦小的姚淑皋没能接住,黄绫布掉在了地上。矮胖的王槐香反应敏捷,将黄绫布捡了起来,塞还给姚淑皋。

姚淑皋不停摇头,不敢再接,但王槐香瞪了她一眼,她不得不接下黄绫布。

龙床上正睡熟的两个人,并没有感觉到危险的降临。而守在外面的宫女和侍卫,也靠的靠、坐的坐,睡得晕晕乎乎。

行动!杨金英用眼神下了最后一道指令。

这眼神是进攻指令,接下来的行动关系到她们此次计划的成败。

还不快动手!宁嫔也用眼神向杨玉香发了指令。

两边一起动手是她们提前商量好,也练习过很多遍的。只要不失手,这次行动肯定能成功。刚刚还簌簌发抖的姚淑皋,伸了伸脖子,重重咽了口唾沫,她率先挺直身子,扑向了龙床上的嘉靖帝,并用手里的黄绫布捂住了嘉靖帝的嘴。

姚淑皋虽然长得瘦瘦弱弱,但很有劲。她的这个动作,也预示着谋杀正式开始。

宁嫔比姚淑皋稍慢一些,或许是太着急,也或许是太紧张,在捂曹氏的嘴时,她捂偏了。睡梦中的曹氏醒了,惊叫半声后另半声被宁嫔捂在了手帕里。

此时,嘉靖帝也醒了,他是被突然捂上来的黄绫布憋醒的。

醒来的嘉靖帝瞪大眼睛,拼命挣扎,无奈王槐香按住了他的上半身,邢翠莲一只手按他前胸,另一只手掐住了他的脖子。

嘉靖帝的眼神,惊恐而绝望。

自此,除了拿着绳套的杨金英,其他人都在忙活。曾经的恐惧和害怕,在她们开始行动时全都消失了,行动中的她们感到了莫名的兴奋。杨金英也激动起来,激动到不能自已。这个想方设法折磨她们的男人,马上就要死了,就要死在她们的手里了。

“姐妹们!为你们报仇的时候到了!”杨金英轻轻嘀咕一声,将绳套往嘉靖帝的脖子上套。

她熟练地把绳套套在了嘉靖帝的脖子上,只需一拉,当今的大明天子,这个用尽方式虐待她们让她们生不如死的皇上,就可以去见阎王了。虽然她们也会死,但有皇上陪葬,值了。可就在姚淑皋和关梅秀用力拉绳索时,绳套却怎么都拉不动。

怎么回事?

绳套被打成死结了。

给绳套打结是杨金英的事,她没有想到操练过无数次的打结,竟然在最后关头被她打成了死结。

杨金英和其他几位的心瞬间就掉到了冰窖里,而被邢翠莲掐得差点断了气的嘉靖帝也晕了过去,不再挣扎。

“死了吗?”这句不知出自谁口中的惊恐一问,彻底坏了事,外屋打盹的宫女张金莲醒了!

张金莲是端妃的贴身侍女。杨金英和众宫女就是趁着张金莲打盹的时机靠近龙床的。而她们能在那迷宫般的西暖阁,准确找到嘉靖帝的龙床,也要归功于张金莲。张金莲和参与者中的刘妙莲是朋友。刘妙莲从张金莲嘴里得知嘉靖帝当晚睡觉的准确位置后,告诉了杨金英。

张金莲醒来后,先是怔了怔,接着趴在门口看了一下。

“你们……你们……”

烛光下那骇人的一幕让张金莲叫了起来。

杨金英和同伴们听到张金莲的声音后,怔在了那里。

宁嫔首先反应过来,惊呼道:“还不赶快抓住她!”

这句话倒救了张金莲,她听到这句话后,扭头就往外面跑。可能太震惊了,她没有呼喊,只是拼命往前跑。张金莲跑动的声音惊动了另一个宫女陈芙蓉,陈芙蓉看着张金莲跑动的背影,嘟哝了一句:“她跑什么?”

陈芙蓉一边嘴里嘀咕,一边朝西暖阁走去。而这时,西暖阁里的谋杀者们已经分寸全乱,开始叽叽喳喳。

“坏了!坏了!”

“怎么办?”

“现在怎么办?”

