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89200000023

第23章 倦游归鲁(2)

孔子对鲁哀公和季康子直言诤谏,毫不掩饰。因为他看到鲁哀公不能选贤任能,不能远离奸臣,所以劝他要慎重择人。至于季康子,孔子早就知道他处事不公,且贪得无厌,不能为民表率,所以毫不客气地当面指责他的错误。季康子每次去见孔子,听到的全是逆耳忠言,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除非万不得已,他很少去亲近孔子。孔子并不热衷于仕途,对这件事也就淡然置之。

季康子生性贪婪,恣意剥削人民,广积不义之财。由于挥霍无度,入不敷出,他以解决国家财政困难为由,企图增加田赋。他想请教孔子,如果孔子认为可行,那么,他就不必背上什么恶名,一切责任都可以转嫁到孔子的身上去。

季康子心里这样盘算,但又不敢亲自去见孔子。他想到一个好主意——让冉有出面,因为他是孔门弟子,也是自己的家臣,由他出面去请孔子发表意见最为妥善。他编了一套冠冕堂皇的理由,让冉有借此去试探孔子的反应。

孔子想起自己初次担任官吏时的种种,他知道老百姓一年到头辛勤劳苦,不遇荒年还好,万一遇到荒年,真是苦不堪言。靠天吃饭的人民已经够值得同情了,怎能再增加他们的负担?何况并非真正是国家需要,只是为了填补私人的欲壑。所以,孔子根本就不赞成。

冉有往返跑了三趟,孔子总是一语不发,对这种无言的抗议,季康子应该死了这条心才对。但他仍旧再三打发冉有去试探。

最后,孔子觉得不耐烦了,对冉有说:“你是我的弟子,你明知季康子是假公济私,怎可帮他搜刮?”

冉有在老师面前不敢再说假话,只好坦承说:“弟子在季氏手下做事,他命令我这么做,我不好不从。”

孔子说:“若要赋税公平,可以参考周公所定的税则,以圣王的法制为依归,总不会错的。”

事后,孔子痛心地说:“冉有没有资格做我的门徒,弟子们,你们可以声讨他的罪恶。”

春秋时,鲁国有一个小小的附庸国,名叫颛臾(故城在山东费县西北),季康子准备去攻打它。

子路和冉有都是季氏的家臣,赶快跑来告诉孔子。孔子责备冉有说:“是你策动的吧?”

冉有赶紧否认说:“完全是季康子的主意,我们两人都不赞成。”

孔子说:“先王封颛臾为东蒙山的主祭者,一向是鲁国的臣属。如今的鲁国邦域被三家瓜分,季氏独得两份,叔氏和孟氏各取一份,只剩下颛臾还算是公臣,竟还不放过它,季氏实在太过分了!

“你们两人深受季氏的器重,为何不力加劝谏?谏而不听,就当离去。周任曾经说过一句话:‘权衡一下自己的力量,然后才去做;干不了,就不干。’

“譬如替一个盲人引路,眼看他有危险,却不去帮助他,眼看他将跌倒,却不去扶持他,那么,何必替他去引路?

“我觉得你们没有尽到责任。好比说,老虎逃出了笼,珠宝箱的美玉都碎了,难道说看管的人没有责任吗?”

冉有却还辩解说:“颛臾的城堡极为坚固,而且靠近季氏的费城,如果现在不把它拿下,将来可能终为大患。”

孔子乘机教训他说:“一个国家,不怕财富少,只怕分配不均;不怕人少,只怕社会不安。如果分配平均,就不会有贫困现象;如果大家和睦相处,就不怕缺少子民。社会安定以后,政权才能稳固。

“假如远方的人仍有不顺服的话,就以文化道德来感召,他们自然会被吸收过来。

“你辅助季康子多年,却不能使境内人民生活安定,不能吸引远人来归,反而动起干戈,我生怕季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内部呢!”

