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70900000063

第63章 太平天国的传说和历史(1)

近几年来,有关中国近代史的史迹调查和歌谣传说的搜集整理,有了很大的开展。就流传在民间的歌谣传说的搜集整理来说,关于义和团、捻军、太平天国等,都有很大的收获。太平天国的时代距今已有百年,搜集歌谣传说当有不小的困难,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却能够不断看到有这方面的民间故事和歌谣发表,最近两年来我们又陆续读到了三本专书:1960年出版的《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1961年出版的《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和1962年出版的《太平天国歌谣》(江苏文学研究所编:《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60;西民间文学研究会筹委会、广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合编:《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南西人民出版社,1961;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国歌谣》,上海,上海文社,1962。),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的一项贡献。

这三本书的编选方法和内容都有自己的特色。《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所包括的歌谣四十三首、故事四十八篇,都流传于江苏地区,所反映的绝大部分也是太平军在江苏的事迹。《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所搜集的歌谣五十二首、故事二十八篇,内容都与太平天国在广西的活动有关,主要是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前后、1859年石达开回师广西和在贵县地区坚持斗争直到1864年的黄鼎凤的故事。《太平天国歌谣》则带有综合的性质,全书一共搜集了流传在广西、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地的歌谣一百二十六首。把这三本书合起来看,内容虽然小有重复,但各有自己的特点,有相得益彰的作用。读了这三本书,目前已经搜集整理的关于太平天国的歌谣传说,就可以大体都浏览到了。当然,太平天国在江西、湖北等地都有过长时期的活动,在当地人民中间也一定有不少歌谣传说,但目前我们还没有见到,期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缺陷能由当地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努力而得到补足。周扬同志在谈到民间歌谣传说的搜集整理问题时曾经指出,"中国人民的胜利是经过了长期的流血的斗争得来的。各个革命历史时期,不论是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也不论是鸦片战争、太平天国和义和团时代,都有无数英雄故事传说和民歌在人民口头流传,我们应当全部加以搜集和整理。"(周扬:《新民歌开拓了诗歌的道路》,见《论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11页,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根据这样的意见,我相信,关于太平天国的歌谣传说一定还会进一步丰富充实起来。

这三本书所搜集的歌谣传说,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包括太平天国历史人物和传说人物的英雄故事,太平天国某些战役经过的片断传说,太平天国的军民关系、官兵关系以至社会经济方面的政策措施。此外还有不少表达人民对太平天国的期望、拥护和怀念的感情以及人民揭露地主反动派的罪行和嘲笑他们无能的篇章。这些歌谣传说,就其内容来说,都是爱憎分明,气象蓬勃,充满着人民的自豪感和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高尔基曾经指出,民谣和悲观主义是完全绝缘的。(参见高尔基:《苏联的文学》,转引自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这三本书的歌谣传说,就其内容的倾向来说,正是这样。同时,由于人民有丰富的口头文学才能,又由于民间文学工作者的整理加工,书中的多数歌谣和故事,形象都很生动鲜明,语言都很清新朴素,读后大都可以有较深的印象。

