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92400000009

第9章 :你是可爱的家长吗?

家有小宝,责任比天大。深爱孩子,便会倾尽所能为他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机会。然而什么才是“最好的”?什么又是“最适合的”呢?

电视剧《蜗居》里有句经典台词:“一包尿布一百多,一罐奶粉一百多,这一进一出都是高消费。”其实,这还仅仅是孩子在婴幼儿阶段的喂养费用。当孩子渐渐长大后,需要支付的支出教育费用就更不用说了。难怪有人感叹“养个孩子比供套房子还辛苦”。

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想尽千方百计把孩子送进早教班。于是,我们经常看到兜着尿不湿、尚在牙牙学语、不会走路甚至含着安抚奶嘴的小不点儿背着迷你小书包进了学校。

6个月的宝宝学爬行,1岁多的学音乐,3岁的则借助教具学习加减乘除……

但这样做,真的对吗?

每个孩子其实都是天才,但错误的教学方法不但不能帮助他们成才,反而会扼杀他们的潜质。

一、“6+1”模式下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与溺爱

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当家长被问及是不是溺爱孩子,大多数都会摇头。而如果被问到是不是过度保护孩子,我想很多家长会迟疑,因为在爱孩子、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度”的把握确实很难界定。

其实“过度”与否很好区分,首先看孩子是不是任性,是否“事事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表现出来的任性,大多源于两种原因。第一种来自“第一反抗期”。当孩子会走路、会说话、会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就会萌发脱离家长控制的意识,这个阶段是第一反抗期。对孩子的这种表现,大人不要刻意去批评,应当是批评和冷处理两种方法相结合。

而另一种则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与过度保护造成的。这种任性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种是孩子经常对爸爸妈妈提出各种要求,有的要求合理,有的要求不合理。如果爸爸妈妈不管合理与否都满足孩子,那么一旦某一次孩子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表现出任性。还有一种任性是爸爸妈妈在孩子面前的表现不一致造成的。现代家庭结构很简单,孩子在家里一般都没有兄弟姐妹,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孩子和家长在一起,会观察他们的言行,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不一致,孩子就会很容易利用这种不一致。例如妈妈不答应的事,就去找奶奶,奶奶疼孙子就满足了孩子的要求,久而久之便形成任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孩子因为要求没得到满足而任性地哭闹。比如在商场里看到想要的玩具或零食,不给他买就哭闹,甚至在地上打滚,赖着不走。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想要这个,要先知道理由再决定是否满足他。孩子的要求如果合理,当然可以满足,但如果是不合理的,就一定要拒绝。拒绝的时候,不要生硬、冷漠,要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法去拒绝他。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通常是比较有效的。也可以冷处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怕丢面子,不要因为孩子在大庭广众之下哭闹,觉得不好意思,所以赶紧妥协,这恰恰会给孩子一个观念——爸爸妈妈怕他在人多的地方闹,这个方法很有效果。那么下次他会一如既往,如法炮制。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家长绝对不能妥协,而且孩子安静后,要进行必要的惩罚,让他知道他今天的表现是不好的。

有一天我在世纪金源逛商场,遇到一对母子向我问路:“请问电影院在几层?”

我说:“就在五层。不过金源的电梯很多,不好找,你要走到最东侧从E01电梯上去。”

“谢谢!儿子,谢谢阿姨!”家长不仅自己道谢,还让儿子跟我道谢,我当时就意识到这是一个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注意教育孩子的家长,她非常有心,连这样的小细节都不放过。

于是我就说:“正好我也去电影院,我带你们去吧!”

其实我这样做,是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懂礼貌能赢得别人的喜爱,得到奖励。

家长欣然同意。我们没走多远,儿子就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我累了,咱们打车吧!”

妈妈说:“你看汽车都是在马路上跑的,哪有在商场里跑的?没有车,我们只能走路。”

儿子依旧不想走,继续跟妈妈撒娇,“我真的走不动了,一点儿力气都没有,妈妈抱我吧!”

儿子看起来四五岁,胖胖的,妈妈抱起来应该比较吃力。我正想着,只听孩子妈妈说:“你都长这么高了,在商场里还让妈妈抱,多不好意思呀,会让人笑话的。昨天你在幼儿园比赛时还得了第一名呢,咱们俩比赛吧,看谁走得快。”孩子一听马上快步跑到前面去了,还得意地回头看了看妈妈。

这位妈妈的教育方式,我很赞赏。孩子提出的要求不合理,妈妈拒绝得很坚决,也很有技巧。她没有纵容孩子,而是通过鼓励和表扬增强了孩子自己走的信心,纠正了孩子的任性。

商场其实对孩子来说处处充满了考验。我迎面又遇到一位妈妈带着一个4岁多的小男孩,孩子手里举着一个“奥特曼”。小男孩一边走一边跟妈妈说:“快点快点,咱们快去‘乐酷’打娃娃。”

“奥特曼”自然吸引了原本想去看电影的小男孩,但“乐酷电玩俱乐部”里琳琅满目的玩具和电动游戏更具魔力,于是他扭头对妈妈说:“咱们也去‘乐酷’玩玩吧!”

妈妈看了看时间说:“电影快开始了,今天没有时间去乐酷了。”

“就去一会儿,就玩一会儿就出来,行不行?”孩子眼中满是期待。

如果换作我,也许会跟孩子约定一个时间,比如10分钟或者20分钟,来满足他的要求,只要他能够遵守约定时间即可。

然而这位妈妈的答复却让我有些意外,她拿出电影票对儿子说:“妈妈的钱已经买电影票了,没有钱再去乐酷玩了。”

“那怎么办呢?”儿子非常不甘心。

“你要先决定好了,是看电影还是去乐酷?只能选一个。如果你真的想去乐酷,咱们就到电影院门口把你的电影票卖掉,然后才有钱去乐酷!”

