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9236400000113

第113章

司马错率二十万大军,在楚军破关入秦的时候,悄悄入楚。他们从秦、楚两座索桥和水上同时过河,直逼都城郢。怀王以为亲自率军伐秦,秦便不敢妄动,只留大将景缺驻守。宫廷大小事务,暂时交给太子子兰料理。却没料到秦并不如他所想的那样容易对付,从东北面攻秦碰上硬骨头,西北面又有秦军渡河南下,顾此失彼。

子兰一知道秦军西渡黄河的消息,立即召景缺入宫商议,景缺说:"重臣、精兵、良将都随大王征讨去了,能立即调动的人马不过十万,如何抵挡得了来势汹汹的秦军,还是快些禀报大王吧。"

子兰说:"这可是火烧眉毛的事,哪里有工夫禀报过父王再行事?爱卿千万不可怠慢。"

景缺是楚国良将。怀王意气用事,坚持兴师伐秦,他劝谏过,怀王不听。以前,有过围魏救赵的先例。他担心秦国也会来这一手,由秦、楚边境渡河入楚,待楚军往回撤兵时,秦东面受敌自解。如果仅仅是为了退楚军倒也罢了,接着来的消息,让景缺如五雷轰顶,眼前直冒金星。快马说,逄将军自刎、屈将军战死,怀王落入敌手,人马被打散,昭睢、靳尚、陈轸下落不明。景缺把这一噩耗告诉子兰,子兰吓得全身瑟缩,半天才说:"将军,如何是好啊......"

屈原使齐未归,下大夫常濠也没有回来,这样的大事,该找谁商议?景缺一时没了主意。郑袖得知怀王出事的消息,本想出城降秦了事,又不甘就这样丢掉王后宝座,沦为阶下囚,慌慌张张地赶来找子兰。结果在将军府里见到子兰和景缺,郑袖定定神,说:"大王落入敌手,两位将军阵亡,昭睢大人、陈大人和干爹生死不知,你们二人可得拿出主意来,不能等死!"

子兰母亲是一名宫女,生下子兰,自知无法在宫里待下去,投江而死。郑袖入楚的时候,子兰八岁。子兰生得乖巧,很让郑袖怜爱,视如己出。王后没有孩子,子兰有怀王和郑袖的支持和庇护,很自然地当上了太子。子兰自小无母,也就把郑袖当做母亲一样看待。子兰怎么也想不到事情糟到这样的地步,一时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时,近侍找来了,禀报说:"秦使求见。"

郑袖料想已经兵临城下,秦使求见,绝无好事,说:"秦使这时候求见,一定是逼降来了,如何是好?"

景缺哽咽难语,说:"想不到泱泱大楚,竟亡于我等之手,有何面目立于天底下!"说吧,拔剑自刎,血溅厅堂。

没了景缺,郑袖、子兰失去了主心骨,郑袖说:"孩子,不是为娘无能,实在是无法可想,只有降秦一条路可走了。如能忍辱求全,有再起的一天,是我儿的造化;如果从此沦为阶下囚,甚至更惨,也不必怨娘......"

说罢,母子俩抱头痛哭。哭一阵,郑袖替子兰擦干泪,说:"换换衣服,去见秦使吧,气派些,别让人小瞧了......"

郑袖说罢,泪流满面。

庄周和常濠一道来楚,一直没有离开。秦不断派使入楚国,楚和秦开始有来往,庄周就预感到危险一步一步地向楚国逼近,日后必定亡在秦国手里。庄周知道这件事想多了无用,但他毕竟吃楚地烟火长大,那里的山川河流他是熟悉的,都城郢、荆州、葛地是熟悉的,常常进入梦里,无法割舍。

他已经尽力了,尽力劝阻怀王和秦盟好,不能说没一点效果,但效果不大,到头来楚还是毁在怀王自己手里。

成功,在于自己;失败,也在于自己。这是庄周悟到的又一道理。庄周自己明白,他并非天生比别人聪明,不但不比别人聪明,很多时候还不如别人。比如妞儿能做饭做菜,能将有壳的小米、高粱弄得干干净净,而他总是别手别脚,费了很大力气,还做不出一餐饭来。他的能耐全在于肯想事上面,不但做一件事之前想,做过了也想;做成了想,失败了更要想。见到河里鱼自由自在地游要想,见到树和伐木人也要想。眼前的事他想,和这件事相关的事他也要问个一二三。许多道理就是这样想出来的,想出来了,再看看能不能用来看类似的事。能做的,做一做试试。对了,想清楚为什么对;错了,弄明白错在哪里。反复多次,不再有错,记在心里。想入迷了,忘了看路,碰着头是常事。他喜欢读书,却不全信书里讲的那些话。他更相信实实在在发生着的事,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知道自己能力太小,对许许多多事来说,无能为力。

