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34900000001

第1章 倾力农耕不惧苦

第二章倾力农耕不惧苦

告别校园后,劳勤俭回到了农村。由于年纪太小,还不能成为生产队的劳动力,只能干一些轻微一点的农活,所以挣的工分只有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就是说劳动力一天挣10分工,而劳勤俭只能挣三分工。当时十分工的价值大概是一毛钱左右,也就是说他劳动一天只能挣三分钱左右。尽管如此,这也是生产队对这些弱小劳动力的照顾。弱小劳动力都干些什么事儿呢?如锄草拔草,栽种积肥,挖土挑土等农活。劳勤俭在生产队劳动的第一天就是积肥。

积肥就是把零星散落在地上的猪屎牛屎,都收捡起来再放到生产队里的积粪坑里去。积肥是有任务的,需要到处跑,到处去找。一天跑下来,腰酸背痛不说,浑身臭气熏天。

栽种活也不轻松,比如插秧,要站在水田里,在泥泞中将秧苗一兜一兜的插进泥里,还要插稳插好。有时还有蚂蝗粘在腿上,咬的鲜血直流。就是栽红薯也不轻松,也需要在雨天进行,冒雨将红薯苗一根一根的栽在泥里。无论栽什么,一天下来都浑身腰酸背疼,苦不堪言。

锄草拔草也不轻松,在天气炎热时,站在庄稼地里锄草,被庄稼的叶子摩擦着,腿脚都是痒痒的,很是难受。在水稻田里拔草,那就更不用说了,除了痒痒,除了闷热,还有蚂蝗叮咬,那就更难受了。

挖土挑土就不用说了,不停地重复着那些固定不变的动作,像机械式的运转,让人晕头转向。一天下来浑身像散了架似的,一动都不想动了。

凡是农活都苦都累。正如生产队里的一位老头讲的,干农活儿没有不苦不累的,没得挑选的余地,条条蛇都咬人。

干农活光凭出力还不够,还要掌握一些技巧。大多数学干农活的青少年,他们都有父亲指导该怎么干?不该怎么干?怎么用技巧?怎么掌握力度?怎么用力气等等干农活的常识,都在家里讲给他们听。而劳勤俭就不一样了,就没有人给他讲这些了,没有人给他做指导了,全凭自己用心看人家怎么做,再慢慢琢磨。经过几年的努力,他逐步掌握了干农活的技巧和方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农民。

劳勤俭干农活的性子比较急,不论干什么活,他都一口气把它干完,总比别人干得快。所以他总比人家干的多。那时候农村干活记工分是分两种方法计算的,一种是按点工计算,就是说按时间按天记工,一种是按定额记工,就是说按你干的活多少记工。比如插一亩田的秧苗记十分工,而这一亩田的秧苗不论你插几天只记十分工,你半天完成也记十分工,而不是看你干几天就记几天的工。割谷等其农活都是一样按定额记工分,总之是按你干活的多少来记工分。凡是能按定额计算的,都按定额记工,不能按定额记工的才按时间按天记工。在干按定额记工的活当中,他往往比人家的工分都挣得多,因为他干得快。

干农活的辛苦,那是无以言表的。抢耕抢种抢农时,晴天雨天,春夏秋冬都很忙,没有闲暇的时候,总有干不完的农活。在农忙期间要干农活,到了农闲季节要统一到水利工地去劳动。一年四季天天都在劳动,不知道闲暇是什么味道。

春天要备耕备种,整田整地,耕田耙田,车水积肥,播种插秧。夏天要做很多田间管理,收获夏粮,播插秋粮等。秋天要收获农作物,播种过冬农作物。到了冬天开始到水利工程上去劳动,一个冬及早春都在挑土挖土,忙个不停。

