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23300000019

第19章 阅读方法与技能训练(4)

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在对书的名称进行一番思索后,接下来应该了解作者的情况。如果阅读时所遇到的是熟悉的作者,从前读过他的作品,那么对其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就比较熟悉,现在又读他的作品犹如与老友相逢晤谈。如果是首次阅读他的作品,就像结识一位新朋友一样,应抱着认识的态度去了解。读书研究作者有助于了解有关学术动态、学术流派,有助于建立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一部书的内容与出版单位往往都有必然的联系。好的阅读者应该能够根据出版单位来判定书籍内容所属的学科领域。一般来说,我们国内的出版单位都有出版的侧重点。如文学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等出版单位所出版的书籍侧重于文学和艺术;教育出版社侧重于大、中、小学教育书籍的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则侧重于科技各领域书籍的出版等。所以,阅读者可以根据出版社初步判断书籍的内容。

阅读一本书之前先查看它的内容提要、序文、目录,是必须养成的良好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我们在课堂上读的都是单篇短篇的文章(包括从长篇节选下来的课文),不少同学往往运用学过的读单篇短篇的办法去独自阅读整本的长篇巨著,拿过一部书就立刻看正文,认为内容提要、序文、目录同正文没有什么关系,可以不去管它。这是不会阅读的普遍表现之一。

内容提要,顾名思义,是全书内容最扼要的提示,一般放在封二或封底。有的也叫内容说明、内容简介,除了概述要点外,还简单介绍该书的特色和风格。先读内容提要,就知道这本书大致上写了些什么,对全书就有一个最简要的了解。有的书卷帙浩繁,篇幅很长(有时还没有目录),如果不看内容提要,一开始就读正文,读了很久,还不知道全书要说什么。越是这样的书,越显出读内容提要的必要性。内容提要的字数都很少,写法也极为精练。

会读书的人还可以通过看提要,学习怎样概括材料,锻炼自己的概括能力。

书的序文,有作(编)者本人写的,也有的是作(编)者的师友或亲属写的。它的叫法有很多种,有的叫“序”,有的叫“导言”,有的叫“前言”,有的叫“作(编)者的话”,有的叫“写在前面”,有的(用别人一篇有关文章)叫做“代序”。序文的写法也有很多种,有的是对全书内容的提要或评论,有的是对书的体例、取材、组织、规模的说明,有的是对成书经过或出版原因的叙述,有的是介绍阅读本书的准备知识和注意事项,还有一种是略述作者还没有来得及在书中详细阐明的新思想。因此,阅读本书之前,认真读读序文,可以使读者对全书有个概括的印象,便于阅读时更好地掌握书的主要内容;可以使读者有个衡量的标准,对书的价值作出比较和品评,哪里可以忽略过去;还可以使读者获得比本书更多的知识等等。写得好的序言,不仅使书的内容增色,意义突出,而且还有单独存在的作用,成为研究某一门学问的重要著作。如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序言,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序言,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等,都是序言中的精品。

正文前的目录,是一本书的眉目。有的人读书时,往往不会利用它,认为它仅仅是供查阅哪章在哪页上的。其实,一本书的目录如同一个城市的地图一样,每个有过旅行经验的同学都知道,来到一个陌生的大城市,首先熟悉一下它的地图是很有好处的,可以帮助在一个新地方解决定向的问题。而读一本书的目录亦有同样的好处。这时新书内容的总轮廓将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就能够知道我们所不了解的科目。一般来说,大部分文艺作品的目录只是起吸引读者的作用,从目录看不出书中的内容,其目录没多大作用;而理论著作和科学书籍,目录的重要性与用途就大得多。有些目录是论题或半论题式的,近似于简明的纲要,可以让读者知道书中说的是什么。有些目录标得很细,既有章的标题,又有其内容的小标题,整个目录就是全书的提要。还有一些书是由许多单篇组成,内容安排或以写作年月为序,或以类别相从,或按作者分卷,读这种书的目录,还可以起一个挑选阅读篇目、选读阅读重点、确定阅读顺序的作用。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图或爱好有重点地来读,不必一篇一篇地顺次读下去。

总之,在研读一本书之前,要把书浏览审查一遍,对全书有个总的、直观的印象,以确定下一步阅读的重点。读者对一本书所属的科学领域了解得越多,这种预先的浏览给他带来的收获也会越大。

