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131800000015

第15章 给年轻人的职业忠告(4)

很多老板并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他们急于见到结果。

裁员减薪最大的后果是摧毁信任,打破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责任的工作状态。当大家彼此信任、死心塌地工作时效率最高;当信任匮乏时,员工的投入、责任感和效率都会下降,而且关键时刻,他们会抛弃老板。原因很简单:得不到信任和忠诚,不值得为你牺牲。这种方式,也会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企业不冷不热,这可能是曾经受伤的员工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多老板都缺乏经验。当事情无法按照预想进行时,他们没有成熟的应对手段,第一反应往往是——逃避。而在对员工承诺的问题上,“鸵鸟政策”往往招致员工极大的愤怒。我认为,说话不算数不完全是品质问题,这类事情往往是因为老板既没有市场经验,又缺乏管理经验。刚开始老板们总是过于乐观,对员工许下承诺。当遇到的麻烦超乎预料,他们没有足够的力量承认自己的问题,反而遮遮掩掩,以至于让大家有一种“靠不住”的感觉。更多的裁员因素是来自社会环境的,并非老板所能够掌控。你想,哪一个老板不希望自己的公司兴旺发达呢?

另外,我们都很重视别人的表扬,但是又都吝于给别人表扬,也没有学会什么时候应该表扬,怎样表扬。长时间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失望,这是一个公司管理的问题,但是,另一方而,员工也应该明白,过高的期望并不现实。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一种依赖心理,不论是对家长、老师、领导,还是老板,我们非常在意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希望得到他们的注意和表扬。这种依赖的心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去掉的,在这种心理的惯性下,我们一方面希望为自己打工,做一个快乐的打工者,但是同时又抹不去这种心理,所以我们还是对老板提出种种要求;另一方面,当不成熟的老板得罪了员工,员工会报复或者损害老板的利益,这样,老板对员工又会产生更多的不信任。如此相互影响,老板和员工的关系就出现了今天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员工能够理性一些、现实一点,摆正自己的心态,就会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收获。毕竟,只有你自己才能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如果你不得不中伤、非难和轻视,为什么不辞去你的职位呢?当你置身事外时,你就会审视自己的灵魂。但是,我还是祈祷:只要你是某一机构的一部分,就不要诽谤它,不要伤害这个机构——你轻视自己就职的公司就等于轻视你自己。

要知道,当你慢慢疏远自己和公司的联系时,一股强风就会随之而来,你会被连根拔起,吹进暴风雨中——你可能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如果我是老板,我会做得更好

做老板是一件复杂而且辛苦的事情。做员工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给老板更多的体谅,未来才有可能做好老板。“老板什么都不干,只会坐在那里指手画脚。”“做职员最辛苦,做老板最轻松!”“他只是动动口,却让我们忙得团团转。”“如果我是老板,我会做得更好。”…… 在午休时的办公室里,在员工出差的路途中,在办公室周围的休息场所里,只要是员工聚集的地方,我们都能听到种种对老板不好的评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当然,首先要检讨的是老板,是否在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做员工的抱有这种心态也是不正确的。因为轻视老板,继而将其所做的事情也看轻了,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种思维的误区。撇开老板的问题不谈,单从员工的角度,至少有两种情形经常发生:

第一种情形是,一旦某位职员在公司中起了很大作用,他内心的欲望就会膨胀,就会变得自以为是了。譬如顺利完成了一个大订单,为公司挽回了重大的损失等,他们会想:“如果没有我,公司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

第二种情形是,当员工处于事业的低潮,譬如没有完成业务指标,或者因个人工作问题遭到老板的批评责备,他们的内心会充满挫折感和委屈。于是,就会对那些批评他的人心存怨恨:“当老板有什么了不起,将我放在那个位置上,我一样能做好。”

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不是一种正确的心态。他们被私欲蒙住了眼睛,看不到老板所付出的代价和努力,看不到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所必须付出的艰辛。

作为一名老板,其工作性质与员工有很大不同:他必须思考公司整体的发展战略,他必须对每一个重大的决策进行规划。这些工作表面上看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却需要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维持一家公司的正常运行,足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么简单,老板必须具备许多非凡的能力:

——强烈的成就感(这类人追求卓越和成就感的愿望很强烈);

—— 良好的整合能力(这类人具备不错的逻辑思维能力,能把各种纷繁的信息整合起来,作出准确的判断);——良好的承受力和坚持的毅力(这类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强,勇于面临各种打击,不轻言放弃);——良好的团队组织能力(这类人有天生的领导力,善于调动团队整体的积极性)。

退一步说,如果老板真是很轻松,很悠闲,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人做了老板都会很轻松,现在的轻松也许是以前辛苦的结果——只是你没有看到老板以前所付出的努力。一旦公司业务进入成熟稳定期,与那些整天疲于奔命的业务员相比,老板的轻松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有做老板的人才知道当老板的不容易,但是却不得不当下去。员工不高兴就可以一走了之,老板却只能日复一日地坚守着。

