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56000000004

第4章 危机纪元25年

赵诗儿租住的公寓靠近街道,她无奈的关上了窗户,想隔绝外面夹杂着爆炸声的喧嚣。她看着电脑上空白的未来历史学论文,叹了口气。这么吵的环境,怕是今天的任务量无法完成了。

巴黎的动荡已经持续了三周,并且迅速的蔓延到马赛、里昂等法国主要城市。巴黎是一个拥有革命基因的地方,但这一次的骚乱和过往历史上的任何一次都不同,这次骚乱的目标不是贵族,也不是资本家,而是象牙塔里的科学家,并且大火很快烧到了科研院所和一切和科学有关的基础设施。最先定性这场运动的是法国政府,宣称这场运动是ETO在背后策划组织煽动的,是同十几年来对人类科学家的暴力袭击一脉相承的恐怖行为。随后,欧洲议会和联合国都承认了这一运动的恐怖性质。但在私底下,真切的生活在这个国度里的赵诗儿听到的却不是这些话,相比于以往的骚乱都是以青年学生为主导,这次的动荡里则包含着更多思想成熟的中年人,特别是一些经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失业人员坐满了一车又一车的火车前往巴黎。为此法国政府一周前限制了铁路运输,但为时已晚。

去年新上台的法国总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心理装着大欧洲大人类思想,决心在任内做到航空技术的突破,并且让欧洲太空军超越其它国家,重现十八十九世纪法兰西的巅峰。但这些话当做口号讲讲也没什么,浪漫的法兰西人民需要这些充满干劲的未来宣言。不想新总统上台后真的说到做到,大力资助太空军与科研建设,所采用的方法确是缩减社会福利,增加公民税率,这一下子民众不干了。这些政策犹如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特别是让不发达地区的失业工人瞬间没有了活路。

一个社会和人一样,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世上没有永远吃不完的午餐,但吃惯免费午餐的人可不听这些。暴力成为了最简单的工具,人们幻想简单的通过抗议找回失去的一切。

一开始人们只是沿着主干街道进行和平游行,呼吁政府缩减开始、扩大福利、停止用纳税人的钱养活庞大的欧洲太空军。但政府对这些诉求并没有及时回应,只是进行驱赶。很快和平游行就演变成了暴力示威。甚至连凯旋门都被自制的燃烧瓶炸毁了基座的一角。法国总统看着直线下降的支持率,不得已宣布听取民意、寻求和解,缩减政府开支,并且维持目前资助太空军的资金不再增加。但尝到暴力好处的民众是不会停下步伐的,他们要求的更多,其最终目标是要几乎不可能的恢复三体危机前的生活水平。暴力活动演变成了危机以来,社会压力遮掩的各种矛盾的集中喷发口!

人们将一切不幸的罪魁祸首对准了科学家,认为就是这些人组成了ETO去招来了三体文明。剩下的科学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浪费纳税人的钱去做无意义的防御计划。事到如今,科学没有出现半点进步,但多少人却因此要节衣缩食,再过上几年还不要成批成批饿死?这一波反智浪潮从法国开始,短短几周就蔓延到了全欧洲主要城市。只有德国因为提前进行了物资限量供给,国库还算充盈,人们有坚持下去的希望,只出现了零星抗议。在北美,从铁锈地带崛起的“第三道路党”蔓延到东西海岸。在硅谷,人们高举着中指、食指、无名指,作为运动的符号,冲进脸谱、谷歌等科技巨头的母公司肆意破坏。

法国本地的很多中学生陆续参加了运动。赵诗儿对此很不理解,如果你们要反智,为什么还要读书。一些大学里社会学系的也参加了,理由却是这种会载入史册的社会运动,他们必须要当亲历者。赵诗儿对此嗤之以鼻,她认为自己住在这个房子里就已经是亲历者了,且在最初的好奇过去后,她连旁观者都不想当。毕竟连绵不断的运动加剧了首都的食物紧张,还造成了交通瘫痪。

