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15000000013

第13章 舰舰导弹

舰舰导弹是指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也可攻击海上设施,沿岸和岛礁目标。舰艇主要攻击武器之一。与舰艇上的导弹射击控制系统、探测跟踪设备、水平稳定和发射装置等构成舰舰导弹武器系统。射程多为40~50千米,有的可达数百千米;通常采用复合制导;飞行速度多为高亚音速,少数为超音速。同舰炮相比,射程远,命中率高,威力大;但连续作战能力差。通常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系统和电源等构成。

基本构造

战斗部,有聚能破甲型、半穿甲型和爆破型,可采用普通装药或核装药,装有触发引信或近炸引信、指令引信等;动力装置,多采用火箭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制导系统,多为惯性、自控加雷达或红外末制导。舰舰导弹发射时,由固体火箭助推器助飞,爬高升空后,靠主发动机的动力继续飞行。飞行弹道分初始段、自控段和自导段。在自控段由自动驾驶仪和无线电高度表控制,按预定弹道飞行,巡航高度为数米至数百米;在自导段由末制导装置和自动驾驶仪、无线电高度表控制导向目标。

发射原理

舰舰导弹从水面舰艇发射攻击水面舰船的导弹。舰艇的主要攻击武器。它与舰艇上的指挥控制、探测跟踪、水平稳定、发射系统等构成舰舰导弹武器系统。舰舰导弹主要由弹体、战斗部、动力装置、制导装置和电源等组成。其战斗部有聚能穿甲型、半穿甲型和爆破型,可采用普通装药或核装药,配备触发引信或非触发引信。射程一般为40千米左右,当导弹靠外界提供信息进行中继制导时,射程可达数百千米。其飞行速度多为高亚音速,也有超音速的。多数采用两级动力装置。第一级为固体火箭助推器,用于助推导弹起飞。导弹爬高升空后,该助推器脱落。导弹靠第二级主发动机(可采用火箭发动机或空气喷气发动机)的动力继续飞行。导弹在掠海面飞行时,通常由无线电高度表和惯性加速度表组合控制。

基本介绍

20世纪50年代,装备舰艇的舰舰导弹有瑞典的“罗伯特”315、苏联的“扫帚”SS-N-1和“冥河”SS-N-2等。60年代,中国海军舰艇装备了“上游”1号、“海鹰”1号舰舰导弹。1967年10月21日,埃及导弹艇发射苏制SS-N-2舰舰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这是舰舰导弹击沉军舰的首次战例。实战证明了舰舰导弹的有效性和战斗威力,引起各国海军的重视,许多国家海军相继装备舰舰导弹。

70年代以来,新型舰舰导弹应用精确的惯性制导、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频率捷变雷达、无线电高度表和效率高的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等新技术,使舰舰导弹技术战术性能有显著提高。1972年,法国研制的“飞鱼”mm-38舰舰导弹,应用高精度无线电高度表,使导弹末段能在2.5~4.5米高度掠海面飞行。中国研制了雷达反射面积小、掠海面飞行的“鹰击”-8舰舰导弹。苏联研制了SS-N-19远程超音速、掠海面飞行舰舰导弹。

80年代初,美国研制的“战斧”bgm-109b战术舰舰巡航导弹可以从舰艇垂直发射筒发射,射程达450千米左右。美国还研制了127毫米舰炮发射的导弹,每分钟可发射导弹20枚,1981年8月装备在“布里斯科”号驱逐舰上。这种导弹装有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半主动激光导引头,用mk45-v5型127毫米舰炮作为发射装置,既可发射导弹,也可发射炮弹。这是导弹与舰炮结合的新发展。今后,还将继续研制203毫米、406毫米大口径舰炮发射的导弹。舰舰导弹将向中远程、隐身、精确制导、微电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导弹速度、制导精度和机动性、隐蔽性,增强抗干扰和突防能力。

舰舰导弹是指从水面舰船和潜艇发射,主要用于攻击出水潜艇、驱逐舰、大型战舰、巡逻艇和商船等水上目标的导弹武器系统,具有较高的效费比,是反舰导弹大家族的重要成员。目前世界上有10余个国家能够自行生产舰舰导弹,80多个国家部署有舰舰导弹,但真正经过大量实战检验并能代表当今舰舰导弹发展潮流的当属俄罗斯和美国。俄美舰舰导弹代表了当今舰舰导弹的发展方向,又具有各自独特的优长和不足。从发展方向看,美俄必定会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提高舰舰导弹的性能,舰舰导弹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

