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15700000059

第59章 此路不通,因为不许去走(3)

李的本意是借重周馥淮军老前辈的特殊身份,去镇住平壤诸将。但周馥自己清楚,作为一名幕僚的淮军老前辈,与作为一名宿将的淮军老前辈,含金量是太不一样了。叶志超镇不住的,自己同样没辙。事实上,现在大清国的活人里只有两个人能镇得住平壤的那帮天煞星,这两个人一为刘铭传,一为李鸿章,前者不来,后者又不能去,去了,谁统筹全局?再说了。以李鸿章的身份,去守一个平壤,合适吗?

于是李鸿章转而决定成立一个前敌营务处,由周馥负责。按理讲,这只是一个后勤机构,但李鸿章却给它赋予了一个附加的,但却是更重要的职能,那就是当连接平壤与天津的中转指挥机构。向西讲,周馥是李鸿章的代表人;向东讲,周馥又是叶志超的靠山。这样一层层的,将李中堂的权威与构想输送到一线,达到理想中的作战效果。

从军事制度史上讲,这个安排可谓一奇,效率之低也可想而知。但谁让大清国不搞制度改变,没有参谋本部呢?后继无人,平壤城中的后辈们相互不服,你又让天津城里的老前辈如何指挥?他也只能用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先应付一时再说。

结果,衡量再三后,周馥也愿意去了,皇上也批准了。同时呢?平壤也失守了!

最后的寂静

八月初一(8月31日),叶志超再次强调,当“俟兵齐秋收后合力前进。”

八月初二(9月1日),日军将朝鲜境内的第三、第五师团合编成第一军,任命陆军大将山县有朋为司令官。这样日军在朝的兵力就达到了19500余人。

八月初四(9月3日),叶志超又发来新电报,报告新情况的同时,提的还是老建议:“闻大岛有云:‘若我军前进,渠由水用船载兵登岸,袭我后路,断我转运。’此情系由王京朝鲜通事所探查。我军到韩名虽万有数千,实在各军马步有未到齐者,亦有护运由义州、安州分扎后路者,现平壤不过万人。

陆军劳费万端,必有四万余人,厚集兵力分布前敌后路,庶可无虞。请筹调添募。”

可是,新募各营要到八月末才能到防,到防后至少要训练三个月才能初步形成战斗力。又由于这些营各有固定且重要的守备工作,所以就算成军,也只能挤出5000人的机动部队。纵然全部入朝,加上朝鲜现有的14000人,尚有一万余人的缺口。你让李中堂如何“筹调添募”?又如何让叶志超反攻汉城?

同一天,李鸿章获得新的惊人情报,日军大队已经由朝鲜东海岸的元山登陆,图窜我军后路。其先头部队300余人,已经推进到平壤东北约200华里处的阳德。

鉴于阳德至元山之间,“山岭险峻异常”,元山日军又孤军深悬,与南方部队相互无法支援,故李鸿章急电叶志超,指示他“与诸统将密筹挑选精锐,间道出奇,拦头痛击,使其畏威不敢深入”,再徐图大计。

诚如后来的历史所证明的那样,这一路日军实为主宰全局的奇兵。如李鸿章的构想能够落实,历史必将改写。

但遗憾的是,朝野眼中只有汉城,只有南下。皇上严旨屡发,日促平壤大军反攻汉城。日军正面推进部队的声势造得也很足,以致平壤诸将的眼睛全死盯着中和大道。李鸿章的建议遂不免与尘封的电稿一起陆沉在历史的尘埃中,直至今日,再无人擦拭。

八月初五(9月4日),光绪谕示李鸿章:“现在敌氛已逼,所有分布进剿机宜,着即妥筹具奏;不得以兵未全到,束手以待敌人之攻,而于敌之分兵修道,听其自由往来,不思半济而击之术也。”并特别告诚曰:“朕为军情至急,昕夕焦急。该大臣慎毋稍涉大意,致有疏虞,自于咎戾也。”

