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8500000018

第18章 则天前传 (2)

身边幕僚,自然会帮他分析形势、寻求对策,争取复制“李世民路径”——废掉老大,先做太子,然后登基。

但是,和偶像老爹相比,自己的差距大了去了。差在什么地方?功业。

老爹当年,战功显赫。自己呢?处在和平年代,没什么功绩。没有功绩,想复制老爹的夺权路线,恐怕不可能。

如何抢功?和平年代,想打仗也不可能啊。

这时候,有人给他出主意:现在战争虽然少了,可您爹是战场上的过来人,这种人,都恋旧,不打仗了,手还痒痒,喜欢研究战争。您何不投其所好,搞点战争方面的科研成果?

李泰一想,嗯,老头儿是喜欢钻研战争、研究军事。可自己捣鼓点什么呢?

幕僚说了:您想啊,战争中,什么最关键?“未来战争”最需要什么?7世纪什么最贵?地图!

没错,地图是个稀罕物。那时候没有遥感卫星,想弄个准确的地图册,没个十年二十年,完不了工。得,咱简单点,弄个地理志吧,跟郦道元《水经注》差不多。

于是,一部叫《括地志》的书,出炉了。

这部书历时四年,638年跟皇上汇报,皇上批准,642年成书。

按说,这是好事。兄弟之间有竞争,很好嘛!可坏就坏在李世民治子无方上。

642年,《括地志》成书前后,正是李承乾、李泰夺储之争愈演愈烈之时。他们明争暗斗,李世民理当有所觉察。但是,魏王李泰一部《括地志》,让对军事情有独钟的老李喜上眉梢,觉得李泰这小子不错,这两年也挺辛苦,于是下旨:把给李泰的月钱提高一下吧!

月钱,又称“月给”,是宫廷里发给皇子、妃子们的“薪水”。

标准提高不打紧,一不小心,居然比太子高了。朝廷中有个谏议大夫——负责劝谏的官,和现在的纪委书记差不多——名叫褚遂良,给皇上写了个奏折,意思是说,魏王的薪水超过太子了,从道理上说不过去呀!是不是把魏王的薪水降降,比较合适?

当然,“给魏王降薪”这话,他没直说,古人讲究含蓄。

他一含蓄,李世民误会了——也可能是装糊涂。于是下令:既然太子有意见,那就把太子的薪水也提提——太子从库府取用钱物,有关部门不要再限制了!随便取,随便花!等于“薪水”都提上去了。

这下,老褚心里可堵了:纪委书记没当好,本想给皇子降薪、节省开支,结果呢,适得其反。

这些内情,太子可不一定知道啊。天上掉下大馅饼,老爷子给自己加薪了,老爷子好,真好。

太子本来就挥霍无度,“加薪令”下来,更加肆无忌惮:瞧见了没,你们这些大臣,还整天上书劝谏,没用的!老爷子是向着儿子的!

太子更放纵,大臣更看不惯,矛盾激化。

右庶子张玄素气愤不过,给太子上书,言辞激烈,批评太子。善于批评和自我批评,贞观年间,这种良好风气,已经养成。

张玄素本希望,自己严厉的措辞,能让太子醍醐灌顶、猛然警醒,不料结局却是自己头破血流,竖着出门、横着回来。

张玄素前脚上书,谋杀后脚就来。从上书太子,到头破血流、险些毙命,只隔了一天,太子布置谋杀的效率,还真不低。

当然,这个喜欢行刺、搞“斩首行动”的太子,也有失手的时候,甚至可以说经常失手。这一是因为他不得人心,二是因为他行事简单鲁莽、不计后果。

张玄素在“国家二号人物(太子)”门前,惨遭鞭打,朝臣议论纷纷。

明眼人一看便知:老张上书,得罪太子;太子恼火,派人行刺。

诸位可别忘了,这是什么年代啊?——贞观年间。唐太宗治下,政治清明,广泛纳谏,臣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算臣下说得过火、刺激,唐太宗也是大肚能容,绝少出现“因言致罪”的事情。

当爹的虚怀若谷,当儿的小肚鸡肠?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其实,早在张玄素案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情,已经出现了不好的苗头。

事情依然是关于太子,关于行刺的。

和张玄素案如出一辙:太子因为别人劝谏,恼羞成怒。他没别的能耐,还是搞暗杀。

这次遭殃的,是老于。

老于,全名于志宁,官列左庶子,也是辅佐太子的官。

不管左庶子还是右庶子,主要职责是:做太子老师,悉心教育,让他知道怎样做人、如何治国。太子不仅是皇帝的太子,更是国家的太子,教育他,责任重大,不能光指望他爹。

老于也非等闲之辈。唐太宗很看好这些老臣,人品好,学问好,资历深,经验足。把他们安排在太子身边,原以为太子能“近朱者赤”,没想到太子却是染缸里的石头,硬是不改。他的信条是: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让他们找去吧!

