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911100000038

第38章 漠视诚实守信的原则 (1)

汉语中的“信”由“人”和“言”这两个偏旁构成。所谓人言为信,单从字面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含义。中国的“五常”为“仁、义、礼、智、信”,“信”被列在末位。

对于那些熟悉中国人习俗的外国人来说,“信”是天朝国家最少见的一种德行。他们也会相信并接受基德教授的观点,当他对中国的“信”作过研究之后,说道:“假如选择一种美德作为中华民族的特质,那么‘信’是最合适不过的。因为,它不但在实践中遭到蔑视,而且它与现有的处世态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中国人公开或者私下所表现出来的品质与道德,与‘信’都是背道而驰的。正因如此,他们的敌人才有机会来讽刺他们的这一缺点。中华民族最显著的特点是:虚伪、伪善、口是心非和随波逐流。”当我们对此作过详细研究之后发现,对中国人的这些评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的。

我们认为,现代的中国人与古代的中国人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我们不但觉得这种说法是合理的,而且还相信,那些有学识的人一定也支持这一观点。“信”在中国人与西方人眼中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当一位睿智的学者,仔细研究中国人的古代经典时,他会从字里行间发现很多含糊不清、闪烁其词的字眼;他还可以发现,中国人对西方人的真诚、坦率抱有一种好奇的心态,在他们看来,西方人的直率似乎已经到了一种没有边际、无视礼仪的地步。

中国的儒家学者孔子在《论语》中记录了一段他与孺悲的故事。在西方人看来,这则故事有着非常深远的含义,但是对于儒学家而言却乏味不堪,他们完全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下面是一段选自理雅各的译文:“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之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人拒绝不愿意见的人的做法,孔子不愿意接见孺悲,但是又不想让对方不愉快,便出此下策。

孟子也曾效仿过孔子的做法。有一次,孟子作为某国的客人,被朝廷邀请去上朝,但是孟子为了得到国王的最先召见,就声称自己身体不适不方便去上朝。但是,第二天他便出门拜访国王了,目的是为了表明之所以不去的特殊借口。负责陪伴孟子的官员,在晚上就孔子借故不见孺悲的做法与孟子畅谈了一番。最终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他们的讨论并没有涉及到礼仪的问题,也没有想过这种做法是否道德。但是,即使是现代的儒家学者,在给学生讲解这一段故事的时候,仍然没有对此多假思索。

但是,中国在保存古籍方面是非常细心的,这一点任何一个同时代的国家都不能与之相比。中国的史书,虽然冗长罗嗦,但是包罗万象。很多西方国家的学者,对中国的史书都极其赞赏,并且对书中的记录也是非常信任的。

1888年7月,维也纳大学的辛格博士在《中国评论》中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古典文献是非常具有真实性的,而且这种可信度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例如,对中国进行过全面考察的李希霍芬学者,在讨论中国人具有让人吃惊的矛盾性格时说,中国人在记录历史事件的时候,是相当严格、求实的。如果涉及到数字,他们追求真实的精神会更加强烈;但是,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交往的时候却总是满口谎言。”

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的精确性是由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来呈现的:一方面是按照特定的时间顺序和侧重来叙述事件;另一方面是通过事件、人物的动机作以分析。那些广泛研究过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前一条思路说明中国的古籍,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应该有的水平;用后一种思路来看,中国的古籍并不像辛格博士所说的那样真实、严谨。对此我们并不十分了解,也就不能妄加评论,我们只是想告诉大家,一个习惯于撒谎的民族,也可以培养出尊重事实的官员。这样的现象即使不是史无前例,也是独一无二的。曾经有许多国家的历史都被同样的爱憎歪曲了,那么对于中国而言就不会发生吗?同样的道理,在任何国家都能起到作用的因素,难道在中国就会失效吗?

不仅儒家的教育在忠于历史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就连孔子本人也同样不尊重史实。理雅各博士虽然对“以一眚掩大德”这样的话不以为然,但是,他对孔子在编撰《春秋》时所采用的取材方式却兴趣浓厚。孔子的《春秋》中详细记载了鲁国二百四十二年以来的历史事件。

下面是引自理雅各博士发表在《中国的宗教》上的一段儒学演讲:“孟子认为《春秋》是孔子最伟大的成就。正因为它的面世,让乱臣贼子感觉到了害怕。孔子本人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正是因为有了《春秋》人们对他才有了深刻地了解;但是也因为《春秋》,他被很多人怪罪。那么孔子在受到人们的怪罪时,有没有感到不安呢?因为,这部史书实际上是非常简约的,而且内容也有很多缺陷,字里行间闪烁其辞不禁使人疑惑。《春秋》问世不到一个世纪,公羊便对此做出了修正和补充,并评论道:‘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里所说的‘讳’包含了三种涵义——省略、隐藏和篡改。对于这些事情,我们又应该说些什么呢?我常常想,为了解除我的疑惑不如直接否定《春秋》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是,孔子生活在他所记录的那个时代,而且他笔下的证据已经将当时的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如果一个外国学者采用偏激的方法来看待孔子的真实品格,那么,中国的统治者和学者几乎都不会对他有所同情,更不会怜悯他心中的痛苦。孔子让弟子们一直倡导真实性这一原则,但是,《春秋》让他的同胞在有损中国的名誉下,学会了掩盖事实的真相。”

我们发现,那些宣称中国人历史是真实可信的人,又时刻准备着承认在中国,真实仅仅存在于他们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不可能去证明每一个中国人都会说谎,即使有这样的机会,我们也不愿意这样做。当然,大部分中国人能够承认自己是习惯于说谎的人。我们经常可以听见,他们在谈论自己的民族时,好像自己就是南海岛屿的首领那样,说:“只要一开口,谎话便从我们的嘴里冒出来。”然而我们认为,中国人之所以习惯于说谎,是因为他们想要利用谎话来得到某种利益,并不是为了说谎而说谎的。