鲁哀公十四年,齐君被弑的消息传到鲁国,又激发起孔子的正义感。

在齐景公时代,齐国的田常(原是陈国的贵族,逃亡齐国后改姓田氏)自从晏婴死后便想谋叛篡夺君位,但是手中没有兵权,又惮于高、鲍两位重臣的威势,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劝齐景公伐鲁的借口。齐景公准奏,命他训练军队,后来由于子贡的游说才未曾伐鲁,但他已兵权在握,为以后种下了祸根。

齐景公死后,三传至简公。简公过去曾经一度亡命于鲁,国内的实权都操之于田氏之手。当时简公的一名部下宰予(字子我)深受器重,简公返国继位后,就想把政权从田常的手中夺回来交给子我。他们彼此之间的冲突愈来愈公开化。

简公准备先发制人,下令子我率军讨伐田常,却不料消息事先被田常获悉,田常索性提前下手刺杀了简公,立简公的弟弟也就是平公为主。田常为宰相,继续掌握实权。

孔子生平最痛恨的就是叛臣、逆子。他虽然久已不问朝政,此时却按捺不住了。他斋戒沐浴后,郑重其事地奏请鲁哀公出兵去惩治这个弑君叛逆。

鲁哀公不像孔子那么富有正义感,而以利害得失为前提,他考虑良久,找了一个借口,说道:“齐国强大,我们弱小,以弱攻强,有把握吗?”

孔子回答道:“鲁国与齐国情谊深远,田常弑君,大逆不道,出兵讨伐名正言顺。再说,齐国自齐景公以后,被弑的已有三人,目前举国愤怨,情势极为紊乱,附和叛臣的只是少数。我们以堂堂之师前往征讨,必可获得齐国正义人士的跟随,胜负之数,不言可知。”

鲁哀公始终拿不定主意,何况实权都操在三桓之手,尤以季氏的势力最强。于是他敷衍着说:“这件事牵涉颇广,最好和季康子商量后再作决定。”

孔子退出以后,叹息着说:“我曾做过鲁大夫,遇到这种事,我不能不说。但鲁哀公不能做主,反要取决于季氏,真是可叹!”

孔子本不愿去见季康子,但责任在身不容推卸,只好硬着头皮去找季康子。

季康子自己也是一个目无君上的权臣,而且他和田氏还有私谊,当然不赞同孔子的主张,但又不好露骨反对。因此,他以另一个理由婉拒了孔子的建议。他说:“田氏杀了齐君,随即立他的弟弟继位,情尚可恕。再说,他们国内政治上的纷争,外人似乎不便干涉,不知道你意下如何?”

孔子已经看穿了季康子的用心,知道事不可为,也就不再多说,愤然告别而去。伐齐的事,就此被搁置不提了。

孔子倦游归鲁,虽不愿出仕为官,但仍想以在野之身匡君救民,协助弟子从政。现在见到鲁哀公懦弱无能,实权仍操于三桓之手,而以季氏最为跋扈。眼见如此情势,愈加心灰意冷,准备将余年全副精力致力于教育事业,把希望寄托于下一代的身上。

这段期间发生了几件令他悲痛欲绝的不幸事件。

鲁哀公十三年,孔子七十岁的时候,他的独子伯鱼去世,享年五十岁。伯鱼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孔伋,字子思。子思后来受学于曾子,也是著名的学者,被尊称为述圣。《中庸》就是子思所作。

三年前,在孔子还没有返回鲁国的时候,他的夫人亓官氏病逝。老年丧妻又丧子,终究是人间伤心事。

孔子有异母姊姊九人,他们的生平都没有被记载留传下来。孔子的异母哥哥伯尼生有一男一女,男孩名孔忠,字子蔑,也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后来在鲁国任官。女孩由孔子择配,因为其弟子南容为人谨慎,所以孔子就把侄女嫁给了他。

孔子自己除了独子伯鱼外,还生有两个女儿。一个幼年夭折,另一个嫁给自己的弟子公冶长。

又过了一年,孔子七十一岁时,他最得意的弟子颜回也去世了。

颜回,字子渊,亦称颜渊。他敏而好学,能闻一知十,从来不迁怒他人,不犯同一种错误,孔子最器重他。

颜回很穷,住在僻陋的巷子里,吃的是粗茶淡饭,喝的是一瓢清水,换了别人愁都愁死了,可是他依然快快乐乐地勤学不辍。孔子曾赞赏着说:“颜回太好了!”

