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013800000017

第17章 附录(2)

可以想见,他这样的背景在历次运动中当然会遭罪,所以他有很多年处在牢狱之中,还曾被流放到东北改造。然而,劫难并没有摧毁他,甚至没有影响到他的身体,这也是个奇迹。过去整过他的人都去见马克思了,他还在坐飞机四海云游呢!2009年我在云南省国资委副主任办公室的电脑上,收到一个陌生人发来的邮件,说黄老先生请我去他家。此前,已经传出了聂绀弩事件,舆论风暴席卷一时。我去了他家,没有与老先生提这事。后来听照顾他的人说,大家为了怕他受影响,在电脑上做了屏蔽,老先生自己上网,就看不到关于自己的新闻了。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以黄苗子这样经过大风大浪的人物,在自己还理智清醒时,是不会被外人议论所伤害到的。在我见过的老先生中,黄苗子该是城府最深的一位,但是他给人的印象却是没有城府。

郁风老师似乎很少单独出现,她总是和黄苗子在一起,不过,两人如影随形,倒未必是夫唱妇随的关系。因为是美术专业出身,又一直从事美术工作,所以在美术界郁风的角色其实更重要,至少在五六十年代是如此。

有一次我前去拜访,是郁风老师开的门,问清我找谁,老太太转身叫黄老,然后自言自语说不是她的事,她就去自己的房间继续工作,再也不露面。

还有一次是在晚饭时间我到他们家,我说很喜欢郁风老师的画,她马上就追问了一句:“喜欢哪一幅?”我说了几幅,其中包括一张用欧洲的餐巾纸画的小品,老太太听了很高兴,知道我不是客套,而是真的细读过她的作品。

郁风老太太风度绝佳,是我所见过的最会穿衣打扮的女士。和同辈的朋友们在一起,她如鱼得水,潇洒自如,你绝对想象不出她是年近九旬的老人。

在郁风去世后,我写了一篇纪念文章,本来是发表在《文博报》创刊号上的,可是报纸竟然卡壳未能面世,只有打样证明有过这样一份报纸。后来我将此文收在了《黄苗子说黄苗子》一书。这篇文章我自己认为写得很好。

我第二次专程去拜访姚奠中时,一位原籍山西在北京工作的同行朋友王燕枫问我观感,我说姚老是典型的山西人,她马上很敏感地问在我看来山西人是什么样子,我回复说看看姚奠中就知道了。这当然是开玩笑,不过,姚老的性格中却实在是太山西了。

姚老和我多次长谈,每次都是始终笑声不断。老先生是章太炎的研究生,论辈份是国内学界目前在世的最老资格的学者,不夸张地说与鲁迅、周作人是师兄弟。老先生的国学修养一流,论眼界也是极高的。在书法界,他实在是个例外,因为在新中国成立前就当过教授的书法家大概只他一例。

他对书界现今最有名的名家价格之高,感到极为好笑而又惊异,连称“了不得!”多年以前我在一个山西商界朋友胡树巍的办公室就见过姚老的字,那时就很仰慕。后来姚老的家人说我第一次去访谈姚老,据当时从中牵线的一位在我手下工作的人说,是我问他山西书法家谁最好,他推荐的姚老,所以我才知道姚老。这种损人掠美的事也是常有的,我没有跟姚老解释,因为不值得。

老先生至今主持家政,几次请我在家吃饭,请我吃山西特色饭菜。临别时还特意让家人拿来一箱家乡稷山的红枣——我向来偏爱吃枣,几乎天天粥里煮枣。也许是心理因素,我感到姚老送的枣格外甜。

我最后一次去姚老家访谈,他的弟子姚国瑾在座,是位谦谦君子,客气地说听我采访姚老,长了不少学问。其实我更感兴趣的不是姚老的书法或古典文学学问,而是他的经历、境界与状态。

(2010年10月我又有并州之行,此前从报上看到,山西省在号召文化艺术教育界向姚奠中学习。老先生九十八岁了!)我去石家庄采访黄绮,是为了他的那宗著名的对联丢失索赔官司。老先生在家认真接待了我,谈了不少,后来我写了大篇报道,蒙王连弟先生青睐,在《新闻出版报》发了一整版,标题是“一副对联索赔六万”。那官司他赢了,可是执行却似乎并不如意。