有关中国近代史上某些专题的歌谣传说的搜集整理工作,迄今为止绝大多数都是由民间文学工作者进行的,且他们的辛勤劳动的成果,已经引起了史学工作者的注意。吕振羽同志、吴晗同志都曾就义和团传说故事的历史真实性等问题先后写过专文。罗尔纲同志在他所选注的《太平天国文选》中编入了十七首有关民间歌谣,直接把它们作为太平天国文学的一部分;他最近编撰的《太平天国志》,有关的列传据说也将参考利用民间的歌谣传说资料。史学家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如此注意科学地利用歌谣传说问题,这不是偶然的,这是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司马迁撰《史记》,取材是极为丰富的。他参考了大量的异书秘籍,这些文字记载是他撰写《史记》的主要资料来源。但他同时遍游名山大川,搜求遗闻轶事和民谣传说,在写作中又很注意这方面的取材,常常利用他所搜集到的民间歌谣传说和亲身见闻,穿插在叙述或论赞中。如他在《赵世家》赞中,引用闻自冯王孙的话,揭露和谴责赵王诛杀良将李牧;在《魏世家》赞中评述魏之灭、秦之兴时说:"吾适故大梁之墟,墟中人曰:"秦之破梁,引河沟而灌大梁,三月城坏,王请降,遂灭魏。"说者皆曰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至于亡,余以为不然。"在《孟尝君列传》赞中,以他亲自访问薛县的见闻,来证实世传孟尝君好客自喜的事实。在《刺客列传》赞中说,世言"荆轲伤秦王,皆非也。始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以得之于当事人(夏无且)的口头资料作为叙事的根据。《樊郦滕灌列传》中叙述樊哙、郦商、夏侯婴、灌婴的战绩极为细致,这是由于他从樊哙的孙子樊他广处访问搜集了详尽的口碑资料。其他各篇引用传说和他亲身的见闻,据统计,不下一二十处。此外还有在行文中不曾注明而实际上利用了传说资料的地方。(如《赵世家》中关于赵朔、赵武的故事(即"赵氏孤儿"的故事)与《春《左传》大不相同。据《左传》,赵家被罪的祸因系由于庄姬和赵婴齐通奸,而《史世家》却说是由于屠岸贾之谗,而且出现了程婴公孙杵臼这样的人物。郭嵩焘《记》认为这是司马迁"杂采当时轶闻"而写成的。)由于司马迁对这些遗闻轶事和亲身见闻的利用,很大地丰富了《史记》的内容和文学价值。他的做法遂为以后不少史学家所继承。

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历史研究参考资料的价值,有的同志是有怀疑的。他们认为,只有文字记载才能算历史资料,民间的歌谣传说绝不可以登历史研究的大雅之堂。这种片面的看法,不仅昧于我国史学的传统,而且还不理解在"史原"上,民间传说和文字记载同是保存历史事实的方式。在这方面,我们固然必须肯定文字记载起着主要的作用,但并不能因此而否认民间歌谣传说的一定地位。同时,由于歌谣传说是在民间流传的,不受反动统治阶级文网的限制,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人民对于历史事件的态度,也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方面更准确地反映历史的真相,所以,它们值得史学工作者加以参考利用,应该是可以肯定的。高尔基曾经指出,不研究歌谣传说,就不可能知道劳动人民的真实的历史。他还指出,"从远古时代起,民谣就是不断地和奇特地伴随着历史的。歌谣对于路易十一与可怕的伊凡底行动,有它自己的意见,而且这种意见是与专家们所写的历史底评价断然不同的。"(高尔基:《苏联的文学》,转引自周扬编:《马克思主义与文艺》。)高尔基的这些精辟意见,证之以中国历史的情况,是完全正确的。在历史上,中国人民长于用歌谣来表达他们的憎和爱,表达他们对历史事件的态度和评价。譬如汉末统治者腐败虚伪,乃有"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民谣。又如元末遣官奉使,搜括钱财,无恶不作,民间的怨谣说:"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又如明末李自成起义革命,人民对他热烈欢迎和殷切期望,有民谣说:"穿他娘,吃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家都欢悦。"这些歌谣都是"伴随着历史"而产生的,并且成了许多官私史籍中的有用材料。如果不利用这些材料,我们对某些历史事实的了解,是不可能像现在这样深刻的。