同一天,李以破釜沉舟的悲壮向平壤守军发出了如下指示:“各国密探日廷主意,拟两三礼拜内全力围扑平壤,如牙山故事。现我续调各营难遽齐集,望诸君尽此兵力,同心奋勇,出奇致胜。勿为所算,勿中诡计,是为至要。”

小皇上说向南攻,老中堂说向北打。政出多头,叶志超也只有先听大头的。八月初八(9月7日)晨,七千余清军离开平壤南渡大同江,至中和,相机迎击。不料至中和后,“天气已晚,遂相度地势,各分扎要隘。夜越三更,忽言敌至。黑夜昏昏,不辨东南,竞施放各枪炮,不问敌在何方。彼此自攻,互相击杀,混击一时许,带伤者、击毙者兼有之。及闻确报,始知敌人尚远。”

对战的实为夜间出哨的盛军与毅军,“两阵死者凡二十人,伤者百人”。清军士气为之大挫。

而天津城里的李鸿章因为信息的滞后,还不知道平壤大军已发。初九,他再次致电叶志超,强调了元山一路日军的危险性。他说,(听说平壤大军)“拟挑精锐七千余赴中和相机迎击,是否已行?揣度敌情,以元山至阳德一路可窜我后路,关系尤重。前电商令派队拦头迎击,何不于此路设法雕剿,而急图黄州?若我进攻黄州,而阳德敌众绕扑我后,则进退失据,为患甚大!望与诸将熟筹调度,勿稍失机,若诸将或分一军进扼阳德,嫌力单否?务相机度势,妥慎图之。

即速复。”

同一天(初九),李鸿章又急电守备辽南金州的铭军老将刘盛休,指出“平壤日兵三路渐逼,后路空虚,续调之兵皆远不济急。叶提督屡电后路安州”距平壤170华里,“最为紧要”,现仅六营兵力驻守,“殊嫌太单”。故决定调刘盛休部铭军4000人,火速乘轮船招商局的五艘轮船,海运增援,巩固平壤守军的后路。这样一来,北洋水师的后路也不免唱“空城计”了。可是中国太大,又缺少现代化交通手段,各省援军迟迟不到,这已是李中堂所能挤出的最后一支机动兵力了。再调,难道还要让他老人家去调紫禁城的御前带刀侍卫不成?

如此“既壮平壤(友军)声援,又断元山(日军)抄袭”。除炮台守兵不动,每营留一哨新兵守营地外,其余全部援朝。军情似火,“迅速整备,五日内船到即行,当令丁提督海军大队护送前去。”

“当令丁提督海军大队护送前去”,这句是关键。也可以说,联合舰队朝思暮想的,就是李鸿章的这一句话。

军情似火,陆路推进太慢,必须海运。李鸿章只有用北洋水师护航,船运刘部至大东沟,再陆路趋平壤。同时将旅顺守军宋庆部2000人也调往义州,防备平壤后路。

这又是一个迫不得已的计划。一迫不得已在令北洋水师主力尽出去护航,二迫不得已在这一轮调动,已令北洋水师的后路门户大开,造成的真空却只有让新招募的农民兵去填。

但如果刘部能及时进扎安州,则战局亦将大大改观。至少可以让平壤守军全力守城,而不用不时神经紧张的向后望。一旦日军环攻平壤不下,弹尽粮绝,只有撤退,其中元山支队将陷入安州守军与平壤守军的夹击之中,搞不好就会全军覆灭,至少也将遭重创。大清朝依此仗之威,至少能控制半个朝鲜。

只可惜,世事难料。援军还在船上,平壤战火已开!

