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09700000021

第21章 恐惧心理 简单行为背后的心理内涵

儿童的恐惧反应非常普遍,几乎每个家庭中的儿童都会因为某种原因,害怕面对一些人和事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想象呢?儿童的恐惧反应对他的成长,及其贯穿一生的行为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它是否可以消除?

对此,行为心理学展开了一系列观察研究活动,经过大量实验观察,他们认为,儿童的恐惧是由家庭造成的。在每一个家庭中,不论父母是否意识到,事实上他们的孩子一出生,恐惧条件就开始作用于孩子身上。从行为心理学的实验中发现,新生婴儿的恐惧非常简单,在他刚出生后,只有两件事会使他感到害怕:一是来自他头部附近突然发出的巨大声响;一是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如,当新生儿熟睡时,身下的毯子突然被抽走。

事实上,其余的一些恐惧也绝非自然产生。所以行为心理学者告诉大家,所有其他的恐惧都是人为操弄的结果。因此,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消除刺激恐惧发生的条件,可以减少儿童的恐惧反应,使他们更健康的成长。

1.恐惧的根源来自家庭

儿童的恐惧和爱一样,都是家庭造成的。在孩子3岁时,他的全部的情绪生活和倾向,将成为他未来情绪生活的雏形,而这一雏形的成因,便是其父母的影响所致。

我们现在着手造就一个人,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个蠕动小肉团,他只能做几种简单的反应,如啼哭,手足动作,喉咙里发出一些声响等。就是这么一个“材料”,一个小生命,经过父母一步一步地制造,最终成就了一个适合他们口味的人。换言之,当一个孩子降临之后,其父母无论是否意识到,事实上,便已开始了对他的各种训练。

而儿童情绪生活的塑造就始于人生早期。其情形类似于:一个铁匠,对着铁砧上一块被烧红的铁块塑形,做出他想要的东西。于是,开始在心中形成模型,然后,只见他一会用重锤敲打,一会又用轻锤敲打;有时动作的力度很大,有时力度有很轻。这种情景跟父母对待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只是,铁匠手中的物品即便用重锤敲击得变了形,也可以回炉重塑: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没有机会对他重新塑造的。他们对于孩子的“锤击”,无论好坏,都将给孩子造成一定影响。

那么,对于一些稍大的孩子,3岁或者青春期的少年,以及胆小怕事的成年人来说,他们的恐惧生活所显现出来的复杂状况,是怎样形成的呢?就拿我们身边成人为例说吧,我曾经看到一个成年人在听到枪响之后吓得浑身哆嗦;也听说一个成年男人,当家中人都外出时,他一个人不敢独居一室,宁愿去住饭店;我也看到过一位太太,被从外面飞进屋子的蝙蝠吓得大声喊叫;我还看到一个孩子因一个动物玩具而惊吓到。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对于闪电雷鸣、汽车、火车、远航、失火等都会产生恐惧。相比于新生婴儿,我们的恐惧生活是多么复杂啊!

然而,又有多少人相信,所有的这些恐惧都是后天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

在实验中可以看到,一个9个月大的健康的女婴,在我们将一只兔子放在她的小床上时,她先是用一只手去摸它,后来另一只手也伸过去摸,并一直用那双漂亮的大眼睛盯着兔子看。事实上,在这之前她从没有见过兔子。当兔子换成一只小狗和一只小猫时,对于我们放在她面前的每一只小动物,她都好奇地盯着它看,并且伸出小手抚摸它。

所以,婴儿对毛茸茸的东西并不害怕。但他们害怕又湿又冷的蠕动的动物,害怕鱼和青蛙。而在我们变换一种方式后,她的恐惧似乎就消失了。我们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那个女婴面前放了一只活泼、跳跃的小金鱼,又放了一只绿色的青蛙。这样的一种组合的场景出现后,新的景象取代了原来印象中不好的景象,所以她立刻变得活泼起来,并接近它们,就像之前愉悦地对待小兔子、狗和猫等一样。人类对蛇的害怕,可以追溯到很古老的年代,古书上说人类对蛇有种本能的躲避倾向。然而, 9个月大的女婴却不害怕蛇。我们把一只小蟒蛇(没有毒)放在她面前时,她不但没有感到害怕,还兴奋地将它拿在手里,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

