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4600000033

第33章 文人书法论坛(9)

经历了隋唐五代,中国社会的“士”阶层,因为科举制度的成熟,取得了相当稳定的政治地位。从范仲淹开始,以后的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一门,都因为科举而进入社会政治的中心舞台。他们再不像孔子一般胸怀天下周游列国而计终不售,也不像王羲之时代的为官从政全由门阀出身,甚至也不像李白杜甫的时代,心怀天下却因为性格、运气诸原因而落拓江湖。北宋皇朝“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使得文人“兼济天下”的心志更加执著,北宋一代最著名的文人几乎都是天子门生,又几乎都成帝王师。他们离政治不是太远而是太近,他们对朝廷政治的建言献策不是太少而是够多。以苏轼而论,他遭遇的人生坎坷不下于他崇拜的王羲之、陶渊明,也不下于李白、杜甫,但他的精神状态至死都没有趋于破灭,达观和执著在他的精神里融合为一体。“共治天下”的理想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可能,使得文人再不自放于边缘;个性与主见的高度发挥,又不可避免地形成文人与皇权,文人与文人之间的紧张。比较唐代,藩镇割据造成的内乱是文人的最大劫数,朝廷重臣,同时又是最具影响的书法家颜真卿、李邕等人都因此而死于非命。在宋代文人里找不出这样的例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成为几乎所有优秀文人的状态。政治参与不再是萦惑心绪的汲汲营求,朋友同道的笔墨交往则有了更多的个人性情空间。正是在这样的集体意识下,以苏轼和黄庭坚为代表的文人书法家,他们的笔札墨翰,在成熟的笔墨规范里又追求放逸,风气所骛,超越唐代书风而直趋晋人。一个时代的文化,因为其代表人物而使得朦胧的风格成为清晰的定格。如果不是苏东坡和黄庭坚,宋代以意趣为标志的文人化特征还不会如此显豁。他们两人的诗词文章也堪比唐代的李白杜甫,但李、杜没有留下足够的书法墨迹,文人书法的高峰便不能不显见于苏、黄生活的北宋。苏、黄的墨翰和他们的道德文章一起,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最瑰丽的文化遗存,既延续着中国文人的精神传统,又光大着文人书法的辉煌殿堂。在苏轼和黄庭坚的人生轨迹和书翰墨迹里,可以看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所谓这样的思想,在以后的人类发展里可以建设成为保障每一个社会成员精神追求维度的制度,而在中国古代,也已经在一部分优秀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实践中。当时的理想与实践,受到社会条件的培植,同时也受其制约。放逸与紧张,法度与超越,守成与逃逸,在宋代文人的行为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文人书法里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如果没有宋代文人的基本精神表现,不会有文人书法在宋代的意气风发;如果不是宋代文人书法的大举张扬,中国书法文化的发展到此便会显出疲惫乃至于式微。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到此,已经由精熟辉煌而表现出疲惫乃至于式微。

以后的元代,文人书法亦有表现,赵子昂在曲折的心理环境里致力于文化建设,用心良苦。其奈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难与宋代相比,文人书法的总体成就亦难与相比。赵子昂最大的努力与成就是对宋代尚意书风的反拨。他本来是苏东坡的崇拜者,却敏锐地看到宋人书法里对笔法规范的游离迹象,他的努力方向是“复古”,却并非越宋入唐,而是直趋晋人法。文化发展中的书法发展,其曲折迂回,在某些时候,推崇与质疑、继承与背叛、皈依与放逸,正是一物多象。赵子昂的时代悖论,使他在以后的中国书法历史上,成为一个蒙昧的形象,而他的复古,正是对中国书法高雅素质的维护。

