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428600000056

第56章 掳王室北宋终结 升御座南庭发轫

【掳王室北宋终结~升御座南庭发轫】

诗曰:

两宋江河如血流,英雄层出不曾穷。

将军铁马飞山岳,壮士戈戟灿霓虹。

北国狼人纵鹰隼,南朝虎夫砺刀枪。

天下荣辱兴衰事,史公秉笔细声明。

话说刘延庆因二次伐辽,使兵马大溃,罪贬筠州,后复为镇海军节度使,调遣回京,分部人马守卫京城各门,今见大势已去,遂拼死破开远门出走,直至龟儿寺,方整军休息。

须臾,兀术亦引兵追至,刘延庆急令兵马迎战,两军混战。兀术纵马抡斧直冲中军,刘延庆措手不及,被兀术一斧砍死马下,秦兵四散而逃。兀术得胜,回城复命去讫。

再说斡离不、粘罕得知军报,听说康王赵构正于河北聚拢大军,意欲截断金军北归之路,粘罕、斡离不甚惧,急令兵马将汴京洗荡、剽掠,无论法驾,卤薄,车辂,冠服,礼器,宫人,内侍,倡优,工匠,女童,教坊乐工、乐器,祭器,八宝,九鼎,圭璧,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景灵宫供器,太清楼秘阁三馆书,天下州府图及官吏、技艺,府库积蓄皆为之一空。金兵所过之处,淫辱女妇,焚烧屋舍,片瓦无存。

而后,斡离不、粘罕仍分两路兵马北还。一路由粘罕携宋少帝、朱皇后、太子赵谌、孙傅、张叔夜、秦桧等大臣,经郑州北行;一路由斡离不携太上皇、郑皇后、亲王、皇孙、驸马、帝姬、妃嫔等,经滑州北归。两路人马共掳掠宋人不下十万,史称“靖康之难”。自此大宋由盛转衰,北宋终结。

此时刘光世于关西杏子堡击败西夏军,功迁马军侍卫都虞候,奉命领兵三千入京勤王,途中得知汴梁城破,父亲刘延庆被杀于龟儿寺,悲痛欲绝,痛哭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自今日与金寇势不两立。”于是积极整军备战,欲替父报仇,遂引军东进,会合康王去了。

再说刘韐此时为出使河北割地,亦在金营,金国仆射韩正将其安于僧舍居住,并与其说道:“国相知君,今用君矣。”

刘韐道:“偷生以事二姓,即便是死,不可为也。”

韩正道:“军中议立异姓,欲以君为正代,得以家属行,与其徒死,不若北去金国取富贵。”

刘韐乃写一纸遗书,书略云:“金人不以我为有罪,而以我为可用。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况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我所以必死也。”使亲信持遗书归报诸子。刘韐即沐浴更衣,饮卮酒后,自缢而死。刘韐时年六十岁。

刘韐虽死,燕人叹其忠烈,葬之寺西冈上,凡八十日乃就殓,颜色如生。后建炎元年,赠资政殿大学士,谥曰“忠显”。

再说郭京自汴京逃后,引着千余六甲兵去了襄阳,襄阳守将乃是张思正、王襄,二人得知郭京来自汴城,忙问战况,郭京道:“汴京城破,二帝蒙难,末将拼死杀出重围,才至襄阳。”王襄听后,命人安顿郭京。

不日,又有败兵来到襄阳,与张思正说了郭京欺君之罪,而使汴京城破。张思正使人将郭京绑缚城头,瞪眼喝问道:“你这厮如何欺了天子,又到这里招摇撞骗。”

郭京辩道:“将军此话从何说起?”

张思正喝道:“你也休得抵赖,我有人证在此。”乃令告事者出,与其对质,郭京认罪无语,只求饶命。

张思正道:“如此害国之贼,留之无益。”遂拔出佩刀,削下郭京首级,悬于城门,张贴告示,使民众得知,郭京祸国已被处死。

却说宗泽得知金人逼二帝北行,与权邦彦、孔彦威、陈淬、秦光弼、张德等将议道:“金人携二帝去,必经滑、郑,我等可至大名府,据金人归路,邀还二帝,列位将军以为如何?”

