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人生经历浓缩了共和国的全部历史,每个阶段都和时代的变迁相关。他的创作也浓缩了当代文学史。他是中囯作家中的标杆人物,也是最懂政治的作家。在他身上,不同的性格和经历交织出了多种角色。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没有刻意去追求自己的多样性,但是我的人生经历创造了现在的结果,在社会上扮演着多个角色。”
他这样形容过自己的窘境:“我好像一个界碑…站在左边的觉得我太右,站在右边的觉得我太左;站在后边的觉得我太超前,站在前沿的又觉得我太滞后。”
保持热乎乎的生活态度,抱着学习的态度、欣赏的态度、关心的态度,来看待世界、人生、人。这是他保持“少年感”的秘密。他86岁,精力充沛,条理清楚,做事风风火火,岁月似乎没有在他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他出书,演讲,上电视,在同代的作家中算得上是大忙人。他说:“我的人生经历、年事,使我一写到什么人物、情节,各种历史和时代的浪花、记忆、感慨、怀恋、蹉跎,像风雨雷电一样地迎面扑来。”直到现在还是按捺不住抒情,写个没完。“文学,是我生活留下的情书。我走到哪里都是全天候抗干扰的写作工人。一写小说,我每个细胞都在跳跃,每根神经都在抖擞。”
他正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国知名作家王蒙。
王蒙的一生称得上是跌宕起伏。出生于1934年的他,童年在战争中度过,14岁入党,22岁因《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而引起轰动。中年之后,他奉调回京。当了十年中央委员、作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作品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他在68年的文学创作历程中,一共创作了1800多万字文学作品,出版近百部小说、散文、诗歌和学术著作,作品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获得过茅盾文学奖和“人民艺术家”国家荣誉称号。他是新中国文学史乃至时代变迁的一面镜子。如今,耄耋之年,“忙碌”依旧是他的主旋律。
王蒙的作品题材,形式十分丰富,有人说他最好的作品,是刚过完19岁生日的一个冒险狂妄之举成就的《青春万岁》、有人说是《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有人说是意识流小说如《夜的眼》等,还有人说是《活动变人形》,再到《笑的风》“升级”成了长篇新作。…那些密集的排比语式,字里行间的幽默感,经常让人读上几页就能轻松认出是王蒙的文字,信手拈来,写得有意思。
王蒙在生活中就是个很新潮、很有趣的人,在喜马拉雅山上开讲读孔孟老庄的音频节目…对新生事物总有好奇心,年轻人流行的爱好他也喜欢。作家铁凝送给他的评价:王蒙是高龄少年,因为他对生活中各种事永远充满兴趣,都跃跃欲试,真的不像是个老人。
在经历了大悲大喜的起落之后,王蒙的生活也逐渐归于平静。“虽然我年龄不算太小,我还是鼓足勇气在做一些和衰老相抗衡的事情。”他坚持锻炼身体,游泳和打球。
回首大半生,王蒙虽然历经坎坷,却“超越了对一般的得失和所谓命运的计较…从来不觉得有什么倒霉的事情。所以我和命运打了一个平手。我还有许多东西要写,我还有很多故事、感受、思考、分析要写。”王蒙就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