孩子认真地想了想,“我去试试。”

“但是有可能没有人买你的电影票,那怎么办呢?”我忍不住问小朋友。

“那就没辙了!”孩子叹了口气,样子可爱极了。

到了电影院以后,孩子开始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看到很多小朋友牵着大人的手进进出出,他有些犹豫,然而妈妈却不着急催他,一直耐心地等他自己决定。我原本很想看小朋友怎么把电影票卖出去,然而最终他还是决定跟妈妈去看电影,并约好下周再来“乐酷”打娃娃。

在生活中,孩子常常会受到外界的诱惑与干扰,如何帮助孩子建立分辨、排除干扰、坚定决心的能力,就在于父母的坚持。在去电影院的过程中,孩子不停地提出要求,妈妈总是巧妙地解答并引导孩子最终完成了计划。如果妈妈稍有妥协,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抱了他,他会要求去玩别的游戏项目;带他玩了,他有可能突然想吃好吃的了。家长如果不能有效地引导孩子,就会被他们牵制,结果将离自己的初衷越来越远。

孩子其实是讲道理的,关键在于大人如何引导。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感受,孩子是典型的“两面派”——在家里和家外不一样,听老师的话,不听父母的;或者听父母的,不听爷爷奶奶的。比如孩子在幼儿园能自己吃饭,回家后妈妈不喂就不吃;在幼儿园能自己系鞋带,回家后就不自己系。

大人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孩子的这种表现是大人过分溺爱、过分保护造成的。为孩子做得太多,替他们做了许多他们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反而会使孩子应有的自信和独立能力减少,依赖性越来越强。这不但会影响孩子的自理能力,有时也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发展。

比如,我们有的家长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全主动输给孩子,让他赢。长此以往,自然会造成了孩子“输不起”的性格,做游戏输了不行,在幼儿园没得到老师的表扬不行,画的图画没上光荣榜不行……现在“输不起”的孩子,在将来会无法承受挫折。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时时处处接受考验的不仅是孩子自己,更多的时候其实是家长。比如,两个小朋友发生冲突了,家长怎么去处理呢?好多家长会采用这样几种方法处理:

1.“以后不许和他玩了。”

2.“他打你,你不会也打他吗?该出手时就出手。”

3.“敢打我儿子!我抽不死他!”——于是两个家长打起来了。

家长自身都缺乏解决矛盾的方法,又怎么能教导孩子呢?对待孩子不能过分疼爱和保护,不能溺爱,不能娇惯,不能过分包办代替。否则会导致孩子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都很差。

溺爱不是爱,是害,真正爱孩子就要为孩子今后发展得更好,生活得更幸福着想。

二、“望子成才”对孩子期望过“高”带来的隐忧

“天才小孩”贪玩落败,“全才儿童”喜获桂冠!

这是今天在报上看到的关于我们举办的“智慧宝宝思维大赛总决赛”的报道,刘青真不愧是知名记者,这样的标题一定能吸引不少家长的眼球。

想想当时的情景,真的是感触颇多。

8月的第二个周日,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而对于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位宝宝和他们的家长来说,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我们学校组织的“第一届智慧宝宝总决赛”正式拉开帷幕。

有宝宝的地方,就是快乐的城堡。

比赛规则是这样的:宝宝们根据年龄进行抽签分组,然后进入各自的比赛场地,进行创造力、记忆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五大能力的比赛。

与其说这是一场比赛不如说这是一场表演show,宝宝们的表现令家长们拍案叫好。抽象而复杂的题目,小宝宝们应答自如,甚至会有出乎意料的答案。这恰恰证明了思维训练的益处——引导和启发孩子自己寻找答案,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也不是预设的。所以这也是一场收获惊喜与感动的毕业典礼。

原本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但当比赛结束宣布分数的时候,有人跳了出来。

来自沈阳的奕龙的妈妈,一直坚信自己的孩子是超常儿童。但比赛结果,奕龙没有能够进入前三名,她情绪有些失控,指责比赛不够公正。

对于奕龙妈妈的质疑,我并没有感到紧张,只是有些遗憾。

奕龙的妈妈化着时尚的彩妆,穿了一件蓝色绣纹贴身礼服,耳际与颈部佩戴着奢华的珠宝,脚上是质地非常好的高筒皮靴……装扮与衣着虽然有些夸张,但是很抢眼也很隆重,看上去就像是要出席时尚品牌发布会或者走电影节红地毯的女明星。但事实上她今天只是为了能在儿子获奖的那一刻,在合影的时候能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为此她还带来了专业搞摄影的朋友,专门为儿子抓拍特写。

她满脸气愤地说:“我们家龙儿很聪明,他3岁的时候我就带他去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做过测评,智商140,绝对的超常儿童。我们在幼儿园托班上完跳中班,现在才3岁6个月,就上大班了。幼儿园的老师都夸他。真没想到,居然会在你们这样一个游戏性质的比赛中连前三名都没有拿到,这太不可思议了。”

奕龙妈妈认为我们的比赛设置有问题,她说:“现在的孩子心灵很脆弱,这种非正常的打击一定会给龙儿今后的成长带来阴影!”

面对家长,我们永远要心平气和,虽然她有些上纲上线,把原本简单的问题弄得有些复杂,但我还是要耐心讲解。

我其实担心的是奕龙妈妈的情绪会影响到奕龙。宣布比赛结果的时候,奕龙的表情其实很平静,没有任何不快,也许在他的意识里根本没觉得自己失败了。他只知道那是一场游戏。而且为了所有的小朋友都不受到伤害,我们给每个人都准备了礼物,这些礼物的外包装是一样的,我们不想让某几个小朋友的胜利打击其他小朋友。然而当奕龙妈妈怒气冲冲地站起来指责的时候,奕龙的脸色都变了,拿在手里的礼物也掉在了地上,还好有老师立刻把他抱走了。

“您先别着急。”我给奕龙妈妈倒了一杯水,“如果我说今天的比赛结果,您要负一大半的责任,您肯定不承认,对吗?”