众将道:“愿听将军号令,视死如归。”宗泽遂点起兵马,提军趋滑州,走黎阳,至大名,渡河截斡离不军,与之大战,兵寡不胜,而勤王之兵卒无一至者,只得暂且罢兵,宗泽又闻张邦昌僭越,欲先行诛讨。大元帅府书亦到,约宗泽移师近都,按甲观变。宗泽复使人回书康王。

且说康王赵构此时从东平至济州,忽听宗泽回书,乃命呈上,康王展开书信看时,上面写道:“兵马左副元帅宗泽拜康王殿下回书:人臣岂有服赭袍、张红盖、御正殿者乎?自古奸臣皆外为恭顺而中藏祸心,未有窃据宝位、改元肆赦、恶状昭著若邦昌者。今二圣、诸王悉渡河而北,惟大王在济,天意可知,宜亟行天讨,兴复社稷。邦昌伪赦,范琼之叛,或启奸雄之意,望遣使分谕诸路,以定民心。今天下所属望者在于大王,大王行之得其道,则有心慰天下之心。所谓道者,近刚正而远柔邪,纳谏诤而拒谀佞,尚恭俭而抑骄侈,体忧勤而忘逸乐,进公实而退私伪。望康王以大局为重,早临显位,主持朝纲。”

康王看罢,说道:“此乃宗老元帅劝进之表。”时耿南仲在旁,亦率幕僚劝进,康王避席流涕,逊辞不受。

再说张邦昌自被金人立为伪帝,日日欢喜,降手书赦天下。御史中丞吕好问字舜徒,与张邦昌道:“相公真欲自立否?”

张邦昌道:“此话怎讲?”

吕好问道:“人情归公者,乃惧金人之威,女真既去,怎能还如今日一般!康王大元帅居外日久,众所归心,元佑皇后在内,此非天意乃何?为今之计,当迎元佑皇后,请康王早正大位,去位还政,方为转祸为福之道。天命人心,皆归大元帅,相公先遣人推戴,则功无在相公右者。若抚机不发,他人声义致讨,悔可追邪?且宫中非人臣居处,冕旒袍带勿服,所布文书,亦不可称圣旨,只此这般,方能保命全身。”吕好问又私以腊书至康王道:“大王若不自立,恐有不当立而立者。”

监察御史马伸也请奉迎康王,张邦昌欲从之,王时雍谗言道:“势成骑虎,不得下也!所宜熟虑,他日噬脐,悔无及已。”徐秉哲从旁赞之,张邦昌不听,乃册元佑皇后为宋太后,入居延福宫,手书请太后垂帘听政,以俟复辟,于是太后御内东门小殿,垂帘听政,太后手书告谕朝廷内外,令康王登基,以尚书左丞冯澥为奉迎使,至济州迎驾康王。张邦昌以太宰退居内东门资善堂,又遣蒋师愈赍书于康王自陈请罪,遣吏部尚书谢克家献“大宋受命之宝”至济州,康王恸哭跪受,前后凡三辞即位,乃命谢克家还京师,趣办即位仪物。