……

这场景她们从没想到,因此都变得不知所措。

“火烛!还不快把火烛吹灭!”还是宁嫔镇定,喊出了这句。

火烛被吹灭了,西暖阁陷入到了黑暗中。突然,她们又听到外面传来陈芙蓉的声音:“有刺客!快来人啊!有刺客!”

陈芙蓉在西暖阁的“谋杀者”们慌乱吹火烛时,影影绰绰地看到了人影,她的第一反应是有刺客。

第一次面对这种情况,九个宫女和宁嫔一时之间忘了她们此次的行动目的。她们无比恐惧,因而忘了龙床上昏迷的皇上和端妃,也就错过了绝好的刺杀机会。

“你们……”方皇后和张金莲仓促奔来,还未说句完整的话,后脑便挨了一拳,倒了下去。

原来,张金莲仓皇而去的方向是坤宁宫。

“西暖阁进了好多宫女。”张金莲是这么对方皇后说的,不然方皇后也不会贸然赶来。

看到方皇后,姚淑皋似乎一下子清醒了,喊了一声:“总归是个死,那就再大胆一回!”

她从后面攻击了方皇后。

姚淑皋的举动唤醒了同伴们,她们想起了此举的目的,一齐望向龙床上的皇上。她们不约而同地拔下头上的簪子,在昏迷的皇上身上乱扎。然而,又气又急又怕的她们,哪有什么力气?簪子虽然扎在穿着薄衫的皇上身上,却没能伤及他性命,最多让他多了些皮外伤。

“是我的失误,我来负责。”杨金英惨白着脸,拨开大家。就在她要去掐嘉靖帝的脖子时,侍卫来了……

谋杀者们全都瘫软在地,束手就擒。

参与谋杀的宫女和宁妃,全都被抓了起来。这场发生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震惊朝廷内外的“乾清宫谋杀事件”以失败告终……

最震惊的莫过于苏醒过来的嘉靖帝。后怕过后,他当即下旨,命刑部和司礼监对抓来的宫女和宁嫔严加拷问。

“黄伴,你亲自参与审问。”嘉靖帝说。

除了黄锦,他不再相信任何人了。嘉靖帝是个疑心很重的人,既然宫女和妃嫔都参与到了对他的谋杀中,宫里一定还隐藏着谋杀者的同谋。担心刑部也有谋杀者的同谋,他专门派黄锦去盯着。

嘉靖帝让他们一定要审出谁在指示这些女人。

“这是一场阴谋!”嘉靖帝说,“有人想谋反、逼朕退位……”

于是,黄锦在参与审问时,不时地引导她们,让她们交代主谋。

“万岁爷说了,只要你们说出主谋来,就饶你们不死!”黄锦说。

可任黄锦和刑部左侍郎怎么审问那九名宫女,她们要么三缄其口,要么说她们都是主谋。

“这件事是我们十个人一起商量做的。”她们说。

看来,只能从宁嫔身上找突破口了,毕竟她和那些宫女的身份不同。

“你身为她们的主子,为何和这些奴才一起谋杀皇上?”黄锦面对宁嫔时,怎么都想不明白,“快说,是谁指使你们这么做的?说了,皇上念在你育有皇子,也会饶你不死的。”

“主谋?”宁嫔重复一句,“你是想问谁牵头的对吧?”

“对!对!是谁提出这么做的?给了你们什么好处?”黄锦激动地站了起来,他以为宁嫔王氏就要招供了。

宁嫔的脸上露出怪异的笑容。

“我说的你们信吗?”

“只要你说实话,我们就信。”黄锦说。

“端妃!”宁嫔王氏说。

“大胆!”黄锦大声道。

“哼!”宁嫔王氏冷笑一声,“你们让我说实话,我说了,你们又不信。”

参与审问的刑部左侍郎看了黄锦一眼,小声问:“怎么办?黄公公?”

黄锦沉默半晌,又问:“那参与此事的到底有多少人?”

“我们十个,还有端妃和她身边的丫头。”宁嫔王氏说。她打定主意,要把端妃拉下水。

“你是说十二个人?”刑部左侍郎问。

宁嫔王氏没说话,点了点头。

“你能写出她们的名字吗?”刑部左侍郎问。

宁嫔王氏点了点头,并写下了如下人的名字:宁嫔王氏、杨金英、杨玉香、苏川药、邢翠莲、姚淑皋、王槐香、关梅秀、刘妙莲、陈菊花、端妃曹氏、张金莲。

“端妃差点被你们捂死,怎么可能和你们是一伙的?”黄锦说。

“没有她,我们怎么可能知道皇上就寝在西暖阁?”宁嫔瞟一眼黄锦,“没有她和她的侍女张金莲,我们又怎么近得了皇上的龙床?”