2.发问(Question)

这是五步阅读法的第二个步骤,即边读边提出问题,如作者论述的根据是什么,在论述证明中有哪些方法和技巧值得学习?能把它用到别的问题上去吗?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变了,某个结论还正确吗?需要作哪些修改?等等。这些问题可以在纵览的基础上提出,也可以在迅速阅读有关章节中提出。发问的目的是使阅读具有目的性,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阅读成为有准备的、主动的评价过程。

阅读就是一个从“质疑”到“析疑”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质疑。现代心理科学研究表明,从人的神经功能上看,疑问往往会促使大脑高度兴奋,产生一种“优势灶”,引起定向探研反射,从而加强注意力的集中,增强求知欲和阅读兴趣,加深记忆和理解。

3.阅读(Read)

事实上,阅读在五步阅读法一开始就在进行了,这里是指特定的含义,即带着问题深入阅读,要求反复细读,透彻理解全书,弄清每一个不懂的词语和问题。对专门术语、重点段落、篇首、篇末的关键文字,更要注意,以便迅速掌握文章的精髓。做到有疑而入,无疑而出。可通过圈点、划线、划着重号、写批语、记读书笔记、做卡片等手段加深理解,帮助记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将在第五章详细介绍,这里姑且从略。

4.复述或背诵(Recite)

这是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阶段。读完书后,主动、及时地合上书本复述(或回忆)一下读物的主要内容,可以帮助集中注意力,发现阅读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当然,大部分内容并不需要逐字逐句地回忆,而只要概括出主要的内容即可。但是,对于那些必须记忆的东西,如公式、外语单词等,则需要反复背诵记忆,并能准确地复述出来。

许多学者在治学时都有“过电影”的习惯。每天晚上想想全天读了些什么,有哪些收获。这也是“回忆”的好方法。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很能说明问题。有时你回忆出的东西很少,说明你学得还很肤浅,还有很多漏洞,得回过头来弥补一下。

5.复习(Review)

即根据每次回忆中所发现的问题和熟练的程度,隔几天做一次有选择、有重点的复习。

要加强记忆,重复学习的掌握时机。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一般说来最好安排在第一次学习后的半天、一天、三天、七天、半月后,分次进行。如此多次重复,犹如“水滴石穿”

,何愁大脑不留下清晰稳固的痕迹?

以上是五步阅读法的基本内容。这个方法曾多次在英美等国心理专著中介绍过。研究表明,五步阅读法能综合性地体现出学习和记忆的各种心理学规律的要求,其原理适用于各个领域书籍的阅读。

就我们青少年读者来说,它主要是课内学习的一种综合方法,使用此方法阅读语法、修辞、数理化等需要精读记忆的教科书、教学参考书,效果更佳。

(三)比较阅读法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句俗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有比较才能鉴别。

中学生在阅读中,如经常采用比较法,有利于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比较阅读法并非现代人发明的一种方法,而是古代一向就有的传统的读书方法。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古代一部文学理论名著,作者正是从许多作家作品的比较中,总结出一系列创作理论的。例如,在《体性》一章中,刘勰就列举了十二位作家的不同风格:贾谊清新、司马相如夸张、杨雄含蓄、刘向明晰、班固绵密、张衡周详、王粲明快、刘桢激昂、阮籍高雅、嵇康壮烈、潘岳泼辣、陆机庄重。这种评价,就是通过对不同作家的作品的分析、对比得出来的。刘勰这种方法值得学习。在阅读时,一定要学会这种对比的方法。例如观日出,许多作家都写过,可以把有关文章找来阅读。像巴金的《海上的日出》,刘白羽的《日出》,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就可以看出,同样是观日出,但各人写法都不同,观察的角度、观察的粗细、立意和风格等等,都不一样。这样多看多比较,就可以从中悟出一些道理来,有利于启迪思维。

现行中学语文课中,有不少文章在选作教材时,作者和编者又作了精心的删改。有的文章还能找到作者的原稿。因此,我们也可以指导学生用比较法来阅读。首先,要求自己品味课文,尽量品出一点味来。再仔细读原文,并对照课文,找出作者和编者在哪些方面作了修改。对修改处反复比较、分析、思考。为什么要这样改?是不是每一处都修改得很好?为什么?例如,我们在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鲁迅先生原稿中有这样一段:“我很想详细地知道这故事,但阿长是不知道的,因为她不渊博。”修改时在“不渊博”前加“毕竟”

