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028500000021

第21章 则天前传 (5)

太宗长叹一声,道:“三子一弟,居然如此作为,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长孙无忌等人,已料到皇帝此番召见非比寻常。皇帝说的三子一弟,自然指的是李承乾、李泰、李佑和李元昌。这四个亲人,所作所为,太让皇上失望了。

此番让晋王李治侍立一旁,想必另有深意。长孙无忌似乎明白了几分。

正想劝慰一番,皇上的举动,却吓了众人一跳。只见皇上身形一侧,挺到床上,拔出腰上佩剑,就要抹脖子:我不想活了!

长孙无忌等连忙上前劝阻,褚遂良也顾不得君臣礼节,一把夺下皇上手中佩剑。

无忌道:“皇上不必揪心,立储的事情,还是早做决定,以免再生事端。”

太宗眼中闪出泪花,道:“朕意已决,准备立晋王。”

众臣一致赞成。

一块石头落了地,定下太子人选,太宗舒心多了。李治固然也有这样那样的弱点,但绝不会对自己的亲兄弟下毒手,这一点,太宗心中有数。

事实的确如此。前太子李承乾身体不好,加上被废为庶人,病愤交加,几年之后就死了,但不是死于非命。李泰也不长寿,病逝于唐高宗三年,也是善终。

然而,世间事情,总是一分为二,有得必有失,损此往往害彼。

对李世民的家庭来说,厚道的李治是最佳选择,能避免家庭矛盾、互相残杀;对大唐来说,柔弱的李治却未必是最佳选择,他的柔弱、厚道,让别人有机可乘,最终夺了大唐江山。

改变这一切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则天。

顾家难顾国,顾国难顾家,帝王李世民的选择,的确相当艰难。

有人会说了:如果不选择李治,皇子们你争我斗、派系纷争,对百姓、对李氏家族,难道就不是灾难吗?

那老高也要问了:李治上台导致武则天夺权,对李氏家族是场大灾难不说,因武氏上台引发的战乱、纷争,对百姓难道就不是灾难吗?

李世民无法想象,他选择李治的同时,也把一顶绿帽子,结结实实地扣在了自己头上。

3. 远房表妹入宫深

太宗结下弟媳婚

阅读第一眼

做了皇帝想成仙

李世民一生最大的败笔,是吞服金丹、中毒而死。

伟人有伟人的难处。放眼天下,唯我独尊。登山已然到顶,眼前就只剩了虚空。失去目标的生活,容易令人迷失。迷乱中,李世民找到了“更上层楼”的方向:长生不老,成佛成仙。

这不难理解,不必苛责。

可惜,有毒。一代明君,就在金丹的毒性之下,仓猝离世。

主要人物关系谱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唐太宗已经50多岁了,在古代,这个年纪已经可以看做老人了。身边的大臣、妃子,一个个离他远去,让他好生感慨。

这一年,他生命中的两个红颜知己,巢刺王妃杨氏以及隋炀帝的萧后,先后去世了。

对长孙无忌而言,李世民这桩“弟媳婚”,差点让他掉进冰窟窿。

长孙无忌很清楚,自己和李世民的“裙带关系”,源自一个中介——长孙皇后。长孙皇后36岁就死了,她的死,让自己的风险更大。

夫妻关系,有时候是靠不住的。

李世民随时有可能选择新的皇后。选择了新的皇后,新皇后势必把长孙皇后的仨儿子看做眼中钉,把自己视为肉中刺。

除了应付政事,长孙无忌很大的一块心思,就放在阻止李世民立新皇后上,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确保自己仨外甥中的一个,当上接班人,如此,自己的政治生命可保无虞。

哪成想,李世民偏偏动了心思,觉得皇后的位子老空着,似乎不妥。

这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前弟媳妇杨氏让他神魂颠倒,鬼迷心窍了。

把巢刺王李元吉的前妃子杨氏,立为皇后。

李世民的这个想法,不仅让长孙无忌心惊肉跳,也惊动了魏征。

魏征原来是李建成的人,玄武门之变前,属于太子集团。他的可贵之处在于,绝不因为杨氏曾是李元吉的人,就替杨氏说好话。

他关心的,是政局稳定,别再陡生祸患,贻害百姓。

杨氏为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李明,封曹王。杨氏一旦成为皇后,李明就成为新的嫡皇子,和长孙皇后的皇子之间,极可能出现新的储位之争,导致政局动荡,这是其一。

其二,李明长大成人之后,不可能永远不知道玄武门之变的历史,以及生母与玄武门之变中两个重要人物的特殊关系。那时候他会怎么想?是憎恨母亲,还是憎恨父亲?仇恨一旦产生,对宫廷而言,都是隐患。

在魏征的极力劝说下,李世民打消了立杨氏为皇后的念头。

立新皇后的风险暂时没了,长孙无忌可以松口气了。不料,旧麻烦刚走,新麻烦又来。这次的问题,也很严重。

成为皇太子的时候,李治才十五六岁,还是个孩子,柔弱、老实,不像少年李世民,16岁就叱咤风云、气吞万里。虽屡加教诲,李世民对李治还是有些失望。万一打起仗来,这孩子能继承老爹的勇猛吗?

