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39400000036

第36章 回族特色美食“吉祥三宝”

回族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好客的民族,体现在饮食文化上,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羊肉泡馍,味道在肉汤中,功夫在掰饼上;凉皮子,看着颜色好,吃着也爽快,关键是提人的胃口;椒麻鸡,煮时加入盐和花椒,吃时辅之辣椒和葱蒜,嘴里刮着麻辣风,从头到脚都放松……而油香、粉汤和九碗三行子,同样也是回族传统美食,有着“吉祥三宝”美称,百吃不厌、备受推崇。

油香是回族人家最普通,也最具象征意义的一种食物,因而捞油香(也叫炸油香)不但成为民族习俗,也是衡量一个家庭主妇称职与否的起码标准。每逢开斋节和宰牲节,男人去清真寺做礼拜,女人则留在家里捞油香,节日的吉祥和欢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油香的鲜亮和芳香,可见油香的尊贵。

婚丧嫁娶,意味人生的开始,生命的结束。按******风俗,均有一道不可或缺的宗教礼仪,回族称之为“念索”,一来是祈求平安,二来是搭救亡灵,这个时候油香自然扮演重要角色,被庄重摆上餐桌,这样仪式才算得上圆满。

不仅如此,家里来了客人,抑或亲朋好友相聚之时,捞油香往往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待客方式。尤其到了现在这个年代,不再看油香的大小和数量的多少,而是讲究油香的品质和口感。尤其那些干活麻利的女人们,捞油香好像是进行一场艺术表演,从和面揉面到擀面,从切口煎炸到出锅,流水作业、配合默契,让一个个面剂子,转眼间变成餐桌上金灿灿的圆油香,看似轻松自如、一气呵成,实则有一个循序渐进的必然过程。

就像说媒提亲,婆家不但要看姑娘的容貌和秉性,还要看其锅灶水平如何,老话“上炕的裁缝,下炕的厨子”,就是对过门媳妇的一个硬性规定,别的可以将就,饮食上绝不能凑合,尤其是捞油香这样的大事情,神圣得很,一点也不能马虎。

油香分为起面油香、蒸油香和烫面油香。起面油香又叫发面油香,和面要用酵头,兑温水,等面饧好之后,依次将苏打、香豆子、清油和鸡蛋掺入其中,同时添垫一些干面粉。油香好不好,一看面饧得怎样,二看兑料是否适度,三看揉面功夫。尤其揉面这道工序,既是力气活,也是技术活,讲究力与美的有机结合,突出一个“暄”字。除此之外,就要看掌握火候的本领,有些高手,一口油锅同时煎炸好几个油香,却从来不见有炸焦的,外黄内暄,起一层小泡,不仅为宴席增添一道亮丽风景,更让来宾为女主人的高超手艺交口称赞。

蒸油香也用发面,所不同的是先将面擀开、擀薄,使之形同一张大饼,随后抹上清油,撒上香豆子,卷起来均匀切开,最后拧成麻花状,由上向下按或擀成圆饼,这才如蒸馒头一样,将圆饼摞起来放入蒸锅。当然,为了圆饼不相互粘连,事先还有一道工序,那就是抹油。等出了锅再看,一个个介于油塔子和饼子之间,不但呈层状,而且白亮柔软,集花卷、油塔子和饼子香味于一体,因而才有了蒸油香的美称。

听老人说,过去有钱人捞油香,而生活困难的家庭,则常以蒸油香替代。现在就不一样了,人们油腻饭食吃得太多,反而时不时想换换口味,蒸油香就成了餐桌上一道美食,备受青睐。

烫面油香,顾名思义就是用开水烫过的面,先捂后和,等面完全凉下来,开始揉面。而且有别于起面油香和蒸油香的是,烫面油香不添加任何辅助物,只要求面擀得越薄越好。烫面油香相对简单和快捷,尤其捞的时候,来回一翻,一个油香就出锅了。捞一张油香撒一些砂糖,这可是烫面油香的最大特色,油亮亮的金色油香上面,点缀着熠熠生辉的银色晶状体,香香的、甜甜的,回味无穷。

捞油香源自于阿拉伯古老习俗,传说穆罕默德当初迁往麦地那时,第一顿饭吃的就是油香,以后随着阿拉伯人到中国传教、经商,这种习俗又被中国的回族继承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粉汤是新疆回族又一特色佳肴,因为独具风味,颜色又漂亮,历来就是招待亲朋好友的一道美食。尤其赶至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做粉汤,无论牛肉、羊肉还是鸡肉,一律剁成小块状,而汤则由肉汤汇兑而成,要么羊肉汤,要么鸡骨汤,清亮的汤汁上,漂浮着一层油花子,配上白的粉块、绿的鲜菜、红的椒丝,不要说吃了,看着就解馋。