两字。有的同学经过认真比较、思考,体会到改得好:在“我”的童年时代,阿长给“我”

讲过许多故事,她可算得渊博了;但是,她却不知道“这故事”(关于‘怪哉’虫的传说)

是怎么回事,所以她“毕竟不渊博”,既肯定了她有知识,又指出她还不怎么渊博,用“毕竟”来修饰“不渊博”,语气委婉,在否定中仍有肯定的意思。

当然,不限于语文教材,别的书籍、别的文章也可以用比较法来阅读。例如数理化,同样一道题,会有不同的解法,这就要注意进行“思路对比阅读”,经过比较、分析、评价、选择,确认哪些思路是错误的、繁琐的,哪些思路是正确的、合理的,并进一步比较分析出哪一条思路最简便、清晰、更为有启发。通过这样的比较来获得别人思路中的合理成份,锻炼自己的思维,避免呆板和繁琐的思维,求得更新自己的思考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比较阅读时应注意做好读书笔记,将对照内容、不同的论点、论据,写作特色、感想等记录下来。这样,既有助于理解、记忆和知识的积累,也有助于日后查阅。

比较阅读法是一种研究性阅读,目前在学术研究中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而且已经显示了它独特的功能。“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

中说的一段话。他说得一点也不错。如果同学们长期坚持在比较中阅读,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必能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发明创造打下基础。

(四)悬测阅读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有一种奇特的读书法。他在灯下拿起一本书,不是从头到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熄灯在床上,闭目静思。他设想,这样一个题目如果到了自己手里,应该分做几章几节,组成怎样的结构体系,从哪些方面入手……想完后打开书,如果作者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一本本来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的书,他一夜两夜就读完了。我们应像华罗庚这样养成“想书”的习惯,一个题目、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如果题目正好是自己比较熟悉或正在研究的,就不要忙着翻看内容,而应悉心研究那题目,设想这题目由自己来完成会怎样处理,然后再拿它与原文对照阅读。这样的阅读方法就叫做悬思猜测阅读法(以下简称悬测阅读法)。

悬测阅读法有什么好处呢?它的好处在于能治走马观花、囫囵吞枣的毛病。尤其是中小学生平时读书常犯这种毛病。例如,有的同学读引人入胜的佳作时,往往会被生动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而不停顿地疾读,大有一口气读完之势。其实,这样做往往是匆匆而过,难以体味书中精妙,收益甚少。清代学者冯班说得好:“开卷疾读,日得数十卷,至老死不懈,可曰勤矣,然而无益。”而如果用悬测法读书,就可以纠正这种弊病,使我们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反复揣摩书中的深义和奥妙之处。

悬测读书法适用的范围很广,除了上面讲的华罗庚用这种方法来读理科的书籍之外,还可以用它来读小说、议论文等多种文体的书籍。

先说说用悬测法来读小说吧。很多同学爱读小说。凡读过章回小说的,大概都有这样的一种体验:或两将拼杀将分胜负之机,或书中的主人公危难临头,生命不保之时,作者往往在这节骨眼上卖一个“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关子”,忽然打住,给人留下一个悬念。善读书者,读到此处便不急于抢读下文,而是掩卷而思:两将究竟谁胜谁负?主人公命运如何?情节将如何发展?假如由我写将如何处理?经过这一番悬思猜测,不管你所思所测对或不对,然后再舒卷续读,都是有好处的。当作者与我们思路相同时,便有“英雄所见略同”之概叹;当作者与我们的想法不同时,便自然会权衡得失,找出差距;当作者出人所料,另辟蹊径,别开天地之时,我们会为之拍案叫绝。这样读书时能有意识地卖个“关子”,一会儿凝神沉思,一会儿俯首疾读,不仅别有一番读书情趣,而且得益非浅。

读文艺作品可用悬测法,读议论性的书同样可用此法。日本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读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和叛徒考茨基》一书便用此法。当他读到考茨基的错误观点时,就把下面的列宁对这个观点的批判,用一张纸遮住。自己先想一想考茨基的观点对不对?错在哪里?自己怎样批驳这种观点?经过这样一番思索,他才再去读下文。如果自己的想法同列宁的不一样,就通过对照,找出自己认识上的不足,这样也就使自己对列宁的观点的认识深入了一步。

