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34900000006

第6章 越战前线感慨还

转眼到了一九七八年的秋天,劳勤俭所在的部队,接到了上级通知,要到军区的农场去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参加这次建设任务的有三个师的兵力,带有竞赛比拼的性质。各师高度重视,都成立了精干的高效的指挥机构。

科长带劳勤俭参加了师指挥部的工作,随部队一起进入了军区的农场。全师近万人进入农场后,生活保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柴米油盐的供应量也很大,要组织拉煤,拉米面,拉蔬菜保障部队的伙食。还要组织炊事班进行野外伙食保障的训练,检查各单位生活保障的情况。

到了11月底,部队突然接到上级的命令,要求在一个星期内返回营区,并做好前往作战地区机动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随时出动。

12月上中旬,全师接到了前往广西的移防命令。随后,几十个火车专列,日夜不停的将全师所有的人员,武器装备运到广西的指定地区。

一路上老百姓看到了这些满载解放军的专列,都频频挥手致意,到了广西境内,气氛就更不同了,一些年纪稍大一点的妇女都是含着眼泪,向列车挥手,依依不舍地目送着列车渐渐消失。

部队到了广西后,分别驻扎在不同的地方,进行紧张有序的战前训练。经过一个月多月的训练,战士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2月6日全师进至广西龙州县下栋公社附近集结,进行对越作战准备。

下冻公社对面就是越南谅山高官定县地域。从17号界碑到靠矛山是一线横向山岭,整片地区坡陡谷深,林木茂密,藤蔓交错,分水岭为两国国界。17号界碑附近的广西小镇那花至对面的越南波隆有一条乡村土路,从波隆向西南有公路通向班腮。班腮位于16号界碑以西4公里处的一个盆地里,地幅狭长,宽约数百米至千余米。盆地西北为岩溶石山,东南为土石山,周围村庄较多,村庄附近为大片水稻田。从班腮再向西南行约10公里,就是长定县城七溪镇。七溪位于高平通向谅山的4号公路与波隆通向纵深平嘉公路的交叉点,北距东溪约25公里,南距谅山50多公里,是连接越北高平、谅山、波隆、平嘉的交通枢纽。虽然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战略地位却很重要。当年法国人在越北边界设防时,也是以高平、东溪、七溪、脱浪(那岑)、谅山为主要连接枢纽的。

配置在这一带的越军为谅山省队199团、特工1营、长定县边防独立营、几个公安屯、2个生产连和部分武装民军。越军以扼守边境的靠矛山和589高地为南、北方向的防御屏障,沿通向班腮的公路两侧形成纵深梯次配置。199团1营1连配置在靠矛山和那扔,营部设在班腮,199团指挥所设在迪俄马;长定县边防第6连、波左公安屯配置在波左和589高地一带,其中589高地有第6连1个排;长定县边防第2连配置在巴米南侧和安劝北侧无名高地;班江公安屯约40名公安军配置在班江村附近高地和北侧石山;长定县边防第3连为营预备队,配置在班腮西侧,担负向前机动作战的任务;长定县边防独立营火器连除部分火器配属各连外,有2个排配置在班牙东侧;龙丁西侧和敦冲还各有1个生产连。

越军以班、排或连为单位,控制一至数个制高点,重点扼守公路两侧要点,构成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阵地。在高地顶部、山腰和山脚构筑有半地下的或“A”字形掩蔽部、土木质工事、断续或连续的堑壕,以交通壕相连接。同时利用天然岩洞和石缝,构筑简易火力点和掩蔽部。各阵地配置轻、重机枪、榴弹发射器、火箭筒等火器,形成明暗结合的多层交叉火力网。阵地前沿埋有地雷,还设置了陷井、竹签和铁刺等障碍物。

越军防线的弱点是正面较宽,防御间隙较大。因兵力不足,公路沿线之间的间隙较大,各支撑点难以相互支援。一旦一点被突破,易遭迂回包围,守军只能后撤或钻山。

师的作战任务是从15一18号界碑之间突破,歼灭靠茅山,班腮地区之敌,再向西切断4号公路,阻敌北援高平。尔后,再相机攻占越南长定县七溪城。

1979年2月17日凌晨,全师各部队隐蔽向攻击出发地域前进,6时40分师炮兵群对越南边境目标实施了猛烈的炮火准备,15分钟后,全线总攻开始,战斗就此打响了。

战斗打响后,师的指挥机关一分为三,即前指,基指和后指。基指是主要指挥机关,前指和后指是为配合基指的指挥,而派出的指挥机构,听从基指指挥,完成基指交办的任务。

师后勤部由一名副部长,一名科长,一名助理员,一名战士组成了后勤保障小组,参与师前线指挥所的工作。前指,顾名思义,是最前线的指挥,是紧贴战斗的指挥,是紧跟战斗战场的指挥,所以必须在最前线。