短暂的异族入主的元代之后,是一个漫长的自然疆域超越了唐、宋的明代。儒家文化、“汉官威仪”笼统旧邦,但明代王室登基之始,便被精神病态笼罩。科举虽然还是士大夫的进身之途,但宰相之职的取消,就宣示了“家天下”的毫不松动。不许知识分子共治天下,而腐败中的皇室又无力料理天下,便落得宦官专权。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艺术的表面繁荣应运而生,以书法一道而论,有明一代的官私刻帖远非前代可比,书法家的人数和活动频率也远非前代可比。对王羲之、苏东坡以来文人书法的崇拜效法也蔚成风气。而在这风气蔓延里,又出现审美疲劳而必欲求变。这求变之心,在最具创造力的艺术家徐渭身上表现出悖论。徐渭是诗文书画戏曲乃至于文韬武略均非凡才可量的超人,他的大写意花卉以后成为百代高标,那样的纵意挥洒涂抹,为前代画家所未见。徐渭的书法也恣意放纵,其观赏感受却难得与其绘画同一评价。其因何在?书法艺术最为自由,也最须规范。徐渭草书,大破规范而“矫枉过正”,有失中国文化传统的中正之旨。这里容易混淆的道理在于:所谓中正,中庸,是包含着中国文化长期发展的深刻内涵,经过反复颠簸之后的严格法度,“从心所欲而不逾距”,需要何等的自由与放旷,又需要何等的规范与功力。要达到其境界必须有极坚韧的追求精神,并非苟且因循乡愿模棱之谓,非如此,孔子学说的成立也太简单了,王羲之、苏东坡的艺术精神也太简单了。徐渭的书法状态,已经表现出他的精神病态,必欲超凡出世而力不能届,至于惶急,便以斧击额。明代文人的精神痛苦难以解脱难以超拔可以徐渭之行为表征,比较于苏东坡,可以显见中国文人精神“澹定”与“破灭”的两种极致。

文化断裂与修复中的书法状态

清代文人的精神状态,基本上是异族统治下的屈辱与屈从,衣冠即废,斯文何存?底定天下之后,文字狱与招贤纳士双管齐下,但知识分子之心总难归齐。康熙、乾隆,精力过人,自家以骑射取天下,却歆慕中原文化之典雅,于书法一道便心折于赵子昂、董其昌,实际上还是追慕王羲之、苏东坡。文人的集体默呐,难为义理之辩,尽入考据之学。学术在高压之下,其实可以有某些向度的发展,同时又派生出其他文化现象。清代的“碑学”大行,就是这样的现象。在这大现象里值得玩味的是文人的审美取向的变化,提倡碑学者,若阮元、翁同酥、康有为,都是文人中之佼佼者,也都是探求中国社会出路的有心人。中华文化发展到宋代以后,虽然还在惯性与颠覆的回环中前行,“人心不古”已成趋向。国势衰微为其内因,“西学东渐”为其外因,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都面临巨大冲撞。领一代风气的康有为大兴碑学,实际上是其“用夏变夷”改造中国文化总计的一部分,因为其学术过于附丽政治,其逻辑的严密便大打折扣。其弟子梁启超在以后曾经批评那种随心所欲的治学:“我国人无论治何种学问,皆含有主观的作用——掺以他项目的,而绝不愿为纯客观的研究。例如文学,欧人自希腊以来,即有‘为文学而治文学’之观念。我国不然,必日因文见道。道其目的,而文则其手段也。结果则不诚无物,道与文两败而俱伤。惟史亦然:从不肯为历史而治历史,而必侈悬一更高更美之目的——如‘明道’‘经世’等;一切史迹,则以供吾目的之驺狗而已。其结果必至强史就我,而史家之信用乃坠地。”(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改变“强史以就我”的弊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是考据学的价值所在,而在考据学大行的状态下,又出现了康有为这样的悖论,不能不使学者深思。康氏之学影响达于民国成立之后的几十年。以书法立身谋活的诸多人士,非工碑不敢谈书。因为“台阁体”的病弱之相而归咎于《阁帖》,更归咎于“帖学”及而对王羲之一脉以高雅精微是尚的书法传统怀疑乃至颠覆,操其行者都是有影响的文人。高雅既不崇奉,则只有向粗犷寻找出路。幸亏康有为还懂得书法传统,其《广艺舟双楫》虽然崇碑,却依然将王羲之书法置于最高地位。这如同康有为欲自为“圣人”,却不至公然非孔,要创造他的书法新体系,却未敢公然非王。而以康有为之说自炫而不究其里者,则不乏卤莽灭裂到诋毁王羲之书法。诚然,王羲之书法若不颠覆,中国书法的高雅趋向,文人化素质就不可能改变,那种“强史以就我”自以为新天独开的文化就不可能真正取得市场。康有为之说在其自己心中是忐忑的,其崇拜者却不疑而从,在当时知识分子“哀莫大于心死”的环境里,“中国不亡,是无天理”的诅咒亦自生发。自戕如此,中国文化传统,又何须置论?但中国虽病,却终未能亡,文化依然存在,书法依然存在,自暴自弃终不能全抛,历代书法发展中向精雅的个性化攀摹的轨迹遂遽变为向粗俗的一览化倾斜。

