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856600000027

第27章 教育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德]第斯多惠

[阅读提示]

第斯多惠(1790~1866),德国著名教育家,主要著作有《德国教师教育指南》、《教育的理想和可能性》等。第斯多惠主张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在教学中要遵循成长着的人的自然的发展阶段……第斯多惠在本文中提出了与教学效果密切相关的教师专业素养,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要有生气,要热爱自己的学科,要有坚定的性格和充沛的精力,要努力进取,要能在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发展中找到满足。

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这里所谈的不是教师的整个生活和意向,也不是教师和教育者的一般品质:他的忠诚、德行等等,而只谈那些使教学具有教养意义和丰富成果的教师的品质,因为这些品质是以教者主体的人格为转移的。

1.力求使教学引人入胜(有兴趣)!

我们把那种特别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和同情心,自然地激发和提高我们的生活精力的东西,称为引人入胜的和有兴趣的。当然,我们甘愿从事我们所感兴趣的事,因为满意的感觉在人身上是和激发他的内在的精神力量联系着的。所以如果我们想要集中地掌握集合着的人群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来,我们就必须引起他们生动的兴趣,以自己的人格或讲述问题的方式来使他们发生兴趣,而且还是出于个人的意愿来引发兴趣或者成为有兴趣的人。

有兴趣的事不是激发平凡的兴趣,而是激发高尚的、自由的或纯洁的兴趣,这种兴趣只能为有教养的人所熟悉,它本身也有助于教育。而对一个教师来说,使教学变得有兴趣的能力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由此而获得对真、善、美的自由的爱好,并且甘愿去研究这些高深的学科。因此我们要问,如何使教学有兴趣,我们回答说:(1)借助于多样性;(2)教师的生动活泼;(3)一般地说,教师的整个人格。有一个著名的谚语说:“变化多样乃是生活的乐趣。”同一门本身通常枯燥无味而又死气沉沉的学科,少年人不理解它对生活有何意义,他们怎么会感觉到人要从各种各样的情况和形式来看看它呢?教师要寻求多样性,一般地不应在不同的科目中,而应在讲述的形式和风格中去寻找。一个儿童学会写最简单的字母以前,必须写成千上万次。教师们,请想一想,对此要求什么!所以要注意多样性、变化和更换!

但是多样性并不就是一切,甚至并不是最主要的东西。更重要得多的是教师的生动活泼、机警善变、精神奋发,他对教学、对儿童教育的自然的热爱,在即使小小的一点尝试得到了成功的情况下他表示的欢欣等等。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鼓舞人呢?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从死气而来。所以你要尽可能多地使自己习惯于蓬勃的生气!生动活泼不在于手忙脚乱,不在于慌张摇手,也不在于装怪相、作鬼脸。这是一种精神生活,当然会反映在面貌上,在一切外貌上和姿势上。

简言之,要努力以自己的整个人格来使教学有兴趣!如果你在这方面不属于那些富有天赋的人之列,那末你就努力尽可能地在这方面臻于完善!借助于善良的意志和愿望虽然不能到达这一切,但是可能得到很多。谁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到自己身上来,谁就是他们的主宰者。哪里开始有烦闷无聊,那里就停止了注意,而因此教育也中止了。

我们再一次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学习,怎样使他在学习一门学科时引起愉快的感觉?第一,对学科要有热爱的态度:教师对学科的热爱会传导给学生;第二,你先要使学生在学习时有向学的愿望;第三,不言而喻,讲述学科要合乎教学论的原理;第四,这是主要的,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意识,使他感到知道一些东西并且会做一些东西,感到他是在前进。意识到自己有知识和本领是乐事。是否意味着这样做会使学生自高自大呢?真是又可怜又可笑的教师!人类和青年人的伟大的鉴识家!你们这些成年人,如果不承认有成就,对成功没有信心,也就绝不会愉快地行动,顺利地前进,满意地享受现实生活之乐,难道儿童、少年、青年就不要这点吗?何况他还是一个未成年的人,一个没有意识到他应当学习的东西有何用处的人,一个抱有无限的自由行动的愿望的人,难道一定要他放弃自己最强烈的意向,天天被关在空洞的教室里,而把自己青年时代最美好而一去不复返的时光轻易地在学校的硬板凳上度过,以至体验不到自己的进步和由于获得知识与本领所引起的那种酬劳的感觉吗?谁这样要求,谁就不了解人类的本性,谁就是一个野蛮人。人类的鉴赏家和年轻人的朋友会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他经常不断地回复到已学会了的东西上,重新迫使学生练习这些东西,把前一阶段所学会的东西运用到后一阶段上去,使学生在每一段落的终点站上概览已经学过的东西,因为这对他来说比学习新的东西还更重要些。他就是这样唤起学生对他所获得的能力的生气勃勃的感觉的。谁有这种感觉,谁就不需要使他勤奋的任何其他刺激了。他就会热爱教师、热爱学校、热爱学科,而当离开学校时,他就会保持着在那里所得到的刺激。深入学科中去,全神贯注在学科上,这就意味着他重新找到了自己。

2.要精力充沛地教学!