劳勤俭被挑选到前指的战时后勤保障组,随作战部队行动。主要任务是为在前线作战的部队,及时运送所需的各种物资,主要是武器弹药,给养被装等等,接回在战斗中负伤的伤员。

从战斗打响的第一天起,随着部队攻击突破和向前推进,战斗进入了越南地域,前指也跟着部队进入了越南。

战斗打响的第一个夜晚,劳勤俭就带领全副武装支前民兵连,肩扛干粮弹药,走在越南的山间小道上,一遇情况就马上停下来,这样的走走停停,行进速度很慢。直到天亮才翻过几个山头,走出了几里路,才将物资送到作战部队。

由于作战区域的地理环境复杂,都是山高林密,羊肠小道,有利于越军发挥长处,有利于分散作战,打游击战。所以在运送保障物资的路上,要严防被越军打伏击。

师前指随作战部队进入越南后,跟连队一样,都是在山头上露宿,挖猫耳洞隐藏休息。不能进入到村庄里去。

部队进入越南的头两天,由于越军的反扑,切断了我军的运输保障线。一时间前线的战士们没有吃的了,找前指要弹药,要粮要吃的。前指请求后指组织运送,到了第三天在部队重新打开被越军切断的交通运输线后,才将所需的物资送上来,将受伤的伤员运送回国。

在运送保障物资的过程中,劳勤俭要经常去接运送物资的队伍,为他们引路,带他们将物资运送到便于分发的地点,或者直接送到急需的连队。

运送物资的队伍,是越军打伏击的主要对象。有一个团的军需股长在运送物资中途,遭到了越军的伏击,他们一行7人,全部牺牲,车辆和物资都被越军抢走。

还有比较危险的任务要完成,就是在部队攻下越军的山头以后,要去搜索收缴越军的物资等战利品。在部队打下589高地后,师前指安排劳勤俭带一个班,去进行搜索收缴物资。结果在搜索中遇到了残敌,幸亏我方战士们发现的早,动作快,先开了枪,击毙了对方受伤的残敌,才得以安全返回。

2月的越南就进入了雨季。晴天很少,阴天算是好的天气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下雨,作战部队在越南期间,每天都要面临这种让人不爽的天气,不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在这些雨雾中度过。特别是晚上,大家就只能穿着一件雨衣,坐在地上或者在猫耳洞里打盹闭目养神,都疲劳到了极点,只要坐下了就能睡着。

这样的日子是一天两天就能过完的话,还是可以忍受的,时间长了就有点难熬了。不但消磨了人们的意志,而且伤害了人们的身体。自战斗打响的那一天起,大家就没有上过床睡觉休息,都是在这样的山林里冒雨小憩。能够躺下睡觉成了大家最奢侈的期望,最甜蜜的梦想。

这样的战斗生活经历,使劳勤俭感受颇深,感触良多。他用随身携带的小小笔记本,在这样昏暗的,阴雨连绵的夜晚,凭感觉在本子上摸黑写下了他亲身体验的,亲眼所见的,令人终生难忘的战地诗歌。

雄兵布下天罗网

林当房,地当床,

深山野谷把兵藏。

同风共餐觉味美,

与露就宿格外香。

攀悬崖,练就钢筋铁骨,

冒雨行,刷洗战履戎装。

勇士面前无险阻,

雄兵布下天罗网!

正义之师斗志昂

大炮怒吼惩越寇,

英雄战士不可挡。

越壕堑,跨敌阵,

战旗指处敌胆丧。

群山夸兵精,

溪水赞将良。

硝烟弥漫罩征程,

正义之师斗志昂!