发展历程

建国初期,新中国海军还是襁褓中弱小的幼苗。在漫长的海岸线上,只有一些要塞地域部署有130毫米海岸炮。面对当时西方阵营海军舰艇射程达30千米以上,口径203毫米,乃至406毫米的舰炮,这些射程只有10多千米的130毫米海岸炮显然火力薄弱。当时巡洋舰多数在20千米左右的距离上进行炮击。1944年,对诺曼底海岸火力准备时,美国和英国海军是用战列舰、重巡洋舰在20千米左右距离上开火,而实行近距离火力支援的驱逐舰靠近到10千米左右,用炮火消灭残余的德军火力点。海岸炮火对于强大和机动的舰队,是处于被动地位的。当年德军大量部署在大西洋壁垒的150毫米、88毫米海岸炮几乎没有还手余力。

当世界格局将惜日的盟友变成了冷战对手后,百废待兴的年轻共和国还远没有当年诺曼底那样数量的火炮和岸防工事,虽然在50年代对金门岛的几场炮战中占了上风,但是谁都清楚其原因是国民党军队没有美国那样的海军火力,真正要建立强大的岸防体系,才能彻底取得优势,于是寻求有效的海防武器成了当务之急。

急于建立强大海防的共和国,在1956年10月成立了专门的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其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社会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个方针显出东方人的皎洁和含蓄,中国人早就瞄上了苏联最先进的KS-1型反舰导弹。1957年9月,聂荣臻带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谈判,要求苏联对中国的导弹事业提供援助。10月15日双方签订了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在1961年前,向中国提供四种导弹,其中包括KS-1岸舰飞航式导弹。1957年10月15日中国又派出苏振华率领的海军代表团赴苏谈判提供飞航式导弹。1958年2月4日,中苏签订了协定,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542岸舰导弹,544舰舰导弹,1060潜地导弹。所谓542就是苏联的KS-1飞航式岸舰导弹,而544则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冥河”式导弹。1060潜地导弹发展成了今天共和国核威慑力量的JL导弹。在签订提供导弹技术的同时,还签订了苏联向中国提供629艇,205艇和183P艇的协定。

这就是当年所谓的“三弹三艇”协定。当时的苏联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希望中国形成强大的海防体系,解除来自其远东地区南翼的威胁。1959年中期开始,苏联向中国先后运送了导弹和相关技术资料图纸等。作为岸防导弹,射程要比舰艇导弹远,才能使敌方舰艇不能接近海岸,从而保护海岸要塞或临海城市等要地。因此射程100千米的542导弹比射程只有35千米的544“冥河”导弹更适合作岸防导弹。当时中国决定引进542和544分别作为岸防导弹和舰对舰导弹是很合理的考虑。如果这些导弹完成部署后,不仅能依靠海岸火力将大型水面舰艇拒于其火炮射程外,还能采用携带导弹的小艇前出到岸舰导弹的射程极限附近,攻击远离海岸的敌方舰艇编队。

对于当时美国那样的特混舰队,导弹艇只要有2到4次射击机会,就能轻易击毁其大型水面舰艇。一艘佛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命中一发542或544导弹,就会立即丧失战斗力,而当时没有装甲甲板的改进型爱塞克斯级或中途岛级的机库和飞行甲板,只要被击中大半都会被掀掉。那些遂行对岸火力攻击的轻型巡洋舰或驱逐舰,一发542或544导弹能将其炸成两段。缺乏远见的西方国家,也没有重视反舰导弹的出现,对于他们极其推崇的两栖作战的威胁。

在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中,美军登陆兵从大型登陆舰换乘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通常在距海岸10公里左右,然后编波向海滩发动冲锋。当反舰导弹出现后那种换乘和编波不可能在反舰导弹射程内进行,因为反舰导弹完全能够在换乘前,抢先打沉大型两栖舰艇和运兵船。这使得换乘编波得在100多千米外进行,乘坐小型登陆艇和两栖装甲车的登陆兵要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折腾近数小时才能抵达滩头,海岸炮兵可以从容不迫地将一个个目标击沉,使抵达滩头的登陆兵所剩无几。

在二战期间,抵达滩头所花时间不过20分钟左右,海岸火力来不及大量摧毁海上航渡的登陆艇或两栖装甲车。虽然反舰导弹威力如此强大,但是直到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被击沉前,自持有庞大舰队和舰载航空兵的西方国家,并没有把反舰导弹放在眼里。西方寥寥几种在研制中的反舰导弹,进度上也是拖拖拉拉。

542导弹苏联编号是KS-1,西方国家编号为SSC-2b,其外形类似一架米格-15战斗机,其装有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达100千米,1953年开始研制,1956年服役。其实这种导弹就是米格-15战斗机的衍生产品。苏联向中国交付这种导弹时还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西方国家通过侦察照片等一些蛛丝马迹,知道有这种导弹的存在。