八月初九(9月8日),叶志超收到了李鸿章令他先打阳德日军的电报。叶志超情报有误,以为日军若无三四万兵力,断不敢北上攻击平壤。基于这个错误判断,他既放弃了南下反攻汉城,也放弃了李鸿章的先打阳德之敌的建议。

叶志超一声令下,大军回头,坚匿平壤,“日督勇丁并朝民于城内外筑垒,环炮而守”,“作婴城而守之计”。清军环城一口气修筑了25座堡垒(其中7座在城北),又在大同江北岸筑了一道四米高、2000米长的长墙,墙下布雷,墙上架炮(是役守军共装备野炮四门,山炮28门,速射炮6门),储积一月所需军粮,倒还算坚挺。

叶志超最担心的还是后路。

他已经留毅军一营驻义州防后路,现在再下令“暂调盛军两营回扎肃州”。

这样一来,守平壤城的兵力就只有13000人了(一说9000余人)。

于是,叶志超开始构思一个更大胆的战略:放弃平壤,后撤至“安州-鸭绿江”一线,厚集兵力,背靠国门,进一步拉长日军补给线,再行决战。

这个计划同样高明。因为从平壤北上,山路崎岖,将严重干扰攻方的后勤供给。山区的分割作用则将大大降低日军的组织优势。清军则可缩短补给线,规避野战训练不足的缺陷。事实上,五十多年后中国军人正是在这里,大败联合国军。

但是,国内那些根本不懂军事的文人,连叶志超坐守平壤都不能接受,又如何允许他再向后撤?

在一片“反攻汉城”的声浪中,叶志超只有等死。

倭刀出鞘

就在李鸿章决定让北洋水师护航的八月初九(9月8日),明治维新的元老级人物,日本军界巨头,时任第一军司令官的山县有朋(大将)在联合舰队的护航下,前往朝鲜。同行的还有新出任海军军令部长的桦山资纪(中将)。

临行前,桦山训示联合舰队:“凡为日本男儿,所恃之勇,而不在利器。我将卒苟激忠义,发挥固有胆勇以临敌,则敌之雄舰、大舰何用哉?万一军不利。

炮碎弹竭,为敌所围,决不可屈挠。事或至此,惟为国奋进,一死而已。然则如我海军之战,白旗固无用长物耳!”伊东遂抛白旗入海,以示必死之决心。

为了这一战,日军在七月十六日(8月16日)又一次重新编组了联合舰队。

改编后各队配属舰只如下:

本队:松岛(旗舰)、严岛、桥立、千代田、扶桑、比睿;

第一游击队:吉野、秋津洲、高千穗、浪速;

第二游击队:金刚、葛城、大和、武藏、高雄、天龙;

第三游击队:筑紫、爱宕、摩耶、鸟海、大岛;

本队附属舰:八重山、磐城、天城、近江丸;

鱼雷艇母舰:山城丸。

其中,吉野、秋津洲、高千穗、浪速四舰,是日本联合舰队的精华,集中编组将更有利于发挥打击力。本队的松岛、严岛、桥立则是日本针对定远、镇远建造的打击主力,排水量虽仅4200余吨,航速也仅16节,但却安装了320毫米的巨炮。这次编组更充分地表现了日军强烈的求胜之心。

四天后(八月十二日,9月11日),16000余日军取分进合击之势,兵分四路,合围平壤。

第一路:陆军少将大岛义昌率第九混成旅团3600余人,炮20门,自汉城西北出发,顺大道经开城、金川、瑞兴、凤山、黄州,然后折向东北,经中和抵达平壤东南。

第二路:由第五师团司令官,陆军中将野津道贯率领第十旅团之二十二联队(缺第二大队)、十二联队(缺第一大队)及炮兵第五联队第二大队,骑兵第五大队第二中队的一个分队,骑兵第五大队本部及第二中队,炮兵第五联队本部及第一大队,工兵第五大队(缺第一中队),卫生队。合计5400余人,炮12门,亦从汉城西北出发,经黄州渡大同江,分道至江西甑山,以袭平壤西南。