“五四”新文化运动,亮出“打倒孔家店”的旗帜,即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面是必须否定的。其激进的幅度即连先前的康有为等辈也嗔乎不及。首当其冲的还不是书法,而是诗歌古文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更加彰显也离意识形态最近的品类。历代文人书法家的笔墨表现,无不是与其文字写作同步进行的,曾经激动过历代文人的书法经典作品,也无不与性情文学形影相伴。中国的文言和诗歌被废弃的主要原因是其格律规范,非经过艰苦学习不能入其门,而白话为人人日常所为:似乎不需学习。弃古而就今,弃难而就易,成为时风,自然能够获取最大限度的社会支持。殊不知中国文言诗歌的格律,即是韵律,正是其艺术魅力所在,与中国书法互为表里。抛弃书法及其内容的艺术性而唯取其便宜性,在一时的急功近利之下,对中国文化艺术的特质均忽略了。中国文人书法的代表人物王羲之、苏东坡等,都是在一生长途里,反复研习品摹斯艺,止于至善。中国文化哲学的本质在如何对待人生,如何对待自己。尽善尽美的追求与急功近利的趋求本来出于不同的人生理念,这不同理念在不同时期,可以出于一人,可以出于同一人群,可以出于同一民族。即如曾经“非帖”的康有为以后又自谓:“它年论书,当尊帖矣。”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珍惜的“老一辈”,恰正是当年受“五四”影响曾经打倒孔家店者。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文化传统受到扫庭犁穴的毁灭,一代人几乎堕于文盲文氓之溷,而在人生人世的午夜梦回之际,寻觅文化之根,不能不又回归传统者,可能就是当年的“破四旧”一族。

当代的书法文化状态,处于中国社会整体的文化恢复状态之中。与康有为时期、陈独秀时期有异亦有同。其异在于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不再有当年充斥于社会人群特别是知识分子之中的焦虑与悲观:以“打倒孔家店”为旗帜的对中国文化的整体否定已经被否定;对于传统文化的珍惜又成为社会普遍共识。其同在于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先前时代一样造成社会人群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倾慕与困惑。简单的思维是中国社会要向西方社会看齐,中国文化亦必接受其改造。在这里,又容易将文化完全意识形态化。中国社会的改造和中国文化的改造是有关系的,但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传统文化有其独立于现实意识形态的自身价值。中国古代社会曾经达到的文化高度,其特质是高雅精微而非粗犷低俗,尽管在其发展中不断吸纳着来自民间的养料,不论是文章诗词还是书法,都循着这样的趋向,非如此,中国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就没有太多区别了。也正因为如此,即使中国在极贫极弱时期遭受外敌侵凌时,其文化艺术传统依然受到歆羡宝重。在以后的社会发展里,无纸化办公甚至会造成书写工具的全面委顿甚至消灭,中国书法的前途难以逆料。它有可能成为昆曲一类被保护的文化遗产。现在还在进行中的“书法运动”,如果它是有明确的文化目标的,就应该首先辨别自身的文化属性。中国文化的基本属性是规范与自由融合中达成的高雅精致,中国书法的属性也融会其中。在规范中追求自由,规范严密到极致,自由发挥到极致,这也是中国文人智慧发挥的极致。中国文人对社会正义与人生自由的追求似乎没有西方知识分子那样来得迫切与强烈,这或许是影响中国社会的现代发展的重要因素。书法文化的丰富,或许也是文人耽溺其中得以自我排遣的因素之一。知识分子本质追求的现代公民社会必将实现,全球化不可避免,越是欢迎其到来,对于民族文化的本质认识与把握,也更加必要。

同类推荐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12、13合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12、13合辑(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纂,是一本有较高学术质量的不定期学术集刊。目前已出十一辑,在学术界获得良好的口碑。此次为其第十二、十三合辑。收录近期国内外众多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社会、风俗礼仪等多方面的论文,见解深刻,颇有新意。“传统中国”的概念,似乎可以从纵、横两方面来理解:就时间即“纵”而言,始自上古三代,历经汉唐宋元,降及是有清诸朝,均在其规范之内;就专业领域即“横”而言,则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风俗、宗教等等,全都包罗其中。
  •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古人称关中为陆海之地,天府之国。这样褒奖如此区域。固然是古人的慷慨,不过也证明了关中之美。
  • 乡村之旅