况且赵诗儿最近最重要的活是完成博士论文。虽然她有一些优势——博导的儿子是她的现任男友,但也不能没有一篇像样的文章。她打开了电视,想用新闻的声音盖住外面无序的骚乱声。新闻上正在播报欧洲太空军法兰西旅军人接受思想钢印的百分比增加情况,评论员们继续对这一行为的好坏进行着激烈的辩论,但大都是老调重弹,反对派认为思想钢印冲击了法国“自由、平等、博爱”核心思想中的“自由主义”,但支持派认为“自由”的真谛必然包含选择是否获得必胜信念的自由。一时半会也没法谈出个结果。倒是不知道这次动荡会不会对这场长达五六年的辩论产生什么影响。

不过看到电视里提到思想钢印和希恩斯夫妇,赵诗儿突然想起来一件快被她遗忘的东西——忙从首饰盒里找出来一个白色的U盘——里面有山杉惠子给她的论文,记得似乎是未来史学派的理论基础,虽然她从来没有听说过,但面壁者妻子的身份无疑是很好的信用背书。

自己的博士生论文可以从里面找找灵感吧?这样想着,她把U盘插近电脑上,好在能够正常打开,在几次搬家中都没有弄坏。

里面只有一个文件,文件名是:

人类未来四百年社会形态的初步探索

赵诗儿刚点开文件,但敲门声准时响起,只能放下手上的活,习惯性的对着猫眼看了一下,果然还是那个金发的小伙子,脸上的雀斑就和九年前在圣诞Party上时一样。

他不是自己的现任男友,而是朋友的弟弟,如今的小学弟。

“谢谢啦,安德烈。”

赵诗儿放安德烈进来,这个已经二十多岁的德国大男孩儿似乎对自己有着疯狂的迷念。可能是因为他小时候家里管束太严,就对安哥拉逆反出了些恋姐情节。之后见到自己这个独特的东方女性形象后,又出现情感转移。如今安德烈法语学的比母语还熟,甚至可以进行简单的中文对话。他选择和姐姐安哥拉一样,来巴黎上大学,不过学的是太空军政治学,还通过姐姐找到了赵诗儿住址,租在了同一个公寓楼。

好在德国贵族传统流传下来的骑士精神和保守主义,让他只是怀着对赵诗儿美好的幻想。对于情场老手的赵诗儿也不认为非要拒之千里之外,毕竟他的做饭手艺确实不赖,“可惜太小了,不然倒是一个听话的。”赵诗儿也这样想过,随即就感觉到了可笑,安德烈可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第一次见到的时候还是一个小鬼,虽然现在张开了一些,但从小在中国长大的赵诗儿还是无法接受这么大年龄差的姐弟恋。

赵诗儿接过安德烈递过来的午饭,还没打开就闻到了熟悉的香味:“是鱼香肉丝耶,又学了新菜?”

“我专门去中餐馆学的,尝尝味道怎么样?”安德烈笑的很阳光,仿佛给赵诗儿做饭对他而言是天底下第二幸福的事情。

至于第一幸福的呢,就是看着她吃完……赵诗儿发现安德烈一脸痴相的看着自己吃着饭,有些好笑道:“你不回去吃?”

“不急,我就想看着你把我做的饭都吃完。”

赵诗儿有些享受这种感觉,再次想起来,要是他再大个十岁有多好,相比让她有些厌倦的爱情游戏,这个大男孩儿的爱慕纯粹而令人心动。因为安德烈每天中午都要来送饭,赵诗儿还特意改变了多年的习惯,每天起床整理好床铺。心里有些微嘲自己,看来不止男人,管住一个女人的心,也要管住她的胃。

