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4100000004

第4章

第1卷 (4)

15剂利止,至20剂齿舌转润,六脉皆由沉转中取能得,此正气渐复之征。但服至23剂,出现脉浮、人烦、夜半四肢厥冷、战抖如疟,此邪气怫郁于经,正邪相争,欲作战汗。若战而不汗者则危,以中气亏微,但能降陷,不能升发也;战而厥回无汗者,真阳尚在,表气枯涸也,可使渐愈。战而厥回汗出者生,厥不回、汗不出者死,以正气脱,不胜其邪也;战而不复,忽痉者,多难挽治。蒲氏胸有灵犀,嘱原方热饮,全身热覆,以助阳升,冀其经络之气疏通。服后,汗出、脉和、烦息。由于汗出如洗,仍与复脉汤加参,气阴双补调之。仅4日能言,又微汗3旦夕,思饮食而知味,里气和也。继以原方加龟板、枸杞等收功。

〔体会〕

1.治病必辨表里,审标本;若存表证,必当先疏表,后治本。本案众医新病、旧病不分,表里不辨,标本不审,表证未除,妄用补剂,误补生变,险致丧生。若不逢蒲氏高手明眼,救治有方,岂不命定归西!《温疫论》所言:“病家只误一人,医者终身不悟”,此言甚是,当为座右铭。

2.认证准确,来源于对病因、病机分析的切中,以之立法处方,才能获效。然而,效有速效、慢功之分。本案正气已陷不支之境地,若取速效,纯属戏言。必扶养正气,医者坚持持续性养阴生津,气津双补,使正气渐长,终达能与病邪一战而复之度,而后取胜。策此医治战图,若朝三暮四,胸无成见者,难以坚持,蒲氏守方之见,诚可效法。

3.温病表邪尚在,误投地骨皮之属,《温病条辨》在泻白散不可妄用论中早有明训:“若兼一毫外感,即不可用。如风寒、风温正盛之时,而用桑皮、地骨,或于别方中加桑皮,或加地骨,如油入面,锢结而不可解矣。”伏陷之邪,无法使之上出也。以地骨入下最深,禀少阴水阴之气,加之二冬、二地、二母阴凝滋腻之锢,邪陷锢伏愈深,致酿成如此险证。闻者足戒!

13.瘟疫病误治变证转阳极似阴证

吴佩衡

〔案例〕《吴佩衡医案》[5]

张某某之妻,年4旬余,四川省会理县人,体质素弱,患痰饮哮喘咳嗽多年,屡服滋阴清肺之药罔效,余拟小青龙汤加附子及四逆二陈加麻辛汤等治之,服10多剂后病愈而复健康。数年后,于1920年3月感染时疫。初起发热而渴,头体痛。某医以九味羌活汤加麻黄、桂枝1剂,服后,则汗出而昏厥。延余诊视,脉沉伏欲绝,肢厥肤冷,唇焦齿枯、口不能张,问其所苦,不能答。此系瘟疫误表过汗伤阴,疫邪传入阳明之腑,复感少阴君火,热化太过,亢阳灼阴,真阴欲绝,邪热内逼致使真阴外越,遂成阳极似阴之证。急予清热养阴生津之剂,方用生脉散煎汁,频频喂服。

米洋参10g麦门冬26g北五味5g

生甘草6g

药汤下咽后数刻,脉来沉数,肢厥渐回,口气仍蒸手。邪热未溃,仍照前方加生石膏50g、生地40g、知母30g、贝母30g。

是晚再诊视,脉来洪数,人事稍清,视其苔黄黑而生芒刺,壮热,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不通。《内经》云:“热深者厥亦深也。”今得前二方以济之,促其真阴内回,阳热始通,故反呈现壮热、烦渴、冷饮等症,邪热内炽不退,燥结阳明,真阴仍有涸竭之虞。当即主以凉下救真阴,拟白虎承气汤加味1剂。