然而,一天,颜回陪孔子游泰山,回来不久就患病了,而且一天天加重,不到半个月就去世了。孔子听到消息后,大喊:“老天爷要我的命啦!”接着放声痛哭。

有人在旁边劝慰说:“请别过分哀恸,保重身体。”孔子噙着眼泪说道:“哀恸吗?我竟忘了自己。我不哀恸他,哀恸谁?”颜回的父亲颜路想把死去的儿子葬得体面点,但是家里很穷,就跟孔子商量,希望把孔子的车卖了去换一副套棺。孔子觉得很为难,因为按照古礼,大夫的车子是君主所赐,不能随便变卖。同时,大夫年老的时候必须有车子代步,不能步行。于是,只好直率地告诉颜路说:“除非是公侯卿相,否则不能棺椁并用。我儿子死的时候,也只是一层棺而没有椁,这是没法子的事!”

孔子的其他弟子也想厚葬颜回,但孔子认为哀悼一个人,不在表面,所以他没有答应。不过,大家还是设法募集到钱,厚葬了颜回。孔子事后叹息着说:“颜回待我如父亲,我却没能待他如儿子,使他葬得不合礼法,这是弟子们干的,我可做不了主。”

再过一年,子路死在卫国的任内。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当年,卫国的太子蒯聩看不惯南子的淫乱作风,准备杀死她,不料消息泄漏,没有达到目的,只好逃亡到晋国去。卫灵公就让他的孙子继位,他就是卫出公。

卫出公在位十二年后,父亲蒯聩企图返国夺位。他起初请赵鞅出兵相助,赵鞅没有答应。他就改变计划,派一名心腹回国去向孔悝的母亲求情。

孔悝是卫国的一位贵族,他的母亲也就是蒯聩的姐姐孔姬。丈夫去世以后,她和丈夫的一个名叫浑良夫的部下私通。浑良夫生得身长貌美,两人热情如火,孔姬大小事情都和他商量,于是,就派他到晋国去一探究竟。

蒯聩知道他是姐姐的情人,表示愿意支持他俩的爱情,而且答应在事成之后许以重酬。

浑良夫得到如此承诺以后,欣喜万状,立刻回国向孔姬报告,他说:“蒯聩亲口答应我,一旦他回国夺位成功,我俩的好事可成,再没有人敢讲话了。目前他所顾忌的只是孔悝的反对,他是你的儿子,你以母命叫他迎接舅舅返国,他敢不依吗?”

孔姬说:“蒯聩是我的弟弟,卫出公是我的内侄,还不都是一家人?何必多此一举?”

浑良夫提醒她说:“你要知道,以目前的情况,我只是你们家的小小家臣,既无地位,又没财势。而且我俩的关系只能偷偷摸摸,如果换上蒯聩,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你只为自己着想,就不为我想想吗?”

孔姬被他说得无言以对,就这样,他俩成了蒯聩的内应。

在浑良夫的巧妙安排下,蒯聩悄然地潜返回卫国,住在他姐姐家里。

傍晚孔悝回到家里,刚准备休息却被母亲叫了去。她说:“悝儿,我问你,父母两族中,谁是至亲?”

孔悝垂手恭立,答道:“叔伯是父系直属血亲,舅氏是母系直属血亲。”

孔姬说:“你既然知道舅氏是母系至亲,为什么不拥立我的弟弟?”

孔悝答称:“废子立孙是先君的遗命,我们做臣属的,怎敢不从?”

其实,孔悝早就察觉出母亲和浑良夫的暧昧关系,而且浑良夫偷偷前往晋国去会晤蒯聩,他也略有所闻,只是做晚辈的不便公然指出来,给他们留一点面子而已。如今听到母亲话中有话,就推说腹痛要去如厕,准备开溜。

浑良夫这伙人早有安排,在孔宅四周埋伏了不少武士听候使唤。他们早已准备好盟誓所需的一切,临时买不到牛,就宰了一头猪,将猪血放在一个器皿中备用。

当孔悝从厕所出来,浑良夫命两名武士不由分说,将孔悝挟持到大厅上。这时候,蒯聩站立大厅中央,孔姬站在他右边。孔悝被押进来以后,孔姬厉声喝道:“舅父在此,为何不拜?”