所谓粉汤,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一个“粉”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粉块子,必须合乎女主人的要求。以前豆类少,多以薯粉做粉汤,比如洋芋粉和红薯粉,相对而言成色和筋骨都稍逊一筹,看着都是块状,下到锅里有可能就碎了。每次陪妻子去米泉或者到山西巷,我就发现她一定要选用豆粉,一买就是几大块,最好是豌豆粉和扁豆粉,买回家先将粉块泡在凉水里,等粉块融化,去其渣滓,保持糊状。这时锅里的水开了,先加些盐和醋,随之一边添粉,一边用擀面杖由里向外不停搅粉,如果搅不匀称,或者火候掌握不好,就会要么疙里疙瘩,生的生熟的熟,要么就是一锅粥,不成形状,倒人的胃口。

熬好的粉,盛入盘子或者面盆,等着冷却凝固成型,需要时切好汇入汤中。妻子是做粉汤的好手,而我则常常扮演打下手的角色。一是按照吩咐,节日头一天去农贸市场,对着写好的“货单”,一样一样买东西。除去油盐酱醋,还有孜然花椒辣面子等作料,一买就是一大堆。客人来我家,虽说都是冲着粉汤来的,却也少不了再买一些蔬菜,包括莲花白、土豆、青萝卜、西红柿、香菜和葱蒜等,季节不同,蔬菜的品种也有所侧重。二是节日当日早晨洗漱完毕,第一件事就是将一根根羊肋条剁成小块,然后放入锅中,打开煤气灶盯着肉熟,随后和事先备好的熟牛肉放在一起,等客人来了,分门别类,有条不紊,用起来方便。

牛肉煮得烂熟,嚼起来一点都不费事,羊肉连骨带肉,本身就带着清香,加之汤中烩着五颜六色的时令鲜菜,或清淡、或酸辣,调料就在餐桌上摆放着,客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兑。关键是每年我都要买一些色香味俱佳的好馕,切成一块块盛在盘子里,客人一边喝着香气四溢的粉汤,一边嚼着回味无穷的馕块,头上的汗冒出来了,心里的喜悦也写在脸上了。记得有一次客人拜节,其中一位女性吃着碗里的,盯着锅里的,一口一个“太好喝了,太好喝了!”朋友有人开起她的玩笑,说好事成双,喝两碗就够了,她却不假思索笑着回敬:“粉汤喝三碗,那才叫‘过年’!”

要论回族餐桌上的大餐,当推九碗三行子,大小一致九个碗,各自盛着不同的菜,而且还要摆成每边三碗的正方形,无论从哪个方向看,一律都成三行,或许这就是九碗三行子的特色所在。

可以说,九碗三行子是回族人家正宗宴席、婚丧嫁娶和一些重要活动的必备食物。一方面显示品种的丰盛,一方面表明对客人的尊重。有意思的是,如此招牌名菜,却没有一样需要油炸和锅炒,一律通过蒸、煮、拌、烩、炖几种方式烹饪即可。菜的原料以肉类划分,依旧是牛羊肉和鸡肉,不过做法却大相径庭,早先起支撑作用的是焖子、夹沙和丸子,而底菜则通常以白菜、黄萝卜和粉条为主,俗称“三下锅”。小的时候常听人讲“九碗三行子,吃了跑趟子”,意思是说当时生活普遍拮据,即便宴席也是如此,货真价实的东西少,填不饱肚子的汤菜多,尤其那些长身体的娃娃们,嘴一张,碗里的东西就没有了,哪能不怨天尤人啊。

然而现在今非昔比,一碗碗满实满载,且多以肉类为主,加之花卷、馍馍,米饭、抓饭也有求必应,好多人似乎每碗只搛一两筷子,就成了“看不吃”了。所以有的回民餐厅,就适时推出小碗九碗三行子,用一个四方四正的木托盘端上来,不但让客人享用了正宗美味,而且一点也不造成浪费,一举两得,很受欢迎。

而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品尝九碗三行子,还是1994年的事情,当时适逢焉耆回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乌鲁木齐县作为受邀单位,就派我前往参加庆祝活动。我清楚记得我是9月13日赶到焉耆的,第二天9月14日是正日子,白天参加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晚上则是招待宴席。清一色九碗三行子,就这样气派地摆在每张餐桌上,让远道而来的四方宾客,不但真正领略了焉耆人民的热情好客,而且对魅力无限的回族正宗宴席,产生一种割舍不断的深厚情感。

如果再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九碗三行子不仅摆法有名堂,上菜也特别讲究先后顺序和四角对称。我就注意到,上菜的时候,大抵先上四个角的肉菜,称之为“角菜”,然后再上四边的菜,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相对的两碗菜,名称上要保持相互对应,俗话叫“焖子”。

然而令人好奇的是,虽说同样使用一个名称,但碗里的“内容”,却可以变换花样和推陈出新。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东面的一碗菜是“丸子”的话,相对西面的菜,也一定会是“丸子”,然而区别就在于,一边或许是羊肉,另一边有可能就是牛肉了。而中心那碗菜都是放在最后再上,因为这是最后一道菜,尤为珍贵,或蒸鸡,或火锅,地域不同,菜的品种就有所不同。

