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6900000021

第21章 大禹谟(1)

《释文》:“徐云:“本《虞书》裛为一卷,凡十二卷,今依《七志》、《七录》为十三卷。”

皋陶矢厥谟,矢,陈也。皋音高。陶音遥。禹成厥功,陈其成功。帝舜申之。申,重也,重美二子之言。重,直用反。作《大禹》、《皋陶谟》、大禹谋九功,皋陶谋九德。谟亦作謩。《益稷》。凡三篇。

[疏]“皋陶”至“益稷”正义曰:皋陶为帝舜陈其谋,禹为帝舜陈已成所治水之功,帝舜因其所陈从而重美之。史录其辞,作《大禹》、《皋陶》二篇之谟,又作《益稷》之篇,凡三篇也。篇先《大禹》,序先言皋陶者,《皋陶》之篇,皋陶自先发端,禹乃然而问之,皋陶言在禹先,故序先言皋陶。其此篇以功大为先,故先《禹》也。《益稷》之篇亦是禹之所陈,因皋陶之言。而禹论益稷,在《皋陶谟》后,故后其篇。传“矢,陈也”正义曰:“矢,陈”,《释诂》文。传“陈其成功”正义曰:此是谟篇,禹成其功,陈其言耳。蒙上“矢”文,故传明之,言“陈其成功”也。序“成”在“厥”上,传“成”在下者,序顺上句,传从便文,故倒也。传“申重”至“之言”正义曰:“申,重”,《释诂》文。《大禹谟》云:“帝曰:‘俞!地平天成,时乃功。’”又“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于予正。时乃功,懋哉!”《益稷》云:“迪朕德,时乃功。”皆是重美二子之言也。传“大禹”至“九德”正义曰:二篇皆是谟也,序以一“谟”总二篇,故传明之。大禹治水能致九功而言“谟”,以其序有“谟”文,故云“谟”也。传“凡三篇”正义曰:《益稷》亦大禹所谋,不言“谟”者,禹谋言及益稷,非是益稷为谋,不得言《益稷谟》也。其篇虽有“夔曰”,夔言乐和,本非谋虑,不得谓之“夔谟”。

大禹谟禹称大,大其功。谟,谋也。

[疏]传“禹称”至“谋也”正义曰:馀文单称“禹”,而此独加“大”者,故解之:禹与皋陶同为舜谋,而禹功实大,禹与皋陶不等,史加大其功,使异於皋陶,於此独加“大”字与皋陶总言故也。“谟,谋”,《释诂》文。此三篇皆是舜史所录,上取尧事,下录禹功,善於尧之知己,又美所禅得人,故包括上下以为《虞书》。其事以类相从,非由事之先后。若其不然,上篇已言舜死,於此岂死后言乎?此篇已言禅禹,下篇岂受禅后乎?聪明史以类聚为文。计此三篇,禹谟最在后,以禹功大,故进之於先。《孟子》称“舜荐禹於天,十有七年”,则禹摄一十七年,舜陟方乃死。不知禹征有苗,在摄几年。史述禹之行事,不必以摄位之年即征苗民也。

曰若稽古,大禹,顺考古道而言之。曰:“文命敷於四海,祗承于帝。言其外布文德教命,内则敬承尧舜。文命,孔云:“文德教命也。”先儒云:“文命,禹名。”

[疏]“曰若”至“于帝”正义曰:史将录禹之事,故为题目之辞曰,能顺而考案古道而言之者,是大功之禹也。此禹能以文德教命布陈於四海,又能敬承尧舜。外布四海,内承二帝,言其道周备。传“顺考”至“言之”正义曰:典是常行,谟是言语,故传於典云“行之”,於谟云“言之”,皆是顺考古道也。传“言其”至“尧舜”正义曰:“敷於四海”即敷此文命,故言“外布文德教命”也。“四海”举其远地,故传以“外”、“内”言之。“祗”训敬也,禹承尧舜二帝,故云“敬承尧舜”。传不训“祗”而直言“敬”,以易知而略之。

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敏,疾也。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则其政治,而众民皆疾修德。易,以豉反。治,直吏反。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攸,所也。善言无所伏,言必用。如此则贤才在位,天下安宁。俞,羊朱反。攸音由,徐以帚反。稽于众,舍已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帝谓尧也,舜因嘉言无所伏,遂称尧德以成其义。考众从人,矜孤愍穷,凡人所轻,圣人所重。舍音捨。告,故毒反。矜,居陵反。