太子柔弱,另一位皇子恰恰相反,有太宗遗风,擅长骑射,文采不弱,更兼武略。太宗多次夸奖:皇子中间,此子最像朕了!

太宗夸的不是别人,正是吴王李恪。

在众多皇子中,李承乾是老大、嫡子,老二很早就夭折了,吴王李恪是老三。虽不是嫡皇子,可年龄在那儿摆着呢,承乾被废,他就成了皇子中的大哥。

李泰等人为太子之位明争暗斗时,李恪已二十多岁,在朝廷上也有一定的威信和势力了。然而,长孙皇后生的三个皇子,有舅舅长孙无忌罩着,其他庶子,都不敢造次。

看不惯太子李治柔弱,唐太宗又动了换太子的心思。前番太子之争后,倍受煎熬的唐太宗平静下来,不再感情用事,更加理性。他在想:自己为什么换太子?用什么标准选择太子?是为家,还是为国?

大唐家国一体,似乎为国就是为家,为家就是为国。事实上没那么简单,家国难两全,忠孝难两全。对他而言,究竟是不肖子的性命重要,还是大唐基业重要?是宁可当下肝肠寸断,还是毁了大唐江山、无颜见列祖列宗?是嫡庶的先天成分重要,还是能力和品德重要?这些问题让他伤透脑筋。

反思多日,这一天,他把长孙无忌召来,说出了自己的算盘:把李恪立为太子。

善于虚心听取属下意见,这是太宗的英明之处。但征求下属意见并非都是好事,有时候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更重要的,征求意见,一定要选择“非利益相关者”。你找一个利益相关者征求意见,还能客观吗?

唐太宗就犯了这样一个错误:找长孙无忌征求意见,大错特错。

太子废立,长孙无忌是朝臣中,最明显、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他三个亲外甥,已经废掉两个了,现任太子,硕果仅存。废掉现任太子,就是废掉他最后一个外甥,让不是他外甥的皇子成为大唐接班人。

皇帝要换太子,长孙无忌吓了一跳。李治的太子宝座还没坐热乎,怎么陡生变故?忙举出李治仁厚,立储事大、不可轻变等理由,极力劝阻。

长孙无忌说的理由,也有道理;若说他没有私心,也不可能。

承乾被废、李泰夺位的时候,长孙无忌极力推举李治,那个时候,完全是为大唐基业着想,这点毋庸置疑。从人品上来说,李治在三人中间,的确最突出,有目共睹。

然而,这一次,情况有所不同。

说到不同,首先要从李恪的身世说起。说到李恪的身世,就不得不提及唐太宗的一桩“血缘婚”。

吴王李恪的生母,是李世民的妃子杨氏。杨氏何许人也?隋炀帝杨广的女儿。

杨广何许人也?李世民的表舅,李渊的表弟。也就是说,隋亡后,被作为战利品送进皇宫、成为李世民妃子的杨氏,从血缘上讲,是李世民的远房表妹。

两人虽然已是三代之外,毕竟还是亲戚。

李世民到底有没有迎纳隋炀帝的萧皇后,还有不同的说法。倘若迎纳萧后属实,那李世民的后宫就热闹了:母女同侍。

即便杨妃不是萧后所生,从名分上来讲,一个是隋炀帝的皇后,一个是隋炀帝的公主,也是母女关系。

母女同侍一夫,且在皇宫之内,能不热闹吗?

恐怕后来的夫子们,正是担心这一八卦新闻的杀伤力,为尊者讳,有意回避了李世民迎纳萧后的事实。

长孙无忌隐隐有些担心。李恪已经是成年人了,保不准哪一天,他就会刨根问底,追问自己的姥爷是谁。瞒得了一天,瞒得了一世吗?

倘若李恪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母亲是作为战利品被送到皇宫的,知道天下原是自己的姥爷的,自己的爷爷取而代之,建立大唐,他作何感想?

那个时候,无论如何,他都会对大唐感到生分,尤其对其他异母同父的皇兄弟感到生分。毕竟,他们无论从父系还是母系来说,都可以安心于大唐,自己的父系和母系,却是对立的仇敌!