怀王亲自率领二十一万大军,攻秦大败,损兵折将,大臣不知下落,怀王落入敌手的噩耗很快传到都城郢,加上秦军西渡黄河入楚,有人已经看见秦兵,纷纷逃离都城,满城人心惶惶,一些店铺关门。庄周经的事多,更不怕失去什么,并不慌张。眼下,他最牵挂的是门人常濠,左徒屈原。常濠只身入秦,被用作秦昭王替身,于危难之中救了怀王,大智大勇,人才难得。屈原为人忠诚,才气过人。大半生过得很不如意,应该有另外的生活才是。

庄周离开小客栈,在充满沮丧的大街上走了一阵,有人远远地叫住他,回头看时,是屈原。庄周喜不自胜,跌跌撞撞地朝屈原走去。一见庄周,屈原又发悲声,说:"先生,完了,一切都完了......"

庄周知道,在这种时候,他说什么都没用。他见不远处有家酒肆,说:"你等等庄某。"

庄周离开屈原,走进酒肆沽酒。不巧,已经身无分文。但已经灌满酒葫芦,庄周很尴尬,店家认得是庄周,说:"先生,别说这么一葫芦酒水,再请你老人家多喝一点,也是应该的。"

庄周谢过,和屈原一起,鬼使神差地从东门出城。这里曾经是关押朝廷重犯的大牢,爷爷的模样以及关押的牢房,庄周还记得很清楚,仿佛昨天发生的事。秦人逼降了子兰,这里已经成了亡国都城。他不忍心想,也不忍心看。

大牢旁边那条路还在,几十年了,模样依旧。他说:"左徒大人,你知道楚国有个叫时建的令尹吗?"

屈原说:"知道,不就是那位率领楚军南征的大将军?"

庄周说:"庄某两次跟他南征,亲眼所见,死了那么多人,很惨。为什么要南征?是为肃王,也是为他自己。第二次南征,一次就乱箭射死一百多人,满河滩是血呀,我没法忍受,只好悄悄离开......"

屈原虽然在这里为官多年,却没有来过这里闲走,不知道都城郢东面不远处就是郊外。这里是一片高高矮矮的树木,应时而生,应时而长,绿茵茵的,连草也那么繁盛,全不知人间苦难深重。

屈原姓芈,后改熊姓,世代在楚国为官。到父亲手里,做御史大夫,对他要求极严。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候,除了读书、写诗文,很少外出;长大了,入朝做一名小官,一直到任左徒一职。和庄周相比,他的阅历要少得多了。他说:"这以后呢?"

自从那一次庄周有意离开这个世界,昏死过一次,身体便一天不如一天。他记得小时候跟随时叔叔到这里来,像脱了缰的马,一路疯跑,在菜地里弄得一身泥,无比高兴。而今走几步就气喘,腿沉重得不听使唤。站一阵,他说:"离开了楚地,庄某自己也不知道该去哪里,总之,想离开这个充满血腥和争斗的世界。庄某想,可能是南方才这样糟,去北方吧。于是朝北方走。可是,一路上看到的都是饥饿,都有战事,都有死亡......后来,听说有藐姑射山,那是神人居住的地方,他们餐风饮露,无生之喜,死之悲;来自来,去自去,一切顺其自然。我非常向往,庄某想,此生非到那里去不可。庄某寻找了,花去了所有盘缠,鞋没了,衣服破烂了,倒在路旁,不省人事。等庄某醒来的时候,已经睡在床上,床旁边站着个温柔的女子,庄某注定得回到人间,过凡人的生活......"

屈原长叹一声,说:"屈某到齐国,宣王拒绝接见,一无所获,但是,听到了天籁之音,也不枉此一行了。"

庄周知道"天籁之音"说的是高人的见解,一下来了劲头,说:"好啊,请说说。"

屈原说:"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智者之言,他说,世界上的事没有好就什么都好,坏就什么都坏,总是好坏相随,祸福相依。有些事,从这一面看没法认识,从另一面看就认识了。这位智者,最看重的是人的尊严。对任何一个人,都要把别人看做人。这就叫做我尊重别人,别人尊重我,互相尊重。一个国家,乃至于整个天下,都做到了这一点,能不是太平盛世吗?经他这一说,还有什么事想不明白?可惜知道得太晚了。"

庄周听了暗暗好笑,却也有些惭愧,说:"大人讲的这些,庄某也是跟先师学来的。"

屈原知道,庄周说的"先师",便是老聃。他是位奇人,屈原读过他写的书,却没能真正读懂,没有变成自己的东西。更不要说庄周说的许多话了。庄周说的这些,比老聃说的更广阔,更深透,领会起来更难,屈原说:"惭愧,庄兄是当今天下奇人,屈某万不及一。"