人们不禁要问,在那个年代,全国十亿人口,有八亿在农村,怎么还会那么忙?可以用一句话告诉你,因为那个年代,农村的劳动是原始的,没有机械化。所有的农活都靠农民的一双手,两条腿,一副肩膀来完成。比如耕田,要用牛拉人扶,比如抗旱,要用双肩挑水或者用水车车水,就连吃的米面都要用石磨磨,用碾子碾,都需要人工来完成,更谈不上修水利用挖掘机推土机,都是靠人挖肩挑背扛干成的。所以就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那个时候忙的事情,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都需要人工来完成,其忙碌的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要不,后来有了知识青年下乡到农村去,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如果当时农村像现在这样先进,农民如此幸福,就不可能有动员知识青年下乡去,接受再教育,再锻炼,支援农村建设的事情了。正是因为农村有很多事情要做,很艰苦,很磨练人,才成了广阔的天地,才是大有作为的地方。的确,下乡知识青年们在农村受到的苦难是非常多的,磨练锻炼是非常痛苦的,所做的贡献是特别巨大的,这也是他们终生难忘的。他们的战斗青春,不平凡的人生,特殊的经历无不感天地,泣鬼神。他们的故事至今都在流传,他们在农村的生活历程己载入史册。

劳勤俭出生在农村,很快就学会了适应了农村的各种农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学会了干所有的农活。就是主要劳动力干的活,如犁田、耙田、撒种等体力加技巧的农活,都先后学会了。所得的工分由三分一天慢慢升到了十分工一天。成为了名符其实农村劳动力。

劳勤俭成为了正劳动力以后,就让母亲江仁英不再在生产队出工了,就改在生产队里放了一头牛挣工分。放牛比出工就轻松多了,虽然挣的工分不多,但多少还有工分。放牛比较轻松自由,牛犁田的时候可以休息,到牛休息的时候儿子也休息了,也可以帮她放牛了。因此江仁英感觉到自己的日子好像出头了,跟人家一样了,开始享儿子的福了。

为了多挣工分,劳勤俭总比别人付出的多。除了生产队的劳动之外,还要利用收工后的午休时间或早晚时间去干砍柴,打猪草等重体力活。因为家里这些重体力活母亲是无法完成的,必须由他去干。用乡下的话说,他是每天忙个不停,犁上赶到耙上。

为了多挣工分,他除了学会干活的技巧外,总是起早贪黑,比别人干的时间长。在干定额活时,大多都是全家人一起完成,而他只能靠自己一个人去完成。

割稻谷时天气很热,他就晚上干,天黑了,大家休息了,他却拿着镰刀去稻田割谷。从天黑割到天亮,虽然是摸黑,但他割的很快,动作迅速精准,不停地割。一个晚上,他一个人要割近一亩田的稻谷,一直割到太阳出来,完成了当天的任务,才回家吃早饭。这时候他利用割倒的稻谷在田里晾晒的时间,去睡一下,解解疲劳。睡了一两个小时以后,他又去干其他的活。等到下午割倒晾晒的稻谷晒干了部分水分后。他就去把稻谷收起来捆成捆,再一担一担的挑回到生产队的禾场里码放堆垛。他将二、三十捆稻谷收拢,捆成捆,再全部挑回,其劳动量之大可见一斑。

插秧就更累人了,他也是一个人干。天黑后,他就去秧田拔秧苗。拔秧苗是个细心活,秧苗很嫩,容易抜断,秧苗断了就不能成活。他拔秧苗都很用心,很认真,抜的也快。他晚上要拔的秧苗,是第二天一天的秧苗的所需。他一天要插近一亩田的秧,接近两个人才能完成的插秧任务。一亩田需要的秧苗也不少,所以他利用晚上的时间把所需的秧苗全拔好,白天的时间全部用在插秧上,这样才能完成任务。而一般的做法是早上起来拔秧苗,到半上午才拔完,开始去插。只有比别人起早贪黑,苦干快干,才能比别人干得多。