“似乎有些道理。”刑部左侍郎小声说。

宁嫔听到了,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微笑。能让端妃陪她一起死,划算。王氏觉得,她之所以有今天,全是因为端妃。为何这么说呢?俗话说,母凭子贵。为皇上生了儿子的宁嫔,按惯例是要由“嫔”晋升为“妃”的,可她不仅没晋升,反而被贬,甚至沦落到和宫女们一起干活的地步。王氏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会这样?我肤若凝脂、长相秀丽、性格温和,为何要遭受这般冷落和屈辱?宁嫔王氏整日哭天抹泪,想问个究竟,可皇上根本不见她。最后她从一些妃子那里听说,是那受宠的端妃成日向皇帝吹着枕边风。

曹氏原来和她一样,也是嫔,且生了个女儿,最后竟被封为妃。

一定是她,一定是这个狐狸精在搞鬼。随着端妃越来越受宠,宁嫔想杀她的心也就更强烈了。

对于宁嫔供出的端妃,黄锦一直持怀疑态度。曹氏正受宠,有什么理由谋杀皇上?

“左侍郎,王氏所招,有几分真?”黄锦问。

刑部左侍郎笑笑。

“黄公公,是不是真,不由我们决定,还是让皇上裁决吧!”

黄锦叹口气,他不想冤枉好人。可所有的审讯结果,都必须上报皇上。相不相信端妃曹氏参与其中,还真不是他们能决定的。

“既然主谋就是她们……凡供出的,一个不留,统统杀掉!”

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皇上怎么可能放过端妃这枕边人?

“这群逆婢,并曹氏、王氏合谋弑于卧所,凶恶悖乱,罪及当死,你们既已打问明白,不分首从,都依律凌迟处死。其族属,如参与其中,逐一查出,着锦衣卫拿送法司,依律处决,没收其财产,收入国库。而那陈芙蓉虽系逆婢,阻拦免究。钦此钦遵。”

圣旨下来了。

这个结果,九名宫女和宁嫔都料想到了,可还没从惊恐中回过神来的端妃,以及以为自己举报有功等着受赏的张金莲却傻眼了。

“冤枉啊!冤枉!臣妾要见皇上!臣妾要皇上为臣妾做主!”端妃曹氏大声叫喊,不断哀求,可于事无补,嘉靖帝根本不给她申冤的机会。

没有参与又怎么样?就冲她在谋杀现场,她就不该活着。

最终,十二名谋杀参与者,包括两名被冤枉的,不是被截断了四肢,就是被割了喉。这还不算,嘉靖帝还令人将她们的尸首示众。不仅她们,就连她们的亲眷全都未能逃过一劫。

“乾清宫谋杀事件”中含冤致死者超过百人。

十二名“案犯”在被锦衣卫掌卫事、左都督陈寅等人押到街市游街时,除了端妃和张金莲外,其他人或沉默,或悲伤,甚至有人面带微笑。

对于她们来说,这未尝不是件好事。解脱了!总归是死,这样的死,倒好过被皇上折磨死!

那些悲伤者,并非在为自己的死悲伤,她们只是在为冤死的家眷悲伤。

宫女妃嫔及其亲眷的死,宣告“乾清宫谋杀事件”结束,可乾清宫自此却阴魂不散,散发着血腥味。

这样的地方,嘉靖帝不敢住了,他搬去了西苑的万寿宫。他心里怒道,不是有人想让朕死吗?朕不仅不会死,还会万寿永生!本就崇尚修道的嘉靖帝,自此对修道也就更痴迷了。而原本很少上朝的他,在搬去西苑万寿宫后,就更没有时间上朝了,他要把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上天,他要炼丹、修道、求长生!

“老夫以为皇上在经历过此事后,会不再沉迷修道炼丹,谁料他却……”被革职的夏言痛心疾首。

“唉!”翟銮不说话,只是摇头叹息。

自俺答入侵太原,翟銮来夏府讨过主意后,两个人的关系就近了很多。“乾清宫谋杀事件”发生后,夏言第一时间去了翟府。

翟銮亲自在门口迎接。

“夏阁老,您看,有事叫下人来叫一声,我去您府上拜会您就是,哪能劳您大驾?”