她立刻瞪大眼睛,仿佛就要把那杯水泼在我脸上。

“稍安!”我叹了口气,又是一个望子成龙的妈妈。

“刚才奕龙在比赛的时候,您有没有仔细观察整个过程,每一个细节您都观察到了吗?”我问。

“当然了!”奕龙妈妈十分肯定。

“当然没有!”我叫同事把DV里的录像倒入电脑,打开以后请奕龙妈妈仔细看。在比赛过程中,她一直在指挥朋友给奕龙拍照,甚至有两次被我们的工作人员制止,因为怕她干扰到宝宝们的比赛。

“您看,老师说完指令出示完题板之后,奕龙在做什么?”我指着屏幕让她仔细看。

画面里的奕龙不是在啃手指就是坐在椅子上转来转去,或者低着头搓着自己的衣角。比赛开始后很长时间,他还在左顾右盼,经老师的再三催促,他才开始摆弄桌上的材料,一副不专心的表情。

“怎么会这样?他根本没有认真答题!”奕龙妈妈差点儿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听带他的老师说,他其实很聪明,跟您陈述的一样,在前两天的热场体验训练中,每个游戏单元,他都积极参与并有很好的表现。但是今天正式比赛却大反常态。您说,这是为什么?”我问。

“我怎么知道?”奕龙妈妈脸色变了又变。

“昨天下午和晚上,我们带着宝宝去水上世界玩,还有晚上的亲子晚会,您和奕龙都没有参加,能告诉我是什么原因吗?”

其实我早就知道了原因。这些从外地来的家长和小朋友都被我们集中安排在附近的酒店休息。我们还特意安排了值班老师巡房。听值班老师说,整个下午和晚上,奕龙妈妈都带着奕龙在房间里复习,做各种益智题目,连晚饭都是我们的老师送进房间的。

“我带他复习来着。”奕龙妈妈说。

“我能理解您的心情。可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出去玩了,您却把奕龙留在屋里让他做题目。您考虑过他的感受吗?”正说着话,门被推开了,奕龙走了进来,小脸上满是畏惧的神情,定定地注视着妈妈。

我走过去把他抱在胸前,用手轻抚着她的脑后,心理学家说过,这是孩子最喜欢的抚触。当他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母亲就是用这样的姿势托着他们的头,给他们喂奶,哄他们睡觉。所以这样的抚触最容易让孩子获得安全感并且与你真正亲近起来。

“龙儿,告诉老师,刚刚你为什么不认真做题,你在想什么?”我细声细气地问。

“不喜欢。”奕龙看了一眼妈妈,又趴在我耳边小声说道,“昨天他们去玩了,我在屋里做题。今天还让我做,我不想做了,我想玩。”

“想玩?什么时候不能玩,非得比赛的时候玩?!”奕龙妈妈一肚子火,自己的精心备战却成了孩子在赛场上溜号的原因,这实在令她难以接受。

我告诉她孩子的智商很高是件好事,但千万别让它成为包袱、成为给孩子“加码”的理由。智商只是一个参数,并不代表什么,在重视孩子智力发展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孩子的社会性能力和个性塑造,因为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思维、学习以及今后的成长和生活。比如,妈妈为了让超常儿童保持不败战绩,带着他牺牲游戏时间来做题,出发点是好的,却过于注重比赛本身,过于重视结果,忽略了孩子的天性,也没有帮奕龙建立比赛的规则意识,以至于他最终因为“贪玩”而输了比赛。

我的话不知奕龙妈妈听进去了多少。活动结束后,我们的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动物园海洋馆玩,以此作为对所有小朋友的奖励。临出发的时候,奕龙妈妈却带着奕龙离开了。她说她还想去一趟中科院,看看孩子到底是不是超常儿童。

看来,她的观念一时还是转不过来。

奕龙妈妈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又接到了孟孟爷爷的电话。孟孟是本次比赛的冠军,也就是媒体报道中的“全才儿童”。围棋、钢琴、国画、英语、思维甚至是拉丁舞,他样样都会。他每周报的学习班时间,比大人的40小时工作时间还要长。每天像赶场一样奔波于各种培训机构,很辛苦,但他很懂事。记者问他是否羡慕别的小朋友有更多玩的时间,他会说“现在少玩一点儿,多学点儿东西,以后长大了就可少吃苦”,脸上是一副小大人的表情。

这一次获奖,孟孟爷爷带着小孙子还未回到上海,就已经把喜讯传了回去。孟孟所在的幼儿园更是把孟孟夺冠当成一件大事,在幼儿园里早早地贴上了喜报,拉起了横幅,要给孟孟开庆功会。爷爷打电话来说,他在报上看到本次比赛的报道写的是孟孟等三位小朋友获得了前三名,并没有明确写出三位小朋友的名次和顺序——意思是从报道上看不出孟孟是第一名。

其实这并不是失误,只是记者在报道时,特意没有强调名次,而更关注孩子们的参与情况和活动本身的意义。

就因为这样,令孟孟的爷爷大为恼火,要求重新报道或者他们自己出钱重新刊一篇稿子。

一场比赛,不仅是孩子们的比拼,而且更多地透露了家长们的心态。

不管是冠以“天才儿童”称呼的奕龙,还是“全才儿童”的代表孟孟,都令我心疼,因为在漂亮的光环下,家长的心态其实并不平和,他们把自己的想法下意识地加到了孩子身上,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很多时候,家长都无法承受挫折,那还如何教育孩子呢?