总之,悬测阅读法适用的范围很广,几乎可以适用于各种文体、各门学科的书籍。

悬测法的精粹在于思考。我国明代学者王廷相,有一段话是说明阅读与思考的关系的:“思不废学,学不废思。”大数学家高斯也曾这样讲:“若无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而悬测阅读法的优点和可贵之处,恰恰就在于阅读中加进了思考、猜测、联想这些重要环节,给阅读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促进读与思的有机结合,使读者无论是在推测思考过程中,还是在推测后的验证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地高度集中注意力,因而必然会提高读书效率。同时,又锻炼提高了读者的创造力。

(五)思考阅读法

同类推荐
  • 优秀教师转变角色的18个细节

    优秀教师转变角色的18个细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业”“忠于职守”的传统。在中国,经济步人快车道,改革开放已经开辟了广阔市场,学校教师也应结合实际要求,发扬中华民族敬业的优良传统,大力提倡爱岗敬业的社会主义道德,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教书育人,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对本职工作,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教育不仅仅是良心的工作,更应该是专业的工作!怎样表明教师的专业?课堂实效的好坏是其重要标准之一。本书教你如何做一个好的教师。
  •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模范作文(日记篇)

    民国小学生日记PK当代小学生日记。继“开明国语课本”之后,再现民国语文教育风采!101篇民国小学生优秀日记,展示不同的少年中国!给当代语文教育一面镜子!给当代青少年一面镜子!全面展现民国小学生所思、所历、所感、所悟。在民国老课本引起广泛关注,并火热畅销之后。近日,民国小学生作文又被媒体疯狂转载,同时与当代小学生作文进行了比较,引起了热议。民国小学生作文多数语言功底扎实深厚,视角高远,思想深刻,最可贵的是,较少虚假套话。
  •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袁宝华文集第八卷:袁宝华访谈文选

    文集为十卷本,汇集了作者在解放初期恢复东北工业,制定和实施“一五”计划,赴苏谈判156项工程,三年“大跃进”大炼钢铁,国民经济调整,建立新中国物资管理体制,“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运行,改革开放期间国民经济管理,企业整顿和改革,制定《企业法》,开创职工教育和MBA教育工作,开拓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建民间经济类社团,建设中国企业家队伍,以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工作中的理论著作和文章。
  • 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26岁必读书:无产者如何成为有产者

    人在22岁时候了解一点人生道路和人生规划,对将来的人生方向有帮助。社会现实是一个金字塔,顶尖上只有少数人可以建立。“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这话固然鼓舞人心,却不能对所有人管用,因为人的能力可以被提升,却始终有高下之别。因此,如果22岁时读本书,你未必要选择本书中所讲的人生道路,却可以作为人生的一种备选方案。毕竟22岁还很年轻。不过,到了26岁,就必须对我们的人生有所考虑和选择了。而27岁~35岁之间,对人生竟有绝对性的影响。大器晚成始终是少数。因此,26岁前后,是人生道路的第一个分界线。你的决定不再由父母和家长决定,而完全靠自己做主。
  • 教有妙招

    教有妙招

    教师的工作是育人的,育人是讲究艺术的。只有具备深厚的文化功底、慈祥仁厚的爱心和高超的育人技巧的教师,才能受到学生的喜欢。因此,不断完善育人的艺术方法应该是教师终身的追求。本书收集的150个育人范例,大部分是一些优秀教师在教学第一线育人的亲身经历,有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灵感和智慧的闪念成就的育人佳话;有的是在课间处理调皮学生闹事,使用巧妙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是用教师伟大的爱心,呵护学生的心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当然,也有一些教师在育人中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收录其中引以为训。
热门推荐
  •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公关礼仪与面试技巧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吸收了西方公共关系学研究的精华,注重对实用技巧和运作模式的系统阐述,以切合本学科的性质和满足读者可操作性的需求。
  • 飞扬: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

    飞扬: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

    第十二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这群人蘸尽了青春,用笔墨书写出淡然的心情,以及关于文字,关于梦想,关于未来的美好形状。不是独自呓语。也不是强作愁,而是在痛苦的孤独中,完成自我救赎。这是一群最执著的年轻人,他们中毒很深。这种叫做写作的毒,几乎没有解药。翻开这本书,看看他们的中毒症状吧,相信你不会失望。
  • 梅茉夏初