夏言一脸严肃,并不接茬,径直往翟銮的书房走。翟銮的腿没有夏言长,走不快,只得一路小跑跟着。

“翟阁老,你应该联合六部,上书朝廷,弹劾邵元节、陶仲文两个妖道,是他们蛊惑皇上,这才最终导致了宫女谋杀皇上的事件发生。”夏言一进翟銮的书房便说。

翟銮先关上书房门,又让夏言坐下,这才说:“夏阁老,弹劾不会起作用的,皇上不会听的!”

“不管起不起作用,身为臣子,特别是你——内阁首辅,怎么能任由皇上听信那些妖道胡言乱语呢?还弄什么长生不老的……红……红铅。”

夏言在说出“红铅”两个字时,脸红了。

“红铅……我也听说了,可是……这会不会是谣传?不会有这种事吧?”

翟銮话虽这么说,可他知道,真有这事。

乾清宫那场史无前例的宫女谋害皇上事件,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嘉靖帝执迷修道炼丹。

很多人都有嗜好,而每个人的嗜好又都千奇百怪,嘉靖帝的嗜好是修道。因而,凡有些名气的道士,都是他的座上宾。道士邵元节就是这么进宫的。

邵元节一进宫便得到了嘉靖帝的绝对信任。凡是邵元节说的,嘉靖帝都赞同。可那邵元节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能得到嘉靖帝的如此信任呢?邵元节就是一道士,进宫前,他是江西龙虎山的上清宫里的一名道士。嘉靖帝想,既然邵元节是上清宫的道士,也就是张天师的弟子了,自己若有了张天师弟子的庇护,定会百毒不侵,长生不老。自小身体瘦弱的嘉靖帝,抱着这种心理,命人将邵元节接进了宫。当然,虽然邵元节来自上清宫,但疑心重的嘉靖帝一开始,并未盲目信任他,而是让邵元节“祈雨”,以测试他的法力。邵元节擅长故弄玄虚,也懂些天象,他通过看天象,知道近日有雨,便说“祈雨”时机到了。邵元节几次“祈雨”都颇有成效,嘉靖帝就此将他奉为能通天的神仙。

一个连“龙王”都请得动的人,自然也能让他身体强壮,“隐疾”消失。嘉靖帝是有“隐疾”的,这个“隐疾”很折磨他。是什么呢?就是自十五岁即位后,他虽然有后宫佳丽三千,却没有一个为他诞下龙子。

邵元节当然不是神仙,但他却知道嘉靖帝没有子嗣,是因身体虚弱,因而他特意为嘉靖帝配了一些调养身体的药物。这些药物,邵元节不说是为了调养身体,也不直接熬制,而是将它们做成药丸,称其为“仙丹”。嘉靖帝吃了这些“仙丹”,果真皇子迭出。

对历朝历代的帝王来说,子嗣是否兴旺,意味着天下是否兴盛。从无子到皇子迭出,嘉靖帝欣喜若狂。他想拥有更多的子嗣,想做盛世天子。但做盛世天子还不够,他还要长生不老,做永远的盛世天子。

“仙师无所不能!”嘉靖帝说,“就为弟子炼长生不老丹吧!”

嘉靖帝在邵元节面前,毕恭毕敬,放下了天子的架子,自称“弟子”,可见他对邵元节寄予了多么大的期望。邵元节知道自己无法让嘉靖帝长生不老,任何人都不能,可他不能这么说,说了,他的荣华富贵就没有了,甚至很可能还会因此丢命。

怎么办呢?狡猾的他向嘉靖帝推荐了一个叫陶仲文的人。

邵元节推荐陶仲文,是想将嘉靖帝对他的冀望转移到陶仲文身上。糊弄皇上久了,他也怕出事,而论糊弄人,陶仲文比他更擅长。

陶仲文是湖北黄冈人,略懂医术,也学过一些驱邪捉鬼的伎俩,还擅长书法。邵元节能认识陶仲文,且将他养在府里,就是看中了他的书法。在他府里时,陶仲文就给他卖弄过一些伎俩,他觉得糊弄皇上绰绰有余,便问陶仲文,愿不愿意给皇上炼仙丹。

陶仲文当然愿意。

“弄不好要掉脑袋的。”邵元节提醒他说。

“弄好了不仅不会掉脑袋,还能升官发财!”陶仲文说。

“说得好!说得好!”