这场比赛,有人尝到了胜利的喜悦,有人体会到了出局的怅然。但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孩子的表现,会发现落选的孩子们虽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绩,但他们并没有为此而难过,他们很快就能和别的小朋友一起去玩了,而且玩得很开心。心里失落,经受不了挫折的其实是大人,孩子们甚至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不开心。家长的不愉快情绪会很快地传染孩子,给他们造成影响。

你想让自己的宝宝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是最好的榜样!

三、不要将学习成绩不好归咎为学习态度不端正

萧萧的爸爸是IT精英,妈妈是精算师,在他们的预想中,孩子应该有良好的数学基因,逻辑思维能力应该非常出众。然而让他们失望的是,萧萧恰恰在“数”的能力方面相对较弱。

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爸爸妈妈不能接受,于是对孩子进行强制性的训练:他们在孩子的房间里贴满数字,只要孩子一睁开眼睛,就教他认数字、做运算、背口诀……但事与愿违,他们所做的一切不仅没起到作用,反而让萧萧对数字产生了极大的恐惧心理。

我见到萧萧的时候,发现他不像一般的小男孩那样活跃,有些害羞,总是小心翼翼地看着爸爸妈妈。此时,萧萧的爸爸还一直强调,“萧萧的基因没问题,智商没问题,就是学习态度不好,比较懒惰,一让他认数字、做题,他就犯困或者溜号。我们就是想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态度,要不然以后上学肯定成问题……”

“先别急着给孩子下结论。”我打断了他。当着孩子的面,对孩子做这样的评价,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果然,萧萧低下了头,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于是我没有按照事先约定好的,直接带萧萧去测评室,也没有拿出符号类的测试题目来考他,而是把他带去游戏教室让他跟其他小朋友先玩一会儿。

然后我拿了一份内部刊物给萧萧的爸爸妈妈,让他们一起看,限制时间,并且看完后需要简述其中的主要内容。

几分钟后,爸爸看完了,妈妈还没有。整个过程中,妈妈有好几次停下来看了看我,又看了看爸爸,最后皱着眉头继续坚持看下去,还没等她看完,时间已经到了。

妈妈有些尴尬,用眼神扫了一眼爸爸,仿佛有些不信,“你看完了?”

爸爸点了点头。

“说的什么?”妈妈问。

爸爸把大概意思用自己的话复述了一遍。

爸爸妈妈的目光都紧盯着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让他们读这篇文章。

我反问,同样一段文字,爸爸看完了而妈妈还没有看完,这是什么原因呢?

“他看东西比较快。”妈妈说。

“您看到的是结果。”我说,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视觉聚集。

这是一种能力。

视觉聚焦能力强的人,看东西的速度会比较快,能够在更短的时间里理解、吸收、转换文字的内容。相对而言,视觉聚焦能力弱的人就比较吃亏。我们常常会发现这样的事实,两个人一起看一页书,其中一个人总是先看完并要求翻面,而另一个人总是会看得慢些。在看室外张贴的通知时,会有人扫一眼就知道全部内容,而其他人则要逐一阅读每个字,甚至要用手指着逐字阅读之后才能明白全部内容——这就是差异。

这种差异体现在孩子上课时,则更明显。同样的学习内容,对于视觉聚焦能力差的孩子来说,就比较费时、费力。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老师教课,同样的一堂课,每个孩子的吸收程度却大不相同。视觉聚焦能力弱的孩子更容易累,所以会不由自主地做一些小动作来调节,看起来是孩子的学习态度不好,而事实却是由于这方面能力的缺失和缺乏适当的调试。

就像刚刚在阅读的时候,爸爸专心致志,而妈妈却有几次溜号,是不是妈妈的态度不好呢?

萧萧爸爸和妈妈都没有说话,我看得出他们在斟酌我所说的话。

那么萧萧数学差,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真的像爸爸说的,他懒惰、他注意力不集中吗?不能轻易给孩子下结论,更不能当着孩子给予负面的评价,这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不足,原本“会的东西”也可能变成“不会”。

接下来我选择在游戏教室和萧萧开始对话。选择这里,是因为这里的氛围比测试室轻松。一个经常被父母打击的孩子,太需要轻松的氛围了,所以我尽量让测试看起来像是做游戏。我先拿给他一张图,上面有一组树叶,我请他记下来,然后更换了一张,这张上面有许多形态各异的树叶,其中包含他刚刚看到过的那组,题目就是让他把那一组找出来。

萧萧一下子就找到了。当他用小手指着正确答案时,爸爸妈妈的表情才稍有缓和。

然后我又出示了一组数字,同样让他记住,再拿出另外一张满是数字组合的测试纸,让他来找。

这次他没有找出来。

“你怎么不仔细看,想什么呢?!”爸爸忍不住发火了。

我示意他稍安,然后问萧萧:“为什么你刚刚可以轻松地找到树叶,现在却不能找出数字呢?”

萧萧想了想,特别认真地对我说:“因为树叶圆圆的,大大的,叶子里面还有很多小道道……”

虽然他还不能说出那是“叶脉”,但是没关系,已经很好了,这说明他可以观察到事物的基本特征,然后运用简单的规律记忆方法记住,再通过相似当中找不同的排除方法,找到正确的答案。

这证明孩子的基本能力还可以,但数字组合没有找出来,又是为什么呢?

“6、8、9、1、0……这些数字你不认识吗?你好好看,这些你都学过。”妈妈忍不住提示道。

孩子看着妈妈的眼神有些无辜。

我问妈妈:“您怎么来记这组数字呢?”

