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9400000023

第23章 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1)

从1974年9月到1977年9月,我们一群乡下学生,在一个叫作“五七中学”的农村中学,度过了三年高中生活。在漫漫人生旅途中,三年时间或许只是短暂一瞬。然而因为其年代特殊,经历不凡,在我们脑海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遥想当年,我们青春年少,朝气蓬勃。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今日相逢,已是双鬓斑白,物是人非。不过,无论是成为都市白领阶层,还是依旧在乡里务农,言语中自然流露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怀旧情结。都说爱情矢志不渝、亲情血浓于水,而同学友情则如陈年佳酿,时间愈长久,味道愈醇香。就像我们这些既是同乡又是同学的同龄人,时过三十年之后,不是还要回过头来寻找当年的感觉么。

到学校的第一要务不是学习,而是大负荷建校劳动。这在当今高中生看来闻所未闻的稀奇事情,在当时就那么实实在在地发生着,而且谁都认为顺理成章,并普遍从内心感到一种荣耀。

我们这所学校之所以称为“五七中学”,顾名思义,就是******《五七指示》的产物,坚持开门办学方向,把学习文化和参加劳动紧密结合起来: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既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换作学校的话说,就是“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

事实上,我们当时都想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合格人才。因为我们毕竟来自全乡不同的生产大队,都经过层层推荐和严格选拔,从而来到一个新的集体,每个人都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遇,生怕落在别人后面,无颜见村上父老乡亲。

我们当时高一年级只有一个班,因为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索性按照部队编制称之为排。排的下面才是一二三四班,每每紧急集合的时候,各班按大小个,形成几路纵队,一律向右看齐,倒也有点军人的风范。

因为是白手起家,学校什么都没有,穷得丁当响。尤其是教室,空空荡荡、破破烂烂,不要说电教设备,连最起码的课桌椅都要靠自力更生。

都说穷则思变。只要任务一下达,各班马上开动脑筋、解放思想,出主意的出主意,找家长的找家长。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很快办法就想出来了,而且实施计划也制订好了。于是,一场紧张有序的建校劳动竞赛,就在同学们“没有枪,没有炮,全靠我们自己造”的歌声中拉开了序幕。

这不,替代课桌的槽型板运来了。由于钢筋水泥制作,槽型板死沉死沉的,三两个人根本无法搬动。加之装在在高高的大卡车上,没有机械帮助搬运难度很大。到底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不知谁喊了一声“肩扛人抬”,大家的积极性一下被调动了起来,呼啦啦一群人爬上车来,有的拴绳子,有的扛抬棒,就这样将一块块沉重的槽型板,非常艰难地运下车来。就听有人学着电影里的样子,有节奏地喊着自编的号子:“我说一二三哪,同学们齐使劲哪,槽型板钱很贵呀,摔坏了赔不起呀!”

一张张槽型板课桌,按照标准高度,结结实实扣在砖造的基座上。不过这只完成了一半工序,还有一半就是如何保证桌面做到平整光洁。如果是现在,这些或许根本不会成为问题,只要一个电话,施工队立马应声而至。量好尺寸,谈妥价钱,不管吃,不管住,等着到时一手交工,一手付款,简单得很。那个时候一没有钱,二没有材料,三没有那么便当的施工队,有的只是勤劳的双手和烈火一样燃烧的激情。

我就看到几个附近的女生,挑着扁担忽闪忽闪来回奔波在村庄与学校之间。因为挑着两个很大的筐子,筐子里盛着满满的水洗沙,水流就像雨点一样,滴滴答答洒了一路。再看她们的脸上,红扑扑、汗津津,也跟水洗了似的,豆大的汗珠一颗接一颗往下淌着。我就联想到大寨的那些铁姑娘,凭着一种顽强毅力和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挑着扁担,风雨无阻,奋战虎头山,改造狼窝掌,硬是让大寨成为全国学习的一面旗帜。