吃完饭,安德烈就没有什么理由留下来了。不过按例,他总会再找一些理由多耽搁些时间。果然,他看到了电脑上打开的文件:“这是什么?”他能看懂中文,便自顾自坐到电脑桌前,把标题《人类未来四百年社会形态的初步探索》读了出来,有些显摆中文水平的意思。还一鼓作气把论文的摘要部分也读了出来——

摘要:

本文旨在更好应对三体危机,使人类文明在未来四百年间相对平稳运行,从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其它等六个维度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形态进行初步探索。为使研究更具实践意义,研究组对各维度的基础定义进行了简化重拟,以期符合整体的架构结构……

“你中文比我好行了吧。”赵诗儿扶额,想打断安德烈炫技式的朗诵。但后者却有些沉浸在了文章里不愿意停下来,赵诗儿也不好直接把他赶走,便坐在床上,听他继续读着。

这篇论文没有标明撰写者,只是统称为“未来社会形态研究组”。相比于普通的论文,这片文章从目录上看结构就完全不同。普通的论文大体上都有这么几个部分:一是对过去相关课题研究的介绍梳理。二是对本偏论文研究的大致情况进行介绍。三是对研究过程详细记录,并得出结论。这是所有论文的核心,只不过理科文章多是实验,文科则是套用公式模型进行计算。四是总结概述整个研究,并将结论中的闪光点提炼出来。

但这篇《人类未来四百年社会形态的初步探索》则只有三个部分:一个是相关名词与理论介绍。二是六大维度发展道路预测。三是六大维度互相影响的作用结果。如果按照山杉惠子的说法,这是未来史学派的鼻祖论文,是从无到有的学术分支,没有对前期研究的介绍倒是情有可原,但是“相关名词和理论介绍”就显得很奇怪了,这文章难道还起着字典的作用?赵诗儿想起摘要里说的“为使研究更具实践意义,研究组对各维度的基础定义进行了简化重拟”,或许这就是原因。于是专门抢过了鼠标,拉到了开始的词语介绍,就是对除其它维度外的五大维度的定义。每一个词语的定义都只有短短一句,但在第二行还有详细的注解——

政治:文明进行资源再分配的模式。[1]

经济:文明进行资源分配与再分配的模式。[2]

科技:提高单位生产力的方式。[3]

军事:对既有模式进行维护或冲击的系统。[4]

文化:生物间的互相交往复杂化后的产物。[5]

这些解释和赵诗儿平常学过的不一样,但仔细回味,却令她对书本上很多晦涩的知识点豁然开朗。这些解释摒弃了繁复的解读,直插问题的核心,并将宏观叙述的视角从狭隘的人类世界扩展到广义的宇宙文明范畴。

“怎么能这样解释?父亲说过,军事是荣誉与纪律的化身。我学的政治学,课本上也说的很明白,政治是对社会治理的行为、是各种集团进行集体决策的过程。”安德烈带着日耳曼民族特有的倔强,对这些名词的释意颇有微词。

赵诗儿对“荣誉”这些词嗤之以鼻,如果是从文明的角度去看“军事”,摒弃了情感的三体文明难道有荣誉可言?那不过是人类文明在封建贵族时代,由骑士、武士等贵族雇佣武装间产生的概念。但赵诗儿也没有直说出来,只是说了一段她一直在思考的话:“或许很多时候,普遍让人接受的主流观点,是最方便也最利于让最多数的阶层都获得最大均值的心理与生理可接受度的选择。但往往很多事情的本质,是非常简单的,只是让人不舒服罢了。”

安德烈转过头看着那个让他心动的女子,似乎自己从来没有真正认识这个人。

转眼便是蝉鸣时节。

入春开始的暴乱直到盛夏也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最先让抗议者们遇到阻难的不是开向卢浮宫的坦克,而是关门大吉的一排排面包店。原先抗议浪潮的组织者还会免费发放食物,现在连想购买都没有地方了。已经连续十余年的气候异常,加上无数天灾人祸,粮食危机终于在今年集中爆发。整个法国都面临着饥荒,首都也不例外。政府不得不借鉴德国模式,紧急建立法兰西食物银行,并发放食物券。人们原本的一日三餐被压缩成了一至两餐,下午茶和夜宵就更不要指望了。中产阶层在失业潮面前也拿起了标语与横幅走上街头,底层的公务员也不例外,整个市政系统都处于半瘫痪状态。

