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15600000014

第14章 想起鲁迅的书名

想起鲁迅的书名

近读鲁迅先生作品,他作品用的名字,诸如《呐喊》《野草》《三闲集》《华盖集》《阿Q正传》等等,使我“忽然想到”(鲁迅文章题目):倘若鲁迅先生还健在,他的作品用这样的题名,出版社或书店肯接受吗?   我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缘于一些出版现象,多少有点儿令我困惑不解。自从出版物作为准商品,推向图书市场以来,判断一本书的价值,很多时候都是“好坏看(书)名儿,优劣看皮儿(封面)”,结果使一些出版社出书,用在书名和包装上的功夫,远比对书稿加工、校对的功夫大。像老一代编辑过去那样,为一部有基础的书稿,倾其全部精力帮助作者修改,在当今出版界很少听到了。当然,不能排除今天作者水平普遍比较高,并不需要编辑花费大力气,但是总不能不承认文字差错的存在,这说明,在编校上用的功夫还不够吧。

回过头来再说书名。随便到书店书摊走走,就会发现一些书上,标着这样火暴的书名,什么《溜须拍马术》《老板的情妇》《男女变坏术》《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等等,在你的眼前极尽挑逗之能事。如果你问问售书摊主,他摊上的哪些书好卖,他们会无一例外地告诉你,这些书最抢眼最有卖点。至于原因嘛,他会说:“货卖一张皮嘛,这些书的名字响,包装又漂亮,人家不看内容就想买。有谁买书会站在这里看完再买的。”此话确有一定的道理。这也正是懂生意经的出版人要在书名上下工夫的原因。

从事写作的人都知道,确定书名如同给孩子起名,总是寄托作者想法的,更是作者审美观点的表现。如果完全考虑迎合市场,作品的风格就会不复存在,试想鲁迅作品的这些名字,要是都改成带有商品味儿,那还能称其为鲁迅作品吗?可是若是作品不迎合市场,假如鲁迅的名字又不叫座(像现在有些当红作家那样,凭其大名暗箱操作征订作品,就可以征订几十万册),我敢斗胆地断定,鲁迅恐怕也得买书号自费出书。那么,中国的文学之林里,鲁迅这棵耸天大树,岂能会有如此繁茂?!这是可想而知的。

我这样说,并非是反对给图书起个响亮的名字,更不是完全排斥书名的商业性,主要是希望出版社和销售商,不要过于渲染书名的商业化。图书在文化范畴中的属性,首先应该是对民族文化的积累,其次它才是出版发行的利润,把主次搞颠倒了就会出现偏颇。这就如同一个孩子的生长,没有健康体魄和文化素质,光有个响亮名字和美丽衣服,他能算是个优秀的人才吗?从鲁迅作品看鲁迅性格,以他的硬骨头脾气,我敢推测,让他把作品改得带钱味儿,先生肯定宁可不出书,说不定还要写文章抨击这种做法。

1999年10月28日

乱穿衣的电视二八月

电视是不是一门艺术,有时候真让人怀疑。现在的电视节目,很有点儿全民皆“星”的味道,只要你打开电视机,就不难发现“新星”。市长可以当策划人,经理可以做制片人,靓女可以当主持人,丑男可以做串场人,总之,有权的,有钱的,有脸的,都可以在屏幕上亮相,或者当一两回电视名人。至于别的艺术行当的人,偶尔“×××到此一游”者,就更是大有人在了。还有些大小单位的首长,只要一开会就必想上电视,目的也是想借此扬名。

这电视台就如同一列风光车,只要你有钱购票,或者有关系通融,就会潇潇洒洒地玩一回。这样说也许未免夸张了,但是你总不能说不是事实,从电视剧的友情出演,到某些晚会的特邀嘉宾,一个个就真的那么够格儿?反正我不相信。

按道理讲,像电视这样的传播媒体,由于它的广泛、易传、通俗,就更应该悉心制作才是,以免在受众中产生不良影响。弄得过于浮躁、庸俗、浅薄,往往会使节目缺少艺术性,白白地糟蹋了这样好的形式。这样说并非是提倡少数人垄断,而是希望电视节目的高质量。

从大范围的节目分类来说,不外乎两类,一类是供群众观赏的,一类是供群众参与的,如果把这两类界线弄混淆了,电视节目的质量就很难保证。我这个并非电视迷的观众,每天所看电视节目不算多,仅从我看过的节目来说,像张艺谋、陈凯歌这样的导演,像李保田、焦晃这样的演员,还真很少来凑电视热闹,这使我感到一定欣慰。如果连有大成就的文艺家,都要时不时地凑凑热闹,这电视就跟快餐差不多了。