生石膏26g知母16g沙参16g

生大黄10g(泡水兑入)枳实13g厚朴13g

芒硝5g生甘草6g黄连5g

生地16g

服1剂后,大便始通,苔刺渐软,身热稍退。又服2剂,热退六七,口津稍回,仍渴喜冷饮。续服第3剂,乃下黑燥粪,恶臭已极,热退七八,已不见渴,稍进稀粥。又照此方去枳、朴,加天冬、麦冬各40g,连进2剂后,脉静身凉,津液满口,惟尚喜冷饮,仍照原方去芒硝,并将石膏、大黄减半,加入当归16g、杭芍13g,连进4剂而愈。继以四物汤加党参、口芪,调理10余日而康复。

〔辨析评述〕

1.瘟疫具有传染性,有寒疫、温疫之分。本案所述症情,初起发热而渴、头体痛,显系温疫而非寒疫。温疫是较之一般温病更为毒烈的恶性传染病,其发病与伤寒不同。温疫发病,其邪毒从口鼻而入,伤寒则从毛窍而入。伤寒之邪感在经,初起以发汗解表为先,温疫之邪盛于里而不在经,不可发汗,汗之徒伤卫气,热势非但不减,反致津伤化燥,助长热势。

温疫初起,正治之法应当区分疫邪兼挟之气不同而予相应处理。例如:湿热兼挟秽浊、邪伏半表半里(募原)者,可用达原饮,暑热亢极之淫热之疫,十二经火毒至盛者,可用清瘟败毒饮等,总以清解为大法。

2.某医温疫误为寒疫或伤寒,误投九味羌活汤加麻桂,只1剂,汗出阴伤而致昏厥。吴氏挽治临诊时,症见肢厥肤冷,脉沉欲绝等,看似“阴证”,而口气蒸手、唇焦齿枯等里真热等表现,遂断为温疫误表过汗伤阴,热化太过,所致阳极似阴证。急投生脉散频服挽救,脉回厥复,可邪热未溃,乘势又加白虎,人事得省。但见苔黄黑生芒刺,大便燥结不通,分明属邪热内炽,阳明腑实证已现,如不急下,难以存阴,立拟白虎承气加味,一剂便通,二剂热退,三剂渴止,终以调理之剂而康。

〔体会〕

1.辨证:挽逆之诊,外假寒、里实热,阳极似阴,辨析明确,故能救治有方。

2.治法:俗云“伤寒下不嫌迟”“温病下不厌早”,前者意在存正气,后者旨在存津液。本案挽治之始,投生脉散救阴,后以白虎救热,终以承气取胜。步骤可谓稳妥,治疗程序可谓层次分明。

14.温热兼痧疹

张锡纯

〔案例〕《医学衷中参西录·医话》[11]

奉天王某某子,年28岁,得温病,周身发热,出白痧甚密。经医调治失宜,迁延至旬日,病愈加剧。医者又欲用大青龙汤减去石膏,王某某疑其性热,不敢用,延愚为之诊治。其周身发热,却非大热,脉数五至,似有力而非洪实,舌苔干黑,言语不真,其心中似怔忡,又似烦躁,自觉难受莫支。其家人谓其未病之时,实劳心过度,后遂得此病。参之脉象病情,知其真阴内亏,外感之实热又相铄耗,故其舌干如斯,心中之怔忡烦躁又如斯也。问其大便,数日未行,似欲便而不能下通。遂疏方:

生石膏(细末)90g潞党参15g生山药15g

知母24g天花粉24g连翘6g

甘草6g生地黄45g蝉蜕3g

俾煎汤3盅,分3次温饮下,又嘱其服药之后,再用猪胆汁少调以醋,用灌肠器注射之,以通其大便,病家果皆如所嘱。翌日视之,大便已通下,其灼热、怔忡、烦躁皆愈强半,舌苔未退而干黑稍瘥。又将原方减石膏之半,生地黄改用1两。连服3剂,忽又遍身出疹,大便又通下,其灼热、怔忡、烦躁始痊愈。恐其疹出回急,复为开清毒托表之药,俾服数剂以善其后。