孔悝无奈,只好跪拜下去。蒯聩笑容满面地亲自过去搀扶。

孔姬改以柔声对儿子说道:“君位本该是你舅舅的,但他竟被逼至出亡他国。这件事是举世共谅,偏偏不见谅于自己的外甥。我和他是同胞手足,不忍坐视,所以迎他回国继位。悝儿掌握大权,一言可以定国,拥戴你舅舅复位才是忠孝两全的贤臣,你说是不是?”

在这种情况之下,似乎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孔悝被逼不过,只好回答说:“母命不敢不从。”

于是,由仆人捧来猪血,孔姬命孔悝和舅舅滴血定盟。

当晚,由浑良夫率领武士连夜进袭王宫。卫出公命人召孔悝来保驾,回报说:来袭的正是孔家的人,口称奉太子之命来捉拿逆子。卫出公大惊失色,他叫人传话说子不与父争,愿意退让。卫出公很快收拾宫中财物,并装载了两车,趁月色昏暗从宫中逃出,直奔鲁国去了。

子路当时是在孔悝的手下为官,政变发生时,子路正好因事出差,他听到消息赶回来后,政局已经是一片混乱,孔悝也被劫持。子路一心想救出孔悝,却被蒯聩派了两名武将拦住他的去路。

子路毫不畏怯,奋力向前,无奈对方人多势众,而且又是使用长兵器,子路仅凭一支佩剑,虽然刺杀了几名敌兵,终究是处于劣势,一不留神,头上的帽缨被对方的长戟挑断,而且满身是伤。

子路掷剑大呼说:“大丈夫死不免冠,容我把帽子戴正。”

孔悝在里面高声喝道:“不得伤害子路。”可是在乱军中,怎能由他做主?

话声传来,子路已被一班乱军砍成肉酱了。

孔子听说卫国发生了政变,叹息着说:“子羔(在卫国任官的另一弟子)还可以平安回来,子路却一定是牺牲了!”

果不出所料,子羔狼狈地逃了回来,孔子询及子路殉难时的情况,不禁泪如雨下。

自己的独子以及两位心爱的门生都先他而死,怎不令他悲恸?孔子凄凉的晚年,只有子贡、子夏、曾子等这班较为年轻的弟子在身边了。

同类推荐
  • 老舍自传

    老舍自传

    老舍先生著述丰富,文笔生动,以其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以及从内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老舍先生的这本自传是著名老舍研究专家、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徐德明老师权威选本,记录了老舍先生爱茶、爱花、爱猫,柔而刚的一生。
  • 原来慈禧

    原来慈禧

    她的一生充满传奇,从受宠贵人到独揽大权的皇太后,可谓至尊红颜。她的一生充满痛苦,少年丧父。青年丧夫,中年丧子,历经人生低谷。慈禧,一个没落王朝的主政者,她的形象被谎言,传说所遮盖,历史渐渐模糊。何为真?何为假?真实的慈禧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本书作者张研教授对慈禧的身世谜团、宫中遭遇,政治生涯以及个人生活起居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描写,披露了许多不为人所知的细节,并提出言之有据的独到观点;同治死于天花、梅毒并发症;戊戌变法中慈禧并非完全反对变法;修建颐和园动用的海军资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等等。作者还以一种文学化的细腻笔触勾勒了慈禧感性的一面。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多面化的慈禧。
  • 音乐巨人贝多芬

    音乐巨人贝多芬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名人。这样可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有益于人格的健康发展。名人活在我们的心里,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说着不同的语言,却伴随着我们的精神世界,遥远而又亲近。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 Beethoven,1770—1827),祖籍荷兰,4岁开始练习羽管键琴和小提琴,8岁首次登台,就获得巨大的成功,被人们称为第二个莫扎特。此后拜师于风琴师尼福,开始学习作曲。
  •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