却说济州父老得知康王欲要即位,乃至军门,言济州四旁望见城中火光接天,请康王即位于济州。

宗泽复来书信道:“南京乃太祖兴王之地,取四方之中,漕运尤易,王若即帝位,必于南京。”康王乃决意前往应天府即位,命宗泽分兵驻守长垣、韦城等县,以备非常。

康王未行,忽报东道副总管朱胜非与宣抚司统制官韩世忠前来投奔,康王大喜,亲自劳军。

且说那韩世忠因二次伐辽后,从王渊、梁方平讨捕河北群盗,擒戮殆尽,积功转武节郎。后钦宗即位,从梁方平屯军浚州,金人压境,梁方平大败,世忠身陷重围,挥戈力战,突围而出,焚桥而还。钦宗闻之,召对便殿,询问梁方平失律之状,世忠条奏甚悉,转武节大夫。京城被围,诏诸路兵勤王,金人退兵后,河北总管司辟韩世忠为选锋军统制。胜捷军张师正兵败,宣抚副使李弥大斩张师正,大校李复鼓众作乱,淄、青附者数万人,山东贼复起。李弥大令韩世忠率所部追击,至临淄河,兵不满千人,世忠分为四队,布铁蒺藜自塞归路,下令道:“进则胜,退则死,走者命后队剿杀。”于是莫敢返顾,死战大破敌众,斩李复,余党奔溃。世忠乘胜逐北,追至宿迁,贼尚有万人,坐拥妇女,饮酒啖炙。世忠单骑夜至敌营,厉声叫道:“大军至矣,尔等束戈卷甲,我能保全汝命,共功名,同富贵。”贼骇粟请命,跪进牛酒。世忠下马解鞍,饮啖之尽,于是众悉就降。黎明,见世忠军未至,始大悔失色。世忠以功迁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钦宗诏入朝,授正任单州团练使,屯滹沱河。真定失守后,世忠知王渊守赵地,遂急往相从。金人至,闻世忠在,攻之甚急,粮尽援绝。人多知世忠之勇,劝其独身溃围而去,世忠不听。又正值大雪,夜半,世忠以死士三百人直捣敌营。金军大乱,自相击刺,死者无数,天明尽退。后有自金国来者,言说有大酋当日重伤而死,故而全军尽退。世忠因功迁嘉州防御使,回还大名府,知府赵野爱世忠之勇略,命为前军统制。世忠知康王在济州,因而领所部来合,并上表劝进,康王大喜。

再说金人得知康王在济州,纵兵逼城,城内人心惶惶。康王道:“应天府去不得了。”

世忠对康王说道:“大王勿忧,世忠愿尽死力,为殿下驱除障碍。”乃率兵据守西王台力战,金人少却。

次日,金将完颜鬼虎率军数万,兵临城下,自在军中,命人高声大骂:“尔等南蛮,胆小如鼠,贪生有如蝼蚁,若战尽可出城厮杀,不战速降。”

康王至城头见金兵一望无边,愁闷填胸,问朱胜非道:“将军可能破敌?”

朱胜非道:“城中人马不足千数,只可固守待援,末将无能。”

韩世忠道:“敌酋亲至城下,真乃自取其祸,末将不才,试为大元帅取之。”未等康王应允,已自提枪杀下城去,开关落锁,孤身匹马直冲敌军。

康王城上遥见,心中慌道:“世忠休矣!”

朱胜非指道:“未见得。”康王乃定睛观望,只见金军波开浪裂,世忠突入重围,四下金军蜂拥围裹,铁矛乱刺,世忠全然不惧,挺枪力战,所过之处,非死即伤,完颜鬼虎自提大刀来战,与世忠交马一合,被世忠一枪刺中咽喉,落马而死。金军无有主帅,四散溃逃。

刀枪丛中仗孤胆,英雄豪气干云天。

白马之围何相似?百万军中如探囊。

世忠割下完颜鬼虎首级,复回城中,直上城头,将首级掷于康王面前,抱拳道:“仗殿下洪福,幸不辱命。”

康王见韩世忠血染征袍,急问道:“将军受伤否?”

世忠回道:“不曾受伤,此是敌血。”

康王笑道:“人言韩世忠万人难敌,有关云长之勇,今日方见分晓。”乃重赏韩世忠。

康王两日后,自济州前往应天府,行至济州新兴镇巧遇刘光世兵马,康王即命刘光世为元帅府五军都提举之职。又两日,至虞城县,遇西道都总管王襄从襄阳来会。四月二十四日,方到应天府。

张邦昌知康王回到应天府,便从东京至南京,面见康王,伏地恸哭请死,康王以好言抚慰。又以汪伯彦为显谟阁直学士、黄潜善为徽猷阁直学士,权吏部尚书王时雍等人奉车驾、龙袍等物亦到南京,群臣请康王即位者益众,康王便命有司筑坛府门之左。

五月初一,康王登坛受命,即位为帝,礼毕恸哭,谢罪于二帝,改元建炎元年。大赦天下。史称南宋高宗。

正是:

掳掠二皇已北去,新立一帝更昏庸。

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同类推荐
  • 峥嵘书生

    峥嵘书生

    生于乱世,死于盛世。临死前,他只想多喝一碗那姑娘的茶。
  • 烽火凤凰山

    烽火凤凰山

    长篇小说《凤凰山传奇》故事梗概故事发生在晚清时期一个北方小镇。描写了以韩禄为代表的反清义士与腐朽的晚清政府作斗争的故事。故事从韩禄一家遭清兵追杀开始,反映了以高知县为代表的清政府和以周老板为代表的同盟会,在维护政权和推翻政权的较量中所出现的刀光血影。故事还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盘踞在凤凰山一带的一群土匪,在认清了腐朽的清政府的本质后,毅然决然的加入到了反清的行列中,最后遭到清兵的围剿,火烧凤凰山,弟兄们或被打死,或各自逃散,昔日红红火火的凤凰山变成了一片焦土的壮烈场景,但是,这一切都没能阻止清政府走向灭亡的步伐。
  • 天选陆桥