〔辨析评述〕

1.温热病调治失宜,但热不寒,温热之邪稽留气分,失于清化,郁遏时久,邪从气分外达,则为白色痧点,治当透泄。幸未投大青龙汤去石膏辛温发散之剂,若误投之,更助其气、虚其表、耗其津,定生它变。察临床表现:全身发热却热势不高,脉数有力而不洪实,大便数日未通似欲便而不能通,知虽有气分里热,尚未阳明结实,故中以白虎汤(山药代粳米)为主,清其阳明经热,下以猪胆汁调醋灌肠小通其腑热。俗云:温病下不厌早。阳明经、腑气分之热一清,则津液得存,心肺脾胃热毒势减,故心烦难支等症立瘥,舌苔干黑转润。方中加连翘,清心脾积热,花粉生津。尤妙在蝉蜕表透,促自痧之外出,慎防内陷。生地黄凉血滋阴,预防并治疗气热传营而发疹。药进四剂,果遍身发疹,便又通下,气营之热得以外出,热势顿清。为防疹回、毒火归心,又处以清毒托表之品,以利善后。

2.《六因条辨·斑痧疹瘰辨论》曰:“痧宜透泄,勿宜补气”,何以方中却用潞党参补气?本案未病前有劳心过度,既病后症见言语不真、脉搏鼓动无力,并非单纯温邪耗伤真阴,而是同时兼有气虚。有是证,用是药,此又权变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神焉。

〔体会〕

温热治以辛凉,本不足以发痧发疹。痧疹之发多由误汗津亏血燥,不能蒸汗令邪外达,更令表虚,邪热郁蒸复循表虚,邪走气分则发痧,邪走营分则发疹。恰如何秀山论发疹所说:“大率由温热兼寒,初起不敢用辛凉开达,仍拘守伤寒成法,恣用辛温燥烈之药,强迫邪热走入营中而发。”

一旦发痧,当予清气。如若发疹,理当清营。气营一清,痧疹皆平。

15.麻疹后误治

廖仲颐

〔案例〕《湖南省老中医医案选·廖仲颐医案》[12]

刘某某,女,2岁。患儿出麻疹已收没,但见于呕,声音嘶哑,头部痒甚,头皮搔破。视前医之处方,每剂用芒硝、大黄各18g,已服7剂。此寒凉太过,脾胃之阳气受损,救逆之法,当以温中和胃止呕。处方:

附片10g陈皮3g法夏6g

云苓6g炙草3g生姜2片

复诊:服上方2剂后,干呕即止,头痒减轻,哑未已。此胃阳虽逐渐恢复,但正气仍虚,治拟健脾益气。处方:

红参3g茯苓6g陈皮3g

生姜2片白术6g甘草2g

法夏6g大枣2枚

服上方五剂后,头痒已止,声哑已复而痊愈。

〔辨析评述〕

麻疹后伤阴,治宜清凉,最忌辛温,此其常法也。本例寒凉过剂,脾胃之阳气受损以致干呕,脾不健运,肺气亦虚,以致声哑。幼儿气血未充,而硝、黄耗人正气,《难经·四十八难》云:“痒者为虚”,头痒乃气血虚弱也。故先以二陈汤加附片温中降逆,胃阳复而呕止。次用六君子汤健脾益气,补土生金,脾肺气虚并治,而头痒声哑随之而愈矣。

〔体会〕

苦寒伤气,气虚声哑,尤当细辨。

喉中声哑,一名喉瘖。脾脉连舌本,过用寒凉损及脾气,则土不生金,致肺气亏虚。声出于肺,肺气通于喉,有肺气才能发声,肺脾气虚则音低声哑,近于金破不鸣。《景岳全书》曰:“中气大损而为痦者,其病在脾,宜归脾汤、理阴煎、补中益气汤……之类主之。”