太子纵情酒色,沉溺于游戏。那时候没有游戏机,可太子很有创造力,自己会整啊。他让卫兵分成两队,拿了竹枪,对阵刺杀,打着玩儿。

——慢着,可不是“玩儿”。李太子吩咐下去:要入戏。

于是,弟兄们都很“入戏”。

当时还有个副指挥,就是李世民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承乾的叔叔,汉王李元昌。这爷俩关系不错。

李元昌因为不是嫡子,对嫡子李世民自然有些心理不平衡。小老婆生的孩子,往往受到歧视,内心压抑。

李承乾虽然是嫡子,却是个瘸子,脚有残疾,固然荣登太子之位,却时常因为弟弟魏王等的虎视眈眈、流言蜚语、钩心斗角,内心深处,也有点压抑。

两个压抑的人,走到了一起。

目标:发泄。

外出游玩不过瘾,两人一合计,搞点热闹的。让手下卫士分成两队,身披毛毡做的铠甲,手拿竹刀竹枪(还好,没让他们动真家伙),扎营列阵,分队厮杀。

太子和汉王,各率一军:弟兄们,给我杀、杀、杀!

别看竹刀竹枪,太子可有话在先:要“入戏”,玩真的。弟兄们,这不是过家家,就当军事演习吧。

大家哪敢不听?不见点血,如何表现自己的勇猛和“入戏”?

竹枪、竹刀,那要是削尖、削快了,也了不得,十足的凶器。流血的,受伤的,难以计数。

有些人挺倔,不“入戏”。这还了得?这叫不敬业、渎职啊。太子让他们张开手脚,抱住大树,命人毒打,有的甚至被活活打死,相当惨烈。

太子、汉王想发泄,这就是代价。士兵的性命,轻如鸿毛。

李承乾公然称:“假设我今天做皇帝,明天就在御花园设个万人营,跟汉王分别指挥,看他们肉搏,何其有趣!”

这个玩腻了,好说,再搞“角色扮演”。扮演啥呢?堂堂太子,国家二号人物,再扮个“政治家”、“伟人”啥的,岂非无趣?孩童过家家,就爱扮演大人;窝囊了一辈子的小科员,做梦都想当部长、省长;太子李承乾呢?

既然是演戏,总要扮演落差大、与自己生活截然不同的,才有趣味。

厨师。

没错,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整日花天酒地的国家二号人物扮演的“角色”,就是厨师。

他当厨师,网罗的那些侠士、武士,扮演什么呢?小偷。

太子命令:武士同志们,集体出动,偷牛偷羊!

小的们哪敢不听,雷霆行动,迅速出击,施展武功,偷来牛羊。太子命人把牛羊宰杀好,投入专门铸造的道具——一口八尺高的铜炉和六只脚的大锅中,太子李承乾亲自下厨,一展厨艺。

那时候的牛羊,都是无公害食品,牛不吃激素,也不打抗生素,纯天然绿色食品,就算太子手艺差点,味道也十分鲜美。

扮演一次两次行,时间一长,李大厨也腻了。不行,想新招。可大厨毕竟是大厨,想来想去,没啥好玩的啊,还是演戏吧。

演什么呢?咱也不能光扮演普通百姓啊,得上进是不?

上进?这个词对老高以及诸位而言,没啥说的。好啊,有上进心,当然好!

对李大厨来说,就不同了。李大厨是他的“艺名”,演戏用的,他真名叫李承乾,堂堂皇太子,国家二号人物。这人啊,不能太入戏,入戏深了,容易头昏;李大厨也是,不能太入戏,关键时刻,要记住:我是太子、太子。

太子想上进?他再进一步,能行吗?皇帝还好好的呢!难不成为了自己的上进,把皇帝给做了?

所以,对李大厨这种“天生”的国家二号人物,想有上进心,是件很难的事情。

李大厨同志还是很有点叛逆精神的。你不让我上进,可我内心里就是想上进,就是渴望登基,怎么了我?你不让我表现,我就“意识流”一下吧!演戏!扮演一下,总可以吧?