你能保证他不起杀心吗?你能保证他做了皇帝,忽然对李氏不满,恢复大隋吗?这种可能性固然很小,但复杂多变的历史面前,任何巧合,都可能促成这个现实。

李恪独特的身世,是长孙无忌的一个担心。这也是导致他最终对李恪下毒手的因素之一。

长孙无忌的另一个担心,就是自己的安危问题。作为皇后的哥哥,他自然希望下一代皇帝从三个外甥中选出。三个外甥,无论谁当皇帝,自己都是皇舅,可保无虞。

即便我们不把长孙无忌想得这么狭隘,也要注意——长孙无忌可是过来人,经过风浪,见过风雨。

一旦帝位落到其他皇庶子手中,自己的外甥还能安稳地活下去吗?腥风血雨的政治斗争中,失去了权力,基本等于失去性命。无数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

仨外甥保不住,自己又如何保全?

那时候,恐怕荣华富贵休想,保全小命也难。

为保全性命,就必须说服皇上放弃李恪。长孙无忌极力劝阻,列出李治种种长处,说明换储种种弊端,苦口婆心,终于让唐太宗打消了换太子的念头。

历史在下一刻,狠狠地戏弄了无忌一把。保李治,是为了保全自己。他哪里能想到,即便李治当了皇帝,自己依然性命不保——李治钟爱的美女武则天,帮李恪结果了长孙无忌。

正所谓一报还一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都是后话了。

先是“欲立新后”,后是“欲换太子”,长孙无忌力挽狂澜,有惊无险。即便如此,风险还是步步进逼,令人窒息。

更大的风险,来自于唐太宗的身体状况。

唐太宗武将出身,勇冠三军,身体素质一流。强壮的唐太宗,怎么说垮就垮了呢?

这要从一个传奇故事说起。

这个故事实在太传奇了,所以老高宁可背上“跑题”的罪名,也要详细跟您说说。

这故事的传奇色彩,有点金庸武侠小说的影子。金庸的小说,经常有这样的情节:大侠孤身一人,深入千军万马的敌阵,取敌首级,如探囊取物;几十万的军队,大侠萧峰横刀立马,一人退敌。

这样的事情,还真不是没有。真人真事,有名有姓,出自正史。

不同之处有三点:一、武侠小说中,大侠退敌军百万,靠勇力;唐代这个传奇人物,靠智力。二、大侠往往被神化,凭一己之力;唐代这个传奇人物,是审时度势,靠外力,靠谋略,不费大唐一兵一卒。三、大侠们阻的是敌军、进的是敌阵,至多打赢一两场战役,仅此而已;唐代这位传奇人物,却凭一己之力,几乎灭掉一个国家——而且不是弹丸小国,而是比大唐领域小不了多少的天竺国(今印度)!

——谁这么牛啊?

这种人物,在历史长河中,凤毛麟角,空前绝后,绝无仅有!

此人姓王,名玄策。

事情还得从大家耳熟能详的“唐僧取经”说起。

话说唐玄奘求取佛经,西行天竺。那时候,天竺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区,中天竺首领施罗逸多,颇具武略,一统四方。听说大唐来了高僧,施罗逸多亲自接见。

唐太宗英名远播,远至天竺,也有耳闻。唐太宗曾作《秦王破阵乐》,施罗逸多问:“听说大唐有圣人出世,曾作《秦王破阵乐》,你能为我说说这位圣人吗?”

玄奘便把太宗的丰功伟业,略述一番,施罗逸多更加佩服,派人随玄奘一同回到长安。从此,两国算是建立了“外交关系”,互相遣使往来。

贞观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48年,施罗逸多去世,境内大乱,重陷分裂。他的大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

已经几年没有遣使往来,消息隔断,对天竺境内变乱,唐廷毫不知情。一日,李世民心血来潮,想到了万里之外的印度,几年没消息了,施罗逸多可好?

唐太宗指派右卫长史王玄策,出使印度,会会他从未谋面的老朋友施罗逸多。

一念之差,把王玄策送入虎口。

王玄策和副将蒋师仁,带着30名随从,长途跋涉,历尽艰辛,越过边界,来到天竺境内。

入境没多久,王玄策就发现不妙。前方烟尘滚滚,似有大队人马到来,迎接自己这么个小官,何必兴师动众?王玄策聪明过人、经验丰富,感觉不妙,提醒随从戒备。

待差不多看清对方阵型,玄策大惊:这哪里是来迎接,是要命来了!

对方军队猛扑过来,玄策边打边撤。几十个随从,撑破天相当于今天两个排的编制,又毫无防备,如何抵挡对方大军?