黄绮是河北大学教授,有风度,看上去也像是有学问,但是我没读过他的书。对他的书法,似乎当时也没什么感觉,以至于我甚至没请他写幅字。

我可是专程去石家庄采访他的!黄绮去世后,河北省书界的分量就更加失重了。

他当年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副主席,可是至今连一本像样的作品集也没有出过。他在河北大学是教授中的头牌,当年的助教、副教授,对他极为敬重,据说某某某在黄绮先生每年回一次河北大学时,便提前把黄绮送他的对联挂起来,以迎接这位大牌学者——说起来不好意思,我只知道黄绮是学者,但是居然从来没在书店见到过他的学术著作。当然,有著作没著作,其实对学者来说无所谓。学问是圈里内行两三个人才明白高低上下的事情,外人只能根据包装与地位、职务来得出盲目的结论。

去采访萧乾,是九十年代中期他刚推出《尤利西斯》译本时。这部书当年大出风头,虽然到现在为止也没几个人能读懂,但是却流行一时。

萧乾家里摆得满满的,一望而知是学者、作家的作坊,没有一点观赏性,墙上拴着绳,上面别着纸条,卡片。真正井井有条、比图书馆还整洁的书房,其主人大都是不读书、不作学问的,如果说有例外,那就是袁行霈先生的书房。后来我的书房在满与乱上,远远超过了萧乾,或者说,超过了我见过的任何一个学者或作家。

那时我的表弟张久英刚从家乡来北京工作,为了给他提供开眼界的机会,我在采访时带他一同去了,过后他还写了篇印象记投给报纸发表了。

我对《大公报》史有特殊的兴趣,这些年也结识了不少老《大公报》子弟,而在这个圈子里,对萧乾的评价却是相当不正面的,尤其是在《大公报》“起义”过程中的表现。这是出乎我意外的。据王芝琛先生讲,沈从文去世前明令家人不许萧乾参加自己的追悼会,而沈从文是萧乾在《大公报》的引路人。

《尤利西斯》难译,所以译本不断修订。我手头的第一版是萧乾的签字,最新的一版是文洁若先生的签字。我写的四千字通讯,多家报纸发表,颇出风头。

关于启功先生我已经写了不少文章,但是还有想说的话。人们都说启功是个一团和气的人,其实,我认为启功虽然有和气甚至圆滑的一面,但是更有严厉刚直的另一面。他也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口不称人是非的老好人,读过我的访谈录就可明白,他之月旦人物、品藻臧否,一针见血,是很不留情面的,毫不客气。在这里,人如其字的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启功的书法非常柔美轻盈秀丽,完全是帖学一路,看不到碑学的硬朗与气魄。他的书法形成了自己的面目,以至于即使是临写随便什么古人的书法,效果让人一看,明确无误地可以认出是启功。我私下里认为,如果临仿古人也都统一到自己的风格里,那实在不算多么高明。历史上董其昌就是这样,当然董其昌是承前启后的大宗师,以自己风格临仿古人,也有点铁成金之妙,而启老似乎对董其昌不太以为然,不知为什么在书艺上反而步香光后尘?本丛书中我所写的《启功说启功》,大概是唯一一本写启功而不采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姿态的。这本小书,是我迄今所出二十多种著作中,我自己最满意的一本,也是行家们评价最高的一本。

徐邦达徐邦达在家里像个老小孩,在房间里走进走出,见我在客厅里坐着,也并不打招呼。后来他太太招呼他,才坐下来与我谈话。

徐先生非常自信,即使在九十高龄,在书画专业上讲话的口气不容置疑,如数家珍。翻开故宫书画册,老先生就自顾自地讲起了一幅幅画的来历。

滕芳女士非常热情。

有人说如今有钱什么事都好办,说这种话的人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在中国有一些地方是钱不好使的。

不必讳言,徐老很有钱,以至于滕芳女士说他闹着再买处很贵的房子,但是,徐老再有钱,也无法让他在有病时得到最好的待遇,连个病房都要惊动很高位置的人才解决了。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院士都享受副部级特权,关键是体现在医疗上,而社会科学领域无论成就多高,只要没有混上相应的官位,比如钱锺书的副部级副院长,就无缘得到最高级的医疗服务。医疗与教育是最需要公平的领域,而在目前,知识分子只要不从事科技工程,又不当官,就成了高干病房外的“普通患者”。此事滕芳女士跟我讲起来义愤不已,她说徐邦达为国家做的贡献比那些院士不大?比那些副部长不大?我到香港见到饶先生,他对我讲:“我可以跟你谈十天也谈不完的。”可惜我只有三天时间。三天三次访谈,留下了一篇对话录,那篇文章可以看出,饶宗颐是性情中人。

如果内地没有几十年来的运动与劫难,不知会有多少饶公一样的人物?遗憾的是历史无法假设,与饶公同一时代、同样水平的几乎被一网打尽,读书种子在神州无处容身,而港英当局却为饶老提供了一方净土,著书立说,写字作画。因此,我很反感有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因为香港从来也没有仇视过文化,没有仇视、整治过文化人,只是香港的风气重商不重文而已。香港在任何一个方面也不比新加坡差,可是没有人说新加坡是文化沙漠。