杰克看到每天老板坐在办公室里,而业务人员四处奔波,使得公司财源滚滚,内心颇有些不平,于是产生了自己创业的念头,几经周折终于将公司开起来了。结果如何呢?他发现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业务员都并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我并不否定个人创业,相反我十分鼓励创业精神。我只想告诫大家,做老板是一件复杂而且辛苫的事情。做员工的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给老板更多的体谅,未来才有可能做好老板。

老板是依靠剥削员工来赚钱的

有许多人认为自己遭受老板和上司的压榨和奴役。事实并非如此,真正压榨和奴役他们的是他们自己。

资本从一出现就带有原罪。如果我们用这种原罪观来看待公司和老板,我们看到的永远是黑暗,永远是剥削。

一位长期经历失业痛苦折磨的人向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世界上有善良无私的老板吗?”我反问他:“你是找慈善家吧?”

将老板当成慈善家,将过多的社会责任强加给老板,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社会给予老板许多灿烂的光环,也给老板许多偏见和苛求。但是,老板就是老板,是一个商业经营者。老板存在的意义不是为了给穷人募捐,不是给无家可归的人提供避难所——尽管他们能够做到,并且有许多人都在那样做,但这并不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他们的责任是不断创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造更多的利润,使公司能够长期运转下去,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人们之所以苛求老板,是因为对老板有太高的期望。大多数老板并不是迫害狂,他们的目的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润。如果他们毫无原则地施舍,那么正常的企业经营就无法维持,就会有更多的人面临失业的危机。

老板是否在压榨你,必须做认真仔细地分析。同样的,员工也应该反省自己,是否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因为懒惰而使自己受到更多的压力,是不能算压榨的。

雇用和被雇用的关系,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当你意识到老板与员工永远无法找到完全一致的利益共同点时,思考问题的角度就应该做一些调整——基于现实的“心态调整”。

有的人整天生活在无端的抱怨中,说自己像奴隶一样被人剥削,他们的内心渐渐就产生了一种低人一等的心态,而变成了奴隶。我告诫大家,在抱怨自己受到压榨成为奴隶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是心理上的奴隶。

如果你能够剖开心灵,审视自己的灵魂,就一定可以发现,自己的思想里正隐藏着许多猥琐的欲望。这些欲望导致了你很多莽撞的举动,而且你的浮躁会让这种举动频繁出现。如果改正这些缺点,你就不再是奴隶,也就没有人能够奴役你了。你要摆脱自私与狭隘的思想,去追求一种宽广的境界。驱除自己正被老板压榨的思想,敞开心扉反省,你就会进一步认识到,伤害自己的其实就是你自己。

不要抱怨老板是利用你、剥削你来赚钱。如果你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你能说自己不会用同样的手段对待员工吗?一些人因为无法摆脱“被人压榨”的思想而消极怠工,自以为是对公司和老板的报复,其实却使自己陷入终身心理奴隶的牢笼中。这种奴隶并不限于某一种类型的工作,在办公室,在商店,在农场,甚至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能发现这种奴隶存在着。

当然,并非所有的老板都是善良的,不存在任何剥削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到处能够看到克扣工资、超时加班而只给极低的报酬,甚至体罚员工等剥削现象。但是我们却不能以偏概全,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

换个角度,如果没有人剥削你,意味着什么呢?也就是没有人雇用你,多么悲惨的境地!如同自然界一样,社会是彼此制约、相互依赖的整体。作为一名下属,接受管理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

老板不值得同情

人们往往可以原谅一个陌生人对自己的伤害,却对自己的老板和上司的一点点批评耿耿于怀,原因就在于二者之间有不同的价值取向。

同类推荐
  • 学会拒绝

    学会拒绝

    本书分“理由篇”和“方法篇”两部分,介绍了有关拒绝他人的处事哲学,罗列了拒绝他人的几十种理由与方法。找出拒绝他人的理由,找出拒绝他人的方法,改变你一贯接受他人的习惯性思维,指引你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让你在事非面前,严肃对待、理智应对。
  • 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读《心经全书》学生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译:“般若”(梵文prajā)的意思是智慧,《六祖坛经》中说:“即定即慧”。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也就是说:有定的时候一定有慧,有慧的时候一定有定;定是智慧的基础,智慧是定的作用。定、慧同时产生,是禅宗的立场及观点,定、慧产生以后,戒已在其中了;真正出现清净智慧的人,也就是得道的人,一定不会犯戒的。波罗蜜多是出离、超越、解脱的意思,就是离开烦恼和苦,也就是超越烦恼和苦。整句来说就是:有智慧就能从烦恼及苦的此岸,到达没有烦恼、永远快乐、自由自在的彼岸。大乘佛教中的六波罗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以前五种的修行达到第六种智慧的目的。
  • 进与退的人生处世智慧

    进与退的人生处世智慧

    教你如何规避并运用潜规则睿智为人、通达办事,看清潜规则的真面目,找到规避和读懂潜规则的方法,让你能够在险象丛生的人性丛林中保全自己,更快更顺利地走向成功。活学活用潜规则,才能少走弯路、少碰壁,直抵成功。
  • 中学生要做好的100件事