我曾多次地考虑过,有些具有这些特性的教师,他们在教学中维持纪律的能力实在可能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在许多学校会缺乏这种能力。我发现这种能力的来源在于教师的充沛的精力和意志的坚定性,一句话,在于教师的性格的力量。在没有坚定性、没有严整性、缺乏刚毅性的情况下,就不能在任何领域中创造出值得同时代人注意的任何东西。因此,要是认为在信念动摇、情感模糊和意志薄弱的情况下,而能使青少年的糊涂胡闹转变为审慎明理,使行动拙笨转变为技能精巧,使漫不经心变为注意,使无知转变为有教育,那就是最大的错误。

只有坚决的,精力充沛的,有坚定的性格,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和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意志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教育出坚决的、精力充沛的和性格坚强的人来。

请到那些教师表露出充沛精力的学校里去走上一趟吧,看一看他在做什么!他的活动的结果是稳定而紧张的注意力,这种注意力表现在学生的神色中,表现在一切事情中。但是要知道,这些品质在生活的激流中对人是特别需要的,任何人都不能躲避开这个激流,即使他拥有一个大财阀的财富也不能防护自己而不受影响。教师的这些品质是真正的、唯一有效的品质,有了这种品质就使千百种作为纪律手段的戏法和诡计都成为多余的事。这些品质体现在教师具有维持纪律作用的教学能力上,这种能力是坚强性格的产物。

3.迫使学生正确地口述教材!

要经常留心良好的发音、明晰的重音、清楚的叙述和语言的逻辑结构!

这个规则可以推广到一切教学上去,即是推广到必须用头脑来学会和掌握的一切东西上去。学生必须毫无例外地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所领会的东西。

必须充分强调这个原则的重要性,因为这个原则特别常常被违反。为什么?

比如说话:独白式地讲话(也就是读功课)比强使他习惯于正确而流畅地讲话,要容易得多。这要求无穷的耐心,对学生的经常注意;不仅要注意他的言语内容,也要注意叙述的形式和方法。迫使学生听得多说得少是一种有害的习惯。我们要求教师自愿地参加这种艰难的事业,同时要求不可避免地放弃个人利益和自我牺牲精神。我们很知道,这并不是小事;这也不是容易的事。这一点对于好动的、活泼的、富有热情的教师特别困难。这种教师常为他们的不正确的行为方式说明理由:要不然,事情的进展将会太慢;他们借口说,当教师说话时,学生就听到良好的语言了。但是如果学生只是听,是否真正前进了呢?而且学生是为学校而学习还是为生活而学习呢?其实,类似的借口甚至是不值一驳的。下面的原理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动摇的真理:

(1)学生了解得好的只是他所能正确地表达出来的东西。

(2)学生掌握得正确的只是迫使他叙述过的东西。

(3)哪里说的是学生正确的活动,那里优秀的教育者是言简意赅的。同样,优良的教师如果不是言简意赅的,那么无论如何也得沉默寡言和不爱多说话。多嘴多话的毛病是最坏的事。

必须养成学生一种习惯,对他所听到的和学到的一切东西,纵然不要求他出声地转达出来,也应当自己在心里用正确的句子加以表达。

必须迫使学生用有联系的、连贯的顺序而不是用任何其他次序来叙述思想的进程。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容忍有相反的做法;要不然,绝对不会表现出知识的明晰性和巩固性,判断的精确性和结论的一贯性。这样,就像飞鸟学会歌唱那样,学生也一定学会讲话。

4.在任何时候不要停止不进!

“不进则退”,只是记到这个谚语是不够的。对此还必须加以补充:只有当你继续努力进修,并且在自己学校里,在和儿童交往中认识到教学是主要的教育手段的时候,你才是一个有能力给别人以教育的人。

教育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不是什么已经完成的和完善的东西。它是处在形成和变化之中,它本身不可能设想是没有活动、没有运动、没有生长的。如果认为对别人的教育主要在于给他们以刺激,而这种刺激则有赖于刺激者的自动精神这个思想是正确的话,那么,由此可见,这样的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乃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的学校。因为教师一天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教学,如果他的教学对别人真正是一种刺激同时又是一种自我刺激,在这种条件下,他本身的进一步教育,要比其余的人容易些。在没有这种刺激的地方,的确,别人从他所受的那种教育也就情况不好了。所以要经常地加强进修: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来说,要加强普通教育,作为一个教师来说,要加强专业教育!

5.要在你自身和在你的学生的发展中找到满足!