同类推荐
  • 遇见你

    遇见你

    《遇见你》由吕玫著,小说主要内容是:29岁的单身海归女胡照照,原本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师,一个人在上海寂寞而疲倦地生活。父亲在场急病之后想要离开母亲,让原本游离在家庭之外的她,意识到父母对自己的重要,辞职,逃离上海,在老家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并开始探求父母纠结一生的恩恩怨怨。对婚姻的质疑,对爱情的失望,对未来的灰心,都将在这一场心灵穿越之旅中求得答案。《遇见你》适合小说爱好者阅读。
  • 乱世春秋四美女:息夫人

    乱世春秋四美女:息夫人

    她,生在春秋乱世,是诸侯陈国的公主,却有着夷狄的血统;她,曾与心仪之人邂逅,却为天意所弄,先嫁息侯,后依楚子,人生跌宕。她叫妫翟,是春秋四美女之一,有“桃花夫人”的美誉,世称“息夫人”。
  • 金牌建筑师

    金牌建筑师

    建筑院的投标方案频频落选,黎昊作为金牌建筑师被请来救急。省大剧院的方案牵扯着许多设计师的神经,他们对初来乍到的黎昊充满着不信任,暗自等着他出丑。黎昊却在短期内拿出了不同凡响的设计方案,一举中标。慕名而来的投资者纷纷委托他设计方案,导致黎昊一时间不能返回巴黎。后来,他成立FMT建筑事务所,开展自己的业务。在此期间,黎昊见到了当年有恩于他的叶教授的女儿叶穗,他情不自禁地被叶穗吸引,虽然吸引他的只是叶穗与他记忆深处的女人有着相似的性情。在黎昊的照顾下,叶穗逐渐对黎昊产生好感,但她在为开发区设计方案时,偶遇初恋男友岳子明,导致芳心大乱,而此时黎昊前妻柳含烟的突然出现,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 一只食素的狼

    一只食素的狼

    本书为“微阅读1+1工程”系列丛书之一,精选了微型小说作者长期创作的精品作品,集结成书。本书作者用朴实无华的笔触,从一个个温暖感人的小故事中,讲述了人间的真、善、美。情节生动,笔调幽默,立意新颖、情节严谨、结局新奇。读者可以从一个点、一个画面、一个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小说的一种智慧、一种美、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一种新鲜的思想。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社

    古社

    民国末期公元1949年,南京被解放,而在这座城市中,有一位性格严谨刻板和有着令人敬佩、冷静沉着头脑的侦探师钱爷(民国版福尔摩斯)。通过他独创观察和推理方法侦破出一件件的杀人案件,而背后有着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剧情根据民国史记有所改编而成,介意的小伙伴,勿扰!
  • 妖仙说

    妖仙说

    一场人和妖的恋情,在时间的长河中一切都将变得虚无缥缈。
  • 躺在轮椅上的姐姐谁之过

    躺在轮椅上的姐姐谁之过

    姐姐挥着巴掌扑过去,要搧妹妹一个嘴巴子。妹妹一个侧身,结果,姐姐却扑了个空,摔倒在地……姐姐躺在了轮椅上——妹妹推着躺在轮椅上的姐姐,在阳光下,慢慢的走着……
  • 苍閝

    苍閝

    道义崩塌,障月之所以障月,是因为成魔的路上见不得光明,光明之所以光明,仅仅因为人们这样尊称道义。成魔还是成佛,都是白骨累累的路,然业火化灰,英灵不散,所以不孤独!
  • 羽木日记

    羽木日记

    不懂爱情,却要装作一副看得十分透彻的样子,真当爱情来了,堕落了,然后迷惘了,原来我的爱情就像我的人生一样,任何时候都经不起考验。人生可以选择逃避,但是已经来到的爱情,我一逃,就散了。(本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 魔法书之碎片

    魔法书之碎片

    我无意中得到一本无字书,发现竟然是一本魔法书,也因此彻底改变了原本的生活。此时却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盯上了我。我的命运将会怎样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父亲他是谁

    我的父亲他是谁

    她,一位还不满十八岁的少女,因为家庭原因,漂泊异地他乡去打工,作为童工她,怎样才能在陌生的城市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终于苍天不负有心人,她在几乎绝望的时刻突然又巧遇分别两年多的校友,出手拯救了她,从此与他开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纠葛,两人同居后竟然怀上了一个不该来到世界上的孩子……她,一位十三岁的幼女,在母亲林依依离开家乡去深圳打工后不久,不幸被父亲强暴。命运坎坷的她是否还能坚强地面对自己不幸的人生!小说《我的爸爸他是谁》倾情为你解读!
  • 元粉的奋斗

    元粉的奋斗

    自称张弘范后代的张元觉得自己没生在好时代,元粉无用武之地,只能宅在家中上网。一边要解决生计找女友,一边要洗白蒙元斗皇汉。人生无聊且忙碌,兴奋点在哪里?且看讽刺喜剧小说,一个元粉的网上网下奋斗史。大哉钱元!大汗保佑元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