1957年,有人在波罗的海附近发现过数辆KrAZ-214卡车牵引的半挂车上,帆布盖住类似米格-15战斗机的飞行器。导弹的垂直尾翼低于米格-15,西方情报人员很快就判断出了是一种类似德国V-1导弹的武器。然而最初不清楚其作战对象,把它列为战术导弹。直到后来发现这种牵引车队附近总伴随有搜索雷达车,才认为其中一些型号可能是用于反舰。60年北约战斗机发现苏联发展用图-16轰炸机携带这种导弹的空射型在北极圈和波罗的海上空飞行,远东地区的勘察加半岛附近也有这种图-16飞机活动。西方称空射型为“幼鲑鱼”。

1960年苏联向中国交付了542和544导弹样品及技术资料,同时派来了专家组。不久后,中国进行打靶试验。试验选择在渤海湾地锦西。这样的地点很适合海上武器试验。从锦西附近的海岸向渤海上的靶船射击,即便导弹在最大射程上脱靶,也不会飞到公海上去。542导弹发射阵地选择在平坦的锦西海岸。

542导弹采用预置指令配合无线电高度表控制导弹发射初段,助推起飞后2秒,助推器脱落,导弹自动爬升到300米高度平飞,中段飞行采用指令驾束制导,飞行中段可以修正弹道。末段是半主动雷达制导,由岸上雷达照射目标提供信号源,抵达雷达开机点后,弹上雷达会接收到来自目标的反射信号,然后导弹对准信号源俯冲。尽管542导弹的涡轮喷气发动机能够使导弹有更远的射程,但正是由于这种制导体制,限制导弹射程不能超过海岸制导雷达照射距离。542导弹前鼻锥内装的雷达其实是米格-15战斗机上PR-5雷达的测距接收机的改进型号。这种接收机对于引导飞行员对向搜索的精度足够,而作为半主动制导的雷达接收机却精度不足。

由于弹上雷达接收机和机电式控制系统精度不足,542导弹的命中率历来很低。不过其用于反舰时45米的标称圆概率误差,是完全可能命中诸如航空母舰这样的大型水面舰艇的。在锦西的试验中,542导弹的误差大也不例外。从海岸阵地上发射数发导弹都没有打中靶船,多数为近弹。全部的操作都是按苏联的规程指导进行的,没有什么差错和问题。导弹精度不高但威力不小,飞临目标上空的导弹俯冲进水后,炸起了巨大水柱,靶船水下部分钢板被爆炸水压,压的变形。

尽管542岸舰导弹试验结果不满意,仿制工作依旧继续进行。雄心勃勃的年轻中国技术人员认为能够将导弹的精度进一步提高。当时的国防部五院负责设计资料的整理、消化和反设计。还派出工作队下厂参加仿制工作。然而1960年8、9月间,由于中苏关系恶化,全部苏联专家组被陆续撤回。此前不久,专家组的工作已经出现停滞。这对中国反舰导弹的发展打击沉重,所有仿制工作都陷入了停顿之中。

1961年7月,在北戴河召开了国防工业会议。面对当时国家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局面,会议确定“缩短战线,任务排队,确保重点”的方针。中央军委决定停止防止性能不佳的542岸舰导弹,集中力量仿制544舰舰导弹,从中掌握技术,积累经验,培养锻炼技术人才,为飞航式反舰导弹的发展积蓄力量。整个飞航式岸舰导弹的研制进入了停顿时期。由于当时国防工业全面调整收缩,国家要生产和研制能够迅速形成战斗力,应付边境和台湾海峡的严峻局势。在反舰导弹作用还不被世界完全认可的时代,544导弹仿制不是重点,故进展缓慢。

60年代初期,正是台湾国民党军队进行反攻大陆的活动高峰,东南沿海局势紧张。国民党海军舰艇活动频繁。而大陆海军没有多少大吨位作战舰艇,只能与一些小股活动的台湾海军舰艇作战。当台湾海军的小型舰艇在其“阳”字号驱逐舰等大型舰艇掩护下进犯时,大陆的小吨位炮艇和鱼雷艇很难在宽阔的海面与之抗衡,也难以取得接近其驱逐舰的机会,所以一般是靠近大陆一侧的海岸或岛群间活动。在中苏蜜月时期,虽然从苏联进口了4艘“鞍山”级鱼雷驱逐舰和“成都”级火炮护卫舰,但国民党数量居于绝对优势,这些捉襟见肘的大型舰艇兵力还是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袭扰。