    “文革”是20世纪中国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邓榕这本书,对邓小平在“文革”十年中跌宕起伏的政治历程、他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以及他的家庭的悲欢离合,作了生动的记述和理性的分析,披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情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大动乱的年月所表现出来的品格、气节、胸怀、胆识和智慧,进而引起我们对“文革”浩劫的反思。
  •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

    《算无遗策——郭嘉》主要内容分为睿智少年、屡建奇功、巧论袁曹等章节。郭嘉在天下大乱的形势之下,掌握了广博的政治、军事和历史知识,他奉行法家的政治思想,行为果敢干练。其政治活动主要在东汉少帝、献帝时期。
热门推荐
  • 竹马逆袭:莫少追妻甜蜜蜜

    竹马逆袭:莫少追妻甜蜜蜜

    前夫不择手段陷害她出轨野男人,父母孩子惨死,连公司都没有放过,最终令她伤痕累累绝望出国。华丽回归,她只为向当初伤害过自己的人复仇,斗前夫,撕白莲……欠她的,通通都要加倍还回来。剩下余生,她要保护自己想要保护自己的人,照顾曾经照顾自己的人!
  • 清尘仙途

    清尘仙途

    谁等候了岁月岁月又等候了谁仙剑一曲又见烟花绚烂繁华应如故何为仙何为尘心安处,即归宿
  • 机械仙驱

    机械仙驱

    超凡入圣不作仙,妄在世间修千年。仙路封禁大道无望,且看李小鱼如何剑开仙门,如何为万千修士重燃希望……
  • 长河内外

    长河内外

    “江南俊夏”,六岁时被他师父携来地球龙九山村,学习汉语文化和风情,十八岁时便离开。但纯朴的山里人并不知道他们师徒来自遥远星空。且看他是如何与他的两位漂亮的师妹“贝尔伊澜”和“丝竹清和”一起在众域群中潇洒风流、大展宏图的……--------鹧鸪天*开篇词--------春去秋来仓满粮,平阳雁过树呈黄。夜凉遥望星光远,昼顾馨思儿女长。天瀚瀚,景茫茫。长河内外牧牛羊。生来见惯风情展,总把他乡做故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嫁人王道:结婚不在早,幸福最重要

    嫁人王道:结婚不在早,幸福最重要

    剩下并不可怕,离婚也不可怕,不懂得“婚商”才是真的可怕。这是一本教女人如何掌握婚姻和恋爱智慧的书,一本“婚商教母”梁雅骊以自身经历及学员真实故事为原创的图书,是女人定制老公、打造幸福婚姻的范本。本书以幸福为女性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告诉全天下的女人:婚姻绝对不能只“跟着感觉走”,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财富不是名车豪宅、房产、股票、更不是钻石珠宝,而是把握幸福的能力。
  •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小主持人技能训练

    本书详细讲解了小主持人所要掌握的各种技能的训练方法,包括语音基础、用气发声、语言表达、朗诵艺术、歌唱艺术、表演技巧、演讲要领、礼仪常识、采访写作、口头评述、主持艺术等,还提供了大量的训练素材。本书内容全面,论述精当,既可以作为小主持人高效实用的学习训练宝典,又可以作为小主持人专业教师的教学指导用书。
  • 都市至尊狂人

    都市至尊狂人

    一个从清末活到客武的异能者,一个独来独往的地下佣兵,凭借八年年来的战术经验,以及与生俱来的异能,一次又一次完成佣兵任务,化解多次针对自己的阴谋,重返故乡之后,都市里的杀手组织迎来末日
  • 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四川文学(2016年第4期)

    《四川文学》: 文学刊物。以发表短篇小说为主,同时容纳其它文学体裁、品类,注重思想性与文学性的统一,刊物融现实性、艺术性、可读性于一体,聚读者、作者、编者为一家,所发作品受到省内外广大读者和全国各家文学选刊的青睐。
  • 漂亮的小花

    漂亮的小花

    吉尔在阳台种了盆花,很漂亮。不要翻来土壤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