扮演大唐皇帝——他还没那个胆儿。弄不好,小命也会弄丢,再叛逆、再另类,也不能不要命。

放眼天下,除了大唐,厉害的就是突厥了。好吧,既然不敢扮演大唐皇帝,就搞个可汗的“角色扮演”节目吧。

可不能据此认为李大厨不学无术,这人跟他大爷李建成有点像。在和李世民的斗争中,李建成也算诡计多端、心狠手辣,但内心还是比较宽厚的。

李承乾也是。他花天酒地不假,可人很聪明,能说会道、口才流利,除了爱好厨艺,还能说一口突厥语。

——那时候说突厥语,时髦着呢。

这次,李大厨把场景安排在了草地上,专门挑选相貌和突厥人相似的卫士,每组五人,都穿上突厥服装,组成“迷你突厥部落”,住在帐篷里面。

太子李大厨,当然扮演可汗。这种“角色扮演”,可不是小孩过家家,要实干。

李大厨住在帐篷里,亲自切羊割肉,招待诸位。厨师本色,一如既往,大家山吃海喝,好不快活。

李大厨作为主演兼导演,对“高潮便是结束”、“大喜然后大悲”的戏剧理论有着深刻的把握。帐篷内气氛热烈、大家尽情宣泄之时,“可汗”李大厨,忽然以一个优美的姿势,躺倒在地!

诸位哥们儿诧异——大厨这又是在演哪一出啊?没排练过啊?大厨面向天空,慷慨演说:

“现在,我是可汗,我死了,你们按突厥风俗,给我办丧事!”

弟兄们吓了一跳,又一想,嗯,李大厨不是一般人,这样的思维纯属正常。好吧,拿人俸禄替人办事,继续演吧!

面对主子,这戏可要演得逼真,要下大力气演、下苦功夫演,入戏入得深,老板才欢心。

弟兄们放声大哭,骑上战马,围绕着李大厨的“尸体”盘旋奔走,和突厥风俗毫无二致。到最后,更按突厥的规矩,拿刀子划破自己的脸,血流满面,以示哀悼。

有部美国电影,叫《第一滴血》,据说主演史泰龙为了更加逼真,胸部被刀子划破时,动了真刀子。李大厨的这帮弟兄们比他早了1000多年!

史泰龙敢在脸上真割吗?大厨的这帮弟兄就敢。

良久,李大厨感觉差不多了,这才兴奋地从草地上一跃而起:收工!今天就演到这里了!

这些荒诞不经的行为,就真的那么荒诞不经吗?不要忘了,李承乾不是顽童,他很聪明,出身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可他为什么“扮死”、为什么如此顽劣?

老高认为,这是他对反复无常、风云诡谲的政治斗争的一种无奈抗争。

他很清楚身为皇子,身为皇长子,身为太子的巨大风险,很清楚李氏神圣光环下的凄惨命运。玄武门之变,父亲和自己的亲大爷、亲四叔拔刀相向、骨肉相残。身为太子,若没有势力,早晚会被摆上案板,即便亲兄亲弟,权力面前,同样反目成仇、骨肉相残。

没有亲情。

皇族没有亲情。

皇太子更不能有亲情。

他的内心,极其矛盾。他不是仙人,他渴望荣耀,渴望成为九五之尊。可他同样渴望亲情,内心深处,不想骨肉相残。他同样恐惧死亡,害怕失败,害怕被一箭穿喉,成为弟弟们踏上权力巅峰的垫脚石、牺牲品。

他对死亡,对失去太子之位,或许早有预感。悲观,厌世,成了他的人生色调。突厥可汗的这种“角色扮演”,正是这种心理的反映。

介绍了太子李承乾的这些潇洒“游戏”,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十分传统、饱读诗书的于志宁老师,为什么对承乾同学不满意了。

评价别人的时候,不少人喜欢拿自己做对比。于志宁不是圣人,也不例外。

他对太子的忧心,还有个潜在的心理因素,就是:自己付出这么多,如此苦心、如此敬业,太子却不可救药,令人心寒。

那段时间,老于的母亲刚刚去世。老于很伤心,跟皇上汇报:家母去世,做儿子的,该回去奔丧啊。

古人奔丧,和现在不同。现在比较简单,请个假,几天就回来了。古人麻烦,要守孝三年。

三年,时间可不短,很多人干脆辞官,顺便告老还乡了。当然,也有的保留职务,回来重新安排。老于觉着,自己也不小了,再过三年,就是老干部、该退二线了,干脆辞官吧。

皇上沉吟片刻,道:“回家尽孝,理所应当。只是,忠孝不能两全,自古皆然。太子还不成器,需要你多加教诲。你再考虑考虑,能否留下?”