“念一遍,就这几个数,这不一下子就记住了?”妈妈说,“这孩子也不笨呀,怎么这么不开窍?他就是不喜欢数字,一遇到数字的题目就犯晕。”

“萧萧,老师告诉你一种方法,你能把它们都记住,你信吗?”我说。

“真的?”萧萧将信将疑。

我先告诉萧萧这组数字除了“1”之外,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一个封闭的圆。

萧萧按照这个方法很快在一堆数字中找到了这组数字。

然后我又换了一种方式,告诉他这组数字是从6~10,中间少了一个7。这样他也能很快把数字记住,而且即使过了一会儿也不会忘记。

后来我们又做了一些数字类的游戏,萧萧兴趣盎然,除了我教给他的几种特征以外,他还会自己找规律,什么它们是连着的(指相邻数);前几个数相加等于最后一个数;它们其中都有0;都有2;都有单数。

整个测试做完,不用我跟萧萧的爸妈过多解释,他们已经知道不是孩子不喜欢数学,也不是孩子学习态度不好,更不是孩子智力有缺陷,而是自己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障碍和困难,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调整,而不能只看结果,把学习效果的好坏归咎于学习态度的好坏。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习惯性地把学习成绩、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归咎于孩子学习态度不端正。比如在课堂上,某个小朋友不注意听讲,动动小手,踢踢前边座位小朋友的椅子,或是玩玩橡皮……我们就会说:“瞧,某某注意力不集中,又做小动作了。”

其实这只是孩子的一种自我调节。真正的原因还在于能力的偏差,他不能从课堂学习—探究题目—思考答案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和满足。因为他不能完成这个过程,自然也就觉得没有意思。

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并不是态度而大多是能力和方法,做家长的,需要细心观察,需要懂得从现象看到本质,这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帮助他们成长。

四、“开心就好”的放养策略

有很多家长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早教机构“圈养”起来,而迥然不同的另外一种做法就是“放养”。

相对“圈养”,“放养”似乎是一种更时尚、更科学的培养模式,因为越来越多的家长们会发出“孩子太累了”的心声。这个时期的孩子,应该根据自然天性发展,不必苛责他一定要学会什么,而是尽情地玩耍,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有个朋友是国内某权威育儿杂志社的主编,也是成功的企业家,他就是“放养”策略的代表人物。

他是一个来自内蒙的典型的硬汉,从小在草原上长大,也因此养成豪爽果断的性格,为人坚定,做事执著,在他心里,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在事业和生活中,他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他有一个儿子叫小俊,很早的时候我就问过他:“作为育儿杂志的主编,有如此丰富的育儿经验和时尚的育儿理念,你会如何教育你的儿子呢?”

他告诉我两个字:“放养。”

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有人把这个词用在孩子的教育上。

看到我诧异的神情,他笑了,点燃手中的烟斗狠狠嘬了一口,推开窗子向外望去。他说他从小长在草原上,马背就是他的家。在草原上,男孩子的成长总会伴随着摔跤与各种各样的危险,还没有学会走路就被扔在马背上,从马背上摔下来,有时会跌入厚厚的草丛,有时会重重地摔在土坡上。摔的次数多了,就掌握了技巧,知道摔下去的那一刻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姿势才不会受伤。慢慢地,他的骑术也练了出来,身体越来越强壮,还掌握了很多在自然界中生存的本领,比如要去几十里外的地方上学,晚上走在一望无际的草原,如何辨别方向,如何躲避凶猛动物的袭击……最终安全到家。

即使这样,也还是会独自面对很多危险。他指着自己的额头说:“你看这儿有一块伤疤,就是狼抓的,那天如果我爸爸妈妈晚来一步我就被狼吃了。那是因为放学之后我去同学家偷喝马奶酒,醉倒在路上,一直睡到夜里。我爸妈和附近的乡亲来回找了两遍,都没找到我,因为我当时躺在一米来高的草丛里。人是看不到的,但狼能觅到。”

“真危险。不过你的爸爸妈妈似乎对你太疏忽了!”我忍不住皱眉,在我的观念中,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生了孩子就要好好带,要给他提供安全、舒服、健康的环境,不能出任何差错。

他笑了,“最后还是我爸和我妈把我从狼口里夺下来的。你知道吗?我爸跟狼搏斗,我妈以身喂狼,后来我爸将狼引到一个雪窟窿里,最后集合众人之力才生擒了那只狼。那一幕我永远不会忘记,从此以后,我知道在草原上应该怎样去做一个男人,又该怎样用力量和智慧去对付一头狼。”

是的,爱孩子并不是把他永远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藏于温室之中。因为孩子迟早有一天都要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面对未来的路。

“可是你看!”他指着窗外的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颇有些无奈地说,“在这钢筋混凝土建构起来的城市里,我上哪里找草原、找骏马,让我的儿子体味这一切呢?所以,我只有放养,让孩子自由发展,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给他限制,也不灌输他知识,一切顺其自然。”

“自然最好,开心就好。”这其实也是越来越多年轻父母的口头禅,也许这样才是真正地对孩子好吧。

好多年以后,在一次春节聚会上,我又遇到了这位老朋友。再次聊起孩子的现状,骄傲的父亲神情有些无奈,原来儿子上了小学以后,他常常被老师请去谈话。

首先,孩子的规则意识很差。上课的时候,突然就大声地叹口气,旁若无人地说:“没劲。”老师当场愕然,立即反省是不是自己的授课内容不吸引孩子。

接下来没过几分钟,孩子又突然从椅子上站起身推门出去,老师叫他,他回答:“我累了,我想回家睡觉。”