当时大陆采取将鱼雷艇炮艇混编沿海岸活动,处于航空兵和海岸炮兵的保护下,一旦抓住机会就迅速出击的战术,才部分遏止了台湾国民党军队的不断袭扰窜犯。东南沿海的对抗情况,使得海军对于反舰导弹的需求更加迫切。1963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544导弹专业会议,研究解决544导弹仿制中存在的问题。九月,国防科委颁发了《关于544系统技术责任分工的规定》,明确了国防科委所属各院、部在544项目中的分工和责任后,项目终于加快了进度。

同类推荐
  • 勇气改变未来

    勇气改变未来

    英雄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信仰,他庇护无助弱小的人,给他们希望。为什么要保护毫无意义弱小没用的人?因为每个弱小的人都渴望当一名英雄,成为弱者的庇护神,他们深知没有力量是多么痛苦,多么无助,因此英雄都是从弱小的人努力用意志创造的传说,每一位英雄,都为你而战!
  • 春雨——潇潇

    春雨——潇潇

    基建工程兵,1966年组建,1983年撤销,是我国存在时间最短的军兵种。本文叙述的是几位青年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锻炼成长的战斗经历。
  • 开荒军团

    开荒军团

    男儿生世间,及壮当封侯,封狼居胥者,唯有冠军侯。一个混吃等死的少年加入开荒军团的故事……
  • 坦克

    坦克

    从库尔斯克硝烟到阿拉曼战役对决,从柏林巷战中坦克的尴尬,到中东战争中,美、苏制坦克大比拼,都显示着坦克在战场上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它漫长的发展史中,始终都伴随着硝烟与智慧、血腥与思考,以及一切关于死亡的惊悚记忆。索姆河战役:一群装甲怪物突然冲出阵地,吓呆了德国人。突袭波兰:德国坦克的“闪电战”,横扫欧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的“雪地之王”让希特勒吃尽了苦头。库尔斯克:真正的大场面,千余辆坦克的大决战。里纳瓦村血战:两辆坦克VS一个坦克团。
  • 超神学院之华夏之光

    超神学院之华夏之光

    面对外星入侵,战争什么时候结束不应有我们决定,应该有外星的侵略决定,他们要打多久,我们就打多久,直至赢得战争最后的胜利
热门推荐
  • 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芒鞋轻胜马

    取自北宋苏轼《东坡全集》中《定风波》一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极限生存指南

    极限生存指南

    游走于众多分世界,我的目标只是为了活下去。死亡将一无所有,活着才是唯一希望。龙小方被雷劈后手机上多了一款《极限生存》的APP,从此穿梭在各个分世界寻求生存。PS1:为了避免各位神农大爷毒发身亡,主世界设定为平行世界。 PS2:分世界皆为原创,如有雷同,算我抄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等待你,拥抱我

    等待你,拥抱我

    “你知道月季花的花语吗?”“是等待希望中的希望”
  • 我的散修生涯

    我的散修生涯

    人间千载,仙神的传说总是流传不尽。被称为末法的当今,天外是否真的有仙?长生不死,霞举飞升,朝云暮雨!带着满满的疑道之心,秦钊翻遍了世间流传的法门,摸索着,一脚踏入修行的大门
  • 九体圣道

    九体圣道

    一个封印万年的迷失之地,一个筋脉堵塞的王爷幼子,一本神秘的修炼奇书,一段离奇的修真之旅。身化九体,同修同悟。彼此独立,又密不可分,谱写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奇遇,冒险,穿越,离奇……
  • 不知道多少个烂故事

    不知道多少个烂故事

    这个世界,故事太多了。有的好,有的烂。故事纯属虚构,就不要太当真了。
  • 白话六韬

    白话六韬

    《六韬》是一部集先秦军事思想之大成的著作,对后代的军事思想有很大的影响,被誉为是兵家权谋类的始祖。司马迁《史记·齐太公世家》称:“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北宋神宗元丰年间,《六韬》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为武学必读之书。《六韬》在16世纪传入日本,18世纪传入欧洲,现今已翻译成日、法、朝、越、英、俄等多种文字。
  • 零距离心动

    零距离心动

    她们说:“因为纯真,所以不会悲伤,我想给你快乐;因为正直,所以学会独立,我想给你呵护;因为任性,所以不想背叛,我想给你警惕;因为善良,所以在你身旁,我想帮你分担。他们说:“因为伪装,以为不会悲伤,我需要你的快乐;因为仇恨,所以遍体鳞伤,我接受你的呵护;因为放弃,所以一直沦陷,我需要你的警惕;因为有你,所以心安,你会同我分担。你是最耀眼的发光体,即使那样遥不可及,我也要用我的全部来感受你的温度……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文坛巨匠(下)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