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18900000047

第47章 擅长的事情 (1)

只要认为自己是对的,就不要去理会别人说什么。

两个不如意的师兄弟一起去拜见师父。他们说,师父,最近我们在工作上感到十分困惑,不知如何才好,莫非该跳槽了?

师父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没有直接回答,而只是淡然地说,不过一碗饭!

两个年轻人似乎都听懂了师傅的话,就回去了。

对师父的话,师兄的理解是,是啊,不过一碗饭,何必苦苦死守。所以,我决定跳槽,另寻发展途径。

师弟的理解则是,是啊,工作不过只是为了一碗饭,在哪还不都是一样?那么我决定留下来,继续干。

转眼十年过去了,师兄成了另一领域里的专家,师弟也经过努力,做到了原单位的经理职位。他们再次去看望师父,并就“一碗饭”的问题向师傅请教。

师父还是没有直接回答,只是淡然地说,不过一念间!

这个故事好像告诉了我们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只是把决定留给每个人去作。

可以说,一个人是否成熟的体现,就是脑袋里能容纳两种以上的不同看法,而同时,又要有自己的主见。

能作出正确决断不容易,而始终坚持也有难处。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怀疑的声音占据上风的时候,当意外因素干扰的时候,当结果不是预想中那么理想的时候,你还能坚持下去吗?

我们做事时应当有关注的焦点——去做我们擅长的事情。

不要以为自己在能力或成就上比别人强一些,就处处都能超过别人。

在每个领域中,都有其独特的发言人。你可能在某些行当里有一定的话语权,但绝非在所有地方都能发号施令。

前面说过,企业要谨防掉入“多元化陷阱”,其实对个人也是一样,倘若打算同时做很多件事,那可是谁都能看出来的顾此失彼。

不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就难以进行最优化发挥。

尽管,有些人考虑的多半是:潮流在另一边,我实在没办法呀。

但你想没想过,在那潮流当中,也同样有能人潜伏其中,而且那正是他们所擅长的。你有把握以己之短而竞人之长吗?

而且,风水轮流转。万一你好不容易在那时尚领域中谋得了一席之地,潮流却又开始眷顾你原来的行当了,那可就太令人抓狂了。

工作本身的意义,是为自己开心,暂时的利益得失不必太在意。

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种植自己的粮食,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自己穿的衣服,我们说着别人发明的语言,使用别人发明的数学……我们一直在使用别人的成果。使用人类的已有经验和知识来进行发明创造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首先,能生在当今时代,享有如此之多的现代社会福利,是我们比祖先们远远幸运的地方。不妨试想一下,我们身边的随便什么东西,都不是以我们自己的能力可以制造出来的,但我们居然可以用很少的价钱就能买到它们。过去的多少帝王贵族享受过的东西,在现代人看来简直都不算什么。

进而,置身于今天的生活环境,便要知对别人感恩。是大家的共同协作,才有了当今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

感恩之余,则要有回报社会的意识——你总不能只是坐享其成啊。那跟能不能享受得起是两回事。当你偶尔审视自己一生的时候,如果发现只是进行了几十年的消费,恐怕多少会感到有些惭愧吧。

回报社会的方式有很多种,从事进一步的发明创造,则可看做是其中最好的。因为你可以通过自己的才智,为人类增添一些以往从未有过的东西,这实在不止是了不起,而且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我们是天才,也有人说我们是疯子,可是只有疯子才能改变这个世界。

隐峰和尚是马祖禅师的得意弟子。当年隐峰学禅的时候,马祖禅师为了测试爱徒修行的深度,决定找个机会试一试。

一日,马祖禅师看到隐峰推着板车,要从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经过,就故意跑过去躺在路的中间假装睡觉,挡住隐峰的去路。

隐峰跑过去,说道,师父,你老人家快起来啊,要不然车就压到你的腿了。

马祖禅师爱理不理地说,已经伸出的腿不能收回来了。

师父,已经前进的车子也不能后退了,隐峰立刻接口道,然后推车从马祖的腿上碾了过去。

马祖禅师大叫一声,顿时腿上鲜血淋漓。气愤的马祖禅师一瘸一拐找来一把斧头,然后来到法堂,敲钟召集所有的僧众,大喝道,哪个小子刚才碾伤了老衲的腿?你给我出来。

僧人们都傻了眼,连连口念,阿弥陀佛!

只有隐峰和尚毫无惧色,大踏步走上前去,把头放在马祖禅师抡起的斧头下面。

马祖禅师哈哈大笑,把斧头扔在地上,高兴地说,孺子可教!

马祖禅师横插一腿挡路,实际上是在问隐峰如何克服学禅道路上的各种障碍。隐峰推车碾过,是表示自己绝不后退,遇佛杀佛,遇祖杀祖。

马祖禅师又手执利斧进一步考验他,隐峰又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无畏精神坦然相对。看到爱徒如此精进,难怪马祖禅师会哈哈大笑!

这个隐峰像不像一个疯子?