那么,当她被抱入一个没有光线的黑暗的屋子时,会感到害怕吗?实验结果表明,她不会害怕。另外,让成人感到害怕的火焰,婴儿的表现也是不恐惧。我们抬出一口铁锅,放入一些旧报纸,然后点燃它们,使小锅内形成一个小小的篝火,我们把女婴抱到小锅前(在保证安全不被烧伤的距离),结果她毫不恐惧。

或许有人对这个孩子的情感生活产生质疑,认为她对外界毫不在意。而事实并非这样。我们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把这个孩子安排坐好,看着在场的人,然后我一只手拿着一根钢条,一只手拿一只小锤子,站在她背后,并且在她没有注意到我时,我用小锤子用力击打钢条,使它发出尖锐的响声。这时,孩子一下子哭了起来,而且呼吸急促,全身僵硬,将双手拉向旁边;然后哭声越来越大。我又一次敲响钢条后,她的反应显得更加强烈。滚到在地上,号啕大哭,并试图朝着别的方向爬去。

我们还做过另一个实验,让孩子安静地坐在毯子上面,过了一会儿她困了,这时,我猛然抽走她身下的毯子,或者就在她全神贯注地玩着玩具时,将她身下的毯子抽走。这样使她的身体一下子失去了平衡,这时她的反应与之前敲打钢条时是一样的。事实上,我只是抽走了她的毯子,一点也没有伤到她,而她平日里自己也会跌倒无数次,但从没有哭闹过,可是被抽走毯子后,她的反应显得异常强烈。由此我们认为,当身体失去平衡和听到巨大声响后所产生的恐惧,和我们的训练没有关系。不仅如此,这种恐惧也无法通过后天训练根除。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久经沙场”的猎人,当他坐在地上打盹儿时,他的同伴擦着一根火柴准备点灯,他一下子被惊醒跳了起来,完全失去常态。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本来一位平时很勇敢的女性,在她走上一条小桥时,尽管桥是很安全的,但由于桥身在她身体重量的作用下剧烈摇晃,于是她吓得脸色发白,浑身颤抖。

所以,行为主义者认为,除了在身体突然失去平衡和听到巨响所反映出的恐惧外,其余的恐惧都是人为造成的。就此,我想用我们的实验结果向大家证明。我们重新将那个9个月大的孩子放在我们面前。我让我的助手将婴儿之前摸过的小兔子,从装着它的箱子中拿出来,并将它递给婴儿。就在婴儿用手触摸到它时,我在她的脑后敲响钢条。她一下哭了起来,吓得十分害怕。又过了一会儿,在她平静下来后,我把积木递给她,她开始埋头玩了起来。这时,我让我的助手再次将兔子取出来,放在她面前,这一次她没有像之前那样,马上伸出手去触摸它。而是显得很犹豫,不过最终她还是小心翼翼地凑了过去,想再试一试。此时,我又一次在她脑后敲响了钢条。我看到了她对恐惧的强烈反应。我再一次使她平静下来,继续玩起了积木,助手又将兔子放到了她的面前。这时我们发现,已经无须我将钢条敲响,她在看到兔子的一刹那,就害怕了起来。她对兔子的反应,和听到钢条的声音发生的反应是一样的。开始哭了起来,并朝着别的方向爬去。

为了拿出更加有力的证明,我们在过了一个月之后,再次将小兔子放到这个孩子面前,她的反应仍然是恐惧的,也就是说这种恐惧具有延续性,这一证据证明了我们提出来的观点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儿童早年形成的恐惧将会影响他们的一生。而我们通过各种方式,形成的这种人为的恐惧,被我们称之为“条件性恐惧”。事实上,它也意味着个体的恐惧是家庭造成的。所以我认为,生活中的任何物件都能引起恐惧的反应。