同类推荐
  • 消失的燕京

    消失的燕京

    本书从司徒雷登创建燕京大学开始,讲述了燕京大学的名师风采、著名校友的逸闻趣事、燕大在抗日战争中因身份特殊起到的保护作用以及受到的摧残、哈佛-燕京学社的成立过程、燕大在院系调整后对中国教育界产生的影响等,也追述了许多功绩卓著却受到误解甚至不公正待遇的学者,如傅泾波、吴兴华等。
  • 宋之续

    宋之续

    出身黑道世家,还是军事院校高级学员的赵狮。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当起了皇帝!原本他以为是上天送的一份大礼节,没想到他竟然成为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哥哥端帝赵昰。顿时感到杯具了,只是临到南宋时。他还好死不死的答应原主人赵昰一个荒诞的要求。要重续宋之荣誉与辉煌。一向自认不是好人,但好歹也会言而有信的他。开始了为完成对赵昰的承诺,而为之努力奋斗。最终经历高铸墙、广蓄粮、缓称王的坚苦岁月。慢慢恢复昔日宋之荣誉!(转型之作,有点搞笑、有点11、有点瞎编历史。所以,入内者请慎行!)
  • 活面具:谁主九州

    活面具:谁主九州

    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大唐王朝在风起云涌中覆灭,天下诸侯势力,纷纷割据一方,乱世英雄,谁能主宰九州!
  • 华夏之传说时代

    华夏之传说时代

    盘古开天,华胥兴民;女娲补天,伏羲定海;夸父逐日,后羿伏妖……一场意外,驯兽师苏钺居然来到了这个传说遍地走的时代。可怜的苏钺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好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打打猎,做做饭,搞搞小发明,结果一不小心玩大了,居然也成了一个传说!
  • 大周

    大周

    少年轻锐喜谈兵,父学虽传术未精。一败谁能逃母料,可怜四十万苍生。我是赵括,我不再是曾经的我。战国的战火,因我而平息。灾难的子民,我将带领你们走向和平。(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绝对是本人查了资料,恶哈哈,装逼开始了。)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玄魂灵域之灵神岛

    玄魂灵域之灵神岛

    灵域大陆啥地方?灵神岛是啥东西?未来大陆第一宗门从何而来?这里的神界与你想象中是否相同?她是谁?为什么会出现在大陆第一宗门门口?她会有怎样的经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反穿之模范名媛

    反穿之模范名媛

    大安朝元帅嫡长女,慕花绾。天性聪慧,温婉清贵,姿色出众,琴棋书画弦曲舞茶无一不精。堪为京都贵女之楷模。????然后天妒人怨地给失足藕花池溺死,红颜薄命……????公元20xx年,华夏国。????a巿名门慕氏小公主萌萌哒生惹。从此,慕花绾的人生三观彻底颠覆了。于是乎,她充分发挥前世特长,走得是很仙气的女神路线。上学,煮茶,抚琴,研墨,练字,作画,看书……小日子过得挺滋润。????可素这安静的美少年是怎么回事?啊喂?!===================。[ps:白玛丽苏爽文。学生党更新蜗速。现代架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光空行之奥特曼

    时光空行之奥特曼

    2082年,人类文明已经取得巨大进步,且利用先进的科技将大部分人移民于火星,减轻地球压力。而就在火星上,人们所居住的一座城市里,科学家们在全力以赴地攻克“造人”技术。这时,意外发生了……
  • 网游之魅兰

    网游之魅兰

    休假中的尹天兰,因为好奇进入了生存这款游戏,不同于以往的网游会给她的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 我用游戏世界种田

    我用游戏世界种田

    安闻突然发现自己能够穿越异界。本来对异界探险没多大兴趣的安闻,当他无意识的撸树,却爆出一块木材后……PS:日常、种田、攀科技类型。群号:808063906
  • 风灵飘落之乾坤局

    风灵飘落之乾坤局

    无意间穿越书中世界,本想安度此生的她,却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反派”,可等待他们的却是一个巨大的阴谋……“灵儿,你可以爱我吗?哪怕只是一点点……”“阿修,你该爱的不是我……”“若是可以我真想好好和你共度此生……”
  • 虎贲万岁(1)

    虎贲万岁(1)

    《虎贲万岁》是第一部直接描写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常德保卫战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战史小说。作品描写代号“虎贲”的74军57师在日军六万余人的包围中,同仇敌忾,背水一战,“以一敌八”,苦战十余日,与日寇浴血巷战,得以使援军合围,保卫住了常德。全师八千余人,仅有83人生还,全书写得可歌可泣,气壮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