    天选陆桥

    熟读《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的土木狗穿越后变成了万众瞩目的天选之人?别人手下精兵强将、文人谋士,我方居然是一众奇葩?万物皆可“瘫”,一句“啊,我好虚弱”的柔弱小生视财如命,见财起意,居然要入股国家资产的小丫头“烦死了”“老娘锤爆你的猪头”火爆脾气的女将军超级无敌巨八卦但是却无条件支持男主的小迷妹内有谋权篡位的辅政大臣,外有随时都想吞并你的各路豪杰。天哪?在这乱世之中我该如何活下去?神啊,快来救救我吧!PS:神家也没有余粮啊~~
  • 大秦都市

    大秦都市

    秦始皇时期始皇帝收集了大量古董,在他死后一部分随他长眠在地下,还有一部分流落到了刘邦手中。经过时代的变迁这些古物有些拥有了自己的灵智有些重见天日流落在世界各地成为权贵手里的玩物。剩下的一部分随着一个意外长生的古人——扶苏的苏醒而来到了世间。当古代对阵都市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明传万里

    明传万里

    时间长河无边际,水中锦鲤数不清,鱼跃龙门寻常见,身世际遇各不同。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赵彦初至大明。传奇皇帝朱祁镇十八岁,意气风发。悲催皇帝朱祁钰十七岁,安分守己。司礼太监王振权倾朝野,志得意满。一代名臣于谦巡抚晋豫,声名卓著。瓦剌太师也先磨刀霍霍,虎视中原。我们的主角赵彦十四岁,放牛喂鸡。四年之后,土木堡之变还会发生吗?
热门推荐
  • 云端开

    云端开

    仙!到底在哪里?魔!何时将出现?人!应该何去何从?末法将至,道不可触!但云端之上,依旧有朵花在盛开······
  • 科学与科技名家大智慧

    科学与科技名家大智慧

    本书从科技这一独特视角,勾勒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科技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本书文理兼备,是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优秀读物,也是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 剑域独神

    剑域独神

    无颠覆,不突破,难超越!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君不悔世人常言,为善者不计生死,为恶者必当地狱洗礼。若真如此,我倒想看看。我若成魔,佛奈我何?大千世界,万族之中,我主沉浮!
  • 穿越书中之游戏世界

    穿越书中之游戏世界

    两个四年级的同学,一个萌妹子和一个小帅哥,踏上了【书中的游戏世界】中的传奇之路!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重门

    三重门

    主人公林雨翔自幼天资聪颖,活泼可爱,加上其父的影响,从小就被誉为神童。然而这个极具才气的少年却在初中严重偏科,也因此遇上了影响他一生的老师马德保,还有占据他整个情感生活的女同学Susan。青春年少朝气蓬勃的他们,与所有同龄人一样有着情窦初开的情怀。有意无意的接触间,爱情的萌芽逐渐开化……在这个恋爱的季节里,充满幻想的男孩女孩能否找到那把钥匙,去打开人生的门、心灵的门、爱情的门……
  • 麻辣女王

    麻辣女王

    他是知名的植物学专家,他喜欢拈花惹草,却不喜欢谈情说家,他喜欢自由生活,偏偏有个女人缠着他。她觉得他的梦想很浪漫,就愿意跟着他到任何地方,他真会被这个娇娇女给吃定吗?
  • 武道原点

    武道原点

    苏醒的夜尘,被严重摧残的躯体,究竟隐藏着什么惊天大密?内力竟然不用修炼,只需内力活性剂便可激活,各种神奇的属性武者,五行变化之术!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一切,指向了武道原点!
  • 腹黑才女:竹深落影

    腹黑才女:竹深落影

    当皇要废后立新后,当她被赶入冷宫,当一切矛头指向她,她却说:你们都不信我?!便饮下鸠毒,她的死没有获得皇的原谅,反倒和新后对她冷嘲热讽她发誓,若有来生,定不认识皇,定不与新后为友,定不进宫,上天眷顾,时间忆到8年前,复仇成了她唯一的目标,决不成为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