更折磨人的是打苎麻。苎麻是当地的一种经济作物,长得有一人多高,是阔叶植物,一年可以收获三次。打苎麻首先要把它的皮剥下来,要领是先从中间将其主干折断,再用手指插入中间,用力上拉,就撕开了上半节,再用力撕开下半节,这样就将一根麻干上的两片苎麻皮完整的剥下来了,这叫取苎麻皮。取了皮后还要刮皮。将剝下来的苎麻皮背回来后,放在水塘里浸泡,等到苎麻皮泡发胀了以后,再放在大半人高的凳子上,一根一根的用刀刮苎麻皮,将其从头到尾刮干净,直到露出白青色的纤维才算刮好。苎麻刮好后,再将其晒干,扎把打捆才算完成。

刮下来的苎麻皮壳里,还有少量的麻纤维,将这些皮壳晒干了以后,再进行捶打,又可以得到麻瓤子,这个麻瓤子也可以卖钱,生产队不回收,其收入可以归个人。在打完苎麻以后,个人都忙着将这些皮壳收拾晒干,然后进行锤打成麻瓤,卖的钱归自己,成了大家一笔额外的收益。

苎麻的第一个收获季在5月份左右,第二个收获季在7月份左右,第三个收获季在10月份左右。这都是农村的忙时。苎麻是农村收入的主要来源,它的价值高,一斤苎麻的价格相当于五斤稻谷的价格,所以生产队非常重视苎麻的栽种,管理,收获等农活。

将苎麻收获回来的过程,是一项很难做的农活。苎麻的枝干和叶子都长满了密密的带刺的绒毛,皮肤接触到后就会红肿,痒痛。在剥苎麻皮的时候,手指要插在两片苎麻之间,然后用力拉扯,会很伤手指。苎麻刮皮不但有技巧,还很费劲很费力,像两手在向外拉弹簧似的,一天到晚不停的拉,拉一天下来其感觉可想而知。

这样的苦活累活,难不住劳勤俭,他照样一人要干接近两人的活。同样利用晚上的时间,去将苎麻皮剥下来,到天亮以后回家吃早饭,这时候他将剝下来的苎麻皮浸泡在水塘里面,等他吃完饭以后,苎麻皮也泡好了,他就可以开始刮苎麻皮了。他总是象有永远使不完的劲一样,不停的刮呀刮。有的夫妻俩一天才能刮十来斤苎麻干,他一个人就能完成刮七、八斤苎麻干的任务,还是因为他比别人起得早,做得快的原因。

在农村除了忙生产队里的农活以外,自己的家庭还有很多农活要干,比如要砍柴,要种自留地和菜园,要打猪草等。

砍柴是农家的一件大事,每年要烧很多的柴,人们吃的,洗的要烧柴,冬天烤火取暖要烧柴,一切生活都要烧柴,连养猪也要烧柴煮猪食,柴是一天也不能缺少的。柴米油盐,柴排到了最前面,是不无道理的。

劳勤俭从小就开始捡柴扒树叶子,在读书的时候,每天放学后的任务就是捡柴砍柴,一直为柴而奔波,而忙碌。现在家里面要烧的柴,全部都要靠他了,母亲年纪大了,又是小脚上不了山,只能给他做饭和缝补浆洗了,重事做不动了。虽然他们那里是山村,但是山上的柴都被砍光了,是因为砍柴的人太多,需要量太大。

有时为了砍一担柴,他们要走几里路去砍。有一次他跟同村的一个兄长到离家几里地远的地方去砍柴,那里的柴多一点,刚好砍了一担,准备回家时,被那里的看山的人拦住了。要将他的刀和冲担都没收,柴自然不能带走。他恳求不要没收,跟对方说好话,对方就是不放过。最后,他同去的那个大一点的兄长跟对方是亲戚,在他的求情下对方才放过一马。

砍柴虽然任务重,但是都没有专门的时间去砍柴,都是利用生产队收了工,中午休息的时候外出砍柴。特别是夏天天气炎热,再上山去砍柴,实在令人难耐,山上的毛毛虫,黄蜂,飞蚊,还有随时可能出没的蛇等,那一份辛苦别提有多让人痛苦了。这时热得汗流夹背,累得上气不接下气,肚子饿得咕噜咕噜,浑身上下毛棘火辣。尽管如此,中午还得要出去砍柴,不然家里没有烧的。砍柴的艰辛真是太多太多了,一言难尽。