当然,真正有名望有学问的人,完全拒绝电视制作,我认为也不见得妥当。光让一些玩主占据电视,电视就会如同旱冰场,无论谁只要穿上旱冰鞋,在场上跑两圈儿,然后就高高兴兴下场,那不太委屈了电视。有人说电视的特点之一,就是时间性比较强,谁还有工夫细细品咂节目。这话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完全对。有些电视风光片风情片,拍得就很精细、讲究,观后很有咂摸的余味儿。关键是电视制作人,是不是拿电视当艺术,如果觉得好坏都一晃而过,不会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只要热闹好看就算到位,那恐怕就不怎么好了。

电视节目的高品位来自高品位的制作人。我这里说的制作人,并不单指电视专业人员,别的行业的人确有能力,不是为了玩儿,不是为了出名,而是真正愿意献身电视事业,我想应该同样得到支持。从电视节目里知道,目前有些很不错的主持人,就是由别的行业转岗来的。我认识的几位文学界朋友,利用业余时间帮助节目策划,有的并未在屏幕上出现,这就是真正热爱电视的人。还有些知识性的历史文化电视片,请学者、教授参与拍摄,看后觉得很受启发和教育,使电视的传播功能得到发挥。这说明高品位制作人的重要。

电视节目的制作,是要花大钱的,由于财力匮乏,向企业界伸手,这并不值得奇怪。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应该支持电视事业发展,电视领导部门以一定方式,表示对企业家的感谢,这都是情理中的事情。如果认为给了钱,就可以过把电视瘾,连七姑八姨都塞进来,那就太对不住观众了。难怪有的群众问,在电视台上节目,是不是得给导演钱?这种误解的形成,十有八九是因为有些演员水平太低。即使是专业演员,却并不具备条件,出于某种原因玩了一把,结果败坏了电视名声。 

在我国起步不久的电视,新鲜劲儿还没有过去,许多人想玩玩可以理解,只是不要玩得过头。真正有独创性的导演,真正有高招的策划人,不客气地说,实在找不出几位来。更甭说像电影导演那样,形成几代的不同风格,而且每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这是个乱穿衣的电视二八月,这是个人人想玩玩的无序时代,因此视电视如生命的电视人,一定要珍惜这个大好的发展时机,认真地在电视园地里干一番,起码不要让什么人都来混一把走人。

不过话也不能说绝。电视的玩主们有兴趣,可以在娱乐片里过把瘾,绝不能在观赏节目中混,不紧紧把住这道关口,电视节目就很难提高。电视这种传播形式,受众多,速度快,把这一形式运用好了,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各项事业发展,都会有积极作用。我作为一个普通电视观众,真诚地希望电视工作者,不断地加强自身修养,更多地借鉴国外技术,给我们奉献更多好节目。就是玩也要玩出水平,玩出档次,玩得不愧于电视这种好形式。

1999年3月8日

爆炒哪如油焖香

好像就是近两年,电视制作人们自喻,春节电视晚会是百姓的“年夜饭”,是迎春的“文化大餐”。从除夕必有的角度说,这种说法大致不谬。按照这种说法,作为一般电视观众,我想来说说这顿全民的“饭”。

这每年必有的美食大餐,除了中央电视台的这套,各地方台都各有一套,初一晚上文化部还有一套,另外还有民政部的一套,真可谓丰盛无比啊。这些晚会我每年看得比较多的,一台是中央台除夕晚会,一台是文化部迎春晚会,沿用“大餐”“年饭”之说,把这两台晚会做些比较,从做法上来看,中央台的如同爆炒,文化部的好似油焖,各有各的路数和绝招儿。因为电视台利用自己的优势——电视新闻、节目报,不是吵吵制作人如何辛苦,就是嚷嚷节目怎样优秀,颇似生猛海鲜逢急火,那嗞嗞啦啦响声,恨不得让全世界都听见。而文化部则没有这种张扬优势,他们只能在节目上下工夫,把要做的菜放在油锅里,用微火慢慢地炖细细地煨,让人听不到响声闻不到味儿。等着这两种做法的菜揭开锅,尝过的人这才知道,敢情油焖的要比爆炒的香。