在对婴儿进行过小兔子的试验后,我们还对她没有接触过的很多带毛的小动物都做了实验,并观察到她的恐惧反应。由此,使她见到带毛的东西就会害怕,如皮大衣,毛毯。对于这些东西,在不需要她接触的情况下,甚至她也会表现出害怕的反应。通过这些实验,让我们对儿童早期造成的恐慌有了非常明晰的认识。如果人们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些,就可以在养育后代的时候,帮助他们更好地摆脱恐惧情绪的侵扰,以避免在幼年时期埋下恐惧的因子。

2.反条件作用之于恐惧的治疗方法

虽然我们尽量避免让孩子产生恐慌情绪,但就算时注意,也不可能做到毫无疏漏。而一旦恐慌情绪形成了,应该怎样消除或者减弱呢?它可以被移走吗?

摆脱恐慌情绪并不容易,它需要足够的耐心。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保持一种实验的心态。假如你的孩子一见到兔子就会害怕,而且这种状况由来已久,该怎么办?诚然,我们可以将兔子移走,从他的视线里消失,这样就少了很多麻烦。但是过了一年后,万一他又看到了兔子还是会非常的恐慌。所以,如果想让孩子不再出现害怕反应,只是将他惧怕的东西藏起来并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样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或者你会采用下列一些方法:给他讲关于兔子的故事,让他通过你的讲述在脑海中构筑兔子的生活或推论,但这样的方式也无法治疗他的恐惧;你还可以嘲笑他是个“胆怯的猫咪”等等。但这样做依旧没办法让他摆脱对兔子的恐惧,甚至会使他的情绪更为纠结;你也可以找到一个不怕兔子的孩子,在你的孩子面前摆弄兔子玩儿,但结果也不理想。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方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难道真的找不到更好的办法来使你的孩子摆脱这种恐惧吗?

琼斯夫人就这一问题,做了大量实验,下面我们可以试一试她发明的办法。琼斯夫人的这项实验,每天只安排在中午,在孩子感到特别饥饿,要进餐的时候进行。实验的具体程序是这样的:

在孩子看到食物时,实验者将一只兔子放到孩子目所能及的地方,如果餐厅很小,可以打开餐厅的们,将兔子放到门外很远的地方,但一定要让孩子看见它。把兔子放置好之后,开始让孩子进餐。除了孩子进餐时,其余的时间都不要让他看到兔子。第二天,在孩子进餐时,实验者先将兔子放到远处,然后将兔子向孩子的方向靠近一点。假如孩子表现得很恐惧,就立刻停止靠近行动。这样的实验每天进行着,实验的程序和步骤也一样。一段时间后,就算兔子站在餐桌旁边,孩子也不会表现出很恐惧的样子,到后来,甚至愿意让兔子躺在他的膝盖上。从此之后,小孩不再害怕兔子,而且这种心理一直保持了下去。对于这一程序,我们可以将其称为“反条件作用”。大量实验证明,它具有广泛的效果。也就是说,它不仅可以消除孩子对兔子的恐惧,对于其他毛皮动物的恐惧都可以消除,至少,对它们的恐惧会降低很多。

如果你的孩子对“黑暗”有害怕心理,先不要发怒,可以尝试一下反条件作用的方法。比如,你可以这样做:像每天一样照顾他睡觉,然后,将房间的灯光调暗,再打开房门。在这之后,每天晚上安顿孩子睡觉时,都把房门关紧一点,灯光再调暗一些。照此下去,3~4天之后,孩子对黑暗的恐惧就会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假如你的孩子有过在水里失去平衡的经历,或者在洗澡时不小心重重滑倒的经历,那么洗澡对他来说可能就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这种情况出现后,最好先别强迫他去浴室里洗澡。前两天内,让他去育儿房用海绵洗;之后,用浴盆洗,放少量的水,然后让盆里的水一点点增加。与此同时,用浸过水的海绵为他搓洗。用不了多少天,就可以让他重新回到浴室去洗澡了。我曾经见过一些父亲,为了让孩子学会游泳,强迫他们下水,其实这样做恰恰容易断送孩子学习游泳的机会。