贝德禄先生说:“他们不说真话,当然也不会相信真话。”我有一位朋友,曾经接待了一个学习英语的中国小伙子。这位小伙子为了增加词汇量,要求我的朋友用英语教他说“你说谎”这三个字。当我的朋友教会他以后,就告诫他千万不要对外国人说这句话,否则会挨打的。对此,小伙子显得非常惊讶,因为对他来说,这句话是不会伤害人的,就好像“你骗人”一样无伤大雅。

1857年,柯克先生在伦敦《泰晤士报》当记者的时候,他对西方人最讨厌被称为说谎者做出了这样的评论:“但是,这样的话如果对一个中国人来说,根本就不会惹他生气,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污辱。这时,他会微笑着对你说:‘我绝对不会向阁下撒谎的。’对一个中国人说‘你撒谎成性,现在你就在说谎话’,就像对一个英国人说‘你就是喜欢说俏皮话,我敢确定现在你的脑子里就装满了糟糕的俏皮话’一样。”

即使在日常的交谈中,中国人也是缺乏诚信的。虽然称不上谎话连篇,但是也很难让人了解真相。在中国,最不容易得到的就是真相,任何一个人都无法保证自己知道的事情是真实、可信的。即使有人为了寻求帮助而告诉你事情的真相,例如:打官司,他需要你的全权代表,你也无法判断这些事情都是真实的,是没有一丁点谎言的。

他这样做并非有意欺骗你,而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这也是中国人习惯隐瞒真相的天性所致。无论你从哪里开始着手,都无法得到事实,你只有等到事情全部被弄清楚之后才能明白所有的事实。一个熟悉中国人的人,在听说所有事情之后,他也不会轻易相信什么,除非他把所有听到的和调查到的结合起来,在和几个值得信赖的中国人讨论一番,他才能判断出事情的真相。

因此,即使在与中国人交谈了很长时间之后,我们仍然无法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内容,这是因为中国人天生缺乏诚信,而且喜欢猜疑他人。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是不可理喻的,这主要因为中国人非常虚伪。虽然无法了解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但是,我们总是觉得他们背后一定隐藏着很多秘密。正因如此,当一个中国人神秘地走到你的跟前,对你说一些令你感兴趣的另外一个中国人的事情时,你往往会心头一沉预感不妙。因为,你无法确定他说的都是真话,还是为了诬陷那个人。即使对于中国人给出的最终结论,我们也无法肯定这就是事实。因此,对商人、旅行者和外交官员来说,这是最让他们头痛的事情了。

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得知所有事情的真正原因,即使真的知道了,也不一定是真实的。任何一个中国人,即便是那些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也都有擅长保护自己的本领,这是与生俱来的,就好像乌贼天生就会用喷出大量的墨汁来保护自己一样。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极度童话

    极度童话

    调教和被调教,养成和被养成.......一个有限制嚣张的人类少年怎么变成无限制嚣张的少年妖族的故事(新旧版本差别非常大,情节、设定、人物、主线发展等等,全部都是新的,请务必看新版!嗯,好像就只有第一章米有变化。)嗯
  • 一人不成双

    一人不成双

    普通女孩,普通的人生,可我想给她一个温暖的结局。
  • 奥萨克

    奥萨克

    凤凰之役后的世界,支离破碎的灵魂,终于在奥萨克找到归宿
  • 还没来得及的开始

    还没来得及的开始

    【短篇】悲文采草药的时候,发现浑身是伤的他,救了他。他醒来后,他看了我一会儿,问,你的左眼受伤了吗我冷淡的回答,没有。在他离开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心里的某根弦被触动了。
  • 魔王的秘宝

    魔王的秘宝

    这是拥有魔法的世界。这是众神的游戏世界。这是秦越陌生的世界。莫名被拉进奇幻世界的秦越,是被众神选中的破局手,凭借着一个特殊能力外加通过游戏对世界背景有丁点了解的他,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该如何走到最后,寻得那人人向往的秘宝。
  • 霸道校草的恋人

    霸道校草的恋人

    莫名其妙的消息深深地打击了陌晓颜,突如其来的同居更是让她烦恼不堪,只是那同居的校草林俊洛让她心里一震………………
  • 箫珝墨漓

    箫珝墨漓

    许宇萱和萧亚轩是青梅竹马,从出生那一刻就被自己父母卖了......(其实就是订了娃娃亲啦)可不知为什么萧亚轩对许宇萱越来越冷,让许宇萱觉得自己和萧亚轩离得越来越远......到底发生了什么?
  • 扇舞江湖

    扇舞江湖

    小小孩童,心倾江湖,得师学武,踏上江湖。主角:我习的是武还是舞啊…管他的呢,反正从今往后,我就是阴阳八卦扇的传人了!这中原之大,四方似无尽头,这各家的传代之宝啊,更是各有妙用,例如我手中的这“阴阳扇”不仅能说书,更能用来打人和扇风!ps.此书为男频,主角男的,蟹蟹。
  • 忆叁年

    忆叁年

    有关叁年,当你回首往事时,你可以看见曾经的鲜衣怒马,仗剑天涯,看见暗恋的人正在看着你,看见那些年混过的兄弟。
  • 你看丧尸来了

    你看丧尸来了

    —卧槽?丧尸?你在逗我!—不可能,……不—为什么!—呆着别动,别下来。—不,他不能死……—他的命和那三个人的命,你选谁?—等等,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