浪潮或许有回潮,但终究会蓄力带来更大的惊涛。人们选择冲击法兰西食物银行,将仓库里的食物抢出来。已经平抑半个世纪的民族主义重新抬头,和解的德法矛盾再次被搬了出来。人们传言法国当局出卖了大量国家利益,才换取了德国的粮食援助。至于究竟出卖了什么,没有人说得清楚。又有人说,食物仓库里的新鲜粮食都被官员偷偷运走,换成发霉的食物,好的粮食在黑市上售卖然后中饱私囊。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虽然人们拿不出证据,但一传十十传百,人们都相信只是自己没有看到证据,但大部分人都看到了。于是,冲击食物银行便成了正义的。军队将卢浮宫里还没有被损毁的珍贵文物撤离到仓库,从破碎的倒金字塔附近撤离了部分军队,加强了对食物银行的防御。在生存的粮食面前,艺术与生活过于奢侈。

赵诗儿尽量寻着远离冲突点的路线小跑前进,但四周爆炸声与腾起的浓烟还是随处可见。她很惊讶人类对于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如果将今天巴黎的样子告诉一年前的自己,后者一定会认为未来的自己发了神经。但现在,她已经对这样的世界见怪不怪了,毕竟天天睁眼闭眼都是这样,电视新闻里的各个国家也没有什么区别。

今天出门也是迫不得已,她要去导师家里,一个独栋的三层独立别墅。如今的形势,学校都已经停课了,学生们早就按捺不下年轻的冲动,纷纷投身运动中,甚至有要取代蓝领阶层占据主导的趋势,年轻人的加入也加剧了运动的暴力程度。政府呼吁学校复课,以对学生群体进行约束。但很多老师也加入了抗议的行列,政府的要求没有得到响应。这是一个有着革命基因的城市。

学校都关门了,论文也不是什么大问题了。但身为博士生导师,他有私人渠道可以从食物银行里弄来更多的粮食。赵诗儿经常以准儿媳的身份,去蹭饭吃。几个月前还能烧中国菜的德国小伙,早就被家里人喊回了柏林。赵诗儿今天也是去蹭饭,当然名义上是去见自己的未婚夫。

吃好晚饭,天已经黑了,但窗外的火光仍然照亮着一切,仿佛光明依旧。

导师是个上了年纪有着啤酒肚的学者,金丝边的眼镜显得有些小,但他戴习惯了不愿意换。看着站在窗前的赵诗儿,他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后背道:“节哀吧。阿尔贝还是年轻了,太冲动。”

他说的是刚刚吃饭时聊的最后一个话题,阿尔贝——赵诗儿的同学、也是导师的学生——昨天参加了冲击食物银行的示威,后来因为军队驱离时的互相踩踏而死亡。

赵诗儿朝着导师勉强笑了笑,表达自己一切都好,谢谢关心。但其实她并不是因为这件事呆滞的,她只是看着窗外的人群,想起来故乡的一个词语——热锅上的蚂蚁——这些示威的人群似乎被盛夏的酷热爆晒的愈发的疯狂。但夏天集聚能量生长的再快的果实,总会在秋天落下。秋杀万物,从果实而不是果农的角度,或许并不是丰收的美好,而是生命的尽头。那这些暴乱者的尽头是什么呢?