第三路:由第十旅团司令官,陆军少将立见尚文率领第十旅团第十二联队第一大队(缺第一小队),及第九旅团二十一联队第二大队(缺第八中队),并骑兵第五大队第三中队的一个小队及一个分队,炮兵第五联队第一中队,合计2400余人,炮6门,名为“朔宁支队”。从汉城东北出发,至朔宁,经新溪、遂安、祥原至江东县,渡大同江以袭平壤北面。

第四路:由陆军大佐佐藤正率领,新从元山登陆之第三师团第五旅团第十八联队,骑兵第三大队第一中队,炮兵第三联队第一大队,工兵第三大队(缺一个中队),合计4700余人,炮12门,名为“元山支队”。从元山登陆后西行,经文川、阳德、成川,至顺安,截断作为清军退路的平壤西北大道。

另有3500多人负责后路安全。

八月十三日(9月12日),日军终于看到了他们梦中的平壤城。

日军部署

拿破仑早就说过,会战的胜负,往往取决于谁能在决定性的时间,向决定性的地点,投掷优势的兵力与火力。在平壤之战中,日军对这一句话的理解无疑是深刻的。

在日军看来:“(平壤)临大同江,三面有石制城墙,高达十公尺,不易攀登。

其四面多沼泽,实为天险要塞,地利可谓无双”。清军“在大同江北岸筑起堡垒数座,在城北的堡垒牡丹台下且设有假城,高五丈余,呈急斜面。城东北亦设有多数堡垒,皆备有野炮、连发炮等。其守备之坚固,远非成欢、牙山可比……攻陷实非易事。”

鉴于平壤城地势险要,清军工事坚固,易守难攻。日军制定了一个很有日本特色的攻击计划:大岛义昌率第一路军,于八月十三日到达大同江南岸后,首先于平壤东战场,跨大同江发起“自杀性”攻击,尽最大努力将尽可能多的清军吸引过来。

野津则乘隙率第二路军突袭平壤西南。但致命打击尚不在于此,而在于平壤北战场。“元山支队”于十五日到达顺安,切断清军向义州的退路后,即行南下,十六日与“朔宁支队”会合,攻击平壤北门。

盖平壤地势东、南环江,北、西有山,北高南低,一旦日军控制玄武门外制高点牡丹台,居高临下,架炮上山,当年中法战争中兵溃北宁的一幕就将在平壤重演!

建立在精确兵要地志基础上的分进合击,外线包抄,前后夹攻——堪称是对毛奇式战略的精确效仿。此后,在辽东半岛,在山东战场,日军还将多次重复使用这一打法。

同类推荐
  • 南北朝那些事儿

    南北朝那些事儿

    文宣帝高洋相貌平平,在没当皇帝前装傻充愣,面对皇帝老哥的猜忌和挑衅沉默隐忍;北周武帝宇文邕在权臣宇文护的压迫下忍辱负重,在12年的韬光养晦后等来了机会;才智很高的隋文帝年轻时就有雄心大志,但为人低调,不露锋芒……展露才华要注意时机,有时候,纵使你有远大的抱负,但因为时机不成熟,也只有藏锋芒?收锐气,静待时机的到来。
  • 极品侍卫俏佳人

    极品侍卫俏佳人

    身怀佛门绝世武功,却阴差阳错的成为唐朝一个俏皮小姐的侍卫。身为侍卫的主角能干嘛?家主见了,“少侠,你若想要,我王家上下都是你的!”王家三少见了,“逸哥,那醉香楼又新来了个姑娘,要不?”武林人士见了,“盟主,又出来执勤啊!”少林方丈见了,“施主,你看何时方便来接手我这方丈之位啊?”番邦见了,“大侠饶命,我们也是大唐子民啊!”主角林逸:“别闹,我只是小姐的侍卫...”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婴儿的到来,将会给这个时代带来怎样的变化?是随波逐流,泯然于众。还是迎难而上,缔造传奇!
  •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杨虎城与西安事变