就以今年这两台晚会来说吧。中央台的这套晚会,除了个别节目个别演员,给人以新鲜感和有文化内涵,总体上并没有像宣传的那么优秀,不过是应节的老式点心一盒儿。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以浮躁充欢乐,以拼凑当多样,看不出策划者的心路。文化部这台节目紧扣春天主题,有章法有内涵,显清新透文化,使人有种赏心悦目之感。民政部和总政的军民迎春晚会,今年办得也相当不错,好像都是部队自编自演节目,形式活泼,内容清新,没有俗套子,没有熟面孔,是今年春节的高质量“自助餐”。这些节目有的拿到“年夜饭”餐桌,说不定会成为一道爽口菜。   中央台的春节晚会,花大钱,出大力,费大时,最后不见得得大好。我认为主要原因是,陷入了自己设置的误区,又不想自拔或舍不得自拔。

一是陷入了“名人”误区。用名演员这种想法不能算错,如果好节目又有好演员来演,这当然是谁都知道的道理,但是名演员是从无名演出名来的,而他们之所以出名是演过好节目。这就叫节目推出的名。我看晚会就是首先看节目,如果看名人随便什么时候,任何一个频道都有他们。过年还不是图个吉利新鲜。

二是陷入了“求全”误区。我认为没有“偏执”就没有个性,在艺术上怕得罪人照顾全面,想来个满汉全席,外加烤羊肉串儿,中国这么大演员这么多,你能照顾得周全吗?反不如来个晚会主题先行,确定突出什么特点以后,来个按图索骥,谁的节目合适又演得好谁就上。名不名看节目,好不好看戏角。

三是陷入了“程式”误区。我国地盘大、民族多、艺种多,这本来是个好事情,真正有灵气的策划人,只要把眼界放开阔,不只是局限于既定程式,而是从多方面开拓节目,说不定会有新彩出现。电视晚会的导演这么多,所以未能出几个让观众记住的导演,就是因为缺乏开创新意的人。

四是陷入了“自谅”误区。节目既是给观众看的,又有个提高观众的义务,如果导演水平跟观众同步,这样的晚会再办两世纪,恐怕也还是这个样子。我们的国民素质又从何说起?现在每年春节过后,电视台就有个调查,叫好的人多了就猛吹,喊嘘的人多了就自我解嘲,说什么“众口难调”、“要求过高”等等,这就太过于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吧。

五是陷入“领导”误区。节目既是给领导看的,更是给百姓看的,不能在领导审查后说好,就在百姓跟前自吹自擂。领导审查应该着重在导向上,其他方面应该交给专家,如果有普通百姓参与观审,又真的比较准确真实,这才有一定的参照系数。做法应该学学精明的商人。   总之,年年有春节,岁岁有晚会。要么当做“应节”事情对待,别吹得震天响,看后让人失望;要么拿出真货色,让人观后久久难忘,如晚会中的个别节目。要想做到出新有彩,说难也难,难就难在不敢起用新能人;说不难也不难,不难就是在全国应征选拔。我说的这些话,也许有点儿站着说的味道,不过绝不是否定成绩,或者不谙电视人辛苦的意思。目的还是希望“晚会年年有,岁岁开新花”。

1999年3月6日

同类推荐
  • 容忍与自由:胡适

    容忍与自由:胡适

    胡适素以理智旷达的议论散文著称,但他不仅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播种者,其散文也时见敏感困惑的个人情愫。本精选集以胡适亲自编选的《胡适文存》为底本,并参阅季羡林主编《胡适全集》,遴选作者各时期散文代表作40篇,不仅有《容忍与自由》《差不多先生》《归国杂感》《问题与主义》《信心与反省》《哲学与人生》等理智旷达的思想性作品,更有《先母行述》《追悼志摩》《我的儿子》等敏感困惑的私人情愫小品。阅读本书,你可以完全了解作者散文风格、生平思想,乃至时代风貌。
  •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当代三十年现代主义文论是在继承与超越中发展演变的先锋、新潮文论,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论促使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出现代性、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以文论的历时发展为经,以代表性的文论现象、文论家和文论事件为纬,力图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此间现代主义新潮文论的本质特征。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

    《纪伯伦全集:光与静默散文·杂篇》收入了纪伯伦不为人知的大量散文、杂文、演讲、译文、箴言录等等,纪伯伦的诗歌才华掩盖了他作为冠绝一世的散文家的身份。这是目前全球收录纪伯伦散文、杂篇最全的一本书。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

    《纳兰性德全集》汇集了纳兰成德全部著述,囊括了其诗、词、赋、杂文、渌水亭杂识、书简和经解诸序及书后七部分,共分为四册,是第一套简体横版纳兰容若全集。内含史学大师张荫麟撰写的《纳兰成德传》,助你了解纳兰多情而短暂的一生;还有闵泽平老师的独家纳兰词赏析,带你走进纳兰容若的内心世界,轻松读懂纳兰词。他是人间惆怅客,匆匆三十载便一去永不回,但他留下的刹那光华足以照亮世间的污浊与阴暗,穿越时空,温暖你我。翻开此书,让我们在缕缕凄美与缱绻中邂逅最美的纳兰容若。
热门推荐
  • 穿越就要浪