经过上述的探讨,大家可能已经发现,那些能帮助我们避免家庭中发生恐惧的常识,其实非常简单。当恐惧发生后,或者任何有可能引发恐慌的物件出现时,想要摆脱或者予以清除的话,最好的措施就是马上采用反条件作用的方法,因为它的确很有效。我看到过多种恐惧类型的孩子,他们在用了这种方法后,变得不再惧怕任何动物,当然对于那些陌生的动物,他们不会去主动接触。他们不再害怕火光、黑暗;不再怕见陌生人,在陌生人面前一点也不羞怯,对于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东西都不再惧怕。

恐慌的行为,与写字、玩游戏没有区别,是很容易训练的。对于儿童来说,我们可以教会他恐惧,也可以教会他不再恐惧。因此我相信,关于儿童的情绪生活,想要对其进行掌控并不难,只要采用科学的手法,就可以达到目的。

经过讲述后,我想那些拥有羞怯的、被恐惧情绪缠身的儿童的母亲,愿意拿出更多的时间,来改造自己的孩子,使他们变得不再容易对人和动物,以及其他物品产生惧怕心理。

3.家庭生活如何避免恐惧

儿童的消极反应是怎样产生的,其根源在哪里?在探讨这一问题时,还是需要先回到另一个问题中来,那就是儿童的恐惧心理反应。大家应该记得,我们关于儿童的恐惧心理反应有过详细地论述,现在我们再做一个回顾,以便下个问题的讨论。人类在婴幼儿时期就表现出了恐惧反应,他们除了害怕陌生人之外,对一些物体和情境也会产生恐惧心理。随着年龄的变化,恐惧的对象也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2~5岁的儿童,对噪音、陌生的物体和人、坠落、身体失去支持或突然被移动等情况的害怕心理已逐渐减少,但是对想象中的生物、黑暗、动物以及有伤害的威胁,如落水、火烧等害怕心理会更加强烈。

我之前给大家展示过,当儿童感到恐惧时,会试图逃离令他产生恐惧的物体,会跌倒、苦闹、惊叫等,恐惧反应会使儿童出现神经兴奋症状,主要表现有呼吸加快、心跳增速,瞳孔放大。无疑这些对于儿童来说会导致很多问题,尤其对他日后的成长发展非常不利。因此,作为家长对儿童的一些消极反应,一定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事实上,在每个家庭中都存在着令儿童产生恐惧的条件。从最简单的例子中便可以窥见一斑,比如,家里的噪声,这些噪声对于一个行为系统还没有成熟的幼儿来说,足以成为产生恐惧的条件。正如下面这些情况:

当夜晚降临时,你将还没有完全进入睡眠状态的孩子放到床上就寝,但他似乎妨碍了你的活动,于是你离开他的房间,并将门“砰”的一声关上。

孩子被你安置在一个房间里睡觉,房间门和窗都敞开着,微风吹拂的夜晚,门窗被吹得啪啪响,而这时,你没有走进孩子的房间。

深夜,正当孩子睡熟时,天花板上的吊灯灯罩突然掉落下来,或者挡在婴儿床前的屏风突然倒下。

每当暴风骤雨的夜里,房间中的一些物品,如瓶瓶罐罐之类的东西可能会突然从桌子上掉落到地面。

……

所有这些状况的发生,对于儿童来说都是让他们产生惧怕心理的因素。这些情况下发出的响声,与我们实验室里对小艾尔伯特猛然敲击的钢条所发出的声响没有任何差别,它们都是一点一点地对孩子惧怕心理的产生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也可以说,它们在塑造着你的孩子。我曾经做过调查,最初孩子对闪电并不惧怕,就算把他放在一个没有光线的暗室中,将一束强光照到他的脸上,他也不会害怕,但对于头顶上轰隆隆的雷声却十分恐惧,因此说,他恐惧闪电源于雷声的作用。观察显示,一个暗室里的孩子,在突然听到巨大的雷声,因此产生的恐惧可达数日或者更长时间。