庄周笑笑,说:"左徒也学会吹捧人了。"

屈原很冤屈,说:"屈某说的无一句是假话。"

庄周、屈原一直朝郊外走,时建种的那块菜地出现在他眼前,庄周说:"左徒大人,你知道吗,当年时叔叔在这里种过菜。"

屈原说:"时令尹可是个既有智慧又能吃苦的人。如果他不愿去做这项低贱的活,就连见太后的机会也没有。"

庄周说:"如果他不去送那一次可口的时鲜菜,也断然见不到太后。"

屈原说:"这就是机缘。"

庄周说:"智慧与机缘同在。智慧低了,即使有机缘,也看不见;或者看见了,抓不着。"

屈原说:"可惜,智慧高,机缘又好的情况太少。"

庄周说:"所以,世界上的事,并非想得到,就做得到。"

菜地没了,杂草、杂树丛生,菜地里的路勉强能通行。庄周走在前面,走上一片光秃秃的山冈,两人随意坐下来。庄周的穿着比以前好得多了,但依然是粗帽粗长衫,粗裤。须发花白而凌乱,高颧骨,深眼窝,若不是两眼有神,会以为随时都会倒下,再也爬不起来。屈原和庄周年纪相仿,身体比庄周好一些。去齐国一趟,回到家,又面临楚国丧权辱国困境,极端疲惫加上悲愤,体子一直未能复原。走上山冈,一身酸痛,不管不顾地坐在长满杂草的地上。

屈原望着远处都城郢城郭,高高矮矮,灰蒙蒙一片,禁不住滴下泪来,说:"先生,你知道吗?那天我回来,正看到秦军入郢城,看见跪在城门前迎接的是太子......我差些瘫在那里。"

庄周想得到,屈原那时候一定肝胆俱裂!但是,他能说"这天下纷争不能长久",能说"怀王丧权辱国是咎由自取"?他自己也并没有完全超脱凡俗啊,自己未能做到的事,怎么能说服他人?何况左徒还是楚国拳拳之子?

庄周说:"几十年以后是什么样子,谁也无法预料。眼下是祸,以后未必不是福;眼下是福,以后未必不是祸。"

屈原忧心忡忡,说:"国已丧,家难保,屈某该怎么办?"

庄周说:"眼下只是逼楚降秦,还来不及像对待巴、蜀那样对待楚国,下一步要看太子能否撑得起来了?"

屈原说:"秦贼会把大王怎么样呢?"

庄周说:"嬴稷雄心勃勃,张仪蛇蝎心肠,毫无信义可言,他们不会放过大王的。"

说到这里,两人都没法再说下去。好一阵,屈原忽然吟诵起来:

虽与世俗不同啊,

我还是愿意仿效前贤彭咸那样了结自己。

长长地叹息啊悄悄地下泪,

百姓日子艰难,

哪怕是上天入地,

我还是要不停息地寻找真理......

屈原吟诵到这里,泪流满面,戛然而止。

庄周和屈原都感觉到这心,这身子已经不属于自己,只好小心翼翼地往回走。走进让人伤心的都城,庄周邀屈原进酒肆小酌,屈原说:"屈某本来好酒,有酒便有诗,但酒也伤人,吟诗更难以忍受,罢了,就此一别。"说罢,长揖作别。

庄周迭忙还礼,说:"也许这是你我最后一面,世事茫茫,难以预料......"

屈原很伤感,说:"保重......"

同类推荐
  • 椰子树的情人节

    椰子树的情人节

    真爱是心与心的牵挂,真爱是火红的玫瑰,真爱是什么,真爱是相依相靠的身影,真爱是咫尺天涯的思念。
  • 时间的答案

    时间的答案

    成长是学着接受,一个人向前进的同时也是失去的过程。分道扬镳带来的孤独,世事无常带来的挫折,生老病死带来的无力感,都是我们漫长又短暂的人生里必须经历的一部分。但你会知晓自己的力量,即便是在人生的海里遭遇一场大雨,你浑身湿透,也依然拥有前行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往事的幸存者,最终学会的,都是如何与自己相处。我幸存了下来,哪怕我现在浑身湿透,落魄不堪,精疲力竭,也要到对岸去。哪怕最终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也要告诉自己战斗过。即使敌不过生老病死,也要抓住幸福的机会。内向的人也有自己的色彩,就算世界不为这些人鼓掌,但他们身上一定有闪光的那部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从往事中幸存下来的人,既然幸存了下来,就不能白白浪费这个机会。如果过去的一切都没有发生,我们就不会成为现在的自己。人生如海,我们都是一艘小船,各自航行。但有时哪怕只是远远望上一眼,就足够温暖了。遇到的每个人,都是赚到的。我真心祝福你,找到自己的坐标,拥抱每一个明天。
  • 花之血