她想起来数天前,两个月不见的阿尔贝已经消瘦的难以和记忆中的那个人相匹配。他跪在楼梯口,乞求赵诗儿能施舍一些粮食,粮食银行的食物供给因为暴徒的冲击无法正常分派。但赵诗儿拒绝了,并且让附近几栋居民楼间自发成立的社区保卫团成员驱离走了阿贝尔。恐怕那之后,他才不得不被裹挟着参与了冲击粮食银行的浪潮,不是因为年轻的冲动,而是为了最后一线生机——活命的粮食。

就在这时,赵诗儿看见一片火光朝着这里袭来,而这片别墅的保卫团却象征性的拦了一下就放行了。她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因为看着方向,手举常燃火把和激光灯的暴徒们明显在朝着自己所在的这栋房子前进。

“怎么回事?”

这里是郊区,以前一直没有出现过冲突。听到窗外越来越大的声响,房间里的人都朝着屋外看去。窗外渐渐传来的口号声解释了一切。他们也明白了保卫团为什么没有拦截——因为这片别墅区,只有他们一家有大学老师。保卫团心中也对科学家有着怨念,更犯不着为少数人送命。

“打倒学术吸血鬼!”

“还纳税人粮食!”

“为巴黎报仇!”

“打倒科学!”

……

口号越来越杂,也越来越短,但声音却越来越大。

无数砖头和碎石被从窗外砸进屋内,赵诗儿和男友躲的快些,只是擦伤。博导夫妇行动不便,已经被击倒在地,血流如注。男友过去想救他们,但一个燃烧瓶砸了进来,瞬间发生了爆炸。赵诗儿冲向三楼。一楼的大门被砸开了,从火光里钻出来的男友被一棍子敲开花。

赵诗儿从三楼的窗户翻出房子,踩着倾斜的房顶砖瓦一路滑到后院草地,连衣裙被刮开了一个大口子,借着燃烧的一楼火光能看见一条血痕。一个脱离正门大部队的青年看到了赵诗儿,冲了过来,正要大声叫喊,让人们过来。赵诗儿把破碎的衣服脱掉,露出了比起三十三岁年龄而言更显细嫩的的雪白肉体。青年会意的闭上了嘴巴,朝着她冲了过去,将赵诗儿按在草地里,像极了失了智的野兽。赵诗儿感受着这个瘦削的躯体里蕴含的巨大能量,不知道这人是从哪里爆发出来的力气,也不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脑海中只是想起了同样消瘦的阿尔贝。

似乎是来自地狱的魔鬼在惩罚她的冷酷。

她在过往的人生中,换过无数的男友,但她一直保持着身体的纯洁。与其说是洁身自好,不如说是单亲家庭造成了她对男性的内心排斥。但这次,在死亡的威胁下,她立刻选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可能活下去的交易筹码。等感情渐渐驱赶走理智,她的眼角出现了晶莹,然后开始不由自主的痛苦与哭泣。虽然哭声被房屋里的打砸声所掩盖,但欺身而上的男人能听见,似乎伴随着哭声还越发的兴奋起来。他却不知道,这个哭声是赵诗儿内心的挣扎,她在做一个决定,一个不能回头的决定。这一刻,便是山杉惠子所期许的“蜕变的时刻”。她举起了一直握在手中的那片碎玻璃,扎进了男子的后颈。这是她上三楼前从血泊中拿的碎玻璃,鲜血侵染后不会反光,她当时下意识的就握在了手中。

赵诗儿翻开死去的尸体,将他的黑色暴徒统一色的衣服穿在了身上,混在浪潮中离开,离开了这片火光中的狂欢,离开了不在浪漫的巴黎,离开了重复着革命的法国,也即将离开这个动荡的世界。