(选自《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张焕庭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同类推荐
  • 不要做指挥孩子的家长

    不要做指挥孩子的家长

    今天,面对迅速变化、竞争激烈的社会,应当怎样做父母?已成了许多家长心存的最大困惑,一方面为了子女的成长父母们操碎了心,费尽了心思;但另一方面,却是孩子不服管教、反抗、叛逆和家长的希望背道而驰。但此时很少有家长认真地想过,我们的教育方法是否恰当?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否正确?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就是: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导致了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往往会采取高压限制,过度指挥,强权专制等偏激的方法,这已成了今天的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通病。解决和克服这种命令指挥型的家教弊端已是当务之急。
  • 慈母家训

    慈母家训

    本书选取了中国历史上70多位名人的母亲或女性的家训文章,做了严谨准确的编著,分为训主简介、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几个环节,有利于读者在了解历史人物,理解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古汉语知识、历史知识的同时,在这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的家训中取得教育子女的真经。父母是子女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而做母亲的由于在抚育儿女方面具有独特的本能,在家庭教育中扮演了特殊的角色,因此人们往往受母亲的影响最大最深。在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慈母的言传身教,其事例是不胜枚举的。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大全集

    女孩是用糖、香料以及一切美好的东西做成的。与喜欢剪刀、手枪、坦克等冒险性的事件的男孩相比,女孩更喜欢洋娃娃、漂亮头花、好闻的香水等一切美好的东西。
  •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教出会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本书从孩子的性格塑造、情绪障碍、怪癖行为、学习困惑、人际冲突、怀春心理、心灵自助等多个方面,讲述了应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
  •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好习惯

    高素质孩子的88个学习好习惯

    本书从孩子的快乐学习习惯的培养、自我完善学习习惯的培养、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阅读写作学习习惯的培养、良好思维学习习惯的培养等八个方面对如何更快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进行了阐释。
热门推荐
  • 国祚绵延

    国祚绵延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千里江山国祚绵延,流血漂橹风起云涌。
  • 身边的基佬没那么多
  • 异界老戏骨

    异界老戏骨

    吴辽穿越异界,成了一名光荣废材。“嗨,昊宇老道,别在我前面秀你那小世界了,我给你演个盘古开天吧!”“紫霞仙子,你好呀,我给你演个猴呀!”“无极圣主,你别找我了,你那魔界魔主我真的给你演不下去了,你另寻高明吧。”这是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过程,如何在强者遍地的世界里成为一个成功的演员的故事。
  • 重生过去当传奇

    重生过去当传奇

    天才少年叶麟,因为一场意外,回到了过去,一个他完全陌生的年代,看叶麟……已有两本完本精品,质量有保障,请大家放心收藏。为方便大家交流讨论,可进书友群:292724802(无要求)!VIP群:135356857(两千粉丝值,需验证)
  • 银面假公子:狂誘御龙

    银面假公子:狂誘御龙

    当冷血腹黑的她穿越成懦弱等死的死囚时,会迸发出怎样的激烈火花?阴暗潮湿的死牢中,哀嚎声不断,几乎所有的犯人都蹲在角落,坐立不安。冷静的她引起了华衣男子的注意。从此沧澜国多了一个银面公子,名动天下,破奇案无数,遇神杀神,得无数男女竞相追逐。
  • 废柴郡主:乔家有女很嚣张

    废柴郡主:乔家有女很嚣张

    谁说官家小姐就一定要是个大家闺秀,她就是个废柴郡主而已,学那么多规矩也用不上,还不如闲暇无事多练练武功,看看兵书你说,这粗糙的野丫头,谁疼谁爱,当然最后会被人丢弃一旁,棋子一枚,谁说老皇帝他死了,冲喜为妃的她的一定要削去头发青灯古佛的,其实她也想如此,乐的清闲自在不好啊,可命运偏偏不让她如此啊!且看乔家此等废柴郡主,是如何搅动天下风云!
  • 凶器在哪里

    凶器在哪里

    本书为青少年课外阅读读本,通过案情分析、追踪线索、谜案推理等内容来提高青少年读者的逻辑推理能力。
  • 星魂之誓

    星魂之誓

    且看流落人界记忆全失的异族少女,在这红尘之中要如何生存,闯出一片天地?与人族少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念隐,恋玉

    念隐,恋玉

    那一丝琴音,如今相隔忘川两岸;那一点情思,如今却是婉转流年;春风又拂江南,桃花开遍两岸,思念千般梦残,伊人却是难返;依旧是那积雨河畔,不变只是孤影相伴;红烛倒映灯火阑珊,雾霭沉沉终望不穿;桃花依旧灿烂,情债而今难还;欲求静思放下孤盏,却是情思被风吹乱;雨落如丝连成思念,终成流水无情短暂;长夜漫漫辗转难眠,半城烟花终究是叹!爱恨离愁合,五味俱全,来尝尝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