    梅茉夏初

    梅茉即是青梅与茉莉,青梅一般在初夏结果,而初夏亦是茉莉的盛花期,所谓梅茉夏初便是用它们酿出的酒,被喜欢了两年的男友以“发育不良”的理由甩了,她心灰意冷,缠着爸爸自主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溪辰国。只是,她怎么也没想到在这里竟然还会遇到那个混蛋。她毫不犹豫地给了他一拳,什么?她认错人了?呵呵,不打不相识嘛,既然已经打了那就做朋友吧!
  • 乱世馋神

    乱世馋神

    盘古开天辟地,将大陆一分为四。东之青龙域,南之朱雀域,西之白虎域,北之玄武域。一位来自二十一世纪的世家少年,抱着满腔对化学的热情,来到这个以实力为尊的玄幻世界。无意中获得绝世之宝,却被自己最信任的人夺走异宝,废了修为。若时光可以倒流,他绝不瞎了这眼。若时光可以倒流,他一定低调做人,扮猪吃虎。
  • 我真不想继承千亿家产

    我真不想继承千亿家产

    “新电影求支持,票房过不了5亿我就只能回去继承千亿家产了。”网友:哈哈哈做梦吧快醒醒“感谢!票房过5亿,不用回去继承家业了!”网友:入戏太深了直到新的福布斯榜更新,网友们发现榜一竟然是她?!她:“在娱乐圈很快乐,感谢粉丝们的鼓励支持,互动榜前一百每人10w软妹币,后援会100w软妹币。”网友:啊啊啊现在入坑还来得及吗?!
  • 倾话吾侬

    倾话吾侬

    祥云瑞气,彩凤传音,在绮丽奢靡的神族十三宫深处,有一座双主阁,传说里面住着十三宫上最智慧美丽的双生女。最小的尊女木软无故失踪,下落不明,生死未知……而五族中比这位尊女更为人论道的是仙族的子君――蛮宿,传说蛮宿历劫飞仙之时,四海合流,五山崩飞,人界历灭顶之灾……人界传说,始有其据,终有其时。直到某年某月某日的桃林深处,吾侬枝下,落花纷飞,谁笑容浅浅,荡涤秋千?又是谁路过不打扰,迷了眼,乱了心。匆匆流年,可能守住神与仙?
  • 为伊断永恒

    为伊断永恒

    不求功名利禄,不求长生不老,但求得佳人相许一世欢颜。得卿心,天下万物皆淡然。本是无心人,万物皆可弃。得君痴痴相守不离弃,为君还复世间路,此生眷念,不负君。
  • 我乃死神

    我乃死神

    石珅,身为嗜血天尊,却陷于阴谋诡计,死于众强之手,心中不甘,元丹远遁宇宙边际,复活于地球的一个废物身上,被人羞辱……从头修炼,屌丝逆袭,遇神杀神,遇魔杀魔,纵横四海八荒,无敌于朗朗乾坤!
  • 摄政王的心间朱砂痣

    摄政王的心间朱砂痣

    上一世,苏陌染娘死爹厌,被许配给谁都不看好的摄政王;她尽心辅助夫君夺取皇位,封后大典上被许诺今生唯她一人,后宫空悬,于是,她成了世人所说的妖妃转世,一场秋叶凤凰花赐她挫骨扬灰……一朝重生,苏陌染还是将军府不受宠的幺女,她发誓,终身不嫁帝皇家,誓要将母亲惨死的真相调查清楚生父、继母、姨娘、庶姐、……一切拦路者都被她斩于马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520封情书:娱乐星皇追爱记

    520封情书:娱乐星皇追爱记

    冷漠星皇——金旭麟搞怪编剧——慕紫诺金旭麟:“当收到你洋洋洒洒的祝福,才知道千万粉丝之中只有你最懂我的心!可是踏遍千山万水,你在哪里?”慕紫诺:“每个人都有一个追星梦,当你印入我的心扉,我许诺要你辉煌一世!梦幻一生!你却不知,我就在你转身的那一个角落!”520封情书,520个月的守候,日日夜夜的思念,谱写了爱情最美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