(2010年,有一天我开车听广播,居然在新闻联播节目听到了温家宝总理接见饶宗颐,而且是在他的生日那天!老先生要去敦煌。如此高龄,还有如此精神,实在难得。)崔子范的画风是从齐白石化出的,更简单、更粗放、更结实。不过,齐白石的风格只可有一,不可有二。而近来连崔子范也成为一些人效法的样板。

崔老精神乐观,近年退居故乡,听说也有一些不如意,其实,作为老干部,其实真的不必太在意身外之物。书画本是烟云供养,赏心怡情之物,若为所累,就是误区了。

我去青岛,有人自告奋勇要开车陪我去见崔老,我婉言谢绝了。对于一位年过九十的老人,除非确有必要,后生不要轻易地打扰。

杨先生在香港的住处,在我看来并不算大,可是当地人听了都说那是半山的豪宅。杨善深擅长春宫画,我看过几本画册,都有,是那种好色而不淫的类型,画得倒没露点,可是题诗却大有薛蟠的神韵。

老先生拿出赵少昂等人的书信来让我看。老先生的客厅里墙上镜框里装着未托的书画,显然是准备出售的。

后来我在北京见过他最后一面,老先生拉家带口,济济一堂,我本来都带了手下员工,摄像、录音、照像机全准备好了,结果一看是全家欢的格局,兼之另有俗客在场,也就没有打开话题,只是寒喧应酬。非常可惜,这次失去的机会,永远无法弥补损失了,不久后杨先生就去世了。

岭南画派四大家,我都下过一点功夫研究,从个人兴趣出发,觉得赵少昂与黎雄才在成就上更突出一些,但是四家都有自己的特点。

白雪石白雪石画了一辈子画,是骨子里的北京平民,平和随意,与世无争。白雪石最成功的是他的山水画教材,发行量之大,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

老先生其实去桂林次数并不多,可能还不如我去桂林次数多,可是国内画漓江山水的最出名的,就是白雪石。这便是品牌效应。

白老在和平门的住房,紧挨着全聚德,蒙他请我吃烤鸭,还在大堂里他当年画的巨幅作品前合了张影,按照一平方尺两万元计算,那张画恐怕得值百万元,可是我亲眼看着老先生掏的现金付饭钱。过去画这张画时,还不时兴要钱呢。中国这几十年的账实在是太乱了,没法儿说!有一位圈内人士说,白雪石有恐高症,所以他画的山都是平的。

这倒是我所不知道的。

全聚德成为上市公司后,烤鸭涨了价,一只要二三百元了。我再到和平门店,发现大厅没了那幅画。

除了我所在报社的领导以外,只有王世襄老先生一个人枪毙并改过我写他的文章,这是一个极耐人寻味的例外,因为他上的是美国教会学校,按道理讲,燕京大学应当灌输美国的价值观的,而新闻自由、作者的独立客观立场这些价值观与民主精神原则,最集中地体现在对待报刊的采访与报道上。出于礼貌,我认可了这一改写稿,当然是有所保留的,事后听出版社的编辑讲,对约人写的王老新书的书评,他也是要改写的。这倒有些像如今某些机关官员的做法。

讲起收藏来,人人都知道王世襄,他自己却说自己当年是取人之所弃,没什么像样的东西。王老还以美食见称,据我的见闻所及,只有刘文杰先生不买账,告诉我他才是真正的美食家,而王世襄是“土美食家”。世上的人与事,孰是孰非有时真是说不清,对外人尤其是说不清。

有一次谈到嘉德那次拍卖王世襄的藏品,满堂红,大发了利市,成交6300万元,王老对我说,他的朋友们没有一个同意他把藏品捐给国家的!王老出身官宦人家,但是喜欢强调自己是书香门第。书香门第在中国有特定含义,或者著书,或者讲学,总之,是以文化为业。古人有所谓狂狷之论,王世襄的性格中便不乏狂狷之气,表现之一是事事不服软,比如讲起书法,老先生可能认为我还算不外行,所以说自己的字不行,但是,“该怎么写、是怎么回事我心里都清楚,就是没练。”当时我心里就笑了,当今书法名家在我面前坦承自己的字不好的不乏其人,因为当着明人不说暗话嘛,不过从来没有哪位做过这种解释。

同类推荐
  •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小闲事:恋爱中的鲁迅

    本书以《两地书》为蓝本,参考大量资料,以慧黠笔法讲述了鲁迅的恋爱故事。从“小鬼”苦闷中一封问询的信开始,与许广平情愫暗生。两人一起探讨出路,分享隐秘和艰难,互致慰藉与关爱,开始了相濡以沫的十年光阴。
  • 长征领导人4