太平天国历史的研究,情况更是这样。由于清朝反动统治者的破坏,太平天国本身的文献,流传下来的远不能满足研究的需要。清朝的官书和地主文人的记载,尽管数量很大,但是记载太平天国情况并不多,而且充满着阶级的偏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研究工作中参考利用民间流传的歌谣传说,就更有必要了。前述三本专书中的某些内容(有神话色彩的歌谣传说当然除外),只要我们科学地加以利用,我以为对研究工作是有益处的。譬如,关于太平天国起义以前洪秀全等在广西进行革命活动的一些具体情况,这几年来历史工作者有了比以前多的了解,这就是参考利用了史迹调查报告和歌谣传说的结果。《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中载有《冯云山写春联》、《造兵器》等故事,有《号召歌》、《团结歌》等歌谣,它们表现了洪秀全和冯云山等对革命的抱负和太平天国起义前夕的种种斗争活动,其具体内容有的可以和现有的文字记载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史料的价值。又如,太平天国后期的军民关系和阶级斗争的复杂情况,是太平天国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个问题,我们从大量的文字资料中可以了解它的梗概,而歌谣传说中某些内容却可以帮助我们得到形象化的理解和进一步的启发。《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中有一篇《祭供恩人》的故事,是讲镇江的一个妇女因受地主阶级反动宣传的欺骗,逃难投河而死,其七岁幼儿被太平军从河中救活并交人抚养。这个七岁幼儿就是故事口述者的父亲。类此的故事还有六七篇。书中还有多篇关于地主团练和太平军激烈对抗的传说。这类故事反映了太平天国后期阶级斗争的曲折和尖锐情况,是可以和文字记载互相印证的。值得注意的是书中还有一篇《假长毛》的故事,是说宜兴地主三猢狲假冒"长毛"名号,在当地无恶不作,结果被人民杀死。《太平天国歌谣》中一首《这话说来很可疑》的歌谣说:"传言长毛把穷人欺,这话说来很可疑,长毛兵将皆穷汉,他怎会把穷人欺?"太平天国后期队伍中分子复杂,这种地主分子或坏分子摇身一变假冒或加入太平军队伍的情事,并非绝无仅有。上述歌谣传说中所反映的情况和人民的情绪,是值得我们以之与文字资料相参证,加以探索研究的。

这三本书中有不少关于太平天国人物的歌谣故事,其中包括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胡以晃、陈玉成,李秀成、赖文光以及黄鼎凤等(唯独没有见到关于韦昌辉、秦日纲的故事(除批判韦昌辉的一首歌谣《北王北王心不正》以外),他们在首义阶段的活动很多,至少在广西桂平、贵县是应该有不少传说的。不知是否由于他们被不少人认为是"内讧"的祸首,因而有些材料未予整理发表?如果是这样,我看这种做法是不必要的。不论"内讧"的原因和性质尚可进一步探讨,即使认为韦、秦是事件之祸首,但他们在前期有大功于太平天国,是不应否认的。),其中有一些很值得历史工作者利用参考。譬如《太平天国歌谣》载有一首流传于安徽的歌谣说:

一炮落下水,炸开丹阳湖。一将登采石,攻破城当涂。不是城豆腐,人是铁丈夫!

在太平军向南京水陆进军的过程中,传说石达开曾经单骑独登采石,攻下安徽当涂县,以上歌谣就是当时当地人民对他的英勇行为的赞扬。《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中也载有一首流传于江苏的民谣说:

石达开,真好样,夺采石,勇无当。一马冲入南京城,太平天国第一王。

可以互相参证。太平军从金田起义后不久到攻克南京的两年战斗中,文字记载上都说石达开负责前敌军事,一路身先士卒,打仗十分勇敢,有"石敢当"之称。我们从地主阶级的记载中,虽然能够弄清楚这个基本事实,但难以从诬蔑性的言辞里认识石达开的英雄形象。而在人民中间长期流传的歌谣,特别是《一将登采石》一首,以非常简明朴素的词句,生动地刻画了一位英勇威武的农民革命英雄的形象,历史工作者在撰写自己的科学著作时,是完全值得加以利用的。又如,胡以晃原是太平天国的主要干部之一,由于他牺牲的时间较早,事迹又不如其他重要干部那样显赫,所以并不十分被人们重视。其实,胡以晃对太平天国革命的坚定和忠贞,是应该受到称道的。《太平天国故事歌谣选》载有一篇《起义前夕》的故事,是说洪秀全、冯云山等在起义以前到胡以晃家里密谋大事,当时胡以晃拔剑而起,砍掉石桌一角,激昂慷慨地表示愿与诸兄弟生死同心,与清廷不共戴天。这篇故事的内容生动地表现了胡以晃的豪放、坚定的性格。而我们从有关的文字资料中,可以知道他的确是对革命忠贞不贰的人物。在太平军永安被围的困难日子里,他坚决拒绝了敌人通过他的弟弟三番五次的诱降阴谋。"胡以晃执迷不肯,而以其家书献之贼首,函复极为狂悖。"(《从军日记》,见《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2册,300页。)我们参照这些事实,可以认为,《起义前夕》这篇传说故事,是值得史学工作者在研究胡以晃的活动时作为参考的。再如,《太平天国歌谣》中载有《好日子未过十二春》一首,是革命失败后人民因思念太平天国而作,其中有一段评论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事件:

敲过四更鼓,月亮偏了西。东王杨秀清,不该生异心。

北王韦昌辉,不该公将私仇报,闹得天朝江山不太平。

关于太平天国"内讧"事件的性质,史学工作者之间的看法是有分歧的。人民在这首歌谣中所朴素地表现出来的批判态度,也可供史学工作者在研究分析其他文献资料时加以参考。类此的例子还有很多,这里不能列举。总之,史学工作者如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将会发现歌谣传说对他们的研究工作是一种有用的材料。

同类推荐
  • 公子好状元

    公子好状元

    大争之世,风起云涌,群贤辈出。有学问如夜空明星的文士老先生周游列国求学问学治学。有豪勇可携百石之弓的白甲女子将军逐敌千里不让须眉。有谋略深远如草灰蛇线的庙堂能臣为万世开太平。也有那无数埋骨他乡的无名小卒死战到底半步不肯后退。……更有那位丰神如玉自污二十年一朝名动风流意气独占八斗的谢家公子。(本书慢热,入坑请谨慎。)
  •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新升级版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新升级版

    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了中华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风云人物、辉煌成就、灿烂文化等内容,勾勒出中华五千年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
  •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

    《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是从宁夏来探讨长城源流,所以,研究篇章中只涉及今宁夏境内的各道长城。但宁夏长城仅是中国历代各道长城中间的一段,要想搞清它的来龙去脉及历史地位,又必须将其纳入中国历代各道长城的总体遗迹及历史地位中去考察,这就必然涉及到非宁夏地区的有关长城。长城所在地区,自有其在地缘政治、地区经济、民族关系、边防界址等问题中的历史地位。所以,《从宁夏寻找长城源流》在宁夏历代长城史迹“附录”中又选录了与该道长城总体遗迹有关的部分“长城史迹”。
  • 民国或者帝国

    民国或者帝国

    两个刚刚辞职的职员因为想占点公家便宜偷偷跑回外贸公司仓库里,却不想仓库里新进的货物居然是出口的军火,连同十卡车仓库一起被不知名的红雾包围,穿越回到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的东北关外。两个有点猥亵的现代人,带着队伍在北京城和八国联军大打出手,保了慈禧光绪一行人,被封东北总督办,当摄取了清朝权力之后,以后中国的道路是该民国还是帝国,何去何从呢?(注:本书单主角,并非双主)卷一:崛起卷二:战九国卷三:争权卷四:军阀卷五:向外侵略卷六:走向(罗嗦两句,写书看书全凭爱好,兄弟们要是觉得看的舒服就收藏一下,又不占空间内存,哈哈,再空闲就投个推荐,新书出名出彩不易哦)
  • 大唐的温情

    大唐的温情

    架空历史,憨厚青年李承乾在大唐的故事。铁血的煌煌盛唐,有了暖人的温情,会不会存在的更久远!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天命贵女