正是有了这几个女生的就地取材,施工进度明显有所提高,筛沙、掺水泥、搅拌一气呵成。几个平时在家干过泥瓦活的男生,这时自然当上了大工,一手拿着瓦刀,一手拿着抹泥板,吆五喝六的,神气得很。等我们铲上一铁锨水泥,先用瓦刀在桌面上粗略平整一下,然后一边小心翼翼来回抹着桌面,一边将多余的水泥刮在瓦刀上。大工们在抹灰的同时,蹲下,起来,起来,又蹲下。睁一眼,闭一眼,反复验证桌面是否抹得符合要求。当我们一致说跟新买的木桌一样,既平整又光亮时,这才自鸣得意吹嘘说:“能不一样吗,也不看看大工是谁?”解决了课桌,椅子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法炮制,砖砌的基座,水泥做的面,只是坐上去有些冰凉,需要垫个坐垫才行。

而学校另一头,也就是后勤部门,同样也是马不停蹄地忙碌着。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既然是一所寄宿制学校,解决吃饭问题就成了当务之急。不是有一句话,“吃饱肚子不想家”吗?何况都是第一次出门,而且刚从未成年走向成年,凡事都有一个适应期,如果伙食办不好,势必辐射其他,影响全校。因而后勤这边,抽调的都是一些壮劳力,一个个人高马大的,身上有力,手上出活。

由于冬季漫长,早些时候每家每户都挖有菜窖,学校也不例外。入冬之前,将萝卜、白菜、土豆、大葱储藏在菜窖里面,随吃随取。只要温度保持适中,即使到了来年春上,冬菜依旧水分充足,新鲜如初。所以要解决吃饭问题,必须先挖一个大大的菜窖,把一冬的蔬菜都储藏在其中,让大家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无论学习和劳动都不再受到影响。

菜窖必须要离食堂很近,而且深度要保证冬菜不被冻坏才行。那些年冬天特别冷,到了入九天气,地冻得石头一样,硬邦邦的。人都戴着皮帽子,穿着大头鞋,还觉得身上冷飕飕的,所以一到课间的时候,我们一下拥到火炉边,仿佛从地狱来到天堂一般,高兴极了。

这样的天气,若菜窖深度不够,极有可能菜被冻坏。一旦冻坏一样菜,就跟传染疾病似的,逐渐开始蔓延,到时整个菜窖像一堆烂泥一样,所有辛苦白费不算,而且直接导致学生伙食水平直线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讲,挖菜窖看似是个力气活,其实更是技术活。一帮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这里看看,那里瞅瞅,终于选定一个理想的位置。接着用皮尺测量、画线,这才挥起镢头和铁锨,开始大汗淋漓地挖起了菜窖。

我在家里挖过菜窖,长方形的,两米见深,然后两边再掏两个圆洞。一边放上两麻袋土豆、一麻袋黄萝卜;一边放上几十棵白菜和一些诸如青萝卜、大葱之类的家常菜,一冬的吃菜问题算是有了着落。而学校则是家大业大,菜窖规模就和挖掘出土文物一样,看上去就是偌大的一个土坑,如果不是借助梯子,下去之后不容易上来。

学校菜窖同样也是长方形,却比我家的菜窖大了好多倍。刚开始直接用锨往外撂土,到后来就只能用筐向上吊土了。菜窖旁边黄土堆得像一座山一样,成了附近一些孩子捉迷藏的好地方。我家菜窖挖好之后,只需用一块门板就可封好菜窖口。而学校的菜窖就不一样了,就像盖房上梁一样,必须找几根长长的檩子,担在菜窖上面,再用一些椽子支在檩子之上,然后铺上树条和麦草,最后用黄土盖上才行。当然,关键的菜窖口要留好,而且最好是铁制的盖子,再用“铁将军”一锁,就可以放心去睡觉了。应该说就是这座菜窖给我们当时的“五七中学”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当年那几个挥汗如雨的建校功臣,如今只要提及此事,眉宇间依然留有一丝自豪的神采。

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正在掀起学习“朝农经验”的高潮。既然是一所农村中学,而且名曰“五七中学”,借鉴“朝农经验”,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就成了学校一个重要的办学方式。