[疏]“曰后”至“时克”正义曰:禹为帝舜谋曰:“君能重难其为君之事,臣能重难其为臣之职,则上之政教乃治,则下之众民皆化而疾修其德。而帝曰:“然。信能如此,君臣皆能自难,并愿善以辅己,则下之善言无所隐伏,在野无遗逸之贤,贤人尽用,则万国皆安宁也。为人上者考於众言,观其是非,舍已之非,从人之是。不苛虐鳏寡孤独无所告者,必哀矜之;不废弃困苦贫穷无所依者,必愍念之。惟帝尧於是能为此行,馀人所不能。”言“克艰”之不易也。传“敏疾”至“修德”正义曰:许慎《说文》云:“敏,疾也。”是相传为训。“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文。能知为君难,为臣不易,则当谨慎恪勤,求贤自辅,故其政自然治矣。见善则用,知贤必进,众民各自举,则皆疾修德矣。此经上不言禹者,承上禹事,以可知而略之。传“攸所”至“下安”正义曰:“攸,所”,《释言》文。“善言无所伏”者,言其必用之也。言之善者必出贤人之口,但言之易,行之难,或有人不贤而言可用也,故“嘉言”与“贤”异其文也。如此用善言,任贤才在位,则天下安。传“帝谓”至“所重”正义曰:舜称为“帝”,故知“帝谓尧”也。舜因嘉言无所伏,以为尧乃能然,故遂称尧德以成其义。此禹言之义,以尧之圣智,无所不能,惟言其“考众从人,矜孤愍穷”,以为尧之美者,此是“凡人所轻,圣人所重”。“不虐”、“不废”,皆谓矜抚愍念之,互相通也。《王制》云:“少而无父谓之孤,老而无子谓之独,老而无妻谓之鳏,老而无夫谓之寡。此四者天民之穷而无告者。”故此“无告”是彼四者。彼四者而此惟言孤者,四者皆孤也,言“孤”足以总之。言“困穷”,谓贫无资财也。

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益因舜言又美尧也。“广”谓所覆者大,“运”谓所及者远。圣无所不通,神妙无方,文经天地,武定祸乱。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眷,视。奄,同也。言尧有此德,故为天所命,所以勉舜也。眷,居倦反。奄,於检反。

[疏]“益曰”至“下君”正义曰:益承帝言,叹美尧德曰:“呜呼!帝尧之德,广夫运行。乃圣而无所不通,乃神而微妙无方,乃武能克定祸乱,乃文能经纬天地。以此为大天顾视而命之,使同有四海之内,为天下之君。”传“益因”至“祸乱”正义曰:“广”者阔之义,故为“所覆者大”。“运”者动之言,故为“所及者远”。《洪范》云“睿作圣”,言通知众事,故为“无所不通”。案《易》曰“神者妙万物而为言也”,又曰“神妙无方”,此言神道微妙,无可比方,不知其所以然。《易》又云:“阴阳不测之谓神。”《谥法》云:“经纬天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经传“文”、“武”倒者,经取韵句,传以文重故也。传“眷视”至“勉舜”正义曰:《诗》云:“乃眷西顾。”谓视而回首。《说文》亦以“眷”为视。“奄,同”,《释言》文。益因帝言盛称尧善者,亦劝勉舜,冀之必及尧也。

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迪,道也。顺道吉从逆凶。吉凶之报,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不虚。迪,徒力反。响,许丈反。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先吁后戒,欲使听者精其言。虞,度也。无亿度,谓无形。戒於无形,备慎深。秉法守度,言有恒。吁,况俱反。度,徒布反。虞度,徙洛反。罔游于逸,罔淫于乐。淫,过也。游逸过乐,败德之原。富贵所忽,故特以为戒。乐音洛。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一意任贤,果於去邪,疑则勿行,道义所存於心,日以广矣。去,起吕反。熙,火其反。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干,求也。失道求名,古人贱之。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咈,戾也。专欲难成,犯众兴祸,故戒之。咈,扶弗反。戾,连弟反。无怠无荒,四夷来王。”言天子常戒慎,无怠惰荒废,则四夷归往之。怠音待。惰,徒卧反。