老师说现在不能回家,他便躺在地上不起来了。

而且,几乎没有小朋友和他玩。因为他的表现太古怪了,别的小朋友也许会在书包里放几张小贴画、小布偶,带到学校玩,或者塞些平时爱吃的零食,可是他竟然会带蜥蜴和蛇来学校。而且他说,这是他的宠物和好朋友。

这个我绝对相信,因为有一次我本来要搭他爸爸的车去办事,结果车里放了一条蟒蛇,差点儿没把我吓死。记得当时他爸爸还笑着说,这是孩子点名要的礼物。还说男孩子就是应该什么都不怕,才算是有胆识。吓得我落荒而逃,还做了好几天噩梦。

“这些还只是次要的,孩子的学习情况怎么样?”我问,因为在我看来,很多随性的男孩,虽然经常会做些在成人眼中“出格”的事情,但是学习成绩往往都是出类拔萃的。

“不行。不是跟得上、跟不上的问题,他现在非常排斥学习。”

我想很多孩子在入学前都或多或少学习了一些拼音、数字,而他的孩子在学前阶段什么都没有接触过,一上学,突然面对大量的新知识,他有点儿手足无措,自然会排斥,不愿意学习。在学校里他也会觉得处处受限制,与过去的“放养”相比,现在的学校生活就是“圈养”,孩子感觉非常不适应,情绪很不好,自然也没多少心思学习。

“我原以为男孩子做一些出格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没想到现在他却成了老师眼里的‘坏孩子’。”原本骄傲的父亲脸上满是无奈和懊悔。

看来,小俊爸爸的“放养”策略至少从现阶段看是失败的。

“放养”和“圈养”究竟孰优孰劣?当然是各有千秋,最重要的是不能极端。适当的放养,符合孩子的天性,也能够让孩子快乐无忧地自然成长,有助于培养孩子开朗、健康的个性。然而适当的规范约束、适合孩子特点的早期教育,对于孩子今后顺利升入小学,迎接长达十几年的学生时代也是非常必要的。

“顺应天性”、“任其自由发展”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家长要考虑孩子将要面临的成长环境。孩子不是独立存在于社会之外的个体,从幼儿园、小学直至中学、大学,在人口基数如此大的国内教育环境下,竞争与从众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孤立地看,我们不提前让孩子学英语、学拼音、学算术,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上了小学,一个班四十个孩子中,三十八个都学过了。设想一下,老师将如何把握进度呢?没有学过的小朋友与学过的小朋友在同一平台竞技,本身就有失公允,但这是现实,是孩子要真切面对的。

当孩子还不能做出选择的时候,家长们要慎重地帮孩子做出正确的决定,帮孩子从小建构起应对将来各种挑战的能力,不仅仅是认多少字,背了多少唐诗,会10以内的加减法。早期教育要强调个性,适合孩子自身的特点,量身定做,以培养能力为主。

我真切地希望所有的家长给孩子送去的都是“渔”,而不是“鱼”。

五、“超常儿童”该不该跳级?

今天梓赫的妈妈下课后特意问我,要不要让梓赫去考育民小学的超常班。这是本周第五位问我同样问题的家长,说实话,我一时很难答复她。

育民小学的超常考试从2001年开始,每逢单年招生一次,当时有400多人报考,最终有30名孩子入选。然而刚刚过去的一年报名人数已增至1560人,一试之后会有240名孩子进入二试,二试后将有70名孩子进入试读,试读后再录取其中的60名作为超常生。

这样的筛选程序让有些家长戏言“这是提前到来的高考”!

那么特长班与普通班到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又如此吸引广大家长呢?

在北京育民小学上特长班的孩子,将用4年时间读完小学,然后升入北京八中读4年中学,14岁考大学。

用8年的时间,完成常人12年的学习任务,时间成本节省了三分之一,日后在充满竞争的职场中,孩子们将会比同龄人更从容也更有优势,因为他们提前了4年。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家长们就为了教育质量的问题,费尽心思。家长携带着孩子为了进重点小学而拼尽全力。因为一方面,重点小学都有严格的入学考试,孩子们需要顺利通过考试,另一方面,就要看家长们的财力了,如果居住地不在重点小学的招生范围,就要交纳数目可观的赞助费,更有甚者,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好小学,就在重点小学附近买房置业。

程程妈妈前不久就在世纪城附近看房子,目的就是想让程程以后能进中关村三小。看来看去,她看中了一个老奶奶家的单居,出价到100万,老奶奶仍不出手,程程妈妈讲出实情,希望老人家体谅她是为了孩子以后上学。而老奶奶当即答复道:“在这儿看房子的人都这么说。这房子不卖150万,我自己留着给我重孙子上小学用。”

程程妈妈差点儿气晕。

这就是家长们现在必须面对的教育环境。上好小学,才能上好的中学,最终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从好的大学毕业,才能找到好工作,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才有优势。为了孩子的成材计划,家长们每走一步,都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育民小学的超常班不仅满足了家长们让孩子上“好小学”的期望,也一并解决了将来升入“好中学”、“好大学”的棘手问题。于是这样的学校,更受家长们青睐。

但这对于孩子本身的成长,真的好吗?

所有的家长都听过“拔苗助长”的故事,我们的孩子到底是超常儿童,还是被生生拔起的幼苗呢?