所谓“朝农经验”,就是当时的朝阳农学院,坚持开门办学,把教育同劳动生产相结合,实行“从农村来,再到农村去”的教学模式。后来经过舆论渲染拔高,一下成为全国的教育典型,想不学习都不行。不过,我们别的也学不来,只是非常实惠地得到了一大片菜地,既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农业知识,又解决了学生的吃菜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菜地离学校不远,步行十来分钟即可到达。因为毗邻公安厅煤矿的菜地,看着人家的西红柿和辣椒长得非常旺盛,大家的干劲就被激发出来。各班纷纷现场表决心,发誓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要让学校菜地变戏法一样,长出五颜六色的时令鲜菜,而且从种类和数量上,都要压倒对方。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有一句农谚说的好,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当时化肥奇缺,即使有也买不起。而庄户人家都把农家肥看成宝贝似的,积攒上一驴车肥料,都会及时运到地里,然后用手抓着,一把一把洒在庄稼根上,祈求秋后有个好的收成。于是我们就想到利用山里的羊粪。山里的牧民来回转场,从春窝子到夏窝子,要搬几次家,倒几次圈。所到之处,都会留下一堆一堆的羊粪,因为不存在种地的问题,羊粪就年复一年堆积着,派不上用场。

后来学校联系了乡里的解放牌汽车,有几个学生跟着,带上一块砖茶,两包方块糖,来到一个叫作虎狼峡的地方,开始拉运羊粪。学校之所以让我跟着,完全出于语言沟通的考虑。羊粪毕竟是牧民的羊群留下的,万一人家不让拉运,交流起来比较方便。好在自始至终没有遇上这种情况,倒是好几次有牧民请我们到毡房做客,喝着奶茶,嚼着烤馕,一身的劳顿一扫而光。

只是路途太遥远,山道太颠簸,早晨披着星星出门,晚上戴着月亮回家。一个个灰头土脸的,跟个泥猴一样,看了让人心疼。为了消除路途的寂寞,我们就轮流讲故事,说笑话。轮到我的时候,我就发挥特长,说上一段马季和唐杰忠的相声。特别是说到《友谊颂》时,我的情绪就非常高涨,嘴皮子也尤其利落,快得就像机关枪一样。“我们从广州出发,离开珠江口过我国南海的万山群岛、西沙、南沙,再走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印度洋,走甘岛、塞舌尔群岛,到维多利亚,再走一千八百零八千米,这才到达********。”有一次说到这里的时候,恰好经过一个国有煤矿,一群正在路灯下聊天的煤矿工人,听到车上突然传来马季的相声,纷纷站起身来,伸着长长的脖子,一直目送我们消失在远方。

地里上了黑黑的一层羊粪之后,接着就是耕地、耙地、修渠和打埂,每一道工序都费时费力,而且要有专人指导才能有序进行。尤其是耕地和耙地,拖拉机进不来,又没有牛马,只有靠我们自己拉犁拉耙。

平时看牛拉犁铧,好像有一种享受的感觉。牛在前边慢腾腾走着,人在后面一手扶犁,一手不时挥着鞭子。只见黑黝黝的泥土,浪花一样从犁铧两边翻滚着,不时有几只蚂蚱在土里奔跳,早已恭候在树上的鸟儿,扇动着翅膀飞到地里,叼上蚂蚱嗖的一下又飞走了。

如今换成我们自己拉犁,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拴在犁铧上的套绳,拉在我们肩上,一手紧攥着绳头,一手还要在身后使劲拽着。前腿弓,后腿蹬,因为太吃力,人几乎要趴在地上。本来是要两头牛来拉的犁铧,换成我们就是七八个人了。问题是这七八个人远远不及牛的力气,走几步就要歇一下,一个个红头涨脸,气喘吁吁,汗水“吧嗒、吧嗒”往下淌。关键是人多却不能保持步伐一致,有限的力量使不到一块儿。一阵你一个趔趄,一会他松了套绳,让犁铧深一下,浅一下,气得扶犁的同学大声嚷嚷。“吃饭的时候你们一个顶两个,干活的时候咋就成软蛋了,‘乏杆’,‘一群乏杆’!”扶犁的同学说。“乏杆”是新疆土语,意思是有气无力。“我看你是骑马的不知步行的苦。我们这不是把吃奶的劲都使上了吗?可犁铧不往前走,我们有啥办法呀?!”听他一嚷嚷,一个拉犁的同学又不愿意了。或许是太用劲,不知谁一不留神“砰”的一声放了个响屁,大家一下笑瘫在地上。“还说是软蛋呢,这不是把人挣得屁都出来了嘛!”有个同学这么一说,大家接着又哈哈大笑起来。