16.壮 年 麻 疹

王渭川

〔案例〕《王渭川临床经验选》[13]

童某某,男,30岁。

症状:病发初期,身热头痛,目赤羞明,鼻塞流涕,咳嗽不畅,声音嘶哑。医者与患者皆认为上呼吸道感染,服银翘散加减无效。延我初诊时,已发现麻疹黏膜斑,当即告以麻疹已经见点。患者不信,适来远客,相陪进餐,恣食油荤。旋即体温上升,唇红颊赤,呼吸短促,涕浊痰稠。原来已经出现之疹,忽然隐没,高热神昏,粒米不进。脉洪数,舌质深红,苔黄燥。

辨证:阳邪入里,油脂阻胃,疹失透达。

治法:宣表清里,消食透邪。

处方:

麻绒9g柴胡9g葛根9g

当归9g山楂9g鸡内金9g

丹皮9g淡豆豉9g升麻24g

板蓝根24g大青叶60g紫草60g

炒葶苈6g川贝6g

疗效:上方连服4剂后复诊,初服两剂后隐没之疹已经透发,从胸背直透四肢,呼吸渐趋平静,但体温未降。续服两剂,麻疹开始消退,诸证随之减轻,能起坐食粥。咽干,少津无苔。仍宜养阴生津,健脾消毒。再予下方:

沙参12g细生地12g石斛12g

知母12g川贝12g鸡内金9g

杏仁9g山药24g莲米60g

鲜贯众30g

服6剂后痊愈。

〔辨析评述〕

1.患者年届30,非复童体,麻疹前驱症状已现,误诊为风热外感而投辛凉重剂银翘散加减治疗,妨碍疹毒透发。复因恣食油荤,护理不当,犯医家之大忌。肺脾同属太阴,肺合皮毛,今脾经受阻,肺气不得宣达于肌表,疹毒不得以外透,蕴结于内,演成高热神昏。

2.麻疹治法:初期重在宣肺透表,出疹期治以清热解毒辅以透表,疹出齐后,恢复期当养阴生津善后调理。王氏渭川可谓熟练掌握麻疹治疗规律,对逆证挽治亦颇有见地,抓住应表未表,辛凉致疹毒内伏,恣食厚味,中焦积食碍脾之主要矛盾,当机处以宣表清里、消食透邪之法,以麻黄绒轻宣肺气以解冰伏,柴、葛解肌透邪,加以升麻凉血透发,板蓝根、大青叶肃清里热,归、芍活血,紫草透疹,葶苈、川贝泻肺豁痰,令邪毒不能久留于肺。2剂疹透,4剂病去八九,善后处以养阴生津、健脾之剂,佐以贯众等清泻疹邪余毒之品,而获痊。

〔体会〕

1.壮年麻疹临床少见,初期极易与外感风热证候相淆,但如兼见目赤羞明、眼泪汪汪,发热后第二三日在口颊黏膜出现小白点,即可确立麻疹之诊断。

2.初期用药忌辛温、大苦、大寒。本案误投辛凉重剂银翘散加减已造成冰伏,疹毒内陷不得透发。护理十分重要,慎受风寒,忌食荤腥油腻,否则逆变丛生。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1000问

    本草纲目1000问

    我国古代医学宝库中最珍贵的科学遗产之一——《本草纲目》,是由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花费毕生精力所著,可以说是中国医学文化史上的一部不朽巨著。它以精深的学术和丰富的内涵,赢得了国内外医学界和其他学术界的欢迎和珍视,对治疗疾病和促进人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希望本书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自我保健、自我医疗的家用手册,更能成为医务工作者和有志于中医学同志的参考书籍。
  • 中草药入门400问