这一夜,巴黎的抗议浪潮开始冲击教师家庭,最近加入浪潮的学生们成为了指认教师住处的完美引路者。社会秩序瓦解时,人们会将平时积压的小矛盾放大无数倍抒发出来。浪潮淹没了一个个知识分子家庭,探寻缘由变得没有意义,可能只是因为一次罚站或者成绩的C等,好在这些东西不会被拿上台面,只要披上反对科学的正义外衣就足够让施暴者心安理得。人们从这些教室家中抢夺粮食、发泄欲望,反而让政府守卫食物银行的压力骤降。随后,浪潮席卷的对象从原本的大学教授、讲师,变成了中学老师,最后连幼教老师也不放过,早已背离了反对科学的初衷,展露出真实的面目——相比军队看守的食物银行,这些相对富裕的居民家庭无疑是更好捏的软柿子。

也就是在这一年,赵诗儿费劲千辛万苦,通过与安德烈联系,来到了整个欧洲相对和平的德国。在德国民用冬眠中心,用北京卖房剩下的钱换取了二十年的冬眠,以求忘记危机纪元25年里发生了种种事情,忘记她第一次的屈辱与第一次杀人,妄图忘记……自己的蜕变。

注释

[1]政治起源于文明生产力提高带来的资源富余。文明集体为对富余资源进行分配,从而产生了政治阶层,并主导对应富余程度下分配模式(分配方法、分配人员、分配对象)的选择。

[2]经济是一种通过交换进行最原始分配与再分配的模式。这种分配由两个关键点组成(富余待分配产品、交易媒介),后者是连接所有产品的桥梁,在人类文明中现阶段为信用货币。

[3]提高生产力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能进行生产的生物数量,一种就是通过科技进步来提高单位生产效率。

[4]伴随着与社会主体资源分配与再分配模式的趋同或异化,会成为维护或改变固有模式运行的根本力量。

[5]为规范一定范围内生物的行为习惯并产生集体形态,而从复杂化交往状态中提取的关键点组成的一种说明产物,并对范围内生物进行行为约束。

同类推荐
  • 小说选刊(2012年第12期)

    小说选刊(2012年第12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欧阳黔森的《村长唐三草》,东君的《在肉上》和万方的《女人黑宝》等,以飨读者。
  •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却的过程。”《国境以南,太阳以西》讲述了三十七岁的“我”不仅事业有成,还拥有娇美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但“我”始终念念不忘青梅竹马岛本。俩人少年时阴差阳错地遗憾错过,二十年后,经历了失败婚姻的岛本再次出现在“我”的面前,二人迅速坠入爱河。然而,正当“我”准备奋不顾身、抛弃一切要和岛本在一起时,岛本却不知所踪。万幸的是,已然支离破碎的婚姻在妻子的原谅下得到了支撑和修补。兜兜转转,儿时记忆最终存放在心底的某处角落,一切回归平淡。
  • 十二楼

    十二楼

    《十二楼》又叫《觉世名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12篇,都用楼名作篇名,每篇回数不一,排列顺序各本亦有不同。12篇小说大多以才子佳人的爱情婚姻为主题,也多方面涉及市井生活,或演义前人笔记、或记写作者见闻、或叙述历史故事,亦或凭空杜撰以描写世态人情。文笔清丽流畅,情节生动曲折,人物活泼有致,流传甚广,影响较大。该书刊行后屡遭禁毁。《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十二楼》主题鲜明,线索明晰,中心人物贯穿始终,在叙述过程中决不横生枝蔓。情节设计新颖奇特,尽量曲折出奇,悬念丛书,出人意表,但衔接上自然合理,不留破绽。而结局又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 焦糖化

    焦糖化

    上海郊外的焦糖工厂,糖类加热发生剧烈的焦糖化反应,粘稠,灼热,失去控制,焦糖炭化。她是入职大半年、管理层寄予厚望的职场新秀,他是顶着清华光环、来沪谋求职业发展的研发新人。同为名校海归,清楚他有几斤几两,她对他不抱幻想;大环境糟糕,本地工厂艰难求生,她对企业蓝图不抱幻想。可是她不由自主着迷于他,甚至开始怀有期待。 她既是女工程师也是业余小说作者,持上帝视角观察被客体化的他、入戏的自己与民企经营模式;在现实里迷惘,也在被书写的现实里自省。制造业的寒冬,喀喇喇将倾的大厦,流水线上被标签的个人不具姓名,没有一块砖是有辜的。拥抱过后面目模糊,她只能写下她和他、他们和工厂的故事,作为这一桩焦糖熬煮的纪念。
  •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那一瞬的地老天荒