    中学生要做好的100件事

    在这个竞争日益激励的时代,社会需要的,不是温室中长大的脆弱花朵,也不是只知道死啃书本的书呆子,更不是只会消费不会创造的废物,而是掌握了各种技能的社会精英。没有技能,走出校门的你就无法找到称心的工作;无法适应将来的岗位;最终将会被社会抛弃!
  • 有一种境界叫糊涂

    有一种境界叫糊涂

    本书是一本将古代处世智慧与现代社交精华结合于一体的通俗专著。它的妙处在于将古人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纳、大柔若刚、大屈若直、大进若退、大安若危的智慧贯穿于人与人交往的各个方面,并在为人处世、社交办事方面总结出了一系列实用而有效的办法。它告诉我们如何处理社会上、工作中所遇到的难题,更为我们解决家庭、友情、社交等方面的困惑提供了针对性的答案。与此同时,它还告诉了我们有关处世中必须坚持坚忍、宽容、沉默、吃亏是福、和气致祥、知足常乐的道理和原则。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我们处世的指南、社交的导师,阅读它、理解它、学习它、运用它,你将会受益无穷。
热门推荐
  • 六道秩序

    六道秩序

    这里的故事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故事情节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要不符合你理解的经典,纯属意外。本书意外事故很多,欢迎试毒!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根河硝烟

    根河硝烟

    民国二十年秋,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几个月后,日军进犯黑龙江,很快就打到了根河。根河军民齐心抗日,誓与日寇决一死战,虽然歼灭了鬼子一个步兵中队,两个骑兵中队,但最终还是没能挡住日军的铁蹄。13岁的钱坤被他父亲钱进升营长的残部带到了山林,做好了与日军长期作战的准备。从此,钱坤和他的小伙伴们开始踏上了抗日的征程……
  • 绝世狂妃:废柴五小姐

    绝世狂妃:废柴五小姐

    她,是21世纪的神偷兼杀手,却在一次执行任务时,大意失手,穿越到了众人皆知的废柴花痴身上。废物?那我这一身灵武双修是怎么回事?花痴?太子我还看不上呢!契上古神兽,手拿神器,玩遍天下!诶,你这个妖孽仲么一直跟着我?你,你别过来,我要喊非礼了,唔.......
  • 几界生

    几界生

    行大道者,与大道合。巅峰之上,一人只手可遮天。几界生、几界灭,由我心意。为一人斩一界,但此又何妨?道法为正,哪怕举世皆敌,我心如故。看墨元如何在众生中崛起,在灭界创世的路上掀起一番风雨。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谒仙

    谒仙

    “没有灵根,没有资源!贼老天,你让我怎么修炼啊!”少年王禅仰天长啸,身为一个废柴,也是有自己追求修炼的权利的,但是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修仙界,他该何去何从?
  • 西游之求求圣僧别作死

    西游之求求圣僧别作死

    “恭喜宿主,因为你拒绝了系统任务,将随机为你匹配一名有缘人为你助力。”某处穷山恶水,一名修炼千年的白虎精,被滚滚天雷追得落荒而逃。马蛋,这唐三藏去不去取西经,关本王屁事啊!观音:“玄奘,快去取经,不要闹了。”“好的,没问题的,妥妥的放心。”数天后,唐三藏依然没有动静。木叉:“不好了,观音大士,唐三藏他脚崴了,上不了路。”观音:“淡定,让悟空他们将他绑上路,本座就不信那泼猴制服不了他!”五行山,孙悟空叼着狗尾巴草,一副生无可恋道:“师傅怎么还没来?是迷路了吗?”高家庄,猪八戒警惕地望着扛着白马而来的精壮和尚,和尚笑眯眯道:“不要紧张,我只是一名路过的骑士。”流沙河,沙悟净凶神恶煞地跳出水面,却看见一名满身肌肉的灰衣和尚直接将白马扔过河对岸,吓得又赶紧钻回了河里。“说好的取西经送徒弟呢,没徒弟还取个毛线西经啊,贫僧累了,贫僧要罢工!要不,佛祖你把经书包邮快递过来?”如来:“......”
  • 虚空学堂

    虚空学堂

    世界分有光明和黑暗,混沌与生机,在异界的虚无之地,有一座遥远到被时间遗忘的学校——虚空学堂。故事从这里开始讲述,但真正的相遇早在开始之前,所以,这里也绝不是故事的终点。元气少女梵妮莎驾到!即使没有记忆也要好好活下去!欢乐有趣的学园生活就此展开!
  • 曾有一诺定终生

    曾有一诺定终生

    一段姐妹情,结成他和她的姻缘,一时兴起,她被送上少林寺,多年后学成归来,她天真依旧,而他变得诡谲冷酷,爷爷的葬礼,母亲的失踪,让她意识到,曾送她去少林的玩笑话,或许是惊天阴谋前最后的温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