    中草药入门400问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一题一议的问答形式,从中药药理与归经、中医药学历史渊源、中药产区分布、炮制与养护贮存、药用植物考略、医方与中成药、名老药店号及名胜药市等7个方面对中草药知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全书重点突出,易读易记,具有较强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可称得上中医药学的“小百科”,适合各医药单位人员、中医药院校学生、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及中医药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 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中医外科处方手册

    本书按西医学系统分类,收集临床常见的168种外科疾病,分为12个章节。包括普通外科疾病46种、皮肤科疾病29种、肛肠科疾病9种、眼科疾病44种、耳鼻喉科疾病20种、骨科疾病20种。每种疾病均统一按概述、诊断要点、辨治原则、处方(基本处方、加减、备选处方)、警示5个部分加以阐述,内容丰富。在诊断要点中吸收西医学的各种检查诊断方法,在辨证论治中既充分反映前人的经验,又着重反映近几十年来的新经验、新方药,并设警示以告知临床中应注意的问题。
  • 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本书注重实用性,理论上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文献翔实,理论与实践结合,诊断与治疗并重,并将新观点、新成果融汇其中,既反映了中医脾胃传统理论与诊治的特色,又与当今中西医研究最新进展和中医临床实际相结合,体现了学术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统一。
热门推荐
  • 梦幻般的蜕变

    梦幻般的蜕变

    魔法世界,星核之战,无穷无尽,无边无际。天灵之乱,永无休止。守护之战,满目苍夷。血流成河,叫苦连天。治愈之女,天赋异禀,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天灵之主,五年世仇,水落石出,痛不欲生;天灵卧底,万层潜伏,深陷虐爱,愁肠百结;邪恶之子,误入情恋,万箭穿心,肝肠寸断;高强富少,乘虚而入,谎言迷宫,只为真心;昔日旧爱,今日相遇,五年之痛,冰消气化。四人爱之,却又杀之,爱恨相交,终将梦幻蜕变。
  • 崩坏奇点

    崩坏奇点

    不断的穿梭让我忘了我的过往。我叫什么?对,我叫蒋钦,我要回家。
  • 剑雨桃花

    剑雨桃花

    美人如桃花,英雄雨中剑。恩怨情仇,腥风血雨。如何在刀光剑影的江湖中收获幸福,无愧于心。且看江湖少年的曲折经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名流之玩转娱乐圈

    重生名流之玩转娱乐圈

    前世,她出身低微饱受极品亲戚的欺侮,最终还因好闺蜜和渣男友的联手算计丢失了性命;好在上天眷顾给她新生,从此虐暴极品亲戚,脚踩人渣男女,玩转三栖娱乐圈,成为娱乐圈的不倒女神。他是娱乐圈当红男神,也是东皇娱乐的幕后大BOSS,温文尔雅,风流倜傥,迷倒众生,据说嫁给他是全天下少女的梦想……这都是据谁说的!某女抓狂:这丫的真面目就是一长着漂亮皮囊的大禽兽!
  • 食汇山庄

    食汇山庄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就是由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由校园生活到社会的故事,女主的心酸和苦楚也是从走出校园开始。
  • 尧光志

    尧光志

    这是一部家族崛起的传记,从首代族长的发家到后世的发展,它记录了修真大文明下一个家族历代如何奋斗的历史。这是一部修真文明的记录,揭开金玉的外表,看到掩藏的败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点儿鬼事

    那点儿鬼事

    姑娘别怕,我是个正经人。但不是个正常人,只是因为我和你不一样。望着身后追来的茫茫厉鬼大军,在飞快的在前面撒出一张张符文,一番咒语激活之后,我转头对着那些瞪着腥红双眸的鬼王邪邪的一笑,学着费大大那挑逗的语气:“来啊来啊,快来追我啊,如果你能追上我,我就让你嘿嘿嘿,真的哟。“
  • 武霸长生

    武霸长生

    低级武者追寻的是那可翻山倒海的可怖力量,但是真正的武者所追求的只有一样,那就是划破虚空,逆天改命,以达到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