除了砍柴,再就是种菜园和开荒。生产队分给每家有一点菜园,莱园的面积小,不能用犁耙耕种,只能用锄头一点一点的挖,费时费力。特别是在遇到天旱时,种的菜都要干死,需要从水塘里面用水桶挑水去浇灌,这些活都是在晚上生产队收了工以后,才开始干的。天黑了挑水浇菜,一担接一担的挑,高一脚低一脚的走,那一份艰辛就别提多不容易了。

除了种菜浇菜之外,他还要寻找田边地角的空地,将其开挖出来种植农作物或种瓜菜。多种这些作物和瓜菜,会多一些收入。这样能够补充不足,让生活好一点,丰富一点。

打猪草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地上长的野菜野草,枝叶滕蔓等等。一种是在水里生长的水草,夏天天热以后,劳勤俭就去打长在水里面的水草回来喂猪,附近的河里,港里,湖里,水库里都是打水草的地方。因为水草丰富些,一个中午可以打上一担挑回来,可以供猪吃几天。而在春秋季节,则由母亲去野外采猪能吃的野草,野菜回来喂猪。看似只有娘俩过日子,事情应该也很少,可在农村为了多挣一点,日子过好点,就得千辛万苦找活干,找事做。

还有最难熬的事情,就是冬天外出兴修水利。在那个年代,劳动力是可以随意调动的,是不计报酬的。每年的稻谷收完以后以后,生产队的主要劳动力就被县里统一调到当年要修建的工程工地上去了。剩下的部分农活,则是由妇女和老弱病残来完成。

到了水利工程后,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组建成民兵连,生产队为民兵排。以民兵连为单位组建食堂,一般一个民兵连150人左右,也就是一个食堂里有这么多人吃饭。饭是用土钵蒸的,每天每人要吃2斤大米,早晚餐各6两半,中餐吃7两。菜主要是大铁锅煮罗卜白菜,盛在洗脸盆里,10人一盆蹲在地上围着吃。早餐天未亮就吃完了,吃完早餐就立即带上挑土挖土的工具到水利工地上去。中餐由食堂的人将饭菜送到工地上,就在工地上吃。晚歺到天黑后收工后,回到住地食堂吃。从吃饭就可以看出每天干活的时间了,就可以看出劳动的强度了。

在水利工地上,主要是挖土挑土,就是在取土的地方,将土挑到修筑的堤坝上去,都是挑担走上坡路,很是吃力,费劲。

任务以民兵连为单位划分,以民兵排为单位进行作业。每人每天的任务是以运土的距离的远近来确定的,如果运土距离远,平均每天每天三个立方。如果运土距离近,每人每天要完成6个立方。

一个立方的土有36担,每担平均120斤以上,要将这36担土挖出来再运到指定的地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轻松的事。何况每天的任务不是一个立方,而是3个或6个立方。可见劳动任务之重,劳动强度之大。

大家为了能完成任务,就自行结成合伙小组,或3人或5人,轮换着进行挖土挑土,相互配合,齐心协力完成任务。而一些力气比较弱小,又不卖力的人就被组合掉了。被组合掉了,不是不用干了,而是更加痛苦了,并且必须加班完成任务。

劳勤俭却被大家抢着要,都希望与他组合在一起。因为他干活舍得出力,不偷懒耍滑,为人实在。

一天10多个小时的劳动,不停的挖呀挖,挑呀挑,肩膀磨破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手上挖出了一层又一层厚厚的老茧。

有一年冬天,劳勤俭在离家几十里远的地方修水库,当时工地上挖出了一个很大的树桩,被遗弃在工地上没有人要。他就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借了一个独轮车将树桩硬是推回了家。这个树桩有150多斤重。几十里的山路走回家都很费劲,他却推着载重的独轮车走,推了近10个小时才回到了家。山间的羊肠小路,坎坷不平,坑坑洼洼,每逢过坎都要费很大的劲。与他同行的人看到这副情景直摇头,认为不可思议。然而,与他比较好的几个伙伴却一路上帮着他爬坡过坎,指引提醒,为他将大树桩推回家,帮了忙,出了力。这使他更加有了信心,更加敢于吃苦,不怕困难拼搏向前。独轮车是一个轮子着地,没有平衡性,在负重的情况下不但要用力向前推,还要掌握住平衡,稍有不慎就会翻车。在路况不平坦,车又很重,很用力推才能前行情况下,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力量。