育民小学超常班的教育模式我不甚了解,更没有追踪从2001年起就在超常班学习的孩子的成长情况,所以没有发言权。

但在我们思维学校,我也接触到了不少类似的案例。

张然是一个特别可爱的小男生,而且很漂亮,因为他爸爸妈妈的基因实在是太好了。然然皮肤白皙,眼睛大而明亮,长长的睫毛忽闪忽闪,还有可爱的元宝嘴,什么时候都像是在含蓄地微笑。你一看到他,就会毫不吝啬地把“漂亮”、“可爱”、“帅气”这些形容词都送给他。不仅如此,这个孩子的性格也非常好,聪明且勤于思考,耐心沉静,做事稳重,丝毫没有这个年龄段小朋友特有的浮躁。

在思维课上,他反应很快,总是第一个做出答案却并不忙着举手抢答。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会认真地检查自己的答案,在确认无误后才举手。我见过不少智商在120以上的孩子,他们能一眼看出答案,甚至在老师没有说完指令时就开始抢答,所以难免会说错或有所遗漏。就像人们常说的,聪明的孩子难免会有点儿“浮”。

然然却不一样,他的思维习惯很难得。所以他很快就成了班里的尖子生。通常当他轻松做完第五页的思维题时,其他小朋友第一页还没有做好,于是,老师会给他增加一些有难度的延伸题目。

当整个级别的学习都完成以后,我们会给小朋友安排一次期末测试,以考察小朋友对训练内容的掌握情况,同时这也是对主课老师教学质量的一种评估。这样的测试通常是由我来做——选择一间相对封闭的测评室,和被测试的小朋友面对面,我用最简单明确的话语说出题目,不作引导,不给任何暗示,完全由小朋友来完成操作或指出答案,当然,有时间要求。

对于学前期的小朋友来说,这是难度很大的挑战。因为对他们而言,我是陌生人,不是他们平日所熟悉的主课老师。而且考场的气氛也不同于教室,没有别的小朋友在身旁,也没有玩具,甚至没有任何装饰,只是一桌一椅四面墙的密闭空间。测试过程中更不会有任何提示,3~6岁的小朋友能够在这样的氛围中完成题目就已经很难得了,还要考查正确率和每一道题目的思维过程,确实是一种挑战。

这个测试,最考验的是小朋友的功底。许多小朋友还需要仰着小脑袋要求我“你再说一遍”来重复命题,或者对我说过的指令不能完全领悟。

然然的表现仍然很突出,每当我说完一道题目,他都会安安静静地看着测试题本,很快指出正确答案。

测试结果出来了,毫无疑问,然然的测试成绩是最棒的。

然然妈妈跟我们商量是否可以给孩子安排跳级。思维班的课程在学前阶段有九个级别,不是根据孩子的年龄而是根据孩子的智力结构、思维水平来分班定级的。所以在每个级别结束以后,根据测试结果,是可以跳级的。我们通常会考察三个方面:一是孩子本身的思维能力,二是孩子的个性、社会性水平,三是家长是否有时间辅导孩子完成家庭思维游戏训练的那部分内容。

也就是说,孩子光聪明是不行的,还要看他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性格是否健康开朗,家长是不是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做好过渡。

然然三个条件都符合,家长又十分期盼,我们便为他安排了跳级课程,他学完五级后,直接进入了七级的课程。

七级的课程,增加了大量符号类的抽象题目,随着难度梯次的拉大,老师明显感觉然然有些吃力。然然的可爱,就在于他有良好的个性和正确的思维习惯,但现在他不再是班上最优秀的那一个了,即使他还是非常刻苦。有好几次课间休息的时候,我都看到他一个人还在摆弄思维材料,继续课上没有做完的训练科目。看到他一脸严肃地跟自己手中的课业较着劲,我心里有些自责。

从“鸡头”到“凤尾”这个变化,孩子真的顺利渡过了吗?

然然是因为个性好,所以能坚持得比较久,能牺牲休息时间去研究、去探索课业。如果他不是这样的性格,受到打击的他,可能会因此对课程产生反感情绪,排斥或倦怠,那帮助孩子跳级,反而是害了他。

因为有良好的智力和个性基础,再加上然然妈妈的努力和老师的单独辅导,然然的七级课程顺利学完了。但面对再一次的升级,然然妈妈一再要求循序渐进,再也不要跳级了。

思维课程原本就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跳级后都会出现这样的不适应,那么在学校里,在现行的以知识教育为主要教授内容的模式中,让孩子跳级,其实还是违背孩子的正常成长规律的,这一点,家长需要慎重考虑。

其实纵观历史,放眼中外,许多对人类社会有过大作为的名人又有谁是神童出身呢?诸葛亮、爱因斯坦,他们的孩提时代也没有什么超常表现,反而从小被冠以神童称号而声名远播的人,大多在成年以后却都没什么建树。神童长大为什么不再神奇?因为神童的成长过程更需要过人的毅力和勇气。面对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竞争者时,他会感叹自己没有真正的朋友;而当身边不再只是赞誉和鼓励的时候,他还需要在孤独中保持着不甘于人后的冲劲和力量。

根据智商来评定超常儿童,把他们集合起来进行专门的训练。如果着重培养的是能力,在兼顾学识的同时,能够很好地照顾到孩子的性格塑造和社会交往能力,那也许对孩子是有益处的。然而如果只是把原来按常规可以在今后一段时期学到的知识提前教授,那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况且,选拔超常儿童目前主要还是靠智商和简单的测试题目,这未免偏颇。因为那只是一种测量方式,只能用来作为孩子智力评估的参考,如果以其作为区分孩子成败优劣的标准就有些过了。因为它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一个并不稳定的变量,我们更需要看重的是孩子的能力和潜质

同类推荐
  • 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父母要为孩子做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父母为孩子做好伯乐和向导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父母为孩子做的50件事能让父母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怎样做才能受孩子欢迎,怎样做才能给孩子的未来一个光明的期许……父母为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父母启明灯般的指引将为孩子的美好人生指明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将为孩子以后的顺利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