[疏]“禹曰”至“来王”正义曰:禹曰:“益言谋及世事,言人顺道则吉,从逆则凶。吉凶之报,惟若影之随形,响之应声。”言其无不报也。益闻禹语,惊惧而言曰:“吁!诚如此言,宜诫慎之哉!所诫者,当儆诫其心无亿度之事。”谓忽然而有,当诫慎之:“无失其守法度,使行必有恒,无违常也。无游纵於逸豫,无过耽於戏乐,当诫慎之以保己也。任用贤人勿有二心,逐去回邪勿有疑惑。所疑之谋勿成用之,如是则百种志意惟益广也。无违越正道以求百姓之誉,无反戾百姓以从己心之欲。常行此事,无怠惰荒废,则四夷之国皆来归往之。”此亦所以劝勉舜也。传“迪,道也”正义曰:《释诂》文。传“先吁”至“有恒”正义曰:《尧典》传云:“吁,疑怪之辞。”此无可怪,闻善惊而为声耳。“先吁后戒”者,惊其言之美,然后设戒辞,欲使听者精审其言。“虞,度”,《释诂》文。“无亿度”者,谓不有此事,无心亿度之。《曲礼》云:“凡为人子者,听於无声,视於无形。”戒於无形见之事,言备慎深也。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是其慎无形也。法度当执守之,故以“秉法守度”解不失,言有恒也。传“淫过”至“为戒”正义曰:“淫”者过度之意,故为过也。“逸”谓纵体,“乐”谓適心,纵体在於逸游,適心在於淫恣,故以“游逸过乐”为文。二者败德之源,富贵所忽,故特以为戒。传“干求”至“贱之”正义曰:“干,求”,《释言》文。“失道求名”谓曲取人情,苟悦众意,古人贱之。传“咈戾”至“戒之”正义曰:《尧典》已训“咈”悉戾。彼谓戾朋侪,此谓戾在下,故详其文耳。“专欲难成,犯众兴祸”,襄十年《左传》文。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叹而言“念”,重其言。为政以德,****怀之。水火金木土穀惟修,言养民之本在先修六府。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正德以率下,利用以阜财,厚生以养民,三者和,所谓善政。九功惟叔,九叔惟歌。言六府三事之功有次叙,皆可歌乐,乃德政之致。乐音洛。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休,美。董,督也。言善政之道,美以戒之,威以督之,歌以劝之。使政勿坏,在此三者而已。俾,必尔反。坏,乎怪反。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水土治曰“平”,五行叙曰“成”。因禹陈九功而叹美之,言是汝之功,明众臣不及。

同类推荐
  • 金刚经科仪

    金刚经科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魏忠贤小说斥奸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海畔秋思

    海畔秋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Robbery Under Arms

    Robbery Under Arm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刊误

    刊误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微微一笑很倾城钟爱一生

    微微一笑很倾城钟爱一生

    微微跟肖奈刚结婚不久,就迎来了新的生命。可微微对此却很忧愁。
  • 中国证券市场政府管制研究

    中国证券市场政府管制研究

    本书介绍了证券市场中政府管制的一般问题分析;中国证券市场政府管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证券市场管制制度的现状等。
  • 跌打秘方

    跌打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推理:游戏

    推理:游戏

    ”这是一切的开端。““那这就是一切的结束。”“我一开始只不过是想要一个安宁的生活,可是你知道的,如果老天爷不想你安宁,那么你永远都不可能安宁,没错,这就是我自己选择的路。”“你明明可以改变的。““变不了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游戏已经开始了。”
  • 那个谁也不知道的世界

    那个谁也不知道的世界

    何不二一直认为自己很普通,直到那一天到来,他开始变得不普通,因为....他死了
  • 阴阳女先生

    阴阳女先生

    我,成效,虽自幼与精通阴阳风水的爷爷学习阴阳知识,但是至今却对阴阳一窍不通。放弃后成为一名学校里的体育老师,阴差阳错,卷入一场是非善恶的争斗中,是意外,还是命中注定。我的朋友团队,有特爱奢侈品的女警;有娘娘腔的兽医;还有四只发达头脑简单的金刚;有除了钱啥都没有的富家阔少;还有一位打着特工旗号的术士,口口声声说寻了我800年······谁信了,骗鬼呢,但是我却又跟鬼打上了交道,同这群狐朋狗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冒险旅程·`````
  • 千古圣君——李世民

    千古圣君——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本书介绍了千古圣君——李世民的传奇一生。
  • 军医穿越:纨绔太子妃

    军医穿越:纨绔太子妃

    什么?!睁开眼她就变成了太子妃?哎呀,这下子可以做一个作威作福的米虫了!纳尼?!她嫁了个病秧子太子爷?天呀,老天爷这是在考验她吗?家里边是疑心重的病秧子夫君,家外头是几个虎视眈眈的小叔子,头顶上还有个不怀好意的皇后婆婆,下面是几个不省心的小姑子,连玥觉得自己的生活简直是精彩极了,比狗血还要狗血。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撸起袖子擦狗血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笑言戏天穹

    笑言戏天穹

    大家注意,虽然我爹厉害,娘厉害,爷爷厉害,奶奶厉害,但各位对我的实力,还是要以理解为主,欣赏为辅。******东方煜然:“这...这是...是我写给你的情书,请你务必收下。”“这里面的两百元是什么意思?”东方煜然:“女神,这是审核费。”
  • 言落嘉年

    言落嘉年

    一夜纠缠,她起身离去!他追寻大半个世界,只为要“报复”抛弃他的女人!五年后的再次相遇,让她躲闪不及!混蛋,为什么非她不可呢?她被困在他双臂之间,他怒吼道:女人,这辈子都别想再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