另外,恐惧的另一个来源与生活息息相关,那就是当儿童身体遭受创伤时,如被火烧伤、被重物挤压或者被成人掌掴,这些都会引起孩子的害怕退缩心理反应。因为,一个婴儿降生后,就会使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从某处退缩出来,避免受到伤害,这种反应也叫躲避反应。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一个儿童的手突然被火灼烧到,或者突然受到击打,会很自然地将手拿开,或者躲到一边。

这些消极反应是怎样产生的呢?我认为除了对痛苦的躲避之外,家庭是主要因素,也可以说,儿童的恐惧源自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所为,而且这种影响是日积月累的,因而根深蒂固。在儿童的恐惧心理形成方面,成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是成人让自己的孩子产生了消极反应。因此,当个体长大后,也会躲避一些人和事物,或者躲避某些地方,这些都是消极反应的表现。

实际上,正如恐惧反应一样,消极和退缩反应也是条件性反应的结果。比如,让一个刚会爬行的孩子去碰触火球,当他的手刚一碰到火球后,就立即缩回来。而类似于这样的实验,并不需要太多,有时只需要一次儿童就再也不会用手去触碰火球了,并且再看到火球后会躲得很远。有了这样的经验,孩子就受到了消极火的制约,只要看见火,会立刻将手缩回来。

从上面的论述中,相信大家已经明白我所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的恐惧反应和消极的躲避反应主要是家庭造成的,父母的责任很大。而恐惧心理和消极反应,对个体成人之后的生活和工作都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及时对儿童的恐惧心理和消极反应给予纠正,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逐渐消除或减少儿童的这一问题呢?当然,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家庭噪声对孩子会产生影响,但并不是说家长在家里必须踮着脚尖走路,小心翼翼做事。也没有证据表明轻微的声音也会造成孩子的恐慌,儿童之所以出现上述我们论述的反应,源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突然发出的高声。因此,家庭生活是完全可以正常进行,没必要刻意对待熟睡中或是醒着的孩子。人们可以正常在家里弹钢琴、唱歌、跳舞,任何一个儿童都不会受到这种“噪声”的惊吓,当然,如果在生病的情况下例外。

我们说避免孩子受到惊吓,是让家长减少家庭中一切突然发出的可能性高声,在这方面父母要给予重视。将门窗关好,以免它怦然作响;将天花板上吊灯的罩子固定好,免得它突然掉落;室内的屏风放置平稳,让它不会轻易倾倒;在大风天,或者大雨天,及时将门窗关严,免得突然发出很大的声响。如果有条件,最好将房子建在离马路远一些的地方,因为诸如汽车鸣笛、爆胎等尖锐的声响,或者犬吠之声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反应。不过,对于一些自然现象,如闪电雷鸣、暴风骤雨发出的声响,我们无法控制。

另外,对于可能伤害到孩子身体的物件,要格外留意,避免孩子被火灼伤,将家中一些尖锐的利器藏好,避免孩子被针刺到,或其他物件扎上。在这里还需提醒家长,孩子的尿布也是造成消极反应的隐患,如果用尿布将孩子包裹得过紧,或者因担心尿布散开而用别针别住,都可能伤害到孩子的身体,而如果尿布处理不当也会使孩子的皮肤受到损伤。由于这些状况的出现,都会使儿童感觉不舒服而引发哭泣,导致睡眠不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一些行为,还会采取责打的方式,这一点作为家长要注意,应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用词,尽量不要使用“不准”这样的词语,这对教育孩子方面来说也是不妥当的。