邵元节在嘉靖帝面前对陶仲文好一通夸奖,称其法术高深,尤其擅长炼仙丹。

“那仙师还不快快请陶大师进宫!”嘉靖帝高兴地说。

和邵元节一样,陶仲文想要完全得到嘉靖帝的信任,还需通过嘉靖帝的测试。这次,嘉靖帝没让陶仲文祈雨,而是让他给小皇子治天花。小皇子生了天花,几个御医轮番上阵,但都没能彻底治愈。陶仲文本就懂些医术,再加上小皇子的天花已经被前几位御医治得差不多了,于是他一出手,小皇子就好了。

“朕身边有二位仙人,何愁大明不兴盛?”嘉靖帝得意地道。

从此以后,嘉靖帝对邵元节和陶仲文越来越依赖,做什么事都要让他们来决定,外出时更是必带其一才安心。

一次,陶仲文陪同嘉靖帝外出游玩,旋风刮过,嘉靖帝觉得是异象,问陶仲文是什么意思。只是一阵旋风刮过,能有什么意思?可陶仲文不能这么说,于是说了句模棱两可的话:“主火。”

“主火?”嘉靖帝不解其意,“仙师可否说清楚点?”

“天机不可泄露。”陶仲文装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

既然天机不可泄露,那肯定就不能再问了。但陶仲文却忐忑起来,思来想去,他在深夜偷偷给嘉靖帝的行宫放了把火。当然,也是他第一时间冲进去,“救”出了嘉靖帝。

看着熊熊大火,嘉靖帝和身边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陶大仙说的“主火”啊。自此,陶仲文也就更得嘉靖帝信任了,嘉靖帝对其的信任程度甚至超过了对邵元节的。

邵元节是个聪明人,知道陶仲文这样下去是会闯祸的,也乐得从嘉靖帝身边淡出,于是借云游之名,时常出宫云游天下。

嘉靖帝能依赖的道士,也就只有陶仲文了。

陶仲文的法术,在夏言眼里就是骗术,陶仲文这人,在夏言眼里就是个骗子。可嘉靖帝对陶仲文深信不疑啊,他觉得陶仲文是上天派来的使者,是来帮他治理大明的。因而,他不仅不听夏言等人的劝谏疏远陶仲文,反而封陶仲文为少师、少保、少傅。可以说是,政事交给内阁,私生活交给司礼监,身体交给被他称为“秉一真人”的陶仲文。

小法术不能一直用,嘉靖帝需要的是能长生不老的仙丹。为了得到嘉靖帝的长久优待,陶仲文挖空心思“炼仙丹”。

没有不想长生不老的皇帝。为了长生不老,历朝历代遍寻道士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皇帝不是只有嘉靖帝一个,但亲自上阵炼丹的却只有嘉靖帝。

“炼仙丹”对嘉靖帝来说,也是在和上天交流。因而炼丹时,他全神贯注,忘记了自己是大明天子。

“秉一真人,我们的仙丹,何日才能炼成?”嘉靖帝等不及了。

“还需要些时日。”陶仲文说。

嘉靖帝问得多了,陶仲文心里也发慌。再拖延,也总有炼成的时候,到了那时候,自己又该如何交代呢?

“如果能有一种方法,多久都炼不成就好了。”陶仲文想。

突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法子。

“皇上,想炼成仙丹,还需一道引子。”陶仲文对嘉靖帝说。

“什么引子?”嘉靖帝问。

“采阴才能补阳,”陶仲文说,“只有阳气旺盛才能长生不老。”

“秉一真人说得在理,那要如何采阴补阳呢?”

“红铅。”陶仲文说。

“何谓红铅?”