疯子无畏。有时会做许多可怕的事。但疯子也无所求,不在意功利,所以也就无所失。这在很多时候,便是最可贵的。

老顽童周伯通就是个“武疯子”,所以才成了天下第一。尽管他并没有什么第一的概念。

而正常人在很多时候都太规矩了,结果就不敢突破,患得患失。他们从来不会“疯”,也就永远只是一些庸庸碌碌的正常人。

“最好”是“更好”的敌人,争取“更好”时去强求“最好”,结果是倒退。

经常能见到一些追求完美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强调要坚持原则、宁缺毋滥、不留一丝遗憾。

这种作风,貌似严谨,其实是把生活变成了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因是,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完美,优秀永远都是相对的。

当你刻意追求“最好”的时候,倘若没追到,便可能心情不爽,导致生活成了一种受难;倘若自以为追到了,则又很可能只是判断失误,因为真正的“最好”是不可能存在的。

而且,怀有这种心态的人,会时常觉得自己格外不幸。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分明不对等,想追求的东西,似乎永远都差那么一点点。

结果,一味强求完美,换个角度看便也成了实际上的不完美。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话的意义,不仅是说做事可以不断改进,而且在做事方法上,也要一直抱有“一步步来,永续提高”的理念,永远都在前进,但永远也不浮躁。

放宽心,做好自己现在该做的事。只要在努力,就好,这是最重要的。

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东西,只有我不懂的东西。

曾有个科学家的学生问他,您的学识已经这么渊博了,难道也有自己回答不了的问题吗?

科学家就在纸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对学生说,两个圆里分别相当于你我知道的东西,圆外则是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圆圈越大,等于对外的边缘越长,不知道的东西也就越多。

事实正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要承认自己的局限。千万别自以为有了点知识,就能对大千世界的很多方面下定论。

你没见过、没听过、没想过的东西的,不见得不能存在。

以你的知识及见识水平所不能理解、不能想象其构成原理的东西,不见得不会被别人创造出来。

生命是一次苏醒!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其实,越是那些不断为人类创造出新奇产品的人,越能理解各种不可思议的东西,无论那是一些怪念头、一些荒诞不经的产品,还是一些匪夷所思的学说。

世界该是什么样,不是由哪个人说了算的。

既应允许种种“正规”的东西存在,也应给“不可思议”的东西以合理的生存空间。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家有顽童者都知道,在教育方式上,最没用的就是强迫。

你越是要他学点什么,他就越是会跟你对着干。即便勉强进行下来,最终也不会有客观上的好结果。

这其实完全就等于是,让一个压根不饿的人大吃一顿你认为很好的东西。

因此,一个人若能学好某样东西,一定是他真正好奇、渴望、需要以这样东西来充实自己才行,就如同一个饿坏了的人想吃东西一样。

而在与人交往方面,能做到虚心若愚就更难。

正如前面不断提到的那些聪明人所习惯做的,你想让一个心里很明白的人,装作脑子完全空白的样子,跟人从零开始探讨,那简直就是侮辱他的智商嘛。

何况,让一个满脸“聪明相”的人,即便去勉强装傻,那也不会像的。

结果,聪明人在生活中就总是技痒难忍,变成大家所挑剔的靶子,形成以自己的才智去娱乐公众,而不给自己留回旋余地的局面。

真是天大的悖论:聪明者最愚蠢。

人家真正的高手,则既非装傻,亦非真傻,而是浑然一体的自然傻。

这你就不得不服。

如果不考虑钱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常能见到这样一种很蠢的销售人员,见到顾客来了,会问人家,对这种产品,你打算买个什么价位的?

这话至少有以下三方面之蠢:

首先,顾客到来,是实现需求的满足,跟你一个价位方面的数字有什么关系?

其次,顾客怎么会知道你多少价位的东西,能带来什么样的功能?

最后,你的问话还容易让顾客产生一种联想:你该不是打算先把我的钱弄到手,再随便糊弄我一下吧?

对此,相信你肯定会有自己的解释,而且从你的角度看,都既符合专业规范又合乎日常情理。但你其实还是忽略了思考方法问题,那就是,做事情往往不应先从成本来考虑的。比如你现在需要买一台设备,总不能先说“我打算买个五十万的”,而应先从打算实现的功能效果开始考虑。

同类推荐
  • 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讲给领导的16堂管理课

    本书从如何调动情感、如何激发状态、如何强化执行这三方面出发,选取了16个最为经典的管理定律作为每一课的讲述要点,构成了本书的基本框架。
  •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

    《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按市场营销的作业流程将全书分为十二个项目,包括树立现代市场营销理念,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市场营销调研,制定市场营销战略,选择目标市场和进行市场定位,制定产品策略,制定定价策略,制定分销渠道策略,制定促销策略,市场营销计划、组织、执行和控制,遵守市场营销道德等内容。《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较为完整地介绍了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适合作为高职高专市场营销类专业、财经管理类专业、工商管理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市场营销与策划工作的在职人员的实践指导用书或参加营销类职业资格考试的参考用书。
  • 决策的逻辑

    决策的逻辑

    本书在解剖这些关键、疑难问题时,深入剖析了决策者的洞察力、视野、心智在决策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具体决策结的产生的或积极或消极的深远影响。进一步,作者在讨论这些具体的影响的基础上,高度提炼、分析了经营管理者在个人心智和相应的决策判断上容易出现的错误,以及具体应该形成怎样的状态方能避免错误的发生。
  • 全员品牌管理