1979.2.28夜写于616高地

这两首诗歌于当年4月发表在战斗报副刋上。

战斗还在继续进行中。这样的艰苦日子还没有结束,每天身上的汗水雨水,浸湿透了浑身的衣服,衣服由干变湿,又慢慢由湿变干,反复循环,干湿交替,衬衣穿得象理发师用来荡擦刀片的布块似的。脚上穿的胶鞋每天二十四小时都不能脱,长期穿得里面都起了腻子,只能偶尔利用下山的机会,在溪流边脱下鞋子和袜子洗洗,洗后立即穿上,干湿任由自行变化了。自战斗打响的第一天,直至到撤回国内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洗过脸,刷过牙,没有上过床,睡过觉,仅此就使人难以忍受,再别提还要完成各自的战斗任务了,所以说参战人员经受的考验是难以想象的。

吃饭就更不用说了,有就吃,没有就饿,有时一天能够野炊,吃上一餐饭就不错了,其余时间都是以吃干粮为主,干粮就是压缩饼干,再有少量的肉罐头和蔬菜罐头,那是奢侈的了。压缩饼干吃了后肚子很胀气,不能多吃。喝水还可以,都是喝的山下溪流里的水,水质还比较好没有汚染。

部队攻下七溪城后,劳勤俭负责运送所有的缴获品,将其拉回国内。缴获品种有汽车摩托车,布匹粮食等等,师汽车连派出汽车拉了一天。这些民用物资都交给了广西的当地政府。

在接到撤军命令后,部队为保证撤退的安全,沿撤退路线炸毁了所有桥梁,由前指组织实施。劳勤俭在随副师长指挥炸毁七溪的一些桥梁后返回时,由于天黑路滑,一脚踩空,扭折了脚踝软骨。尽管疼痛难忍,还是忍着巨大的痛苦,紧跟大家一步一步走到了宿营的高地。此后几天他一直带着极限的伤痛,坚持在前线。直到3月16日,才随部队撤回到了国内。

回到了国内后,劳勤俭住进了师医院,治疗扭伤的脚踝骨。在他住院期间,部队休整,评功评奖。

这次评功评奖是由所在单位来评定的。由于后勤部参加前指的人数少,又不了解情况,就不便发表意见。那个副部长由于考虑自己比较多,他担心评功要控制指标,就跟那位科长商量,报他们二人立功,报另外两位年轻人嘉奖。他的想法是他们年纪大些,以后的机会就少了,年轻人以后会有机会。之后他就被师领导派去修建烈士陵园去了,就离开了后勤部的日常工作。

后勤部在战时是后方指挥所,就是师里的后指。因为物资供应的的原因,就设在国内,所以大多数后勤部的人都没有随部队进入越南。只有去给作战部队运送物资的时候才出去,之后就返回了国内。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后指参战的人员中,有90%以上的人都立了三等功,有的还是二等功。对此,劳勤俭和那位战士虽然心中不平,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免得给人留下争功的印象。嘉奖就嘉奖吧,嘉奖也是奖,只是奖励级别低些而己。事后那位科长感觉愧对了两位年轻人,就将自己立三等功所得奖品一一印有奖品字样的搪瓷缸,硬要送给劳勤俭,而他说什么也不肯收,那位科长只好作罢。

在部队撤回休整期间,中央慰问团,地方慰问团先后都到部队临时驻地进行慰问演出。一些英雄个人,英雄单位都被请到地方上作报告,讲述英雄事迹。

在大家忙于庆功,忙于作报告,忙于讲战地故事的时候。劳勤俭又接受了新的任务,就是写这次作战后勤保障工作的总结报告。报告写的是否全面到位,是用以衡量各单位在作战中功绩评价标准。后勤部多数科室只需要写一份总结报告即可,而他们科是大科要写两份,一份是战时被装供应保障总结,一份是战时给养供应保障工作总结。这两份总结报告按说是分别由两个人写。但因科里面没有其他人会写,这项工作就落到了劳勤俭一个人的身上,由他一个人写两个战时的工作总结。

这两个战地总结报告写的好不好,可以充分证明反映出科里面的工作做的是否好,或者是否不好,所以科长很重视,专门叮嘱劳勤俭,要把自己的特长好好的发挥出来,把两份战地总结报告写好,写出水平来,写出质量来,争取得到上级的认可肯定,甚至推广科里战地保障的经验。

领受撰写战地保障总结任务后,劳勤俭找科里人员座谈,一一听取大家的意见,请大家发表高见,出主意。通过交谈掌握的情况就更多了,理解就更准确了。经过认真思考,潜心研究和反复推敲,在较短的时间里,就将两份报告的初稿撰写完毕,交给科长审阅。科长看后很高兴,认为写的很有水平,很能说明问题,很能反映战时科里所做的保障工作。