    这是一本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经典价值的教育智慧读本。书中介绍了孔子、卢梭、爱因斯坦、康德、梁启超、杜威、蔡元培、叶圣陶等50位古今中外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关于教育的精彩论述,集中回答了教育的本质、教学的艺术、知识之美、教师的职业生活、儿童的成长等问题。探幽析微,居高声远,让我们直窥教育本原之堂奥。归真返璞,正本清源,你会发现,教育,原来可以如此朴素而美好!
  • 80后父母育儿宝典

    80后父母育儿宝典

    这是一本育儿的新百科书,书中从十个方面,系统、全面、细致地为80后新手爸妈展示了要如何选用适合自己孩子的育儿方法,贴心照顾、健康培养自己的宝宝,指导新手父母以正确的孕养观念及方式教养出独一无二的宝贝。80后的奶爸辣妈们需要边学习边实践,陪伴着初来乍到的小宝宝认识这个世界,并为他们建造一个温馨、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给他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 0~3岁宝宝同步营养速查手册

    0~3岁宝宝同步营养速查手册

    当孩子最好的营养师:0-3岁宝宝同步营养速查手册》秉承科学实用和注重可操作性的原则,主要介绍婴幼儿所需的营养素及其需要量,如何母乳喂养,怎样人工喂养,何时添加辅食,添加方法,怎样满足小儿对各种营养素的特殊需求,以及喂养不当引起病症如何调理等科学知识。《当孩子最好的营养师:0-3岁宝宝同步营养速查手册》内容详实,方便您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营养配餐,便于您计算孩子的营养是否充足及评价孩子的生长发育是否达标,及时调整饮食结构来补充所需营养,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目的,从而保证您的孩子能健康茁壮成长。
  • 好妈妈教出好孩子

    好妈妈教出好孩子

    本书将传统的教子理论和西方现代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借鉴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教子案例,让妈妈在领略大师成功的同时,汲取丰富的经验教训,用于自己孩子的培养。
热门推荐
  • 你是我一生风景

    你是我一生风景

    艾畅因为考上A大而来到了表姐所在的城市,在表姐的圈子里遇到了A市的房地产巨头程皓,艾畅以为今后不会再与他有交集的时候,却因为在一次做兼职的时候不小心刮伤了他的车,面对巨额的赔偿款,艾畅在死党小彤建议下打算对程皓进行强烈的追求以此来拖延还款的日期,正当艾畅陷入热恋的时候,一直对自己很好却一开始就对程皓有情意的表姐的愤恨和一直被程皓‘金屋藏娇’的王语嫣的意外心脏病发死亡都让艾畅陷入了绝望的境地,而此时自己实习的公司有一个去英国工作的机会......三年后,艾畅所在的公司的服装品牌需要入驻程皓旗下的商场,作为总裁助理的她再一次和他相遇......
  • 余生的两块钱

    余生的两块钱

    往事随风不可追,尔等共忆当年梦;择其良人终相伴,汝为余生两块钱。
  • 当时明月照四方

    当时明月照四方

    他是澄澈夜空,寂静空山里的一轮明月。没有再比他更干净更明朗的少年了。可是我,我是什么?我只是不小心闯入山中,一只胡乱窜来窜去的野猫。放肆,飘零,没有安全感。他们都说,这是只喂不熟的猫。我曾经以为那样沉默安静仿佛无欲无求的他,只是冷眼旁观着的我来去,不曾想过挽留,甚至未曾对这样的我开过口,展现一次情愫。却未曾想过,那轮明月从来只为我一人照耀。他人有他人的太阳。而我林肆,拥有我的周明月。
  • 神魔贯天

    神魔贯天

    茫茫混沌,神魔大战不休,导至世界崩毁,无数大陆生成,世界演化,沧海桑田。故事开始于一个名叫天残大陆的地方,如何逆天改命,揭开远古大秘,登临人道绝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家妖王超强哒

    我家妖王超强哒

    谭巧巧捡了个狐狸回来准备炖着吃,结果养着养着这只狐狸就变身成了大美男?OMG!这个整天像孔雀似的开屏,只负责在家貌美如花的狐狸精,一不种田二不洗衣做饭,养着活生生浪费粮食。能不能炖了?红烧也行!某狐王白发如绸,衬着整张脸越发妖冶。“媳妇,炖了多不好看,不如生吃,嗯?”
  • 殿下请许我一世独宠

    殿下请许我一世独宠

    智商超高的全系学霸天才少女洛九儿,在准备向暗恋对象表白的前一刻竟然被车撞死穿越了。关键别人的穿越都是票子配美男,洛九儿却是一醒来就在被渣爹追杀的逃亡路上,好容易逃出升天怎么又遇到个残暴冷酷的暴君来虐自己,貌似还是个王爷。九儿心里腹诽:哼,别以为我怕你,我也不是吃素的,来呀,互相伤害呀。且看男女主一路相爱相杀互虐到底,只是,怎么虐着虐着就变得有些甜了呢,甜着甜着怎么就变成一生相许,白首不离了呢。 1V1强强联手,甜宠,神医,毒术,谋略 好看得停不下来(>_<)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生女皇

    天生女皇

    你相信人死后会转世吗?反正我相信!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转世了,而是不知道多少次了!每一次转世我都会以新的身份继续在这世上活下去,我甚至都忘记了我最初的名字!死神已经追过来了,我要立刻复活!这一次我要借用谁的身体呢?小丫头,就你了!
  • 氏神纪

    氏神纪

    这其实是一本书名假正经的文。男主:“我这是穿越了?穿越第一天还被当成碰瓷的了?小说里可不是这么写的。”某无良作者:“没事,咱的小说里就是这么写的-(¬?¬)σ”#论高逼格女主,强势围观,弱鸡男主成长的那些故事##论男主如何坚强的活下去##论无良作者是如何挖坑,然后,把自己埋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