    长征领导人4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为什么偏偏是朱元璋

    他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人:从一无所有的乞丐变成唯我独尊的帝王,率领农民义军打败纵横天下的蒙古铁骑,风雅文弱的南方士民在他的手下变成了逐鹿天下的雄师,果断与谨慎,权谋与机变,信任与多疑,铁血与怀柔,在他的身上奇异结合,他就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六百多年来,他被称为是影响中国人性格最深的帝王,我们每个人骨子里那种虽谦恭却傲岸,虽卑微却昂扬,即便潦倒也不肯放弃理想的性格,在他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 陈布雷与陈伯达:历史转折点上的两个“秀才”

    陈布雷与陈伯达:历史转折点上的两个“秀才”

    他和他在一起,就是一本文人从政与从政文人的必读书!国共两文胆,浮尘一悲歌。他们,一个以死来为旧王朝殉葬,一个在新时代把自己送入牢笼。他们,虽有纵横文字之才,却身不由己。他们,是政治与人性冲突中历史的人质。以陈布雷、陈伯达两人一生的轨迹为主线,以国共两党的“四次历史转折点”为基本环节,叙述了国共两党相关人员的群体活动,勾勒了国共两党政治思想文化宣传建设的基本风貌与当年思想文化斗争的宏大场景。对陈布雷与陈伯达个人的人格人品、学养学风、情感与家庭生活、行为的是与非、优点缺点与错误、世界观人生观的转变与演变轨迹,及与各自政党领导人的交往、恩恩怨怨等,都有较为细致的叙述。
热门推荐
  •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

    佛说须摩提长者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浪漫夏威夷:海鸥带诗飞

    浪漫夏威夷:海鸥带诗飞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婚礼是在一个最特别的场合举行,夏威夷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婚礼礼堂:天涯海角、游艇农场,甚至可以包下一列火车、一个海岛,任椰风轻轻掀起白纱,让星光熠熠铭刻誓言??夏威夷的婚礼让所有人喜出望外,心花绽放。本书选取夏威夷十座最梦幻婚礼殿堂、十种最浪漫的夏威夷时光、十家最美丽的餐厅、十家最舒适的酒店、十段最棒蜜月旅程、十佳购物场所,为你打造一场无与伦比的夏威夷婚礼之旅。
  • 华夏食尸鬼

    华夏食尸鬼

    萌萌的校园混混白白和冷漠的网络歌手黑姐成为了同桌,偏偏白白又是黑姐的狂热粉丝,从白白遇上黑姐的那一刻起,注定了是一场悲剧。
  • 重生青梅有点甜

    重生青梅有点甜

    重生前邓海棠被渣男贱女忽悠的团团转,想尽千方百计逃离邢云听,最后落得个毁容死在火海里。重生后,邓海棠每天除了虐渣就是和邢云听亲亲爱爱。邢云听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爱着邓海棠护着邓海棠,让她一世无忧,每天快快乐乐。甜宠文1v1,虐渣,暴爽。
  • 银河清浅

    银河清浅

    这是一本记录作者在整个学生时代的思想发展过程和个人成长过程。
  • 时空穿梭的科幻小说

    时空穿梭的科幻小说

    一个叫莫殇的普通人,穿梭在各个奇幻瑰丽的世界的故事。嗯,让我想想还有什么。本书有独特而又烂俗的世界观构造,属于一本时空穿梭类的小说。还有……………………我实在憋不出还有啥了,想看就看吧。我尽量不扑街好吧~_~简介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奉天靖难记

    奉天靖难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幻舰FusionEpic

    幻舰FusionEpic

    本书全名:《幻舰-FusionEpic》有人想象过之前的世界吗?当然。如果有的话,大概也只停留于想象的层面。毕竟因为“那个“的出现,“过去的世界”已经毫无意义。模拟了曾经用于海上作战的兵器——“战舰”的外形.......进行无限制的改进、特化.......使世界进入新时代的超级兵器——幻舰通称“FS”。而为了驾驶“FS”而诞生的非人生物——其名为“铁驭”。PS:本书是以未来版的“战舰”为题材的轻小说,并且有由于一些剧情需要的原因,情节推进会比较缓慢,但同时内容会比较充实。喜欢节奏明快的朋友可以酌量试吃,试吃后如果您觉得还不错.......那就收藏了吧~\(≧▽≦)/~
  • 穿越斗破可任选一项属性加至无限

    穿越斗破可任选一项属性加至无限

    推荐《穿越诸天从一条蚕开始》,一部关于变成斗二天梦冰蚕的小说,以后会涉及更多小说内容,如:约战(约会大作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