同类推荐
  • 荒野的狐灯

    荒野的狐灯

    重新演绎了袁枚的著名鬼怪笔记小说《子不语》里的精彩故事。一个死人千里赴约,去向同窗好友交代身后之事,执念不舍,一直到化作了一具僵尸,作势扑人!一个青年爱上了一个姑娘,染红了她的长发,却看见圣庙门前的一个赑屃头上猩红耀目,一个仙女思凡,对一个卖鸡的农夫暗生情愫,在城门口拦住他,说:你卖掉鸡会得钱八千四百文,一个书生去深山里寻死,却不期遇见了已死的相好——一个妓女。而旧相好再不肯跟他缱绻,说:我已经是仙女了。这是一场场人与鬼之间的缱绻缠绵。它惊骇诡异,曲折动人,描摹出了一切魑魅魍魉最本色的一面。它让我们突然惊觉,有些鬼怪,竟然如此可爱!《子不语》,又名《新齐谐》,中国历史上最伟人的志怪小说之一。
  • 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

    《唐·吉诃德》(又译作《堂吉诃德》《堂·吉诃德》等)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于1605年和1615年分两部分岀版的反骑士小说。故事发生时,骑士早已绝迹一个多世纪,但主角阿隆索·吉哈诺(唐·吉诃德原名)却因为沉迷于骑士小说,时常幻想自己是个中世纪骑士,进而自封为“唐·吉诃德·德·拉-曼却”(德·拉-曼却地区的守护者),拉着邻居桑丘·潘沙做自己的仆人,“行侠仗义”、游走天下,作出了种种与时代相悖、令人匪夷所思的行径,结果四处碰壁。但最终从梦幻中苏醒过来。回到家乡后死去。文学评论家都称《唐·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
  • 雾都孤儿

    雾都孤儿

    一个不知来历的年轻孕妇昏倒在街上,人们把她送进了贫民收容院。第二天,她生下一个男孩后死去。这个孤儿被取名奥立弗·退斯特。十年后奥立弗成了棺材店的学徒。他不堪虐待,逃到了雾都伦敦,不幸落入贼帮手中。小小的孤儿在逆境中挣扎,幸而他由于本性善良而得到了善良人的帮助。他一次次化险为夷,终于能和爱他的亲人团聚,他神秘的出身也真相大白。
  • 两个人的寂寞

    两个人的寂寞

    只需要彼此祝福吧,再也不要见面,再也不要联系,再也不要去介入对方的幸福。不伤害你,不伤害自己,更不要再去伤害其他人。两颗心,就那么一直凉下去凉下去,彼此相依,再也感觉不到温暖。谁曾想像过到最后能给与对方的竟然是这样的结局。两副柔弱的肩膀,加在一起仍然承受不住现实的爱情,爱就如此不堪承受生命之重。
  •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小说奖获奖作品集(中)

    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小说奖获奖作品集(中)

    百花文学奖是目前中国小说界的风向标,本书收入的获奖作品是2017到2018年度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的代表性作品,既有在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名家,也有目前活跃且有向上趋势的新锐小说家,构成了中国文学完整的“小说创作梯队”;获奖作品内容丰富多彩,贴近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当下意义,使本书具有了完全不同于一般同类作品集的独特魅力。本书于《小说月报》《小说月报·原创版》近两年刊登的作品中,由读者大众以及专家评委遴选出笔力更为雄健、格调更为高远的佳作呈现给读者,在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体现了当代文坛华语小说创作较高水平。本书同时包括了《小说月报·原创版》中刊发的原创作品及《小说月报》登载的选载小说,其多元的文化内涵将带给读者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吴中风云