    花之血

    《花之血》的故事发生在17世纪的伊朗,故事的无名叙述者和她的父母正在波斯的一处偏远村庄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然而,父亲的意外去世迫使14岁的女主人公和母亲来到伊斯法罕,成为织毯匠叔叔家的仆人,又被迫接受了一份为期三个月的婚姻合同,她必须在贫困与羞辱中挣扎求生,然而她却从伊朗的民间故事中获得安慰与激励,最终在叔叔的指导下掌握织毯技艺,并承诺为自己和母亲赢得尊严与自由……
  • 遗物术秘

    遗物术秘

    四千年前,大禹制九鼎以定国,分派九州,由九人分别看管,后这九人纷纷从九鼎内感悟出区别于地球传统‘道法’的新术法,血脉也被鼎改造成了特殊血脉,籍此发展成了九个庞大的家族。这术法初期不及道法,但依旧凭着诡异与多变,以及九个家族的团结,与道教分庭抗礼,在王朝更迭中保持昌盛不灭,为每一任帝王重用。直到秦朝,“秦家”天才子弟秦时月,将九鼎之一融入了体内,炼成本命战斗遗器,将新术法的威力提升到了超越道法的程度,自称新术法为遗物术。秦时月野心强大,手段毒辣,秦家凭他强大起来,为求独霸天下,秦家在秦时月的率领下,向其他八大家族发难,抢夺八鼎,爆发大战·······
  • 肥佬阿由

    肥佬阿由

    肥佬阿由这本集子里的众多人物,也无不置身在人性的湍流中浮沉、叫喊、拼搏、厮杀,而又宽容地爱着。这种宽容在痛苦的历史和历史的痛苦中底典型意义,在于它发掘出民族宽容的苦痛,揭示了生命意志的苏醒、表达和追求,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潜能和智慧,鞭挞了世俗的奴性和自卑。
热门推荐
  • 我的已天

    我的已天

    一个普通女孩的一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穿越异界之分裂人生

    穿越异界之分裂人生

    我,穿越了,失去了以前的记忆,以前的…………一切。我只是记得,我好像有两个名字……幽灵....柔曦。
  •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这是一所创造了奇迹的学校。20年前,它还名不见经传,于北京山灵水秀的龙凤山旁悄然诞生;20年来,在几乎没有任何外部支撑的条件下,它秉承新型、高品位、国际化的办学理念,默默培育出一代代具有国际视野、开阔胸襟的新人;20年,它的办学成果,获得国内外公认,其高中毕业生百分之百就读国外大学,超过60%的毕业生被世界排名前100位的顶级大学争相录取。
  • 斗破之唐门崛起

    斗破之唐门崛起

    唐门高手唐三没有穿越到斗罗大陆,反而穿越来到了斗破苍穹,开始了他辉煌的时刻,唐门也就此在斗破中崛起!唐三和萧炎………唐三和萧熏儿……敬请期待!
  •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韩非子管理日志)

    韩非子凭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纯粹冷静、“敢为天下先”的果敢、“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的政治谋略,对于我们为人处世,乃至管理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管理者每天读点<韩非子>》的每节分为韩非子箴言、案例引导、管理智慧、行动指导四个板块,除了对韩非子的管理思想进行深入剖析外,还收罗了古今中外众多典型的管理故事,既有理论又有实例。
  •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要成就自己先培养习惯

    其实,习惯的养成与从小所受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叶圣陶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习惯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经过后天培养的,许多习惯是因为经常做一件事而自然形成的,还有一些习惯是人为的、刻意养成的。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坏习惯也生出了许多“新花样”。例如:酗酒和吸烟,在女性和孩子中间已不罕见;营养过剩造成的肥胖,已成为富裕社会的大问题。许多人已经意识到自己身上的坏习惯,可就是无法戒除。其实,要想彻底戒除坏习惯,也并不是一件难如登天的事,除了要有坚定的毅力,还要培养自身的好习惯,要用好习惯来克服坏习惯。
  • 重生之纹斗大陆

    重生之纹斗大陆

    身背斗纹,登临绝巅,这里有不一样的风景。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军事常识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军事常识

    本书是针对酷爱军事的青少年编写的一部科普图书,通过海军装备、特种武器、空军装备、陆军装备来向读者介绍军事中的一些基本的常识性的知识。内容既生动有趣又丰富了青少年的头脑。
  • 仙人来上学

    仙人来上学

    林洋费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成了个仙,结果发现仙人要上学?这里的仙人分文武两科,文主阵道,符箓,炼器!武主修炼,杀伐,实力!林洋好死不赖的陷入了分科之争,打架打不赢,炼丹炼器糟蹋原料,干啥啥不行的林洋,究竟该何去何从?