    这是一个转瞬生死的年代,人心动荡,世情薄凉。他,如兄如夫,热烈如骄阳;他,亦师亦友,干净如月亮;她一天天成长大,一天天懂得成长的代价……烽火佳人,利益交错,谁是谁的棋子?谁得到?谁失去?谁痴情?谁断爱?谁又能走出欲望的河流,采撷那一缕栀子的淡香?
热门推荐
  • 你的星辰大海是我的归属

    你的星辰大海是我的归属

    这是一场双向暗恋的故事,他们从高三就认识了。双方都暗恋着对方。但许星辰选择了南海市师范大学,而傅成泽选择出国去纽约大学就读而分道扬镳。五年后,他们在一场舞会上相遇,这五年来,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对方。但在傅成泽眼里,许星辰这一次就逃不掉了……
  • 出洞以来无敌手

    出洞以来无敌手

    他曾以为修仙修的是身自由与心自在,却没想不过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既然委屈不了自己,那就让持续变强,一直无敌吧!他给自己取了个名字——吴迪。横眉怒对千万仙,俯首不为平凡人。
  • 妖刀逆鳞篇

    妖刀逆鳞篇

    庞大的世界观,总会发生一些被编写成诗歌为世人传唱的传奇故事。目光清澈的美少年克拉和他的大海盗朋友,为了某些事情在极地对抗着地狱的看门者……“已死之人的财宝就是被我们盯上的猎物!”他们是这么说的。俊朗的少年和鲁莽的汉子,两个好基友能在极地书写怎样的传奇呢?“唔~这不就是逆鳞么!”“嗯,以后就叫你大逆鳞了,真是个好孩子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百位名人的处世智慧

    百位名人的处世智慧

    本书从名人角度出发,阐述了他们的处世智慧,名人有正面的,当然也有反面的例子。学习正面名人的处世智慧,对处世失败的名人的教训引以为戒。不管正反,我们都要从其中得到自己的处世感悟,从而在自己的处世生涯中好好地运用。
  • 康情町雪

    康情町雪

    以猫为第一视角,在白夜馆内,记录了发生的种种,在生死一线之间,谁都想要弄清真相,而真相的背后隐藏的是什么
  • 昏迷不醒:偷吻小娇妻

    昏迷不醒:偷吻小娇妻

    “女人,你最好给我安分一点!”“安分?我是个人不是木偶,凭什么您说啥就是啥?凭什么?
  • 极品女符

    极品女符

    千年之前的顶级符师重回千年之后,再现符师荣光,符师就是符师,她不是站在剑师背后的辅助,她是可以一人横扫千军的符师。愿山河常在,愿荣光永存。
  • 二十一点二六克

    二十一点二六克

    高端版文案:关于实验伦理、生命价值以及艺术救赎的讨论,有关爱恨的挣扎,和有关命途的选择,她,他们该怎样前行?实际上的文案:一个钢铁直女和她的沙雕小伙伴们的日常,括号,包括男主角,不过他不重要
  • 沸腾的冰

    沸腾的冰

    冰火诗派第一本诗集,愿我走自己的路并乐此不疲。就让我在你冰冷的怀中/慢慢使你我渐渐消失把极大的愤瞒深藏于你的词句中在逗号的节点上意向模糊把自己想象到天马行空之后再摔下来疯子般火红的欧阳修,醉能同其乐用梵高的头脑把自己炼入向日葵,象唐·吉岢德一样把风车当做敌人希望这本诗集能让您在网络阅读之余轻轻与你交谈,享受片刻心灵震撼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