“就是用处女月经和药粉搅拌、焙炼,制成辰砂。”

陶仲文说的时候,还是有些忐忑的,他怕嘉靖帝发火。结果,嘉靖帝不仅没发火,反而很高兴,当即就令陶仲文“采集”处女的经血。

陶仲文长松一口气。这法子,只是他的一种拖延术。他知道,按他的要求,想制成数量不凡的辰砂,需要源源不断地得到处女的经血。宫里宫女虽然多,但也有取完的时候。

一句还是不够就可以永远炼下去;永远炼下去,就永远不会穿帮。

嘉靖帝不知道陶仲文的诡计,为了炼成不老仙丹,收集多少处女经血都行。凡没到经期的,他就让陶仲文给宫女喝催经下血的药物。

宫里那八岁到十四岁的宫女轻则伤身,重则血崩而死。为此丧命的宫女数不胜数,且越来越多。

何时才到头呢?那些遭受过这种折磨的宫女聚集起来,说着说着就哭了,最后生出“既然生不如死,不如让他先死”的念头。宁嫔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有日听贴身侍女杨玉香和她说了宫女们正密谋的大事时,心里一动,也参与进来。

经过几个月的密谋,这才有了震惊宫廷的“乾清宫谋杀事件”,也就是“壬寅宫变”。

可惜,“乾清宫谋杀事件”没能阻止嘉靖帝继续凌辱宫女,红铅的炼制还在继续。甚至嘉靖帝对于修道更热衷了。他觉得,只要拥有了“长生不老”仙丹,他修炼成了神仙,也就没人能杀得了他了。

为感谢上天让他死里逃生,嘉靖帝还斋醮了七天,发出了“若非天地鸿恩,岂能死里逃生”的感慨。为何能死里逃生?全凭老天保佑。老天为何保佑他?全因他长期修道、祭天。他开始自称“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

搬去西苑后,嘉靖帝将寝宫仁寿宫的名字改成了万寿宫,寓意不言自明。

嘉靖帝专心于修道祭天,顾不上朝政,便将朝政彻底交给内阁,首辅的权力更大了。善于抓住机会的人,会将别人的坏事,变成自己的好事。“乾清宫谋杀事件”又给了严嵩一个机会,他如法炮制了之前的“告黑状”,称皇上寝宫发生如此骇人听闻的事,责任都在内阁首辅翟銮身上,是翟銮的失职和不作为让皇上担了惊、受了怕,翟銮理应被贬。

嘉靖帝对翟銮没什么好印象,加之翟銮又不会写青词,嘉靖帝便听从了严嵩的建议。于是,翟銮和严嵩的身份对调,严嵩做了首辅,翟銮做了次辅。

“卑鄙无耻,小人之举!”夏言得知后,破口大骂。

“其实,严阁老待我还算不错,只让皇上贬我。”翟銮调侃道。

“只贬,是因你对他没威胁。”夏言一语道破天机。

翟銮何尝不明白,若他也被革职,内阁再进一个有威胁的角色,严嵩只会更麻烦。

同类推荐
  • 大玄纵横

    大玄纵横

    山河破碎,国运危亡。少年儿郎提起刀枪,护我山河国疆。玄国国破,王室公子萧安平身负家国再起使命,是胜,是败,一念之间。
  • 羽檄起边亭

    羽檄起边亭

    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多少英雄将这句话作为座右铭,鞭策着自己。面对草原铁骑浩荡的气势,方霆毅然走向战场,一如十年前他的父亲!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仗剑走天涯的故事在神州大地重复上演着,何膺背上的重剑并没有因岁月而腐烂,仍然寒光逼人,时刻准备和主人上演‘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神话。
  • 汉瓦

    汉瓦

    曾经强盛无比的汉帝国走到了它的穷途末路,曾经铸就辉煌的汉民族也将沦入黑暗深渊,乱世的帷幕徐徐拉开,这是一个血与火的时代,一个属于英雄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悲情的时代……以我之血,荐轩辕之魂,护我大汉万千黎庶!以我之躯,化秦砖汉瓦,筑我华夏万里长城!我是刘泽,我来了,这是我的故事:看屌丝如何逆袭三国!一千人心中便有一千个三国,老风的笔下,也许写不出最完美的三国,但绝对不会是让大家失望的三国。以煌煌片瓦,在汉墟之中,重塑一个汉末中国梦。PS:新书《最后的三国》已开坑,欢迎书友们来吐槽拍砖!
  • 元末小盐王