    全员品牌管理

    本书告诉您,品牌不仅是老板的,也是供应商的、经销商的、员工的、消费者的……总之品牌是属于企业经营链上每一个成员的。只有所有的成员共同致力于品牌建设,才能让品牌真正的落地、开花。动员所有成员,实现全员品牌管理,才能让品牌如虎添翼。
  • 服装店长这样当

    服装店长这样当

    无论哪种工作,带队伍都是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一家门店想要做大做强,也要靠店长带团队。不会带店员,你只能自己干到死。《服装店长这样当:自己干不如带队伍》站在店长的角度,告诉你管理店员应该从哪里展开、用什么样的方法带团队、面对不同的店员如何把握其心理、如何把握正确的时机对其进行有效提升等。
热门推荐
  • 无限中二

    无限中二

    游戏?NO,NO,这里可能是美妙的异世界。异世?No,他只是场游戏。
  • 原来是狐

    原来是狐

    小狐:“从未有人心疼,自始自终都是一个人。喜欢并不能够持续多久,因为小狐是狡猾的,是虚伪的!他并不相信我!呵呵,善良对于别人来说是伪装。对于我自己来说眼睛的悲哀不是伪装,而是人们心中吧我定义的伪善,其实我只想有那么一个人会对我很包容。只是他真的是吗?”
  • 温酒余情

    温酒余情

    每个人的一生,所有你遇到人,他们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必定会教会你一些东西。
  • 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

    作者以其独特的经历和视角,记录下在美国、日本留学期间以及在凤凰卫视和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工作期间对于异国社会、文化制度方面的思考和分析。本书体裁为文化随笔,可读性较强。本书展现了80后一代以开放、包容、自信的心态对国际事务的驳议、评论,并非浮光掠影式的“点到为止”,而是上升为文化、制度的思考。本书堪称一部写给中国今天和未来的年轻知识精英的读物,能够帮助年轻一代人更为成熟和理性地看待世界!外媒“主观臆测”VS中国“政治企图”、日本政治的死穴、“知日”的价值、日本前自卫舰队司令官现身说法、美日同盟“多元化微调”、日本“料亭政治”的前世今生……
  • 双面伊人

    双面伊人

    一场故意沉默的婚姻,一个神出鬼没的丈夫,一个神经过敏的妻子。当腹黑女遇上闷骚男,当无奈遇上不可控,当老男人遇上小女人,当“双面人”遇上“妄想症”……嘭!全醒了!
  • 娱乐为圈

    娱乐为圈

    徐晟想着在有生之年将那些不知道存不存在的优秀作品展示给这个世界的人看也算给自己找点事做……
  • 帝陵传说

    帝陵传说

    人间地域辽阔,流传着许多怪诞之事。传说深山中有不老不死的仙人,他们守护着人间安稳,使凡人得以安居乐业。在人类自相残杀,发生战乱之时,仙道也发生动荡,正邪大战维持漫长的一段岁月,水火不容,如今仙道衰弱,魔道昌盛,潜伏已久的魔道蠢蠢欲动,窥伺着人间。一夕间,天门被魔道摧毁,数百门人身陨,唯有少年陆飞晨得以至宝玉玲珑逃脱。师门遭劫,陆飞晨秉承师命,寻求变强之道,一路斩妖除魔,开启一段传奇之旅。。。。。欢迎加入御龙群,群号码:560788157
  • 繁星如歌亦如梦2

    繁星如歌亦如梦2

    本书故事由沈家的一对兄妹展开。沈嘉柯,是个十七岁的男生,阳光开朗,活泼帅气。沈嘉欢,小他哥哥两岁,是一个爱笑同样开朗的女孩。兄妹俩的感情好到不能再好!彼此除了在学习上互相帮助,生活里互相照顾之外,也常常有些打打闹闹,嘻嘻哈哈的小情节。然后,渐渐的,他们发现一些有趣的人和事都在他们的生活中上演了。
  • 最强帝皇辅助系统

    最强帝皇辅助系统

    一不小心穿越了?而且当上了皇帝!苏秦暗喜:我要做昏君,我要享受。可看了看周遭的处境,苏秦想了想,还是先活的有尊严再说。这是一个宗派皇权家族神灵并立的世界,也是一个武能飞天遁地,文能天地变色的世界,而此时苏秦带着系统来了。
  • 天降阴缘:鬼夫,悠着点!

    天降阴缘:鬼夫,悠着点!

    阴阳师,起源于古老华夏的道家,却又与正统道家相差甚远,它独立于道家之外成为一个独特而神秘的派系。通阴阳,勘风水,知吉凶,测生死,均属于阴阳师类别。阴阳师世间难见其踪。他们不同于修身养性的道士,不同于堪舆风水的阴阳先生,能称得上真正阴阳师的人,必有师承,且都是真真正正有大能耐者。若世间奇人异士齐聚一堂,凡有阴阳师者,不论长幼,必首席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