    穿越就要浪

    人生苦短,唯修炼作伴。我叫林韵,是个3好少女。现在是个修炼天才……还拥有无限复活能力。终有一天,他们破开我的宗教大门举着剑质问我。我缓缓地给自己倒了杯茶,淡然道:“爱过”
  • 娘娘每天都在写论文

    娘娘每天都在写论文

    【甜宠百分百】1V1双洁必须的【穿到古代后变成小逗比的女主vs时时刻刻都在撩人求亲亲的男主】“皇上,别亲我了,今天我务必要完成这篇论文”皇上表示很为难啊“媳妇一心想要搞学习,眼里都没我这个人了”…第二天“谁把我的手机摔了”“我的电脑在哪里”莫筱鱼要气死了,自己昨天才写好的论文就这么没了————莫筱鱼,作为新世纪的大佬,巅峰上的女人,却因熬夜写论文猝死了,一醒来就发现自己穿越了,还是皇上万千后宫中的一员。更奇葩的是自己竟然穿越自带电脑手机和歪fai。莫筱鱼决心引领众娘娘努力写论文,争取推翻皇上的统治。
  • 喵味姜糖的高甜制作过程

    喵味姜糖的高甜制作过程

    他们之间,恰如姜糖般辣到让人上瘾,又甜到让人发鼾。清贵公子与娇贵小姐清淡与热情天然呆萌与话痨属性这两个性格相反的一男一女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不知从何时起,他开始在意那个叽叽喳喳的女孩,为她生气,为她开心,为她吃醋……后来他才明白,糖与姜,姜与糖,任何一个都不能缺失,如此,最后的结果才是最美味的……【~缘更~】【哪里不好可以告诉我,尽力改正?!本文半架空不喜慎入前期女追男,宠文~】
  • 一世苍枭

    一世苍枭

    北韩的剑,南辽的兵。秃驴的戒律,道士的经。这是常人家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亦是“上等人”肝胆俱颤的无上权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罗地绾:第一女神捕

    天罗地绾:第一女神捕

    宁绾绾一朝穿越,成了一个陌生男人的王妃,还被他打掉了孩子,吓得她想方设法要逃出宫,一朝成了另一个国家的郡主。但在外人面前,宁绾绾是极其厉害的女子,她颁布新政令,站在城楼指挥千军,以绝对的弱势竟将敌人打的落花流水。然而,在罗銘面前,不管她的明示还是暗示,他统统都接收不到,直到太后的寿宴上,来了个不速之客。“宁绾绾,你别忘了,你是本王的王妃”。杨毅惩罚似得霸道的将她抱在怀里,低头索取。罗銘抬手摸了一下自己的心脏,原来,他真的害怕她离开她。“豫南王,你竟在本王的王宫里,调戏本王的女人?”
  • 执扇传

    执扇传

    那年,人终究是放下了。女孩凉薄,“你于我何干”,“既推我入地狱,你们岂能独善其中”
  • 纤纤一梦,便以千年

    纤纤一梦,便以千年

    那个梦,一直围绕着我,我究竟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
  • 玲珑墨殇

    玲珑墨殇

    黄四娘,风华夜总会第一妈妈桑,曾经风华的当家花旦。怀着满腔血恨,只身捣毁Z国最大拐卖妇女儿童组织,不惜杀身成仁;君无殇,当朝最神秘强大的皇叔,身似琉璃,白玉为堂的清贵公子;当他带着皇室君族极阴极寒之体子嗣艰难的预言遇见拥有百年难见极阳之魄的她时;当他身为百里堡主武林盟上的无冕之王遭遇武林盟上怀着他的种一脚废了前武林盟主的她时;当这一切都发生在他休弃了她\后。于君无殇,水玲珑是他必须抓到手的温暖与救赎;于水玲珑,一手艰难的扶着自己又一次隆起的大肚,仰天,泪奔ing“难道我穿越的意义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生孩子吗?臣妾做不到哇!”君无殇:“夫人,你看我皇族子嗣如此艰难,你身为百年难见的极阳之女,理应为我皇族开枝散叶。如此,方才不辜负上天的厚爱。”水玲珑:“如此腹黑到面目全非的男人,真的是初见时的高冷男神,发病时身娇体柔易推倒萌萌哒的诱受吗?”“夫人莫要难过,高冷虽然不见,但是身娇体柔易推倒这个优点为夫一直为夫人保留。夫人要不要回房试试。”很好!很黄!很强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