    快穿之天命贵女

    她是从容和缓的现代少女,是举止优雅的大家闺秀,是出色优秀的世家子女,是貌美温柔的豪门小姐;也是苦苦求生的夹缝幼苗,是冷血冷情的无心之人,是睿智理性的复仇者,是完美的伪装者……她是舒寤,寤通悟,谐音勿。寤寐以求,幡然醒悟,勿复重蹈……一朝“祸”从天降,从此就踏上了带着自家萌蠢的系统穿越时空的不归之路。不停的接受委托任务,扮演善良命苦或身份高贵、或能力出众的贵女女配们,替她们完成执念心愿,报复渣男渣女,积累功德,收集资源……且看聪颖睿智,高智商,高美貌,高幸运值,将温柔善良的保护色融入了骨子里的她如何逆袭……快穿贵女,这是一部贵女女配们的逆袭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神纵九天

    魔神纵九天

    林楠,天风国的大将-林天之子。林家家门不幸,惨遭屠戮。只有林楠幸存下来,他发誓要为父母报仇。等待他的,会是什么?
  • 朝暮待人归

    朝暮待人归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自此以后,你陨玄域便是我江澜此生唯一的夫君。哪怕从此生死两茫,身隔万里,此情不变,此志不移。今虽远嫁,非我本意,实属身先朝露,万不得已。惟愿你我能神魂相交,再不相离!
  • 亲爱的狗子

    亲爱的狗子

    小时候夏晨悦没有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从此桥归桥路归路。却因为拿错了行李箱开启了两人之间的缘分,他们之间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的火花了。黎宇晨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晚风不在

    晚风不在

    十八岁的白晚爱上了十九岁的林砚之爱的撕心裂肺,爱的死去活来可是十九岁的她放手了只是转身说再见虽然会心伤虽然会落泪但她想属于他们的那一段终究是落幕了从此,再见“砚之,你要相信我已经不爱你了……”Night?Breeze晚风吹过耳旁熟悉的音调是我们曾经在一起的见证如果那年依米花开是否晚风依旧还在再见,亦不忘却此生“以风,请你陪我到天亮……”————————?——?———————————————文章有一点小虐心,但无大虐,轻文路线哦……是可以放心入坑的。若时光不老,愿青春犹在【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
  • 雪落凡尘乱世情

    雪落凡尘乱世情

    三生情,三世缘,三载宿命,一朝因果。第一世,我避你不及,你却四处寻觅。那年桃树下,谁人抚琴,醉闻晚风;第二世,我随你身影,你却红颜在侧。那年长亭边,谁人撑伞,肠断今生;第三世,我待你依旧,你却持剑相向。那年古道旁,谁人落泪,情绝三载。
  • 最强绝世武神

    最强绝世武神

    武神世界,强者为尊,弱者为悲,想要不受欺凌,为有让自己变成最强!张天前世因为一场去世,灵魂来到武神世界,依附在一个受尽欺凌的弱武魂废物身上!两个灵魂融合,发生了脱变,让张天灵魂感应力,变的异常强大。后来,他又得天降神秘火焰淬炼武魂,使他的武魂,也发生了脱变,从弱武魂黑鸟,变成了展翅高飞的凤凰!重活一世的张天,格外珍惜自己的命运。他发誓要让自己变的最强,所以他踏上了一条属于他的最强武神修炼之路!
  • 少年刑侦组

    少年刑侦组

    欢迎加入少年探案组,非常期待我们的故事。
  • 细数人间多少痴

    细数人间多少痴

    一次偶然改变了秦福的落魄人生。化为灰烬的神秘书卷,答应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请求让他来到了新的世界。惊恐、麻木再到接受,他开始拥抱新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开始拥抱他。沅国、徐朝、梵寂、安南……新世界并不安定伏龙观、破虚寺、四宗九派、五镇两阁……虽不玄幻,但也修仙修心我自异界而来,也是肉体凡胎,问尘半生、山河遍历仍是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