    本书还原了西安事变的本来面目,记述了杨虎城将军为了促进团结抗日实现民主首倡“兵谏”捉蒋而因之丧失军队,惨遭杀戮的悲壮人生,披露了关于西安事变的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
  • 中国赫哲族

    中国赫哲族

    本书围绕赫哲族文化从古至今发展的脉络,纵横式的叙述了赫哲族的历史、社会、人文、经济、政治等。具体、系统、全面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来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资料。
  • 回到晚清的南洋军阀

    回到晚清的南洋军阀

    国难当头,人们总希望有传奇英雄出现,于是乎,林大少爷穿越了。虽说世道艰辛,外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又起义不断。但咱林大少爷有志气,那句话怎么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李鸿章的北洋水师靠不住,咱自己就建立个南洋军阀。泱泱天朝,由我支撑。外争主权,内攘国贼,我当国门,谁敢来犯。------建了个Q群:243421077,欢迎喜欢、关注本书的书友入驻。
热门推荐
  • 雷人同居:玩偶小老公

    雷人同居:玩偶小老公

    某天苏小沫家门前被丢弃一个绝美玩偶,自此开启了她麻烦不断的生活!不就是亲了玩偶一下,他怎么就活了!更夸张的是,她竟然被一个玩偶强吻了!强吻就算了,谁能告诉她为什么一个玩偶竟然变成了这个妖孽一样的男人!
  • 荒语

    荒语

    “打完这仗,我们就回老家结婚。”“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明天我们都会回来的。”“放心,我们可是生活的很开心的。”“没有任务的时光真是平静啊。”主角参杂在悲剧的漩涡之中,然后整个人就不好了
  • 重生再战阿拉德

    重生再战阿拉德

    一本类由以dnf为背景的网游类小说,讲述了主角重生之后,带着八年的游戏经验再战DNF的故事.书中职业与dnf职业一致副本与装备作者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许多添加。
  • 大傲娇,小媳妇

    大傲娇,小媳妇

    七岁那年,顾少霆被家里人告知要和一个一岁的奶娃娃结亲。 “少霆,以后安安就是你媳妇,和你同吃同住培养感情!”多年后——“顾少霆,我不喜欢你,我们解除婚约吧!”“你想得美,吃我家多少年大米,不当个顾太太补偿回来?”
  • 英雄联盟之决战异界

    英雄联盟之决战异界

    这本书找不到感觉了——暂停更新,感谢关注!新书即将发布,希望能取得理想成绩。
  • 小娇妻,来亲一个

    小娇妻,来亲一个

    被下了媚药的艾洛洛,遇到自己以前死对头——萧宇皓...艾洛洛:“帮帮我~”萧宇皓挑眉:“有什么好处”艾洛洛死瞪着他:“你要什么?”萧宇皓:“你!”(此为宠文,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读者可在评论区批评作者哪方面做的不好,)
  • 忘晓

    忘晓

    封神榜上最后一位神,从大周到了长平之战,见证六国逐鹿天下。见过天下三分,从唐宋到21世纪,从电气时代到星外文明,再到最后的世界末日。
  • 此生挚爱EXO

    此生挚爱EXO

    一次猜拳,让两个少年捡到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奇妙少女,她有着一种奇妙的超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在地球上的能力渐渐削弱,身体慢慢适应了地球上的生活,又和十二个少年开始了一次次美好的邂逅,可是好景不长,没有了能力的她,只能离开他们,踏上寻找超能力的征途,迷茫的她最后能和他的本命在一起吗???
  • 巧克力微凉的夏天

    巧克力微凉的夏天

    “洛皓辰,还不过来?”“来了,我的老婆大人。”他们之前从毫无关系的陌生人变成如胶似漆的恋人,这之前的许多曲折坎坷,他们能否如愿走到一起,请看本文
  • 我的灵感突发的小甜文

    我的灵感突发的小甜文

    一些短篇小甜文,日常灵感,不定时更新,望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