    元末小盐王

    你强任你强,俺做小盐王。红巾抗伤害,我来苟后方。打遍大上海,称霸苏沪杭。干翻朱重八,玩死陈友谅。我是历史生我怕谁?嘿嘿,皇帝的位置只有一个,来都来了。老朱你就不要怪我摘桃子了…… 一朝聚众一万万,敢为华夏正衣冠。 日月同辉悬明镜,策马扬鞭立高堂。这里没有大元,也没有大明。 这是一个江南小盐王崛起的故事。书友群:1093757754
  • 直截了当的独白

    直截了当的独白

    本书历史随笔集。分别对晚清的一些历史疑杂和有争议的史论重新提出自己的观点。
热门推荐
  • 身怀鬼胎

    身怀鬼胎

    都说有钱就是任性,其实做鬼更加任性!昨天夜里明明是和老公一夜激情,结果半夜起床,发现老公不见了,取而代之的竟然是一只鬼!这尼玛什么情况,大半夜的简直要被吓尿了好嘛!!!”这时,身边件件事,透着古怪,灵异……午夜凶铃,房子里的走动声,电脑上突然出现的鲜血……都将我扯进一个又一个的阴谋算计之中。直到他的出现……他阴冷的目光盯着我,冰冷的手抚在我腹部!“孩子我要,你,我也要!”身怀鬼胎,心怀鬼胎,局中局,人为,还是鬼为……
  • 星辰神话

    星辰神话

    启明星,一天出现两次的星辰。这是一个追寻星辰的故事。
  • 往后请先生多指教

    往后请先生多指教

    某公司高层办公室内,“总裁,小姐又来了。”某助理战战兢兢的在门旁边站着手有意无意的抵着门。男人抬头嘴角微勾“知道了,下午的会取消吧,你也出去吧,不用拦着。”女人进来后男人收起脸上的寒冷,漏出点点温度“中午别来了,我不饿,也不喜欢你。”傻瓜中午太热,我是爱你啊。女人背对着他“哦,知道了,但是……”女人出去手机响了“但是没关系,我喜欢你就好追你那么久了哪怕你不喜欢我可我习惯了,对了,你电脑的屏幕露馅了。承认吧你喜欢上我了。”男人看着屏幕上的照片薄唇微勾无奈的摇头笑着。“是啊,喜欢你也爱上你了,傻女孩那么剩下的余生换我追你。”
  • 觉醒大陆见闻

    觉醒大陆见闻

    半夜穿越,没有记忆,于非表示很慌。“咚咚咚!”敲门声响起,于非懵比的表情充满了慌乱。“没有记忆怎么办?在线等……急!”PS:不是爽文,主角没有金手指,无女主。
  • 当铺小二要成仙

    当铺小二要成仙

    当铺小二,机缘巧合踏上修仙路。无尽的法宝,神奇的法术,瑰丽的修真界,炼气,筑基,金丹等等,境界何处是尽头?大道万千,殊途同归?
  • 刺玄传

    刺玄传

    凭感觉来~慢慢想,所以更新会很慢,喜欢的朋友就耐心等着吧
  • 倾世皇后

    倾世皇后

    他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她是冰雪聪明,玲珑剔透的幕后军师,
  • 晚来芳华

    晚来芳华

    她乔装隐忍多年只为做个低调好代驾,却因太低调而被相中。一次与众不同的生死代驾让她的世界就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他嚣张腹黑,却一眼难忘那个小年轻,使尽手段只为留下一人。他千年老二,为报代驾救命之恩留她在身边,却日久生情难以忘怀。真爱之人,是腹黑老大,还是专情老二?相伴之人,是无情大哥,还是千年老二?
  • 何为玄仙

    何为玄仙

    混沌之开,天地初创。盘古开天辟地,《述异记》云: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其后千年,风云变幻,星辰草木,珠玉金石,皆沐其灵气肆意万千。森罗万象,妖魔人神,无所不有也。世风未开,诸事皆无四海统一之理也。九天之上,有一座珠玉玄山,千年来始终云雾缭绕,泛青玉冰冷之气,无所洞察其中玄机。然有一日,被一老者与一少年打破其中宁静。此后人间数十载,传有仙人游列,世人皆盼神仙圆其所愿,杀退妖魔异族。却只闻清冽之声:尔等做过神仙?究竟何为正义?何为尔等一己之私?究竟何为玄仙、尔等但看天下……
  • 魔法什么的我不懂啊

    魔法什么的我不懂啊

    一位职场小白意外的捡到了一枚戒指,穿越到了一个神奇的魔法世界,展开了一系列的意外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