    吴中风云

    自古乱世出英雄,我从来都是深信不疑。我佩服有勇有谋的当世英雄,只望有一天能有一个人可以早日结束乱世,一统吴中。只是我的想法还是太过天真,要想完成这样的夙愿,战争和杀戮就是必要的。看到各地哀鸿遍野,我突然发现,或许善良和仁德对一个人来说更为重要。直到有一个人出现,否定了我之前所有的想法,他说,只要乱世不结束,这个世界便容不下英雄,更容不下善人,唯一能容下的,只有枭雄。
  • 灵异鬼瞳

    灵异鬼瞳

    一个平凡的少年在遇到一个捉鬼少女的时候,他的生活变的不在平凡,一次阴差阳错的偶然机会下,他的右眼住进了一位鬼王,而为了生存,鬼王不得不借用他的能力给这个平凡的少年。
  • 生则荣耀

    生则荣耀

    十八大国度,众英雄的传人修改天命。生则荣耀,死则一无所有
  • 异界尸灾

    异界尸灾

    现代都市白领俞加从无限空间中兑换了回到现实的机会,返回时不料发生意外,穿越到异界大陆,孤身一人的他将面临惊奇而又凶险的陌生世界,更可怕的是穿越而来的并不只有他一个,还有一种叫做“暴君”的病毒,潮水般涌来的丧尸,凶残的生化异兽,更恐怖的是当T病毒与魔兽结合,丧尸魔狼,丧尸巨龙,面对这些恐怖生物,骑士,魔法全部不堪一击,看我们的主角将如何大展身手……
  • 末日大烟枪

    末日大烟枪

    日本鬼子乡下种大烟,城里开烟馆,流毒天下;刺刀和烟枪一起对着中华民族,百万吸食者的血汗被榨干,生命遭剥夺。本书首次披露了日本鬼子用大烟毒害中国人民的惊世内幕,并对日本帝国主义用大烟掠夺民财、筹措“战时资金”的丑行进行了历史性叙述。此是杀人真利器,不名烟袋故名枪。——《咏烟枪》。
  • 皇妃倾天下

    皇妃倾天下

    穿越回到千年前的秦朝,秦嬴政的冷血,她不怕!从皇后到贵妃,从贵妃到冷妃。拿出全部只为赢他一把。小赌客与大赌家。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 王爷的小妖妻

    王爷的小妖妻

    [1v1][双洁文][重生狐狸影后+清冷高雅王爷][甜宠]她,白胜雪,堂堂一个影后,居然穿越到一只狐狸身上!?是不是拿错剧本了?!什么?吧唧一下清冷王爷,可以变成人?这是什么骚操作?!可怜的,吧唧一下居然只能维持3个时辰!?老天,不带这么玩的!她一脸生不如死,心里却是乐开了花!从此,她天天跟着清冷王爷跑!“墨墨,那个快到3个时辰了!”内心小期待!“嗯!”“那你让我碰一下!”眼里亮着小星星!“不行!”“碰一下下就好!绝不占你便宜!”一脸真城无害!“男女授受不亲!”去你大爷的男女授受不亲!本影后偏要碰!
  • 水波荡漾似一梦

    水波荡漾似一梦

    她来自异世,因一次意外穿越来到异国。他冷漠淡薄:“回眸的你,荡起心中阵阵涟漪,让人难以遗忘”,他强势深沉:“前世今生的牵绊,情愫依然是你,本王独属你一人”,他隐韧呆萌:“虽身怀抱负,但为了你我愿倾尽全力,哪怕失去生命”
  • 最佳军旅导演

    最佳军旅导演

    “余导你好,恭喜你继《亮剑》等多部剧之后新剧《我的团长我的团》收视率破纪录,但有人说你只会拍电视剧不会拍电影,请问你怎么看?”余二三抬头看了看天空:“我最近在拍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7月1号上映!”“余导你好,有人说你只会拍军旅片,你怎么看?”“他说的没错,我就是这颗星球上最佳军旅导演,哦,对了,我好像还拍了几部科幻片,灾难片还有纪录片,太多了,名字记不住了,让下,我还要赶去奥斯卡拿奖!”“余导你好,对于你出道之作,抗日奇侠你怎么看!”“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