4.运用条件消极反应纠正孩子不当行为

我前面已经说过,儿童的一些恐惧反应和消极反应是人为造成的,大部分责任在于养育他们的父母。当婴幼儿长大一些后,必然会加入群体,那时,在同他人的相处过程中,对于群体的一些需要遵守的准则,他必须要遵守和执行。所以说,让婴幼儿早点养成良好的习惯尤为必要。在孩子每次伸手去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时,我就会用铅笔在他的手上敲一下,如果想让孩子养成正确的心理上的条件反射,那么作为父母就要对他的不正常行为予以制止。而且,制止一定要及时,让痛苦的刺激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没有及时制止的话,时间一长,条件的消极反应就很难再形成了。对于儿童而言,有些事情他并不知道自己能否去做,除非对他有一些消极的制约,否则他怎么会知道不能碰一些易碎的东西,如花瓶和玻璃杯,或者去碰触一些可能危及他身体的物品。

像一些必要的消极反应,和一些轻微的恐惧反应的形成,要么是成人对他说了“不准”,要么敲打了他的手指,关于这种方式,我们不要用陈旧的眼光去看,以为这是一种对儿童进行惩罚的办法。“惩罚”一词我们只能把它当作一个古语,不然绝对不应该出现在我们的字典里。我相信不论是在教育儿童方面,还是犯罪心理学方面都是真理。当孩子做了不应该做的事,父母采取用铅笔敲击他手指的方式,对其进行制止,其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能适合某种社会习俗,即能够遵守社会规则,懂得自制。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看到父母发怒,他们为什么要发怒?为什么要依据旧圣书中的意向,要对孩子进行惩罚?并采用所谓的“鞭挞”“赎罪”这一类概念措施。这种现象在教育儿童方面应用非常普遍,不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教会中,都存在着。而这些都是黑暗时代遗留下来的东西。

作为父母,应该有一种积极的心态,以教导者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在关于制止孩子不当行为方面,行为主义者主张敲击孩子的手,或者身体上的别的部位,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通过消极反应,在孩子的最早阶段,让他建立起人类合适的共同感觉。在这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从客观的实验程序中获得的,因此,如果将这种敲击手指视为对儿童的“惩罚”手段,就完全错了。

我们应尽可能地减少不得不进行的消极反应的数量,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找到一种可行的办法。我认为,要努力为儿童营造出能够发生积极反应的环境,让他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中总有一些事情可做,整天忙碌着,而不是无所事事。所以,要在儿童活动的周围,放置可供他建造或操作的各类物品。这样一来,在这些他操作、玩耍物件的活动中,可以很快养成用有关物件工作良好的习惯。而这样的方式,也可以让他渐渐遗忘那些曾被他关注的不能动的物品,他不会再去做一些危及安全的事情,如玩火、拿玻璃杯子、举起刀具等,如果我们采取了一些方法训练儿童,但那些积极的方法不奏效时,就不妨尝试用铅笔敲击他的手指,这的确算得上一种比较理智安全的做法。

同类推荐
  •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智者的洞察:心理学经典名言的智慧

    这世界上,最难的理解,恐怕还不是外向的,而是内向的;也就是说,最困难的,不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而是人对自己的理解——不断地去触摸重重表象下的心理暗流,这个过程是困难的、充满了危险的,但也是引人入胜、饶有趣味而叫人欲罢不能的。
  •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心理学与心理暗示

    本书从心理学专业知识出发,阐释了心理暗示在生活与工作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了心理暗示与压力、快乐、健康和潜能等方面的关系。读完本书,你就会了解心理暗示,掌握正确运用心理暗示的技巧以及抵御消极心理暗示的方法,读懂他人心理,更具敏锐性、同理心,内心更加强大。
  • 洞察人性(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洞察人性(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分“人的行为”和“性格科学”两大部分。作者运用个体心理学的原理,对人的性格进行了科学的剖析,着重强调人的社会性和社会感,强调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形成性格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 FBI超强读心术大合集(套装共5册)