报告虽然得到科长的肯定,他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认真的修改才上报到军后勤部。经军后勤部评定以后,肯定了这两份报告很有价值和说服力,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写作水平很高,经验教训总结的很到位,给人以借鉴启发。同意将这两份报告作为军里面的典型材料上报军区,此后军区又将这两份报告上报总部,最终这两份报告在总部杂志上刊登发表。此后,在军后勤,军区后勤召开的战地经验总结会议上,科长多次在会上发言,他对此感到很高兴,感觉很有面子,从心底里感谢这个年轻人。

从这两份报告的成功可以说明一个问题,不但要做得好,更要会说会总结。其他两个老大哥师都是王牌部队,他们在作战中完成的任务比这小老弟师好多了。可他们的保障工作没有被得到肯定,反而被小老弟抢了风头。这充分说明,不但要任务完成得好,更重要的是要说的好,总结的好,才能得到上级的肯定。两个老大哥部队虽然心里不服,但事实摆在这里也不得不服。

在此期间,令劳勤俭懊悔一生的事情发生了,是因为他全身心投入到写战地保障工作总结中去了,没有及时写信回家报平安,导致家人以为他牺牲了。因为战争结束后,参战的人纷纷都写信回家报平安了,而他家没收到他的来信,自然就联想到他是不是牺牲了。为此母亲江仁英天天在家里哭,每天以泪洗面。直到后来收到劳勤俭要在返回部队驻地,路过家乡时下车回家看望她的消息后,才破涕为笑,放下了久久悬着的一颗心。

这次回家,他给家里和乡亲们准备了特殊的礼物,就是打仗时吃的压缩饼干,蔬菜罐头等。他特地从部队里都买了一些,带回了家乡,让乡亲们品尝一下他们在战场上吃的东西。

部队返回营区的专列,在到达劳勤俭家乡的车站后,停了下来了,车上的人员都下车到附近的兵站吃饭。师首长和三大机关的人都在这列车上,县里的领导书记和县长都赶到现场,在兵站对凯旋的部队表示欢迎。

江仁英得知儿子要回家看她消息,不但告诉了大家,还要亲自去车站接。今天欢迎部队这个县长正好是他战友的爸爸,县长在得知江仁英妈妈此前如何哭,现在又如何高兴的情况后说:“老妈妈你捡了一个儿子。“江妈妈不解。县长解释告诉她,现在儿子平安回来了,不就是捡了一个儿子吗?饭后,县长还专门派自己的帆布篷吉普车将他们母子送回家去。

这次回家,母亲江仁英提出了要儿子找对象成家的要求,亲人们也都在为他关照张罗。现在有人愿意跟他处对象了,不是人家挑选他了,而是他要挑选人家了,不是的原来低人二等了,而是与人平等了。

劳勤俭很爽快的答应了妈妈的要求,说正在考虑此事,会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结婚成家的任务,请她放心。这次只在家待了三天,就返回了部队。

同类推荐
  • 蓝天之子

    蓝天之子

    表面上很风光,其实飞行员很惨,飞行学员更惨!!!
  • 春风不暖向阳而奔

    春风不暖向阳而奔

    主人公何夕是个大家看起来阳光,热闹的人。几乎没有人知道、理解他,其实在原生家庭的伤痕与自身缺陷地折磨下,早已自卑又敏感。他总在隐藏自己,不愿意去人多的地方,不敢对喜欢的一切表达真实的情感。坎坎坷坷地同命运抗争到三十多岁,本以为这辈子将要一个人过完余生,但上天似乎突然对他有了眷顾,赐予了他一段婚姻,一个可爱的孩子。本故事就是从何夕为孩子的教养问题苦恼开始,讲诉一个内心懦弱的“小男人”如何因责任变得坚强,并逐步放下那些折磨自己的过去。
  • 铁拳重案