老于一听,也有道理。太子教育不好,把国家交到他的手中,皇上不放心,自己也问心有愧啊。于是在家设了灵堂,算是遥祭。

可惜,太子不争气。自己苦心孤诣,本指望辅佐好太子,他倒好,全不领情,话说得再好也不听。

同类推荐
  • 战国时代武家之殇

    战国时代武家之殇

    一个普通的明朝青年,在父亲临终之前才知道自己是穿越者的后代,他带上致胜的书籍和一把来自未来的左轮手枪,杨帆东去,他能否在纷乱的日本战国时代异军突起、一统四岛,从而改变历史呢?一切尽在其中……
  • 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

    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

    【架空王朝,从卫士到皇帝】江柳带着系统穿越到大兴王朝。敌人太强怎么办?废什么话,那还不赶紧跑?敌人太弱怎么办?那还用说?搞死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做将军,当元帅……咦?黄袍加身?我怎么成皇帝了?某队友:“你明明很强,为什么藏着掖着?”江柳:“显摆死的快,装逼遭雷劈,你当我傻?”某反派(临死之前):“原来你这么强!”江柳(贱兮兮的笑):“请叫我吃肉的羊!”本文文风活跃,雷人语句层出不穷!翻阅本书,请树立正确三观,凡被带偏,概不负责。
  • 春秋公子记

    春秋公子记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骊姬之乱”,太子申生被杀,留下一个儿子姬云霄。云霄长大以后,为保护流亡的晋国公子重耳(也就是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踏上了一条充满危险与曲折的路。
  • 全面战争称霸三国

    全面战争称霸三国

    地球某丝齐楚,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出现在了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发现自己捡到了两样宝贝。有一个叫貂蝉的任性老婆,却发现这个老婆却刁蛮任性。还有一个可以召唤全面战争的兵种的系统。可这个系统却十分悲剧。难民是什么鬼,别把你们要饭的缸子拿出来。蛮族农民,穿好衣服再出现吧,那个女蛮子就不用了。美女骑士团,一定好好要“贴身”保护我。女教师卫队,来好好帮我补习一下知识吧。这是一个地球老司机在三国开车的故事。
  • 故国神游之德然有谋

    故国神游之德然有谋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每读三国都会感叹武侯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凉,假如稍微有一点改变,历史会否重写?
热门推荐
  • 怪物天启

    怪物天启

    灾厄蔓延,人类文明在数年间土崩瓦解,血腥与极端充斥着整个大陆。强者横空,妖魔纵横,而其中异者,被称之怪物!
  • 青春的客人

    青春的客人

    “我是笔墨,在一个叫青春的地方,做了一场客……”光阴的逝去,总是会留下痕迹,那些回忆,是最深刻的痕迹。在流年的深处,淌这我们唱过的歌,印着我们许过的愿,封着我们传过的情书……我们在青春里,像夏花一样的绚烂。这是描写青春的小说,有成长,有欢乐,有悲酸,看那美好的青春,催促一群青涩的我们。
  • 一般公共设施保护法律法规

    一般公共设施保护法律法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要坚持法治教育从娃娃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规则意识。要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 藏天大帝

    藏天大帝

    万年前,藏天大帝一手创建藏天剑和藏天剑决,称霸天下,万年后凡人凌寒邪,没有藏天剑,也没有藏天剑决,如何才能藏天?
  • 我不是公主我是莫璃

    我不是公主我是莫璃

    #言情#古代#江湖。出嫁时皇兄给了我一个玉石,我以为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东西,没想到,它居然是﹉“谁说本公主是软弱,睁大你的狗眼。”
  • 时光与梦,经年相遇

    时光与梦,经年相遇

    青春也许就是成长伴随着阵痛。这场暗恋对于江晚兮来说就是缘起、缘误。高中毕业的时间,徐正则在给江晚兮的同学录上写着:只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后来江晚兮才明白,就算张爱玲低到尘埃里,也还是留不住胡兰成。就如他们。太美的承诺因为太年轻。遇到纪承宇的时间,江晚兮带着犹疑和试探。。。。。。
  • 道之驱魔大师

    道之驱魔大师

    主人公是道教世家的传人,经过各种挫折,从讨厌道教到接受道教。到上大学之后开是做捉鬼生意,一步步向驱魔大神发展。
  • 向前走再向后看

    向前走再向后看

    白遥想,自己过去的半生空白,因为爱上了江晨而不再空荡的灵魂。再遇见,是他抓住她的手,说“我就在你的心里。每忘一次,它就会提醒你一次。所以,你再也不许忘了我”。江晨昔日爱人的归来,面对面,两张一模一样的脸庞。昔日难以忘怀的‘爱人’和她,一个又一个的阴谋,一次又一次的舍弃。“江晨,你离我那么远,我要怎么才能走到你身边”。一份DNA报告,直接宣判了她的死刑,她什么都没了。她说,“你信吗,我的心一直都是冷的,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又遇见了你。”曾经的伤害,现在的失去,自己该是谁?“你就是要这么作践自己和我,那我陪你!”你尽管向前走,但也要向后看看。
  • 问心迹

    问心迹

    这一生,我走了一些弯路,入了一些死胡同,懂得那么多道理,也没过好这一生,呵,可能这一生都是用来成长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