    FBI超强读心术大合集(套装共5册)

    《FBI超强读心术大合集(套装共5册)》介绍了如何与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的技巧;如何在不同环境中选择最合适的沟通方法;如何解决沟通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和困难;如何用最小的成本完成最有效的沟通等。编者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为读者讲述了FBI的心理策略,同时选择了许多FBI的案例,进一步解读FBI的读心、攻心、沟通等方面的智慧。
  •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拿来就用的实用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需要心理学:言辞透露一个人的品格,表情反映一个人的内心,衣着、坐姿、手势会在不知不觉中表达着内心的真正意识,其实人的一举一动都在“暴露”自己。本书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为人处世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心理现象多角度挖掘隐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奥秘,让你拥有超过常人的洞察力,使你具备了解和掌控他人的心理策略技巧,使你在获得人心的同时,也能够在生活、事业、爱情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热门推荐
  • 危险关系

    危险关系

    她,是市长大人的私生女,生母是低贱的舞女,亲爹不疼,后母阴狠,姐姐毒辣。而他,是金融巨头的独子,头顶无数耀眼的光环,偏偏随手一指竟相中了最没地位的她。
  • 商周行

    商周行

    千古第一大贤姜子牙,居然是一逗比。古今第一妖媚苏妲己,竟然是个矮胖子。才华公子伯邑考的真实死因究竟为何,古之恶来究竟长了几个脑袋。痴心的纣王,薄情的姬发。老谋的姬昌,解梦的周公。小说主人公携女朋友误入商周,二人是将同甘共苦,共建大业,还是各为其主,相互争斗,敬请期待……
  • 乾坤无上

    乾坤无上

    少年秦牧,身负无上传承,誓要达成双亲遗愿,返祖归宗。一步踏出,血溅千里,一剑东来,万众臣服。破天之路,群邪辟易,圣光昭昭。神器、圣器,信手拈来,天骄、妖孽,莫敢争锋!这是一个血与火的世界,没有最强,只有更强。
  • 甜妻v5:霍少,求抱抱!

    甜妻v5:霍少,求抱抱!

    黑夜,漫长无尽的黑夜。屋内,一片混乱,一室旖旎。“陌哥哥……陌哥哥……”她的唇中……
  • 凌云仙子心如月

    凌云仙子心如月

    他是她曾经救过的那只金乌,一朝下凡,家徒四壁,饥寒交迫,却是寒门贵子,金榜题名中状元,逆袭成水云国国师,遇到曾经救过他的如月,从此甜宠无极限~羡煞六界众生~在人间他娶她为妻,让她成为举世无双的国师夫人~教她玩转仙法,护她生生世世……
  • 诸天万引

    诸天万引

    行走诸天世界,与个个世界的主人翁把酒相谈,成就至高王座。ps:书友群725601617
  • 厅厅深知有佳月

    厅厅深知有佳月

    林氏有两位千金,大女儿林佳人,国色天香,花容月貌,仙女下凡,特有灵气也十分充满,可小女儿神龙不见尾,没有人知道这个小女儿长什么样,小女儿打小就被林家人藏着掖着,一出生就被送到乡下去和外婆外公一起生活。小女孩一出生就没有像大女儿那么幸运,她的五官甚好,比大女儿还要精美的多,可脸上的胎记,毁了这一切,再好的五官,配上这大面积的胎记,还能称着上美女吗? 但这一切会在高中时候开始反转。 贺庭,霸王,在文川中学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块冰山,没想到有一天会融化。
  • 穿越之心柔

    穿越之心柔

    一觉醒来,她成了古代青楼被老鸨逼着接客的青楼妓女一名,不屈于命运的她再次逃跑,途中她以为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岂不知却是命运的玩笑,当他们的骨肉死于他手,她终于心死情灭,至此一切全是为了复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龙族之屠龙使

    龙族之屠龙使

    一个宅男莫名其妙穿越成龙族中不存在的人物—影翼。(ps:得有个系统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