    乡村之旅

    乡村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生息的地方。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各地的自然条件千差万别,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中国乡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古代的村落建筑、真实的民俗风情、悠久的农耕文化、古朴的村庄作坊、原始的劳作形态,在乡村地域上形成了“古、始、真、土”的独特景观。
  • 异域风情

    异域风情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神秘异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藏、神农架、新疆、楼兰。让读者畅游在这异域风情之中。
热门推荐
  • 亲子共读温馨童话读本系列:飘落的小雨滴

    亲子共读温馨童话读本系列:飘落的小雨滴

    丰富多彩的幻想是童话最基本的特征。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幻想是童话的灵魂,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幻想也就没有童话。童话的幻想“打开了通向另一种生活的窗子,那里,有一种自由的无畏的力量存在着和行动者,幻想着更美好的生活。”希望本书能为小朋友插上幻想的翅膀,一起在故事里遨游吧!
  • 高武朋克2077

    高武朋克2077

    李遇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和地球差不多一样的世界。极北之地,神秘的病毒。瘤系能力者覆盖于全身肌肉、癌系能力者方圆之内皆被掌控、血液系能力者的拟态化行…………
  • 在大佬心上撒个野

    在大佬心上撒个野

    我希望,朝暮与年岁并往,与你一同行至天光。
  • 染指青春之缘来很浅

    染指青春之缘来很浅

    寻常的周末,不同寻常的擦肩而过,文弱呆萌男生爱上痞子暴力女生,搞笑台词,萌翻全场。颇有气质的文艺男,火辣爆笑的小娇妹,他们的爱情如胶似漆,无法比拟的爱恋……可是,第三者从天而降时,他们的生活就此打破,他们的幸福可否长久下去,始终是个未知数。
  • 恶魔杠上丑丫头

    恶魔杠上丑丫头

    一个是像灰姑娘一样的丑丫头,一个是恶魔一样的王子,他们俩会有什么样的火花呢!
  • 凶罪迷城:血钥侦缉档案

    凶罪迷城:血钥侦缉档案

    一块能让干预记忆的诡异宝石,一个国家秘密调查组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案件……环环相扣的缜密推理与冒险经历,为您展现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悬疑大戏。血钥迷踪篇:大型集团老总陈严被发现离奇死在公司车库中,然而蹊跷的是监控摄像并未拍到其进入车库的画面,尸体犹如凭空出现。而主人公叶喻却因为陈严死前偷拍的一张照片而意外卷入案件里,并因此经历了场生死考验,步步陷入更深的阴谋……灵魂使徒篇:叶喻接到调查一幢闹鬼凶宅的任务,却在采访过程中意外发现一封“死亡预告信”,更可怕的是,宅中的相关人员竟然如信中预告般接连被害,而所有人也被迫封锁在这幢诡异别墅中经历这场复仇游戏。究竟是幽灵作祟还是另有隐情?幕后凶手究竟是……
  • 哭有啥用

    哭有啥用

    本文囊括了哭有啥用,空屋,秀色满,白骨说了假话,尖叫,我的心空如大海,乡下人进城出城的经历,星星闪耀在村子里,涂色几大部分,讲诉了何翠红,秀英,赵晨曦等人物为主线发生的小故事,来体现种种现实社会的生活。
  • 王俊凯不要抛弃我

    王俊凯不要抛弃我

    剧情不算太虐心,大家可以放心!曾经的我们难道在也回不去了吗,当初的你为什么要一声不吭的就走...
  • 恶亦知行

    恶亦知行

    如果说善是我与生俱来的秉性,那么恶就是在人世浮沉后的因果。燕知行,燕支行,报仇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只要所有欺我,负我,憎我之人,皆被我困于股掌之间。那么做恶事,成恶人,被斥为蛇口蜂针又有何妨。为恶,亦知行。这就是一个经典的恶毒反派女的故事。作为一个反派她点亮了所有必备技能,什么苦肉计,美人计,伪装成圣母小白莲......同时她还拥有极高的职业素养和操守。绝不为感情所动,一心搞实业,从来不回头。她与别的恶毒反派女唯一不同的一点就是...她拥有垃圾作者给的“女主”光环,23333~
  • 无限之疯狂游乐园

    无限之疯狂游乐园

    这是一个热爱研究的年轻人在阴影巫师的歧路上越走越远的故事!是我研究了世界,还是世界研究了我?——慕岩新人作品,非种马,非小白,欢迎品尝!请随意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