    铁拳重案

    我叫赣姚,因为我爸姓赣,我妈姓姚!当我穿上这身制服时,我时常在想我抓的完这些混蛋没有,没错,我是一名警察,一名刑警,这是我的故事...
  • 笼中木鸟

    笼中木鸟

    以“我”为第一视角讲述主角华先生的一生,围绕笼中之鸟为主题展开故事以华先生的死为序言展开故事从他童年开始直到死亡讲述了他这被拷上枷锁的一生。
  • 插曲人生

    插曲人生

    8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二胎女孩儿,胆小怯懦自卑,骨子里带出来的讨好形人格,好好小姐,久而久之竟不知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错误的执着以及放弃不该放弃的,让她在人生路上跌的头破血流……雪搅着风雨落下,秋收也是伴随着叶子的枯黄,漫漫人生路,每个人的一生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插曲,曲终人散,最终的结果都一样,而这一路的插曲确实不仅相同的一个平凡人的插曲人生,虽不是惊天动地,但也鲜活
热门推荐
  • 乱世情缘,复仇王妃爱恨生

    乱世情缘,复仇王妃爱恨生

    她,赫连·冉紫韵,弃爱远嫁,是为完成母亲的复仇大计他,萧良夙,为了摆脱束缚,娶她为妻。她对他好是因为愧疚,他对她好是因为报复。本想真心对她,却料她远离自己,投入旧爱的怀抱。本想与他相伴一生,他却征伐母国,完成大业。满心无望的她却被告知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本以为孩子可以是保住母国的唯一的筹码,却不料他说,若是不能平安诞下婴儿,他便让她的家人为其陪葬。
  • 深渊下的世界

    深渊下的世界

    我俯视着深渊,看到来自黑暗中的怪物,缓慢地向前倒去,不受控制地,坠入那永无天日的地狱。
  • 鸟树与鲜花

    鸟树与鲜花

    本书是儿童文学作家吴然的短篇作品集,包括“鸟树”和“鲜花节”两辑内容,作品主要有《孔雀舞》、《河滩上》、《拾花瓣的姑娘》、《草地上的联欢会》、《春天的拜访》、《三月,我们去植树》、《小鸟和守林老人》、《樱花信》、《鲜花节》等。
  • 替身小野妻:邪少魅宠99日

    替身小野妻:邪少魅宠99日

    “颜欢,遇见我就是你的命!这辈子,你都摆脱不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婚礼,因为一张惊人相似的容颜,她惹上了卡彭家族继承人、德国佣兵学校赫赫有名的魔鬼少将。削骨、注射、整容,他步步紧逼,成功的复制了一张让他魂牵梦萦的脸庞;她步步后退,丢掉自我,又痛失所爱。最后,退无可退的她,用一把锋利的匕首划破了娇美的右脸。鲜血如注,刺目妖娆。“罗森,毁了这张你最爱的脸!从此以后,山长水阔,你我生死永不相见!”
  • 山上有个神

    山上有个神

    突然覆灭的古老星辰,一座屹立在苍茫荒北的冰雪山峰,越过星河浩瀚,远离了凡世的没落,这世间的一角渐渐浮现在青年平静的双眼中......“你想要什么?”“我想......问问这世上的神和仙......”人死......可能复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座大陆没救了

    这座大陆没救了

    在日月可以普照到的大陆,人类建立了文明。而已知文明之外的世界,并不是混沌与邪恶,而是强大与未知。在启古大陆,各国之间大大小小的争斗,数万年来从未停止。为了信仰,为了自由,为了荣耀!听起来是那么的高尚。但是,当人们发现,广阔无垠的大陆不过是这个世界的沧海一栗。所谓的文明只是坐井观天。为了这个低等文明的延续,人类会做些什么了。
  • 少年与未来

    少年与未来

    一个十七岁的少年,自幼学习功夫修炼剑术,一辈子派不上用场的东西,没想到从一场大战,成为了保命技能
  • 孤星狼王

    孤星狼王

    背负着曾经的耻辱,背负着曾经的荣耀,沉重的责任压在少年的身上。他迷茫,他无助,他手足无措的面对着,他有着无尽的委屈无处诉说。他只能将一切扛起,他只能将一切咽下,因为他有着属于自己的骄傲!一种另类的固执,可那也是他的执念……
  • 快穿之绝对攻略

    快穿之绝对攻略

    被快穿系统选中,澄光表示很坦然,快穿嘛,攻略肯定是要攻略的,并且澄光小可爱表示:攻略就要绝对攻略!拆散一对是一对!要玩就要拆散一堆!FFF团必胜!然而他却栽到了她手上,“澄光~抱抱~”澄光浅笑中抱起:“越来越重了~”某女一个小拳头挥过去:“还不是你喂的!”【1V1,宠文,绝对攻略,FFF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