现在想起这件事情来,似乎是不可想象的,是不可能的,似乎是无中生有杜撰的。然而,这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情。不可想象吧,不可思议吧。劳勤俭用独轮车推回大树桩的事实,充分说明了他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从此,村里的人对他有了新的认识,从而就更加佩服他了。

这个大树桩推回来以后,中间的一部分锯成了板子,可以做家具用,剩余的根须就当柴火烧。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不寻常的智慧,当时他就认定了这个树桩不但有烧的作用,而且还有用的功能,所以他才费九牛二虎之力把大树桩推回家。从现在来看,他这样做尽管有价值,但似乎不值得。可在当时他这么做,体现了他的超人智慧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是他成功人生的必然选择,成功道路上,前进道路上,必须要经历的磨炼。

劳勤俭自从成为正劳动力后,每年冬天都要参加县里的各项建设工程,先后参加了修建县里的大型水库,县里新攺的河道开凿,铁路的路基修筑,南北大渠的修建等。

修建这样的水利工程,在秋末冬初离家,一直干到过农历春节前两天才回家,过了三天春节后又返回到建设工程工地上去了。一直干到春耕农忙时,才返回到家乡,又马不停蹄的投入到春耕春种的生产中去了。

县里的几项大的建设工程,都撒下了劳俭勤辛苦的汗水,都留下了他忘我劳动的足迹,都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

劳勤俭在他的几年农耕生活中,经历了许多许多,做过了许多许多,拼搏了许多许多,留下了他人生奋斗的足迹。

同类推荐
  • 出生在罗马

    出生在罗马

    “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罗马”李欣,一个出生在夜郎省的农村姑娘,却始终都有一颗向往着罗马的心。小学,中学,高中,大学,平凡的生命始终奋斗在路上。岛国,相识出生优渥的俊介,想恋儿时爱恋的同学。蓦然回首,看亚热带的河岸,淹没还不醉的桥。在解酒的意识里突然下车,走路到天晴。原来自己本来就出生在罗马。
  • 思念如风侵蚀入骨

    思念如风侵蚀入骨

    爱一个人是什么感觉?应该是你的世界,除了黑白,还多了彩色,你会因他哭,因他笑,为他悲伤,思念他如风,侵蚀你入骨。
  • 灰色韶华

    灰色韶华

    新中国成立之初,无数游离在异国他乡的科研工作者们纷纷越洋回国。一朝风华正茂,几载华发早生。苍苍大漠,矮矮坟丘。在灰白蓝的时代,抒写着属于他们的“灰色”韶华。亲情、爱情、家国情、何取何舍?相扶相携一生,却从未相知相许。
  • 梦的旅衣

    梦的旅衣

    作品由两个故事框架构成,一个是现实中以第一人称讲叙茉茉经历的故事,一个是《重生之旅》用奇幻手法讲叙茉茉的往事。茉茉原本是一个善良可爱的人物,因高中受到一场可怕的刺激演变成双重人格和精神分裂。两个人格的共同点都是向往桃花源,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只是一个美丽善良纯真,崇尚和平。另一个在《重生之旅》中,可爱原始,却被迫以暴力解决问题,最后变得霸道不讲理。而美人鱼也是茉茉的一个梦,最想变成的人,所以其实是三个角色组成了真实的茉茉。本文偏向魔幻现实主义,和一般的奇幻打怪升级的作品不一样,更加注重的是现实的反映
  • 瓦工之神

    瓦工之神

    以极其写实的手法,讲述一个底层工匠,从一个普普通通的瓦工成长为拥有亿万财富的超级富豪的故事。主人公因为相信道义,坚持自我,而遭人陷害,但是他绝不妥协,一路拼搏,经历磨难,完成了一个小人物成功逆袭的精彩故事。
热门推荐
  • 轮回之逆天邪王

    轮回之逆天邪王

    无论轮回多少次,我都会保护好你。拥挚爱无数,承前世因果,继前世之力,报前世之仇。不败邪王再创神话。交流群:365870886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宫锁我心:爱在你心

    宫锁我心:爱在你心

    “辰灵……今晚的月亮好美。”我无力地握着他的手,令十指相扣,与此同时,我却清楚地觉察到,自己的意识正被无情地抽离。“真的……很美……”我用尽最后一点气力,扬起双唇向后靠了一靠,只为贪婪地汲取那即将远去的温暖。可惜弹指之间,我便敌不过强大的困意,身不由己地闭上了眼。前尘纷扰,今生来断。夜尽灯灭,意绪阑珊。浮沉若梦,恩怨兜转。梁倚成说,执手难还。那一瞬间,我的眼前依稀出现了一道银白色的光芒。
  • 在末世中睁眼

    在末世中睁眼

    被丧尸包围的他闭上了眼,再睁开时,眼神和以前再也不一样了。(第五人格同人,不喜勿喷)
  • 无限救赎

    无限救赎

    欺诈师广义为骗子,一种利用自己智慧行骗的高级骗子,据说每一名欺诈师都有绅(bian)士(tai)般的品格。当一个欺诈师来到无限世界之后更是将自己欺诈师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始在这个动漫,小说,电影里的世界去扮演一个个角色。总而言之这是一个灰常邪恶的故事,装好人诱拐少女loli的故事。比如在《鬼父》的世界给两姐妹当爸爸,又比如做各种好人好事!顺便拯救妹子,拯救世界。《鬼父》→《美少女战士》→《刀剑神域》→未完待续。
  • 天命无希

    天命无希

    一个悲催却又平凡的少年……一个奇怪到不奇怪的虚拟游戏,一个让少年不再平凡的“唯一任务”一个……注定的结局……
  • 轮回异世录

    轮回异世录

    死亡、灾厄、疫病、战争,四大毁灭元素每万年苏醒一次,每次苏醒都会给玄元大陆带来无尽的死亡,甚至是整个大陆的覆灭。作为被创世者选中拯救所有生灵的救世主--轮回者,肩负着莫大的使命。然而,这第九位轮回者却并不属于这个剑与魔法的玄元大陆,而是一位来自于地球上的人类。他对成为所谓的救世主并没有任何兴趣,用他的话说:“英雄,从来都不会有好结果。”然而,当灾难降临时,他不得不肩负起这个沉重而伟大的使命。好在,他并不是孤身一人,他有一群生死相交的兄弟,患难相随的红颜知己。困天囚神的水月一族,拥有不灭金身的黎族,力可擎天的泰坦一族.....数百个玄奇诡异的种族纷纷现世,都在为最终的圣战做着准备。创世者曾经说过:“对抗毁灭天灾,大陆必先统一。”
  • 古城谣

    古城谣

    顺治年间,倭寇又有了死灰复燃的迹象。东南沿海一带深受海寇侵袭,章峰李氏一族几近覆灭,唯有身怀有孕的夏霖兰逃至桐山,被昭明寺僧人救下,并生下李舒康、李舒岚兄妹俩。十五年后,兄妹俩偶然发现了倭寇的阴谋,他们能否保护村落,击败隐藏的敌人?让这本书带给我们答案。
  • 不灭剑主

    不灭剑主

    太古的谋划,古老的棋局,如困牢,禁锢天地!沈奕,却要凭一己之力,打碎天穹,挣脱枷锁!管他神鬼佛魔,任他武道通天,胆敢挡前路,便逆战天下,地覆天翻!大丈夫存于世,自当喝那最醇的美酒,上那最美的女人!
  • 浮生若梦三生诀

    浮生若梦三生诀

    浮生若梦三生诀,酒醉酒醒都是空,人生如梦梦人生,难分梦里和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